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 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感受(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08 10:43:15 |
  • ZTFB |
  • 11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一

我们紧抓住“从心开始”这一主题,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本事和团体意识。我们主要介绍以下案例:

1、心理健康知识

2、新生,进入大学的心境

3、你你适应大学生活了吗

4、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大学生活

5、描绘3年大学后的蓝图

在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中,我们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我们采用学生互动的模式,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团体荣誉感和班级团结意识。注重调动学生的进取性,活跃了班会气氛,大家在娱乐的过程中无形的增强了自身素质,增涨了心理方面的知识我们也注重发挥大家主观能动性,大家进取参与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潜力,大大提高我们班会的效果。互动的形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教育更直接。

班会前,主持人首先必须掌握有关知识,预测班会开展的基本情景,为班会成功的召开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针对本次班会的新生的特点,学习了关于大学生适应问题、青年生存手册和班会开展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经过班会,同学们对于“如何调节良好的心态,如何和周围的同学们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如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认识。

总的来说,作为新上任的心理委员组织的第一次班级活动,结果我还是满意的。虽然说此次活动还是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可是这也激励了我和我的搭档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同时更坚定了我们办好下次心理主题班会的决心。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二

素质是什么?素质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民族间、国家间的竞争,就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素质,最初是生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指人体总的生理特点、条件和状态,以及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心理基础和质量。

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属性,就是个人或组织进 行各种活动所要凭借的自身内在条件,是导致自我或组织优劣强弱、活动成败得失等结果的所有内在条件或内因的总称。人的素质也有着化学元素那样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知、信、德、美、乐、健、情等。

知,是人的素质中带有基础性,前提性的重要方面。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知”,认为不知就是愚昧。一部《论语》,用到“知”字处竟达116次之多。“知”的重要,可见一斑。

信,即信仰、信念,它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人是信什么才去追求什么,无信不成人生。“信”,对人的行为选择、力度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很难设想,无信仰、无信念的人能走向成功。

德,是一种社会关系。人我关系的合理判断和软性规则,其中重要的就是“知尊”、“知耻”。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也是可靠有效的一种资本。诚信便是美德。

美,是人的一种天性。美,使人类有了艺术,有了仪表,有了范式,有了约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以何为美,则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别。人的相貌、仪表、手势、风度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若不辨美丑,也是“是非不分”。

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乐有“娱乐”、“愚乐”之分。乐在心神性情之上,使人健康、欢喜;乐在蛮野宣泄之上,则愚蠢无聊。快乐是一种沸腾的情绪、情感。乐看似外表显露,其实展示内心,体现素质。乐在高雅情趣,幸福心间。

健,是指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健全。心身健康对人的思维、情感、态度、行为、精神都起着重大而根本性的作用。所以说,心身健康是一个人的本钱,是人的重要素质,也是人的基本追求。

情,是一种热能。感情会发热,激情能燃烧,无情则冰冷。人生的太阳会不断变化。情感有投向问题,这一“投向”对一个人的“人生路向”、“价值取向”犹如一个自动开关。

由众多“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影响,能够形成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磁场、一种引力、一种境界。这便是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

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教育,就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现代社会,乃至未来社会都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素质,对于我们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十分重要。我们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大力提高素质,不断增强素质。“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些都在警示我们,注重从一点一滴上去积累增强素质,去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三

(1)正确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立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的正确态度与行为方式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现形式

(一)健康的概念:

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还有人没有疾病、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当然进了一步,但还是不够完整。健全的身体状态除了身体无疾病、无缺陷外,还应包含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等。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心理方面的状态。

尽管心理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文化传统和民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人们认为以下三条应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共有的:

(1)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一点小事而激动,不会一遇问题就紧张、慌乱,更不会任凭情绪发泄做出越轨的行为,而是沉着、冷静,善于理智地处理各种事务和问题。

(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和失败,外界的影响也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的人总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外界各种影响,既不因胜利而冲昏头脑,也不因挫折而灰心丧气,能恰如其分地估计周围发生的一切,应付自如。

(3)保持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有自知之明,处事乐观,从不提出超越现实条件的过高要求,知足常乐。另外,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一个健康的人总是乐于同他人交往,在群体生活中能协调相处,互相尊重,乐于助人,态度热情,关系融洽。健康的人还总能从容地承受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

(三)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身体健康是心理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一个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两个方面。心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2)人们要维护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体健康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精神状态和健全的社会交往。

(3)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人的交往中要严天律已,宽以待人;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方,并建立起协调融洽的生活氛围;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碰到的挫折和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四

生活本来就是一首韵律动人的诗,迭宕起伏,时而激昂奋进,时而低沉萎靡。我们虽然不是身居繁华闹市,但一样有着紧张的生活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使我们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半点不敢放松,我们这些刚踏进大学校园不久的大一学生开始变得烦躁不安。为此我们**班组织了这次促进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为了配合学院心理健康促进部的相关工作,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月的一系列活动,我们147班将举行“放飞心灵,享受生活——用爱推开层层锁心的门”为主题的交流会。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1、组织全班同学一起去烧烤,让同学们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放松心情。

2、在烧烤期间玩一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让同学们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别人理解的感受。(操作:每人发一张白纸,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话,如:‘我是*****’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折叠,放在中央,然后每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理由,我引导大家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被别人猜中的感受。)

3、让同学们自愿讲述自己的成长,引导大家用虔诚的心去倾听别人的故事。

4、让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自由交谈,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5、全班高歌一曲《朋友》结束此次活动。

