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 家风教训心得体会(七篇)

  • 上传日期:2022-12-27 16:44:07 |
  • ZTFB |
  • 11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观》。

家风家训家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家风,是家族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但是家风仍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助手。家风好比“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生活和行为。好家风对我们的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良好的家风映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民族礼仪乃至民族的精神。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和纪律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人们所说“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盘散沙。军队是最有力的集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枪有炮,最根本的一条是他们有铁的纪律,而且对违反纪律的人绝不姑息。那么,我们的学校也是如此。我们作为学校的一员,更要明白纪律的重要性。遵守校规校纪,就是为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力。

遵守学校纪律就是就餐时自觉排队,尊重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遵守学校纪律就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不乱做小动作,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遵守学校纪律就是严格按照学校规定,不做违纪的事情。

家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风气,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风气。我们要铭记家风,遵守校规,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践行社会的价值!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家风是什么?我理解,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有时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语言或日常生活习惯,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人的一生。孟母的贤德成就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就了中国历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的母亲,以一己之力培养了13个博士。难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我到省厅信访处工作后,遇到过不少生活陷入困境而又爱慕难助的信访人,他们的遭遇或多或少与母亲的教育有关:昭通镇雄县的马某,因口角与人结怨多年,把丈夫和三个儿子都卷入了纷争,现在丈夫和儿子伤的伤,残的残,家里没有了劳动力,马某长年带儿子告状、上访,

家庭彻底陷入困境。安宁市的李某,38岁,为3岁外孙的落户问题来访,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龄,竟已当外婆。在接访中了解到:她20岁非婚生女,独自将女儿抚养至14岁,因缺少良好的家风传承教育,性情顽劣的女儿离家出走,15岁时回家生下了这个孩子,至今无法落户。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母慈子孝”,什么样的母亲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母亲缺乏修养,孩子易流于粗俗;母亲温婉贤淑孩子通常绅士乘风;母亲优雅智慧孩子必定谦逊有礼…其实家风不只在名门望族,每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亲都是家风培树和传承的关键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她却用“勤劳”、“孝顺”的家风为我们家庭传承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忙碌碌,家里总是干干净净。只要一有脏衣服,母亲马上就手洗,有时看着一大盆的脏衣服,我会抱怨说:这要洗到什么时候啊?母亲边洗边说“你外婆有句老话说‘勤脚快手懒眼睛’,看起来多,动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亲又忙着打扫卫生、做饭洗碗,晚上还给我们织毛衣,有时织到打盹,手还不停,我说:“妈,您忙了一天,歇着吧,别累着!”母亲睁开眼边织边念叨说:“你外婆还有句话说‘力气是个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着,睡一觉就好。”

我工作那年,爷爷生病住院,母亲每天做饭、炖汤,再转几趟公交车送到医院去喂爷爷吃饭,给爷爷擦背、洗脚、修指甲。爷爷临终时拉着母亲的手,满怀感激地看着我,颤颤巍巍地说了三个字:“好—女—儿”。我懂得爷爷的意思,哽咽着连连点头,想要告诉爷爷,我已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勤劳”和“孝顺”,一定把它传承为我们的家风。

20_年,母亲因患肿瘤多次手术,下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卧病在床。两年时间,我学着她当年照顾爷爷的样子,每天给她擦洗、按摩,陪她聊天,给她翻身,处理大小便。母亲临终前多少次因为不忍看我劳累想要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发现后真是心如刀割,一刻不敢松懈地守候着她,直到最后牵着她的手陪她走到她生命的尽头!母亲走后,我自然地继承了她的很多习惯,操持着现在的家庭。亲戚朋友们都说我很像母亲,儿子也常说我总拿外婆的话教育他。是的,母亲的言语和习惯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家风。儿子今年11岁,每天早起会简单收拾自己的房间,每天换下的袜子会自己洗。会主动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还会帮行动不便的奶奶买菜。一次,我感冒发烧,他一会儿给我倒水,一会儿给我量体温,像个小医生似的给我配药,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吃药,还安慰我说:妈妈,没事儿,吃了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我看着儿子配给我的两片维生素c,一包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心情顿时如雨后看见彩虹般无比的欢喜和欣慰,欢喜于孩子的天真,欣慰于母亲多年播下的“勤劳”和“孝顺”的种子已在我的家庭生根、发芽。

