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啦啦队心得体会和方法 运动会啦啦队心得(4篇)

  • 上传日期:2023-01-06 06:40:57 |
  • ZTFB |
  • 13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参加啦啦队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潜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透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潜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透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高中生们带给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透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就应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透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透过实践,原先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每一天,捧着厚厚的问卷,怀着一份份坚定的信念,我们在烈日下奔跑着。感谢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们在这过程中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不少。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期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高中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好处也在于此。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使我的各方面潜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好处,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高中生的暑期实践。

有关参加啦啦队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校团委和少先队在暑假前制定并布置了20xx年暑假社会实践方案,各中队在少先大队的带领下认真组织实施,效果显著。同学们通过在暑假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社会,贴近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一、开展以“参与奥运”为主题活动

x年是改革开放xx周年,同时又是奥运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从奥运会开幕到胜利闭幕,同学们无不为我国的运动健儿的拚搏精神所鼓舞,更为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体现改革开放成果,综合国力大大提升而自豪!爱国激情被点燃,为奥运健儿喝彩、加油、助威,每获得一枚奖牌,同学们都会感到热血沸腾。精彩的奥运赛事深深感染着他们,团员青年们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行了奥运手抄报的创作活动,把对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真切体会融入创作中,编制了奖牌榜、我爱奥运、奥运知识问答等栏目,抒发着自己的感受,写出了自己的观后感。

二、开展为灾区加油的主题活动

在暑假中,同学们没有忘记四川汶川地震中受灾的人们,虽然不能到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捐献给灾区。与此同时,同学们被抗灾英雄的事迹深深感动,制作了“抗震救灾英雄谱”的剪报,表达对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人物的敬意。同学们给灾区的青年学生写了慰问信,美好的祝愿送去,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勇敢、坚强面对困难;鼓励他们要坚强起来,好好学习,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的援助下,克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三、灵活多样的假日小队活动

暑假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居住地分成了若干“假日小队”开展活动。这些假日小队有:环保小队、阳光小队、奥运宣传小队、清洁小队、爱心小队等等,他们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参加社区劳动,进行宣传,在活动中锻炼了组织能力,实践能力。

四、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1、开展“和谐家园”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宗旨,以关注老人、小孩、弱势群体为重点,开展助残爱老、帮困帮教、清洁环境等种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团支部以支部、小组为单位,到老年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志愿服务中心等社会性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舰精神慰籍等志愿活动;有的团支部与结对街道、居民区一起开办音乐、美术、科技、文化课等暑期培训班,并协助社区开展少儿夏令营、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2、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类知识讲座、参观各类博物馆,增长见识,开拓眼界。许多团支部集体参加了如青春期性教育、法制教育、卫生保舰国防教育、禁毒宣传、防治艾滋病宣传、科普、绘画、书法、交通安全等各类讲座。

3、主动联系单位,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团支部联系幼儿园尝试幼教工作;有的团支部联系超市体会收银员的辛苦;有的团员走入医院协助导医为病人引路;有的团员走进工厂了解生产操作流程、学习企业管理经验;有的团员参加了八一拥军活动,体验了一天军营生活。

五、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和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倡导团员青年暑期在家自行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假期休闲活动。许多团员进行了乒乓球、篮球、游泳等体育锻炼,与其他社会上及学校体育爱好者组织友谊比赛与交流,从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中,了解基本生活常识,学会合作,增长见识。此外,在家帮助父母多做各种家务,体会父母的艰辛劳作,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及劳动常识,增强独立生活能力。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团员青年们加深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思想上受到教育,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有关参加啦啦队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x年12月9日是一个值得我们回味和珍藏的日子,中国平安的管理层们举行了一次拓展训练。这是一种新鲜的培训方式,脱俗于传统的书本灌输,它给予我们的收获来自于我们亲身的体验和启迪般的思考。短短两天的时间,正像此次拓展的宗旨一样,它给予了我对自己和团队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训练前,我对于“拓展”这个词还是非常的陌生,只知道他是一种游戏,一种团体合作的训练类似军训的一种活动。当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活动。所以也很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当天的活动。在活动中,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然而我们临时组建的集体却能够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在享受每个成功的喜悦之余,我更是被训练中队员们体现出来的勇敢、自信、合作精神所感动。深深理解到要想成功必须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方可站在至高点上,那胜利的喜悦是无数次的跌倒与反省凝聚而成的;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汗水与雨水、痛苦与欢笑交织在一起,使我们都极为深刻的体验到一个团队是要经过千百万次的锤炼才会变的坚不可摧。

