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方与西方范文(大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05:06:47 |
  • ZTFB |
  • 11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怎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高效职场人士总结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示。

东方与西方篇一

(一)西方国家的数字喜忌在西方文化中,7被普遍视为幸运数字,而有luckly7的说法,用来表示幸福、美满、多数等。数字7有这么多的寓意,主要是它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上帝用7天来创造世界,身边有7个天使,一个星期有7天等。每年7月7日,都被美国人视为吉祥的日子,很多美国年轻人选择在这天结婚。在西方国家,人们最忌讳使用的数字主要有13、星期五等。其中,13被认为是最凶险不祥的象征,尤其在欧美国家成为头号大忌。西方人对13这个数字的忌讳,最早起源于基督教传说———耶稣最后的晚餐,耶稣门徒犹大向罗马当局出卖了耶稣,之后耶稣就被逮捕处决了,13代表叛徒犹大,代表耶稣受难,因此基督国家一般比较讨厌13;在北欧神话中,火神洛基(loki)是诸神中的第13位,他本身邪恶而狡诈,他欺骗盲神(hoder)害死了自己的兄弟———光明之神(balder),又成为葬礼上的第13位吊唁者。此后西方就有迷信:如果葬礼中有13个人出席,那么其中一人会在第二年死去,这也是13数字恐惧症的来由之一。西方人在言行中总是千方百计地避开这个数字,甚至忌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如在宾馆、医院中就很难找到“13”这个房号。星期五在西方人的心中既是不幸又是晦气的日子,据说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另外,据说亚当和夏娃被上帝赶出伊甸园也是在星期五。数字13和星期五若恰好碰到一起,在西方人眼中就结合成超级不幸的一天,称为“黑色星期五”。

(二)日韩、东南亚等东方国家数字忌讳在韩国人的历史中,处处都有“3”的影子,认为“3”代表着完成、最高、稳定、神圣,是带福气的数字。这个传统和思想已经融入韩国人的“无意识”当中,韩国的文字是以“天、地、人”的原理创制的,韩国的建国神话———檀君神话中就出现3个“天符印”,3千随从、3神等,韩国人取名喜欢用“三”也是这个原因。日本人民对奇数非常偏爱,3被认为是最吉利的数字,它既是奇数,又是基督教中的吉祥数字;同样,数字7也是日本人比较喜欢的,因为它是奇数的缘故,日常生活中带有许多带“7”的名词,如“七福神”等。日本人最忌讳的数字同中国人一样,也是4,无论是医院的病房,还是饭店、宾馆,都尽量避免使用4或由4组成的数,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偶数天生不吉利外,还因为4与“死”同音。印度作为一个宗教信仰繁多的国家,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有不同的数字爱好。比如印度的xxx人口更喜欢6、7、8。而不少印度xxx则不喜欢6和8,由于在印度占星术里,第6宫预示疾病,第8宫则代表死亡,有些印度人不喜欢接触这两个数字;而忌讳13则主要是因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印度与中国最鲜明的一个数字区别在送礼随份子上。中国人喜欢好事成双,而印度人却青睐单数,特别是在赠送礼金的时候,一定要多出1卢比,这才被收礼者认为是吉祥的。泰国人对于数字的喜好与中国完全不同。首先,泰国人不讨厌“4”,在泰语发音中“,4”的发音与中文的“洗”是一个音,但和“死”字发音却完全不同,因此泰国人对“4”没有忌讳。但是,被中国人视为吉利、象征着顺利的“6”在泰国非常不讨好,因为“6”的发音是泰语“下坡路、不好”的意思,泰国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选择“6”这个数字。另外,泰国最喜欢的数字是“9”,因为其发音“告”与泰语的“上升、发展、进步”是一个音。对菲律宾人而言,7和8是最幸运的数字。英文中数字7的发音与“平安(safe)”的发音有点接近,因此对菲律宾人而言7代表平安。而受华人文化的影响,菲律宾人也认为数字8意味着“发达”,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数字13是不吉利的。

二、中外数字文化观差异比较。

中外数字文化观中的各种差异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律,就是忌讳与死亡有联系的数字,相信数字的魔力,而各种形式的中外数字禁忌也表达了人们祈福、避祸、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些差异,也是中外完全不同的文化观和心理作用造成的。

(一)东方数字文化观及起源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汉字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以汉民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受先哲思想、易经的影响,崇信阴阳二元学说和天人合一,着重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关事物,并认为世界各部分之间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整体,相信万物都有对称性;事物都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偶数在汉语文化中表示幸运和统一,自古以来也形成了对双数的传统审美之心。形容喜事连连为“双喜临门”、处事为“四平八稳”、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机灵程度为“八面玲珑”等,形容事物的完美最高境界为“十全十美”等。另外,因为汉字同音字比较多,因此比较追求口彩,特别是对汉语中表达美好意义的发音相同的数字更是情有独钟,数字6、8、9均是如此,而对于数字4的厌恶之感,更同样如此。此外,由于中国幅员广阔,不同的环境也造就了人们对同一个数字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之差,如对于数字“18”,部分国人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则是比较忌讳的,因为在中国封建迷信中,有十八层地狱之说,开发商也深刻理解人们的这种心理,往往设置楼层的时候,不设置18楼,而是用17a或者17b来代替;但当结婚或者开店营业的时候,18寓意着“要发”,而往往成为人们乐意选择的日期。还譬如数字“7”,因为有“起”的谐音,因此,在某些特定场合,如公司职位晋升中,往往博得一些人的喜爱;但是数字7也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习惯有关,如死者逝世后,家人有过“头七”习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自古以来受到汉文化的侵染,因此他们对某些数字的喜忌与中国人对数字的喜忌有很多相同之处,如韩国人对数字3的喜爱,日本人忌讳数字4,也是深深受中国对数字4厌恶的影响。但是,由于近代以来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日本和韩国人也对数字13和星期五等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忌讳心理,并且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当然,中国年轻人也深受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如过“”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但是中国的年轻人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13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感,却不如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深。印度、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等,因为深受印度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同样也对某些数字产生了一定的喜忌心理。

