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精选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15:37:39 |
- ZTFB |
- 10页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框架。那么要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心得体会的目的和内容,对自己想要总结和归纳的经历、学习或工作进行梳理和整理,找出其中的亮点和收获。其次,要注重自身的思考和思想的提升,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感受、改变和成长,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同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握住要点,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叙述。最后,要结合实际,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积极借鉴和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为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提供借鉴和指导。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一
张贵斌,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海城市西柳小码头村人,1948年5月鞍山刚刚解放后入伍,1949年2月入党,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49年3月25日,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2月因伤转业后,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公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张贵斌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二
94岁的张贵斌老人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他的功勋才被人知晓。他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为大力学习宣传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张贵斌同志“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在张贵斌老人家中,孙慧芳同老人亲切交谈,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向他颁发“鞍山好人·时代楷模”证书。孙慧芳说,老人深藏功名,不给政府和国家添麻烦,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张贵斌表示,他将继续以一名党员和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三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安排,10月18日,xx市残联开展了学习“张贵斌”先进事迹活动,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xx市残联副理事长xx诵读了先进事迹材料,同时强调,共产党员的称号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党员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改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的行动指南。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xx市残联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学习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自觉地以张贵斌为榜样,学习他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不计名利、恪尽职守,敢于担当、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素养,以便于残联党员干部更积极的投入到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事业中。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四
人民英雄张贵斌是一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优秀英雄代表,他的事迹感人至深,为我们树立了德行典范。通过学习他的心得体会,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他的直觉和智慧,更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做一个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的人。
第二段:张贵斌的勇敢和无私。
回顾张贵斌的事迹,他在救火中丧生的勇敢行为震撼了全社会。无论是在大火四周蔓延的情况下仍坚持逼近,还是面对巨大的热量和无法捉摸的隐患,他都没有丝毫退缩。他的勇敢使他成为一个充满正义感和担当精神的榜样。他从不把自己的安全看作是第一位的,而是将他人的生命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他的无私和勇气,他被赋予了“人民英雄”这样高尚的称号。
第三段:张贵斌的责任与敬业。
张贵斌在执勤的时候,始终把自己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放在第一位。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时刻保持着一颗对工作的敬业之心。无论是在“515”警察节还是在平凡的日常执勤中,他都严肃、认真地对待。他深知,只有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安定和宁静。
第四段:张贵斌的爱心和善良。
作为一名警察,张贵斌不仅有执法的严谨,更有一颗爱心。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始终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每当有市民需要帮助时,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他的爱心感染了周围的人,大家对他无比尊敬,甚至感到自豪。
通过学习张贵斌的事迹和心得体会,我们更加明白了一个普通人也能成为英雄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正面的影响。我们应该像张贵斌那样,坚守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并始终保持着对他人的关心和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活出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为社会创造美好。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五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2019战斗英雄张贵斌事迹有感。
说到70多年前那场7天6夜的战斗,他说,全连只活下来三人。能够幸存,已是人生大幸,他知足。说到作为人民功臣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场景,他说,那是这辈子最激动最光荣的时刻。
几十年,他从不抱怨,从未对外讲过功勋。他甘于平凡,用平凡书写伟大。
他就是今年94岁的张贵斌,一位曾经先后立过三次大功的老兵,一位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人。
1.6米的身高,满脸皱纹,说到70多年前那场7天6夜的战斗,他说,全连只活下来三人。能够幸存,已是人生大幸,他知足。说到作为人民功臣被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场景,他说,那是这辈子最激动最光荣的时刻。
几十年,他从不抱怨,从未对外讲过功勋。他甘于平凡,用平凡书写伟大。
他就是今年94岁的张贵斌,一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的战斗英雄,一位曾经先后立过三次大功的老兵,一位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人。
直到不久前海城地区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荣誉才被人知晓。
日前,记者走进了张贵斌的家,了解功勋老兵的故事……。
走进小屋,老人正坐在沙发上,胸前佩戴着多枚勋章。
沙发上摆放着尘封许久的大小证书。如果不是这次采访,这些勋章和证书还会继续沉睡。
开启这些勋章秘密的,是这次全市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
不久前,二女儿张英带着张贵斌的证书和勋章,陪伴父亲来到西柳镇信息采集点。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
老人的报功书是解放军东北军区签发的,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再看老人的个人信息,出生于1925年,1948年参军,1949年入党,先后立大功三次。
张贵斌深藏着的报功书早已泛黄,薄薄的一张纸满载着岁月的痕迹,边边角角都破损了,可报功书上的寥寥文字,却清晰地印证了一位战斗英雄浴血战场的事迹。
工作人员备受震撼的同时也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身边还藏着这样一位战斗英雄,这样一位张富清式的人物。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从小出生在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我要去当兵。”那时,张贵斌结婚不久,妻子刚有了身孕。尽管如此,他还是走进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次重要战斗,战况异常惨烈。
张贵斌当兵不久,却非常勇敢,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守卫在阵地上,枪不离手。“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但我们就是顽强。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把我的腿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张贵斌被炮弹炸伤的左腿上的伤疤至今依然清晰可见,现在还会时常疼痛。可他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与许多战友相比,他已经够幸运了,起码活了下来。他还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牺牲战友的遗物都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老人的声音颤抖了。
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英勇,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北京解放后,获得“人民功臣”称号的张贵斌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们的接见,他本人在1949年2月入了党。家乡的妻子也感受到了这份荣光。二女儿张英说,她小时候听姐姐说,当年父亲的报功书送到家里的时候,一路吹吹打打,大伙都往家里来恭喜母亲。可很少有人知道,张贵斌在外打仗时,妻子和女儿是靠着妻子丁凤珍编草鞋为生,日子过得很艰难。
