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00:09:47 |
  • ZTFB |
  • 9页

心得体会是一种积累和沉淀,通过不断地总结反思,我们可以积累宝贵的经验,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力和改进能力。写心得体会要注重感悟的独特性和个人视角的深度。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启发到大家。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长春市成为了疫情严重的城市之一。在经历了几个月的艰苦抗疫之后,长春市成功控制了疫情,展现出了深厚的抗疫精神。这种抗疫精神不仅是一次灾难面前的临危不惧,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今天,我们来谈谈这种抗疫精神,并探讨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长春市抗疫精神的主要特征包括迅速反应和高效应对,充分发挥科技力量,依靠民众力量共同抗疫等等。特别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长春市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通力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如加强医院南北联动、实行健康码管理、组织社区防疫等等。

从长远来看,长春市的抗疫精神有多种积极的意义。首先,它是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是最重要的,长城不倒,我们就不倒。其次,它提高了全民的卫生意识和素质,让人们意识到卫生乃至生命的重要性。最后,它也展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战胜困难和压力的能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

我们可以从长春市抗疫精神中学到很多东西。首先,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大灾难和重大疫情事件的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其次,我们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有序调配各种资源和力量,并与社区组织和各级政府密切合作。最后,我们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公共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加快疫情监控和数据采集,提高医疗救治和抗疫管理的效率。

总的来说,长春市的抗疫精神包含了深刻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也是现代化科技和卫生体系下的文明进步的体现。我们需要珍视这种抗疫精神,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我们打赢复杂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全健康、民主和文明,让我们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拥有更加强劲的力量和更加光明的前景。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这次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呈现持续向好之势。而要战胜疫情,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从甲型h1n1流感,到中东呼吸综合征,从埃博拉,到寨卡……盘梳人类与病毒疫情抗争的历程,大的“抓手”就是科技,这在血泪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同样适用于抗击新冠疫情。为此,需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科技力量,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科技力量,需要发挥举国体制这一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谈及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等重大科技项目时强调,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调动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效果。

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科技力量,需要瞄准目标,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抗击疫情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已经确定了五大主攻方向,分别是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尽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加强药物、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这意味着科技攻关在瞄准主攻方向的同时,也要在重中之重的领域争分夺秒,争取早出成果,出大成果。

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科技力量,还需要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攻关决心。“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一代代科学家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令人感佩。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同样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相关部门应程度为科技工作者发挥才华提供厚条件,激励他们心无旁骛搞科研、闯难关。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绝非易事。但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将科技能力转化为科研成果,就能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从而造福于民,惠及人类。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近几个月来,我所在的长春市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疫情。在这场疫情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长春市抗疫的艰辛和付出。下面我将从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科学指导、责任担当和信心希望五个方面,谈谈我对长春市抗疫经验的体会。

首先是团结合作。在疫情暴发之初,长春市政府高效调动了全市各个部门和社会力量,展开了全方位的抗疫行动。各个层级政府积极响应,迅速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疫情。民众也积极配合,自觉遵守防控措施,举报隐瞒病情的行为,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疫情。

其次是守望相助。长春市在疫情期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区组织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为每个社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防疫服务。社区居民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守望,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群防群控”的关系网络。特别是年轻人,积极投身于志愿者工作,为老人提供购买物品、送餐等服务,守望相助的精神感染了整个城市,为抗疫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是科学指导。长春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指导,根据专家团队的建议,及时实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疫情发生后,政府迅速采取了封控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集中隔离,并展开了广泛的核酸检测。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信息管理和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精确防控。科学指导的支撑让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第四是责任担当。在抗疫期间,长春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全,坚守在抗疫一线,共同投身到抗疫战斗中。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安全。此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展现了集体的责任担当。向疫情严重的区域提供物资援助、加强检疫力度、开设线上线下防疫知识宣讲,一切都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最后是信心希望。在长期的抗疫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挑战。但长春市政府不断给予人们希望和信心。他们通过举办听专家讲座、发布正能量消息,增强了人们的信心,让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通过艰难的抗疫,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长春市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总的来说,长春市在抗疫过程中展现了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科学指导、责任担当和信心希望等特点。这些经验不仅为长春市的抗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抗疫工作提供了借鉴。希望我们能够从这次疫情中吸取教训,加强防疫体系建设,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同时,也希望长春市政府和全体市民能够保持警惕,共同守护好这个美丽的城市。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四

