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王国心得体会及收获 图形王国教后反思(5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05:38:12 |
  • ZTFB |
  • 9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图形王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南昌市的榕门路口。一度仿古式的大牌楼巍然屹立它东面的匾额上书“滕阁秋风”。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个牌楼?它对滕王阁景区有什么作用呢?

“滕阁秋风”牌楼是通向滕王阁景区的第一道门,也是景区中轴线上的第一道景观。它耸立在景区东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绘、仿宋式大牌楼,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正面朝东“滕阁秋风”横匾为宋苏东坡墨迹,背面为文徽明手书的“胜友如云”。牌楼往西大约50米处是南北向展开的仿占街,牌楼的竖向构图与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横向构图形成对比,同时又跟远处高耸入云的主阁遥相呼应。当我们步入景区,主阁的天际轮廓线映人眼帘,这时牌楼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对游客观阁视线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区主要景观一览无余,营造出了一种“红杏出墙来”的意味。

各位请看,这就是景区的东门,它是一幢五间歇山顶的建筑,墨绿色琉璃瓦盖顶,当中一间是进入口,设内外两道门扇。外门正对东面大牌楼,门首正中悬挂“雄州雾列”匾额;内门面向园区,门首正中为“地接衡庐”横匾。园门是游客进入园区的主要人口。作为景区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它既起分隔景区内外空间的作用,又是内外空间的过渡区域。

请各位随我由此进入园区,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觉呢?我们终于看到了主阁的雄姿。阁前广场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它的宽阔衬托出了主阁的高耸,上出重霄的气势得到充分展现。广场与主阁之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干道,连接着南端的南门人口和北端的俯畅园。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唯独滕王阁称为“阁”,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楼是重屋,即二层以上的房屋。阁是传统楼房的一种,原是架空的楼,由干栏建筑,即树干为栏的木阁楼,演变而来。其实楼与阁在建筑形制上难以明确区分。人们常将“楼阁”二字连用。一般阁都带有平座,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恐怕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们使用功能的不同,楼的用途是厂“泛的,而阁仅限用于游憩远眺、藏书、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是佛阁,宁波的天一阁是藏书阁。滕王阁背城临江,雄踞高冈,建筑风格具有较明显的阁的特点。而且当初建造它,就是出于娱乐目的,为一歌舞场所,因此它的功能是游憩远眺,属阁的范畴,故称其为“阁”是名副其实的。黄鹤楼、岳阳楼都是出于军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们都称为“楼”。

我们眼前这座阁是第29次重建的新阁。各位可能会同,滕王阁的重建次数居然有29次之多,这在建筑史上恐怕也不多见,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理解呢?

滕王阁的扬名,的确与王勃的杰作《滕王阁序》大有关系,正所谓“文以阁名,阁以文传”。但一处景观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绝不仅仅于此。全国与著名的诗歌和文章相联系的建筑还有很多,有的已杳无踪影,而滕王阁却屡毁屡建,前后达29次之多,仅清代顺治以后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继王勃之后,历代的宿儒学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这座吴头楚尾的西江名楼成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历代名士在滕王阁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珍品,如韩愈、自居易、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文天祥、辛弃疾等,或以文章纪事,或以诗词抒怀,诗词佳篇卷帙浩繁,仅《四库全书》所收就达三部四十余卷;虽然五代水墨画家李升的《滕王阁宴会图》已湮没失传,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对客挥毫图》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已成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历代名家的诗词楹联、书画碑拓,经过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丽多姿的滕王阁文化体系。滕王阁还是历代歌舞戏剧的重要演出场所,建成后几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别、聚会、庆典,都要在此举行规模不等的歌舞音乐演出会。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也曾在这里组织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开了滕王阁上演大型剧目的先河。

滕王阁也不愧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兼收并蓄,雅俗共赏,这样的景点在国人的心目中已深深扎根,所以它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有关图形王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图形》。下面,我从说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说教材,《认识图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共分两课时来进行教学,《认识图形》是这一单元的第2课时,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来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周长以及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实践以及创新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会辨认这四种图形;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定为:体会"面"在"体"上。

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各种立体模型及平面图形学具,彩色笔、白纸等,来作为这节课的教具和学具。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给他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要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就成为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些活动中来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融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6个环节:

(课件提问:小朋友们,这里有大家熟悉的朋友吗?是谁呢?)我想利用这个问题里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知识,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该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可能有部分学生不认识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为后面认识三角形做准备,接着,我说:今天我们来这里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他的名字,还想知道他长什么样,住哪里等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将时间控制在18分钟左右。

