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7篇)

  • 上传日期:2023-01-10 01:41:12 |
  • ZTFB |
  • 10页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本合同由下列双方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订立

甲方: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

住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 编: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

住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 编: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就服饰加盟店事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合同,并承诺共同遵守。

第一条

甲方为拓展服饰产品在________市(地区)的营销市场,甲乙双方本着发展的诚意,同意乙方在该地区经销甲方的服饰公司产品。

第二条

乙方专卖店的经营场地必须以设在繁华地段或者大商场的专卖店作为营业场所,各专卖店可自行装修,但是必须以中等以上的装修水平对待.我们也将提供装修参考及一些宣传图片。

第三条

甲方暂时不向乙方收取任加盟费用,但首次进货金额不低于____万元,乙方可自愿预存金(需五千元以上),用于支付服装进货时的货款及进货中所产生的费用,以提高配货发货效率。

第四条

乙方向甲方进货价为产品吊牌价格的基础上打____折。折扣将根据乙方季/月度销售额进行调整,如销售额低于双方事先约定,将取消以上折扣。

第五条

乙方的零售价不得低于产品吊牌价格的____折(换季及特价处理等特殊商品公司另行规定)。

第六条

甲方所属的所有网站及其它销售机构不得接纳除乙方外____省____市____区(县)的任何批发或者零售客户。

第七条

乙方所有进货时,全款上时可享有百分之二十的调货率(收货起七内),特价品、低价品,不享有换货率。 非全款上不享受换货。乙方每次调货时,服装附件不全或污损的不能调换。 换货来回运费需要乙方承担。

第八条

若进货后发现次品,请在一周内告知甲方,并用相机详细记录暇砒处,说明次品原因,经甲方确认后,如果确属甲方原因,甲方应该给予无条件更换(限同款),换货费用由甲方支付。

第九条

双方对因履行本协议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第三方泄露,且该义务不受本协议履行终止或解除的限制。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条

本协议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书面修改或补充,由此形成的补充协议,与协议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

1本协议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1)各方签署的与履行本协议有关的修改、补充、变更协议;

(2)各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等各种法律文件;

2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附件的有关规定,应按照本协议的违约责任条款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不可抗力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地震和国家政府管制或者战争等等。

任何一方因有不可抗力致使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或迟延履行本协议,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自事件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

经书面通知之后,本协议内受影响之条款可在不能履行期间及受影响之范围内中止履行。但任何一方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其责任。

第十三条

甲乙双方的责任

如果甲乙方未按本协议履行义务,将本终止本合同,甲方退还乙方所有的剩余预存金额,违约方按本协议约定所支付的违约金如果低于对方因该违约行为所实际受到的损失(包括各种因之产生的费用、开支、额外责任,以及合同履行后所可以获得的直接利益),则对方保留进一步要求违约方进行补偿的权利,但必须提供相关损失的证明,且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十四条

本协议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本协议各方当事人对本协议有关条款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如果经协商未达成书面协议,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

任何一方没有行使其权利或没有就对方的违约行为采取任何行动,不应被视为对权利的放弃或对追究违约责任的放弃。任何一方放弃针对对方的任何权利或放弃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不应视为放弃对对方任何其他权利或任何其他责任的追究。任何一方一次放弃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不等于今后均放弃违约追偿。所有放弃应书面做出。

第十六条

除法律本身有明确规定外,后继立法(本协议生效后的立法)或法律变更对本协议不应构成影响。各方可根据后继立法或法律变更,经协商一致对本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但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十七条

如本协议包含的某一条款或某些条款无论在任何方面由于任何原因被认为无效、非法或不可执行,则这种无效性、非法性或不可执行性将不影响本协议中任何其它条款及整个合同的有效性。法律另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1本协议要求或允许的通知或通讯,不论以何种方式传递均自被通知一方实际收到时生效。

2 前款中的“实际收到”是指通知或通讯内容到达被通讯人(在本协议中列明的住所)的法定地址。采用数据电文形式通知或通讯的,是指该数据电文进入被通讯人的收件系统。

3 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三日内,将变更后的地址通知另一方,否则变更方应对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本协议自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在本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及预存金额到达(可银行转帐也可现金支付,银行转帐以凭证条为准)之日起生效。

各方应在协议正本上盖章。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本合同由下列双方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订立甲方: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住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 编: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住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 编: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就服饰加盟店事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合同,并承诺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为拓展服饰产品在________市(地区)的营销市场,甲乙双方本着发展的诚意,同意乙方在该地区经销甲方的服饰公司产品。

第二条乙方专卖店的经营场地必须以设在繁华地段或者大商场的专卖店作为营业场所,各专卖店可自行装修,但是必须以中等以上的装修水平对待.我们也将提供装修参考及一些宣传图片。

第三条甲方暂时不向乙方收取任加盟费用,但首次进货金额不低于____万元,乙方可自愿预存金(需五千元以上),用于支付服装进货时的货款及进货中所产生的费用,以提高配货发货效率。

第四条乙方向甲方进货价为产品吊牌价格的基础上打____折。折扣将根据乙方季月度销售额进行调整,如销售额低于双方事先约定,将取消以上折扣。

第五条乙方的零售价不得低于产品吊牌价格的____折(换季及特价处理等特殊商品公司另行规定)。

第六条甲方所属的所有网站及其它销售机构不得接纳除乙方外____省____市____区(县)的任何批发或者零售客户。

第七条乙方所有进货时,全款上时可享有百分之二十的调货率(收货起七内),特价品、低价品,不享有换货率。 非全款上不享受换货。乙方每次调货时,服装附件不全或污损的不能调换。 换货来回运费需要乙方承担。

第八条若进货后发现次品,请在一周内告知甲方,并用相机详细记录暇砒处,说明次品原因,经甲方确认后,如果确属甲方原因,甲方应该给予无条件更换(限同款),换货费用由甲方支付。