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们是否感染新冠疫情病毒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公认确诊新冠疫情无创诊断的“金标准”,为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核酸检测报告也成为了大众健康出行的“通行证”。像此前武汉、北京的全城大排查,就是以全员核酸检测为基础的。元旦、春节即将来临,还会有更多的返乡人员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费用下调,减的是个人经济负担,增的是群众获得感。核酸检测价格“亲民”背后,蕴含着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展现政府在疫情防控中的主动作为,也说明各地核酸检测服务能力在不断提高。服务无止境,满意无终点。疫情一日不解除,防控一刻不放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这些都对各地核酸检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在下调核酸检测费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核酸检测服务,还需多方共同发力。一方面,越是牵涉人员众多,越要实行精细化管理,越要加强现场组织,落实防控要求,避免人群聚集。目前,已有不少地区增加24小时“愿检尽检”服务核酸检测机构,扩大核酸检测采样点;不少地区的社区医院也开设核酸检测点,方便急需进行检测的居民。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通知中专门强调,对“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要力争在6小时之内报告结果,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向群众推送,减少等待时间。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五

时过境迁,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面对这场全球危机,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或许常常停留在虚拟的世界中,追求名利与物欲;而在抗疫的日子里,我们终于认识到生活的真实与脆弱。所以,后抗疫时代的精神变革,是在对人性追求的一次重大修正。

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在抗疫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事情。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抢救病患的一线;志愿者在社区里传递温暖和关怀;科学家们加班加点,不断研究疫情。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人类的福祉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在目睹这些伟大行为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即使是微小的善举和帮助,也可以在累积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对亲情的体会。

疫情让我们重新审视了亲情的珍贵。封城的日子里,许多人与家人团聚,重新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平日里忙碌的工作和学习,让我们常常忽略了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在与病毒的斗争中,我们更加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家人间的相互扶持、关心和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和安全感。因此,后抗疫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与家人的时光,同时也要扩大对他人之间亲情的关怀和友谊的建立。

四、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抗疫过程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应地,大自然却开始逐渐恢复其本来的状态。清澈的河水、蓝天白云,都成为城市中难得一见的景色。这个全球性的事件更像是地球在召唤我们重新审视与尊重自然的关系。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应该站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立场上,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切实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才能让我们的后代与更多的物种共同分享美好的未来。

五、对生活的新定义。

疫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死亡和痛苦,还有一种洗礼。在生活的重压下,我们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正含义。人类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活着,而应该追求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人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自己坚守的信仰与价值观。这样,即使在充满灾难和挫折的困境中,人们也能坚守自己的初心,勇往直前。无论生活中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未来会更好。

总结起来,后抗疫时代的精神心得体会,是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更加关注的一种认知;是对个人与家庭、自然与人类、世界与人生各个方面关系的重新思考。它可以激发我们更多的责任感和行动力,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爱人、关注环境,并对生活有着新的定义。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六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一封封来自各地相关单位、组织的请战书犹如最响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疫”冲锋。

本该是家人团聚,可是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医务工作者却挡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逆行者”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加班加点紧急生产紧缺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的工厂工人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们、铁路、警察、环卫、街道、战士等等。当然,“逆行者”中从来不会缺少党员。

“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驰援武汉的第二天,年轻护士金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金珊的母亲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抗击“非典”时作为医院检验科大夫战斗在第一线,当时金珊还是一名护校学生。“母亲给我作了榜样,所以这次我毅然决然报名来到了武汉。我身边不少优秀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非常棒,我决心向他们靠拢,发挥自己的专长,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甚至有的退休老党员也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我们年纪偏大了点,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精神没退!”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党员从不会缺席。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积极靠前指挥调度,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各级街道、社区则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党员们纷纷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14亿国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战“疫”,病毒来势之凶、扩散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面对疫情肆虐猖獗,有一群人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奔波在抗“疫”一线守护者“大家”的安危。他们展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更值得弘扬和发展。

