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 疾控中心倡议书(8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15:58:20 |
  • ZTFB |
  • 11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一

本人于年11月取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年6月取得公卫执业医师资格,取得医师资格后,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因为医生这个名词太高尚、太令人尊敬,他不仅救死扶伤,他更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所以我只能用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来回报我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和为之而付出的辛勤努力。下面我把这今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从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

我之所以选择先汇报职业道德是因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一名医生可以技术上不高,但起码的职业道德必须具备。就像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陈晓兰的评价“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三个方面的汇报我看重的也是职业道德。所以平时我认真学习邓--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做一名象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一样的好医生。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传染病防制科工作,先后承担了疫情信息统计、传染病平台报病、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报告质量调查,出血热、布病监测工作,学校传染病防制等项工作。亲身经历了传染病实行直报的三个历程,从手工填卡报告到建立了大疫情报病平台到目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传染病报告方式的提高也印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经过五年的工作磨练,我已经可以独立或者和其他科室人员配合的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三、工作成绩

独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单独或配合完成传染病管理、漏报、报告质量、居民回顾性调查工作;

b、完成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 c、布病监测工作; d、出血热防制工作; e、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

3、撰写了题为“宝鸡市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与防制思路”,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发表。

5、参与完成了“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研究”课题,获宝鸡市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二

疾控中心行政办公室工作总结

总结一:20xx年疾控工作总结

我市疾病控制项目工作在市卫生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全国救灾防病预案》及《湖北省xx年年省财政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为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切实落实省、孝感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明确思想,统一目标,全面落实各项防制措施,以重大急性传染病防制、疫情报告等项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现将我市xx年年疾病控制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按照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加强疾控中心的基础建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已经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已投入使用。通过硬件建设,大大改善了疾控机构的工作条件。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结合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流行特点,制定了《应对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和《汉川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人力、技术、设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加强了卫生应急工作,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为提高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加大了培训力度,对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骨干进行了重点培训。认真做好计量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实验室的管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今年我市加大了对全市传染病的管理力度,实行每月定期与不定期的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传染病督导检查。同时成立了疫情监测工作专班,对全市疫情网络的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全市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认真对门诊发热病人进行预检分诊,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市人民医院开始启动传染病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院内感染,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的感染性疾病科,专门负责院感控制,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各乡镇卫生院分别确定一名临床医生,专门负责对门诊和住院发热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由于防控措施到位,到目前为止,我市未发生大的传染病疫情。截止xx年年11月30日,全市共发生乙类急性传染病12种,共计2629例,死亡4例,报告发病率为257.64/10万,病死率为0.15%。与xx年同期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5.13%。报告的12种传染病分别为:肝炎(952例)、麻疹(65例)、狂犬病(4例已死亡)、痢疾(177例)、肺结核(1326例)、伤寒(16例)、百日咳(1例)、淋病(57例)、梅毒(16例)、血吸虫病(15例)、出血热(1例)、hiv(6例,未计入发病总数)。 1、紧急疫情处理:

xx年年8月12日,孝南区东山头集镇李贤幼家举办丧宴引起了一起“霍乱”疫情,我市有5人(东山头丧宴乐队成员)参加。我们迅速组织人员通过数日流行病学调查摸清这5人的腹泻病发病情况,掌握了该起疫情的发病情况,确定了引起此次发病的原因,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起疫情的蔓延。经过仔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汉川共有9人参加孝感市孝南区东山头集镇李贤幼家举办丧宴。我们对这9人均进行了详细的个案调查,调查除发现徐书根及其妻子(未参加丧宴)有腹痛、腹泻症状外,其它8人通过动态观察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不良临床症状。这9人及邓珍玉采集粪便样均未检出o1群及o139型霍乱弧菌。发现这两例腹泻病人后,市人民医院立即派120专车将病人接送到隔离区进行隔离治疗。入院后病人未出现腹痛、腹泻症状,且停用抗菌素后,连续两次粪检o1群及o139型霍乱弧菌均为阴性,8月17日下午解除隔离。我们对凡和徐书根接触的乐队成员、其参加丧宴东家的全家所有人和徐书根家人等共计92人,给予氟哌酸胶囊进行预防性服药,对病人、其密切接触者采样24份,对外环境采样72份,均未检出o1群及o139型霍乱弧菌。同时在全市启动紧急预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对辖区内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搜索病人,做到逢泻必检,进一步完善送检制度,畅通送检渠道,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每天由各单位分管院长将当地的腹泻病例上报市疾控中心,并派出医务人员到各村站室进行了检查和督办。目前未发现类似的腹泻病人。且全市各地送检的28例腹泻粪便样品均未检出阳性菌株,系其它原因导致的腹泻病人。通过我市疾控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控制了本次霍乱疫情。 2、网络直报:为了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报告,程序规范,保证全市疫情报告网络的畅通。针对当前传染病信息报告不及时的问题,我们严格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对我市疫情网络直报情况进行整改,使我市传染病直报及时报告率较去年的有较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市、乡两级疫情报告网络体系,对全市34名传染病信息管理员实行聘任制,责职到人,奖罚分明,实现了疫情报告定领导负责,疫情资料定责任人收集,疫情网络直报定人员操作。健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解决了疫情及时报告与订正、常规监测与突发事件预警和流动人口疫情报告管理等诸多问题。我们现已能按月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并建立健全定期公布传染病疫情制度。32个疫情报告网络直报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明确、程序规范、网络畅通。