第九条双方对因履行本协议而获知的另一方的商业机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有关其他

第三方泄露,且该义务不受本协议履行终止或解除的限制。但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经另一方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条本协议可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书面修改或补充,由此形成的补充协议,与协议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1本协议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1)各方签署的与履行本协议有关的修改、补充、变更协议;

(2)各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证等各种法律文件;2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附件的有关规定,应按照本协议的违约责任条款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不可抗力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地震和国家政府管制或者战争等等。任何一方因有不可抗力致使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本协议或迟延履行本协议,应自不可抗力事件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将事件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并自事件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向另一方提交导致其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或迟延履行的证明。经书面通知之后,本协议内受影响之条款可在不能履行期间及受影响之范围内中止履行。但任何一方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其责任。

第十三条甲乙双方的责任如果甲乙方未按本协议履行义务,将本终止本合同,甲方退还乙方所有的剩余预存金额,违约方按本协议约定所支付的违约金如果低于对方因该违约行为所实际受到的损失(包括各种因之产生的费用、开支、额外责任,以及合同履行后所可以获得的直接利益),则对方保留进一步要求违约方进行补偿的权利,但必须提供相关损失的证明,且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失。

第十四条本协议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本协议各方当事人对本协议有关条款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时,应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予以解决。如果经协商未达成书面协议,则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五条任何一方没有行使其权利或没有就对方的违约行为采取任何行动,不应被视为对权利的放弃或对追究违约责任的放弃。任何一方放弃针对对方的任何权利或放弃追究对方的任何责任,不应视为放弃对对方任何其他权利或任何其他责任的追究。任何一方一次放弃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并不等于今后均放弃违约追偿。所有放弃应书面做出。

第十六条除法律本身有明确规定外,后继立法(本协议生效后的立法)或法律变更对本协议不应构成影响。各方可根据后继立法或法律变更,经协商一致对本协议进行修改或补充,但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十七条如本协议包含的某一条款或某些条款无论在任何方面由于任何原因被认为无效、非法或不可执行,则这种无效性、非法性或不可执行性将不影响本协议中任何其它条款及整个合同的有效性。法律另有明确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1本协议要求或允许的通知或通讯,不论以何种方式传递均自被通知一方实际收到时生效。2 前款中的实际收到是指通知或通讯内容到达被通讯人(在本协议中列x的住所)的法定地址。采用数据电文形式通知或通讯的,是指该数据电文进入被通讯人的收件系统。3 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____日内,将变更后的地址通知另一方,否则变更方应对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本协议自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理人在本协议上签字并加盖公章及预存金额到达(可银行转帐也可现金支付,银行转帐以凭证条为准)之日起生效。各方应在协议正本上盖章。本协议式____份,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各方当事人各执____份,其他用于履行相关法律手续,甲方: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 :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馆名未董必武同志题写。经过近年的扩建、新建,现已有编钟陈列馆(1999年2月)、楚文化馆(20xx年12月27日)对外开放,另有综合馆正在建设之中。三馆呈“品”字形排列,均为高台阶、宽屋檐、“覆斗”式大坡面屋顶的楚建筑风格。其中编钟馆陈列面积为2400平方米,楚文化馆陈列面积2880平方米,预计综合馆陈列面积为2.4万平方米。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近20万件藏品以出土文物为主,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这些文物中有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其中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 湖北省博物馆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

2. 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3.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4.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

5. 战国时期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

6. 战国时期青铜器鹿角立鹤,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

7. 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大玉戈,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8. 商代打击乐器铜鼓,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

另有商朝的陶鸡、大圆鼎,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十六节龙凤佩、金盏,南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朝的乐俑,明朝的金凤冠等一级文物。

【编钟陈列馆】

编钟馆是湖北省博物馆中集“展览厅”和“音乐厅”于一体的专馆,由《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展厅和古代乐器演奏厅组成。展厅陈列着曾侯乙幕出土文物中遴选出的400余件各类精品。演奏厅与展厅以连廊相接,可以容纳200位听众。

曾侯乙墓于1978年2月出土,经过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为东周考古学提供了新的实例,全面展示了我国先秦时期高超的音乐水平,并为科学研究和工艺美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例。目前在编钟馆展厅中陈列的主要有以下一些文物:

1.主棺、陪葬棺、狗棺 主棺包括一具内棺、一具外棺。内棺由巨型木材制成的葬器,出土时重达两吨半,上有红色底漆盒黄、金、灰、黑色漆绘制的各种花纹图案。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重达七吨半。棺身由十根工字形铜立架嵌十块木板构成,固定于地板四周的铜框上,棺盖四周有十二个铜钮,棺底有十个圆形的铜足。四周绘有红色、金黄色装饰花纹,内壁为素面红漆。另有较小的陪葬棺两具、狗棺一具。

2.鹿角立鹤 由鹿角、鹤身、翅膀等组合而成的一件青铜器珍品,各部位乃分别单独铸成再合铸在一起,代表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水平。出土时,位于主棺的东面,头向南方,表示两层含义:一者为死者守灵,驱除鬼怪;二者护送灵魂升天。

3.铜盥缶 盥洗用的储水器,采用铸镶法形成了红铜花纹,周身镶有绿松石,铸造工艺极富特色。所谓铸镶法,简明地说是将预先铸造成形的红铜纹饰,经修整后置于青铜器的铸形内,然后合范浇铸青铜液而成型。可使红铜花纹与青铜器体紧密相连,十分牢固,但因红铜的熔点高于青铜,所以对铸造红铜纹饰的设备及陶范的技术要求极高。

4.鉴缶 曾侯乙墓中精美的青铜礼器,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通高63.3厘米,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整座器皿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镂孔盖中的方孔套住缶的口沿,缶的底部有三个穿眼的圆足,鉴底部有三个弯形栓钩插入缶底部的圆足。中间一个倒钩装有活动栓,插入圆足后即自动倒下,钩住缶的底部。使用时,尊缶内装酒。由于鉴与缶之间有空隙,冬天放入热水可以温酒,成了“保温瓶”;而夏天放入冰块则可起到冷却作用,同时防止酒酸,是名副其实的“大冰箱”。

