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革命传统心得体会报告 传承革命传统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三篇)

  • 上传日期:2022-12-29 14:54:57 |
  • ZTFB |
  • 12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传承革命传统心得体会报告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策略分析

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是最为珍贵的宝藏之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承担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们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本文对于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做了以下分析。

1.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能让学生从先贤圣哲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学生通過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能够通过感受了解我们民族的道德信仰和精神内涵,来培养个体的理想人格,建构自身的道德素养。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美的传统艺术和优秀的文学作品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之美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更好地去理解故事所传达的人生哲理,这种有感情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们更乐于理解接受,在慢慢的教学渗透中激发出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成为传统文化的宣传者。

3.加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源泉,我国在努力加强文化软实力,想要成为文化软实力强国的国家,显而易见我国对人文文化的重视程度。如今是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在如此自由的文化大环境下,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也遭到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导致了我国学生缺乏对传统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接受的结果,所以如果从高中语文课程中开始认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通过如此的知识传播可以让传统知识更好地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让我国的经典有了新的定义和内容,为中国的文化增添坚定力量。

1.立足教材,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文言文、古诗词,这是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发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因子,以课本教学为基点来达到教学传统文化的目标。例如可以采用分类别科的归纳法整理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感受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此举拓宽和深化课堂教学,更可以由此让学生走近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传统文化世界,汲取营养,感受魅力。

2.构建平台,引领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

语文是进入课堂的基础教育,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按照新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将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让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平台。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来营造氛围,让学生从视听多种感官品味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又如进行开设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设置校本教学课程,建构跨学科教学模式等手段,让学生充当受教方、研究者、宣传者等多种角色,多角度理解传统文化,让语文学科发挥其自身价值,使学生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越发紧密。

3.结合活动,促成传统文化素养的养成

高中语文的教学是以养成学生高质量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的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抓住时令、节日、地方文化特色等契机,努力营造适合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氛围,组织诸如吟诵、创作、古代礼仪、艺术表演等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纸上谈来终觉浅”,实践证明,这样的活动手段是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这甚至可以巧妙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底蕴,从而接受道德的熏陶和精神的引领,养成富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品质和素养。

结束语

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也是每个阶段学生的必修课。高中语文教学类型多种多样,在新式教学的基础上,要懂得将传统文化与课本教材相结合,把优秀的古代文学逐渐渗透进课程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脱离开仅仅讲“分数战”的单一刻板思维,提高对古文经典作品的兴趣,从自身出发,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在丰富了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高尚的品德,提高欣赏鉴赏能力,找到自身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伍娟.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孝文化”课堂实践探讨[j].读与写,2018(22):20.

[2]韩龙.就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24.

[3]袁敏.回归语文本色——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4):97.

[4]程子函.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初探[j].神州(上旬刊),2017(13):152.

对于传承革命传统心得体会报告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我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并力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有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

为了使道德建设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形式,还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对人民群众进行诱导、启迪和教育。特别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运用“格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特点,使他们在青少年这个便于记忆的时期,熟记和背诵这些“格言”,就能够更好理解、感受和身体力行这些格言的内容,这不仅对当前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有教育的意义,而且,在长大成人后,对他们更好抵御各种不良影响的腐蚀,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强调,对青少年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格言,对青少年“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长大成人以后,对社会的正确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够顺其自然、严格要求,也就不再会有格格不入“捍格不胜”的忧虑了。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传统道德基本内容,把传统美德分为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审势、求新、勤俭、奉公、务实等18个部分,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传统美德的各个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这对于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们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以德治国,培养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传统精神文化。

传统精神文化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xx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的传统文化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对于传承革命传统心得体会报告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八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我们同样需要有坚定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呢?轻歌曼舞的欢乐,鸟语花香的芳馨,相敬互爱的甜蜜,灯红酒绿的痴迷,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然而,亲爱的朋友,你可曾想到,伴随着时光流逝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青春,还有我们绚烂的向往和似锦的前程啊。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八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而岁月积淀的长征精神,却像古酒一般在我们的心中酿出了感情,酿出了味道,成为我们多彩人生的一道美味佳肴。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青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

       弘扬长征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演讲稿篇2

此时此刻,站在演讲台上,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天,我跟妈妈到公园游玩,听见一位小女孩问;“爸爸,红军爷爷长征时怎么会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呢?他们为什么不吃巧克力,不喝健力宝呢?”

是啊,长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老师告诉我们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在过草地时,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的第一次党费,也是最后一次党费……同学们,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你难道不为我们的战士那种对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深深感动吗?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红军队伍在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冻死在雪地里,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因此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是军需处长,手里掌握着战士们的吃穿,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他完全可以吃饱、穿暖,他怎么会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的生命呢?难道他是傻瓜吗?不,他绝不是傻瓜,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无私无畏的长征精神。

正是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长征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祖辈和父辈。在新时期取得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成绩。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笔直平坦,公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住房宽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师新村、金玉小区、花园城,一座座美丽的家园拔地而起;西苑开发区、柏香林开发区、西环开发区、文昌路开发区,让古老的印江城旧貌换新颜。

你看,西环大桥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腾飞的翅膀;北环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优美的蓝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听的华章。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非常可乐,为超级女生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有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的充满艰辛的长征。

同学们,巍巍大石墩是我们挺拔的脊梁,滚滚邛江河是我们沸腾的热血;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追寻金色的理想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