要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登记和病原检查,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对腹泻病人给予全程抗生素治疗。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开展自采自检,检查率要求达到20%以上,其它医疗单位要及时采集腹泻病人样品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检查率应达到8%以上。 二、寄生虫病防治

今年无疟疾新发病例报告。

透明胶纸肛拭法查3—12岁儿童蛲虫卵,11月5日市cdc组成专班,分成5组入户发放了统一编号的便盒1064个,在土城小学发放了便盒217个,在中岭小学发放了便盒125个。11月6日至8日,我们一行8人分成4组入户、入校收集了粪便标本505个,回收率35.92%。11月9日我们到土城小学学前班及阳光宝贝幼儿园现场采集了蛲虫标本分别为68张和154张。此次活动中收集粪便标本505张、蛲虫标本222张,共查出土源性线虫两种,分别为蛔虫38人,蛲虫14人,感染率分别为7.52%、6.31%,总感染率为7.15%。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三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出抓好霍乱、流行性出血热、流感/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点和新发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落实各项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实现确保全县不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目标。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加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及时组织本单位和辖区医疗机构业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

按照法律的有关要求,依法开展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除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外,每年最少组织两次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

二、做好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

(一)充分认识疫情报告和管理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制订并落实有关制度,加强责任心。

(二)做好疫情报告审核工作。每日至少要在网上进行4次(节假日不少于2次)报告卡的审核(上午上班后,下午下班前必须各审核一次),严格按照当天报告当天审核的要求进行,对直报系统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以及重卡等检查,确保审核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有疑问的卡片应及时通知报卡单位核实,同时与分管疾病相关科室和流调医生联系,按规定通报疫情信息,以便于进行疫情核实、流调和疫点处理。做好疫情审核记录和通报记录。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与报告单位核实,需要报告的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市疾控中心报告。如为填写错误,应要求报告单位立即修改。

(三)加强辖区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的技术指导,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加强疫情报告的主动监测、质量控制和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疫情管理水平。经常深入基层指导疫情报告工作,尤其是要深入到各级医疗机构及城乡居民中进行主动监测,定期组织疫情漏报调查,及时发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指导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对辖区内的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发现异常报告(疫情报告突然增多或减少、传染病的暴发等)要及时处理,并在24小时内将调查结果按规定逐级上报。

同时,特别要加强传染病报告及时性、填报质量的分析,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反馈疫情信息,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做好对疫情信息的预测、预警工作,对重要疫情作出快速反应并进行追踪调查和处理。积极做好历年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的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地处理,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在接到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热、狂犬病、伤寒、布病、炭疽和新发或少见急性的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痢疾、猩红热、钩体病、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疾病有暴发流行趋向的病例(或疑似病例)以及死亡病例报告时,应按规定时限逐级报告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对本辖区的所有暴发(包括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和重大疫情均要立即上报并迅速查明原因和传播特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尽快扑灭疫情。对基层防保组散发疫点、暴发点、疫区处理情况要按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抽查,除甲类及比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外,其它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必须于3日内完成。

四、肝炎、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防治

要严格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要加强大众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五、霍乱、腹泻病防治

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霍乱的发病及流行规律,同时导致霍乱疫情暴发流行的各种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仍需要提高警惕,高度重视霍乱、腹泻病防治工作,加强领导,早动手,早准备,落实好各项综合性措施:

1、抓好治本措施的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管理,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中心,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水产品特别是来自疫区小水产品的管理,保护好饮用水源,防止霍乱的水型和食物型暴发。

2、业务培训。配备有较强责任心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业务人员负责霍乱防治工作,并保持人员稳定,要求熟练掌握粪便、水及外环境检索中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疫情报告和处理技术。流行季节前对各类专业人员和疫情报告人员,特别是对医疗单位腹泻病门诊的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分别进行霍乱诊断治疗、病原检验和疫情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对o139检验技术,作为重点予以层层培训,务必使各有关人员熟练掌握。

3、加强对社会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对大型建设工地等流动人口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求各有关单位建立健全有关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解决好生活用水、厕所、食堂等基本卫生设施和对本单位所有员工的卫生防病教育。

4、监督检查。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腹泻病防治情况经常进行检查督导,在腹泻病门诊开诊前后进行检查,并写出开诊检查小结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及时上报。

5、伤寒、副伤寒和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发生的伤寒、副伤寒疫情要及时调查,接到网络直报伤寒、副伤寒疫情后,要于3日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处理结束后及时上报流调个案调查表及疫源地处理小结,并于来年3月份之前进行疫源地二次处理,做好伤寒、副伤寒的查源灭源工作。密切关注细菌性痢疾疫情动态,发现暴发疫情及时报告处理,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6、对不明原因腹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查明原因。

