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创世记第五章心得体会及收获 圣经创世记35章思考(四篇)

  • 上传日期:2023-01-13 13:10:37 |
  • ZTFB |
  • 8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圣经创世记第五章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圣句:到那日,我必建立戴维倒塌的帐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坏的建立起

来,重新修造,像古时一样(摩九11)。

世上有无以数计的教会,仅仅台湾地区就有七十个以上不同的教派。为什么还需要真耶稣教会的出现?本会的出现是否在圣经上有所预言?本会的历史如何?初期的工人是谁?在国内外的传道经过如何?相信这都是大家极需知道的事。

1.二千多年前,主耶稣升天后的第一个五旬节,早雨圣灵建设了使徒时代的原始教会(徒二章),是圣灵工作最活泼的时期。

2.第一世纪末叶,有异端及败坏的事侵入教会(加一6~7;提前六4~5;启二14、15、20)。教会传入罗马后,竟被政治利用,改变了福音与诫命,废安息日而改守星期日,异端盛行,教会堕落俗化而变质,以致圣灵停降。

3.一五一七年路德马丁发起改教运动,恢复因信称义之教义,且主张回到圣经;他革除罗马教一部分异端,但仍遵守天主教的遗规,如滴水礼、守主日、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等等。新教虽自称为复原教,但未完全复原,只造成教派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各传其是,殊为遗憾!

4.经过一千多年,罗马教皇弄权的黑暗时代之后,日期满足,晚雨的圣灵复降,建设真耶稣教会以复兴使徒时代的真教会。使坐在黑暗里的人,得到光明的照耀(摩九11;赛六十一3,六十一4,五十八12)。

5.主耶稣生长于拿撒勒,神亦使真耶稣教会在拿撒勒般的中国建立起来(参看:约一46)。五旬节教派系孕育真教会之胚胎。中华五旬节运动的开始,乃由设立在上海的使徒信心会来的。本会初期之工人,多属已信奉耶稣教者。

a.张灵生:原名彬,山东潍县长老会的执事。一九ο九年(宣统元年),其长子溥泉在上海使徒信心会得圣灵后,报知乃父;他就往上海查经,接受按手祷告,经两周未求得;遂回山东迫切祈求两个月,而于是年十二月廿一日清早受圣灵说灵言。次年往苏州受洗,再赴北平受贲德新及奎

长老之按手立为长老。他受启示遵守安息圣日,并向贲德新建议;贲氏乃于一九一六年七月宣布守安息日。

b.魏保罗:原名恩波,河北容邑黄村人,业绸缎布商,系伦敦会教友。因患大病,医药罔效,经信心会新圣民长老按手祈祷而痊愈,于是相信信心会。有一天在北京自营的恩信永布庄楼上,聚会祷告时受圣灵说灵言。一九一七年卖产献身事主。

c.张巴拿巴:原名殿举,山东潍县西头庄人,业农,兼贩古董。一九一一年廿八岁时,闻张灵生传悔改、赦罪、灵浸之福音而悔罪相信,切求灵恩,于二月十六日灵洗说灵言;一九一九年春按立为长老,改名巴拿巴,决心奉献全生,并被差遣往各地传道。

δ以上三人系初期的重要工人,他们不是本会的创设人,不过是神使其完成真教会伟大的基础工作罢了(林前三6~7)。

1.初期教会之成长

a.魏保罗于一九一七年以「万国更正教真耶稣教会」之名称开始传道。一九一九年九月魏氏蒙召归天,其同工张灵生因年老返潍县,保守故乡之教会。

b.梁巴比伦(耶可心)与魏氏之子文祥(艾萨克)等,于华北继续传道,并设立教会。

c.一九二ο年张巴拿巴经湖北至湖南各地传教,十二月在长沙成立教会。d.一九二三年张巴拿巴到上海帮助孙竹霖牧会。转温州,至福州传道;安息日会的郭多马、林西拉等入信,于闽江上下游遍传福音并设教会。

