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标杆心得体会报告 树标杆心得体会(4篇)

  • 上传日期:2023-01-07 14:56:57 |
  • ZTFB |
  • 13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争做标杆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好!我是孙祎。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她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翻开浩瀚的历史,既有张良拾靴、孔融让梨、程门立雪这样千古传颂的典故,也有“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代代传承的道理。正是这种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崇尚文明礼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与修养,道德与情操。无数事例也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就是要有高尚的美德。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1959年,新中国的伟大领袖_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座,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领袖不忘师恩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美谈,做出了榜样。

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是文明的先锋,礼仪的标兵。遇到师长、来宾,主动问好;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能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在家里,孝敬、体贴父母,尊敬长辈。

文明,懂礼貌的现象虽然随处可见,但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某些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与我们的美丽校园不和谐的纸屑、食品袋,糖纸随处乱扔,甚至有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有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还有部分同学讲脏话、粗话。这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一种文明的缺失。“小而不为,老来何为?”作为学生,除去学习,学会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课。文明礼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讲文明,有礼貌,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其实,文明礼仪就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不乱扔垃圾

让我们把文明带进校园吧。学校是我们的家,这个家的整洁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创造, 这个家的美丽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来维护。让飘扬在风中的纸屑和校园告别吧,让沉睡在地上的痰迹和马路告别吧,让陈列在墙上的涂痕和教室告别吧,让我们用细心的呵护唤起学校的整洁和美丽吧,让“请、谢谢、对不起”响遍整个校园。

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传递,心心相传,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让文明的画卷布满整个校园吧!

讲文明,与美德同行;美德,与文明共创。一个有文明的地方就有美德;一个有美德的地方就有文明!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新世纪、新时代的文明美德之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与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描写争做标杆心得体会报告二

我村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像沈浩同志那样,勤奋工作,牢记宗旨,把爱民深深烙印在思想里,把亲民时时体现在作风上,把为民处处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将科学发展观同本职工作和为民服务结合在一起。

一、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深刻认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20xx年11月6日,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沈浩同志是选派干部的杰出代表,堪称干部作风的典范。在小岗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的5年多里,沈浩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时刻把群众记挂在心里,让小岗村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不愧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要认真学习沈浩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公的公仆意识,真抓实干、谋求发展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严以律己、公道正派的人生境界。在学习讨论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心系群众、服务发展,勤政廉政、创新实干,时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二、对照先进找差距,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沈浩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对照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结合各自的实际,真正找准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做沈浩式的好干部、好党员。对照沈浩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思想作风,查找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看公与仆的位置是否颠倒,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是否让群众满意。对照沈浩同志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查找学习意识、进取意识淡薄的问题,看是否存在“小绩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对照沈浩同志认真负责、讲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查找实干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看是否存在作风不实、急功近利的现象。对照沈浩同志亲民爱民、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查找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看是否存在瞎指挥、乱指挥的现象。对照沈浩同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查找享乐主义、贪污腐败的问题,看是否自觉加强“八小时”以外的自我监督,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

三、以学习活动为契机,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全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了解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醒,帮助改进。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好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制定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四、以沈浩为榜样,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本村经济

村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纷纷表示,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他的“五种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精神;扎根农村、艰苦奋斗的精神;心系群众、发展为民的精神;舍了小家,奉献大家的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的精神。通过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更加了解到农村基层干部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关键还是要发展经济、建设为民。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关键还在于我们的基层工作,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描写争做标杆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好教师》。

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 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惑。《礼记》曰:“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乃知,教师不光要授人以知识,还必须教人以做人。总而言之,教师就该既身怀传承文明的使命,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又能肩负起社会责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现在时代又赋予老师新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做好老师,就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我扪心自问:我是四有好老师吗?

在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构建我理想的课堂。可这过程是艰难的,因为在这样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对这门课程完全陌生,他们羞于读英语,更别说用英语交流。即使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我仍然坚定一个信念:只要耐心去教,他们总会读会说的。所以每次上课时,我总会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讲英语。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让我最满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上课表现活跃,积极,勇敢,能够背诵一些对话和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坚定这个信念,英语是一定难不倒孩子们的!所以,我可以说,我是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我是有理想信念的老师!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才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作为老师必须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一孩子头疼,我一走进教室,其他孩子都大声说她生病了,头疼。我走过去,摸了摸她的额头,和蔼地说:“能坚持吗?如果不能,老师就带你去校外看医生。”她坚定地点了点头。在这之后的一次日记里,我看到学生用她那稚嫩的语言表达着对我的感恩之情。我发现老师一次鼓励的微笑,一声关切的问候,一次温暖的抚摸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引以为傲的,都是意义重大的!是啊,对于老师来说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可对孩子们来说却意义非凡。这一份简单平凡的爱却让学生将感恩之情倾注笔端,让我收获着满满的感动与幸福。

关于我是否有扎实的知识,我们或许可以用考试来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我自信自己的知识还是相当扎实的。可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怎么评判?有什么具体的标准?一下子我还真的不好信口雌黄,但是学生的心里有杆秤,家长的心里也有杆秤,领导、同事的眼中同样有杆秤,我无法左右他们的评判,我只能撑一支竹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孟子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如果一位教师自觉选择了为他人、为社会做有益的事情,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并以此为人生大乐,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价值,他所从事的这一职业就获得了伟大意义。我既是筑梦人,也是追梦人、圆梦人,我要为实现中国梦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这算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吗?

在这里,我呼吁我们所有老师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也是我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让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凝聚你我的真心,用这颗饱含理想、道德、学识得仁爱之心去迎接学生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吧!

描写争做标杆心得体会报告四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扣文明之门”。

当我开口提到文明这两个字的时候,在座的各位是否都已想到这样的几种行为:保护环境、尊老爱幼、言行举止彬彬有礼等等,这些都是最 能想到的,也是在校老师提倡学生努力做到的几种行为。可是我们是否遗忘了一些细节,一些既做不好又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例如这样的一件事: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就开始上课。紧接着,门外便传来又猛又急促的敲门声,这不仅打断了老师的思路,而且还很不礼貌,引起了不少同学异样的眼光。直到那位同学走了进来,烦人的敲门声落下一切才恢复平静。

我相信,像这样类事情发生在你或他的身边是数不胜数的,千万别说我是小题大做,因为它的的确确存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非常常见。虽说在前段日子争做文明人的活动中,那些乱扔垃圾、出口成脏、践踏草坪的现象全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像这样的敲门声却从未改良。为什么它默默无闻却经久不衰呢?是因为我们对最 基础的文明意识淡薄了,同学们也早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想到轻轻敲门也是一种文明之举,想到的,是否付诸于行动了,如果没有,那就请三思而后行吧!

除此之外,不知道你们还发现没有。全校几乎每个教室门上都印有一幅具有个性的画,我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佛山无影脚。顾名思意,门上全是脚印,不光有大的,也有小的,有成双的,也有单只的,而且一个个叠着紧着呢!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它不仅前门有连后 门也有,还不比前门来的逊色。

看到着一幕,我们是否该深思,深思我们中学生的素质真的有那么差吗?差到懒得伸手改用脚“敲”。我不相信,因为我们是最 有活力的不是吗?最 能释放热情的90后。所以,我们要以文明为首,认真的去做好每件事,让前辈给予我们竖起大拇指,让后辈以我们为榜样,让我们以自己为豪!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以后不管你们要进哪一扇门,请都别忘了请先敲门。敲门请用手,用手则轻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