(二)西方数字文化观及起源从古希腊起,西方各民族就信奉“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故西方民族重对立,强调矛盾和冲突,认为不和谐才是美。反映在数字文化上,就是西方民族视偶数为不详,奇数为大吉(13和星期五除外)。所以,给亲朋好友表示祝贺时送鲜花的数量一般为奇数,而寄托哀思之时送花一般为双数枝。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斯拉称“three”为完美数字,他认为数字3体现了“开始、中期和终了”;希腊神话中宙斯、波塞东和哈德斯以其不同的作用控制了希腊世界,因此3似乎被赋予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与权利。另外,7这个数字深受西方人喜爱、13这个数字被西方忌讳,也是与其有着浓厚的宗教寓意有关系。这些宗教传统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数字的使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结论。

从上文分析来看,东西方文化中,对不同数字的喜忌之情产生的原因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差异比较明显之处就是对某个数字产生的喜忌是受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对数字6、10的喜爱和崇拜,韩国和日本对数字3的喜爱),也有受发音谐音的影响(中国人对数字8、9的喜爱及对数字4的忌讳,泰国对9的喜爱),甚至也有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对数字18的喜忌);而西方对某些数字产生喜忌,则是受宗教文化及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共同点就是东西方对数字文化的喜忌是受人们趋福避祸的心理作用影响。近几个世纪以来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日韩等东方国家对数字的喜忌受西方外来影响较大,特别是年轻人一代,更是深受影响,如对数字13的忌讳。因此,数字除了本身的计算意义之外,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东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东西方数字文化的意义因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阐释这些不同数字文化的差异和起源,了解东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扩展大家的视野,在对外交流中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东方与西方篇二

今天我到这里来跟大家说一说,我作为设计师的生涯,同时也说说我作为英国,一个很棒的项目的英国大使的经历。

这场奇妙的经历开始,在我十六岁半的时候。所以到现在,我已经设计了大概四十年了,但是我的对设计的热情却与日俱增。听你(约翰·索雷尔爵士)谈论关于设计的教育。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我自己开一家公司,我没有经过非常好的教育,而是离开学校开始创业,对我来说基本上都是自学的。我汲取周围的一切,来学习知识,来发现自己到底最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很幸运的是我妈妈是我的导师,她非常棒。因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比如说我在十六岁半的时候,你的心智很开放可以去接受周围的一切,所以你需要被指引被帮助。当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主要在英国工作,但是我的第一个项目却是在纽约。我记得当时上飞机的时候好紧张,要去纽约会见这些客户,但是下飞机的时候,我非常兴奋。我意识到可以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工作,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那就是我国际业务的开端。

现在我们在全世界有五十三个项目,一半的项目都是在亚洲,有的在中国。我记起来很久以前的第一本书——《东方遇见西方》,这是我对东方充满热情的原因,能够从全球视角来考虑,将东西方文化融合,让我心灵愉快。我非常喜欢在中国和亚洲工作,让我非常快乐。我在一个伟大的项目中担任大使,当我刚刚被要求参加的时候非常兴奋,不仅仅为我是英国人而感到非常自豪,我也非常喜欢能够用这样的方式,谈论创意这个主题。因为如何与其他国家交流创意,这对于全世界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也很重要。有意思的是今年早些时候,我和威廉王子在上海,让人非常振奋的是,很多非常棒的人建筑家、商人、教育界人士、设计师、香水的调香师,竟然都共处一室。之前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我们都专注于繁忙的工作,而忽视了周围的环境。在上海,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有机会谈论我们的行业、我们的事业。我们开始意识到有那么多,不同的跨界合作和那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视线。我们可以鼓励新公司,鼓励年轻人和学生。在上海的那一周真是非常振奋人心。当英国最好的一面,和中国最好的一面结合的时候,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是非常具有魔力的,这是最好的结合之一。我相信,当我们有共同的远见、相互尊重、彼此诚信,对彼此有某种形式的忠诚的时候,这时候伟大的项目和想法,充满热情的设计想法就由此产生。

对于所有正在看这个节目的年轻人,或者在现场的年轻人,当你在决定职业发展,或者思考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只能跟你聊聊我自己的经历。我可以告诉你,我每天早晨都是兴奋地跳下床,因为我充满热情,我喜欢我的工作。如果你能找到一件,让你充满热情的事情,你所需要的是一种热情。你需要巨大的勇气,去面对每天工作。你需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别人才会相信你。真诚也非常重要,真诚地面对你做的每件事。还有决心,决心也很重要,因为你要决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有坚韧,坚韧不是一件坏事,是好事。你如果能够学会所有这些事情,从心底知道你可以很有创造力,你可以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谢谢。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凯莉·赫本的经典语录:

我有自己的品牌,当我只有16岁时,我就已经开始了我的品牌的设计。当时我去了伦敦,那里正好有一个展览,有很多中国元素在展出,我买了很多,感到很开心,我觉得非常地激动和兴奋。你知道吗?作为一个对艺术和设计有追求的人,我对设计是非常有激情的。我买完之后,发现里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东方文化,在那一刻,我既看到了西方文化也看到了东方文化,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开始把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真正走上设计之路。而在这之前,从小我就跟着妈妈到处去看各种艺术展览和艺术展出,很多很多,有人说,搞艺术的人都是很疯狂的,但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把家重新进行布置,在外人看来,这也许是疯狂的行动,但恰恰是这一点,我发现了自己的天赋。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很成功的设计师,但是也许并不了解我的设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我自己的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样板,我就以我的家为例,告诉大家我的设计究竟是怎样的。我很愿意花心思把家装饰得很特别,因为家是我们呆的时间非常长的一个地方,家也是人们真正释放自我的地方,所以家不仅要有视觉上的装点,而且在声音、气味和触觉上都要考虑到,要让我感觉,对艺术永远都充满激情。