实践是精神形成的沃土,磨难是精神升华的契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的传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发展,是中国精神时代内涵的注释,汇集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成为激励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强大动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困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新征程的重重考验,我们必将更加坚定党的领导,更加紧紧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必将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向着“中国梦”的美好明天不断阔步前行!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一定,也以着将面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己担心,还是让自己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曾经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现在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现在疫情来了,希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最后说一下: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要敬畏他们的职业,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只有绝望。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而最让我们感动的莫过于挺身而出奔赴一线,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奋战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用智慧、血汗、生命筑起保护,挽救人民生命的防线,他们诠释了医者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扛住了大国责任。

充满雾气的护目镜,厚重的防护服,n95口罩下的自信笑容,一封封请战书,生命书……这是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生动体现,作为中学生,生活不只有眼前的高考,更要有一份巨时济世的责任感。

积极进取,从不抱怨。倘若女将军陈薇抱怨危险,憎恨工作,消积待日,她怎能在29年的时间里一次次与致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她怎么会穿着“军人使命”这身战袍,用生命来守护生命呢?所谓“七十而随心所欲”,如果钟南山院士真的这样,以高龄为借口,抱怨工作之多,责任之重,怎使中国疫情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正是因为如同钟南山、陈薇这样数以计万的医务人员担起了对国家的责任,才使中国抗击疫情战渐入佳境。中学生不能抱怨生活,更不能消积待日,应奋发求知,做好未来扛起大国责任的准备。

扩大格局,创造未来。辜鸿铭、陈寅格勇于承担对中华文化的责任,他们无惧无畏,无惧权势与战乱,焚膏油以继晷,穷年累月钻研学术,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金一南在自己的未来格局,在滔天巨浪的情况中,完成了《苦难辉煌》那本书,乞求直升机救援来把他的笔记本带走。未来格局使我们通过艰苦、充满风险的实践,也让我们把自己逼上了墙角,磨利我们的才华。

奉献自己,勇担大任,短短七十年,然发展之速,远胜万物发展之速?何也?皆为勇于承担责任英雄之力也,成有名,成无名,但凡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都是英雄,他们用汗水与鲜血,将社会发展推至一个又一个高峰,承担责任,意味着奉献,“美德”志愿者团队放弃居家的安全,奉献着自己的时间,照顾家人都患上新冠的婴儿,为临产孕妇送防护服……他们为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奉献着自己。

2020赋予我们一种机会,一种学会担当的机会,让责任变成习惯,担起大国责任。

每当经历一些重大事件、重大任务,或面临重要关头、关键时刻,常常会孕育并诞生一种崇高而伟大的精神。我党历史上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以及抗洪、抗震、女排精神等,都是时代的呼唤、事业的需要和人民的企盼,这些精神共同描绘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廊,成了一笔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冬末春初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它既为打赢这场总体战、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动力,又必定以它的深刻内涵而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

一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一直以来是我们的独特优势。面对疫情,以同志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调度,举全国之力,组织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军地医护人员紧急驰援;组织26个省份对口支援,19个省市采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将大量医疗设备、人员、物资往湖北倾斜。各省区市步调一致、统一行动,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及时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打造了一张严防死守的天罗地网,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防控局面。这种举国体制下的同仇敌忾、共克时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令世人动容。

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严峻疫情让很多地方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这种状态下需要有非常举措、超常规做法。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仅用不到十天时间奇迹般建成并开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具有战地色彩的十余家方舱医院迅速开设,实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新创举。一声号令,迅速集结,毫无怨言、毫不犹豫,这种作风、姿态和速度让世人惊叹。

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中央确定“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战略策略,堵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链至关重要。为顾全大局,一座千万级别人口的武汉被“封城”,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这一需要巨大政治勇气的决断,展现了极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局部的奉献是为了全局的安稳,这是一种代价,也是走好下赢“这盘大棋”的关键一招。为了疫情防控大局,14亿中国人行动起来,“宅”在家里,以一种特别方式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病毒“魔鬼”袭来,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冲锋陷阵、义无反顾。有的身患绝症,却不下火线;有的倒下了,战友同事抹去眼泪接着上;有的家人感染或病了,也无暇顾及;有的推迟婚期上“战场”;有的单车骑行找“部队”;有的夫妻双双上阵;等等。他们誓死不退,不胜不休,以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大无畏精神战斗在抗疫一线。

