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模板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4 16:32:18 |
  • ZTFB |
  • 10页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细致地分析和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果。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引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经典案例进行支撑和论证。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写心得体会的好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一

***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多次强调,国家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正所谓“农业兴则国兴”。在新时代新征程情况下,乡村建设迈出崭新的步伐,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这些成绩取得离不开基层干部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他们承担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重任,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因此,惟独基层干部做好工作,才干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基层干部要引招商引资之线穿好生活富裕之针。“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

甚至有些地区为了引进项目不惜牺牲百姓健康只为自身政绩考虑。这种情况致使农民利益受损造成地方财政亏空伤害政府形象。由此可见,基层干部在穿针引线工作中并未发挥积极作用,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讲求实际,对于招商中进行细致筛查引进优质资本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落实国家最新政策,通过招商解决就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生活富裕之针。

基层干部要引垃圾分类之线穿好生态宜居之针。正所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宜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生态宜居我们要打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之前大部分农村都经历过垃圾遍地蚊蝇满天飞厕所污水横流的情况,如今在新农村以及垃圾分类的环境下,基层干部手把手教从娃娃抓起开展多方位宣传坚固树立分类意识,打造农村新景象已取得良好成效,有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倘若基层干部一心谋发展,对乡村环境和垃圾管理不予理睬,那么百姓不会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何谈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生态宜居,需要基层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工作规划多角度宣传提升村民意识,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也需要按照“上面线”稳步推进,干部不能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打算,要结合自身情况,稳扎稳打,集民智汇民力开展乡村管理。惟独把调研之风融入基层干部工作实际中,才干加快乡村管理步伐。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管理,管理有效而基层干部的调查钻研。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乡村振兴中最要害一环是基层干部。***总书记也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乡村振兴需要基层干部做好绣花针,穿起基层千条线,织好三农发展布,才干让乡村振兴的愿景指日可待。因此,基层干部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二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自2018年11月,我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来安徽凤阳县武点镇工作已经一年有余,目前在乡镇党政办工作,越来越能理解郑板桥这句诗的含义。一年基层路,走来不寻常。个中滋味,感触良多,有咸有淡有苦有甜。

深入基层,耐住“咸”

通过扶贫走访,我懂得了贫困家庭的艰难;

通过办理申请,我深感行政审批的繁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部署惟独植根基层的沃土,在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干真正让广大群众分享改革的红利。推动落实必须出更多力,流更多汗才干让惠民政策不走样,理论宣传不过场,帮扶资金不打折。

无私奉献,守住“淡”

等等。督查结束后要根据会议精神,及时写好政务信息宣传报道。“辛劳繁琐劳苦”是办公室工作的代名词,没有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是无法在平庸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庸的业绩。惟独在辛劳面前多思进,繁琐面前多思责,劳苦面前多思得,才干真正树立“绿叶精神”,坚定摈弃“板凳没坐热,就想要提拔”的浮躁功利心态。

不忘初心,吃得“苦”

早上最早到,晚上最后走;

周六周日处于机动状态,或加班,或开会。面对环境苦工作苦心理苦的困境,自己不忘初心,吃得苦中苦,痛并快乐着,把吃苦当成一种成长,一种磨炼,一种财富。

满满点赞,品得“甜”

或帮助特扶家庭到县卫计委办理证明,事后群众一声发自内心的感谢,总能触动自己最敏感的神经,虽然很细微,却弥足珍贵。

未来的路很长,我将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秉承“无怨无悔,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一些实干少一点计较,多一些担当少一点推诿,多一些成绩少一点抱怨,为武点镇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三

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为此,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此外,党中央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因此,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

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只有把产业做大了,农业农村就大有希望。一方面,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同时,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农村广阔天地“挑”起“金扁担”。

明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四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栖霞山东南,东北侧可达国家4a级风景区宝华山森林公园,东南至汤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全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3169人,村党总支下设4个片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00人。

2018年,桦墅村党总支积极坚持党建引领,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建设美丽桦墅推动乡村振兴,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线,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产业,弘扬践行文明新风,聚力推进“1+2+3+4”工作模式,全力打造农村党建特色品牌。

强化“一个核心”,坚持党建引领新征程。

“一个核心”即坚持党的领导,把牢党建引领的“总开关”。桦墅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核心,以基层管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行以村党总支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工作者为引领的“三社联动”服务格局,坚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搭建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规范村务民主决策机制,村级重大事项均由党总支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决议过程和实施结果接受村民代表监督评议,以此创新构建了“村党总支引领党员村民代表全面参与研讨重点工作专项监督”的工作机制,此外村党总支还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交流会民情恳谈会村民议事会等,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最大化汇集党员群众心声,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强化村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结力。