e.一九二五年张巴拿巴偕郭多马、林西拉到厦门、漳州等地传道,台湾长老会信徒数人入信。翌年,得其引导到台湾传道,并设立教会。

f.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国内教会及祈祷所近一千处,信徒约八万人;近卅年间,真道传入十九个省分,其顺序为河北、山东、湖南、山西、江苏、湖北、河南、江西、福建、辽宁、安徽、吉林、台湾、浙江、广东、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省。其中最兴旺的省分是湖南省,教会二百卅处,其次是福建省共一百廿五处,再次是河南省一百ο二处。

2.真道传入台湾

a.一九二五年间,台湾人黄呈聪(伊莱沙)、黄呈超(基甸)、张锦章(撒迦)、王庆隆(杰里迈亚)、黄醒民(但以理)等弟兄,在漳州;吴道源(约翰)在厦门,各归入真耶稣教会,受浸得圣灵,乃商议台湾宣道之工作。

b.一九二五年秋,黄呈聪之父黄秀两先回台,向故乡彰化县线西之亲戚证道,长老会信徒领受真道者颇多,其中一部分人已受圣灵。

c.一九三六年三月二日,黄伊莱沙、吴约翰、王杰里迈亚、黄但以理等,领导张巴拿巴、郭多马、高路加、陈元谦等,由厦门搭船,三日抵台北;五日抵线西乡十五张犁首次施浸,共六十二名入信,且按立长执,成立线西教会(今伸港教会)。

d.十二日抵台南后分为两班,一班留台南,另一班到牛挑湾(今嘉义县朴子镇松梅里)开布道会;十八日廿七名受浸,成立牛挑湾教会(今并入朴子教会)。

e.同年四月二日到清水,五日在鹿寮十一名受浸,成立清水教会。六日转往台北,在文化讲座布道两天,听众六百余人。十二日结束此次圣工,由基隆搭船回大陆。仅四十天成立三处教会,施浸百余人,震撼台湾基督教界。如此,奠定真教会台湾传教之基础。

f.一九三七年,真道传入山地。花莲县之泰雅族人先领受福音。一九四六年传入台东县阿美族人中。一九四六年真道由花莲传入宜兰县南澳乡(泰雅族)。一九四八年传入台中县(泰雅族)。一九五ο年传入南投县(泰雅族)。一九五三年传入嘉义县(邹族)。一九五五年传入新竹县(泰雅族)、苗栗县(泰雅尔及赛夏族)。一九六ο年传入桃园县(泰雅族)。一九六一年传入屏东县(排湾族)。一九六二年传入高雄县(布农族、邹族)。于今,接受本会真道的山胞计六族:泰雅(可分为泰雅、太鲁阁两族)、阿美、邹、布农、排湾及赛夏等族。

3.福音传到世界各国

a.日本:一九二七年圣洁会须田清基在台受浸归入本会,立为传道,向在台日人传教。一九四一年日本圣书教会村井及上井乙熊领受本会浸礼,将本会教义带回日本,重新给信者施浸。二次大战后,须田与村田回日,设立南条与上平两教会及四处祈祷所。

b.韩国:一九四四年日人上井雅各布为韩侨郑泰俊、裴相龙施浸,郑氏于二次大战后回南韩,向金泉长老会朴昌焕见证,为他施浸又求得圣灵,两人于韩国各处传道,成立教会。

c.马新:一九二五年黄提多到南洋探亲并作见证而传福音入新加坡。一九二七年张巴拿巴应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开拓布道,播下福音种子。

d.沙巴:一九二七年侨领李锡龄由新加坡带入真道,成立山打根教会。e.印度尼西亚:一九三九年萧司提反将福音带入,八月于爪哇椰城成立教会。f.香港、九龙:一九三七年本会广东省支会设于香港,今日因而设立教会。g.泰国:一九五六年何重生往泰国传福音,施浸七人,为传教之始。h.印度:一九六九年真道由马来西亚传入。