六、流感/人禽流感的防治

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及应对流感大流行领导小组及专业防治技术小组。密切关注流感/人禽流感疫情动态。加强防治队伍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流感/人禽流感防治技术水平。利用报纸、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大众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掌握有关的预防知识。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适时组织开展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接种对象的登记,并对接种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及时逐级上报。

七、其它有关传染病的防治

进一步加强水痘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好接种登记报告。对出现的暴发点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告。猩红热、钩体病、手足口病等其它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按《传染病处理常规》及有关专题工作计划进行。

八、加强综合公共卫生监测点建设,做好疾病监测、应急预警与处臵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济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应急事件调查和处理各项工作流程和制度,完善和修订各项应急工作方案和预案,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药品物资的储备,组织应急演练,落实各项突发应急准备工作和培训,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综合公共卫生监测点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其疫情监测前哨作用。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四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师生中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今年我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我校严格树立学校疫情无小事的观念,将传染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成立由校长负总责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并建立起由学校领导牵头、校医为骨干、班主任为网点负责人的覆盖全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网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制定规范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制度和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冬春季、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制定完善的卫生制度。德育处每日专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量化考核中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学校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4、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在冬春季节,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学习场所空气清洁、流通。

5、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由校医室负责本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6、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更新、充实卫生是必备设备,追被足够的消毒、预防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

8、配合地段防疫部门,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各种传染病传入我校。

四、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学生常见病

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视力低下、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和预防知识,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采取合理膳食、注意用眼卫生等措施,有效预防学校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五

一、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各区县要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慢病项目月报工作,对基层上报的报表进行审核,于每月2日前各区县将上一月慢病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市疾控中心。

2、规范做好慢病筛查工作。各区县要督导所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主动开展各项干预服务工作。加强慢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危险因素水平,高危人群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每年检测空腹血糖1次,同时对其进行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不断调整干预强度,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乡镇随访管理,每年定期随访行为干预和治疗指导不少于4次,以提高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80%,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25%,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

完成20__年卫生局下达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指标数。

4、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区县要加强慢病防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的健康主题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意识。

5、扎实做好评估诊断工作。社区、乡镇应完成社区卫生与健康年度报告工作。各区县疾控中心要完成慢病的社区诊断工作,上报市疾控中心。

二、积极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根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精神,为推动我市慢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今年在王益区开展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其它区县也要做好创建前准备工作。市疾控中心将按照指导方案的要求,定期对示范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三、全面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入开展,根据铜川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的要求,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示范单位、示范社区、示范食堂/餐厅的创建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扩大创建示范的种类和覆盖的范围,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逐步推向深入。同时做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四、强化慢病防治人员业务培训

为了加强我市慢病防控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慢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要求,建立定期逐级指导和培训制度,区县疾控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指导和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各级慢病防治人员接受省市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

五、组织开展工作督导评估

为了不断提高我市慢病防控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区县疾控中心要定期对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慢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督导检查,市疾控中心每半年对区县督导一次,并将督导意见及时反馈给被督导单位。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六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师生中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今年我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我校严格树立学校疫情无小事的观念,将传染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成立由校长负总责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并建立起由学校领导牵头、校医为骨干、班主任为网点负责人的覆盖全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网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制定规范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预防制度和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冬春季、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制定完善的卫生制度。德育处每日专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量化考核中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

3.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学校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4.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在冬春季节,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学习场所空气清洁、流通。

5.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由校医室负责本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

6.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更新、充实卫生是必备设备,追被足够的消毒、预防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

8.配合地段防疫部门,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各种传染病传入我校。

四、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学生常见病

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视力低下、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和预防知识,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采取合理膳食、注意用眼卫生等措施,有效预防学校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七

本人于20xx年11月获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历, 年6月获得公卫执业医师资历,获得医师资历后,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容易的工作,由于医生这个名词太高尚、太使人尊敬,他不但治病救人,他更是人类生命的守护神。所以我只能用全身心的投进工作往返报我自己选择的这份职业和为之而付出的辛苦努力。下面我把这今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从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一、职业道德

我之所以选择先汇报职业道德是由于:要想做一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求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一位医生可以技术上不高,但最少的职业道德必须具有。就像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陈晓兰的评价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知远比技能重要的多。三个方面的汇报我看重的也是职业道德。所以平时我认真学习邓--理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奋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什么时候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学习做一位象华益慰、钟南山、陈晓兰一样的好医生。

二、业务水平

年疾控中心成立后,我就被分到传染病防制科工作,前后承当了疫情信息统计、传染病平台报病、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漏报调查、报告质量调查,出血热、布病监测工作,学校传染病防制等项工作。亲身经历了传染病实行直报的三个历程,从手工填卡报告到建立了大疫情报病平台到目前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正确性大大进步。传染病报告方式的进步也印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获得的巨大成绩。经过五年的工作磨练,我已可以独立或和其他科室职员配合的 完成科室各方面工作。

