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7篇)

  • 上传日期:2023-01-01 17:33:57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一

家庭教育;倾向;指导

家长是家庭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身心方面各种需求的不满足都不得不依附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在孩子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威信,使孩子能够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是家庭教育的一大优势。家长是否能维护自己的权威,与其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时处处为孩子做表率有关。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家长的权威,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家长能否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威,还与其是否能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孩子宽严并济,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有关。例如,儿子把邻居小伙伴的脸抓破了,父亲不仅要批评儿子,而且还应带着儿子到邻居家去赔礼道歉,使儿子对自己的过失行为产生内疚感。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不通过“家长制”统治孩子,不滥用“权威”吓唬孩子,不动用“家法”体罚孩子,以免形成对立关系,阻碍孩子的发展。例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不能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命令孩子为客人露几手,背了唐诗以后,还要唱英文歌曲等。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针对家长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家长行为,便于整体管理。在贯彻制度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家长主动、自觉的遵照执行呢?硬性的规定,当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实施起来,既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会有一定难度。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进行。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可以采用“倾听”和“转移”的方法。

1、倾听:家长投诉,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候领导者不必急于解决问题,只要专注、耐心的倾听就可以了,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领导者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2、转移: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火气很大的家长,得理不饶人,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面的冲突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任由家长吵闹下去也不是好办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采取转移的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面上,比如孩子谁带大的呀,是不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呀,尤其是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在园情况,可爱之处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把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赞誉描述通过园长的语言表达出来,会令家长格外感动。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解所有孩子的情况,鼓励教师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通过谈话,让家长了解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不论是幼儿园领导,还是老师都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的关爱着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常常会转怒为喜,在和谐轻松孩子气氛中解决问题,结果当然是容易令人满意的。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工作的失误,领导一定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

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针,除此之外,还要求领导者懂法,守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承认孩子的主动地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家长要认识到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不仅有着与同龄孩子相似的一些年龄特征,而且还有着与同龄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并予以尊重应以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帮助和指点。比如有孩子不珍惜玩具、追求高消费的毛病,父母可提示孩子把领用钱存起来自己购买玩具,使孩子能体会到玩具的来之不易,学会爱惜玩具和使用金钱,做个明智的消费者这是家长指导孩子的目标。家长对孩子进行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不对孩子进行指导,帮助孩子甩掉“拐杖”,使孩子能够学会自我教育。

家长和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家长们在望子成龙,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合作就应该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二

摘要:

新时期国家提出发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然后阐述“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再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最后从自身来思考青年教师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深化改革

一、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

尤其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由于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总存在一种被视为次等教育的偏见,由于学历层次的原因社会大众对高职毕业生认可率低。

在《决定》中,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路径,即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推行一部分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并逐渐规划培养专业硕士,甚至博士。

以此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自1917年黄炎培先生与各位先贤创建中国职业学校以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办学思想始终贯穿着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认为职业教育的伦理起点是“不劳动者不得食”。

在工业化推动经济模式的时期,经济社会的根本是“多劳者多得”,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目前工业与第三产业并行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以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国际教育变革浪潮,蜕变成为服务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

现今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实正是对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手段。

“互联网+教育”将加速职业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以及教学模式、组织、理念上的创新。

moocs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与全世界教师同台竞技的机会。

当“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将倒逼“互联网+教育”的全面实施。

而高职院校将如何应对教学新型的需求,如何应对国际同行的挑战,如何做到个性化培养,都是放在眼前最迫切的挑战。

二、“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

“后示范时期”是指在2009年经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后的时期。

在优秀高职院校“示范”、“骨干”称号的成功验收后,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设迫在眉睫。

在各高职院校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一流”的体现应首选在学生的发展。

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软硬件、社会服务、鲜明专业特色等。

那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的新机制,形成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常态,同时还要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信息化素养,以便优化素质教育和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首先在“建”,即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在“诊”,即自我诊断,再次才是“核”,即诊断复合。

而诊改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复核。

那么学校层面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要科学明确,其次专业规划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诊改工作应从目标标准开始,基于质量改进模型,制定的诊改方案要体现办学特色。

为保证办学质量,诊改工作应做到常态化。

三、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就少不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