家风是一座山,母亲便是山中那一汪清泉,净化着山中清凉的空气;家风是一条河,母亲便是那源头的活水,永远保持着河水的清澈;家风是一段记忆,母亲便是那记忆中最温暖的叮咛、最可口的饭菜,最体贴的陪伴……

在习总书记大力倡导家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让我们每一位母亲都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把良好的家风永远的传承下去,让美好家庭推动社会和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家风是营造诚信友善经济社会环境的宝贵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一致性。家庭家教家风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充分挖掘和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以清正严明的家教家风要求自己、要求家人,才能使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教、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才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伟力。

今天我与大家进行一次廉政党课学习交流,题目是“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本次廉政党课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家风的由来与传承。二是家风的新时代内涵和要求。三是家风的正反典型故事。四是新时代弘扬优良家风的实践要求。

家风的由来。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集体认同,是经过家庭长期培养、长辈们反复实践、言传身教、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家风体现一个家庭的精神风尚和道德水准,还能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作风。“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作品中,潘岳在《家风诗》中自述家族风尚,原文为“绾发绾发,发亦鬒止;曰祗曰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他强调“家风不可忽视,家训不可小觑,人品十分重要,习惯决定人生”。

家风的传承。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家风和家教,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始终有优良家风传世,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教育子孙“恒念物力维艰”,清代林则徐也告诫儿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智。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以《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为代表的一整套孝亲、和邻、尊师、修身乃至为政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既是个人成长、家庭生存的精神足迹,也是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更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之一。

家风的认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的优良传统,为党员干部树立了价值典范和行为标杆。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特别是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因此,我希望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廉洁齐家,蕴涵家风,注重家教,形成优良的家风家教,清正和谐的家庭是廉洁奉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的港湾。

家风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新时代家风也在推陈出新,融入更多的当代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响应时代的主旋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一个国家良好的风气,靠千千万万家庭的淳朴民风来聚拢。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是紧密联系的,家风正则党风正,党风正则政风清,政风清则社风淳。

家风沐党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也是家风建设与党风建设的融合互通的基本点。良好的家风是党风建设的推进剂,家风建设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家风与党风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10月,“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同年12月,xxxxx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018年3月,xxx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通过树立良好家风来带动党风向上向善。家风连着党风,特别对党员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人领域,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可以促进党风好转;家风不正,必将影响党风进一步恶化,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树立知礼仪、懂廉耻、重美德、讲规矩的良好家风,带动和影响其他家庭,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家风清政风。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不仅是家庭伦理,也是为政之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家风也是政风,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朱德曾要求儿子朱琦必须从铁路工人学起,一天,朱琦回家,与妻子说:“今天我见到父亲了。”朱琦的爱人问:“在哪里?”朱琦说:“在我开的火车上。”管好身边人、家里人,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必修课,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是家风的旗帜,要用党员的标准管束自己,自觉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政风的关系,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弘扬好家风,带出好政风,用良好的家风夯实建设晴朗政治生态的基础,汇聚出中华民族强大的正能量。

家风淳社风。近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家风建设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出现了一种断层的现象。这种家风断层现象的严重后果就是:对于一些手握公权力之人来说,他们缺失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和宗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他们缺失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则与操守。对此,xxx明确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以此来唤起人们对于家风的记忆与温暖。“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我们必须传承好家风,培育好社风,用好家风涵养民风、社风,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守礼的良好氛围。好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发并凝聚成强大的正能量,一个个小家庭的底色正了,社会这个大家庭自然天朗气清、安定祥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率先而行,做道德榜样和良好家风的树立者、传承者、守护者,培育良好社风,共倡时代新风。

(一)习氏家风“勤俭持家、从严教子”