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疫情暴发时,人们难免惊慌、恐惧、焦虑和担忧。然而,党始终是中流砥柱,党的坚强领导一直是定海神针,制度优势日益彰显,还有那一面面高扬的党旗、一个个救死扶伤的“勇敢的人”,他们是主心骨、定心丸和保护神。随着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好推进和拓展,人们心里都越来越有底了,“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成了社会心理主流。人们学会了在方舱医院跳广场舞、练太极,躺在病床上竖大拇指鼓劲加油等等。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必胜!这是响彻华夏大地的铿锵心声,亿万人民怀着必胜的信心,向着胜利进军。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要有一种精神力量。回望历史,总有一种精神,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经万种磨难而历久弥坚。“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中国精神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植根于我们的血液,影响着社会文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它无形却在关键时刻发挥震人心魄的力量。一场疫情,唤醒了我们体内的民族精神,让中国精神的光芒闪耀在疫情防控的各个角落,让国际社会都惊叹于中国精神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爱国是我们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本领。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平日里,我们各司其职、兢兢业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凝气聚力。困难前,我们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甘做抗“疫”路上的铺路砖和后备军。在中华大地上,有种爱国,叫“全国一盘棋,同心同力”;有种爱国,叫“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有种爱国,叫“一封请战书,允我上前线”……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了数千年的爱国主义,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口中的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入骨髓的中国精神。

团结是刻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地震、洪水、雪灾、非典,中国人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却仍然蓬勃发展,关键就在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一心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同舟共济的人民。只要党号召,千万党员就会亮明身份,披上战袍,走向战场,用生命践行初心,用行动履行使命。疫情当前,中国14亿儿女抱成一团,鲜红的血液里流淌着守望相助的情怀。“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14亿中华儿女堆起的火焰一定能战胜疫情的侵扰,将黑夜点亮。

担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抗美援朝、捐助修建坦赞铁路、帮助非洲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以博大的胸怀、担当的精神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如今进入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与共、休戚相关。防控疫情不再是某一国的家务事,需要各国合力应对。中国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直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向社会各界发布疫情最新情况,并在抗击疫情的道路上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给比尔·盖茨的回信中写道,“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尤其是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国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留出了宝贵的时间。近日,中国疫情形势好转,国际形势严峻,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彰显了友好互助的民族精神。疫情面前无国界,植根于中国血液里的仁爱之心和担当精神促使中国尽其所能帮助遭受疫情的国家,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七

春节期间随着疫情加重,我院也加强了针对疫情防控的教育和准备。1月28日任丘市人民医院蓝信群里发出了“自愿报名进入一线发热门诊工作”的通知。看到这个消息后我首先想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应当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治的第一线。便立即请缨报名参加。随后便将决定和想法告诉了父母和妻子,已经从医疗战线退休多年的父母当即给予了肯定,并嘱:“当今疫情严重,作为医务人员进入一线工作义不容辞,应尽自己所学,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也给予了充分的支持。

随后经过医院规范培训后我终于来到了发热门诊一线,战斗就这样悄然打响。疫情当头,本着“不漏掉一个接触者,不漏掉一个疑似病患,不放弃一个确诊病人”的中心思想。全市所有发热患者均到本院发热门诊进行检查。每个患者都要逐一测量体温,询问病史,书写病例。还要进行ct,试子及血常规检查。同时还要为这些担心自己患病的求诊者树立信心,给他们积极鼓励,详尽讲解,耐心劝说,宽慰其心,每个患者少则数分钟,多则半个多小时,强度之大超乎想象。

