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聚焦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 围绕此次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4篇)

  • 上传日期:2023-01-12 09:17:30 |
  • ZTFB |
  • 14页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五个聚焦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一

在去年的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我一共查摆出4项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按照2020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有关要求,会前我通过谈话谈心、个别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认真听取了身边同志对我的意见建议。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我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带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五个方面,深入查找差距不足、剖析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深”度。具体表现在:缺少系统深入地钻研思考,在掌握理论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不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认识不深、把握不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强,打开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基础和科学观念仍尚未形成。二是政治理论学习缺乏“高”度。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认识不足,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有所欠缺,不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和顾全局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缺少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

(二)在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

主动深入基层科室关心关爱职工群众、为职工群众服务有所欠缺。在联系职工群众方面存在被动听取意见建议多、主动谈心交流少的问题,在服务职工群众方面还存在被动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问题较多、主动直面职工群众化解矛盾较少的问题,对职工群众所想、所需、所盼了解的不深,这些都是我宗旨观念淡薄、群众意识差的表现。

(三)在带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抓好脱贫攻坚等工作方面。

工作中虽然自己能够认真履职尽责,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主动、积极承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努力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扎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纪委监督职责。但是,对照标准要求,自身也存在着工作思路不宽、工作力度减弱的问题。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虽然能够完成,但缺乏创新精神,认为只要工作能够按照上级布置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工作缺少特色。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多是被动地对违纪违法的人和事进行调查、处理,主动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探讨如何从制度上、机制上去预防和杜绝违法违纪现象少,对如何更好的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思考不深、办法措施不多。

(四)在带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照党中央提出的“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加强科学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

攻坚克难锐气不足。对于如何高质量推动新形势下xx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缺少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担当精神,求稳有余,闯劲不足。有时只满足于完成上级和局党组规定完成的任务,满足于现有成果,满足于既得成绩,对如何更好的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思考不够、创新举措不多,缺乏攻坚爬坡、再创佳绩的信心和勇气,小进则满的情绪不同程度的存在。

(五)在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批评和纠正违规违纪言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

通过对照标准要求,发现自身也存在着勤俭节约意识不强、自我标准要求不高的现象,将党规党纪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廉洁自律方面放松了自我要求,只是满足于自己不违法、不违规、不违纪、不触线,存在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职工群众的现象,没有以一名班子成员、以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艰苦奋斗的传统有所松懈。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出在表面,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理论学习的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虽然自己能够按照要求按时按量完成规定的理论学习任务,但是工作较忙时也存在着被动学习多主动学习少、零打碎敲多、系统学习少、浮在面上多深入研究少等现象,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缺乏对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满足于表面上的一知半解。坚持用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不善于运用理论学习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归学干归干、学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2、主动锤炼党性修养不够充分。有时错误的认为,党龄越长、职务越高,党性修养也自然会越来越强,头脑中主动锤炼党性的警醒不够,缺乏经常性的党性锤炼。正是由于党性修养锤炼不够,导致为自身“四风”问题滋生、滋长提供了温床,有时产生了松口气、想歇歇的念头,在工作中出现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劲头减退,逐渐淡化了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作风。

3、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的还不牢。平时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思考不深、认识不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意识树而不牢,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工作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上,直接联系职工群众、主动服务职工群众少了,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没有充分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研究问题,缺乏主动深入基层科室服务职工群众主动性,未能真正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职工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首要选择和最高追求。

4、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劲头不够足。随着年龄增长、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出现松劲思想,错误地以为纪检监察工作多是条框内的工作,只要循序渐进,按照党规党纪和规章制度要求处理好日常事务就可以了。因此,责任担当意识逐渐弱了,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拼搏劲头不足了,遇到难题“拖一拖”、“放一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现象和问题不同程度的出现了。

5、严守纪律和规矩的意识不够强。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弱化,自我要求有所放松,认为只要原则上不出事就没有事,满足于不违规、不触线、不出事,没有严格按照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纪律和规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够。

针对对照检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高质量完成政治理论学习任务,每天坚持用“学习强国”给自己充电蓄能,不断深化自己对新时代、新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使自己“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制定好个人业务知识学习的计划,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和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坚持学习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用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的现象,坚持把理论学习融入工作实践,带着责任学,带着问题学,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自身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2、牢记岗位职责,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坚持发扬“抓铁有痕、踏石有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靠前指挥、主动作为,既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当好标杆,又敢于担责、压实责任、有效推动。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针对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以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正把心思凝聚到事业发展上,把精力集中到工作落实上,始终保持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坚决远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3、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信念,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把为职工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工作中,认真落实深入职工群众的工作要求,摆正位子、卷起袖子、伏下身子,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坦诚面对群众质问,坚持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根本标准,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群众办一些实事、谋一些好事,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职工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职工群众、利益上维护群众。