5.九鼎八簋 “鼎”是古代用于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器具,三足两耳;“簋”是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类似现今的大碗。战国时期,“鼎”与“簋”是配合用的,是天子祭祀的“锅、” “碗”。曾侯乙的“九鼎八簋”,一套17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我国战国时期青铜冶铸技术发展至巅峰的代表作。铜鼎铸造非常精致,每只通高35.6厘米,口径45.7厘米,重20公斤。周身铸满纹饰;还铸有四只铜虎,造型生动逼真

6.尊盘 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曾侯乙墓中的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蟠虺透空花纹。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出土时尊置于盘内,两件器物放在一起浑然一体。整套器物纹饰繁缛,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一种容易雕刻的蜡,按照绘就的复杂图案,精心雕刻成蜡质“尊盘”,形成“模”。然后以特制的泥浆包住它,待泥浆干燥后进行烘焙,令其坚固,同时令蜡熔化流失,得到“范”。最后将青铜溶液注入“范”中,铸成“尊盘”。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7.金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了金盏、漏匕、器盖、金杯、金带钩等九件。其中金盏中2156克,是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制作精美。盖上饰有蟠螭纹、陶纹、云纹等,器口沿下饰有蟠螭纹,三足作倒置的凤首。出土时盏内置有镂孔漏匕一件,重50克。金带钩是古代的服饰配件,共四件,含金量达92%-93%。

8.玉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玉器及水晶、玻璃、紫晶等饰品共528件,主要出自主棺内。玉器之作精美,采用平调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技法,种类有壁、璜、玦、珮、串饰等,玉质为白玉、碧玉、青玉等,纹饰以云纹、谷纹、双龙纹为主。

9.漆器 曾侯乙墓共出土漆器230件,展厅中陈列有少数经过脱水处理的原件,其他漆器均为复制品。

10.乐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乐器共8种,125件。弹拨乐器类有五弦琴、十弦琴、瑟等,其中五弦琴和十弦琴在我国均为首次发现;吹奏乐器6件,包括笙、排箫、横吹竹管等;打击乐器编磬、编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编钟和编磬。

编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有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王送的鎛钟1件,共65件。每件钮钟都有铭文,共两千八百字,内容除甬钟正面各有“曾侯乙乍时”五字外,其余全是乐律学的内容。甬钟都是长甬,有鼻,下层的甬钟,错嵌红铜花纹,其余各部分的纹饰则是浮雕的蟠螭纹。编钟总重2500多公斤,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横梁两端装饰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中间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和手承托重量。在中部还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曾侯乙编钟在铸造工艺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析,65件铜钟都是用陶范分范合铸而成,花纹用模具翻制。金属成分配比合理,编钟外形尺寸规范,以及预热铸型、延期脱范、利用铸型和金属余热进行均匀退火、改善金属组织、淬火、回火工艺调整音频等工艺手段使编钟音响效果令人称奇。编钟演奏时,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音色清脆洪亮,优雅而柔美。据有关声学的研究,这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的七声音阶相同,而且还有变化音,有完整的半音阶。它不仅包含有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而且还有变宫、变徵。七个音之间还有五个中间音,因此形成了完整的十二音律。整架编钟的音域达到了五个半八度,其中三个半八度十二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各种乐曲。

编磬源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劳动中发现石头磕碰产生的声音也可以越而动人。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这种石头逐渐成为宫廷乐器。曾侯乙编磬共有32块,由石灰石和大理石磨制而成。出土时磬片多已破碎。专家通过测音复制出全套编磬。磬架为青铜制,以两个错金纹长颈怪兽为座,上面放置两根饰有错金花纹,两端作透雕龙形的圆杆为横梁。磬架保存良好,提供了编磬排列悬挂的信息。编磬上刻有有关乐律的铭文,是研究音乐史的珍贵资料。编钟展厅里陈列的是编磬的复制品,磬架为原件。整套编磬的音域为三个半八度,最小的一件是最高音,相当于钢琴上的最高音。编钟音域为五个半八度,缺两个半八度,编磬为三个半八度,正好弥补了编钟高音区不足的缺陷。我国古代把编钟和编磬合奏称为“金石之声”、“金声玉振”。

【楚文化馆】

楚文化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湖北被誉为楚文化的“摇篮”。从上世纪50年代起,湖北发掘了一批古代遗址和墓葬,获得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沙冢、雨台山及枣阳九连墩等楚墓,以及黄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进行了成功发掘,出土了数十万计的文物。 楚文化馆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反映楚文化辉煌成就的专题陈列馆,馆内以文物为主,辅以模型,展出了400余件文物珍品(以楚文物为主),分别以“开疆拓 土。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馆名未董必武同志题写。经过近年的扩建、新建,现已有编钟陈列馆(1999年2月)、楚文化馆(20xx年12月27日)对外开放,另有综合馆正在建设之中。三馆呈“品”字形排列,均为高台阶、宽屋檐、“覆斗”式大坡面屋顶的楚建筑风格。其中编钟馆陈列面积为2400平方米,楚文化馆陈列面积2880平方米,预计综合馆陈列面积为2.4万平方米。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近20万件藏品以出土文物为主,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这些文物中有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其中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 湖北省博物馆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

2. 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3.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4.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

5. 战国时期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

6. 战国时期青铜器鹿角立鹤,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

7. 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大玉戈,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8. 商代打击乐器铜鼓,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

另有商朝的陶鸡、大圆鼎,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十六节龙凤佩、金盏,南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朝的乐俑,明朝的金凤冠等一级文物。

【编钟陈列馆】

编钟馆是湖北省博物馆中集“展览厅”和“音乐厅”于一体的专馆,由《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展厅和古代乐器演奏厅组成。展厅陈列着曾侯乙幕出土文物中遴选出的400余件各类精品。演奏厅与展厅以连廊相接,可以容纳200位听众。