正身率下,治家严苛。习仲勋同志时刻以革命家的风范将共产党人廉洁自律和中国人传统家教融为一体,对家人既关爱备至又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奉调中央工作,齐心在中央党校工作。因齐心的单位离家较远,为了不影响她的工作,习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顾孩子们一些,还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齐心回忆说:“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的时候,仲勋是开心极了”。尽管非常疼爱孩子,但习仲勋对孩子从不娇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xxx的生活非常俭朴。孩子们平常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旧衣服穿。“我比较惨的就是上面有四个姐姐,只有一个哥哥。所以大部分穿姐姐的衣服”,谈起此事,xxx直率的说,“花衣服、花鞋子,我绝对不干,但是也不得不穿”。母亲齐心也还记得,“xxx因同学笑话而不愿意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xxx的眼中,“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吃饭时,父亲常把他们掉在桌上的饭粒、馍渣捡起来吃,最后还要用馍把菜碟里的汤水蘸净。有一次,姐姐桥桥不小心碰翻了汤碗,习仲勋俯身将洒在桌上的汤汁吸吮干净。对于浪费行为,习仲勋会严厉批评。在父亲习仲勋言传身教下形成的俭朴品质,对xxx影响很大。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xxx多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谆谆教导,涵养气节。习仲勋和齐心很早参加革命,家里有着浓郁的革命氛围,上学时,xxx是住校,逢年过节才回家。“回家以后,先是一溜,子女站在墙根上,接受父亲的训话。他自己怎么参加革命,你们今后一定也要革命,革命是怎么回事。我们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有的时候很想去玩一玩,很不耐烦,但是也不敢不听,这些东西也就潜移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xxx动情的回忆着。习仲勋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对子女们包括女婿,他的要求就是:要忠诚于党,不要怪组织,不要靠老子,路要自己走。在xxx眼里,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xxx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要“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年轻时候的xxx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20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党的总书记后,面对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缺失、信念动摇等问题,他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把好“总开关”,不能得“软骨病”,要铸就坚守信念的钢筋铁骨和铜墙铁壁。他还反复告诫全党,要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不留名利,孝诚为国。“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这是习仲勋对儿子xxx的期许。在最后的日子里,习仲勋还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1962年,习仲勋受冤屈,母亲齐心带着习远平在河南一个农场劳动,xxx也下放陕北插队。一家人天南海北,骨肉分离,齐心挂念在陕北吃苦的儿子,便亲手给xxx缝制了一个针线包,上面绣了三个红色的字:娘的心!那些年,种地、拉煤、打坝、挑粪等等,xxx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7年的农村生活,使他和陕北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情谊。他说:“我爷爷也是农民,我的父亲是从农民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自己也去当了七年的农民。”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根植在xxx心里。从大队支书到总书记,xxx始终牵挂着老百姓。无论是在兰州养老餐厅给老人端菜送饭,还是到河北阜平在农民炕头上盘腿而坐,那种与民相亲、与民同乐的情感由内而发、纯朴自然。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总书记,记得家里,就跟亲戚串门、邻居唠嗑一样,没有一点架子,特别亲切”。

习仲勋的治家之道,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实现了律己与育人的良性互动,做到了对家人涤荡心灵和家庭幸福和谐,其“不近人情”的家风不仅是为人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正是优良家风熏陶,xxx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他那一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

(二)溺爱子女,贪官痛哭“害子”

东窗事发,错爱害子。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庭审中痛哭流涕的说:“养不教、父之过,对他(刘德成)的犯罪我应该负全部和根本的责任。”把所有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可谓舐犊情深。法院判决书显示,在刘铁男涉及的3558万余元财物中,通过儿子刘德成收受的达到3400余万元。而儿子的贪婪,则直接源自于父亲的言传身教。事实上,刘铁男受贿的部分事实与其子刘德成关系甚大,甚至警方也是以刘德成为突破口,从而揭开了整个贪腐大案。“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父母对子女的爱,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便是溺爱。“从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到“父女齐上阵”,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领导干部对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落马,则为那些溺爱子女、家教不严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

捷径思维,做人上人。根据报道,刘铁男案是一起典型的家族腐败案件,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为反面教育的典型,正如刘铁男自己所讲:“因为我的过错把孩子也毁了,让他走上歧途”。我们来一下他们父子的自述。

刘德成记得:“小的时候我爸每次在路上都会跟我说,做人要学会走捷径。一定要有出息,要做人上人,这样才能过得好,才能受人尊重。”刘铁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长大后的刘德成,脑海中全是父亲灌输的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也是他后来为何会利用父亲职务的影响力来大肆收取金钱的原因所在。

总希望有人“带带儿子”“多帮帮儿子”的刘铁男,给了绕其身边老板们突破口,浙江一民营企业董事长邱某是向其“进贡”最多的一位。为扩大pta项目产能,邱某请刘铁男在审批上予以关照,刘铁男表示得按程序走。邱某问:“听说你儿子在国外留学?”刘铁男不失警觉:“你问这个干吗?”邱某说:“如果他回国了自己做生意,我们合作,我可以带带他。”刘铁男当时没表态,邱某回酒店不久,刘铁男就打来电话:“你说的事倒也可以考虑……”。在“你情我愿”“你知我知”的自我麻痹中,刘铁男与老板们一拍即合。2006年,邱某出资100万元为刘德成在杭州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并以虚假化纤贸易方式为刘德成获利825万余元……。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的贪腐就会一泻千里。“如今觉得当时我们父子都错了,抛开以权谋私不说,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错了,奋斗的原动力就错了,这也是我们父子犯罪的一个共同原因。”被关进冰冷的铁窗后,刘德成悔恨地说。