凭借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人民奉献的决心,我每次上岗前都只吃几块糖,为的是能坚持十小时以上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并创造我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十四个多小时的记录,只为给国家和医院尽量多的节省一些防护装备。在那密不透风的隔离服中为了能和患者充分沟通,只能不断提高说话的声音,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口干、嗓子嘶哑,只有呼气在口罩里结成小水珠,汇聚起来流到口角,滋润干枯的嘴唇。十几个小时工作结束后,全身被汗水湿透,手脚因汗水长时间浸泡而发白破皮,面部因长时间被防护设备挤压而变形,鼻梁出现压疮,两面颊被勒出水泡,但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我丝毫未曾退缩。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八

自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抗疫。长春市作为黑龙江省的一个核心城市,累计病例数和治愈病例数居全省之首。这得益于市民的自我防护和全市对疫情的高度警惕性。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的灵魂导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场战“疫”中,长春市的教师们也积极参与管理和教学工作,不断总结经验,适应新的世界格局和学校管理模式。

第二段:正文一。

疫情期间,长春市的教师们采取了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云课堂”教学。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网络学习知识。同时,该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也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培养了其使用网络教育工具的技能,增强了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三段:正文二。

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长春市的教师们在学校管理方面也积极作出贡献。他们克服了疫情给学校带来的不便,细心悉心地做好各项工作,例如定期检查师生的体温、严格管理分层住宿等。同时,教师们也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家长和学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仅让学生安心学习,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管理能力,为未来的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四段:正文三。

在这场疫情中,长春市的教师们也切实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不但在学校、社区等场合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还参与物资采购、包装和运输工作等。当然,教师们也累计了自己的防护用品,带着公益的心态,帮助有需要的市民。这种行为让学校、社区、家庭感到温暖,彰显了教师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第五段:结论。

总之,长春市的教师们在这场“疫”中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但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上做出了贡献,让社会感到了教师的温暖与正能量。在未来,教师还需继续思考如何运用网络学习等新技术和新模式,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为实现高质量教育添砖加瓦。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九

作为全球疫情的一部分,长春市在疫情爆发后积极采取行动,有效抑制了疫情的发展。这离不开长春市广大市民和医务人员的努力,他们以微小之力构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以下是本人在长春市抗疫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

作为一名市民,我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坚信全体市民都应该做出努力。每天在社区里,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倡导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并向有症状的人提供相应的卫生保护。在公共场合我会主动跟不戴口罩的人提醒戴上口罩并加强防护意识。虽然这些努力可能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力所能及的贡献,也是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段: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医务人员是我们最需要尊重和感激的人,在这场抗疫过程中,他们是最忙碌的一群人,他们没有怨言,始终奋战在一线。我也曾经亲眼见到他们全副武装,戴着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手套,用自己的大爱和责任笼罩住整个社区。他们与病毒抗争每一天,每一个时刻,守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第四段:抗疫建设中共同努力。

在这场抗疫斗争中,长春市积极推进防疫建设,包括严格的民事保障和物资供应。在社区,志愿者们纷纷响应召唤,参与抗疫工作,负责为居民分发口罩、测量体温等工作。在大医院,警察、消防部门、航空公司等都给予重要的支持,共同为抗击疫情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抗疫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战役,而是全社会的劳动和贡献,我们在一起努力,方能获得收获。

第五段:总结。

在长春市的抗疫过程中,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不畏艰险、奉献自己的医务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的力量。长春市的市民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保护其他人们的生命安全。可见,长春市抗疫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气质,是奋斗者们的革新诉求,也是值得我们后代弘扬的传承。在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顶天立地的精神在这个中华民族的底蕴中涌现出来,极轻时代的沉重,在旖旎的历史长河中铺展。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十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长春市成为了灾区之一。在全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长春市以及其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各行业的人员都出现在了抗疫的战线上。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在抗疫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着珍贵的经验和体会,向我们展现了人类抵御病毒入侵的强大力量。

首先,在面对疫情时要保持谨慎态度。长春市一直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人们工作生活态度都非常乐观。但在疫情爆发时,人们对于疫情的看法要保持中立,不能掉以轻心。尽管记忆中没有类似的疫情,但我们不应该在对待新冠病毒时发挥地过于冒失。我们要认真关注每项防疫政策的推出和执行情况,严格遵守各项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保护好自己及他人。绝不能因为不是自己的肉体所感受到的疾病而对疫情轻物,否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的危害。