我在设计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触感,而不是金碧辉煌,因为人们累了一天的时候,都会想到“我回到家要好好睡一觉”;我设计了一个线条简约的楼梯,但是这个简约的楼梯,给我们一种非常舒服的感受。我用了红色的沙发,因为我希望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种红色的激情,但这个红色是比较低调的,所以可以和旁边的布盖很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而另一个沙发椅,我用的是明黄色,和沙发的道理一样,我希望能看到激情。由此可以看出,颜色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我的理念是很自然的,就是中国人讲的“天人合一”,在我的作品里面,有些是像沙子的颜色,有的是像卡其布的颜色,有的像泥土一样的颜色,你也可以把这种很简单很自然的颜色用在家里,它不会金碧辉煌,但是它会让人感觉很和谐。不管中国还是日本,都是东方文化,正是东方文化使我的设计更加充满东方的灵魂,更加的国际化,东西文化的结合,使得我的作品更加的出彩和与众不同。但除了东方文化之外,我还可以把地中海文化、摩洛哥文化都融合到我的设计当中去。

不谦虚地说,我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师,但其实在座的各位也可以。我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第一要有激情,第二要专注,第三要勤奋。但三个条件还只是基础,凌驾于这个基础上面的就是信念,你一定要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关于设计,我有几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自然。你用的材料、画的图要自然,而且你的信念、理念统统都应该是来自自然的理念。正是因为你是基于一种自然的理念,来寻求在设计中的想法,你的设计才会体现出来自自然的一切要素,这样才符合现在大家都在追求的和谐。第二个关键词是“有机”。第三个是“迸发”,是“疯狂”。设计如果都是传统的,那就没有做到有创意。

第四个关键词是“奢华”,以往人们想到奢华就是黄金珠宝,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真正的奢华是理念上,“怎么样使我设计的作品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才是真正的奢华。

第五个关键词是“简约”,设计并不是要让大家看不懂,而是要通过简单的表现去传递深邃的理念,这才是真正的设计。

设计包含了很多元素,不是随随便便地挑选一盏灯一块布,就可以了。如果你本身对你的本身对你设计都没有感觉的时候,你能想象你的客户会对你的设计有感觉吗?我有多种途径去传播我的设计理念,你可以去拷贝,但是你要知道,你只是这么拷贝,你只能做出“山寨”的产品。设计和吃饭一样,你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是想享受食物的美味,这就是你对待设计的态度。我想传递的一个理念是:设计不仅限于室内或建筑,当你进入一个环境时,你就可以想,我可以为这个环境带来什么样的理念。你的设计,可以无关乎你的位置是多高,而在于你的设计有什么新的创意带给大家。中国的设计师目前还存在一些局限,眼光方面不够宽阔,我希望他们有更大的视野,在设计中去大胆融合不同的文化,我认为将来我们会更需要这些,因为地球不再大了,大家都是“地球村”村民。

东方与西方篇三

许久未上了,刚一上线,就见到好多的信息布满了手机的页面。多是群发过来的消息,那些并未引得我的注意,但有一个网友的信息让我注目。

虽未与之谋过面,但有过一次愉快的`聊天,我还记得他是我的老乡,当时可能觉得是老乡的缘故,聊得话题特别的贴切,像是曾相识的旧友。

别过之后,我忙于许多事情,多聊天于微信上,便不再留意上的动态。近来上线,我见有这位网友予我的聊言,一是夸我写得东西不错,定是看了我写得那些心情文字,二是谈了她心里的一些话儿,这让我内心有一些触动,很喜欢他能把我当成一位朋友,只可惜我没有及时回复,冷却了这位朋友的心。

当我再寄言以回,对方却已经不是我的好友了,已无法将我的惭愧之心传达过去,这多少让我心里泛起了一阵失落之感。

我想,也许是这位网友热情地想与我讨论心情时,满以为我会交流心得,会以朋友之心相待,可是我长久没有回复于他,让他内心生起了失望,才会将我删去的吧!说实在的话,我的内心是非常渴望朋友的,尽管我不太爱会说话,跟朋友们也鲜有联系,可在心里,极愿有几个谈心的朋友,若失去一个朋友,我的内心还是非常难过的。

有些人失去,我并无感觉,因为与他们并不投缘,话不投笼,也就无忧伤之感,这位网友与我无甚交集,却让我心中有些许沉落,可能缘于他写得那几句话吧。

话中透出一个朋友的口吻,拉近了距离,可因我的疏忽失去了这位网友,让我确有丝丝落漠之感,感觉欠愧于这位朋友,想还于他一个解释,告诉他,并不是我有心冷淡,而是真没发现他留下的消息,希望他不要灰漠,觉得人情单薄,希望他仍要保持热情,交更多的朋友,少你一位朋友,乃我之过。

这便是我失去一个网友后的心理感受,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敏感,想法太过于繁杂多乱,太过于自扰呢?不尽然是,这是我失去一个朋友生出的惋惜。

写这么一段来,一是抒通心情,借以致歉,二是提醒自己,莫冷落朋友。朋友是支起心中温暖的一顶帐篷,永远不要去忽视,多有几个朋友,生活会多几分色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东方与西方篇四

你听过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吧,一天他突然来到了科拉多大峡谷的边缘,感叹道:“上帝,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知道,如果这位牛仔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完成的事情,那么他错了。在这个意义上,大峡谷什么也没发生。同样,科学的发展虽然比大峡谷的断裂快得多,但是它一个渐进过程。它看上去是革命的,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看到这个过程,只看到巨大的成果。