1954年2月,走了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获得两次大功的张贵斌转业回到了老家西柳镇小码头村。本来可以留在广州海关,但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主动申请回乡。当时他跟组织说:“家乡更需要我回去建设。”回乡后,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了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提过自己的功绩。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个人得失,他淡泊名利,对于物质的需求,更是简单又简单。“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以前张贵斌老两口住的地方暖气不好,老两口年纪大了受不得冻,十几年前才换到了这里。但这里也是老房子,面积又小,可张贵斌说,够住了。
现在,张贵斌还会外出遛弯,去小广场跟大家聊新闻,聊党的好政策,但从未说过自己是个立过战功的老兵。邻居都不太相信张贵斌已经90多岁了。后来确认了他的岁数,大家都说,他身体这么棒,肯定是心胸豁达,儿女孝顺。再听说他的老伴也健在,已93岁了,大家感叹,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丁凤珍说,自己是农民,习惯了苦日子,现在国家每个月给高龄补助几百元,很不错。她说:“两个人一起平平安安的,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如此安贫乐道,是因为张贵斌和老伴从未想过索求。
这几年张贵斌因病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张贵斌从来都是刚感觉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们去报销,全拿工资的钱去买。他说,国家给自己的工资不少了,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张贵斌平时穿着极其简单,他也不让儿女给他买新衣服,他说,有两件衣服换洗足够了。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接受教育。他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那么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
83岁的王素清是张贵斌家的老邻居,听说记者采访张贵斌,老人特意赶过来,就为了跟记者说几句话。“张大哥人太好了,在村里做书记时,替老百姓做事,谁有困难找到他都尽力去帮。有两件事我一直记得,一件是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钱了,担心丢钱的人着急,他就守在原地,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一直到失主回来。还有一件事,他后来做信用社主任,有人贷款做买卖结果钱还不上,他自己掏钱把5万元还了。作为村书记,他事事做在先,公平公正,大伙心里都敬佩他、信服他。”
今年66岁的李恩思,1962年随父母下放到张贵斌所在的村。张贵斌帮助他们安顿下来。李恩思的父亲病重,张贵斌帮着买药、打针。李恩思的父亲病逝,张贵斌一手操办了后事。那时李恩思年纪还小,他的妈妈身体也不好,父亲去世后,他家的事里里外外都是张贵斌帮忙。李恩思说:“感恩在心,一辈子忘不了。”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六
9月26日上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郑重地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戴在老英雄张贵斌的胸前。老人高兴地说:“这是国家给的荣誉,感谢党和国家。”
鞍山日报9月23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平凡的英雄》一文见报后,曾多次获得大功但选择回到地方默默耕耘、甘于平凡的老兵故事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纷纷聚焦鞍山,先后赶到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的光辉事迹。
9月26日,中央电视台一行三人来到鞍山,对老人及家人展开了采访。央视记者卜大菲说,张贵斌老人从战场回到地方,甘守平凡、不提任何要求,在平凡岗位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心间,让人感动,令人钦佩。通过采访,他们也得到了灵魂洗礼。
张贵斌老人的外孙女之前只知道姥爷是军人,曾参加过解放战争,但对老人战斗中和回到地方的故事一无所知,那些军功章也从来都没有见过。她说:“那些东西姥爷从来不提,要不是看到报道,我都不知道姥爷这些年身上藏了这么多秘密。姥爷心有大义、对党忠诚,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我为有这样的姥爷而骄傲!”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七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部队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八
他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脱下军装后却深藏功与名,连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核实老兵信息,他才将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拿出来。
他就是94岁的老兵张贵斌!
战斗7天6夜,全连只剩3人。
这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历经了70多年,纸面已泛黄,但上面的文字,仍清晰地记录着一名战斗英雄浴火沙场的事迹。
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家住海城西柳小码头村的张贵斌参军来到部队。当时,他刚结婚不久,妻子也有了身孕。
1948年10月,塔山阻击战打响。此役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他的战友们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
张贵斌:“那时候一边打仗一边救伤员,7天6夜,我背了20多个伤员。天上扔炸弹,根本不想,一心就想把这仗打胜……胜利以后我们连就剩3个人。”
记者:“当时一个连有多少人?”
张贵斌:“120多人”
记者:“就剩下3个人。”
张贵斌:“嗯。”
张贵斌:“当时腿上有块肉被飞机炸弹刮了下来,我就用土面子糊上,再用布条缠上,血就止住了。那时候不觉得疼,还抢着背伤员。”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刚刚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之后他跟随部队打武汉、打长沙,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却选择了复原回乡,把机会留给了战友。在他看来:在哪都一样为人民服务。
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海城,张贵斌从此将四次大功、四次小功的立功证都压在箱底。儿女、邻居、单位同事都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从部队转业后,张贵斌先后在村党支部、西柳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又到西柳供电所当会计,再后来到海城农电局物资供应站工作。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农电局西柳供电所任会计,他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力求账目清清楚楚。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拖着伤腿,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每一个往返都要三四个小时。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6年,张贵斌从没耽误过工作。
到器材库工作后,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列车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张贵斌与同事赶着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但在张贵斌的带动下,大家伙从没有过怨言。
张贵斌:“以前都是点洋蜡或小油灯,现在修电,电亮了,老百姓心也亮堂了,我心里觉得更亮堂。”
“回家养病,给国家省钱”
作为离休干部,按照规定,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理出院。
张贵斌的女儿张英:“本来应该再住一个星期,但是他说不住了,要回家养病。”
张贵斌:“我回家养,给国家省下那钱,给灾区的学生、贫困户们,给更多需要的人。”
对党忠诚,不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做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今年鞍山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张贵斌的事迹才被家人和社会所了解。今年四月,张贵斌才第一次将深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和喜报拿出来。
张贵斌:“我入党70年,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应该对党忠诚,我就把这事情说了。”
西柳镇民政办公室主任陈雷:“当我看到这些军功章、立功受奖证书时很震惊,因为很少有人会有这么多军功章。”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有31平方米,是他离休后攒了7年工资买下来的,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三个女儿一直在农村务工,儿子接他的班,在镇上的供电所当管理员。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部队接受的教育。
张贵斌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都要想着国家和大多数人,不能光想着自己。人这一生,要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这样我们的国家就更强大了。”
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老兵张贵斌堪称圣人。
张贵斌,1949年2月入党,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
1949年,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54年,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公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
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这让我想到另外一个老兵:张富清。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而在张富清退役转业时,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贵斌说:“我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张富清说:“我一想起和我并肩战斗的战士有多少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我有什么资格拿出来,在人民面前摆啊。”
《中庸》说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张贵斌、张富清这样的老兵不就是圣人吗?