三、工作成绩

1、在工作上,围绕中心的全盘工作思路,对比科室自己分管工作的相干标准,严以律己。独立或配合完成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a、单独或配合完成传染病管理、漏报、报告质量、居民回顾性调查工作;

b、完成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

c、布病监测工作;

d、出血热防制工作;

e、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

f、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

2、利用六年来布病监测资料编写了布病疫情六年资料汇编。

3、撰写了题为宝鸡市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与防制思路,在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发表。

4、撰写了题为宝鸡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与死亡病例管理及报告质量现状分析的论文,在疾病监测杂志发表。

5、参与完成了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研究课题,获宝鸡市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

推荐疾控中心共建协议书(推荐)八

20xx我中心在地委、行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预防为主为工作方针,结合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三好一满意等活动,以落实效能建设为契机,以提高疾控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落实各项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职能,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序开展中心的各项工作,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确保了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今年我中心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我中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推进疾控工作全面发展。

(一)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党员和干部职工素质。中心党总支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会、基层调研、内部和外派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干部职工进一步掌握党的基本理论,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同时利用多种宣传教育手段,紧紧围绕“维护团结、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大局,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教育,扬正气、促和谐。

(二)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党建工作体系。以提高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党风廉政建设、效能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为保障;以“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三好一满意”、“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单位建设”等活动为载体,使中心的党建工作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

(三)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行风建设,形成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中心党政班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职责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对中心重点科室的监督管理,开展“小金库”、“商业贿赂”等专项治理检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方面的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xx-20xx年工作规划》要求,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落实“五重一大”党内监督、民主集中制,坚持政务公开和重大事件集体讨论制度。

(四)加强群团建设,强化党总支核心作用

在强化党总支核心作用的同时坚持党建带工建、妇建,加强了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在组织建设和经费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工会和妇女小组的工作,协助群团开展各类职工活动,积极建立符合疾控特点的文化氛围,增强职工对中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加强精神文明及综治工作,创建平安和谐的工作和社会环境。

通过健全机构,落实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综治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严格落实安保维稳制度和信访制度,对中心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要物品采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通过一系列措施,中心形成了平安和谐的工作环境,无上访人员和现象、无综治事件、无违法计划生育政策等违法违规现象,顺利通过了文明单位和平安单位的验收。

为进一步规范中心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落实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职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自治区疾控会议精神,我们于年初制定了20xx年业务工作计划,并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业务工作。20xx年即将结束,现将1-11月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二、业务工作

(一)、传染病监测、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法定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及时收集相关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传染病流行。

1.法定传染病报告和管理

⑴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20xx年1月1日-11月28日,哈密地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279例,其中乙类传染病12种1808例,较去年同期(1898例)下降4.74%,位于前五位是肺结核416例,乙肝390例,菌痢335例,梅毒221例,猩红热204例;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1926例,较去年同期(1388例)上升38.76%,位于前5位是其它感染性腹泻781例,手足口病597例,流腮361例,风疹76例,流行感冒70例。

20xx年1月1日至11月28日无甲类、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死亡病例12例(艾滋病9例、肺结核3例),较去年同期(6例,艾滋病3例、甲型h1n1流感1例、肺结核2例)上升66.67%。

⑵传染病漏报调查:2 -3月对两县一市所辖医疗卫生机构20xx年度的门诊日志进行抽查,调查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此次共调查医疗机构11家,共抽查乙、丙类传染病188例,通过上网核查进行网络报告的170例,漏报18例,漏报率为9.57%。各类医疗机构中,乡镇卫生院的漏报率最高,其次为县级医疗单位,地区级医疗单位最低。漏报的传染病病种为流行性腮腺炎10例、风疹2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例、猩红热1例、手足口病1例,水痘2例。

2.吸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⑴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监测与防治:按照自治区年初疾病监测工作会议的部署,依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xx年版)》的要求,20xx年1月1 日至11月28日,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地区医院)共采集样本183份,通过实验室检测报告甲型h1n1流感1例,b型流感24例,h3季节性流行性感冒3例。

⑵麻疹、风疹监测工作:依据《20xx-20xx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除麻疹行动方案》的要求,为了如期实现20xx年消除麻疹目标,对所有上报的麻疹疑似病例实行专病管理、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截至11月28日全区共采集疑似病例血样3份,确认风疹2例、麻疹疫苗相关病例1例,麻疹发病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但疆内其他地区仍有麻疹暴发疫情,麻疹防控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3.肠道传染病监测与防控:

⑴手足口病监测和防治:根据卫生厅《关于切实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统一部署,按照全国《手足口病监测实施方案(20xx年版)》的要求,地区加强了手足口病的监测控制工作,对各县、市每月上报的前5例首诊病例开展了实验室检测工作,截止11月28日共检测38份样品,检出手足口病31例,其中肠道病毒ev71病例6份,肠道病毒ca16病例24份,肠道其他病毒1份。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81.58%,无重症病例。