曾侯乙墓于1978年2月出土,经过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为东周考古学提供了新的实例,全面展示了我国先秦时期高超的音乐水平,并为科学研究和工艺美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例。目前在编钟馆展厅中陈列的主要有以下一些文物:

1.主棺、陪葬棺、狗棺 主棺包括一具内棺、一具外棺。内棺由巨型木材制成的葬器,出土时重达两吨半,上有红色底漆盒黄、金、灰、黑色漆绘制的各种花纹图案。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重达七吨半。棺身由十根工字形铜立架嵌十块木板构成,固定于地板四周的铜框上,棺盖四周有十二个铜钮,棺底有十个圆形的铜足。四周绘有红色、金黄色装饰花纹,内壁为素面红漆。另有较小的陪葬棺两具、狗棺一具。

2.鹿角立鹤 由鹿角、鹤身、翅膀等组合而成的一件青铜器珍品,各部位乃分别单独铸成再合铸在一起,代表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水平。出土时,位于主棺的东面,头向南方,表示两层含义:一者为死者守灵,驱除鬼怪;二者护送灵魂升天。

3.铜盥缶 盥洗用的储水器,采用铸镶法形成了红铜花纹,周身镶有绿松石,铸造工艺极富特色。所谓铸镶法,简明地说是将预先铸造成形的红铜纹饰,经修整后置于青铜器的铸形内,然后合范浇铸青铜液而成型。可使红铜花纹与青铜器体紧密相连,十分牢固,但因红铜的熔点高于青铜,所以对铸造红铜纹饰的设备及陶范的技术要求极高。

4.鉴缶 曾侯乙墓中精美的青铜礼器,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通高63.3厘米,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整座器皿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镂孔盖中的方孔套住缶的口沿,缶的底部有三个穿眼的圆足,鉴底部有三个弯形栓钩插入缶底部的圆足。中间一个倒钩装有活动栓,插入圆足后即自动倒下,钩住缶的底部。使用时,尊缶内装酒。由于鉴与缶之间有空隙,冬天放入热水可以温酒,成了“保温瓶”;而夏天放入冰块则可起到冷却作用,同时防止酒酸,是名副其实的“大冰箱”。

5.九鼎八簋 “鼎”是古代用于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器具,三足两耳;“簋”是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类似现今的大碗。战国时期,“鼎”与“簋”是配合用的,是天子祭祀的“锅、” “碗”。曾侯乙的“九鼎八簋”,一套17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我国战国时期青铜冶铸技术发展至巅峰的代表作。铜鼎铸造非常精致,每只通高35.6厘米,口径45.7厘米,重20公斤。周身铸满纹饰;还铸有四只铜虎,造型生动逼真

6.尊盘 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曾侯乙墓中的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蟠虺透空花纹。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出土时尊置于盘内,两件器物放在一起浑然一体。整套器物纹饰繁缛,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一种容易雕刻的蜡,按照绘就的复杂图案,精心雕刻成蜡质“尊盘”,形成“模”。然后以特制的泥浆包住它,待泥浆干燥后进行烘焙,令其坚固,同时令蜡熔化流失,得到“范”。最后将青铜溶液注入“范”中,铸成“尊盘”。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7.金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了金盏、漏匕、器盖、金杯、金带钩等九件。其中金盏中2156克,是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制作精美。盖上饰有蟠螭纹、陶纹、云纹等,器口沿下饰有蟠螭纹,三足作倒置的凤首。出土时盏内置有镂孔漏匕一件,重50克。金带钩是古代的服饰配件,共四件,含金量达92%-93%。

8.玉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玉器及水晶、玻璃、紫晶等饰品共528件,主要出自主棺内。玉器之作精美,采用平调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技法,种类有壁、璜、玦、珮、串饰等,玉质为白玉、碧玉、青玉等,纹饰以云纹、谷纹、双龙纹为主。

9.漆器 曾侯乙墓共出土漆器230件,展厅中陈列有少数经过脱水处理的原件,其他漆器均为复制品。

10.乐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乐器共8种,125件。弹拨乐器类有五弦琴、十弦琴、瑟等,其中五弦琴和十弦琴在我国均为首次发现;吹奏乐器6件,包括笙、排箫、横吹竹管等;打击乐器编磬、编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编钟和编磬。

编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有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王送的鎛钟1件,共65件。每件钮钟都有铭文,共两千八百字,内容除甬钟正面各有“曾侯乙乍时”五字外,其余全是乐律学的内容。甬钟都是长甬,有鼻,下层的甬钟,错嵌红铜花纹,其余各部分的纹饰则是浮雕的蟠螭纹。编钟总重2500多公斤,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横梁两端装饰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中间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和手承托重量。在中部还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曾侯乙编钟在铸造工艺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析,65件铜钟都是用陶范分范合铸而成,花纹用模具翻制。金属成分配比合理,编钟外形尺寸规范,以及预热铸型、延期脱范、利用铸型和金属余热进行均匀退火、改善金属组织、淬火、回火工艺调整音频等工艺手段使编钟音响效果令人称奇。编钟演奏时,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音色清脆洪亮,优雅而柔美。据有关声学的研究,这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的七声音阶相同,而且还有变化音,有完整的半音阶。它不仅包含有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而且还有变宫、变徵。七个音之间还有五个中间音,因此形成了完整的十二音律。整架编钟的音域达到了五个半八度,其中三个半八度十二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各种乐曲。

编磬源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劳动中发现石头磕碰产生的声音也可以越而动人。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这种石头逐渐成为宫廷乐器。曾侯乙编磬共有32块,由石灰石和大理石磨制而成。出土时磬片多已破碎。专家通过测音复制出全套编磬。磬架为青铜制,以两个错金纹长颈怪兽为座,上面放置两根饰有错金花纹,两端作透雕龙形的圆杆为横梁。磬架保存良好,提供了编磬排列悬挂的信息。编磬上刻有有关乐律的铭文,是研究音乐史的珍贵资料。编钟展厅里陈列的是编磬的复制品,磬架为原件。整套编磬的音域为三个半八度,最小的一件是最高音,相当于钢琴上的最高音。编钟音域为五个半八度,缺两个半八度,编磬为三个半八度,正好弥补了编钟高音区不足的缺陷。我国古代把编钟和编磬合奏称为“金石之声”、“金声玉振”。