其次,应该保持社交距离。当疫情爆发时,很多人因为情理上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痛苦,会以为自己有抗体或者不怕感染病毒,因而忽视防护。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非常必要,要切实做到人群聚集上讲究防护。即使在出来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交流。不要轻易触碰公共设施,如果频繁摸眼、摸鼻子或嘴,就容易被病毒感染。保持口鼻清洁的同时,要注意吸氧,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为病毒容易在缺氧的环境中袭击宿主。

再次,保持心理安稳。当疫情爆发时,很多人陷入恐惧和惊慌,这种情绪会影响我们对待不良情况的判断,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保持心理安稳,这是非常需要的。一方面,可以适当听一些正面积极的音乐和信息,增强自己的信心。另外,也可以进行一些非常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活动,如读书、运动、动物陪伴、手工制作等。在长春市的抗疫运动中,很多志愿者分别为不同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砍板子,为他们送去足够的餐食等服务,为人们带来很多实际帮助。正是这些社会音量和群众的支持,让长春市的抗疫行动不断加强和推进。

最后,要勇于站出来并分享疫情防控的有效经验。当我们看到了其他地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做的错误或成功的做法时,我们要勇于分享和讨论。在现有的创新环境下,民间共享额防疫经验将减少很多重复地工作,提高充分的效率。此外,与生活相关的各种经验总结也会为抗疫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在长春市的抗疫工作中,各行各业的人员都积极分享了经验和资源,为全市的抗疫斗争注入更多的能量和动力。

总之,长春市的抗疫心得体会非常珍贵,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我们要依据这些经验,不断的强化自己对疫情的认识,做好预防工作。此外,我们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改进,以期在抗疫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方案。当疫情过去时,我们也一定要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发掘更多针对性疾病的预防工作,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一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中授予钟南山同志“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三位同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大会还对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荣誉授予英雄,铭记永在心间,为国为民拼命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心中最亮的“星”。

“我是党员,我先上!”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险象环生的救灾现场,经常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这是共产党人的响亮表白,也是勇立潮头、无所畏惧的责任担当。再看疫情期间,党员同志们冲锋陷阵的身影也是常在。不同的岗位,同样的真心,大家忠诚履职,众志成城,互帮互助,这便是危难关头的中国力量,也是在这次观看表彰大会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

大疫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中国人都是参与者,“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疫情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此刻,让我们向你们不计回报的付出致敬,感谢所有平凡人在那个春天里不平凡的付出和坚守!

长春市抗疫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二

我是志愿者,我所在的楼层总共两个志愿者就是我和我室友。当时报名的时候,我一开始担任本层楼负责人,送饭是各寝室轮流负责,倒垃圾是五个推优同学平摊。后来为了减少接触改为送饭一人,倒垃圾一人。我负责送一日三餐,倒垃圾则其他人自愿报名,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我的室友自愿担任倒垃圾志愿者。我们寝总共三个人,第三个室友虽然不是志愿者,但风险其实和我们一样,就算如此他也支持我们工作。

我就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工作,很忙所以没时间拍视频。每天早上7点左右,穿好隔离服,戴好n95口罩以及面罩和手套,先发抗原检查试剂,然后下楼取早饭,事先确定要加包子的寝室以及包子数量,然后分发到位。发完之后下楼拿到消毒液(以前是酒精,因为物资紧张改为84了),全身消毒之后回到宿舍。结束之后给自己做抗原检测,同时线上收集并且检查检测结果,无异常之后结果和照片全部上报给宿管办。这个时候室友准备穿同样装备出去倒垃圾,同样消毒后回来。

中午送饭,和早饭唯一的区别是一次拿不了那么多饭,盒饭有袋子要两趟,如果没袋子则三趟到四趟,体力活,n95也很不透气,每天三四次有氧运动了属于是。下午3-4点左右下楼做核酸,我和其他两人轮流当“大白”,负责组织大家下楼做核酸,昨天我当大白,上下楼大概五趟吧,也算锻炼身体了。

最后说一句,每个志愿者都不容易,希望大家看到之后多体谅一下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们,尤其是抗原自测,收集和检查结果是一件很费时的事情。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快迎接抗疫成功的到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