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

第一件事,实际上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在中世纪,这些方法又被东方人民大大发展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第二,我完全相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当然,就科学研究领域来说,他们只能是与我们一起工作的,但是他们的应用可以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记忆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记忆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方。为什么这不会再次发生?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开两臂欢迎它。

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他们大多数既无知识又不懂科学,也就是说,他们丝毫也不应享有那种被他们吹嘘得天花乱坠的优越性,而且如果听其自便,他们关于这种优越性的支离破碎的想望,要不了多久就要消灭。

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美国文明而骄傲,但是它的历史记载至今还是很短的。只有300年!和人类经验的整体相比是何等涉小,简直就是一会儿,一瞬间。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抑或灭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但这不是我的任务。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文明能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尽最大力量去净化它。实现这项任务的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发展不谋私利的科学;热爱真理--像科学家那样热爱真理,热爱真理的全部,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有实际用途的和没有实际用途的;热爱真理而不是害怕真理;憎恨迷信,不管迷信的伪装是多么美丽。我们文明的长寿至少还没有得到证明,其延续与否,还不一定。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归根结底,主要的考验是经历沧桑而存活下来,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

新的鼓舞可能仍然,而且确确实实仍然来自东方,如果我们觉察到了这一点,我们会聪明一些。尽管科学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它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利用,并且是很好地被利用的时候,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若不承认这种利用也会产生两种局限,则是愚蠢的'。第一,这种方法不能永远使用。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第二,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骇人听闻的。

十分清楚,科学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例如,为要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并不需要教育和训练。而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科学精神应该以其他不同的力量对自身给予辅助--以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给予帮助。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满的。

人类的统一包括东方和西方。东方和西方正像一个人的不同神态,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相补充的两方面。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真理是一样的,美丽和博爱也是如此。人,到处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这种特点稍稍显著一些或是那种特点突出一些罢了。

东方和西方,谁说二者永不碰头?它们在伟大艺术家的灵魂中相聚,伟大的艺术家不仅是艺术家,他们所热爱的不局限于美;它们的伟大科学家的头脑中相会,伟大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真理,不论是多么珍贵的真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它应该以美和博爱来补充。

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回忆起我们得之于东方的全部东西——犹太的道德热忱,黄金规则,我们引以为荣的科学的基础——这是巨大的恩惠。没有什么理由说它在将来不该无限增加。我们不应该太自信,我们的科学是伟大的,但是我们的无知之处更多。总之,让我们发展我们的方法,改进我们的智力训练,继续我们的科学工作,慢慢地、坚定地、以谦虚的态度从事这一切。同时,让我们更加博爱。永远留意周围的美,永远留意我们人类同胞或者我们自己身上的美德。让我们摧毁那些恶的东西,那些损坏我们居住环境的丑的事物,那些我们对别人做的不公正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掩盖各种罪恶的诺言;但是让我们谨防摧残或伤害那许多善良、天真事物中最弱小的东西。让我们捍卫我们的传统、我们对往昔的怀念,这些是我们最珍贵的遗产。

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当然如此,但是我的灵魂的最高意向,我对那看不见的事物的怀恋之情,我对于美与公正的渴求,这些也都是真实的和珍贵的东西。那些我所不能理解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不真实的。我们必须准备经常去探求这些感觉不到的真实,正是它赋予我们的生活以高尚的情操和最根本的方向。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让我们训练我们的灵魂,忠于客观真理,并处处留心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侧面。那不太骄傲的、不采取盛气凌人的“西方”态度而记得自己最高思想的东方来源的、无愧于自己的理想的科学家——不一定会更有能力,但他将更富有人性,更好地为真理服务,更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也将是一个更高尚的人。

东方与西方篇五

咖啡与茶,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被人们所推崇的两种饮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慢慢地进入西方国家,而咖啡也渐渐地被我们所接受,直至今天咖啡甚至成为了时尚潮流的饮品代表!

咖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神秘,然而东方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的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性。对于两者的文化差异,您了解过吗?下面,随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茶叶传到欧洲与咖啡输入中国,都被视作播撒文明的大事,虽然咖啡尚未在中国成为普及的饮料,但茶叶却成了欧洲人生活品质与享受的一部分,有绅士修养或有高尚情趣的人,对喝茶颇多讲究,每日那道闲适的下午茶时光,使人联想到沙龙里的哲学和文艺氛围。不过早期的茶叶与咖啡都是由民间流行渐渐进入贵族生活,由此带有等级色彩,茶客们“大多喜欢借瓜棚豆下品茗”的诗酒况味,要的是清雅泊,缺的是咖啡的苦涩与热烈。

从这个立场来说,咖啡与茶代表着中西方两种文化,二者略相比较,茶酒叙述的是意境,则咖啡描绘的是精神。”因此,咖啡和咖啡馆常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因而“咖啡在欧洲是革命的忠实伙伴,在东方则成为单一的闲适象征。”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中国茶叶大辞典》把“茶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属‘中介文化’。

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总的说来是热情洋溢、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浪漫法国的咖啡文化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感。这也是一种传统独特的咖啡文化。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实,不管是东方的茶文化,亦或是西方的咖啡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符合人们生活的习惯方式,皆是时尚的一种文化代表。

东方与西方篇六

有幸成为彭富春先生回国授课后最早的学生(旁听)和“无之无化”最早的读者,无论听课还是读书我所经历的都是从完全的拒绝到领会到纯粹思想和纯粹语言的魅力而留连忘返的过程。