【楚文化馆】

楚文化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湖北被誉为楚文化的“摇篮”。从上世纪50年代起,湖北发掘了一批古代遗址和墓葬,获得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沙冢、雨台山及枣阳九连墩等楚墓,以及黄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进行了成功发掘,出土了数十万计的文物。 楚文化馆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反映楚文化辉煌成就的专题陈列馆,馆内以文物为主,辅以模型,展出了400余件文物珍品(以楚文物为主),分别以“开疆拓 土。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走上街头,随处可见小巧精致的娃娃,有风靡全球身着洋装的芭比娃娃,有广袖盘髻的日本丽佳娃娃,至于中国娃娃,则是穿清朝满装、头顶小黑板的。在人们眼中,似乎旗袍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

看到这些娃娃,似乎都是异国风情,怎样就没有纯正的中国风娃娃呢我心生遗憾。8月5日午时,在市图书馆的国际展厅里,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汉服视觉盛宴。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汉服,有着大而宽的广袖,长长的裙摆婀婀娜娜地拖至地上,典雅清新,线条柔美流畅。

身着汉服的女子以小碎步飘至台间,右手压着左手藏袖里,手举至额间,鞠躬九十度相对揖礼。一个轻巧地转身,一个洒脱的拂袖,那个美啊,犹如嫦娥舒广袖,令人浮想联翩。那鼓声点点伴飘逸的汉家霓裳,那春江花月夜流淌的华夏礼貌,随风以逝,旧日芳华,如恍如梦。

久远的记忆打开了,在活着的人们的世界里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汉服又重新出此刻了人们的面前。那右衽、交领、曲裾、广袖、博带的样式,飘逸、洒脱、自信。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汉族从来就没有民族服装,穿民族服装是少数民族的特色。汉族人并非没有自我的民族服装,从上古时代开始,自成一系的汉族服饰,就伴随着华夏人民的生活点滴,其显着特点就是宽衣大袖、峨冠博带,构成华夏民族延续上千年的独特风景线,成为古典中国礼貌的重要象征。

日本的和服是由汉服发展而来的,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我的民族特色,而韩国的韩服吸收了明朝服装式样,演变成如今的高腰、下摆宽大蓬松的襦裙。所以,穿着和服的日本丽佳娃娃,穿着韩服的韩国娃娃,准确的说,都应当称之为中国娃娃,我想:如果她们穿上汉服,那必须会更加飘逸、更加可爱、更加美丽。

我期望在我们这一代,能在传承和发扬汉文化上,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把古典的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吸收外民族的精华,改良我们民族性体现出来的不足,这样才会有生命力,而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汉服的复兴最终弥补了我的遗憾。我憧憬着哪一天,我能戴上象征少女时期的发钗,穿上淡紫色的飘逸而典雅的汉服,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伴着春江花月夜翩翩起舞,那必须是绝配!

任何一个民族,当她穿着自我的民族服装时都是最美的。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湖北省博物馆地处武昌东湖之滨,1953年筹建,1963年3月定为现名,是湖北省文物及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和研究机构,馆名未董必武同志题写。经过近年的扩建、新建,现已有编钟陈列馆(1999年2月)、楚文化馆(20xx年12月27日)对外开放,另有综合馆正在建设之中。三馆呈“品”字形排列,均为高台阶、宽屋檐、“覆斗”式大坡面屋顶的楚建筑风格。其中编钟馆陈列面积为2400平方米,楚文化馆陈列面积2880平方米,预计综合馆陈列面积为2.4万平方米。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近20万件藏品以出土文物为主,器类主要有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简牍、兵器、古乐器、金玉器,古代字画,古钱币等。这些文物中有不少是举世瞩目的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其中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都具有极高和极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1. 湖北省博物馆一级文物400余件,主要有:

2. 战国时期的越王勾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

3.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

4.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

5. 战国时期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

6. 战国时期青铜器鹿角立鹤,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

7. 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大玉戈,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8. 商代打击乐器铜鼓,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

另有商朝的陶鸡、大圆鼎,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十六节龙凤佩、金盏,南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朝的乐俑,明朝的金凤冠等一级文物。

【编钟陈列馆】

编钟馆是湖北省博物馆中集“展览厅”和“音乐厅”于一体的专馆,由《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展厅和古代乐器演奏厅组成。展厅陈列着曾侯乙幕出土文物中遴选出的400余件各类精品。演奏厅与展厅以连廊相接,可以容纳200位听众。

曾侯乙墓于1978年2月出土,经过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为东周考古学提供了新的实例,全面展示了我国先秦时期高超的音乐水平,并为科学研究和工艺美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例。目前在编钟馆展厅中陈列的主要有以下一些文物:

1.主棺、陪葬棺、狗棺 主棺包括一具内棺、一具外棺。内棺由巨型木材制成的葬器,出土时重达两吨半,上有红色底漆盒黄、金、灰、黑色漆绘制的各种花纹图案。外棺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重达七吨半。棺身由十根工字形铜立架嵌十块木板构成,固定于地板四周的铜框上,棺盖四周有十二个铜钮,棺底有十个圆形的铜足。四周绘有红色、金黄色装饰花纹,内壁为素面红漆。另有较小的陪葬棺两具、狗棺一具。

2.鹿角立鹤 由鹿角、鹤身、翅膀等组合而成的一件青铜器珍品,各部位乃分别单独铸成再合铸在一起,代表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水平。出土时,位于主棺的东面,头向南方,表示两层含义:一者为死者守灵,驱除鬼怪;二者护送灵魂升天。