⑵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监测:依据《哈密地区20xx年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地市两级cdc和地市两级哨点医院人员进行了“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解读,20xx年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等的培训。选择了地区和哈密市两级cdc和地区中心医院、哈密市两级哨点医院和花园乡、陶家宫乡承担腹泻病监测工作.截止10月30日监测门诊总病例数55804例,报告腹泻病病例1507例,腹泻病监测率为2.70%。地区地、市两级4个哨点医院分配腹泻病采集样本318份,实际采样289份,完成率为90.88%;289份样本中检出副氏志贺氏菌10例,沙门氏菌6例,霍乱弧菌未检出。

4.艾滋病防治工作:按照自治区卫生厅艾滋病防治工作安排,在自治区cdc的业务指导下,进一步加强了疫情报告和哨点监测,掌握艾滋病流行情况,预测其流行趋势,进一步提高了艾滋病预防控制数据收集及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⑴艾滋病、性病疫情报告情况

①1-10月全国各省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现住址为哈密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4例,艾滋病病人17例,死亡15例;报告感染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12%,报告病人数与去年同期下降29.17%,报告死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66.67%;从1995年哈密地区发现首例病例截至20xx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现住址为哈密地区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aids(艾滋病病人)406例,其中感染者293例,艾滋病病人113例,死亡87例。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哈密市区和哈密市部分乡镇,全区艾滋病疫情特点与其他各地州相似,正由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疫情有进一步扩大的风险。

②全地区20xx年前三季度报告除艾滋病外监测的7种性病共336 例,报告覆盖率为100%。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256例)增加 31.25 %。

⑵哨点监测工作

按照自治区要求,我地区设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5类(暗娼、吸毒者、男性就诊病人、长卡司机、孕产妇),目前地区级已负责完成男性性病就诊病人400人、长卡司机400人两类人群的哨点监测工作,共检出hiv(艾滋病病毒)初筛阳性者1例,梅毒17例,丙肝5例。

⑶监管场所监测工作

在公安、司法等部门的配合下,完成地区戒毒康复中心羁押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300人,共检出hiv阳性确认者37例,阳性率12.33%。

⑷vct(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监测工作

我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自成立以来,工作开展顺利,今年共检测267人次,检出hiv初筛阳性4例,梅毒33例。开展面对面咨询206人次,电话咨询15人次。

⑸抗病毒治疗工作

地区医院抗病毒治疗点数据录入管理系统正常运行,截止10月底新增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 28人,正在治疗80人,累计治疗145人。

⑹培训、督导检查工作

今年在自治区的安排和地区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哈密地区艾滋病抗体扩大检测实施方案》,并举办了地区艾滋病骨干培训班和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扩大艾滋病抗体检测培训班,参加人数100多人。

联合哈密市疾控中心开展了为期10天的医疗机构性病规范化诊疗工作督导检查,共检查15家单位。查出性传播疾病漏报5例,漏报率2.42%(5/20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9.02%,有明显改进。但大部分性病病例仍未填写《艾滋病性病附卡》,网报与原始卡信息一致率仅为15.34%,与去年同期持平。通过检查发现,各医院在对梅毒、淋病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规范治疗、健康教育、疫情登记及上报、网络直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已将存在问题及时向各医院相关人员反馈,要求各单位积极整改。

⑺网络直报

依据国家以及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对性病/艾滋病疫情及时准确地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控中心性/艾科四大网络(高危行为干预专报、艾滋病疫情专报、自愿咨询检测专报、哨点监测专报)直报系统均能正常运转。

⑻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执行情况

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新的工作计划和预算(20xx年9- 12月)已被批准。今年1月自治区全球基金项目办召开地州主管例会和工作计划制定会。会后地区项目办根据自治区要求也召开了两次地区项目办公例会,就今年全球基金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培训,并启动了地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现哈密市承担的主要项目工作任务按要求已正常开展。

⑼能力建设

今年参加自治区项目办召开的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会议4次、自治区性艾中心召开的中美艾滋病防治项目(gap)20xx-20xx年度工作会1次、中国疾控中心召开的20xx年第一期国家级艾滋病/丙肝哨点监测工作培训班1次、自治区举办的男男性接触人群同伴教育干预培训班1次及自治区性病诊疗培训班1次。

5.结核病防治工作:

⑴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及治疗管理工作:20xx年1月1日至11月28日,全地区共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66名,“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9名,“新发涂阴”肺结核病(含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173名,分别占自治区分配任务数的38.82%、64.44%和104.85%。

⑵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规范结核病管理工作:

①3月地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对哈密市各大综合医院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导。地直各大综合医院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领导小组”,实行医务科(或执行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日常负责协调、汇总、专人负责日常工作;部分综合医院成立了技术诊断小组;医院对相关科室组织了“规范结核病管理工作手册”的学习和讨论,并传达了地区培训班学习内容及精神;各综合医院痰检室,已按“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结核病管理工作手册”步入正常轨道;结核病网络专报已经形成,病人追踪,网上查录工作开展顺利。

②开展了前三季度结核病工作督导,对两县一市各级综合医疗机构、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村级管理医生进行了全面检查。