4、树牢纪律和规矩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良好形象。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坚持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作风,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事事处处慎独、慎初、慎微、慎权,坚决不打“擦边球”、不碰“高压线”,始终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守住底线、不触红线,切实把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主题五个聚焦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二

根据市纪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好2020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会前,在日常政治学习的基础上,我再次深入学习了党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规定篇目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等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夯实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紧扣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谈话,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在五个方面征求意见40余条,重点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五个方面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现将我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年度民主生活会梳理问题整改情况

2019年的民主生活会上,共梳理出六个方面12个问题,其中6个问题已经整改到位,还有6个问题列了清单、建了台账,通过一年多的持续整改,目前也已全部销号。具体情况是:针对“学习不深入、不系统”的问题,我制定了日学习计划,坚持每天学习1个小时以上,认真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学业务知识,先后攥写心得体会12篇、参加交流研讨6次,忙而忘学、以干代学现象得到有效克服。针对“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的问题,我认真学习了党规党史,学习了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讲了2次专题党课,强化了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针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存在不到位现象”的问题,我认真学习了党章党规及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系列要求,坚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增强了推动发展的能力。针对“推动工作有急于求成表现”的问题,我坚持进一步熟悉社情民意,在安排工作中,尽量做到既能结合工作实际、又能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进一步增强。针对“遇到问题比较棘手的时候,有缓一缓、放一放的想法,没有持之以恒地推动落实”的问题,我牢固树立克难攻坚、跟踪问效的工作理念,每周列出工作清单,逐项协调解决、跟踪问效,确保难点问题能得到及时破解。

(二)2020年梳理的主要问题

1.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方面。我能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做到“四个服从”。但与习总书记:“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的恒心毅力不够,没有真正把学习作为硬任务、硬目标摆上重要位置,缺乏主动学、持续学。二是学习不够全面。更多的时候是就报告本身、就自己分管领域的内容进行学习,存在孤立地、零散地、局部地理解十九大精神的情况。三是理解不够深刻。存在浅尝辄止现象,没有作深入、系统的消化和领会,有些内容学而不精、知而不透。四是学习实效不够。对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的学习有时仍停留在一般性的认识和理解上,思考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还不够,有时有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五是运用不够充分。没有将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工作上存在凭经验抓安排、抓落实的现象。

2、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我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同党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治立场不含糊、落实决策不折扣。但对照习总书记:“要把分管方面的工作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起来、统一起来”的要求相比,我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大局意识有待加强。总爱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特殊性、重要性,把主要精力用在分管领域,不能站在全县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没有处理好分管工作与全局工作之间的关系。二是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希望尽快出成绩,遇到一些耗时较长的难题,心比较急,老是想着法子打擦边球来越程序、赶进度,没有督促部门严格按法规程序办事,比如分管领域的个别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现象。三是有好老好人思想。工作生活中,不愿触及深层次矛盾,对于不属于自己分管的工作,能够不管的就尽量不管,该提醒的时候碍于情面没有及时提醒。

3.在积极履职尽责,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一是统筹全局开展工作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识局限于自己分管领域,工作的重点放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认为只要做好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的防控管理工作就可以,而对有交集的单位和人员的关注和考虑不够,导致防控工作存在漏洞。二是对新形势新情况的学习需要更加深入。由于疫情期间工作头绪繁多,不能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系统深入的学习研究党中央上级单位对疫情防控的文件指示精神,通常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着重学什么,与现岗位工作联系紧密的就多学,联系少的就少学或不学。三是狠抓防疫工作的魄力不够,在一些工作细节上存在着抓而不细的现象。我在每日统计上报个人体温和轨迹的时候,有个别人员没有发热评,感觉上报一个正常的体温数字,而不是实际测量,对此我没有做到细致到底,认为只要正常就没有问题。

4.在收官“十三五”,谋划“十四五”方面。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但对照习总书记“要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要求,我做的也不够。一是存在求稳怕乱思想。我分管工业经济等工作,面对有些多年积累、问题交织的突出矛盾,虽然想尽各种办法去协调推动,但抓协调多、下猛药少,破解难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不多,导致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执法问责不够严厉。比如,我分管国土工作,对一些违法乱建问题巡查不够到位、执法不够严格、强拆不够经常,导致城区个别群众乱占乱建问题时有发生,周边居民反映比较强烈。