3.铜盥缶 盥洗用的储水器,采用铸镶法形成了红铜花纹,周身镶有绿松石,铸造工艺极富特色。所谓铸镶法,简明地说是将预先铸造成形的红铜纹饰,经修整后置于青铜器的铸形内,然后合范浇铸青铜液而成型。可使红铜花纹与青铜器体紧密相连,十分牢固,但因红铜的熔点高于青铜,所以对铸造红铜纹饰的设备及陶范的技术要求极高。

4.鉴缶 曾侯乙墓中精美的青铜礼器,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通高63.3厘米,边长62厘米,重170公斤。整座器皿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镂孔盖中的方孔套住缶的口沿,缶的底部有三个穿眼的圆足,鉴底部有三个弯形栓钩插入缶底部的圆足。中间一个倒钩装有活动栓,插入圆足后即自动倒下,钩住缶的底部。使用时,尊缶内装酒。由于鉴与缶之间有空隙,冬天放入热水可以温酒,成了“保温瓶”;而夏天放入冰块则可起到冷却作用,同时防止酒酸,是名副其实的“大冰箱”。

5.九鼎八簋 “鼎”是古代用于烹煮肉食和盛贮肉类器具,三足两耳;“簋”是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类似现今的大碗。战国时期,“鼎”与“簋”是配合用的,是天子祭祀的“锅、” “碗”。曾侯乙的“九鼎八簋”,一套17件,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是我国战国时期青铜冶铸技术发展至巅峰的代表作。铜鼎铸造非常精致,每只通高35.6厘米,口径45.7厘米,重20公斤。周身铸满纹饰;还铸有四只铜虎,造型生动逼真

6.尊盘 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曾侯乙墓中的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蟠虺透空花纹。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又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盘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从而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出土时尊置于盘内,两件器物放在一起浑然一体。整套器物纹饰繁缛,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一种容易雕刻的蜡,按照绘就的复杂图案,精心雕刻成蜡质“尊盘”,形成“模”。然后以特制的泥浆包住它,待泥浆干燥后进行烘焙,令其坚固,同时令蜡熔化流失,得到“范”。最后将青铜溶液注入“范”中,铸成“尊盘”。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7.金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了金盏、漏匕、器盖、金杯、金带钩等九件。其中金盏中2156克,是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制作精美。盖上饰有蟠螭纹、陶纹、云纹等,器口沿下饰有蟠螭纹,三足作倒置的凤首。出土时盏内置有镂孔漏匕一件,重50克。金带钩是古代的服饰配件,共四件,含金量达92%-93%。

8.玉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玉器及水晶、玻璃、紫晶等饰品共528件,主要出自主棺内。玉器之作精美,采用平调雕、浮雕、透雕等雕刻技法,种类有壁、璜、玦、珮、串饰等,玉质为白玉、碧玉、青玉等,纹饰以云纹、谷纹、双龙纹为主。

9.漆器 曾侯乙墓共出土漆器230件,展厅中陈列有少数经过脱水处理的原件,其他漆器均为复制品。

10.乐器 曾侯乙墓中出土乐器共8种,125件。弹拨乐器类有五弦琴、十弦琴、瑟等,其中五弦琴和十弦琴在我国均为首次发现;吹奏乐器6件,包括笙、排箫、横吹竹管等;打击乐器编磬、编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编钟和编磬。

编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打击乐器。曾侯乙编钟有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王送的鎛钟1件,共65件。每件钮钟都有铭文,共两千八百字,内容除甬钟正面各有“曾侯乙乍时”五字外,其余全是乐律学的内容。甬钟都是长甬,有鼻,下层的甬钟,错嵌红铜花纹,其余各部分的纹饰则是浮雕的蟠螭纹。编钟总重2500多公斤,钟架长7.48米,宽3.35米,高2.73米。横梁两端装饰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中间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分别用头和手承托重量。在中部还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曾侯乙编钟在铸造工艺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析,65件铜钟都是用陶范分范合铸而成,花纹用模具翻制。金属成分配比合理,编钟外形尺寸规范,以及预热铸型、延期脱范、利用铸型和金属余热进行均匀退火、改善金属组织、淬火、回火工艺调整音频等工艺手段使编钟音响效果令人称奇。编钟演奏时,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音色清脆洪亮,优雅而柔美。据有关声学的研究,这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代的七声音阶相同,而且还有变化音,有完整的半音阶。它不仅包含有中国古代的宫、商、角、徵、羽五声,而且还有变宫、变徵。七个音之间还有五个中间音,因此形成了完整的十二音律。整架编钟的音域达到了五个半八度,其中三个半八度十二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演奏各种乐曲。

编磬源于我国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在劳动中发现石头磕碰产生的声音也可以越而动人。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这种石头逐渐成为宫廷乐器。曾侯乙编磬共有32块,由石灰石和大理石磨制而成。出土时磬片多已破碎。专家通过测音复制出全套编磬。磬架为青铜制,以两个错金纹长颈怪兽为座,上面放置两根饰有错金花纹,两端作透雕龙形的圆杆为横梁。磬架保存良好,提供了编磬排列悬挂的信息。编磬上刻有有关乐律的铭文,是研究音乐史的珍贵资料。编钟展厅里陈列的是编磬的复制品,磬架为原件。整套编磬的音域为三个半八度,最小的一件是最高音,相当于钢琴上的最高音。编钟音域为五个半八度,缺两个半八度,编磬为三个半八度,正好弥补了编钟高音区不足的缺陷。我国古代把编钟和编磬合奏称为“金石之声”、“金声玉振”。

【楚文化馆】

楚文化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湖北被誉为楚文化的“摇篮”。从上世纪50年代起,湖北发掘了一批古代遗址和墓葬,获得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江陵楚都纪南城、江陵望山、沙冢、雨台山及枣阳九连墩等楚墓,以及黄石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进行了成功发掘,出土了数十万计的文物。 楚文化馆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反映楚文化辉煌成就的专题陈列馆,馆内以文物为主,辅以模型,展出了400余件文物珍品(以楚文物为主),分别以“开疆拓 土。