我们的新朋友在小画家们走过的路上,咱们来找一找,给他们分分类,看这里一共有几种图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类的过程,问:你们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吗?这时,学生应该会异口同声的说想,那我们就来个比赛,看看哪组交的朋友多,同时将学生分为4组,红组、绿组、黄组、蓝组,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这里我会让学生进行尝试,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出示图片边板书,像这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这个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这个面的形状是三角形的,这个面的形状是圆形的,他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

提出问题1: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这个问题,孩子们会非常想知道答案,这样有效的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找家的活动中,我启用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是老师手拿一个长方体,摸着它的一个面,问:这个面是什么形状?通过老师的引导,提出问题2:请你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长方形。可能会有人从长方体上找出长方形,也可能会有人从三棱柱上找出长方形,甚至会有人找到了好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棒!你观察的真仔细!同时将小图形作为奖品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经过老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问题: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这个问题我会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内交流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取先辅后放的策略,在这里,我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希望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找出这几种图形后,提出问题4:请你把你刚才找到的面摸给同学看看,说说摸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会说摸起来平平的、滑滑的、凉凉的等等,这里,我想通过摸得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演示面从体上滑下,加深学生对"面在体上"的理解,因为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各种平面图形,但是对体和面的理解不透彻,我想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能够更直观、生动的揭示体与面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提出问题1:小组讨论,看谁能想个好办法,把你喜欢的新朋友从立体图上请出来呢?我希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又有探索性,同时又具有动手操作性的问题,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交流,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我就会引导他: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里我会给机会学生来会说,说操作过程,并且让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奖励想出好办法的小组,接着,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找出一种合适的方法找到新朋友。学生活动: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通过学生的做数学,来让他们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进行引导:比如我们黑板面的形状、门的形状以及小朋友们脖子上红领巾的形状等等,接着出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再说一说,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了体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在上学路上的情境,我把学生引入现实的情境当中,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我想通过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认识,来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我还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课间欣赏,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这里都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图案?看到这些漂亮的图案,学生应该会很活跃,都想来说一说,比如这里,用三角形和长方形拼成了一棵小树。这里,我都让学生来找,让学生来说,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学生既可以得到放松,又可以体验到几何美、数学美,渗透了审美教育。

1、连一连: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的本领帮他找一找吧!通过此题,加深学生对这4中图形的认识,区别形和体。

2、猜一猜:我们今天请来的3个小朋友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们有信心猜出来吗?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3、涂一涂:粗心的彤彤画完了画,却发现忘记带彩色笔了,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完成这幅漂亮的画吗?在这里,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通过动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辨认。

4、数一数:老师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拼成了一辆小车,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都用了哪几种图形?各用了几个?看看谁是火眼金睛,能很快数出来,此题是通过数一数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来数,加深图形的综合应用。

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老师激发兴趣的语言,使课堂更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巩固。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自己动手拼一个图案吗?小组合作,用小组内的图形拼一拼;比一比,看那组拼出的图案最漂亮!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我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拼好后,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在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自评、互评,并让学生来说一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图案。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相互参观,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相互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提出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你打算怎么把他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呢?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说一说,然后,老师来做妈妈,学生来介绍。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作业的布置,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它既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布置作业:同学们,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家里的很多物品上都藏着这些平面图形,回家后找找看,看谁找的多,下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是火眼金睛。

在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行总结,评选出优胜组给予鼓励、表扬。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来和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到的教学评价,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有关图形王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博客——网络社会形态下的新型设计展示部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钟砚涛.王小妍.

[2].浅析设计成果展示的教学特点.

《美与时代(上旬刊)》.2014年4期.徐云飞.叶森.

[3].浅析jnby品牌的橱窗陈列设计展示特点及体现的文化内涵.

《卷宗》.2013年8期.张妍.

[4].地铁线路设计展示系统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年20期.任碧能.

[5].展示设计与设计展示: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创意中国"当代中国设计展.

《新建筑》.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期.张菁.杨颋.罗佳.冯江.

[6].边缘/价值·设计/展示·回顾/反思——访2013深港双城双年展广东浮法玻璃厂改造建筑师刘珩.

《新建筑》.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2期.汪原.

[7].目标教学法的新尝试.

《中外企业家》.2015年29期.戴春山.