1.思想的斗争。

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课的情景,老师问什么是诗意?这极容易,诗意不就是……。对,可这只是诗意的日常语意,而在西方思想的不同时期诗意自身区分,有着不同的规定:古希腊诗意的本性关涉于创造和给予尺度,被作为洞见的理论理性所规定;中世纪诗意理性只是神学的附庸;到了近代诗意的创造获得了独立意义,规定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而在现代思想家海德格尔那儿,诗意作为倾听是接受尺度,接受存在而非理性的规定;后现代诗意作为非诗意、反诗意,无规定成为其规定。“思想就是和似是而非的斗争”这是彭老师喜欢引用的话。他认为思想要在不断地区分中获得自己的规定,不可以借口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而放弃对思想明晰性、确定性的要求,就是要思不可思,说不可说。老师的课程就这样在对思想细致而艰难的磨砥中展开着。对每个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首先区分其日常未加区分的含义,接下来区分出其在西方思想的不同时期所特有的具体规定,同时以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思想为参照。视野的转换交织使思想变得清明而饱满,也敞开了新的未曾有的思想可能。

“思想就是与似是而非的斗争”无疑也是贯穿于“无之无化”中的原则。书中第一个给予清晰界定的思想是虚无。虚无是“无之无化”的核心思想,是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是那个阿基里斯脚踵或说龙眼睛。作者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是这样思考虚无的:在其开端的巴门尼德那儿虚无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因此虚无不存在;中世纪虚无意味非上帝的存在;近代康德理性哲学的虚无是未被理性设立的空洞对象或未运用于对象的理性能力本身;黑格尔“逻辑学”对虚无的规定则是“有即是无”,或说“存在即是虚无”,纯存在和纯虚无因其规定即是没有任何规定而同一。而这些都不能够与海德格尔的虚无认同。海德格尔的虚无应理解为作为存在的虚无。作者进一步说明如此理解的虚无必须与否定和褫夺相区分。存在者的否定总相关陈述,表明的是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褫夺是存在者的缺少,它们都已设立作为存在的虚无为前提了。那么作为存在的虚无自身如何规定?回答是:“虚无虚无化”。凭借它与存在者相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存在虚无化,而虚无化的存在必须理解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理解为从无到有的生成本身。需要说明的是:其一,作为黑格尔逻辑学形式上开端的有(纯有、纯存在)已经区别与实有(存在者)了,而虚无也具备了其动词化的意义(无是对有的否定,是能动的活动本身)。但黑格尔纯存在、纯虚无是属于理性的纯粹概念,经过概念自身运行实现其最终目的也即最后根据“绝对理念”。海德格尔作为虚无的存在则不属于一般纯粹概念,而是存在,是人的“在世存在”。如此理解的存在经验的是从世界经过历史到语言的道路。其二,将虚无理解为从无到有的生成,理解为创造性的活动本身,这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却从来未曾有过。中国传统思想所理解的无是一种虚静、无为的状态。在庄子那儿是自然万物混沌如一的状态,人只要用心灵的明镜静观(莫若的明)就可以领悟到了,是用不着什么行动的。庄子也曾尝试追问纯粹的无自身,“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可是,由于他始终将无看成为同天地万物一样的某种“东西”,或某种混沌、虚静的状态,结果他的追问陷入了“恶无限”的追溯,最后只好说:“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齐物论》)。

2.思想的建筑术。

彭富春认为西方经典思想有着建筑学本性。所谓“建筑学本性”是说思想作为整体有其开端、过程和结尾,整体的思想总立于结构中,而结构又由原则所规定。离开“原则”、“结构”表达思想,对西方经典哲学家说来难以想见。康德哲学的主题是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先天拥有的原则能力、建构能力,自身又可区分为知、情、意,运用于理性自身所建构的对象――自然、艺术、自由而成就真、善、美,其中审美情感是连接认知与意志的“拱心石”,这是康德哲学的建筑结构。

黑格尔哲学的主题是“绝对理念”。[1]“唯有绝对理念是有,是不消逝的生命、自知的真理并且是全部真理”,“绝对理念”自身运行演绎出整个真理体系,[2]“包括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精神哲学描述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的发展,而绝对精神的道路则是由艺术经宗教到哲学”。“绝对理念”的自我否定是黑格尔真理体系的内在灵魂。

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正如“无之无化”多处阐明的,是思想的事情的规定。其主题是作为虚无的存在。三个语词:意义――真理――地方,标明了思想的运行的不同阶段。存在的意义,作为“在世存在”自身拒绝;历史的真理,作为命运的派送自身剥夺;语言的地方,作为林中空地自身沉默。理解为林中空地的虚无作为原则在思想的不同阶段有着各个不同的展现:世界的拒绝是鉴于事情的虚无化,历史的剥夺是思想的虚无化,语言的沉默敞开为规定意义的无之无化。虚无化表达为世界性、历史性、语言性,以此完成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建筑结构。

神的话语曾是缪斯的歌声,基督的创世“太初有道”,理性(人的神性)的诗篇。人的话语陈述思想,在思想思考了存在之后。因此作为陈述的语言被理解为思想和存在的工具。而源自沉默的话语只是语言自身在言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语言从语言之外的规定回到语言自身,回到纯粹语言、诗意语言,意味着从非语言性回溯到语言性,它自由给予了自身的本性。自身言说的语言作为纯粹语言只从事于自身,它不是人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如光,给人以指引,照亮了人行走的道路,让人成为人。

沉默的语言如何言说?道说。鉴于其语言性的规定,道说乃“宁静的排钟”。宁静的排钟将那不可言说的聚集在言说周围,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聚集在语言的林中空地。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道说作为指引思考为遥远的亲近。最后道说作为历史性命运派送自身,凭借其自身反离。[3]“所有这些规定性道说出了那在‘不道说”意义上的无之无化。

