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 游山水有感800字(7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2-12-28 17:08:19    小编:ZTFB
游山水后范本 游山水有感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 游山水有感800字(7篇)

  • 上传日期:2022-12-28 17:08:19 |
  • ZTFB |
  • 8页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1. 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会诗中深刻哲理。

2. 体会诗歌表达的凝练,用词准确,体会陆游诗歌的风格与特色。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诗句,体会古诗韵味。

1、同学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能说说“山”“柳”开头的成语吗?

当中有两个耳熟能详、千古流传的.成语都出于同一首诗。【板书: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2、在这首诗中,有一座座连绵的山,有一条条交错的河,有密密层层的柳,有明艳的花。这之间,几间农舍若隐若现。【师边用简笔画描述边板画,指出山、水、柳、花四景物】

3、知道这么美的景色在什么地方吗?【板书:山西村】这样美丽的景色被谁发现了?板书:陆游

4、初读诗句,学习生字词。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齐读。

读准生字:莫 腊 浑 豚 疑 理解:豚

二、了解背景,学习查找资料。

1、查找资料

现在我们和陆游一起游山西村,板书:游山西村

古诗难读难懂,读古诗不论谁都要做一件事:查找资料

如果让你查找,和这首古诗必有关系,必须要查的,你认为要查什么?学生交流

2、关注信息

筛选信息是学习古诗很重要的一步。这个信息告诉你什么?

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腊酒味道怎样?

小结:这些信息挺重要的,可能对等下理解、学习、感悟诗歌有帮助。学习古诗特别需要--借助资料

三、读诗入境,赞民风民情。

1、了解诗意。 让我们一起去山西村,走进农庄,走进农家,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招待客人)

出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想像动词。 大家注意到 “留”这个动词了吗?从刚进村,直到最后挽留,这是个好长的过程,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这过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会有哪些活动?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想象并纷纷走上讲台板书其中的动词:杀、端、举、碰、喝、聊、谈……)

生:杀鸡宰羊 烧菜 扛猪 敲锣打鼓 端酒 ……

就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到整个接待的过程,如果把这些活动全部记录,岂不更能表现当时热闹的情景?

(生:不行,诗歌是最精炼的,这个“留”字可以代表、包涵这么多的动词。)

师:对呀,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跳跃的,正因为如此读诗就要善于想象,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

3、【看图】 想象说话:

莫笑 腊酒浑:让你想到什么?

丰年 足鸡豚 :你又会想到什么?

留客:农家人会怎么挽留?

带着想象再读这两句古诗。

4、联系背景,体会陆游收到款待以后的独特心境。

此时,陆游罢官免职在家,面对这样的农家人,他会怎么样?他觉得这群农家人怎样?

他会怎么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读诗句

5、指导朗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热情的接待场面、勤劳的村民、农家的幸福快乐)

四、品词析句,悟人生哲理。

1、将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与“山清水秀疑无路,柳绿花红又一村。”进行比较,体会诗句的意境及表达的准确。

同学们,这可是美丽的江南啊,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我有点纳闷,诗人怎么不说“山清水秀疑无路”,而却说“山重水复疑无路”,还有这后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说,柳是绿的,花是红的,可作者偏不说“柳绿花红又一村”,而却说“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为什么以用“明”呢?

2、结合背景资料,体会作者的心情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片断描写,体会心情。

①一座座山重重叠叠,一条条水纵横交错,走着走着,我,我的心里。

②柳荫深深,前路迷茫,穿过柳荫深处,啊,鲜花明丽红艳,眼前忽然一亮,又是一个村庄,我想那村庄(村庄会是什么样的?陆游虽然未见,但已在心中憧憬,描绘。)我的心中。

拿起笔展开想像,写下当中的情景吧

小结:此时,诗人的心情有变化吗?怎么变的?你能读出这样的对比、变化吗?

读出对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 (不怕失败 坚持到底)

4、联系背景,体会道理。

六、适度拓展,赏诗人情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七、联系实际,升华人生道理。

千百年过去了,这经典名句依然在我们耳边回荡,当我们______的时候,我们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中谁没有困难,生活中谁没有挫折,谁没有失败,但只要牢牢记住这千古流传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陆游

资料

山重水复疑无路, 想象

柳暗花明又一村。 道理

名师名言:

给孩子上一堂课,想孩子一辈子。――林莘

“留”下你的笑靥如夏花

――听林莘老师《游山西村》所感

林志芳

都说“见过林莘的,决忘不了她的笑”。这次在“千课万人”的讲台上,那笑依然明媚,一如夏花。

这次她带来的是古诗教学《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本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诗人运用凝练的笔触,全篇围绕着一个“游”字铺展,层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可惜进入教材时,编者只截了前两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开头似是平淡,细品却意蕴丰富。怎么让学生去体会当时主人盛情留客的热情,怎么让学生去感受农家丰收后欢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脍炙人口的名联,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如何让学生去品味那“有如弹丸脱手”的语言,又如何引导学生去参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呢?且看林莘。