不论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读,都是从本质上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成功发展关键在于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产学结合”之所以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高度,是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

一方面,学校本位的关键在于学生在校接受与用人企业要求所匹配的优质教育。

建设教学资源库应该深度挖掘企业资源,而目前的绝大数现有资源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高职院校今后建设品牌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最应该依据专业调研报告,而专业调研工作的开展必须从相关企业中展开。

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由于以知识点链接的知识逻辑与工作过程中的任务逻辑的不同,使学生往往觉得学了很多知识但工作用不上。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恰恰是学校所提供的实训无法提供的——真实的工作环境。

当学校和企业相互认同,两者便形成了育人共同体,所以现代高职教育应是“学校本位”+“企业本位”。

目前的高职教育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训过程应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过程,而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从细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学校要切实落实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同步设计、同步培养、同步考核。

四、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跟不上。

而教师发展的关键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堂,二是教师本身。

现今院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在于办学质量的竞争,而办学质量体现在教师的每一堂课中。

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心理学与教学论的融合。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如何正确使用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必须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活动,而优质的教学活动体现在上好每一堂课教师的课堂要做到让学生满意,首先,学生所学应该是学生所需。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都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做到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缩短学习和就业的距离。

其次,每一堂课学生能够学有所获,那么教师在教学伊始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语手段,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

教师在授课中应该以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出发点,合理运用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而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知识点都应该灵活选择与学生情况所适应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即“教无定法”。

而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都不应该流于形式,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活动中反复摸索,这样才能准确达到教学目标,所以说“贵在得法”。

现代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上得了一堂好课”,还要“干得了一手好活”。

即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积累,还有兼备过硬的实践能力。

对于教师本身的发展,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积累,还要深入行业、企业,培养过硬的时间能力,向“双师型”发展。

另外,高职教师就需要尽快设定明确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娴熟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学实践的又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决定着一位教师能否进行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是否能开创性地、高效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教师要从绝对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尽快转变为“教练型”的新型教师。

为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应该尽快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积极投入到对行业与企业的了解中去,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

总之,在世界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转型升级,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是应对世界工业革命的不二选择。

高职院校真正的改革更在于教育理念的改革,教育理念最终决定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着其工作重心与工作方法,落实到实际中来,就是要依照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进行改革。

作者:杨博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丹中。基于战略视角的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路径——兼论当前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中亟需关注的若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4(17)…

[2]…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07)…

[3]…孟庆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现实性与特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4]…刘海峰,顾永安。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与人才培养要素转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三

音乐教育体验学习,顾名思义是以“体验”为教育核心,由听觉激发听众的内心感受,并从每个人的不同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验学习,即在课堂上的每一曲作品表现出的感觉,都由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不会刻意地要求学生以怎样的情绪去演绎,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自由诠释;教师也不会先教授学生怎样的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而是让学生先以自己的心去和乐曲从感情上产生共鸣。

情感是音乐创作与表演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从古至今,无论词牌、曲牌,音乐都将幻化成情感落于人心之上,所以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音准、不是气息,而是感觉。也许这是专业研究音乐时才需要达到的层次,但是在小学教育中,以这一观点作为教学出发点,可以让学生不受硬性知识的束缚,而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体验中来,并更有效地通过音乐旋律活跃学生的心理情愫,以感性的手段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方向成长。

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意义,即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品位和品味。这种教学下的体验模式,既区别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又区别于一般的音乐教学;它是在欣赏中教学、在教学中欣赏;或者说其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教学,而其教学的方式又是一种欣赏。它是一种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是一种对音乐美感的体悟与领会。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对于音乐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通过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从而通过实践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以学生自己的感悟,主动地去体验、理解、感受音乐的深邃。并通过这种音乐教学模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端正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态度,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有一定的素养。

1、情境重现式。音乐教育体验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更不如说是游戏。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很多教师愿意选择“情境重现”的方式将音乐演绎出来,像音乐剧,更像小品。例如:将儿童歌曲《小红帽》编排出一系列的场景,学生亲自充当小红帽、外婆和大灰狼、亲自设计旁白和对白、亲自编排舞蹈,甚至可以将学生分组自行导演,并进行课堂竞演……这样做的效果显而易见,它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融入其中,在玩一样的课堂上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技巧。这不仅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更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期待。

