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实用 学党史心得感悟财政(2篇)

  • 上传日期:2023-01-09 02:44:45 |
  • ZTFB |
  • 13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财政部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强化收入征管措施,不断增强财政保障实力

根据年初预算安排,我们不断强化收入征管措施,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圆满完成了财政收入任务目标。在工作中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定期召开国、地、财部门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针对境内煤矿企业耕地占用税征收老大难问题,镇财政所积极主动协调地税征管部门、境内煤矿企业,不断加大对境内耕地占用税征收力度。20__年,我镇境内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依然保持了较好水平,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财力支撑,又为充实市级耕地占用税征收规模作出了重要贡献。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收入分析预测及重点税源监控,每月编制前30名企业纳税及地方留成情况报表,开展企业税负核查比对分析,扎实掌握各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确保各项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今年下半年,我镇成立了综合治税检查工作组,对全镇重点近30余户企业开始进行税源调查摸底工作,摸清底数,彻底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综合治税水平不断提升。

(二)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政支出

在支出安排上,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开支,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科学运筹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同时,确保了各项重点支出和民生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了财政综合保障能力。

(三)落实强农惠民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严格执行国家惠农政策,扎实有效地做好对农民各项直接补贴工作。目前,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补贴工作已全面结束,在粮食直补发放工作中,我们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认真核实补贴面积,及时上报数据,直补资金足额通过“一卡通”兑付到农户。在保障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的同时,针对农村五保、低保及民政抚恤工作,及时跟进,从申报、抽查到资金的发放全程监督,确保将国家的财政惠农政策落实到最需要的农户手中,农村低保、五保、优扶对象等弱势群体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千家万户。

(四) 强化资金监管,确保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__镇财政所采取“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效率”的办法,坚持“抓规范管理就是抓资金投入、就是抓资金使用效益、就是抓资金安全”的理财观念,对原有的专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我镇杨仓社区项目建设中,按照市局经建科要求对项目资金进行双印鉴管理,我所派驻专人在项目办公室,跟踪项目的进度和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进行拨款,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使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截至目前,杨仓社区已圆满完成回迁上房工作。

(五)加强行风作风建设,着力改善办公环境,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关规定的要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按照市局的要求,着力解决“庸懒散奢疏”行为,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为了营造更好地理财、服务环境,镇财政所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对所内办公室、会议及学习室进行重新整修装饰,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版面,所内办公环境明显改善,简洁、舒适的服务环境,受到前来办理业务群众的一致好评,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同志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塑造了良好的财政队伍形象。

2022财政部党史教育心得体会实用二

区财政局:

根据《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检查工作的通知》(绵游财农(200)38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镇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我镇20xx年和20xx年两年各级财政安排的农口部门事业费项目支出和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

情况进行了自查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着力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退耕还林资金。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我镇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助及现金补助1010800元(其中20xx年532400元,20xx年478400元),两年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全部及时地按要求通过“一折通”向全镇退耕还林农户进行了发放。

(二)天保资金。20xx年至20xx年共使用天保资金2万元,实行区级报帐制。

(三)其他支农专项资金。20xx年至20xx年度我镇财政支农资金共使用14万元,其中:水利建设资金4万元,主要补助上方寺村、雨台山村各2万元,用于新建提灌站上;病险水库整治4万元,主要补助给了四清水库2.5万元,新丰堰1.5万元,用于两处水库的维修补漏上;公路岁修0.5万元,主要用于玉刘路的维修;抗旱资金1.5万元,主要用于长林寺村0.5万元,道碑观村1万元;农机行业管理补助0.5万元,主要用于农机行业管理中;提水抗旱补助1.5万元,主要补助给苏家扁站、新桥站各0.5万元,龙王庙站0.4万元,马儿滩站0.1万元;电站维修1万元,全部补助给道碑观站用于电站维修;生产救灾资金1万元,全部用于上方寺村,属区级报帐制。我镇两年的支农资金全部按时、足额拨付到了指定的项目实施单位或项目村。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面比较分散,单个项目补助资金少,撒“胡椒面”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二是由于财政专项资金到位较迟,“拉马填槽”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由于财政资金分口、分部门来源渠道较多,资金管理分散,拼盘项目由多个部门共同实施,每个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整体规划,部分项目存在前期准备不足,规划、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编制粗糙,项目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整体效益。同时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重复和交叉的情况。

一是加大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牢固树立项目强镇的意识,把抓发展真正体现在抓项目建设上。

二是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资金打捆使用。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政策工具,引导农民“互动”,形成在财政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投工投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机制

三是切实加强财政监管,推进依法理财。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内部监管工作,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用在刀刃上,尤其是搞好救灾、扶贫、以工代赈、天然林保护等项目资金的专项检查,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验收、跟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项目上。

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实现项目资金的安排与监督职能分离、责任明确和相互制约的新机制,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监督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20xx年至20xx年使用的支农资金都是严格按照资金使用方向,性质安排支出,无挤占、挪用现象。财政支农资金为我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了一定作用。防汛、抗旱、救灾资金缓解了旱洪灾情,把灾害损失程度降到最低限度。支农资金的投入,有力推进了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得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