沉默的语言作为道说说出了什么?说出了天地人神共在的世界。苍天与大地不是对象意义上的自然和遮。

蔽即去蔽意义上的自然性,而是自在自为的在语言的世界中显现的自然。语言给天地命名,并指引其运转的道路。神是那不死者、永恒者、长存者,是语言所召唤的人的神性。神的显现在道的言说中,缺席在道的沉默中。人是“要死者”。区分与现实必然的完结、倒毙,是可能的死,有能力去死,以死为死。因为只有人能够领会死亡并向死而生。天地人神的关系是自由游戏、和谐共存的关系。每个自由都是它者自由的前提,自由游戏于语言的林中空地。

总之,“无之无化”的作者是把海德格尔的思想看成有生命的活的整体,他所做的是明晰地勾划出思想自身的原则、结构和自身运行的道路,给读者以牵引,引导大家进入海德格尔的思想本身,在思想自身逻辑所运行的道路上行走,经过并分离(这是后话)。

3.语言的自觉。

老师认为随着西方哲学主题的转换,语言问题也变换着不同的维度。近代以前哲学的主题是理性,理性决定语言,语言问题是logos的问题。现代哲学的主题是存在,存在规定语言,语言是理解了的存在。后现代的主题是语言,语言规定思想和存在,而语言自身则无规定。

具体到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存在与语言的关系则是:用语言的方式理解存在。并且这种关系在海德格尔思想运行的不同时期展现着不同内涵。早期语言作为言说,敞开了世界的意义。世界是人生在世,语言是对世界的理解和陈述。中期,语言作为创立揭示了历史的真理。美归结为诗意语言是真理的自行设立,它说出了历史性人类的家园,但语言自身却是未说出的。后期,语言作为道说是存在和思想的根据。道说的语言是诗人诗意语言的言说,是要死者在大地上的言说。这时的语言已在冲击着存在的边界,但还未摆脱存在,还没有达到语言自身。

因此,彭老师认为对海德格尔文本的解读一定要有“语言的自觉”。所谓“语言的自觉”是说:其一,要注意语言自身的区分。语言可以是工具,也可以是智慧。工具性的语言(日常语言,技术语言),如镜子,只是对事情的反映,而智慧语言则如同光芒,是对人的指引。其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智慧语言的指引。对语言的划界本是一种倾听的方式,正如康德对理性的划界是说明理性运用的正当权力同时也是限定条件一样。对语言的划界则是说明文本说出了什么,没有说出什么,并且是说出那要说的。因此,划界也是思想的创造和生成。因为必得要说那没有言说的。正是在此意义上,解读文本作为划界不是对文本的分割解剖,而是文本的解放。

“语言的自觉”首先要把握“语言的结构”。“无之无化”对语言结构的阐述是极要紧的.。这也相关海德格尔的核心思想之一“语言的本性”。依据“无之无化”,语言的结构由言说、言说者、已被言说的、未被言说的和已劝说的构成,它们每一个都必须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得到经验。言说作为活动在对话或独白中实现自身,而唯有独白作为语言自身和自身唯一的孤独言说才相关语言的本性。人作为言说者属于言说,因为他必须倾听语言本性的道说。道说作为已被言说的区分与工具意义上的陈述,纯粹已被言说的是诗意语言。诗意语言作为道说是语言的保藏同时也遮蔽了那尚未言说的,尚未言说的并不分离与已被言说的,而是已然沉默于其中,并且更本源。“沉默”使说出成为可能,不道说使道说成为可能。已被言说的作为道说是对言说者的劝说和指引,已被劝说的作为语言的本性是人的规定,语言使人成为人。

4.存在的悖论。

悖论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陌生。古希腊芝诺运动悖论硬说飞毛腿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随着描写运动的数学方法微积分的诞生,此悖论在数学上已不复存在。现代形式逻辑的悖论表现为数学危机也被分析哲学家和数学家们对陈述的逻辑层次进行细致的区分而得到缓和化解。康德二律背反是理性的悖论。通过对理性自身的区分和划界,康德指出理性悖论的产生是由于理性的运用超越了自身的权限。对于如上帝、世界、灵魂这样的概念,理性可以思想(这种运思对于人的道德实践也是有好处的),但却不可指望此运思可以达到真理性的知识,否则就必然导致悖论。黑格尔思辩意义上的矛盾也是可以经过概念自身的运行和自我否定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和解。后现代德里达语言的悖论是文字符号(痕迹)的自由活动,称为“无底棋盘的游戏”。作为“痕迹悖论”是在场又不在场(天空没有脖翅的痕迹,可鸟儿却已飞过)。

“无之无化”所系统揭示的则是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悖论。正如作者在导论中阐释的,海德格尔的核心命题是“存在作为虚无”,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存在自身的悖论。这里不是存在和虚无,有和无的关系(这还停留在存在者的层面),而是说存在就是虚无,有是无。

存在自身的悖论源于其本体论的区分:存在不是存在者。形而上学追问的是:存在者何以能存在?也就是在追问存在者的根据、根据的根据……,最后总是得到一最高的存在者(理性或上帝),而存在本身却被遗忘了。海德格尔则是在对存在自身的追问中发现:存在是虚无,有是无。

接下来“无之无化”系统地揭示了存在即虚无悖论的不同形态及其展现出的丰富内涵。一是世界的悖论:“在世存在”即“于无存在”。海德格尔的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此在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可以通达存在本身,可以理解自身的存在。世界建基于虚无,于是此在便成为存在和虚无的游戏之所。此在的虚无敞开为三种方式:情态,意味着此在必然被抛于世,没有任何根据,但无根据即是根据;理解,是此在对自身可能性的理解,此在的可能性就是自身,没有任何目的,无目的即是目的;沉沦,此在不是此在而是常人,此在对自身的显现却是掩盖自身。情态、理解、沉沦统一于畏,畏是对存在自身的畏,对虚无的畏,畏无所畏。同时,烦敞开了世界的整体性即非整体性。在向着死亡存在时,此在的存在达到了其本源的规定,死亡是此在无可能的可能性即最高的可能性。此可能又被良心的呼唤即沉默所证明。作为死亡和良心的统一,先行在于时间性中,时间性属于存在,非流逝而是绽出、生成。