5.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履行“一岗双责”和遵规守纪、纠四风转作风方面。我能严格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带头执行《准则》、《条例》,但与习总书记“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的要求相比,我做的也不够到位。一是“一岗双责”仍有差距。虽然对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年初有安排、定期有检查,但对经济指标要求的严、对廉政指标要求的松,没有及时做好教育警示、防微杜渐,分管领域内出现了个别干部违规受处分的问题。二是部分方面还存在官僚主义现象。主动下基层调查研究不够,与基层干部群众直接沟通交流不够。比如,我分管工业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有3户规上工业企业一直想去看看、但至今没有去成,多是听经贸局的同志汇报企业经营情况,实地调研不够。三是服务意识淡化、对待群众不够热情。把群众看作衣食父母的初衷有所淡化,干工作更多的是迎合上级领导意图,对一些百姓反映的问题转办、交办多,亲自深入一线不够。四是有家长作风。对干部批评有时候不讲究方式,直来直去,语气严厉。比如,在xx督查脱贫攻坚工作时,遇到完成任务较差的村组,就不讲情面地严厉批评,没有顾虑到基层干部的辛劳和情绪。

(一)学习松懈,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随着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约束自己的人少了,直接需要自身去完成的事务也越来越少了。因此,心浮气躁、浮于事务性工作,逐渐养成了当“二传手”、当“甩手掌柜”的习惯,学习的紧迫感有所松懈,学习过程中也没有真正沉下心去,虽能按时学、经常学,但学习不深不透,对一些本该熟知的理论、政策、工作,知而不精。

(二)精神懈怠,严格自律不够到位。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十分困难,上学时奋发学习,目标是考上大学,脱离农村;工作后,奋力拼搏,总想图个好的工作环境。但工作了将近30年后,突然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没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尤其看到党内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时,对照初心的少了、随波逐流的多了,艰苦奋斗的意识下降了,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了。

(三)宗旨淡化,服务群众不够到位。自己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对农民的疾苦感受很深,也立志要亲民、爱民、服务人民。但走上领导岗位后,逐渐脱离了群众,干工作更多的是迎合上级领导的意图,对上级要求看的越来越重,对群众困难却未全力解决,忘了自己也是从农民过来的,忘了自己当初办事的艰难。说到底是为民服务的宗旨淡化,是政绩观出了问题,没有真正把群众看作衣食父母,没有把他们当做服务对象,对群众感情有所淡化,产生了距离。

(四)激情消退,担当进取不够到位。我先后从乡镇科员一步一步走过来,但随着岗位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滋长了自我满足的情绪,入党之初和提拔伊始的决心和信心淡化,奋斗的激情随之消退。这些都说明自己党性锻炼松懈了,党性修养放松了,没有很好地在党组织的熔炉里锻炼提高自己,也没有很好的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

针对查摆出的新问题,我将逐一列出清单、建立台账、认真整改,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称职的公仆、廉洁的干部。

(一)学习上再深入,解决好理想信念弱化的问题。一是学好政治理论。积极推动理论学习规范化、持续化,认真学习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向中央基准看齐,向省、市、县委看齐。二是学精业务知识。加强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等业务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推动工作能力,不断用新的知识开启思维、改进方法、指导工作,努力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好工作能力问题。

(二)自律上再严格,解决好规矩纪律松散的问题。一是严守纪律规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干部的谆谆教诲,保持清醒头脑、清醒认识,强化自我约束,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纪律规定,时刻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约束,筑牢防线、不触红线。二是管好交往圈子。积极从净化周边环境入手,减少不良影响。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下决心减少应酬,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正之风,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三)宗旨上再强化,解决好担当作为不强的问题。一是增强大局观念。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坚持在实干中破解难题、在作为中服务群众,坚决抛弃“管好自己一亩地、不耕别人半分田”的错误认识,努力把自己摆在全局的高度,主动谋划工作、主动承担任务,做好组织的参谋员、战斗员。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深入基层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争取做一个基层通、民情通,努力为群众多办一些修路、架桥、发展产业等实事,赢得干部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四)责任上再夯实,解决好从严治党不够扎实的问题。一是做到两手都硬。在管好自己、家属、亲朋及身边工作人员的同时,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坚持将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确保抓经济的手和抓廉政的手都硬起来。二是坚持防微杜渐。坚持定期深入分管部门开展调查研究、谈心谈话活动,2021年力争与分管部门所有科级领导干部至少谈心谈话一次,对离岗干部、新任职干部、群众有反响的逐一谈心,及时了解干部动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勤政的干事创业环境。