2、即兴发挥式。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音乐是其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对音乐的即兴发挥,更是锻炼学生反应速度及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即时的、自由的直觉和感悟,以舞蹈、小品、朗诵、解说等不同的方式将对音乐的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在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音乐,结合体验与学习将音乐孕育、创造。这种即兴发挥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使得原本在课上并不十分积极主动去表达自己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气氛必然顺势被推向高潮,更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这种即兴发挥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正规的或是不正规的风格与形式的音乐,从而培养出学生更加不拘一格的艺术感觉。

3、创作改编式。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在教授学生乐理知识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创造能力。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听、学、唱的框架性模式,由学生自身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多元思维进行对音乐的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乐曲填词”“诗歌配乐”“歌曲改编”等不同方式,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例如:不同版本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语》的演唱……在课堂现场的创作改编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挖掘出学生的创作才能、表演才艺,更有利于培养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这一课题自实施以来,音乐课便再不是女孩子的课程,再不是五音不全的学生逃避的课程。它已完全变化为学生们解放心灵的、如体育课一般受欢迎的愉悦时光。音乐课的气氛得以活跃,学生的个性更是通过这样的课堂变得愈发活泼开朗起来,可见,这种体验学习方式势必成为当下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将被广泛应用的一剂良药。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四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可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所改进,为有效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实际情况、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本篇论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研究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依据,因此,针对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创新这一论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对促进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文中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创新的主要内容。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在我国素质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学生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本质是把学生当作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与尊严,做到理解、信任学生,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1.1在管理观念上体现“以人为本”

不同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这是因为学生是有独立人格、有思想的个体,学生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管理工作者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掌握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要;管理工作者应给予学生信任,相信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得到发展;管理工作者应给予学生尊重,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人格、权利与尊严受到了重视;传统管理理念下,一般会将学生看作是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加工产品,基于此,管理工作者应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重新认识学生,从思想层面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学生为本。

1.2在管理手段上体现“以人为本”

在高职院校以往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简单、生硬的管理手段较为常见。条框的约束、生硬的说教以及简单的管制等,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对学生的情感、需要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强硬管制模式不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得到理想的成效。为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对学生管理手段进行创新,采取科学的、合理的管理手段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可以利用因材管理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选择管理手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发展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手段,应当改进传统刻板划一的手段,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的手段。

1.3在管理途径上体现“以人为本”

古语云:“近朱者赤”,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我国有许多传统故事均表现出这一点,例如“孟母三迁”,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在高职院校中,管理工作者应当树立“环境育人”的管理理念,利用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在实际进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锻炼的机会,实现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教育、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实质是实现“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开展服务”以及“在服务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身兼多种角色,包括学习者、消费者以及创造者等。承担角色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学习者角色所具有的需求是学好专业、拓展知识面、锻炼个人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质;消费者角色所具有的需求是交纳学费以及参与学校管理;创造者角色所具有的需求是充分利用个人能力创造社会财富、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研究。基于此,管理工作者应树立教育、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转变。

3、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

第一,科学性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指的是依法治校。随着法律知识的宣传与逐渐普及,学生的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在这样的形势下,管理工作者应树立法律意识,全面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将其体现到实际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在高职院校以往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缺乏法律意识的重要问题,没有对学生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导致学生受到侵害事件时有发生。例如,宿舍管理员在寝室无人的状况下检查学生的宿舍,这种行为虽然目的是避免由于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而造成安全事故,但却也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与个人尊严,故不提倡。第二,时代性的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指的是与时俱进。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从多渠道获取信息。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因此出现了新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得到了新的管理途径、管理方法。管理工作者可以利用校园网站、论坛以及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工具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与沟通,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不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屈战伟。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09:49-50.

[2]罗梦君。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7:194-195.