i.菲律宾:一九八三年真道先藉「生命之道」传入,再藉陈文龙、陈约翰首度入菲开拓;而成立教会。

j.美国:一九三一年,在檀香山成立教会。

k.加拿大:一九七一年成立多伦多祈祷所,一九七七年成立教会。

l.英国:福音由九龙、鸭州侨迁之信徒传入,一九七六年始成立新堡教会。m.奈及利亚:一九七八年真道传入,神迹奇事显明,入信者众,因而成立教会。

n.赖比瑞亚:一九八五年三月福音传入,设立教会。

o.迦纳:一九八五年三月藉迦纳人安地传入,再由联总派传道者进入宣道而建立教会。

p.澳洲:由东南亚信徒移民传入,今在雪梨、墨尔本皆有教会,纽西兰亦有教会。

q.欧陆:由台湾留学生传入德国、法国,因而在两国成立四教会。

r.其它:巴西、阿根廷、及其它国家,亦有祈祷所或家庭聚会。

今日基督教界,约有上千个教派,其发源皆可从其历史查考之,进而分析其思想背景而了解其特性。一般教派之各种差会,皆承袭其创始者本来所归属之教派之大部分思想体系,而真教会却大相径庭。

1.本会思想直接承自真神与圣经

初期工人魏保罗、张灵生、张巴拿巴等人,虽初为伦敦会、长老会、使徒信心会之信徒,但当神亲自呼召时,屡次从天上的声音、异象,蒙神启示重要且应更正的教规;当时他们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从日后圣灵亲自带领之查经,得以确知该教规教义早已明记圣经。可见本会思想体系直接承自真神与圣经。

2.本会真理乃藉圣灵之带领与启示

本会真理,除真神对初期工人之直接启示外,多藉圣灵之带领与启示,采「以经解经、以经证经」之查经研经方式,形成今日对圣经各种重要教义之观点与解释。虽然本会初期传道者缺乏圣经原文之知识,对经文之了解与解释不完全符合国和本之原意,但因有真理的圣灵带领(约十六12、

13),故所知所解与原文圣经十分吻合,真是奇妙。

3.本会系自立、自传、自养之教会

一九一七年,圣灵于北平设立真耶稣教会,一九二六年传入台湾,又传至世界各地,一切皆仰赖真理的圣灵施恩、帮助、引领(亚四6);福音藉本会信徒传扬,不仰赖其它教派或外人襄助,一切经费皆由信徒甘心乐意奉献,四处传福音,神迹奇事显明,信徒因蒙恩而日增,各地教会因圣工兴旺而增设教会,一切都是真神的安排与美意。

结语

从本会初期工人屡蒙真神直接启示,事后的以经解经又证明所得启示符合圣经。而这些重要教义又与大部分教会不同,可见本会渊源直接来自天上真神,而非来自地上的人。因此我们当更加珍惜从神来的教会,永远在祂里面。

最新圣经创世记第五章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

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

伶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伶恤。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

若是没有上帝的律法,人就会变成丛林中的野兽。

这圣经是为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赐下的。

灵命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最重要的表现是祷告。

最新圣经创世记第五章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平安:

今天是全世界都在热烈庆祝的大日子!因為x年前,在遥远的国都以色列伯利恒的地方,弥赛亚(也就是救世主)降生了!然而我们却发现,所谓的普天同庆,如今却已慢慢沦為嘉年华会式的狂欢,甚至因狂欢过度,每年都有许多人丧命!这已远远背离耶稣降生的意义。因此,在这儿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耶穌降生的故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当年,以色列尚在罗马政权统治之下。罗马人為了统计百姓的人数,於是下令所有的人都要回本籍地报名上册(就像现在的户口普查)。於是耶穌的父亲-约瑟,就带著因圣灵感孕而身怀六甲的妻子-马利亚,由定居地-加利利的拿撒勒赶回本籍地-犹大的伯利恒。由於回来报名上册的人太多了,每家旅馆都客满,而马利亚临盆在即。在约瑟的苦苦央求下,一位好心的旅馆老板让他们借住在马房,於是,当晚耶穌就降生在马槽中。