在当天的活动开始前,我们的教练给我作了一个团队合作的小游戏以测试我们临时组建的团队的合作和默契意识。游戏结束后,通过报数的方式随机组成了我们的队伍,我们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团队。随后我们小组推选了周敏和何志鹏为我们团队组长。在团队中大家都很尊重他们。这时候是发挥我们队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每个队员的积极性都很高,很快我们的队名、队歌、口号全部确定下来并得到队员们一致拥护。然后由队长和我分别给其他队伍展示并介绍了我们这个团队,自此团队的形式和结构已经基本确定。虽然我们彼此都比较熟悉,但是我们这个小团体在后面的活动中调节、消除隔阂,同舟共济、共度难关,都离不开大家前所未有的信任和相互鼓励!

虽是短短的两天,而且天气也有点冷,但每一个队员都在专心完成团队的每一项任务。通过此次拓展训练项目,使每一个参加训练的队员都进一步认识、提高了自己,同时更感受到团队的作用。团队,不是“团伙”,一个优秀的团队具备的是团结、信任与协作并有很好的团队文化。

在这次培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团队都要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在训练中,每一项工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与智慧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只有这样的团队才是战无不胜的,而个人在团队中应该相互支持、帮助、信任,积极地做力所能及之事,将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要有与团队一起拼搏的精神,同时这个团队也只有将所有成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将工作顺利完成。

在本次训练中,一共做了3项目有“漫步人生”“高空跨断桥”“翻越障碍墙”每一个项目都不是很好完成,需要整体团队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其中“高空跨断桥”两个项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既要集思广益,又要充分发挥团队的领导作用,要快速形成有效决策并进行实施,这是一个团队成败的关键。同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自己做自己适合的工作,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有计划的安排好做事程序,踏踏实实,才能做好我们的每一件事情。另外一个项目是“高空跨断桥”,在9米高空中,跨越1.1米宽的断桥,在地面上,1.1米的距离并不远,我们都能很轻松的过去。但是上了9米高空后,在独木桥上跨越,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困难,我站在上面,脚就不由自主的发抖,害怕。在我要跨越的时候,我试了很多次都不敢跳,最后在朋友的鼓励下,并且自己也知道到了这步也没有办法了,只能自己独立完成。在教练的指导下,鼓足勇气完成了任务,虽然时间上是久了点,但是我也战胜了自己。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断桥上,我们的人生每天都在接受类似的考验。我们在行动中一定要不急、不燥、不温、不火,有一颗输得起、赢得起的平常心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关键。

那个时候我们才会真正体了会到‘今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的深刻哲理。在环境变化下,进行自我的心里调整,认识自己的心里状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无法左右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但可以善用今天,我们不能做到事事如意,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这次我们参加本次拓展训练的每位成员在这次拓展中都受益匪浅,能够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个大平台上发挥我们团队协作精神!让我们握紧双手,努力奋进,拥抱世界吧!

有关参加啦啦队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培训期间,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大家共同的感受是,累并亢奋着。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以前的思维定式,开始有了新的思维模式。如果说好的讲授式培训好比是金子,那么这种实训模式则像点石成金的方法。

此次培训是由高检院政治部、公诉厅组织,北京市检察院政治部、公诉一处具体承办。培训地点是北京市西城区西御园干部培训中心。北京市院教育培训处李继华处长亲自参加组织培训。培训采取小班制,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有两位学员曾获得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多位学员获得省十佳及优秀公诉人称号,使我这个没获得过任何荣誉的公诉人相形见绌。培训班设两名班主任,对学员的培训及纪律情况进行考评,并制定严格、详细的考评规则。现将培训学习情况向您简单汇报如下:

一、全新的培训理念和方式

此次培训充分贯彻了中央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改变讲授式的培训理念,创新思维,树立了新的教育培训理念,可谓全国检察系统培训的风向标。

1.以需求为导向。需求包括组织上的需求、工作岗位的需求及学员的具体需求。举个例子,此次培训主题是公诉证据审查,而这一主题正是在对第二期学员进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确立的。证据审查能力一直是公诉办案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去年两个证据标准出台后,刑事诉讼法面临重大修改之际,我们经常在非法证据排除等方面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因此这次培训正是在以学员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确立的。而我们培训结束时,高检院又下发了针对处长培训的调查问卷,以确立第四期培训主题。

2.以问题为中心。培训从过去单向的讲授式教学转向互动的研讨式教学,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员为主体,老师仅是引导者。老师提前下发案例,学员以组为单位制作ppt汇报审查意见,其他组提出补充建议和反对意见。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评价问题和解析问题的过程。对产生分歧的焦点问题,老师引导学员以模拟开庭方式进行论辩。