家风不正,一损俱损。像刘铁男这样的落马官员,没有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刘铁男的权势,没有人会给刘德成送钱送车送物;而如果刘铁男头脑清醒,就应该好好教育儿子,在发现儿子开豪车时及时阻止。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任由儿子胡作非为,在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路狂飙,把自己也拉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对子女过度的溺爱,终会害人害己。

古人云:“父母之于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被舐犊之情迷惑了双眼。真正疼爱子女,就应该涵养好家风,从小培育孩子正直的品质和出众的能力,让孩子经历摸爬滚打、砥砺成才。

xxxxx曾经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和政风,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为社会做表率。”因此,弘扬优良家风,要深刻学习领会xxxxx关于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弘扬家庭美德的新内涵、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应着重培育和践行新时代的清廉家风。

(一)要担当家风建设的“示范者”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构建团结和睦、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共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引导家庭成员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帐、家庭账,使自己成为廉洁文明家风建设的示范者。同时,制定清廉家训,经常性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统一家庭成员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成为好家风的真心拥护者。

(二)要担当传统家风的“传承者”

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家训,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历代先贤的家教故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营养”。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严守廉洁家训,继承良好家规,传递廉洁基因,以持之以恒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不断涵养浩然正气,自觉远离贪欲之念,用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影响家属,共同建设廉洁家风。

(三)要担当核心价值的“培育者”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在家庭里自觉的营造廉洁自律、忠诚担当、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不断培育现代好家风。要齐家风、立家规,让家人知晓原则是什么,底线在哪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格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倡导当好“廉内助”、常敲“枕边钟”、劲吹“廉洁风”、做好家庭“监督员”、净化“生活圈”,让纯朴家风与优良党风同频共振。

今天的家风廉政党课即将结束,我真诚希望通过共勉交流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让好家风、好作风、好党风的阳光雨露,沐浴润泽党员干部修身立业之心志,涵养追求卓越的坚定信念。

谢谢大家!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同志们:

下面我主要围绕“什么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家规家风,坚决反对搞关照庇护、纵容溺爱”这一主题作个发言。发言题目是:领导干部要“严家规、正家风、重家教”。

习主席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和‘冢’一点之别,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的各类案件中,都凸显了“全家腐”的特征,妻子“坑夫”、二代“坑爹”、家长“坑子”,这些教训沉痛而深刻,再一次敲响了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家教不好祸及子孙、贻害社会的警钟,再一次告示我们家规连着国法、家风影响党风、家教关乎长远,不能看小了,看偏了,看轻了,尤其是对领导干部来说,新形势下要全面彻底肃清流毒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是要注重家庭建设,在严家规、正家风、重家教上用心用力,用健康纯正的家风引领新时代好风尚。

周永康、令计划等人不以法规约束家人,而以亲情代替纪律,以宽容代替关爱,对子女亲属百般溺爱,毫无原则,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结果既害了自己、也毁了家人。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和问题看,超过六成涉及亲属。有的对亲属失察失管,让“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没有经受住亲情的考验;

有的纵容包庇妻子儿女,对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利用手中权力“捞人”“救火”,阻扰干预执法;

有的对家人平时不注重思想引导和提醒,使其防范意识和警惕性不高,结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走“夫人路线”,攻破了“后院”,教训发人深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吸取前车之鉴,克服“法外人”“特殊人”思想,做到严肃家规、严爱相济、动遵法度。一是立家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周恩来为家人制定“十条家规”反对特权;

习仲勋教育子女们“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方面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定好家规,让家规家训与党纪国法接上轨、对上表。破家规,就是犯国法,畏法度,就是遵家规;

带头遵守家规,不义之“利”不沾,不道之“财”不取,不法之“手”不伸;

带头践行家规,让遵从者受益、违规者遭谴,形成家规家训的刚严铁力。二是融真爱。讲人性、重家庭、讲感情、爱家人,是人之常情,但领导干部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违反党性原则,破坏党纪国法,对家人亲属搞溺爱、偏爱、错爱。“为亲则计之长远”。“畏法度,守规矩”就是对家庭的大爱、对亲人的真爱。要爱在紧要之处,对家人的违规想法,要讲清纪律、讲清后果,帮助打消念头、扑灭苗头;