③3月份进行了一次在线广播结核病知识讲座和3.24世界结核病日宣传活动;11月举办了县市级疾控中心检验人员痰培养培训班。

⑶“自治区结核病防治”项目药品及各种项目物资的供应情况:

“自治区结核病防治”项目实施以后,地区及一市两县疾控中心均设立了药品专库、专帐和冷藏设备,有专人管帐,专人管库。做到了进出库手续齐全,帐物相符,并在药品库房内制定了防火、防潮、防霉变、防失效、防过期的制度和措施,确保抗结核药品有效管理及使用,“自治区结核病防治”项目在全地区的正常运转。

(二)、免疫规划工作:

⒈认真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稳步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

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20xx年1至10月全地区接种乙肝疫苗12617人、卡介苗2901人、脊灰疫苗16808人、百白破疫苗19839人、流脑a群疫苗9066人、a+c群流脑疫苗6589人、甲肝疫苗4927人,麻疹类疫苗第一针5230人次,麻疹类疫苗第二针5733人次,白破疫苗3301人,接种率分别为99.90%、100%、99.70%、99.67%、99.81%、99.86%、99.78%、96.52%、96.75%和99.61%。其中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为94.32%。

⑵afp监测工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依照自治区卫生厅《关于继续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的要求,敦促各县市cdc派专人加强了对各级医院afp疑似病例的监测工作,今年1-11月共报告12例afp病例(本地报告2例,外地报本地10例),临床诊断格林巴利2例、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脑性瘫痪各1例。报告15岁以下病例2例,1例临床诊断为神经肌炎。所有病例均在国家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送样、随访等工作。10月完成了地区无脊灰证实报告。

2.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3月份春季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有382名幼儿园幼托儿童、434名小学学生需要进行免疫规划疫苗的补种工作,补种疫苗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87.25%和1.82倍。9月份预防接种证入托入学查验入托入学儿童11672人,补种4550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92倍。

3.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工作:3月、4月依照《哈密地区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两轮共计为176288名适龄儿童口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后现场接种率快速评估地区评估98.88%;自治区评估99.17%。

4.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按照自治区统一安排,9月份完成自治区分配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抗体水平监测工作106份标本的采集和送检工作。

(三)、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1、地方病防治工作:

⑴加强碘盐市场管理,做好碘盐监测工作:

按照《国家碘盐监测方案》和自治区碘盐监测实施细则,3—4月,两县一市对居民食用盐抽样900份,其中合格873份、不合格13份,非碘盐14份、非碘盐率1.88%、碘盐覆盖率98.12%、碘盐合格率96.98%、合格碘盐食用率95.17%。

⑵健康教育促进项目工作:

①根据卫生部、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委、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地区在5.15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采取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与现场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二堡镇医院、学校以及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场所开展了以“科学补碘,健康一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面向市民宣讲如何科学食用碘盐,大力宣传我地区防治碘缺乏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形势,让大家充分认识碘缺乏病危害,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向孕产妇宣传要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保护母婴健康。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单20xx余份、宣传册500份,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张贴宣传画100余张,办板报2块,发放宣传物品500余个。

②县(市)疾控部门协调宣传部、广电局等媒体在辖区播放有关地方病防治知识、策略和措施的宣传片;协调和配合教育部门在全县小学校4—6年级进行地方病防治知识专题健康教育课,并通过目标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家庭成员;由村医组织项目村的家庭主妇开展地方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培训,参加人员2684人,各乡政府、村委会张贴、悬挂相关地方病防治知识的标语326幅,卫生院开设249期专题宣传栏,村卫生所(室)张贴宣传画。

③通过项目实施,各县(市)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加大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11月在两县一市的9个项目乡镇中心的9所小学随机抽取5年级学生共270名、在小学所在地抽取135名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碘缺乏病知晓率分别为90.98%、95.06%,较项目实施前基线调查知晓率(78.02%和87.40%)均有大幅度的提升。

⑶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工作

根据自治区疾控中心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全区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地区疾控中心尿碘和盐碘实验室、两县一市疾控中心盐碘实验室参加了国家碘缺乏病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考核工作,并全部达到外质控标准。

⑷麻风病防治工作

20xx年自治区传染病医院报告我地区麻风病1例,根据自治区的要求,我们对该病人开展了规范治疗、管理、周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及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

⑸包虫病防治工作:

①项目基线调查: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xx年包虫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要求,巴里坤县、伊吾县、哈密市积极开展了包虫病防治项目工作,上半年完成成人免费b超普查23300人,查出病人21人,患病率为0.09%;手术治疗11例,药物治疗10例;12岁以下儿童血清检测1640份,检出阳性62份,感染率为3.78%;采集犬粪3147份,阳性20份,感染率为0.64%;截止20xx年3月份共摸底调查及登记建卡家 (牧) 犬7165只,驱虫3501只,驱虫率为48.86%;哈密市对家畜包虫病患病调查1000只,查出感染家畜2只(头),感染率0.002%。