[8].让课堂成为学生“设计”展示的舞台.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11期.干家翠.

[9].成都鞋业要向产业高端发展:设计、展示、品牌和营销是抓手——与四川西部鞋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富豪面对面.

《四川省情》.2014年11期.严文杰.

[10].新型太空太阳能电站设计展示.

《太阳能》.2012年24期.李忠东.

[1].产品设计作品的数字展示中的交互设计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胡薇.设计艺术学广东工业大学2012(学位年度)

[2].虚拟家居系统中约束求解的研究和实现.

作者:王征.软件工程湖南大学2005(学位年度)

[3].超大空间智能移动展示车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陆新娟.机械电子工程苏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

[4].论世******展示设计的多维表达.被引次数:2

作者:胡以萍.设计艺术学武汉理工大学2012(学位年度)

[5].基于互动技术的裸眼3d珠宝设计展示研究.

作者:褚福锋.中国美术学院2014(学位年度)

[6].2012中国设计创新展展示与影像设计.

作者:生曦.艺术学湖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

[7].家居概念设计展示系统中草图交互方式的研究与实现.

作者:武汇岳.计算机应用技术首都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8].web课程设计展示平台.

作者:单文盛.电路与系统湖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

[9].探索和研究二维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表现.

作者:******妮.视觉传达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2008(学位年度)

[10].移动平台上的家居设计展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任童童.计算机应用技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学位年度)

三、设计展示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上海世******城市未来馆灯光设计展示.

翁正灵,20102010上海世******照明应用论坛

[2]国际车展的品牌沟通基于上海车展的展示策略研究.

李凝,2014首届全国会展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

[3]试析博物馆室内展示设计的人性化趋向.

宋晓东,2005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5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

[4]纺织品印花流行图案创新设计与展示.

鲁东明.吴英飞.潘云鹤,20012001年海峡两岸家用纺织品行业合作研讨会

[5]应用昆虫饲养技术于台北市立动物园昆虫馆之新展示.

吴怡欣,2005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

[6]展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四化”展示.

范寅良.马赛.史习平,20092009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

[7]展示陈列中面向儿童教育的设计研究.

宋昱旻.胡杰明.余晓璐,2014首届全国会展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

[8]浅析商业展示空间的照明设计以品牌专营店概念设计为例.

王超琼,2014第五届中国光文化照明论坛

[9]面向用户虚拟体验的服饰展示系统的设计.

石娟娟.聂茜,2012第七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

[10]pla在展览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曲延瑞.彭艳珊.苏文,2013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有关图形王国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对江南三大名楼一定是耳熟能详,可能大家都记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分别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崔颢的《黄鹤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可谓是千古流传,脍炙人口人。今天我们就去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南昌滕王阁。亲身体验一下王勃笔下的境界。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南昌市的榕门路口。一度仿古式的大牌楼巍然屹立它东面的匾额上书“滕阁秋风”。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个牌楼?它对滕王阁景区有什么作用呢?

“滕阁秋风”牌楼是通向滕王阁景区的第一道门,也是景区中轴线上的第一道景观。它耸立在景区东面,是座高大的二柱、彩绘、仿宋式大牌楼,高12米、跨度15米,正中是青石贴金横匾二方,正面朝东“滕阁秋风”横匾为宋苏东坡墨迹,背面为文徽明手书的“胜友如云”。牌楼往西大约50米处是南北向展开的仿占街,牌楼的竖向构图与仿古街水平舒展的横向构图形成对比,同时又跟远处高耸入云的主阁遥相呼应。当我们步入景区,主阁的天际轮廓线映人眼帘,这时牌楼起到了很好的框景作用,再加上仿古街对游客观阁视线有屏蔽效果,避免了景区主要景观一览无余,营造出了一种“红杏出墙来”的意味。

各位请看,这就是景区的东门,它是一幢五间歇山顶的建筑,墨绿色琉璃瓦盖顶,当中一间是进入口,设内外两道门扇。外门正对东面大牌楼,门首正中悬挂“雄州雾列”匾额;内门面向园区,门首正中为“地接衡庐”横匾。园门是游客进入园区的主要人口。作为景区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它既起分隔景区内外空间的作用,又是内外空间的过渡区域。