在国家和人民陷入沉沦时,他们把自己化身为火苗,拯救这个国家。当国家站起来了,他们选择默默无闻。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老兵就是我们国家的牛,奉献出一生,默默无闻,不求回报。
正因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圣人”存在,我们才有今天的富强。向老兵致敬!
一个月前,在记者采访老英雄张贵斌的过程中,老人不止一次表达过想去辽沈战役纪念馆看看。17日,在儿女的陪伴下,老英雄张贵斌终于圆梦。
当天早晨,张贵斌早早起床,像出征的战士一样穿上军装,在国网鞍山供电公司的安排下,与老伴和儿女出发。
“快看,有位老兵!”到达辽沈战役纪念馆后,身穿戎装、满胸勋章的张贵斌刚下车就立即引来参观群众的关注。本来老人是坐着轮椅参观的,但当走到辽沈战役纪念碑前,张贵斌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步行到碑下,庄严地敬了个军礼。“看到了,终于看到了,不用总想了……今天能过上好日子,太不容易了,想不到我还能来看战友们。”在纪念碑前,老人像孩子一样哭了。
在纪念馆一处展柜前,张贵斌一眼认出了塔山英雄树。这棵大树当年曾为坚守塔山的战士挡下无数子弹,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弹孔。此刻,他与讲解员互换了角色,讲起了这棵树当年的故事,周围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在全景画馆,张贵斌看到了辽沈战役的还原图,老人又跟儿女和讲解员讲起了当年战斗的惨烈情景。
走出纪念馆,老人在烈士名册碑前久久不愿离去。他抚摸着战友的名字,不停地呼唤他们的乳名。“战友们,国家强大了,现在不用打仗了……”张贵斌含着眼泪向曾经的战友说着悄悄话。当大家提醒他注意身体,早点回去时,他说:“还有李恩禄(音)没找到,下次要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九
张贵斌,1925年出生,男,辽宁海城西柳镇小码头村人,1948年初参军。他曾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但脱下军装后却深藏功与名,连儿女都不知道。直到今年核实老兵信息,他才将藏了65年的军功章、立功证拿出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老英雄张贵斌事迹学习。
今年93岁的张贵斌,是立下多次大功的战斗英雄。但他脱下军装后,把荣誉压在箱底,深藏功与名。这一藏,就是65年,其中有57年是在供电公司。
参加惨烈的塔山阻击战,他冲锋在前。
1948年初,鞍山刚刚解放,23岁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刚参军,他就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获记大功一次。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49年2月6日,老人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这一天,张贵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随后,张贵斌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等地,先后立大功、小功数次。直到1954年受重伤,他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公安局工作。但张贵斌把机会留给战友,自己选择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他说,在哪儿都一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他收起了军功章,当起了农民,从未向家人和外人提及自己的战功。
在农电局物资岗位工作,算好心中的“良心账”
1962年,张贵斌来到了海城市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海城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我们每天就是干活,给农村架电网。”张贵斌回忆说,建设材料每天都是前脚进库,后脚就被拉走用了,工人们没有休息日,工作热情非常高。“有时候人手不够,我也跟着工人们去架线,就靠人力把电送到各个村。”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他的同事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他在要害的物资管理岗位上干了,坚持原则,没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可以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终于拿出军功章——大功4次、小功4次。
20,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
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经档案查阅证实,张贵斌在战斗中先后立大功4次、小功4次。
忠诚为党,一心为民;英雄无言,历史有痕。
在国家需要时,张贵斌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回到家乡,他不褪共产党人本色,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
从部队转业,张贵斌先后在村党支部、西柳信用社任过负责人,之后又到西柳供电所当会计,再后来到海城农电局物资供应站工作。
然而,无论岗位如何变动,张贵斌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回乡第一年,张贵斌被推选为小码头乡生产社委员。由于生产社刚成立,没有生产条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复员疗养费全部拿出来,为社里买了3匹马和一驾马车,带领社员发展集体经济。那时药品短缺,张贵斌主动将组织配发用于疗伤的药品,无偿提供给有需要的村民。
83岁的王素清是张贵斌家的老邻居。他回忆,张贵斌特别热心,在村里时,谁家有困难,他肯定尽全力帮忙;当信用社主任时,有几个困难户贷款还不上,他就自己掏腰包帮着还。大伙儿打心眼里敬佩、信服张贵斌。
工作中,张贵斌始终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农电局西柳供电所任会计,他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力求账目清清楚楚。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公里,张贵斌经常拖着伤腿,骑自行车去局里办事,每一个往返都要三四个小时。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6年,张贵斌从没耽误过工作。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张贵斌自制了一个钱褡子,一分不差地将带着体温的往来款送到、领回。”张贵斌的老同事赵汝策告诉记者,张贵斌不仅在会计岗位上特别称职,调到海城农电局器材库工作,同样是一把好手。到器材库工作后,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列车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张贵斌与同事赶着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但在张贵斌的带动下,大家伙从没有过怨言。
1978年,张贵斌离休。当时,正值器材库扩建,海城农电局特返聘张贵斌负责扩建工程。“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儿,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张贵斌就是一名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优秀党员。
张贵斌处处为企业、为国家着想。这几年,张贵斌因病经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条件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他从来都是刚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去报销,拿自己的工资去买。他说,国家给的工资不少,不能再花国家的钱了。
“相比于牺牲的战友,我很幸福。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对照党章,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些不算什么。”面对人们对自己“舍生忘死、报效祖国,深藏荣誉、甘于奉献”的称赞,张贵斌这样说道。
一次庄严承诺,一生忠诚不变。
张贵斌,一位耄耋老人,以始终坚守的初心,昭示着一名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
山炮、野炮、加农炮、榴弹炮等数十门重炮一齐开炮,加上海面上军舰的轰击和空中飞机的俯冲扫射……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塔山这个仅12千米宽的阵地上,东北野战军以8个师顶住国民党军11个师的进攻,成功阻击从葫芦岛援锦的敌军,战役激烈程度“甚至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这就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局部战场——塔山之战的胜负,不但关乎辽沈战役的进展乃至结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自此以后解放战争的进程。”军旅作家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这样评价说。
