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课文心得体会和感想 读丰碑的感想(3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15:31:19 |
  • ZTFB |
  • 9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丰碑课文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缅怀革命先烈,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年代,更能激发我们爱国、爱民、爱岛、爱家之情。与这些先烈们相比,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是如此的优越和顺畅,我们的生活又是如此的幸福和甜美,每当我们想起这些先烈:在生活上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在工作上有一种激励感,在行为上有一种正义感,在追求上有一种荣誉感。

有部分同志也许会想,现在不是战争年代,没有炮火连天,没有生离死别,也用不着嚼草根,吃树皮。在平凡普通的工作中很难做出惊天动地的模范事迹,今天,我想联系本单位实际,看看我们装备中心身边的党员干部,他们是如何在自已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着党的宗旨

勤工俭学部主任庄妙龙同志,他始终坚持事业为重的工作态度,努力追求工作质量第一,把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自己最大的乐趣。几年来,在校办企业的发展和转制工作、学生服的招标工作、防近视校簿的推广、发展我市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等方面,抢抓机遇,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具体事务性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xx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教育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为xx年装备中心特色工作开了好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所在的市勤工俭学研究分会被市教育学会授予“xx年—xx年度先进集体”,他本人被评为“20xx—xx年度先进工作者”,勤工俭学部被市装备中心推荐为xx年度“共产党员先锋岗”。

信息教育装备管理部主任邬晓红同志:信息技术教育和装备管理部是装备中心重中之重的部门,专业知识要求高,再加上信息网络现代化教育发展十分快,以进入不惑之年的部主任邬晓红同志仍然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工作细致,爱岗如家。她的特点是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我市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各项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里面有她的汗水和辛劳,但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她所负责的信息教育和装备信息管理部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心先进部门,邬晓红同志总是年年榜上有名,“今年让年青同志,明年让年老的同志”,在同志们一致推荐的荣誉面前,她总是推的理由很多,实践着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

中心办公室主任韩拥军同志,办公室的工作事无巨细,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但韩拥军同志就像一头乐于奉献的小黄牛,辛勤耕作,任劳任怨,不论是碰到难事、急事、大事、小事,他总是习惯性一句“让我来好了”,每天风尘仆仆,不论份内份外,只要是对中心有利的工作,他都抢着干,而他又能将工作漂漂亮亮的完成好,他平时工作努力,为人忠厚,在单位群众中口碑极好,处处体现出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

目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装备中心扎实有序的推进,大家深深地感到,单位的学习风气浓了,大家的学习劲头足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中心党支部努力创新教育载体,有党员学习日,专题演讲日,专题教育日、中心发言日。

中心还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干部职工撰写调研报告,撰写论文,出版专著,真正从上而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前,中心支部班子团结、协作,有开拓进取精神,又有着象庄妙龙、邬晓红、韩拥军这样一批优秀党员干部,中心正朝着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这样一条和谐的道路上发展。

如今,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沿的共产党人,与先烈们相比,生存的环境彻底改变了,所面对的工作完全不同了。请英灵们放心。中国共产党人正继承着你们的革命意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着。

有关丰碑课文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这里危险,让我来》

教学目标:

1.收集英雄的事迹资料,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2.掌握本课7个生字,理解“获悉”等14个新词。

3.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初步掌握读懂消息报道的方法。

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

教学难点: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搜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理解“获悉”等14个新词。

2、理解什么是消息,知道消息的行文特点,初步掌握读懂消息报道的方法。

3、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在烈火中献生,成为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在新时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有值得我们敬佩的战斗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消息,了解这位非常时期的战斗英雄——叶欣。

2、板书课题,审题,质疑

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位英雄的名字,并一齐读课题。

二、学习提示。

(1)你是怎样来读好标题的?

(2)读读提示,说说标题的作用。

(3)再读标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说说你的疑问。

(4)总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怎么样看报。

读报看报:一要认真读标题。标题往往概括了消息的要点;

二要仔细读开头。开头一段,一般都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三有选择的看报,读完后想想,发这条消息有什么作用。

三、初读消息。

1、自学,根据刚才怎么样读报看报的要点,自己读这则消息。

2、学生合作交流。把一二三说清楚。

3、轮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语

四、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根据读消息交流这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五、课堂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2、进一步体会消息的特点。

3、深刻感受英雄“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的崇高精神,理解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纯洁高尚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特点,谁能来说说?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阅读这则消息,进一步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感悟。

1、你知道南丁格尔奖吗?

2、(出示雕像:这就是叶欣,这是一位的雕塑家彻夜未眠,为叶欣雕的一座汉白玉雕像,雕像中叶欣身穿雪白的护士服,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天使般的微笑。)叶欣为什么能获得这份国际上授予护士的荣誉呢?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获奖原因。

(1)叶欣平时的表现:叶欣于1956年7月9日出生在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1983年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

①说说你的理解。是啊,在收治最危、最急、最险病人的急诊科,叶欣也干得这么出色,当然是获奖的原因了。

②读好这两句。

(2)在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叶欣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

①你能抓住一些重点词,来说说你的理解吗?