请各位随我由此进入园区,大家是否有眼前突然一亮的感觉呢?我们终于看到了主阁的雄姿。阁前广场的设计也独具匠心,它的宽阔衬托出了主阁的高耸,上出重霄的气势得到充分展现。广场与主阁之间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干道,连接着南端的南门人口和北端的俯畅园。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唯独滕王阁称为“阁”,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楼是重屋,即二层以上的房屋。阁是传统楼房的一种,原是架空的楼,由干栏建筑,即树干为栏的木阁楼,演变而来。其实楼与阁在建筑形制上难以明确区分。人们常将“楼阁”二字连用。一般阁都带有平座,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恐怕最明显的区别是它们使用功能的不同,楼的用途是厂“泛的,而阁仅限用于游憩远眺、藏书、供佛等方面。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是佛阁,宁波的天一阁是藏书阁。滕王阁背城临江,雄踞高冈,建筑风格具有较明显的阁的特点。而且当初建造它,就是出于娱乐目的,为一歌舞场所,因此它的功能是游憩远眺,属阁的范畴,故称其为“阁”是名副其实的。黄鹤楼、岳阳楼都是出于军事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它们都称为“楼”。

我们眼前这座阁是第29次重建的新阁。各位可能会同,滕王阁的重建次数居然有29次之多,这在建筑史上恐怕也不多见,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理解呢?

滕王阁的扬名,的确与王勃的杰作《滕王阁序》大有关系,正所谓“文以阁名,阁以文传”。但一处景观之所以名垂千古,其原因绝不仅仅于此。全国与著名的诗歌和文章相联系的建筑还有很多,有的已杳无踪影,而滕王阁却屡毁屡建,前后达29次之多,仅清代顺治以后的1o代帝王就重建了13次,平均20多年就重建1次。之所以如此,其重要原因是继王勃之后,历代的宿儒学者、名工巨卿在滕王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使这座吴头楚尾的西江名楼成为江南的重要人文中心之一。历代名士在滕王阁留下了大量的诗文、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珍品,如韩愈、自居易、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文天祥、辛弃疾等,或以文章纪事,或以诗词抒怀,诗词佳篇卷帙浩繁,仅《四库全书》所收就达三部四十余卷;虽然五代水墨画家李升的《滕王阁宴会图》已湮没失传,但北宋郭忠恕的《王勃对客挥毫图》和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已成为保留至今的稀世珍品。历代名家的诗词楹联、书画碑拓,经过一代代文人的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瑰丽多姿的滕王阁文化体系。滕王阁还是历代歌舞戏剧的重要演出场所,建成后几乎所有的洪州都督、知府,每逢接官、送别、聚会、庆典,都要在此举行规模不等的歌舞音乐演出会。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也曾在这里组织演出其不朽作品《牡丹亭》,开了滕王阁上演大型剧目的先河。

滕王阁也不愧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兼收并蓄,雅俗共赏,这样的景点在国人的心目中已深深扎根,所以它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有关图形王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一、实习的具体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用“s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限差如下:1.仪器i角20′。2.前后最大距离100m。3.前后视距差≤3m。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8.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mm。9.环线闭喝差限差±25 mm。_表中公式的k是路线或环线的长度以公里计算。

(3)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4)工作过程:①验收仪器②室外测段施测。③手簿管理(路线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方)往返测高差验收。④按照水准网图,组成环线。构成平差图形,绘出图形标出高差及方向。⑤内业解算⑥完成过5秒点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导线的观测:

①导线布设车逼和导线,导线变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一方向中误差6秒)经纬仪,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顺序。②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③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读盘为0°0′若干秒。第二测回90°00′若干秒。④j观测时要求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小于25′,同一测回不同方向的2c互差小于35′,归零差小于24′。

其主要工作过程:外业选点→外业观测→内业计算(观测整理、平差解算、求坐标形成成果表)。

3.经纬仪导线:使用j 仪器观测一测回,①连接角,两次较差不超过正负25秒。②符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40′(n是导线折角个数)。③导线相对闭合差小于1/__。各导线边通过全站仪观测。其基本工程过程:外业选点(7—8个点,边长近似相等)→外业观测(左右角度,边长,高差)→内业计算求出坐标和高程。

三、实习目标:

较熟练地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及检验方法;掌握角度距离及高程的测定和测设方法。初步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顺序和方法。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在实习中,要注意组内每个人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我们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四.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了以前所学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还有从技术,团队合作,专业素质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收获。从技术方面来说,这次实习给了一次我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许多原来并不熟练的知识逐渐被清晰的理解,许多原来没有重视的方面也得到了巩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点非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2、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3、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复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