主题服饰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组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仿唐建筑群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了,它竖家级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这座博物馆,于1991年建成开放。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设计的,在建筑造型上继承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 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为陕西古代史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我们主要参观的是陕西古代史陈列展部分,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3000多件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珍品,按历史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部分。参观完陕西古代史陈列这部分展览大约需要走1.5公里的路程,那么现在请大家作好准备随我一起出发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序言大厅,墙上的巨幅照片展示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广阔的黄土高原,这是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黄土高原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华夏文化,奔腾咆哮的黄河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及不断进步的动力。大家来看大厅中央的这头巨狮,它最早是立于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母亲的顺陵前,是一个有庄严气度的走狮的形象,它雕刻精美,造型雄伟,被成为“东方第一狮”,我国古代石狮及狮子雕刻艺术是由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座巨狮不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合壁的见证。

了解完了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来让我们看看在陕西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处于史前时期,这一时期的跨度为距今约115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复制品和发现的石器,是1964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猿人是目前已知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所以陕西也是亚洲重要的人类起源地。继蓝田猿人之后,这块于1978年在我省发现的距今约20~18万年的大荔人头骨化石,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约8000~7020xx年的老官台文化是我省境内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这里最著名的就是距今约7000~5020xx年的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因为最早在河南仰韶发现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最著名的代表要属西安半坡遗址了,这个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在物质发展的同时,人们开始了精神的追求,这是半坡出土的陶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早期文字的萌芽。大家看到的这把石斧能充分反映出半坡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初步掌握了一些事物的规律性,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具改造自然。到了距今约5020xx年前,我们踏入了龙山文化时期,龙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这时的人类进入了父系公社时期,这个时期的陶器以灰陶为主并取代了仰韶时期的彩陶。生活在距今约4700多年前的杰出的父系氏族部落首领黄帝被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父系社会里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奴隶社会的形成。

我们从原始社会进化到了奴隶社会,这个展厅展示的是陕西古代历史的第二部分——周。这里介绍的周,包括从公元前21世纪形成的周族到周方国和西周王朝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周族是龙山文化后期由生活在泾、渭河流域的若干部落融合而成,以善于农耕而闻名,这里展出的炭化的高粱是在我省长武县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高粱,这是陕西农业悠久历史的证明。考古学家把周族时期的文化遗存称为先周文化。到了公元前16世纪,周族为了躲避一些游牧部落的侵扰,迁移到了扶风、歧山一带建立都城,设立官制,并得到了商王朝的承认,被封为“方国”,其都城就是今天著名的周原。到了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灭亡,西周王朝取而代之。众所周知,我国的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而周代是我国青铜时代繁荣兴盛的顶峰。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仅这座博物馆中就收藏了20xx多件,在这里展出的不过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精品,包括有礼乐器,生产、生活用具,也有实战兵器。青铜器在当时是礼器更是权利与等级的象征。大家现在看到的狮胸虎足圆鼎,逝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烹煮肉类,就象现在的锅,但在夏商周三代,铜鼎不仅仅是炊具,更大的意义是作为礼器,在奴隶主贵族祭祀、饮宴等活动中才使用,而且只能用与主人身份级别相符的青铜礼器。在当时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这里展出的一套五鼎四簋是属于卿大夫一级的,这些鼎造型庄重,纹饰精美,有些还铸有文字。我国还流传下来了很多与鼎有关的成语,比如说:一言九鼎、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鼎鼎大名、钟鸣鼎池等等,足以看出古人对鼎的喜爱和推崇了。来看这件牛尊,它通体作牛形,膘肥体壮,蹄腿柱立,造型别致,纹饰生动,它显示了西周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这里还有西周时期使用的贝币、玉器、车马器等,用以说明西周商品交换,制玉和造车手工业及交通的发达。

西周末年,由于周幽王的昏庸导致了西周的灭亡,秦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在今陕西风翔县建立雍城,秦人逐渐在陕西兴起。秦国的社会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这里展出的大量铁农具可以证明。这件金釭是迄今发现我国最早用于连接房屋木构架的金属建筑构件。再来看这个墓的模型,是秦公一号大墓的模型,考古学家推测墓主可能是秦景公。秦国经过几代的发展,不断强大起来,秦穆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再到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用十年的时间灭了其它六国,结束了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他不仅统一了国土,还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大家看到的这个圆形方孔钱就是秦半两,这是秦统一后全国通行的货币,外圆内方的形状使钱币不易磨损又能穿起来便于携带,以后历代的铜钱都仿照秦朝的式样,一直到清末沿袭了20xx多年。这件是两诏铜椭量是秦二世胡亥时的量具,为什么要叫两诏呢?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已经规定了这样的量具,到胡亥即位又重新下诏改了这样的量具标准,在它的内壁上镶嵌有两次诏书的内容,是非常珍贵的史料内容。

秦代末年,民不聊生,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在起义中,又有一位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他所建立的汉朝从公元前220xx年至公元220xx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而我们汉族也是这时正式形成的。汉朝自建立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汉长安城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汉代除了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之外,在冶铁、纺织、造纸等手工业的规模和技巧上都超过了前代。大家请先来看这件国宝级的文物——皇后玉玺,它是在距刘邦和吕后的长陵一公里处发现的,印文是“皇后之玺”四个字,极可能是吕雉生前所用。这件茂陵出土的华丽的竹节熏炉是汉武帝姐姐阳信长公主的陪葬品。现在大家看到的雁鱼灯可称的上是我国最早的环保灯了,这件灯整体呈鸿雁回首衔鱼形,灯盘圆形,一侧有直柄,可控制灯盘转动,灯罩可左右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的亮度,灯点燃后,烟尘通过雁颈导入盛满清水的雁腹,使烟尘得到了净化,灯就不会冒黑烟了。再来看这些1957年在灞桥出土的西汉纸,别看它是残片可又是一件国宝哟,它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20xx年,它的发现将我国的造纸时间向前推进了200多年呢。大家都知道,汉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展出的丝绸残片就是在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汉武帝当年开通“丝绸之路”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西域良马,当找到“天马”后,汉武帝下令铸造的“马蹄金”可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纪念币”了。还有这些在咸阳杨家湾出土的彩绘俑和在汉阳陵出土的裸体陶俑,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比较一下汉代兵马俑和秦代的兵马俑有什么不同。