当时22岁的东北野战军战士张贵斌宣誓“寸土必争,与阵地共存亡”。他所在连队的120人,此役后只幸存3人。因为在塔山阻击战中的英勇果敢,张贵斌获“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时光荏苒,70年过去了。2019年4月3日,张贵斌的二女儿张英在本村的村民群里看到国家在收集退役军人信息的消息后,拿着父亲的退伍证来到西柳镇民政办,被告知必须要本人带齐所有证件和立功证书等完整材料才能办理。4月19日,女儿陪着93岁的张贵斌带着残破不全的报功书和军功章再次来到这里,登记个人信息。
看到这些证书和勋章时,辽宁省鞍山市军人退役事务局王久泽震惊了,他反复核实了这位老兵的立功信息和档案,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英雄传奇自此揭开。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深藏功名70年,竟连身边的家人和同事都不知道他的事迹。张贵斌说:“以前不提,因为我不觉得自己是功臣,战友们都留在了那块阵地上,我只是大海里的一个小水滴,没必要宣扬。现在提,是因为国家需要采集信息。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国家需要,我随时做好准备。”
1949年8月6日,张贵斌加入中国共产党。“党教育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就要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从战场战士,到成为电力员工,他恪守这个承诺70年。
海城虽然解放了,但还有很多受苦的人等着解放,我不能只想自己家。
1926年12月,张贵斌生于辽宁省海城市他山乡小码头村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幼年时给地主放过牛,少年时在店铺当过伙计,没上过一天学,“那时候是真苦啊,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住的是小茅草屋,跟现在真是没法比。”老人回忆说。
张贵斌于1948年6月参军,成为了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担架营二连三十排十二班的一名战士,那时候海城刚刚解放。参军时,他的妻子丁凤珍怀孕两个月,家中还有多病的母亲。“我知道自己的苦,就知道天下人的苦。海城虽然解放了,但还有很多受苦的人等着解放,我不能只想自己家。”这是张贵斌参军时最朴素的想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临战训练,张贵斌随部队西渡辽河。1948年10月7日,张贵斌所在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奉命进入辽西地区,阻击国民党增援锦州之敌。10月10日凌晨,国民党“东进兵团”发起进攻,塔山阻击战打响。他一边战斗一边救治受伤战友,先后从前线阵地救下数十名伤员。
战斗中,张贵斌的膝部受伤,他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按上就继续战斗。“那一仗实在是太惨烈了,子弹就在耳边呼啸,飞机大炮轮番轰炸,就那么大块地方,基本被炸遍了,地下水都被炸得满阵地飞溅。我是全连120人里的幸存者,我的战友们大都留在了那块阵地上。”张贵斌说。此役后,张贵斌获“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四纵改制为东北野战军41军。东北解放后,张贵斌随军南下,转战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1950年至1953年,张贵斌先后在41军任后勤部卫生队上士、电讯队上士、通信科供给员、军直通信营司务长。1953年年底,因常年急行军、野外露营和长期工作劳累,加上腿部旧伤复发,他瘫痪住院。1954年7月,他被转到湖北省咸宁疗养院接受康复治疗,并担任了修养连的副连长,还是院党委委员。不久,因前方剿匪部队受伤人员太多,在病稍微好转的情况下,张贵斌主动让出床位,要求出院。鉴于他是荣立三次大功、四次小功的战斗英雄,组织上准备安排他到广州海关或汉口公安局工作,但张贵斌却选择复员回乡。
从此,张贵斌把军功章和立功证书压在箱底,就连儿女都不知情。亲戚、邻居和单位的同事只知道,他是一个老兵。
我可以不回家、不吃饭、不睡觉,也不能让国家财产受损失。
1954年12月,张贵斌复员回到家乡小码头村,正赶上村里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2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带领社员发展集体经济。120元钱当时能盖五间漂亮的大瓦房,而他全家六口人却还住在草房里。“我们家虽然苦了一点,但房子还能住。党员就是要以身作则,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张贵斌说。
1956年至1963年,张贵斌先后担任了他山乡信用社主任、大队支部书记等职。无论在小码头村当支书,还是在他山乡信用社当主任,张贵斌从没有为自己谋私利。
“部队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作为受党教育的老党员,必须要有这种自觉。”张贵斌回忆说,在塔山阻击战中,部队路过锦州老乡果园时,战士们强忍饥渴,没有一个人上前摘苹果吃。
1964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先后任西柳供电所会计、所长。当会计,他坚持原则、力求账目清清楚楚;当所长,他身先士卒、恪尽职守。
西柳供电所距农电局15千米,张贵斌经常拖着伤腿、骑着自行车,去局里上交电费、请领工资,每一个往返要三四个小时。每个月最后三天,他还负责抄西柳供电所负责的23个村的电表,平均每天骑自行车跑七八个村。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张贵斌自制了一个钱褡子,把现金捆在身上,总能一分不差地将带着体温的往来款项送到。“那时候只知道他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但不知道为啥。他也从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耽误过工作。”西柳供电所的同事、今年78岁的刘洪生回忆说。直到记者采访,他才知道身边的同事竟是塔山阻击战中的战斗英雄。
从1963年开始,海城市农电局对农村电网进行大修改造。张贵斌工作的那段时间,西柳供电所的电网建设和改造任务十分繁重。作为电力行业的“新兵”,张贵斌刻苦钻研,努力掌握电工技术,很快就成为行家里手。张贵斌的老同事赵汝策说,张贵斌不仅在会计岗位上特别称职,在电力业务上也是一把好手。
当时人员少,当所长的张贵斌就带领全所职工参加会战。最忙碌的时期,他吃住在施工现场,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人晒黑了,累瘦了,可他没有一句怨言,每天在工地上抬电杆、架线路,总能超额完成施工任务。“那时候就是起早贪黑地干,不觉得累。一通电,老百姓特别高兴。有时候我们忙得没空吃饭,还有老百姓主动给我们送饭。电亮了,心里也亮堂。”张贵斌说。
1968年,张贵斌调到海城县农电局器材库工作。张贵斌的主要工作是从火车站接运器材,一火车皮的电杆、电线、变压器……靠人拉肩扛装上马车。这些器材在火车站多放一天,就需要多付一天的保管费。所以,只要器材发到火车站,张贵斌便和同事们套上马车去车站接货,经常半夜三更才能回到家。“连夜发来的东西,我可以不回家、不吃饭、不睡觉,也不能让国家财产受损失。”张贵斌说。
“他平时不多言不多语,但闲不住。没事就整理库房、收拾仓库,掉的螺钉都捡起来、码得不齐的钢材他去一根根码好;笤帚坏了,他自己扎一扎……”同事薛宝民说。
不能浪费国家资源,省下来可以给更困难的人用。
“人的一生要多做好事儿,少做错事儿,不做坏事儿。”这是张贵斌常告诫子女的话,也是他一生奉行的原则。
刚复员的时候,因为张贵斌身体不好,组织上给他配发了疗伤药品,但他基本没用过,都提供给了村里有头疼脑热的村民。做他山乡信用社主任时,有人贷款做买卖但后来钱还不上,张贵斌自掏腰包把钱还了。“1962年,我随父母被下放到小码头村,当时张贵斌主动帮助我们安顿下来。后来,我父亲病重,也是他帮着买药、送医,还一手操办了我父亲的后事。这种恩情,一辈子忘不了。”今年66岁的李恩思说。
“姥爷特别爱学习,我曾经送给他几本书做生日礼物,他可宝贝了。他还经常把写的纸条让我拿回去看,教我做人做事,我手里有好多张呢。”张贵斌的外孙女郭虹说。
张贵斌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说起父亲来,他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准攀比,不准奢华,更不准做对不起人的事。我们姐弟几个从小都要干活,吃饭掉个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袜子都是补了又补。”二女儿张英说。
张贵斌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前几年,他因病住院12天,可直到病好后才跟儿女提了一下,医药费都是自己出的。“现在国家给我的离休金不少,我很知足,不能再浪费国家资源,省下来可以给更困难的人用。”
“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心怀感激。我已经离休了,不能再给国家作贡献,只能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受党教育70年,我有生之年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张贵斌说。