搭建“两个平台”,构建社区服务新体系。

“两个平台”即党群驿站和掌上云支部。一方面,结合广大党员的要求和桦墅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桦墅村近几年先后建设了法汛桦西新民队杨柳塘圩东和周冲六个自然村党群驿站。硬件配套上,每个党群驿站活动阵地都设有党建图书角法治图书角等,每个阵地藏书近两千册,六个党群驿站藏书超过三万余册。同时,在美丽乡村核心区域改造建设“崇德尚法”主题法治宣传空间,通过举办党建法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党群互动,打造党群驿站为各党支部党群议事中心。另一方面,2018年桦墅村掌上社区全新升级为桦墅村掌上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党总支及四个片区党支部掌上云社区,目前已有超过总常住人口的60%党员群众进入掌上云社区参与社区管理,全力做到了以“掌上支部+云课堂”实现党群学习教育零距离;以“掌上支部+云互动”让所有村民都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以“掌上支部+云推广”推广宣传党和国家最新惠民政策与消息。桦墅村掌上云社区网格服务公共平台上线以来,通过党员群众广泛宣传,积极参与,2018年共收集办理党群诉求200余件,公布60余条公示,商讨征集建议80余条,掌上云社区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社区归属感,人人都是网格员信息员监督员,实现汇集党群心声激发邻里互动服务社区民生的新目标。

推进“三级管理”,创新农村自治新模式。

“三级管理”即以支部牵头,联动党员群众,形成“党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党群共治”的三级管理新模式。一是支部牵头:组织引领,撸起袖子加油干!村党总支以点连线,以线成面,针对村情形成村两委+网格+党员群众的管理制度。在推进村庄安全环保违建管控环境整治民生帮扶等工作上,村两委牵头负责,网格责任人贯彻落实,党员干部带动,村小组长组织党员志愿者村民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2015年至今每年平均3个厕所改造的进度落实“厕所革命”,对村庄120个垃圾池进行垃圾分类改造。二是党员示范:打造党员示范岗,真抓实干凝力量!村党总支一直注重党员在基层组织中的实践作用。党员是每一个党组织的基本因子,充分发挥着细胞体的作用。通过党员示范引领,设置党员示范岗,组织召集党员进行村庄综合整治工作,激励党员“亮身份亮承诺树形象立标杆”,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党群共治:凝结党群力量,激发共治活力!门前三包是农村环境管理的重点,涉及面广。针对村民落实社区管理的情况每个网格成立监督队伍,队伍由党员村小组长村民志愿者等组成,每个季度走村入户,针对环境整治攻坚难点,监督小队成员上门走访轮流做工作,直至整改完善。通过党群共治,最终形成家家户户参与社区管理的常态化管控体系之中。

完善“四项建设”,打造党群服务新机制。

制定人居考核制度,推进社建新办法。桦墅村党总支在各自然村推行[桦墅村六好家庭激励考核]制度,经过村两委会党员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按照南京市文明规范“八个不”桦墅村“六个好”,将农户的遵守情况进行星级评定。由村党小组长老党员网格长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检查团逐户上门赋予评分,并且评分和年终农户福利挂钩,户与户相互激励,村与村相互比较,从运行机制上让农民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

打造“微党校”平台,搭建学教新载体。为了让党员和群众们更便捷地学习党建新知识,桦墅村党总支通过总支云社区打造“支部微党校”平台,及时推送党建知识社会动态党建工作动态和村总支工作动态等,让广大党员群众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就可以阅览“微党校”发送的学习内容,常年在外地的年轻党员感叹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可以随时随地同组织交流,向老党员学习,汇报思想,还是很有归属感的。

同时桦墅党总支结合村情制定学习方案,以线下党群驿站为载体,对接党校教授的党课,针对党群学习需求,制定接地气的党课和学习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灵便多样的方式让党员看得懂听进去能互动有效果。

深化结对共建成果,提升服务新效能。桦墅村党总支狠抓党建带社建带团建带妇建等工作,通过法律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妇联舞蹈队残联信息员等志愿者团队参与村庄日常服务,帮困助弱,联动连心,形成各服务领域常态化服务体系,构建和谐村居环境。通过联合周边高校法院等企事业单位构建结对共建平台,形成优势互补。今年,桦墅村党总支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目标,同栖霞人民法院栖霞法庭党总支结对共建,在桦墅村设立旅游巡回审判点,成立专业法律志愿者团队,设立案件审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宣传等服务内容,通过以案释法,实现司法服务与农民零距离。