第一联:着一个“留”字,意境全出。

入诗朗读之后,林老师用一句“让我们一起去山西村,走进农庄,走进农家,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自然地引出了“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接着就抓住一个“留”,借助插图,巧妙引导学生想象。

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大家注意到 “留”这个动词了吗?从刚进村,直到最后挽留,这是个好长的过程,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这过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会有哪些活动?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想象并纷纷走上讲台板书其中的动词:杀、端、举、碰、喝、聊、谈……)

师:就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到整个接待的过程,如果把这些活动全部记录,岂不更能表现当时热闹的情景?

生:不行,诗歌是最精炼的,这个“留”字可以代表、包涵这么多的动词。

师:对呀,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跳跃的,正因为如此读诗就要善于想象,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

接下来,林老师又牢牢抓住 “莫笑、腊酒浑”,“丰年、足鸡豚”,“留客” 等关键字词通过角色扮演、师生对话,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热闹的场景。

“留”字的教学就像一个巧妙的支点,由此,课堂变活,诗歌变活。画面还原了,情境再现了。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当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动词。”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要找准这“一个”?

第二联:对比赏词,品悟诗理。

这一联的教学,仍然是从品词入手。

师:同学们,这可是美丽的江南啊,风景如画,山清水秀,我有点纳闷,诗人怎么不说“山清水秀疑无路”,而却说“山重水复疑无路”,还有这后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说,柳是绿的,花是红的,可作者偏不说“柳绿花红又一村”,而却说“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为什么以用“明”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品评之后,是拓展写话,学生在充分的进入情境之后在联系陆游当时的境遇,这才惊喜地发现:原来,这诗中言说的不仅仅是游山西村的经历,记录的不仅仅是宾客言欢的故事,它更含着诗人的心境,蕴着深刻的哲理。

课末的拓展诵读,将杜甫、王维、李白的诗与这一联相比照,既是对诗人情怀的升华解读,又是对这一名句的内化巩固。

两联赏过之后,黑板上除了形象的板画、经典的诗句,还留下了三个关键词:“资料”、“想象”、“道理”。这三个关键词无疑浓缩着目标与方法,是我们探究教者的智慧与理念的路。

先说“资料”,林老师带着学生赏读古诗,始终不忘提醒学生学会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既得传统诗学“知人论世”的精髓,又为古诗的鉴赏注入了现代因素。

再言“想象”,这实在是诗歌鉴赏不二的法则,古诗本就是诗人曾经鲜活的生命呈现,传递的是他们彼时的欢笑或者叹息。只有想象,才能使文字由冰冷的符号还原为鲜活的画面、生动的故事。

至于“道理”。宋诗与唐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唐诗多言事抒情而宋诗多以事说理。教者对诗中哲理的解读品悟,应该是对《游山西村》这一文本真正 “秘妙”的自觉皈依。

总之,在《游山西村》一课,“得言”“ 得意”“得味”“得法”,不啻为古诗教学的优秀范例。

曾经很多次看林莘的课,总觉得目不暇及。我也曾经抱着《二十四诗品》,试图想为林莘的课堂教学风格做点概括,却发现那光彩流溢的课堂很难被确切的描述。后来,勉强找到八个字:“纤脓适度,绮丽自然”。大概是这样吧?――不肥不瘦、不偏不倚,绮丽精彩、自然大气。

见到林莘总是慨叹,叹得最多的是她永远神采奕奕,永远笑靥如花。想来,无论《鲸》《为人民服务》还是《凡卡》《东施效颦》再到今天的《游山西村》,她从来不在课品中重复自己,一直在变,一直在走、一直在挑战、一直在创新。若问她那课堂为何如此灿烂、若问她那生命为何如此灿烂,根由就在此罢。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引领学生品读重点字词,加强感情朗读,体会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吗?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只是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要求把诗读通,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

4、指名读。注意在读的时候注意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出示古诗(表明节奏)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5、学习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去读懂课文,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还是先来了解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同桌相互说。(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2)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4)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个人读个人读——齐读,足吗?要突出“足” 个人读,齐读。看到山民如此热情的招待远方的客人,同学们,你们还可以想到那些古诗文呢?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b、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如果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的诗,是不是可以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汇报。

(7)是啊!山民无比敬爱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板书:情谊真。

(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盛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己,诗人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

(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3)山民敬重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呈现。

三、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可以拓展)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秀。

3、诶!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嫌弃他?