张贵斌,男,汉族,1925年12月出生,海城市西柳小码头村人,1948年5月鞍山刚刚解放后入伍,1949年2月入党,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参加塔山阻击战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49年3月25日,作为塔山阻击战战斗英雄代表,在北平西苑机场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4年2月因伤转业后,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公安和广州海关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申请回老家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于1978年10月离休。张贵斌同志深藏荣誉功勋60余载,在地方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直到退役军人信息比对核查时,张贵斌同志的先进事迹才被人知晓。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9月23日,鞍山日报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平凡的英雄》为题率先报道了海城退伍老兵张贵斌的感人事迹。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来鞍采访,10月8日,新华社推出《辽宁海城再现“张富清”——塔山阻击战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名65载》。10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刊播了老英雄张贵斌的事迹。10月5日、12日,辽宁日报、辽宁卫视《辽宁新闻》先后进行了报道。张贵斌同志的事迹经各大媒体刊载和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张贵斌同志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本色,在部队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身负战伤,战功卓著;到地方,他主动回到农村,造福群众,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离休后,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始终保持着老一辈革命军人的精神面貌和优良作风,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退役军人的楷模,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一心跟党走,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1948年,鞍山刚刚解放后,张贵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勇敢作战,7天6夜的战斗中始终坚持“人在阵地在”,直至战斗到最后全连仅剩3个战友,用血肉之躯守住了阵地。之后,又随部队转战了半个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伤转业后,他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当了农民,在村支书、信用社、供电所、农电局每个岗位上,党让干啥就干啥,一心朴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液,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坚定信仰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铮铮誓言。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张贵斌同志始终保持朴实纯粹,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动作为,不务虚功、奋发进取。张贵斌作为战斗英雄,转业时不要求组织照顾,把去大城市的机会留给了战友,主动申请回到了老家农村,在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一直以来,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以往的功勋荣誉从不提及,连家人都不曾知晓。,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制作建军90周年退役军人专题节目时,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仍然对战功只字未提。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切实站在改革发展主战场、重点工作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以只争朝夕、夙夜在公的精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张贵斌同志无论岗位如何变化,始终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体现出朴实纯粹的优良作风。回乡第一年,他被推选为乡生产社委员,生产社没条件生产,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为生产社增收。他任职村书记期间,事事做在先,一切为村民考量,处处为国家着想。他在信用社工作时,有困难户还不上贷款,就自己掏钱给还。到县农电局工作后,起早贪黑、顶着酷暑严寒立杆架线,点亮了乡里的万家灯火;工作的最后几年,他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物资存放全靠他一个人记账,他始终认真负责、细致踏实,坚决把这个良心活干好。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单位,都要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兢兢业业、亲力亲为,时时处处贡献出个人的全部力量。
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清廉自守、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张贵斌同志最难得的品质是艰苦朴素,从不向组织提出特殊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张贵斌离休金5000余元,但是现在还和老伴到街上捡旧衣服和鞋,清洗干净后留给困难的群众拿去用。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用全额报销,但只要病情好转能够下床了,就坚持出院,总想着帮国家省一点,用在别处。至今,张贵斌和老伴还住在30平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对平平安安、有吃有穿的日子很满足。向张贵斌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时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任何时候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特殊要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做到生活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向高标准要求。
一张残破不全的喜报勾勒出一位为国尽忠又深藏功名的英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辽宁海城又涌现出一位“张富清”式老英雄。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尽管已是94岁的耄耋老人,第一眼看到张贵斌,还是一位打不倒的军人。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东北野战军四纵41军后勤担架营2连3排12班战士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1948年初才参军的张贵斌立一大功。
之后,张贵斌跟随部队打仗转战大半个中国,直到南下攻打桂林时受重伤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作为战斗英雄,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公安局工作,但他却在1954年复员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当了农民。张贵斌说:“我要回乡参加建设,回家孝敬老母。”
从此,张贵斌将4次大功、4次小功的立功证压在箱底。儿女、单位、邻居只知道他是一个打过仗的老兵。
张贵斌所在的单位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20建军90周年时做过退役军人的专题节目。张贵斌在节目中说:“我们趴在战友的尸体后面战斗,我这个新兵活了下来,火线入了党。”他对战功只字未提。
直到2019年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仕科说:“核实了老英雄的立功证和档案后,我们十分敬佩,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
回到家乡的张贵斌收起了军功章,但延续了军人雷厉风行、一心为民的作风。他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生产社。村里没钱,他就拿出全部复员费100元,买了3匹马和一辆大车。
1962年,张贵斌到海城县农电局工作,起早贪黑立杆架线。他说:“看到乡亲们家里灯泡亮了,我高兴得睡不着觉。”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国网海城市供电公司经理宁辽逸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的二女儿张英说:“有时候,我和我爸说‘多住几天国家也给报销’。他就教育我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
