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在手文明在心心得体会简短 环保在行动心得体会(5篇)

  • 上传日期:2023-01-08 09:44:00 |
  • ZTFB |
  • 9页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环保在手文明在心心得体会简短一

2. 绿色世界 你我共创 清新气息 大家共享

3. 美丽的心灵需要塑造 优美的环境需要保护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切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 花儿以花香回报我们,我们只需脚下留情。

6.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护学校从学生做起。

7. 保护环境谁受益 造福子孙我为先 人人自律

8.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

9. 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10. 小草青青,花香飘飘;青草鲜花,应当爱惜。

11. 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

12. 不图自己“顺便”,且为绿色校园行个方便。

13. 追求环保是你我的心愿 参与环保是你我的责任

14. “取之思尽、用之思绝”请珍惜我们有限的资源

15. 同处蓝天下 共栖地球上——让我们的世界更好

16. 除了足迹、什么也不留;除了摄影、什么也不取

17. 保护环境,少说多做,让校园成为绿色的殿堂。

18. 青青绿叶红花,岂能肆意践踏(请勿践踏草坪)

19. 还天地之本原 传人类之文明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20. 只要给予一些爱,就能给你带来郁郁葱葱的绿荫。

21. 风调雨顺 始自环境保护 人寿年丰 源于生态平衡

22. 爱山爱水爱林爱鸟爱人类 护天护地护花护草护环境

23. 绿化祖国山青水碧千秋美 平衡生态人杰地灵万里春

24. 多一声谢谢,多一个朋友,多一声抱歉,多一份宽容。

25. 注意了,每个人都看见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走廊)

26. 垃圾——你对我的遗弃,等于将你的道德也给丢弃了。

27. 拯救地球刻不容缓 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共建家园任重道远

28. 绿色明亮了我们的眼睛,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足下绿的生命。

29. 人类只有好好地对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无限地回报人类。

30. 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能遗留;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拎走。

31. 用我们的双手栽下漫天的绿色 用我们的心灵守望五彩的家园

32. 既要金山银山又 要碧水青山 有了碧水青山 才有金山银山

33. 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34. 爱青山 绿水 爱蓝天 白云 让生命在爱中每时每刻充满活力

35. 你挥一挥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动一动手,不留下任何纸屑。

36. 小草——清不要把您高贵的脚压在我的身上,因为我也会哭泣的。

37. 得到的不是永恒的拥有 失去的将永不会再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38. 树成荫 草成被 花吐艳 驻四季皆春 山变绿 水变清 鸟歌唱迎八方清风

39. 草木——如果我香消玉陨,就无法装扮校园的美丽校园.如果你怜香惜玉,请您给我们一些关爱吧!

40. 我爱花 我爱草 我爱青青小树苗 不摘花 不踏草 不折树枝不乱摇 花草树木是朋友大家都要爱护好

有关环保在手文明在心心得体会简短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日益提高,环境保护也成为了每个普通人关心的人们话题。作为当代佼佼者的大学生们的环境意识的强弱也成为了人们关注与重视的社会问题。

1.制作调查问卷

2.对身边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20xx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

身边的大学生

选择问卷调查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可以先明确我们所要的问题从而去设计我们的问卷,接着就可以进行排版印刷,在确定调研的时间与地点之后便可以开展我们的调研活动,最后可以依照问卷情况进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环保”的认识水平。

选择调查对象为大学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水平是当代各大高校极为重要的一个教育问题。我们所设计的调卷也是极为简单明了,把现如今存在的主要问题相互结合,从而更清楚的了解大学生对于“环保”的意识。

40人

根据调查后对问卷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低碳环保”一词还是很熟悉的,在我们调研大学生的人数中所占比例为45.00%,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有环保意识的,做的也是不错的。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有50.00%的大学生会把空调温度调至到20-25摄氏度。但是与此同时,如今的大学生对水进行二次利用的情况却并不是很环保,因为在问卷中对于“用过的睡是否进行二次利用”这一问题有45.00%的大学生是不经常使用的,这其实已经大大的造成了水土的流失间接的在对我们的地球进行迫害。同时对于“是否会主动把垃圾分类丢进垃圾桶”这一问题有50.00%的大学生都是选择了很少,而且对于“买东西时是否会尽量挑选环保节能型”这一话题有47.50%的大学生是不经常的。从这些调研比例中可见,即使如今的大学生对环保这一话题是很熟悉的,但是在生活中做的并不是非常的好。

另外即便有42.50%的大学生认为现在我国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是很强,可是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为环保事业作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有47.50的大学生选择的均为看情况。可见即使对环境保护意识有很熟悉的了解,当要自己去身体力行时,并不是非常愿意的。