②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两县一市按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全面开展包虫病流行调查工作。截止目前全地区流调工作已全部完成。人群患病检查9671人,检出患病率为0.13%;6—12岁学生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b超检查5490人,未检出感染儿童,血清学检测193人,检出阳性率3.52%;犬感染调查完成犬粪采集960份,检出阳性感染率0.94%;对干部、农牧民、宗教人士320人和学校4年级及以上的学生防治知识与行为调查工作正在稳步开展;数据库建立和录入工作正在开展中。

③包虫病防治项目督导工作:

根据自治区《20xx年全区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督导方案》的要求,针对组织管理、经费到位、设备采购和工作任务开展和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喀什地区和克州16个县(市)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叉督导检查。

按照地区《关于开展全地区包虫病防治项目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和精神,在地区卫生局的的统一组织和安排,采取县市间交叉互评的方式进行。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⑴督导管理:为进一步建立建全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方面提高慢性病督导管理水平,于5月份在地区卫生局的统一组织下分别对全地区进行慢性病工作的督导,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限期整改要求。

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参加完成了地区卫生局组织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xx年上、下半年的督导检查工作,深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检查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管理情况。

⑶积极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

结合各种宣传日,如“4.7”世界卫生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采用展板及发放宣传资料、小礼品等多种形式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发放相关宣传资料九千份;印制横幅18条,在每个宣传点均悬挂醒目横幅,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按照计划如期开展。

(四)、健康体检工作

⒈饮服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认真做好此类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按时发放健康证,1-10月累计发放健康证1973本。

⒉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1-10月累计完成27家企业接触噪声和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2711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前、在岗、离岗的健康检查工作,并建立健全了职业人群健康监护档案。诊断职业病1人,疑似职业病2人;复查职业病6人;发现职业禁忌症24人

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完成吐哈事业部等机构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152名,对其中有异常指标的人群均提出了专业化建议,确实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项目:依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按照自治区卫生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项目,依法开展了以下工作:

1. 进行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年检、资质复审工作,目前新的资质已经取得,有效期四年。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完成并通过伊犁州13家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的评审工作;完成伊犁州16家单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防护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并均通过专家评审;对14家放射工作单位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出具11家单位的检测报告。完成红星医院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及评审工作。

3.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评价工作:完成了地区中心医院等111家单位1844人次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工作。

(六)、公共卫生监测工作:

与卫生监督所、检验中心配合,完成了市区直管部分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以及公共场所检测工作任务,1—6月共抽检餐饮单位及公共场所(旅店业、文化娱乐场所、公共浴池)12家,其中合格9家,不合格3家,结果上报卫生监督所,监督所要求不合格餐饮单位先整改,整改后复查。

(七)、检验检测工作

1. 流感、手足口病病毒检测

按照《20xx-20xx年新疆流感监测方案》要求,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开展甲型流感、季节性流感、乙型流感及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完成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标本183份;同时按照《手足口检测技术方案》要求,完成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送检的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标本38份。

2.肠道传染病检测

5月份完成了对两县一市《20xx年哈密地区肠道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及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培训工作。督促哈密市做好肠道传染病监测的准备工作。本中心实验室6-10月份完成肠道传染病检测标本145份,共检出6份福氏志贺氏菌。对地、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的阳性标本16份进行了菌株分离鉴定及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为福氏志贺氏菌10份,伤寒沙门氏菌6份。10月完成自治区肠道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考核。

3.麻疹、风疹检测

依据《20xx-20xx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除麻疹行动方案》的要求,检测医疗机构上报麻疹疑似病例标本3人份,开展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抗体检测工作,结果均为1例风疹病毒抗体阳性(麻疹疫苗相关病例)、2例风疹病毒抗体阳性,为地区消除麻疹行动规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4.艾滋病病毒检测

6月份完成了国家艾滋病监测中心实验室对全疆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的艾滋病确证试验、丙肝、乙肝、梅毒四个项目的能力验证盲样考核。

1-10月份完成艾滋病确认检测63人份;艾滋病初筛试验439人份; cd4流式细胞检测91人份;梅毒快检11人份;丙肝检测93人份。

5.结核病防治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配制发和放结核菌涂片镜检染液20公斤,参加完成一季度性结核病防治项目督导任务。完成了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的验收准备工作。

6.地方病防治实验室检测工作

2月份完成自治区下发的盐碘、尿碘盲样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

7.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

完成辖区内饮食服务行业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11家、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1家。

8.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按照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样品20份,餐具消毒样品28份,检测指标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余氯、氨基磺酸钠等项目。

9.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检测:1至10月完成饮食商业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331人,职业健康体检检测2060人,其中血常规、尿常规各2945人,乙肝表面抗原29人,谷丙转氨酶3391人,肝功肾功114人;完成放射从业人员淋巴微核畸变率试验 151人。

10.其他检测工作

完成完成委托送检的生活饮用水71份、纯净水3份、消毒毛巾3份;公共场所余氯和烷基磺酸钠检测6份;完成71份食品的微生物、理化检测项目及7份食品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完成了铁、铝、硫酸盐、硝酸盐、氟、氯化物六个项目的实验室内质控。