离休金5000余元的张贵斌和老伴现在还会在街上捡旧衣服和鞋,他让女儿洗干净放在院里台阶上。“还会有更困难的人,他们就拿去用。”张贵斌说,“党和父母给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
踏实做事,不求回报;虽功勋卓著,却甘于平凡——10月14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老英雄张贵斌成为新时代鞍山的“偶像”,而鞍山社会各界也开始用实际行动向老英雄致敬。
鞍山各地区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张贵斌事迹的高潮,有关部门也纷纷关注老英雄的生活和健康。从了解到张贵斌的事迹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走访慰问了张贵斌,详细了解老英雄及其老伴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情况,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随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率先下发通知,在全市退役军人系统及广大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海城市相关部门、国家电网鞍山分公司陆续到张贵斌老人家探望。为让老人过个温暖的冬天,相关部门正抓紧协调,将为老人备一处好一点供暖条件的住房。
10月14日下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来鞍专程采访张贵斌,老英雄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一
张贵斌,祖籍河北邢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他因为在抗击非典病毒期间壮举,被誉为“英雄张贵斌”。我读到了有关他的事迹和他所说的一番话后,深受鼓舞和感动。他的心得体会不仅仅是关于生死,更是关于人生的真谛。下面将从对生命的理解、责任感、坚持信念、团队合作以及爱的力量五个方面展开阐述,来探讨“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
对生命的理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根本的课题之一。张贵斌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理解令人深思。他曾说:“只有活在别人的心中,才有可能长生不老。”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同时,我们也是彼此关联的一部分。只有活在别人的心中,才能在他人的记忆中永存。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不仅是对自己的活着有意义,更要对他人的生命有所贡献。
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品质。张贵斌在面对非典病毒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前线。他曾说:“我是一个军人,我有责任去保卫身边的每一个人。”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作为一个军人,他的责任感使他义无反顾地去面对困难和危险。这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为他人的安全和幸福负责任。不仅仅是军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为社会、为他人尽心尽力。
坚持信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品质。当时非典病毒肆虐时,张贵斌所面对的压力和困难是巨大的。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毫不退缩。他曾说:“魂牵梦萦是不会改变的。”这个信念使他坚持到了最后,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坚持信念需要勇气和毅力,但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团队合作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张贵斌在抗击非典病毒的过程中,必须与其他医护人员紧密合作,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他在团队合作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鼓舞着团队的士气。团队合作的成功需要每个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互相帮助。
最后,爱的力量在张贵斌的言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曾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互相关心和帮助。”这番话充分表达了他对爱的深切理解。在抗击非典病毒的过程中,他不仅展现了对他人的无私关爱,也收到了来自他人的爱和关心。爱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有无穷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度过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人民英雄张贵斌的心得体会的阐述,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对生命的理解、责任感、坚持信念、团队合作以及爱的力量在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他的事迹和言行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智慧,鼓舞了我们每个人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不畏困难,坚持不懈,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二
张贵斌1925年出生在西柳小码村。他的父亲给地主家干活,一次意外把地主家的驴弄丢了。地主为了惩罚他,赶着马车从他身上轧了过去,当时人就不行了。张贵斌的哥哥被国民党抓走充壮丁,活不见人死不见尸。1948年,鞍山解放后,刚结婚不久的张贵斌毅然参军,踏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一次非常重要非常惨烈的战斗,作为刚刚参军不久的新兵,张贵斌参加了战斗。回忆起当时的战斗场景,老人眼含泪花,他说,“我们人少,敌人人多,那时候没工夫想别的,就想一定要挺住。天上的敌机不停地飞,炮弹不断向我们阵地打来,我的腿被炸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有的战友倒下了,我就抢时间把他们背回来,我们最后能赢凭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战友们的鲜血渗透到泥土中,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久久不散……在7天6夜的激战中,全连只活下来3个人。作为幸存者,张贵斌觉得非常知足。直至今日,张贵斌仍然记得同班两位战友的名字:李恩禄、刁凤祥。“我们部队牺牲战友的遗物都陈列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些年我没能常去看他们……”说到这儿,老人的声音颤抖了。因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记大功一次。
在北平解放后不久,张贵斌作为“人民功臣”代表来到北平,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毛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刘少奇、邓小平、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我们,那时的场景是我一辈子最光荣最激动的时刻”。可是这种光荣和骄傲一直被老人深深藏在心底,这一深藏就是70年。老人深藏的报功书是民国37年解放军东北军区第四十一军签发的。70年的岁月流逝,报功书早已泛黄,边角早已破损,寥寥不多的文字清楚的表述出老人因为在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被评定为一等功。在老人家中,还珍藏着尘封已久的大小证书和多枚勋章。
老人说,塔山阻击战后,他随着部队转战大半个中国,又在战斗中荣记两次大功。1954年,张贵斌放弃了转业留在广州海关的机会,回到家乡西柳。他先后在村党支部、信用社任负责人,之后做过供电所所长,再后来到农电局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全心全意,不怕苦不怕累。他把证书和军功章藏在柜子里,从未向政府和工作单位提过自己的功绩。
直到不久前,老人才在二女儿的陪同下,来到西柳镇的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当工作人员看到证书时震惊不已,对这样一位深藏功名的张富清式的老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94岁的张贵斌耳聪目明,对目前的生活状况非常满足,每天他都坚持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新中国成立70年了,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经历了新中国站起来的不平凡岁月,也经历了中国富起来的伟大历程,我衷心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更美好!”张贵斌说。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三