地方所敞开的自由,因此让在场等同于让离席而去;让在此又规定为纯粹的给予,给予相关于本源的“有”,区分于“存在是”,如此理解的给予是反离。给予给予了自由,而自身却作为遮蔽和反离显现;纯粹的给予又说明为“生成”。[5]“生成的意义完全不同于显现者的在场、世界的创造和人的生产”。生成只是虚无。“生成生成自身,凭借于它剥夺自身”。

三是语言的悖论:“道的言说”即是“道的沉默”。海德格尔的语言不是工具性的日常语言,技术语言,而是自身言说的纯粹语言、诗意语言。纯粹语言言说为“宁静的排解”。[6]“道说道说出,凭借于它使宁静。宁静使宁静,凭借于它鸣奏……宁静的排钟将那尚未言说的和那已被言说的聚集为一”。道说作为语言的本性首先获得其语言性的规定性,即“宁静的排钟”,显现为不道说之道说;其次,鉴于其世界性的规定,作为指示思考为保持遥远和走向亲近;最后,道说是历史性命运的反离即派送。道说作为本己的语言是历史性的,历史性语言作为命运已派送给人。通过道说的运行,命运敞开于天、地、神、人的鸣响与回应,此“命运的声音”就自身而言却无声而宁静。

世界、历史、语言的悖论都是存在的悖论,亦即存在与虚无的游戏。

总之,“无之无化”中的悖论表达绝非文字层面的技巧,而是基于作者对海德格尔最深层思想的穿透与经验。的确,悖论可说是人不可逃避的宿命,是人的存在方式。当人要揭示自身的本性,要立于虚无而生存时,悖论便是不可清除的。

东方与西方篇七

崇拜东方文明的人说,西方的文明偏重物质上和肉体上的享受,而略视了心灵与精神的需求,所以是唯物的文明,但事实上一切的精神都建立于物质的基础上,能在物质上得到满足,也不会使人在生存上就寄托太大的心思,自然也可以进一步追求思想上的财富。所以在某方面而言,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追求并不是矛盾的,它们在某些方面是并存的而非对立的。

而西方的文化并不见得只追求物质,他们以人为本,尊重人之本性为基准,倡导一个人性化的精神世界。他们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流,倡导人从善,宗旨以爱为核心。他们传承的更加人性化的世界,以及建立思想世界中大爱的规则。所以,西方不是仅仅只有物质的追求。

反观东方,灿烂的东方文化历经残酷的独裁封建体质,许多都在倒退消失,以至于到现代,宝贵的人文,思想都在日渐凋零衰落。年轻的一代,已没有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更多的完全沦为物质的奴隶!以考上公务员为荣。精神境界彻底物质化!这是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现象。完全以物质为主,忽略了精神世界的建立及更新。

人世间更大的悲剧不是缺乏物质,人们饱受着冻饿之苦这个表象,而是即使这个事实已经摆在眼前,非但没有人去解决,那些所谓的先知后觉者们却用着“知足”两字来麻痹人们的感官,对于物质的追求不是一种恶,贫穷也不是一种美德,没有物质的基础无法建立精神,所以近现代西方一直努力的追求物质,把贫穷视为一种罪恶,但他们真的为此变得懒惰,无知了么?甚至为此犯罪了么?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知道贫穷是种罪恶,所以他们开发富源,奖励生产,改良制造,扩张商业。因为知道病患是种罪恶,所以他们研究医学,提倡卫生,讲究体育,从根本上解决,对于物质的追求,真的忽视了精神吗?所谓的知足,真的使我们进步了吗?不满是一切革新与进化的动力。

相信科学真理,追求物质,这样正确的解放人的内心,来谋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文明才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这样的文明才应是精神文明,自然就不仅仅是物质的了。

相反受物质环境的拘束与支配,不能解脱,无法运用人的心思智力来改善环境制度的文明,只是懒惰的民族文明,只能够遏制人的精神罢了。

东方与西方篇八

最近,在国外著名的stackexchange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问:西方的程序员眼里,东方的程序员是什么样的?他描述道:

世界的东方(印度/中国/菲律宾)是西方(美国/欧洲)的主要软件外包服务提供者,

你是否有过与这种离岸外包团队合作的经历?如果有,感觉如何?

读者的回复很踊跃,其中一个被顶的最高的回答是关于印度人的,回答中他说一个印度分包商给他们开发了一个组件,他认为这是他接触过的最恐怖的程序,里面最大的一个文件体积超过600kb,大概有3万多行。他向上天乞求希望自己永远不需要去维护这样的代码。这位答复者说他在印度生活了3个月,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文化上的差异很大,印度人很勤奋,但常常却不能把事情做对。印度人里有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就是从不说no,他说即使你到副食品商店里要求买一条毯子,店主也会说“是,先生,稍等一会”,然后派一个小孩到外面商店把东西买回来。这虽然在生意上是好的做法,但未必适用于做软件开发。

另外一个回复是关于俄国人的,同样,他觉得这些俄国人写的代码顶多当作原型来使用,最终都会被丢掉,不能用。

我找了很久,终于在帖子的最底部发现一个关于中国程序员的回复,不过内容非常的有趣:

到现在,我在中国已经待了2年多一点时间了(我是个加拿大人),跟中国的开发人员一起共事你会感到非常的奇特。我敢说上面这些关于东方的程序员的总结都是正确的,至少对于中国人是这样的。我遇到的/一起共事的大多数开发人员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缺少上进心和创造性。这里我并不想说他们很差劲或愚蠢,