要爱在平时之举,繁忙之际,多问候家人,闲暇之余,多理理家务;

要爱在长远之际,把家庭平平安安,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最大的目标去追求,最大的财富去坚守。三是正亲私。开国少将甘祖昌夫人龚全珍老人一生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对正亲私做了很好的诠释,为我们立起了标杆,树起了榜样。我们领导干部,就应该像龚全珍老人那样,把正亲情私利,追求公道大义,时时以集体、单位、大局利益为重,让小家服从大家,让私利让位公利。要过好家庭关、亲情关,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亲属不扰事。对自己及亲属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家人坚决不能做,普通人可以做的事家人也要慎重去做,不能让别人找到短处,让旁人指指点点。

剖析纪委通报案件的教训,不难看出,清廉失守,家中必百病丛生,不以“廉”持家,家道必邪气满盈!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对此并不引以为然。有的还沉醉在过去“潜规则”“旧习气”中,对吃拿卡要那一套流连忘返;

有的对亲属和身边人明里暗里关照,在职务提升、工程承包、物资采购等方面,利用手中权力打招呼、开口子牟私利;

有的“图方便”“有面子”,家人出行有公车,亲属旅游有接待,个人宴请有报销,私车来队有油加,家属办事有捷径。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踩刹车”,势必落个“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下场。“廉”是涵养家风、把住正气、支撑家规的顶梁柱,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必须警诫为先、身正为旗、以上率下。一是言传身教,做出榜样。“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领导干部应自觉提高品位,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各种诱惑面前洁身自好,远离是非之地、是非之人、是非之事;

要自觉端正品行,不做“两面人”,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

要自觉树好品德,不能开的口坚决不开,不能动用的权利坚决不用,不能沾染的钱物坚决不拿。二是防微杜渐,守住小节。守住小节,才能成就大义,防微杜渐,才能永保平安。革命志士方志敏曾因其妻收受友人赠送的一块绒布,对妻子严厉批评,并连夜将绒布送还。一块布虽轻小,但小中有领导形象,轻中见家风底色。作为领导干部,在涵养家风上,就是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时刻保持“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警醒。三是定心稳神,把好关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要抬高站位,定心稳神。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家德放在国运兴衰的大环境中去看待,放在强国复兴的大背景中去考验,放在社会风尚的大潮流中去评判,对家风的涵养培塑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态度,有更自觉的行动;

要积极作为,把住关口,特别是面对改革这场大考,要把住家风这个口子,一言一行,要对家庭负责,为家人着想,不向家庭传递负能量,不做有损家风、有违家德的事,尤其是不能在清廉方面失守;

要头脑清醒,自我约束。

纵观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许多都是封妻荫子导致子女亲属失于家教、道德沦丧。现实中,有的人前教育部属一套,背后教育家人一套,甚至灌输不健康的钱权思想;

有的热衷不正当交往,乱拉男女关系,造成家庭不和谐;

有的默认“宰相门前七品官”,无视身边人“扯大旗作虎皮”;

有的对亲属在外接受宴请,收受红包不提醒矫正,对家属直接指使下属或公务员办事听之任之。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家教不好、家德败坏正是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牢记习主席“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把家庭建设好,把德行立起来。一是学以立德。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以优良的家规家风立德树人,“孔明诫子”等故事广为流传。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摆在家庭建设的首位,与家人常讲党史国史,常看廉政故事,常学道德文化、增强家庭成员立德做人的意识,达到厚植家德、纯洁家风的目的。二是教以养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领导干部要引导亲属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确金钱观念,切记不义之财不可取;

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持家观念,营造克勤克俭、戒骄去奢的家风环境;

树立“百善孝为先”的孝悌兴家观念,克服给钱给物的错误思想,始终善事父母、教好子女。三是行以树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玉山县虞元顺老人带领子孙义务行医60余载,成为传播家庭美德的践行者。我们就要像虞元顺老人那样,对家规家风常抓常思,对家德家教常塑常养,心不为物役,人不为物累。要做“正直人”,面对诱惑,不伸手、不苟合,坐得正、行得端;

要做“实在人”,关爱家人、善待亲人、以心交心;

要做“纯洁人”,实以谋事、修德明理、忠厚持家;