3.以提高能力为目的。培训的目的不是单一地向学员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市院李继华处长以及各位培训老师特别强调学员一定要积极参与、充分投入到讨论当中去,畅所欲言,只有在讨论中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学习别人好的做法。

二、紧张的培训任务和充满激情的课程安排

培训班将学员分成四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培训第一天,班主任先安排大家进行“破冰”训练。给每组一张大纸和一打彩笔,要求在十五分钟内制作出小组的“logo”,并把每个组员的个人信息描绘出来。短短十五分钟,各小组集思广益,制作了新颖独特的“logo”。而正是这短短的十五分钟,小组成员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接下来是小组成员上台介绍自己组的“logo”含义及每个学员的情况。每个学员都想用最简短的语言最充分地介绍自己和家乡的情况。这些打破培训常规的小情景,充分调动了我们参与的积极性。培训还安排每天早晨上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培训反思与小结,这既是对昨天培训状况的思考也是对接下来培训的新期待。

在老师安排上,仍然贯彻检察官教检察官原则,聘请了北京市石景山院挂职副检察长、北师大博士生导师刘广三,及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熊红文等引导我们就言词证据审查、综合证据审查、电子证据审查、伤情鉴定审查、勘验检查结论审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老师引导我们就如何排除非法言词证据及证据量与优势证据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在论辩中,很多以前迷茫的问题都豁然开朗。

此次培训任务非常紧张,老师提供的研讨案例要提前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而这部分工作都要课下做,稍有放松,在明天的小组研讨上就会卡壳,制作的审查报告就会成为其他小组攻击的对象。培训期间,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大家共同的感受是,累并亢奋着。

三、我的几点感受

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是,改变了以前的思维定式,开始有了新的思维模式。比如我以前遇到一个法律分歧,我立刻会去查教科书,看看答案是什么。但现在我会思考,主要分歧点是什么?分歧两方的理由都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歧?等等,进而思考解决分歧的方法。也就是说,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从哪里下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

这次培训感受很深的是全国各地公诉人的水平都很高。北京特别注重对公诉人论辩能力的培养,公诉人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很突出;江苏公诉人的理论功底很深,谈起问题来有理有据,令人折服;湖南学员制作的ppt审查报告将部分情景制作成模拟动画,形象再现了案发过程,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全国优秀公诉人、重庆二分院的廖祥勇在模拟开庭中充分展示了一名优秀公诉人的举证、质证技巧,让我们刮目相看。大家交流时发现,那些表现优秀的公诉人有个共同点,就是从未放松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这也是我此次培训的一个重要收获。

我培训的另一个收获就是克服了自身的两个障碍。一个是情感障碍。一开始我比较紧张,总认为自己代表山东公诉形象,不能随便发言,一旦说错话就把山东公诉的脸丢到全国去了。但随着气氛的活跃,我发现其实不管谁的发言,都有道理,勇于展示自己的缺点并不一定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别人存在的缺点,是我存在的价值;我存在的缺点,是别人存在的价值。”正是在这种互动研讨中,我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原来一当众发言就紧张的心理,也被热烈的气氛赶跑了。因为在深入探讨中,我完全不在乎我是以何种形式发言,更在乎我们探讨的问题本身。二是克服了信任障碍。以前不管干什么,都有信任依赖,感觉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但在这个课堂上,老师主动让我们质疑他的观点,告诉我们解决不了问题是正常的,实践中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发现问题及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

四、一点建议

以往的培训,都是填鸭式、讲授式的,虽然确实能学到很多知识,但培训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所学知识点也是有局限的。但这种研讨式培训模式能充分激发学员潜能,更注重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说好的讲授式培训好比是金子,那么这种实训模式则像点石成金的方法,值得推广。个人感觉我们山东公诉的培训,可以借鉴这种培训模式。

当然这种培训也有缺点,就是只能是小班制,培训范围不能太广。但我认为薪火相传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东西需要不断推广,才能遍地开花。省院学来后可以给市院培训,市院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基层里三五个人也可以组织这种研讨。如果这样,我想这种培训模式是可以推广的。

我深知,这次培训机会难得,我不敢独享培训收获。打算将培训体会结合办案实践写出来,通过我们公诉二、三处的《死刑二审实务》让全省的公诉人都能共享。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感受和建议,不当之处请您批评指正。另外,顺便跟您汇报,培训结束时,推选了八名明星学员,我有幸被推荐为明星学员,没给山东公诉丢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