当耶穌降生的那一刻,在伯利恒野地裡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忽然见到上帝派来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告诉他们救世主已经降生的好消息。同时出现了一大队的天兵,和那位天使高声的讚美上帝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这是第一支报佳音的队伍,也就是后来每年的圣诞节,基督徒都会四处报佳音的由来。

从耶穌的降生,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啟示:

1、学习他谦卑的态度。

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穌是救世主,应当是无上光荣的,但他却选择降生在马槽这麼卑微的地方,正显现出他的谦卑。他曾说:「我来是要服事人,而不是要被人服事」;又说:「我心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軛」;他更曾為门徒一一洗脚。这些在在显明他的谦卑。我们行事為人,是否也该学习他这谦卑的样式?

2、追求心灵上真正的平安。

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困厄灾祸。於是,很多人就用各种方式祈求灾祸不要临到他的身上,也因此產生了各种忌讳: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吃;早上出门要朝东走,晚上回家时要先朝南走……等。只要有一点闪失,就整天害怕担心,这是真正的平安吗?我认為真正的平安是,即使遇到了灾祸,心裡也不会惊慌失措。因為你知道有一位比你更有能力的人,他可以為你分愁解忧,他可以為你承担一切的重担,如同婴儿安睡在父母的怀抱中,无惧外面的狂风暴雨。这是多麼令人喜乐的事啊!

如今,我已找到了心灵上真正的平安,不知你们找到了没?

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耶穌爱你,愿他赐你平安!

最新圣经创世记第五章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圣诞节一个恣意狂欢的理由

圣诞节成为普天同庆、肆意狂欢的世俗节日,是一个意外,也是创立这个节日的基督教会所始料未及的。

基督教创立圣诞节,原本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耶稣的诞辰。《圣经·马太福音》记载,在犹太国的小城拉撒勒(今巴勒斯坦北部),住着一个叫约瑟的木匠,他和一位名叫玛利亚的姑娘相爱定婚。奇怪的是,他们还未成婚,玛利亚就怀孕了。约瑟按上帝的旨意给这孩子取名为“耶稣”。耶稣长大后果然不同凡响,他一边巡游,一边训众,还做了许多神奇的事,如治愈了麻疯病人,命令海浪平息,将拦路之鬼赶入猪群,让瘫子走路、瞎子复明、哑巴说话等等。于是,众人都视他为救世主,敬称他为“基督”(“救世主”、“上帝之子”之意)。

可惜,“救世主”最终不能拯救自己,竟被自己的门徒出卖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了纪念耶稣的出生,信徒们创立了圣诞节(也称“主降生节”)。同时,为了纪念耶稣之死,又创立了“耶稣受难节”。但“受难节”毕竟不是一个喜庆的节日,至今其纪念活动仅局限于基督教和天主教内部,并且,其纪念活动的规模和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如圣诞节。

值得一提的是,圣诞节到底是何时创立的?耶稣是何年何月何日出生,又是何年何月何日死亡的?没有史书记载,在《圣经》中也没有只言片语。把12月25日确定为圣诞节,完全是教会的人为加工。公元354年,罗马帝国西部拉丁教会在年历中首次写明:12月25日为耶稣基督诞生日。由此算来,圣诞节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无须再为耶稣何时出生而争论,因为,基督耶稣早已化作一个精神偶像。

圣诞节在悠悠162019年的历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圣诞文化。构成这一文化体系的是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颂歌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俗及理念。如果说圣诞节是一场戏,那么,圣诞树、圣诞老人就是戏台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和角色,而圣诞颂歌就是这场戏的主题歌了,