要做“高尚人”,追求远大理想,培养健康情趣,以领导干部在涤风励德上的嘉言懿行,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带动党风的清正纯洁。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六

为促进社风、政风、民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校认真贯彻县有关文件精神,广泛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活动,进一步深化探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

一、广泛宣传,提升认识。

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活动以来,我们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学校网站、家长学校专刊《春风》等宣传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探访活动的意义,以此提高家长对建设家风家训的认识,不断提高探访 “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的社会知晓率。利用广播、宣传标语、宣传画等阵地宣传优秀家庭的家风家训,利用学校三刊宣传优秀家庭家风家训故事,号召社会传承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引导教师、学生及其家庭在参与家风家训建设,从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开展活动,历练成长。

活动是载体,在暑期探访活动中,我们号召家长和孩子一道共同参与,讲一讲祖辈的家风故事,聊一聊日常家庭生活的规矩,议一议持家的传统美德,从中培育、提炼出优良的家风家训,滋养孩子健康成长,家家争创“最美家庭”。利用暑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传家训,承家风,加强文明礼仪建设”文艺演出。开展“让好家风好家训引领我们幸福成长”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活动,展家庭文化成果,弘扬家庭美德。通过活动的开展,广大教师和家庭在参与中促进了自身成长。

三、加强总结,不断提高。

开学初,召开全体教师会和家长会,对暑期探访活动进行总结,对探访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进行表扬,并让家长介绍建设家风家训经验,让教师介绍心得探访,举办探访图片展。通过总结,促进了学生家长和教师自身家风家训的建设,也辐射了社区,推进了家风家训的社区化、区域化建设。当然探访活动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家长由于文化水平限制,很难总结概括出家风家训;由于不少学生父母在外务工,家长对孩子进行家风家训教育少。

开展探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化,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将德育工作作为践行“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办学使命的重要途径,把“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发掘家风、家训中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德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优秀的家风家训滋养师生一生幸福成长。

最新家风引起的案件心得体会怎么写七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家是最小国,是最能落实并表达礼仪和文化的的地方,而中国传统家庭的家风家训更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流淌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里。于我家而言,一代一代的将“百善孝为先”的品格传承下去就是我们的家风传承之首要。

孝道应该落实在生活当中。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讲祖爷爷的故事,祖爷爷既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义商。

他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尤其爱钻研医书,爱书法,所以我的爷爷也写得一手好字。祖爷爷一生丰功伟绩,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祖爷爷既是一个优秀的人,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妈妈说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每到夏日的傍晚,她们就会披着夕阳的余辉在日暮的院子里纳凉,而祖爷爷就会给她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祖爷爷的父亲是地主,所以前生活很是阔绰,他的家是一栋很大的四合院还有小阁楼,每每空下来,祖爷爷都会与他的父母聊天、讨论、谈心。祖爷爷说:“陪伴是的爱,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应该陪父母慢慢变老”。

如今我也喜欢和父母聊天,谈心,向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与忧伤,这也许就是“孝道”在我家的传承吧。

祖奶奶生了七个孩子,我的爷爷排老三,而我的奶奶生了三个孩子,我的妈妈排老二。过去奶奶那一代,他们都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现在,尽管各家分开住了,但每每过年、过节还是会团聚在一起,爸爸妈妈常带我回去团聚,晚上习惯性地给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按摩和谈心,起初我不理解,如今我倒更愿意主动回家去看望我的爷爷奶奶了,弟弟也常这样做。妈妈曾讲过:"世界上最令人欣慰的事就是看见父母的笑容。”奶奶也常说:“百善孝为先”。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如果不把根给滋养好的话,我又怎么能生根发芽呢?

爷爷虽然不善言辞,但他总是用身体力行来告诉我该怎么做。他特别尊重自己的父母,即便他们已经过世了,但每年清明节、春节爷爷都会召集家人去扫墓,悼念先祖。我们蒋家的家谱还是爷爷亲手撰写并雕刻的,一代一代的传承,足以见其真诚。

从我们家的每一位成员身上,我都能体会到优秀家风的气息,它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的习惯,祖爷爷传给爷爷,爷爷传给妈妈,妈妈传给我,今后我也会坚持下去,传承家风,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国是家,家是最小国。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家,千千万万的家就有千千万万种家风,但它们相依相通,最终汇聚成中国人的华夏国风,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需要传承的不只是一种中国人的精神,而更是由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家风、国风传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