6、同学们志愿将场地中的垃圾捡走,为保护环境,建立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通过此次活动,促进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的关系,用同学之情,同学之爱推开各自那层层锁心的门,增加班级凝聚力,放飞心灵,享受生活。真正达到这次活动的目的——“用爱推开层层锁心的门”。

活动总负责人:陈璐

负责人:王京京,宋坤灵,肖银平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五

在吸取了前两次的授课经验后,在本次的授课过程中可谓得心应手,备课更详细,授课内容更丰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先将自己授课后的感受谈一点体会:

一、上课经验和成

绩在吸取了前两次的授课经验后,在本次上课前事先了解了家长在幼儿“发现自我探索我与事物的关系”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查找资料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因此备课内容更详细、充分。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能顺利解决。1.通过学习家长了解了儿童是没有成熟的人,尤其在六岁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探索认识世界,建构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人格状态。如果强求孩子从小就学会不先建构自己的生活而去帮助别人,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不会是美好的。这样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

2.了解了自私的概念以及怎样使孩子大公无私关爱别人。知道孩子的自主敏感期是无意识的探索行为,不能叫自私。在儿童探索“我”与事物的关系这一阶段成人如果要求孩子将自己的物品分给别人,就会造成他们对物质没有安全感,反而会使他们变得贪婪和自私。

部分家长还不能引起重视,上课不带课本,让家中老人代替,而老人不了解孩子三岁是喜欢说“不”的年龄,只知道在传统教育中,成人都希望孩子乖,成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从而不能全方位帮助孩子成长,还有部分家长因为家长事情多,听课没耐心,对问题理解不透彻,知识掌握不全,这样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

让家长了解只有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的居多,家里全是大人,在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缺少一个可供互动的群体,而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沟通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因此,家长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方针,只有不断学习了解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有地方使得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进。因此才开展家长课程的学习。为了孩子的成长,教师多做宣传,引起家长对家长课程的学习的重视。

教师在授课时,多举案例,对家长提出的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良好的解决方法,让家长认识到参加家长课程学习,确实有所收获,从而引起家长学习的欲望。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六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心理健康的常识。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

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

轻度失调心理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

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良好的自我意识。现在,当个小学生其实挺难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还要经历小考、中考、大考以及完成各类名目繁多的作业、练习等等。

如果考得成绩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没有白费;如果考得不好,那情况恐怕就有点儿“惨”了:老师的批评,同学间的攀比,特别是家里父母亲的责难,就会一股脑儿地扑将过来,让你躲都没处躲。现在,社会上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长真正吃透了那里面的“机密”,能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学、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

小学生们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首先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有这样一个小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在家里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会干不少家务活儿,也能关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讲话,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问到他也是一言不发。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样,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发展到作业本也不带的程度。当妈妈的为此着急,和他谈话时,发现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师也不喜欢,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这样自卑以至悲观厌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个稚嫩的孩子之口,实在让妈妈吃了一惊。从这个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时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敌。自卑心不是天生而来的,往往是因为自我评价不恰当而逐渐形成的,客观上讲是由于个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屡遭失败而造成的。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七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

通过学习,自身心理素质有了提高。

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另一个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教学的整体效益。

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学习,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为了能促进同学们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也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跟加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班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通过老师的讲解、耐心疏导,使我懂得了解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

我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单看你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你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搞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为此,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我要辩证地看待我的优趣点,正确认识自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的闪光点,只需要我们要善于去挖掘,对于我的缺点我要不断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我系举行了心理健康活动周,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有关心理课程心得体会初中讲座及收获八

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固然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能否成材心理因素非常重要。成才并不代表着成“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几个大人宠爱一个孩子的现实,心理教育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一、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学科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会学习的人轻松愉快富有成效。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学生将来能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通过包括学习智能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和习惯的辅导,预防学生学习疲劳,减缓学生考试心理压力等。学习方法不当是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应加以辅导。虽然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常能通过摸索,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多数情况下要走一些弯路,而许多学生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班主任工作方面,精心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以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为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协作、竞争的同学关系,营造创造教育氛围,创设创造性人格形成的有益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组织创造性实践活动。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加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组建创造性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地开展创造性活动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创作,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健康发展。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通过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人格,提高创造力。这些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班级工作的开展、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

3、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文学欣赏、艺术欣赏等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结合各个方面开展心理辅导:

1、结合班级管理渗透心理辅导

本学期,我要利用班会、队会活动时间,为学生开设专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情绪、主动负责、学会尊重、善于自制、提高耐挫力、开拓进取等方面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2、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课程的学习,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心理教育资源和有利因素,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自觉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地自主发展。

3、营造环境,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以其能面对学生的特殊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系统辅导,而成为老师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途径之一。学生除了可以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进行辅导,也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班级内设置“悄悄话儿”信箱,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写成文字告诉老师,老师在保密的状态下与学生交谈,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心中的烦恼与困惑。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1)结合考试成绩,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2)平时,老师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

三、存在问题分析和建议:

在进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健康的班级氛围,形成信任、合作、互助的班风。为了更好地营造这种气氛,班级内可建设有特色的板报专栏,如:“成长心理”、“宣泄中心”、“留言版”等,让班级成员通过这些专栏宣泄自己的心理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使成员彼此之间充分了解,彼此信任和帮助,让班集体成为各个成员心灵交流的空间和环境,拉近人际距离,为各个集体成员的自我心理发展营造积极的氛围。

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要多样性。

3、多给学生一些自我探索的空间。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引起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项教育内容将会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教育关键,作为一位老师,承担着为学生发展健康学习,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紧跟形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