(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截止11月28日,全地区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均为一般事件,为哈密市三中和四中水痘疫情。 2所学校累计发病6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起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6.66%,报告病例数较上年同期下降96.39%。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⑴6月我中心作为参演单位参加了由哈密机场组织的应急救护演练活动。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在中心副主任王晓铁的带领下,派出了相关专业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接到疫情报告25分钟第一时间赶赴演练现场,得到了现场总指挥的表扬。

⑵9月中心组织开展了一次卫生应急演练活动。从实战出发,成立了指挥部,中心领导卡德尔书记和王晓铁副主任亲自坐镇指挥,地区卫生局王炜书记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中心8个卫生应急小组20余名专业人员参加了现场应急演练,在中心一楼和哈密市回城乡卫生院设置2个模拟现场,采用模拟现场处置演练方式,模拟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现场,从信息报告-紧急集合-启动预案-个人防护-现场处置(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采样、检测等)-专家点评-总结报告各个环节均进行了实战演练。

(九)、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⒈建立健全了我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把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了中心的每一项业务工作之中。

⒉结合疾控机构绩效考核要求,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形式,开展了3.24“结核病宣传日”、4.5“世界卫生日” 、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5.15“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6.26“国际禁毒日”等大型宣传活动。

3.积极组织参加了地委行署和地区卫生系统组织的各类宣传活动:3月“科技四下乡”服务活动、5月“哈密地区科技周”宣传活动和9月“全国科技宣传周”活动。

在以上宣传活动发放传染病防治知识、预防艾滋病、禁毒知识、预防碘缺乏病知识、职业病防护知识等各类宣传品30余种6000余份,发放环保袋1000个。通过宣传、教育,充分加强了广大城市、农村居民、农民工、学生和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市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

4.培训工作:根据年初计划定期开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计量认证专题培训活动,目前已开展5期;协助消防局开展消防知识培训2次。中心累计外派参加各类培训32人次,其中区内培训27人次,区外5人次。

5.信息报送:我中心积极组织业务科室及时上报工作信息,1-9月共向地区政府网、地区卫生局、宣传部、哈密报社上报信息67条。

(十)、绩效考核工作

依据卫生部20xx年1月印发的《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卫办疾控发〔20xx〕5号),我中心总结、积累经验,积极组织中心全体职工再次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疾控机构基本职责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开展了宣传动员、学习培训工作,于20xx年6月底前完成了地区疾控中心20xx年绩效考核工作。

(十一)、实验室计量认证前期准备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依据《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开始中心实验室计量认证准备工作,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确定申请项目及检测能力等工作已完成,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以上工作为我中心扎实做好计量认证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为社会提供公正、科学、有效、准确的检测数据,为企业和人民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篇四:20xx年疾控中心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部署,在去年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的基础上,在保持好的工作作风上,对照行评代表提出的突出问题,狠抓整改。在行评工作“回头看”中,受到各位行评代表的高度肯定。

今年以来,中心党总支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了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责任分工,施行“一岗双责”,中心与科室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创建满意工程、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有关精神,拟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施行方案,根据*、市纠风办的要求,中心拟定了“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上线预案,今年参加了两次上线活动。

五、狠抓内部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1、连续强化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是中心一切业务工作的基础,中心通过了省厅组织的等级实验室评审工作,在全*率先取得县级甲级实验室资格。另外还通过了省cdc组织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评估。

2、对照《**省疾控中心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中心以绩效考核为契机,强化科室与人员的工作绩效考核,各科室对照绩效考核标准进一步厘清了科室内工作思路与发展方向。在*cdc组织的对xx年与xx年绩效考核中,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争创省级文明疾控中心 省级文明疾控中心是疾控中心综合实力的体现,体现在业务能力上、管理水平上、社会形象上。通过中心上下的努力,中心在全*率先通过了省级文明疾控中心的检查验收。

4、加强专业人员业务培训 中心最近几年退休的老同志较多,中心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各项业务工作不因老同志的退休而滑坡。一是发扬中心传帮带的传统,让新同志成长为业务骨干;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自学与专家讲座提高业务水平;三是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提高知识层次;四是积极从国家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工作中(xx年引进3人)。

5、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以制度来管人,进一步改善了工作作风。

6、在狠抓疾控业务工作的同时,中心综合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中、保密工作均纳入单位领导班子与各科室的重要工作范围,常抓不懈,重在落实,全年未出现重大事故。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与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人员老化 人员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是近几年中心特别突出的问题。中心最突出的表现急需的预防医学、卫生检验等专业人才的欠缺,而中心护理、药剂等专业人员过剩,另外中心最近几年面临退休的老同志达二十人之多。中心急需补充专业人才。

2、业务用房不足、装备老化 在等级实验室评审中,必须的a类实验室仪器装备还有缺口,另外中心现在建筑面积已不能满意我市80万人口的疾控工作需要。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以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城乡兼顾、健全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2、以强基工程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提升中心疾控能力,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工作范畴,提高服务质量。

3、在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心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中心内部办公信息管理平台,中心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