4、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陆游他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其实他还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什么——”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请根据提示写话。

出示:

(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语文课。

出示: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风景秀情意真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在教学古诗《游山西村》时,我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从实际出发,激情导学,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联系生活情景,大胆想象,张扬个性,建构文本意境。

一、诗句理解,在“追问”下突破 我让一位学生说说第一句的诗意,但学生就站着,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问他:“有哪一个字,你不理解呢?”他很肯定地说他没有不理解的字,但就是不知道如何理解整句诗的意思。于是,我从关键词语入手,以追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角色体验,在朗读中悟情 让学生读出感情,最好的办法是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体验文本中角色的感情。因此,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一个情境,我扮演大诗人,学生扮演农家人。我为学生创设了古诗中的情境,学生兴趣十足地扮演了农家、扮演了大诗人陆游,走进文本,走进了农家人、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只有感悟到了诗句中的情感,学生才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三、画面想象,在入情中悟理 古诗一般都是情景交融的,我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描写景色的词语,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美。抓关键词语体会文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手段。词语是有含义的,有情感的,如何借助词语诠释一个画面,一个意思,一种情感呢?我让学生把词语还原为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学生用心眼看到了诗中的画,悟到了诗中的情,再表现于自己的感情朗读中。此外,如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呢?关键之处要学会顺势引导,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例中领悟诗句蕴含的道理。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三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并会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

(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

(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庐山的挂图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

2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刻在树柑上,竹子上,柱子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展示图: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泰山雄奇、华山险峻、黄山变化多端,桂林秀丽……这图上画的正是我国最有名气的上峰之一—庐山。看了这幅图,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

3、理解诗的前两句

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

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

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三、体会诗境、感悟哲理1、集体朗读诗,指名说说诗句意思2、作者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祖国名山庐山的雄伟风姿,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宋代诗人陆游游一处美丽的小山村做客。在此之前,谁来跟我们谈陆游的有关情况呢?

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

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读诗、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

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

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

“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

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

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

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

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陆游的知识及相关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含义;赏析诗歌中蕴含哲理的名句;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朗读、合作探究;读说结合,想象画面,体会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体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诗句,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各种题材、不同风格的古代诗歌异彩纷呈,芬芳四溢,它们犹如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使人陶醉,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朵清新而又迷人的田园之花吧!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知诗人,解诗题: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听范读,想画面:

学生活动:认真听,自由朗读;

分组合作,结合注释,想象画面,能准确、流利地描述各诗句的内容。

明确: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味薄,丰收之年他们款待客人菜肴丰足。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释诗句,明诗意:

1、教师板书,总结诗句含义:

首联:热情好客

颔联:山村美景

(对偶)颈联:淳朴民风

(对偶)尾联:抒写愿望

2、引导,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风景美,民俗美,人情更美

喜悦、赞颂、热爱、留恋(情景交融)

入意境,悟哲理: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农村山水环绕、绚丽明媚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蕴含哲理:身处困境之时,只要你坚定信念,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就会迎来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崭新境界。(景中寓理)

小结: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本诗紧扣“游”字,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顺序,生动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热爱之情。

再拓展,作比较: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拜访,探访,看望。

2、故人:老朋友。

3、具:准备。

4、鸡黍:指烧鸡和黄米饭。

5、合:环绕。

6、郭:指村外。

7、斜:(xiá)

8、轩:窗户。

9、场圃:农家的小院。(场:打谷场。圃:菜园。)

10、话桑麻:谈论庄稼。

11、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比较阅读,学生分组探讨学习)

明确:

《过故人庄》以亲切的语言,如话家常,写诗人到农家做客的情景,描绘了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歌颂了淳朴诚挚的友情,表达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比较两首田园诗:

1、相同之处:都是律诗;都先写做客原因,再写路途见闻,最后写重游之愿;都表达了对优美田园风光的热爱。

2、不同之处:《游山西村》中,“拄杖无时夜叩门”,表明诗人重游的时间不确定;而《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表明重游时间是确定的。

《游山西村》侧重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古朴民风的留恋;《过故人庄》更侧重于表达对深厚友情的赞美。

课堂练习:

1、一般来说,格律诗的联和()联需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找出《游山西村》一诗的韵脚,标记出来。此诗所押的韵是()。

2、既写景又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3、赞赏农民朋友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4、表现村民淳朴风俗的诗句是()

5、表明留恋田园风光和古朴民俗的诗句是()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游山西村》。

2、搜集几首田园诗,摘抄下来,积累知识。

翁卷的《乡村四月》、范成大的《田园四时杂兴》(其一)、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等等。

3、阅读并摘抄陆游的诗,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创作风格。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七言律诗)