[3]李玉梅。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14:38-40.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五

论文关键词:中学;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安全防范

论文摘要:安全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前提。搞好安全工作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每个正直、真诚人的本分工作。当前,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中学在安全防范教育和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要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是个既熟悉又模糊的词。在很多时候,总因忙忙碌碌于繁杂的日常工作和琐碎的家务事中,从未认真仔细地思考过。“安全”尽管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挂在嘴边的永不过时的话题,但还是停留在过去一些狭隘的思维认识上。“重视安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

1、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必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学校实施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2.1强化教育的阵地,拓宽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首先要强化教育的阵地,拓宽教育的途径,更新教育的手段。一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二是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三是要发挥计算机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学校网络上发布安全教育的信息,分析典型案例,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四是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2.2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又要有重点地进行,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是抓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造成安全事故。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满足于形式,更不能只往下灌输,而要讲效果,要能打动人心,让受教育者内心接受,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三是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重点时期是指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在中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一要加强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时,由于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情况不熟悉,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最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切实加强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新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校生活,乃至以后人生道路上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二要加强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学生思想容易放松,易发生财物被盗、火灾、食物中毒、溺水、车祸等事故。因而在此期间特别要强调安全问题,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2.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文化橱窗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2.3.1纪律:上学、放学不在路上逗留,及时到校或回家。中午、下午放学时排队出校门,当课老师或班主任要将学生送出校门。下午放学后,学校将在半小时后清校,教育学生认真打扫卫生,按时离校。

2.3.2集会:(包括广播操进出场等)上下楼梯靠边走(课间、平时上下楼梯靠右行),静齐快,不奔跑、不推搡。队伍行进中如遇鞋脱、鞋带散等意外要整理时,教育学生需出列,待整理完毕后再回归队伍。集会、集合须班主任、辅导员带队,值周教师维持秩序,防止楼梯口、过道等地拥挤。

2.3.3课间活动:不跳楼梯,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栏杆,不滑扶手,不做有危险的活动。上下楼梯不奔跑,开展体育活动、课间游戏要到一楼天井或运动场。同学间开展室内活动要适当,不拿剪刀、钢笔、教棒、三角尺等坚硬物品做游戏。上厕所要避开高峰,大同学要照顾小同学。雨天路滑要小心,同学之间不推搡。

2.3.4体育活动:不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剧烈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除不能在教学楼上开展体育活动外,更不能在二楼以上做集体跳跃运动,以防共震生险。运动中发生损伤要尽快送校医室救治,并汇报教师。

2.3.5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如无证摊上的油炸品等),不喝生水,提倡自带开水。不围抢校外人员散发的宣传品、广告纸、优惠券等。打扫卫生时不要爬高或擦没有护栏易生危险的玻璃窗。

2.3.6用电安全:教给学生预防角电的知识。不湿手开关电器,拨插插座。发现有电器损外及时报告班主任和总务处。

2.3.7校外活动:活动前教师要堪察路线,精心组织、落实带队教师职责。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习惯。

2.3.8交通安全: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骑车上学。已满12周岁儿童确要骑车上学的,必须向学校打报告,并留校备案。教给学生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注意上下学行路安全,年小路远学生建议家长护送。做好乘公交车上下学学生的安全教育,教给学生乘车知识、上下公交车方法。

2.3.9消防安全:不玩火,不乱放烟花爆竹。出现火情及时报警,讲清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救火的原因。

2.3.10自护知识:上学期间遇陌生人寻找,应及时向班主任汇报,中途离校要征得班主任或相关任课教师同意,不擅自旷课或早退。校外遭遇抢劫要智斗,先保证人身安全。发生危险(比如落水、受伤等)要喊大人帮助。发生事故不隐瞒,及时向家长报告。不玩危险玩具(如仿真子弹枪,皮弹弓等),更不能将危险玩具带入校内。下雨天上下学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内、走廊上、楼梯过道上撑伞,以免拥挤而戳伤身体(眼睛、脸面等)。

是否开展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否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是衡量一个学生素质是否全面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安全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做到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与自身建设发展相结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为社会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2] 洪建场,闰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 蔡培元。从安全需要的变化中寻求对策[j]。保卫学研究,2002.5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六

《品德与社会》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解决问题和清除烦恼,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