环保教育应当由正规环保教育和非正规环保教育组成,正规环保教育只要是指各种学校教育,非正规环保教育指各种传媒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宣传和教育,也包括各种讲座、培训、竞赛等各种形式,还包括家长与孩子之间环境伦理的相互影响。

经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各大高校应该加强教育。让大学生从生活做起,多管一盏无关紧要的灯;多做一些有益环保的事情;买东西时尽量少用塑料袋。

人类共同寄居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无需感叹自身力量的渺小,如果能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就会给我们带来可观的效应和成果,而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一点热情、一点细心和一点关爱。只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的清新和健康。

有关环保在手文明在心心得体会简短三

《环保歌》

环境遭污染,万物不得生。

人类主宰者,岂能自毁身

生态主平衡,万物竞相争。

环境受恶化,条件自然倾。

适应环境论,人类先决定。

达尔文有言,人同物有因。

维护生命学,都有斗争性。

全球同仁者,保卫大家庭。

提倡科学化,不信迷信熏。

千言与万代,幸福授子孙。

有关环保在手文明在心心得体会简短四

1、快快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

2、拯救地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共建家园任重道远。

3、全员参与改善,持续环保社区。

4、问坛哪得绿如许,为有大家来爱护!

5、风清水绿天蓝,咱们美丽的家。

6、让水更清,让天更蓝,让花更艳,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7、注意了,每个人都看见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

8、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9、小草青青,犹如湖水,如想护它,切记爱它。

10、请脚下留情,别伤害一棵小草。

11、地球不是天然宝库,能源更需你我呵护。

12、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13、娇娇小草,请足下留情。

14、有品质才有市场,有改善才有进步。

15、地球只有一个,爱护家园从我做起。

16、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17、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8、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19、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0、小草刚钻出地面,请自觉保护弱小。

21、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2、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务必保护环境。

2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咱们自我。

24、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25、保护环境,要你十分留心,十分细心,十分有心。

26、手下留情花更艳,脚下留情草更翠。

27、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28、从自己做起,爱护我们的家园。

29、拒食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30、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地球资源。

有关环保在手文明在心心得体会简短五

这也许是一个老掉牙的课题,可是这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曾经优美的环境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调查结果也已不符和现在居民的想法,况且目前龙湾区确实面临着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的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居民的环境意识到底如何,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旧思想占上风吗?因此,作为地理调查组组员的我们针对龙湾区的河流污染、生活垃圾等的处理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1、了解永强一带的环境质量,垃圾筒及清洁工人的状况;

2、根据存在的问题,列表调查(附后)

1、敲醒环境意识正处于“朦胧”状态的居民,从而提高他们的警觉性:

2、让居民了解有关单位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的配合好政府工作,同时也让单位人员掌握居民的看法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度、措施;

对提高龙湾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素质有一定的帮助。

(一)调查步骤:

1、走访附近街道并取景拍照

2、设计问卷,发放填写

3、访问环保局职能部门

4、分析并总结调查结果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1、调查方法

设计问卷(共15题)发放204张并全部收回

具体方法:在龙湾区踩点永中、状元、永昌、瑶溪五个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当面填写并收回。

2、调查对象

我们调查的对象为龙湾部分居民的沿街的经商者,另外还有学生、农民、工人、医生等。

(三)问卷调查及分析:

我们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居民对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些看法,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对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建议等等。

本次我们调查的居民为204人,从被调查者的态度来看大部分居民还是对环保问题感兴趣的,而且在调查过程当中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填写了问卷。但仍有少部分人对环保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当前的环境状况视若无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有49%的人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感到气愤,而且69。6%人对自己乱扔垃圾感到惭愧,如此看来,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唤起了广大居民的重视。

现如今的白色污染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为什么白色污染如此严重呢?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得出答案。问卷上有这么一道问题:你上街买菜是否会带上篮子?有86。8%的人回答没有,且直接使用塑料袋。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人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针对这一现象,有人就提出应该在菜市场口摆放篮子,以减轻白色污染。

对于生活污染的处理方法,有80。6%的人表示会将垃圾丢于垃圾箱,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然而在令一个问题的回答上又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其中有54。9%的居民反映在周围找不到垃圾筒;他们提出要增加沿街垃圾筒的数目。据我们组成员的走访调查,确实发现这一问题,如永兴的下洋街,衙城街,永昌的纪兴路等均无垃圾筒,而有些所谓的垃圾筒也早已经面目全非。所以,我们觉得环保部门应该多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对居民提出的好建议要采纳并付诸行动。

清洁工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仅龙湾区人数就有1000多人,很多人对清洁工都抱感谢的态度,但也有大约半数的人对政府的环保工作不太满意,认为太过于形式化。

问卷的最后一道民意题“您对政府、环保职能部门今后的环保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很多人都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力度,将口号落到实处!