首联:热情好客

颔联:山村美景{对偶}

颈联:淳朴民风{对偶}

尾联:抒写愿望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五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古诗;

难点: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记录旅游见闻的诗,这节课学习陆游的《游山西村》,看看作者又写了哪些见闻。

2、同样,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和写作背景。(课件出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过和同情人民苦难。这首诗是诗人罢官闲居,住在绍兴市的三山乡时写的。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二、自学,交流。

1、自由朗读古诗。(借助课后注释、课文插图、词语手册自学这首诗,把自己的收获和理解标注在课文旁边。)

2、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以下几项内容:

(1)对题目的理解;

(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莫(不要)、浑(浑浊不清)、足(充足、备足)、豚(猪)疑(以为,怀疑)

(3)对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

三、难点点拨

1、师点拨: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

特别是哪个字看出"丰盛"(足)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2、第三、四句写什么?(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

这"又一村"指什么?(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3、正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民风如此淳朴,使作者深受感动。

四、拓展思考

1、三、四两句连起来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但同时,也蕴涵了一定的人生哲理。现在常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陷入困境,看起来已经绝望了,而忽然又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使人增加了信心。

2、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

五、作业

1、背诵两首古诗,并默写。

2、完成《课堂作业》

3、选做题:(1)选一首古诗,改写成一篇游记。

(2)针对两首古诗中的名句,选择一句,写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受。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六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品悟诗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时间】7分钟

【教学过程】

1、品诗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饭菜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发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从刚才的“疑无路”到现在的“又一村”,从绝处逢生、到豁然开朗。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困境中蕴含着希望,在我们感觉疑无路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有又一村的美好景象。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相吻合吗?陆游被罢官了,他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没有嫌弃他,看着眼前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感受着山西村村民的热情、淳朴的民风,陆游也看到了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伪诈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执掌朝政的人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此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但愿从今往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农人的热爱。

2、布置作业

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

结束语:

生活中谁没有困难,谁没有挫折,谁没有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看到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推荐游山水后的心得体会范本七

一、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特色。

著作《剑南诗稿》《沈园》

作者轶事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令人咋舌!

二、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衣沾不足惜(值得)

2.丰年留客足豚(丰足)

古今异义词

春社近:古义“土地神”,今义一种集体组织。

词类活用

拄杖无时夜扣门: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三、指导朗读

游山西村(七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四、诗词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

||

头年腊月所酿的酒浑浊,酒以清为贵

解释:

不要笑话农家酒味薄。

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丰足泛指猪

解释:

他们待客的情意却十分深厚。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初看起来觉得平淡,就象“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样,仿佛是一则普通的记事,毫不费力。然而,诗人从这里的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自酿的米酒。这是稻谷丰收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腊酒在开春后饮用,外表显得有点浑浊,但是它有着名酒般的醇美。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还备有丰盛的佳肴呢!豚,指小猪,这里“足鸡豚”是形容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青翠的山峦见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的溪流中淙淙穿行,草木愈渐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渐依稀难认。

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家农舍,隐现于花木空疏之间,顿觉豁然开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它的妙处,不仅在善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是在于“等闲语言变瑰奇”,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把这种自然景象摄入诗篇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早就描绘过,如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到了宋代诗人手里,也有所描摹,如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时代接近于陆游的诗人还有强彦文,他的诗歌有唐人的风致,曾写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的诗句。但在意境的开拓上,可以这样说,这些诗句要远逊于陆游。这联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迭、

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有如弹丸脱手,不独善写难状之景。”这个评价是有见地的。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而且用语浅近,含意丰富;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农家虽衣冠简朴,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

箫鼓:n.作v.,吹箫击鼓。

古风:古老的乡俗。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即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临时,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但愿从今以后,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能随时拄杖,轻扣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五、写作背景

游山西村: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精彩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山层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

这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中心思想

《游山西村》:书写了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之美里的快乐之情。

六、合作交流,理解写作特色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句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

诗词鉴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鉴赏: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此联展开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显示了他对吾土吾民的热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歌写了诗人在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农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从而表达了诗人的陶醉、恋恋不舍之情。

本诗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了农村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请从诗中找出这些句子。

七、体味、积累: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写的是山绕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还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

望。

整体感悟

游山西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

在山西村,正植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八、知识链接

成语典故:柳暗花明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但朝中的投降派百般排挤他,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结果陆游被弃。

陆游怀着满腔的愤怒,回到老家绍兴闲居。一天,陆游前往山西村拜访友人,友人及左邻右舍听说陆游来访,都热情地接待他,家家户户摆酒设宴相迎。那淳朴的民风使陆游十分感动,他诗兴大发,写下诗篇《游山西村》。诗中有这样两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既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寄予希望的心境。“柳暗花明”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