管理资料。

也许更可能是一种文化。在历史上他们就有一种官本位和崇尚权威的传统。于是他们对来自“上面”的糟糕的设计从不提出疑议。同样,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技术技巧,而忽略业务领域知识。我费力九牛二虎之力教他们模式和各种抽象概念,直到他们能应用这些东西到他们手头的任务中。然而,过不了多久,就像是决堤的洪水,他们竟然肆无忌惮的挑战权威,至少在技术层面上是这样的,我可不想弄得签证被撤销。;-)。

磨擦前面这个问题说过,但我要强调一下。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产生中国开发人员跟这里的海外同事(这里是加拿大人)共事时产生紧张关系的原因。通常,我在这里共事的西方人会特意的夸大跟东方人共事时东方人的一些不好的方面。我这些加拿大同事对人友好但在代码审查时极其的苛刻。如果发现这些中国程序员一个小失误或没有使用好的编写方法,他们就是发脾气、大呼小叫。但当他们自己被礼貌的要求也按照这种要求完成他们自己的任务时,他们也会发脾气、大呼小叫。

牺牲中国人并不以介意使用蹩脚的二手器械。我坐坏了三把椅子后才终于要了一把稍微舒服一点的椅子。可是当我坐上这把较好的椅子后,突然感觉不是很好,因为看到这些中国人仍然坐在好像是中世纪那么原始的椅子上。然而,等我访问了这家公司的总部后,我发现这里的程序员的一张桌子就有我们4~6个人的团队的占地面积那么大,更别提他们的椅子了!

坦白的说,这几年走过来不容易,以个人经验判断事情的趋势,我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正确的。

做为一个中国人,对于西方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观点,我觉得不需要去急着找他们的论点漏洞进行反驳。你可感到到他们对东方人的不满是一种普遍弥漫的气氛,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我们应该还是先从自身找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东方与西方篇九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一课时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著以及教学手册,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1、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2、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3、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4、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

5、净化西方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6、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7、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

9、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

10、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1、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2、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明: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1、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如: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2、文章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自己的担忧——存在的问题——一代人的使命——强调应具有的科学态度——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完成《评估》上的作业。

东方与西方篇十

他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并掌握包括阿拉伯语和汉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有人称他为20世纪世界上学识最渊博的人之一。他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学科知识和谐地集于一身,成为罕见的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相结合的典范。

二、解题。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三、字词积累。

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坏事)。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

四、整体感知。

速读全文,试给课文分出3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可按引论、本论、结论来划分。引论部分抓住“两件事”这一中心:

1、本论部分抓住对科学的'态度;结论部分抓住“希望和前景”。

2、引论(第1-3节)强调“必须记住两件事”,要正确对待东西方科学;

3、本论(第4-9节)论述研究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态度;

4、结论(第10节)提出“希望和前景”。

五、问题探讨。

1、前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例证法:古希腊因为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唯我独尊,最后走向衰亡,一落千丈。这是一个强有力的例子。事实胜于雄辩。(用意是什么?)告诫那些排斥东方文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而要引以为戒,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2、仔细阅读本论部分(第4-9节),完成以下练习。

(1)试分析这一部分的结构特点。

第一问,答案在第5段。

第二问,答案在第6段。

3、“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的含义?

光明从东方来,东方是双关、隐喻,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东方的思想和西方的法则相结合必然会使世界文化呈现异彩。

东方科学和思想思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计。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六、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科学的种子——实验数学、科学——来自东方。

东方科学——(哲学思想、人文怀念)——西方科学。

东方与西方篇十一

教材分析:

现在的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和家长上街时想买什么就要买什么,不给买就哭闹,家长通常也就一味迁就,不加以正确引导,长久下来,形成不良习惯。针对这种现象设计此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从小养成不乱花钱,不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的良好习惯。本活动的重难点是通过幼儿在观看情境表演活动中受到教育,知道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是不好的。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2、培养幼儿从小养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的情境表演片断:熊妈妈带着小熊到百货商店买东西,小熊看到许我玩具,说:“太好了,妈妈,给我买把枪吧。”熊妈妈给它买了把枪,小熊看见玩具火车,又说:“妈妈,我还要买小火车。”熊妈妈说:“你已经买过枪了,别的`玩具就不要再买了吧?”小熊立刻坐在地上哭闹起来。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境表演,引发幼儿兴趣。

“熊妈妈带着小熊上街买东西,请你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认真观看后,说一说看到、听到了什么?”

二、通过提问,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知道不能哭闹着让家长买东西。

(一)“你喜欢小熊吗?为什么?”

(二)“你喜欢小熊怎样做呢?”

(三)“你和爸爸妈妈上街买东西时是怎样做的?”

三、游戏“小熊买东西”,教育幼儿从小讲道理,不乱花钱。

“我们来玩个游戏:小熊买东西,我来当熊妈妈,你们当小熊,我们一起来买东西。”幼儿在教师引导下游戏,教师边游戏边观察幼儿的语言行为,及时加以引导。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看到小熊买东西的表演,玩了游。

戏,知道小朋友在跟爸爸妈妈买东西时,不能哭闹,能和爸爸妈妈商量,爸爸妈妈不同意就不买,从小学会不乱花钱。”

日常教育活动渗透:

1、玩角色游戏。

玩角色游戏“百货商店”,幼儿自愿扮演家长,孩子进行游戏。

2、在语言角提供熊妈妈,小熊头饰,让幼儿自由玩“小熊买东西”情境表演,进一步受到教育。

家园同步:

孩子上街买东西时,对孩子哭闹买东西的行为不能迁就,要加以正确引导,家长可以选择类似现象的故事,讲道理给孩子听,让孩子进一步得到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