所谓天下合久必分,在经历了秦、汉时代的大一统,到了公元220xx年至公元581年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我们可以从在歧山五丈原古战场上发现的铁锅和这件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铁蒺藜上依稀看到古代战争的影子。南北朝时期的关中属于北朝,这一时期先后有前赵、前秦、后秦、大夏等少数民族在陕西建立,这一时期的陶俑、武士俑数量相当多,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及浓郁的军事气氛。从展厅中间的这几尊佛像可以看出宗教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兴盛,因为人民在这期间饱受战乱之苦,希望能在求神拜佛中得到解脱,长安也是西来佛教和本土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当然在大动荡中,也有民族的大融合。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这张《少数民族姓氏演化表》上看看自己姓氏的族源,现在陕西许多汉姓实际都是由少数民族姓氏演化来的。现在请大家来看这件多面体煤精组印,这是个有意思的艺术珍品,这个印的主人的身份更奇特,他叫独孤信,鲜卑族人,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的明帝(鲜卑族),隋文帝(汉族)和唐高祖的父亲李昞(汉族,唐高祖曾尊他的父亲为世祖,元皇帝),三个女婿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帝,这样尊贵的老丈人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而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发生在那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年代。

天下分久必合,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古代历史的黄金时代。唐代的鼎盛与繁荣我们不仅可以从唐代疆域版图中看出来,还可以从各个文物来反映。展出的这些瓷器说明唐代瓷器制造业非常发达,并远销国外,使中国开始有“瓷器之国”的美誉。再来看这件鸳鸯莲瓣金碗,是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于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的,它运用了多种工艺手段,反映了唐代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件五马衔杯银壶也是一件文物珍品。这里展出的这么多的金银制的日常生活用具,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生活的富庶和国家的富强。这些铜钱是“开元通宝”,它不仅在流通中起货币作用,还可以做为重量和长度的单位,一个开元通宝重一钱,十个就是一两,十个开元通宝排成一排是唐代的一小尺,十二个排起来就是一大尺,“开元通宝”四个字出自欧阳询之手,有些人把这几个字念做“开通元宝”,元宝这个词也是由这里得来的。由于社会经济发达,文化生活丰富,对外交流频繁,因此隋唐时期的服饰色彩斑斓,样式众多。这一组三彩女俑的衣着非常开放,是受到胡服的影响,当时长安城的妇女以穿胡服为时尚,这体现了大唐王朝的开放性和世界性。唐代的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也丰富多彩,我们可以从这件三彩驼载乐舞俑和打马球图中看出。打马球是当时最时髦的体育活动,相传杨贵妃与唐玄宗都是打马球的高手,这幅壁画出土于乾陵的章怀太子墓,有二十多米长。这幅《客使图》反映的是其他国家的使者出使唐朝的情况,可见唐朝的对外交流也是十分广泛的。这是兽首玛瑙杯,是利用玛瑙的天然纹理加工,呈牛角状,一端雕以牛头,牛头上又雕出两只羚羊角,牛嘴部镶以金帽,取下金帽后,杯中的液体就可以流出,这件文物从造型和工艺上都具有典型的中亚风格。

安史之乱后唐代逐步走向衰败,到朱温胁迫唐昭宗到洛阳,整个中国的重心东移,从宋代以后陕西失去了京都的地位但仍然是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最后这个展室系统地展出了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的文物精品。这是宋代铜质的象棋子,数量和名称与我们现在的象棋完全相同。从我省甘泉县出土的宋代秧歌画像砖说明,在宋代就有了扭秧歌这样的活动。这件交钞铜版是金代用来印刷纸币的,使用纸币是货币发展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元代在陕西设立中书省,陕西就是由这是开始称省的。大家来看这件铁板幻方,是1957年元代安西王府遗址发现的,上面铸着36个阿拉伯数字,这36个数字排列成方阵,横、竖、对角的6个数字之和是111,古人认为奇妙莫测,所以称幻方,压在房子的地基下,作为辟邪、防灾的物品,这件文物是我国数学上应用阿拉伯数字最早的实物资料。公元1369年,明朝攻占陕西,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这是西安得名的开始。这件万历九年的鱼鳞册,是明代的一份土地丈量记录,这是目前见到的年代最早的鱼鳞册实物。想必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科举制度,可有谁见过真的科举试卷呢?来看这件光绪年间陕西的一份乡试题,清朝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但有特殊情况有额外开恩加试的,叫“恩科”,这份试题上有恩科的字样,是为了庆祝光绪皇帝登基大典而举行的加试。大家再来看这些宋代至明代的陶俑,它们的服饰造型各异,具有各个不同时代的特征。而这边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俑群,是明代秦王朱樉的陪葬品,这个俑群的发现填补了明代陶俑艺术的空白。我们中国以瓷器闻名,宋代至清代是中国瓷器的繁荣时期,八大窑也是这时形成的,我们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最为兴盛,这件青釉提梁倒流壶是北宋耀州瓷的代表,它的盖子是象征性的,不能打开,提梁为一凤凰,壶嘴上是一对母子狮,壶的四周雕刻的是牡丹花,壶底中心有一孔,灌水时将壶倒持,当水从壶嘴流出时表示水已灌满,再翻过来后壶嘴可正常出水而壶底不漏,它是利用连通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制成的,而这个壶的装饰上采用了百鸟之王、百兽之王和百花之王的图案也说明它的等级和档次之高。

我们走出展厅的这扇门,就从古代又回到了现代,我们也结束了陕西古代史的参观,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