但是把环境污染的原因全都归咎于政府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政府毕竟只是一个以行政为职能的机关单位,居民的实际行动才是主题,提高居民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比如问及对自家门口的河道被污染后的反映,虽然有38。2%的居民表示会自觉监督,组织附近居民进行保护,但持“与我无关、爱理不理”的态度竟占19%,据前述情况来看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总体的居民调查结果显示,龙湾区居民已初步形成环保意识。但这只是单方面的结论。为更好的对此次课题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小组成员一同走访了龙湾环境卫生局,与那里的负责人娄长贵娄主任交流了近一个小时。

时间:20xx/5/7pm3:4:00~4:40

地点:龙湾区环卫局3楼

对象:娄主任

问:您认为龙湾区哪部分的环境较好?

答:就目前是状元镇搞的较好,永强及其他地区还是较差。

问:龙湾区的居民环保意识又如何?

答:还是比较差的。但已有所进步。

问:谈谈你对某些地方绿化带被拆用于道路建设的看法?

答:拆掉的绿化带是为了拓宽道路,而且我们政府提倡绿化建设,他不单单指公共场所的绿化,更在于家家户户都能在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都能搞绿化,这样才达到他的真正目的—美化环境。

问:针对目前的不法厂商违法排污却没有遭到有关部门的制止的现象,许多的居民认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只是拿纳税人的钱做表面工夫,比如河道污染,你能谈谈自己的观点。

答;这主要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有关。我们把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而目前龙湾区的工厂尚未达到小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水平,可我们又无法完全的扼杀。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适当地予以整治。至于河道工人每天的河道清理,绝对不是表面工夫,而是非常有必要的,龙湾区每天的垃圾量很多,若这项工程不实施,那样会更脏更乱。所以我希望大家尤其是河道周围居民能够理解并且支持这项工作。

问:对于小摊小贩,机动三轮车,为何没有部门进行彻底的整治?

答:对于这方面涉及的部门太多,大家懂得分工又不清晰,以致于这项工作不能细致、完美的完成,这是我们工作的一大失误。

问:目前的垃圾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是焚烧和填埋。而我们比较赞成的是填埋,就是将垃圾堆于一处,再盖上七层土,种上树木。这种方法相对于焚烧更环保。

问:龙湾区的清洁工有多少,他们的待遇又如何?

答:大概1000多人,我们正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但基于种种原因,能做到的只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不过,近几年也有些日子,带他们出去旅游,不过数量有限。

根据该部门的反映,龙湾区部分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是欠缺的,人们大都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公共场所的环境保洁意识不强。正因为没有很好的重视,致使生活环境受到污染。整个龙湾除状元还算不错,大部分地区不容乐观,由于现在龙湾正处于经济建设高峰期,对今后的环保问题考虑欠佳,环境污染程度还在进一步加深。政府自身也正在加大各方面管理力度,比如安排清洁工每天分时间段对各大街干道进行清扫,整洁,并将垃圾运到指定地点处理;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大气污染的治理;河道上漂浮的生活垃圾也经常雇人打捞以防止更严重的污染;适时地作宣传工作。如此看来政府部门显然已经在采取一定的措施了。但也有不足之处,对机动车及汽车围气排放的管理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就是为扩建道路而被拆掉的绿化带没有及时重建。对此,负责人的回答是他们要搞的是大绿化,是人均绿化带的比分,并非我们平时看到的小绿化场地。

经过这次的调查,结合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文化程度与环境意识明显地呈正比关系,文化程度越高,环境意识越多,环境意识越强。居民环境意识比农村强;青少年环境意识比成年人强。多年来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环境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青少年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他们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和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成人;公众的环境意识呈“依赖政府型”,公众对于自身及其他社会组织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环保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可见,“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责任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大部分人主要是从电视、广播中获得环保信息的。环境宣传教育要在公众中的认同程度在调查中得到多方面的显现。看来要想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而我们龙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正在逐步加强,但是面对未来任务重,另外就是居民和政府没有很好的合作,居民对政府所做的工作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以致错误的认为政府一直没有进行管理;而政府虽然抱怨居民环境意识差,也同样有不周之处。所以我们希望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共同努力,为龙湾今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尽一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