强化民生服务意识,拓宽帮扶新思路。桦墅村党总支把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民增收密切结合在一起。村支部打造优质大米品牌,引进水稻优良品种。目前桦墅大米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通过种植和土地流转收益,大大提高村民的收入。同时村党总支积极激励当地农户创业,从店面装潢设计到特色菜品,从目标人群定位到应对服务项目,村党支部组成大学生村官社工志愿团队对应农户帮扶。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创业,就近村民纷纷上门取经。同时完善社区民生扶助,除政府的补助外,村总支还为村民发放村级“十补”包括大病补老年人补学生补节日补现役军人补残疾人补等共十项福利补贴,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村庄发展带来的福利。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习总书记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六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0多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历史背景下,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炼经验、擘画未来、承上启下,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8年,党中央团结带领14亿中国人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从历史角度看,这是中华民族壮阔历史中的里程碑。在“小康”一词出现近3000年后,在农耕文明与贫困的漫长缠斗后,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由此改变。从世界角度看,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坚定不移的脱贫决心、连贯综合的脱贫政策、广泛参与的脱贫体系、稳步高效的脱贫进程,创造了减贫的世界奇迹、写下了震撼的中国故事。

脱贫攻坚为系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基础,交通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整体抬升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织牢了农业生产的安全网、形成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器、构建了产业发展的蓄水池。“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超过1.3万亿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粮稳国安”塑造了大国心态、“望山见水”形成了新的预期,乡村振兴蓝图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铺展。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只有进一步从大历史角度理解“三农”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国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步履从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的历史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新征程,坚实的地基、有力的抓手仍然在农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明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亚南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农业农村部门,要凝聚共识,精准施策,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高效节水,强化耕地地力保护,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蔬菜、牛羊肉、奶业“三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达坂城区农业农村局副书记、局长祁肖瑜说,达坂城区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蔬菜、牛羊肉、奶类“三大基地”。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合理监管等方式,鼓励农民合作社、科技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农业生产全程科技服务,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优先发展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米东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侯旭东说,米东区农业农村经济占据全市“半壁江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米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米东区将坚决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调优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坚持走都市精致农业之路,坚持农业科技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生态、高效、特色农业,全面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目标任务已经明确,那就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事求是的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各地务必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是立足点。产业发展是激发农业高质高效的基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因此,落实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首先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其次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着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最为关键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乡村宜居宜业是关键点。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续利用好乡村的资源宝库和生态价值,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现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经济,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增加农业生态产品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让老百姓种下的“常青树”真正变成“摇钱树”,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除此,还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富足是根本点。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脱贫摘帽后,生活得更加美好,尤其是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同时要继续推动农民工进城就业,大力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潜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另外还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总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中央工作农村会议心得体会篇九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提高党员整体素养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但是从当前工作实践来看,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还或多或少呈现所有党员同吃“一锅菜”的“不对胃”现象。要想切实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须根据党员从业方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的不同,把开展培训与解决党员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实行“差异化配餐”。

为村干部定制“多样化套餐”。广大村干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在对他们的培训内容上,既要偏重基本理论,也要注重实用技术,如关于“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和乡村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进课堂”和“走出去”相结合,确保村干部对所学内容感爱好学得懂用得上。

为农忙一线党员“送饭到地头”。农村党员第一身份是农民,所以每逢农忙时节,大部分党员都忙于农事,难以保证进课堂参加集中教育培训。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将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种养殖点等农业生产一线,利用农忙间隙与党员交流思想,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传授病虫害防治种植养殖技术等农业技能,确保他们生产学习两兼顾两不误。

为致富能手党员加配“营养餐”。专业大户经济能人致富能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这类党员,要加大农业实用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把培训课堂搬到农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基地,把农业专家技术员“田秀才”请进课堂“现身说法”,传授发展经验和致富技能,利用互联网全面掌握市场需求,拓宽产品销路,提高带富能力。

为特殊群体党员“上门开小灶”。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问题,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因病不能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的党员群体,支部要指派专人担任学习“联络员”,及时开展“送学上门”服务,内容除涵盖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还要重点涉及医疗政策日常保健心理调节等方面知识。通过面对面一对一补学辅学帮学,确保不让一名党员在学习上掉队在思想上落伍。

为外出务工党员订“流动外卖”。针对农村青壮年党员多在外务工的现状,探究创新培训形式。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群qq群党建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开展互动交流。利用党员返乡契机,通过上门探望座谈会短期培训班等形式进行“补课”,使他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相关法律知识和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交流学习感悟,分享创业经验,征求发展良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