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小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的喜好,由于年龄认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的喜欢。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无论课内课外,教师都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谐。师生之间做到了心相通、情相连,学生的心扉就自然地向老师敞开了。在这种师生关系下进行教学,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要根据教材和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汇报收集的材料,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在上课前几分钟,我脸带微笑让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学生讲述后给予表扬与肯定,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接着让学生介绍图片,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由此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受到教育,纷纷议论学校的环境卫生做得不够好:校园内学生乱扔废纸、食品袋 ,走廊、教室的墙壁乱涂乱画,有部分学生把垃圾倒在垃圾池外。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便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号召全班学生见到垃圾主动拾起,见到不良的行为大胆指正。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学科存在着关联性和融合关系,虽说语文课和品德与社会课,对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对人的培养却是异曲同工。语文和品德与社会两学科之间的融合,增强了知行合一的力度。这两门学科在携手走向共同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道”──好的品行和素养。以语文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例: 语文第二组《詹天佑》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就有着关联性和融合关系,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包含了三个学习主题:

(1)不能忘记的屈辱;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詹天佑》的历史概念促进了对《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历史学习的理解,《詹天佑》一文用具体的人物事迹印证着“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人们所做的努力。同时,詹天佑作为首批留洋儿童之一,作为日后成长起来的工程师而非政治人物的角色和行为,也丰富了品德与社会的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历史地、发展地理解和认识社会。可见,我们可以利用语文教材让品德与社会教学更精彩,更圆润,更智慧。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良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我在上六年级下册《男生和女生》这一课中,时时教育学生如何和女生交往,男生如何对待女生,男生要处处树立美的男子汉形象。男女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营造一个美好的学习空间。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唱歌、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学生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学生身上形成。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目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我们这些乡村老师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以实际行动去参与;只要我们自我实践、自我突破;只要我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七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1000字)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强与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迎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我们大学生正在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性与爱、就业与创业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冲突。近年来,因为上述问题处理失当而引发的个人悲剧日益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让人不禁直呼——“大学生究竟怎么了?!”

本学期,我们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科学地从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入手,针对学习、人际、恋爱、网络、休闲、就业方方面面来分析和排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是一门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课程。总的来说,大学生较之社会人士、老年人、中小学生等人群,有一定自制力但仍易意气用事、有一定主见但仍易盲从和被煽动、自信自负却又常常怀疑自己偶尔自卑,这样的心理特点,使引导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的正确形成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明白了无论是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长期积累形成的。生物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最难改变的因素,也是精神病是一种病、精神病需要吃药的理由。在所有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影响最大的、意想不到的深远的——大凡成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多或少总带有其童年的体验和遭遇痕迹,早期所经受的较大的挫折或创伤,可能会压抑在潜意识中,在日后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个体的心理障碍。所以家庭作为主要的早期个体活动环境,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里,不少都经历了悲惨的童年。外号“发狂的月光杀手”的美国杀手阿尔伯特费什:叔叔是宗教狂热分子,生母患有幻视幻听的顽疾,费什被送到孤儿院,时常因犯错而被脱衣服受到老师鞭打。他甚至有一个朋友跟他讲吃屎喝尿等虐待方法,这些无疑成为一个诱拐儿童并杀而食之的疯子杀手最刻骨铭心的启蒙教育次之家庭因素,还有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对个人心理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而当面对我们自身的一些心理问题,我们不是无计可施的。首先,身体健康有利于心理健康,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有助于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发展个性,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治疗某些心理缺陷,如孤僻的人可以多多参与像足球、排球、篮球这样的团队项目;容易急躁、感情易冲动者则宜选择太极拳、射击、远足等要求耐心和坚强毅力的项目。

其次,立足于大学学习特点,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作为学生,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自己的专业,要自主地根据个人兴趣、需要、特长组织学习,逐渐把对老师和课堂的依赖转化为自主学习。并且,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培养科学的思维和独立的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

最后,如果遇到想不开的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学会倾诉。当我们把压力、困惑说给家人和朋友听之后,他们的支持会成为一个阻碍压力发展的缓冲器,或者,也可以请教心理咨询师,无需害羞,将心中之魔放出以求良策。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无论是大学生自己,还是校方、家长和社会,都予以大学生心理健康足够的重视。毕竟,只有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能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肩负起较高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责任,才能建立与他人的良性互动,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