一个多月前,记者采访94岁的老英雄张贵斌的时候,老人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他特别想去辽沈战役纪念馆,看一看当年生离死别的战场、埋葬战友英魂的地方如今变成什么模样。10月17日,在儿女的陪伴下,老英雄张贵斌终于圆梦。这一天,他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这个在梦中多少次想来的地方。
当天早晨,张贵斌早早起床,像出征的战士一样穿上军装,在国网鞍山供电公司的安排下,与老伴和儿女一起出发。从海城到锦州要3个小时的车程,几十年未出过远门的张贵斌一路兴奋地看着窗外,感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达辽沈战役纪念馆后,身着戎装、胸前挂满勋章的张贵斌刚下车,就立即引来参观群众的关注。许多人不时地向老人的儿女打听老人的情况。当听说老人曾经参加过塔山阻击战并立下赫赫战功时,大家更是敬佩得不得了。
本来老人是坐着轮椅参观的,但当走到辽沈战役纪念碑前时,老人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步行到碑下,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在浮雕前,张贵斌注目许久,思绪重回到那段九死一生的峥嵘岁月……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他与战友守在壕沟里坚持战斗七天六夜,坚守在被炮弹削平的山头,用血肉之躯和顽强的意志守住了阵地。最后,战斗胜利了,但全连只有3人幸存。“看到了,终于看到了,不用总想了……今天能过上好日子,太不容易了!想不到我还能来看看战友们,他们前赴后继洒热血,啥时候都不能忘了他们……”在纪念碑前,老人像孩子一样哭了。
在纪念馆一处展柜前,张贵斌一眼就认出了塔山英雄树。这棵大树当年曾为坚守塔山的战士挡下无数的子弹,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弹孔。此刻,他与讲解员互换了角色,讲起了这棵树当年的故事,周围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在全景画馆,张贵斌看到了辽沈战役的还原图,老人又和儿女、讲解员说起了当年战斗的惨烈情景。
走出纪念馆,老人在烈士名册碑前久久不愿离去。他抚摸着战友的名字,不停地呼唤他们的乳名。“战友们,国家强大了,现在不用打仗了……”张贵斌含着眼泪向曾经的战友们说着悄悄话。当大家提醒他注意身体,早点儿回去时,他说:“还有李恩禄(音)没找到,下次要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四
近日,鞍山市委作出了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后,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名、淡泊名利、朴实纯粹、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铁西区中小学师生中掀起了学习热潮。
铁西区实验学校组织学生召开了学习英雄张贵斌的主题队会,集体学习了鞍山日报《94岁老兵张贵斌甘于奉献的英雄》的报道。该校大队辅导员赵云峰说,张贵斌老人战功卓著,而他却深藏功名,不计得失、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了60余载。作为一名鞍山人,为钢都有这样一位英雄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教师,她将学习张贵斌甘于奉献不计名利的精神品质。学习他时刻不忘坚守初心,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赵云峰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立足三尺讲台,学习和发扬张贵斌同志的奉献精神,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用自己的知识点亮学生的智慧之灯,愿化作护花的一捧春泥,滋养一株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五
第一段(引言):
人民英雄张贵斌,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工,但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他却用自己的勇敢和无私,挽救了十几个学生的生命,被誉为英雄。近日,我有幸听到了他的讲座,深受启发,从中学到了很多对待生活和他人的重要观点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乐观心态):
在讲座中,张贵斌特别提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他说,他虽然是农民工,但是对待生活一直积极向上,从不向困难低头。他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场考试,只有通过乐观、勇敢和坚韧的努力,才能跨过困难的门槛。他的这番话让我深受触动,从此我学会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三段(真诚对待他人):
张贵斌在讲座中还谈到了他对待他人的态度。他告诉我们,他在救援中碰到了很多受伤的学生,但是他一直都把他们当成亲人一样对待,全力帮助他们。他说,对待他人,必须真诚、细心,才能得到真心的回报。听到这番话,我深深地明白了真诚对待他人的重要性,我决定从今以后,不论对待谁,都要保持真心真意,付出真正的关心和帮助。
第四段(感恩与回报):
张贵斌在讲座中也提到了感恩与回报的观点。他说,他之所以救助那些孩子并且放弃自己的安全,是因为他深深地感恩社会给予他的一切。他说,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于幸运的回报。我深表赞同,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拥有的品质。从此,我决定从小事做起,回报社会和他人的恩情,通过行动去感激他们对我的关爱和帮助。
第五段(人生价值):
最后,张贵斌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责任。他说,只有站在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份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不仅在救援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在平时工作中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听到他的这番话,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只要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份工作,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结:
通过参加张贵斌的讲座,我对待生活和他人都有了新的认识。他的乐观心态、真诚对待他人、感恩与回报的观点,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都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将铭记他的教诲,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他的理念,努力将这些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为社会做出贡献。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六
退役军人创业典型柏长春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精神,不仅自己学习,还组织全公司员工一起学习老英雄的先进事迹。
柏长春出生在黑龙江,1992年参军来到鞍山。退伍后,他留在鞍山,至今创业二十余年。这些年,他始终不忘部队教诲,树标杆、学榜样,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他现在是鞍山圣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这几年,他发挥企业负责人的优势,每年向社会提供20余个岗位,其中80%的岗位都面向退役军人招收。为尽快让退役军人适应社会,公司专门制定教学方案,让入职的退役军人边工作边学习,培养其独当一面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广阔平台。
柏长春说,他将把张贵斌老英雄的可贵精神落实在行动中,拓宽思路,更好地为广大“退役老兵”服务,为鞍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踏实做事,不求回报;虽功勋卓著,却甘于平凡——14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老英雄张贵斌成为新时代鞍山的“偶像”,而鞍山社会各界也开始用实际行动向老英雄致敬。
鞍山各地区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张贵斌事迹的高潮,有关部门也纷纷关注老英雄的生活和健康。从了解到张贵斌的事迹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组织走访慰问了张贵斌,详细了解老英雄及其老伴的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情况,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随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全市率先下发通知,在全市退役军人系统及广大退役军人中广泛开展向张贵斌同志学习活动。