无私无畏:面对危险,没有丝毫的——(退缩)没有丝毫的——(畏惧)那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啊!冲锋在前:这个词写出了叶欣的勇往直前,带着一种豪迈之气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话③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对手是谁?(sars病毒)

(出示sars病毒。)这知道sars病毒吗?(它的传播途径非常广,空气、流水、皮肤都是它的传染源。它一旦爆发就来势汹汹,短短几天,整个肺就会被吸空。前期感染率、死亡率特别高。)

请看这几则报道:

本报讯:2002年11月16日,一种神秘的肺炎迅速在广东蔓延开来,5人很快丧命,300人被感染。《广东晚报》新华社消息:2003年春季,非典全面爆发,每天新增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最多高达200多例。《人民日报》本报讯:香港淘大花园,300多住户集体感染非典,42人被夺去了生命。《香江日报》本报讯:台北和平医院,集体感染非典,72名医护人员,200多名病人同时被隔离,隔离后,好多人相继出现咳嗽、发热症状……《健康日报》④ 读了那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有何感受?教师:那真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整个中国都笼罩在了非典的巨大阴影中。

出示句子: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非典型肺炎在广东一些地区流行,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的主人公叶欣却——无私无畏,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

(3)她常常对周围的人说“这儿危险,让我来!”

①说说你的理解。

②面对非典,危险和死亡是那么真切地走向了医务人员。

出示读:抗非前期,平均每抢救一个非典患者将有三名医护人员倒下。2003年1月31日,广东中山医院收治第一例非典病人,20多名医护人员直接、间接被感染了非典时期,感染的5327名患者中,医护人员占了近四分之一。

听到这儿,你发现叶欣说的这儿危险,那是一种怎样的危险?

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

③教师引读:就是在这种生死抉择面前,叶欣常常义无返顾、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地对周围的人说——(学生接读:“这儿危险,让我来!”)

学生再读,给予高度评价,反复读。 ④“这儿危险,让我来!”这是叶欣欣在抗非战场上的最感人的一句话,老师搜集到了当时的一些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的图片,你也可以想象当时叶欣会遇到哪些场面,试着写一写,这个时候,我仿佛听见叶欣在说:“这儿危险,让我来!”(写完小小组交流一下)

⑤教师引读:如果说抗击非典是一曲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那么叶欣的“这儿危险,让我来”就是这曲交响乐的主题曲,不时回荡在抗非战场的上空,而且,一次比一次响亮,一次比一次震撼人心。

每当有疑似病人送到急诊科的时候,她总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每当看到病人呕吐了一地一床的的时候,她又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

每当有毒性非常大的病人的时候,她还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每当要给病人吸血痰的时候,她更会说:——(生)“这儿危险,让我来”

⑥同学们写得多生动啊,那为什么作者不像你们那样展开写呢?难道是技不如人?(消息的特点是语言简洁,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要具体描写)这就是叶欣在抗非战场上的所言所行,让人不由地肃然起敬。让我们一起怀着敬意,再读读这句话。

3、叶欣离开

(1)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回来了,然而玉兰花开的3月,叶欣却倒下了。

(出示课文叶欣逝世内容:“3月4日,叶欣开始发烧,……享年47岁。”)我请一位同学读下去。

(2)如此可亲可敬的一位白衣天使倒下了,让我们一起怀着哀痛的心情读一读这一句。

三、学习结尾。

1、叶欣在非典到来之前是一个普通的白衣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却演绎了不平凡的故事。(一起读第4自然段。)

2、消息的结尾往往写的是——(发表这则消息的作用。)那么,这则消息的作用是什么?(号召我们向英雄学习。)

3、所以我们在阅读消息时要注意看看结尾,关注作者写这则消息的目的是什么。

四、主题升华。

1、吟诵诗歌《圣洁的爱字》

第一遍:同学们,有一种美丽的语言叫诗歌,有一个感人的词语叫爱,就让我们怀着满腔的激情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出示诗歌《圣洁的爱字》,学生自由朗读。

第二遍:同学们,有一种战场,它没有硝烟,有一个季节,它写满壮丽,听老师来朗诵——

教师诵读。(配乐)

第三遍:叶欣,你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扬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歌,你的形象已化作了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让我们再一齐吟诵诗歌《圣洁的爱字》

2、同学们,让我们用少先队员独有的队礼,向工作在抗非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科学家致敬!

有关丰碑课文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了解课文内容,观察课文插图,发挥学生想像能力,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1、理解课文第七小节,从“冻僵”、“单薄破旧”、“镇定安详”三个词语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将军的愤怒心情。

3、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理解课文的第14小节所表达的内容。

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媒体设计意图 一、听说训练,导入新课

1、听说训练,复习旧知。

2、小结过渡,配乐朗读。

二、步步为营,学文悟情

(一)学习第7节

1、出示课文插图,边看图边读第七节,观察并练习说话。

2、从“冻僵”、“单薄破旧”、“镇定安详”三个词语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3、配乐齐读课文第七小节。

(二)学习第8——10节

1、轻声读课文,试着用将军的口吻来说一说将军当时的心情。

2、体会将军的愤怒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11——12节

1、媒体出现第12节内容,体会将军心情的转变。

2、接读课文,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3、朗读竞技,明确目标,给读得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

4、在余音声中,全体起立敬礼。

(四)学习第13节

1、边诵读边媒体出示画面:雪一层层覆盖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并出示第13节内容。

2、抓住重点词“晶莹的丰碑”,借以画面理解内容。

3、练习给“丰碑”刻字。

(五)学习第14节

1、配乐出示,学生齐读。

2、分小组讨论问题: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3、集体讨论:为什么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出示并完成练习:这支队伍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有(爱兵如子)的将军,有(顽强)的战士,他们一定能经受住(种种严峻)的考验,胜利也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红军队伍中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和事交流。 以雪山为背景,配以大风雪背景音乐,突出环境之恶劣。声情并茂,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内情境。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微宏观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观察思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放大图片的直观性,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并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音乐情景,深化学生印象,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有目的的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理解军需处长的精神之崇高。

以学生感兴趣的配乐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同时巧妙设计配乐,利用余音渲染气氛,对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

以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晶莹的丰碑”,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

借助直观的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使教学水到渠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