以上对照检查,可能问题查找的还不够准确、原因剖析的还不够透彻,我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今后认认真真补课、扎扎实实整改,努力做一名信仰坚定、堪为表率的党员干部,努力为商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题五个聚焦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概括,也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方针。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思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可行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强调认清民族关系的主流、大力倡导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促进了新时期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发展。他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从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战略思想。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总体部署,包括援藏、援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开展,都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共同理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其中有关民族工作的指示,要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旋律和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正确途径和必由之路。

民族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要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高度,认识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实质,推动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永远也不可能停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目前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理论体系主要是对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前30年等历史时期民族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和概括,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炼还不深入,尚未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少观点和话语体系陈旧、理论与现实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学术话语跟不上实践的创新。既不能准确反映我国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也不能有效指导下一步的民族工作实践。这就要求学术界以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在民族工作领域尽快形成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当前解决精神方面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五个认同”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共同体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践行。“五个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基础保障,必须抓好抓实。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大力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广泛教育群众。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公民意识,让各族人民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地域身份、群体身份,更要明确自己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公民身份、国民身份,把“五个认同”作为每个公民第一位的意识,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民族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要把自己作为党和政府的代言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多为民办实事、不与民争利,时刻牢记处理好干群关系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认真研究民族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级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国家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切实为各族群众服务。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深化细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举措。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切实解决人口双向流动、多向流动过程中涉及民族因素问题的处理,按照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个体的事件上升为民族问题。推进嵌入式社区建设,推进少数民族群众在内地就业、流动的保障政策落实,构建各民族互相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针对民族交往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融的理论顾虑和担忧,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围绕上述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制度基础。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好。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体系,民族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改革完善民族政策。调整政策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进行科学论证、严格评估,以减少某些过时政策的负面影响。通过政策法规的调整完善,最大限度地把各地区、各民族的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团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主流,最后汇集成占据世界人口相当比重的中华民族,同时又在内部保持着多种多样的民族、宗教和文化类型。作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大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和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思想资源,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其中都涉及了如何处理多样性和整体性、差异性和一致性的问题。多样性和整体性并不是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括多元。“多”和“一”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整体表述,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具体工作方向。民族工作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明确中华民族整体性、一致性的发展趋势,在大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强调各民族内在联系,促进共同体特征的增强,强化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原则,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确规定。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不能以汉族代替中华民族,各民族更不能置身于中华民族之外。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即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这“五个并存”说明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事业尽管成就巨大,但也面临挑战。在这一阶段,大民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必须强调宪法权威,用法律来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歧视。

主题五个聚焦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中国与世界利益和命运深度交融交汇的大势,多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遵循,这是我们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制度保障

“中华民族”入宪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宪法保证。2018年宪法第一次将“中华民族”入宪,在“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将“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征首次写入宪法,从根本法高度肯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确立了56个民族的宪法地位,反映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守望相助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发展的新成就、新使命和新要求,为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宪法依据和基础,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了宪法遵循,是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引导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依法打击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切实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政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了历史性贡献。60年的充分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民情的根本民族制度。新时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契合,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流和政治联系更加通畅、便捷。在民族事务治理过程中引入协商民主机制,通过平等的对话与协商,扩大共识,各族群众之间的政治互信得到加强,产生一些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族际政治整合模式,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促进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程序、议程的完善和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制度保障。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了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心民族地区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党和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列出了财政、投资、金融、产业等9大支持政策,提出了综合扶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文化繁荣发展等37个工程项目。民族地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民族地区全面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了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新时代仍需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

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的历史条件需要主动把握时代的主题,从宏观视野审视,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有政治视野。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面对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更加需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迈上更高水平。

其次,要有发展视野。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这个总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新发展措施,取得新发展实效,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精神、社会、文化、法治基础,不断壮大中华民族共同体实力。

再次,要有世界视野。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梦与世界梦紧密相连。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和铸牢,两者相辅互相成,相互促进。要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在大变局时代继续开拓发展新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其中的重大关系。

首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来审视和谋划,注重发展目标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增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一家亲感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要统筹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关键是统筹好“一”和“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正是统筹解决好了“一”和“多”的关系,才使我国民族关系得以健康发展,为解决民族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再次要统筹兼顾各方,综合平衡。民族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统筹兼顾好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既把发展当成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争取人心、增进团结,建设和维护好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惟进取也,故日新。”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在“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路上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理论、制度、实践方面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理论创新,不仅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还要积极回应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问题、民族事务等议题的理论需求,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完善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坚持制度创新,在坚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多民族国家建设制度,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度设计,使中国民族事务治理制度更加定型、完整。坚持实践创新,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五个并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新发展,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混居,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确保中华民族在团结奋进中凝聚起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