海城市相关部门、国家电网鞍山分公司陆续到张贵斌老人家探望。为让老人过个温暖的冬天,相关部门正抓紧协调,将为老人备一处好一点供暖条件的住房。
14日下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来鞍专程采访张贵斌,老英雄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关注。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1948年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以来,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到地方,张贵斌坚守初心使命,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始终没有变,造福群众、埋头苦干的价值追求始终没有变。张贵斌的事迹启示我们,在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弘扬张贵斌的这种崇高精神,对标先进,不论身在哪个岗位,都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迎难而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真正以事为轴心,干起来、转起来、忙起来。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对党绝对忠诚,强化“作品意识”,负责任、敢担当、能干事,奋力把前进路上的挑战变成鞍山发展的机遇。“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实现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由之路。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不可能轻轻松松,必将充满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张贵斌为榜样,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咬定目标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努力做好鞍山振兴发展的各项工作。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市委的决定要求,把学习张贵斌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榜样中凝聚共识、汲取力量,坚守初心使命,埋头苦干实干,为鞍山振兴发展蓄积新动能,为建设平安舒适幸福新鞍山做出新贡献。
下一页查看更多。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七
今年93岁的张贵斌,是立下多次大功的战斗英雄。但他脱下军装后,把荣誉压在箱底,深藏功与名。这一藏,就是65年,其中有57年是在供电公司。
参加惨烈的塔山阻击战,他冲锋在前。
1948年初,鞍山刚刚解放,23岁的张贵斌毅然选择了参加解放军。刚参军,他就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战役——塔山阻击战。
“7天6夜,一直守在壕沟里战斗,阵地一步也没后退。战友受伤了、倒下了,我们就玩命背回来。一仗下来,全连就剩3个战友了。”张贵斌回忆。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最惨烈的一战。张贵斌和战友用血肉之躯,死死将国民党救援锦州的部队挡在塔山。
因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张贵斌获得“人民功臣”荣誉称号,并获记大功一次。1949年,作为战斗英雄代表,他在北京接受了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949年2月6日,老人清楚地记得这个时间。这一天,张贵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随后,张贵斌随部队转战东北、华北等地,先后立大功、小功数次。直到1954年受重伤,他才不得不离开部队。
转业时,组织上先后安排张贵斌到广州海关和汉口公安局工作。但张贵斌把机会留给战友,自己选择回到家乡西柳镇小码头村。他说,在哪儿都一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他收起了军功章,当起了农民,从未向家人和外人提及自己的战功。
在农电局物资岗位工作,算好心中的“良心账”
1962年,张贵斌来到了海城市农电局器材库担任负责人。“海城农村那时候还没有电,我们每天就是干活,给农村架电网。”张贵斌回忆说,建设材料每天都是前脚进库,后脚就被拉走用了,工人们没有休息日,工作热情非常高。“有时候人手不够,我也跟着工人们去架线,就靠人力把电送到各个村。”
在农电局工作的最后几年,张贵斌负责建设电力物资库。他的同事说:“30多年前,物资存放全靠记账,那可是良心活。组织上必须找政治素质过硬还懂业务的人干。”
他在要害的物资管理岗位上干了10年,坚持原则,没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
从硝烟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张贵斌很少计较得与失。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甚至连个厨房都没有。
作为离休干部,张贵斌住院费可以全额报销,但他每次生病住院,只要能下床走,就让女儿办出院。他说:“我省下来,国家还能用在别处。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张贵斌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能活到现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国家给的待遇,已经得到太多啦,不应该再要求什么了。”
终于拿出军功章——大功4次、小功4次。
2019年,鞍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反复要求核实老兵立功信息,张贵斌才将军功章、立功证、喜报拿出来。
勋章和证书让在场人员惊讶不已。老人的报功书,写明了张贵斌在塔山阻击战中英勇果敢,被评定为大功。经档案查阅证实,张贵斌在战斗中先后立大功4次、小功4次。
人民英雄张贵斌心得体会篇十八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以不凡经历给予我们不断拼搏的勇气。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不惧牺牲,参加多次战斗,先后荣立4次大功、4次小功。1954年回到老家海城西柳农村工作。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信用社负责人、供电所所长,后来又到农电局工作,一直到1978年10月离休。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听从党的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讲奉献。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用正能量让我们看到了应该坚持的方向。老人是离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5000多元,但他多少年都住在3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用着老家具,两件旧衣服穿了十几年,却毫无怨言、安然自乐。明知道可以享受很好的医疗待遇,但他总是主动放弃,想着能帮国家省一点就是一点。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
张贵斌为何成为“偶像”?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目标,看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现在全市上下正全力实施“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鞍山一员,我们要学习他恪尽职守、甘于担当的务实作风,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把岗位当成事业干,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只松鼠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12篇)
- 播音早功实训心得体会范文(模板9篇)
- 打卡解放碑的心得体会范文(汇总10篇)
- 对于狐狸打猎人心得体会总结(7篇)
- 最新文案策划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实用12篇)
- 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心得体会总结 平时表现好一到关键时刻掉链子(八篇)
- 最新情商智商辩论赛的心得体会简短(优秀15篇)
- 疾控改革中央文件心得体会及感悟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疾控改革(八篇)
- 参加实操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优质15篇)
- 医学伦理学课后心得体会及收获 医学伦理学学后感(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