☆☆圣诞树一个常青不老的希望

一进入12月,西方人总要在自己的庭院或屋里立上一株松、杉、柏之类的塔形常青树,树上挂满了糖果、巧克力、彩灯、彩带,琳琅满目。这就是圣诞树。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圣诞树具有宗教和世俗的双重性。它最早源自人们对常青树的崇拜,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相信常青树有驱魔避邪之效。把常青树与圣诞联系起来并赋予其宗教意义,是公元8世纪的事,那时,由于德国传教士尼古拉斯常在圣诞节时用纵树供奉圣婴,所以,人们便把常青树称为圣诞树。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里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并在树枝上挂着小甜饼,点上蜡烛,也许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的原因。

不过,大多数西方人更愿意接受关于圣诞树的另一种说法。在古代德国的东部山区,住着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农民,一个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平安夜,农民一家正围炉烤火,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闯进屋来哀求说:“让我烤烤火吧!”农民把他拉到火炉旁坐下,让他把衣服烘干,又招待他吃了一顿热气腾腾的圣诞餐。这孩子告别时,随手折了根树枝插在门外的雪地里,祈祷说:“树常青,人长寿,年年此日,礼物满树。”说完便无影无踪了。第二天,那株插在雪地里的树枝长成了一棵枝叶繁茂的杉树,树枝上挂满了金光闪闪的金币。农民意识到,他昨晚招待的那个孩子是“主”的使者,是来给他赐福的。

这桩神奇之事不胫而走。后来,德国及周边国家的人们都在自家的屋前种上常青树,并在圣诞节来临时将树装饰一新,有的家庭还在树根旁布置一个马槽,以再现当年圣母玛丽亚生耶稣的情景。布置和装饰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人们的愿望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期盼上帝光临、赐福。

17世纪,德国移民把圣诞树风俗带到北美大陆,到18世纪末便风行整个北美。19世纪,随着英国全球性的势力扩张,圣诞树很快在英国的殖民地流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圣诞树又被美国传教士带到中国和日本。不过,这时候的圣诞树已经没有多少宗教的成分了,如果说在基督教内部它象征耶稣生命永恒,那么在教外,人们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吉祥的圣诞装饰物,代表人们对丰收和平安的期盼。这样的变化即使在基督教盛行的欧洲,也是非常明显的。现在的欧洲人在装饰圣诞树时,大多会在树枝上挂上写有亲人名字的圣诞礼物,以便到圣诞子夜时分给相聚的亲人带来一份惊喜。大家盼望的就是那一时刻的团圆和伴随而来的阵阵欢呼。

☆☆圣诞老人一个美丽的谎言

在西方,圣诞老人是圣诞节一个标志性角色,圣诞树可有可无,圣诞大餐可以不吃,但怎么可以没有圣诞老人呢?

圣诞老人的故事,在欧洲民间流传的版本很多,但被世界大多数人认可的,还是来自北欧芬兰的圣·尼古拉斯的故事。传说在公元3世纪,也就是圣诞节刚刚形成的时候,有一位生活在芬兰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又乐善好施,他喜欢乘坐鹿拉雪撬漫游各地,遇到穷困人家总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有一个圣诞节前夕,他听说有户穷人家的女儿要出嫁,但因为没有嫁妆和漂亮衣服,新娘为此愁容满面。老人在夜深人静时悄悄从姑娘的窗户投进一袋金币,作为自己的贺礼。由于天黑,又投之匆匆,这袋金币正好落在姑娘挂在壁炉旁的长筒袜里。姑娘第二天起床穿袜时发现金币,颇觉蹊跷又喜出望外。在老人的帮助下,姑娘体体面面地出嫁了。

尼古拉斯不仅给穷人送金币,还乐于在平安夜给孩子们送糖果、玩具之类的礼物。不过,他的礼物并不公开地送,每每在夜深人静时,把礼物从烟囱投入,这样孩子们总能在圣诞节的清早得到一个惊喜。时间一长,人们便发现这些礼物是一位慈眉善目、满脸银髯,身穿镶着白绒的红袍,头戴白边红帽,手持拐杖,乘坐雪撬的老人送的。于是,人们便称尼古拉斯为圣诞老人。

当然,圣诞老人不只是给孩子们送来礼物。对于调皮的孩子,他不仅不给你礼物,反而会扬起拐杖在你的屁股上来两下。

后来,人们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圣诞梦和对明天的向往,开始习惯于在圣诞节前打扫通向壁炉的烟囱,并告诉孩子在睡觉前将长筒袜挂在壁炉旁,以迎接圣诞老人的礼物。对于调皮的孩子,大人们总会以“你想要圣诞老人礼物还是想要圣诞老人打屁股”来规劝。于是,听话的或不听话的小孩儿,都会带着热切的期盼乖乖地进入梦乡,第二天醒来,当他们发现长筒袜里装满了盼望已久的圣诞礼物时,还以为真是圣诞老人的恩赐。

久而久之,这个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礼物的雪撬,挨家挨户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圣诞老人也因此成为圣诞节最重要的象征和传统。

“圣诞老人”只是一个无从考证的传说,但美丽传说带给人们的,总是无限的快乐和希望。善良的人们宁愿相信这一切确确实实真如传说,没有人愿意用理性去戳穿这个美丽的谎言。

☆☆《平安夜》一首永不过时的名曲

当《平安夜》平和、悠扬的美妙旋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响起时,我们这个星球上数以亿计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这首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圣诞颂歌。虽然圣诞颂歌不只是《平安夜》一首,但《平安夜》却是所有圣诞颂歌中最著名的。英国近代音乐史专家爱德华博士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时间证明,《平安夜》是一首给无数人带来温馨快乐、最受人喜爱的歌曲,也是一首在全世界仅次于《祝你生日快乐》的流行歌曲。”

然而,许多年来,没有人知道《平安夜》的作者是谁。一个叫莫莱尔的修琴师意外拥有词曲手稿,并添加了《平安夜》的歌名,人们便一直认为他就是《平安夜》的创作者。直到1996年,奥地利音乐学院的专家运用电脑,对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的相关乐坛档案进行分析论证,才最终确认:《平安夜》的真正创作者是奥地利人格鲁柏和莫尔。

格鲁柏和莫尔都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小村庄。182019年圣诞节的前一天,格鲁柏一大早来到教堂练琴,以备当夜举行子夜弥撒,不料风琴被老鼠咬坏。莫尔神甫是个音乐家,又是这个地区有名的诗人,看到格鲁柏急得抓耳挠腮,就试着拿出自己写的一首诗对格鲁柏说:“我们把这首诗谱上曲,以口唱代风琴,或许可以应付今夜的子夜弥撒。”格鲁柏觉得主意不错,两人立刻投入到歌曲的创作之中。子夜弥撒终于开始了,格鲁柏领着12名衣着整洁的孩子走上圣坛。格鲁柏向大家颔首行礼后,便用吉他弹起了《平安夜》的序曲,接着,莫尔神甫那浑厚的男低音和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一起,在大厅中回响起来———

“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华光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悠扬、肃穆而又充满温馨的歌声,在教堂内流动。人们陶醉了,他们没想到,这首用嘴唱出的歌比管风琴弹出的乐曲更为动听,也更能表达对“主”的敬爱之情。之后,《平安夜》便在欧洲的教堂流传开来。

18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呼吸着节日渐近渐浓的醇香时,当人们在平安夜枕着这优美的乐曲沉入梦乡时,是否会记起格鲁柏和莫尔这两位已远离我们近两个世纪的乐坛天才?甚至,是否会感激那只调皮捣皮捣蛋的老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