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范文(汇总19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0:36:04 |
- ZTFB |
- 13页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它可以让我们回顾过去的经历,思考得失和成长。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优势,以便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要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的倾向。这些心得体会范文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展示了总结的重要性和价值。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一
第一段:摆贫困的定义及重要性(约200字)。
贫困是指一个人或地区所处的物质条件极差,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摆贫困则是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贫困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计划,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活。摆贫困的重要性在于,贫困问题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贫困人口的尊严与权益。只有摆贫困,才能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段:认识贫困的根源和影响(约300字)。
要摆贫困,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贫困的根源和影响。贫困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经济、教育、社会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贫困。经济方面,贫困往往与就业机会不足、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有关。教育方面,缺乏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低下是导致贫困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此外,社会因素如性别歧视、地区差异等也会对贫困产生深远影响。贫困会限制人们的发展空间,造成社会不公平,所以摆贫困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段:摆贫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约300字)。
摆贫困的过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调整收入分配、改善职业培训,提供贷款扶持等。同时,教育也是摆贫困的重要途径,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人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此外,社会的关怀与帮助对摆贫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支持慈善事业和志愿者活动,将关爱传递给贫困人口,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境。
第四段:摆贫困的困难与挑战(约200字)。
尽管摆贫困的意义重大,但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首先,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导致解决的困难性。根除贫困需要通过改革和长期的努力,没有一蹴而就的奇迹。其次,贫困问题的多样性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贫困人口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各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最后,贫困问题的持续性也是摆贫困面临的挑战。解决贫困一次性的措施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需要制定长期的扶贫计划,保持持续性的关注和努力。
第五段:摆贫困的未来展望(约200字)。
尽管摆贫困存在着困难与挑战,但我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摆贫困工作将会取得长足的进展。未来,希望政府加大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投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教育质量和扶持就业等措施,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同时,希望社会各界加强合作,建立更多的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摆贫困工作,为贫困人口送去关爱和帮助。只有全社会的努力与共同进步,才能实现贫困的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总结:
摆贫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唯有通过深入了解贫困的根源和影响,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共同努力,方能朝着实现贫困的消除迈进。贫困是社会的问题,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关注并解决贫困问题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富裕的社会。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二
贫困,是指在物质、文化和精神上缺乏必需品的状态。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贫困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贫困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我相信,贫困并非一种命运,而是可以被改变的。
第一段:贫困不可忽视的影响。
贫困只是一个无知的状态,它并不是人性的本质。贫困将带来悲惨的生活,因为穷人没有足够的投资和教育,他们不能获得好的工作,并因此陷入日益深刻的贫困。贫困还将影响他们子女的接受教育的质量,将影响他们的长期生计和健康状况。贫困状态可能导致人类失去尊严和希望,使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降低,对生活未来充满悲观和沮丧。
我们的社会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在贫困中特别显着。贫困不是唯一的问题,贫困转移了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州,收入不平等正在增加,贫困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在那些贫穷和落后的地区,贫困继续加剧,人们的财富和机会不平等程度更加明显。
第三段:教育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它为人们提供了拥有更高技能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工资收入。政府应该投资于贫困地区的教育,以提高那些被边缘化的个人和社区的能力水平,使他们可以在科技和现代经济中更好地参与。家庭也应该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支持。教育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更好的财富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第四段:社会应该合作解决贫困。
政府、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协作是消除贫困的关键。贫困不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单独引起的,而是由整个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的复杂组合产生的。因此,社会各个层面应该共同参与消除贫困。与此同时,人们应该关注福利组织和公益机构,以提供赞助和支持之类的资源,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渡过难关。
第五段:我们可以为贫困做出贡献。
消除贫困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只要我们继续专注于改善我们自己及周围人的生活条件,多一些关爱和善意,我们就可以对解决贫困问题做出重要的贡献。比如,我们可以资助贫困儿童的教育,加入志愿者团队,定期参与城市和村庄中的公益活动,这些行动都能带给我们以乐趣和成就感。
最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必须努力消除贫困,为所有人创造更好的未来。每个人都应该坚信,贫困只是暂时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改变生活,同时也为他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创造无贫困的世界而奋斗!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三
贫困日是一个全球性的活动,旨在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贫困是世界共同面对的挑战,设置贫困日有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为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正因如此,贫困日成为我们反思和思考的时刻,使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贫困现象,并在意识到贫困问题的同时,积极地思考我们所能采取的行动。
二、贫困问题引发的思考。
贫困问题既是全球性的,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贫困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与人们生活质量、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因此,贫困问题应该成为每个人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贫困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贫困者的无能或不努力,很多时候贫困是由于机会不公、资源分配不均等社会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对贫困者的偏见和歧视,而是提高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贫困日使我们领悟到贫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解决。除了提高贫困者的经济收入外,还需要关注教育、健康、环境等方面,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贫困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个个体。正如俗话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能仅仅给予贫困者物质援助,更应该帮助他们获取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自力更生。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贫困者的技能和就业能力,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贫困日使我深刻认识到贫困并非遥不可及,贫困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虽然我生活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但贫困现象无处不在。贫困日激发了我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引发了我对自身的反思。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和机会,为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贫困日使我认识到,所有人都有义务去关心和帮助那些不幸陷入贫困的人们,而不仅仅是政府和慈善机构的责任。
五、未来行动的规划与展望。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虽然无法马上改变整个社会与贫困问题的根源,但我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我将积极主动地关注贫困问题,通过自身的行动和影响力,向身边的人宣传贫困问题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加入到帮助贫困者的行列中来。同时,我还会参与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和慈善组织,亲自走进贫困地区,与贫困者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通过这些行动,我希望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贡献一份力量。
在贫困日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应该反思和思考贫困问题,并积极行动起来。一个没有贫困的社会是我们所有人的愿望,而实现这个愿望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通过深入了解贫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并付诸行动,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结束贫困而奋斗!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四
脱贫是如今社会上一个重要的话题,现在也是国家在发展之中的重头戏。关于脱贫主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对于我个人而言,脱贫是一种全方位的改变,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同时也需要对心态和人生的调整。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脱贫之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物质脱贫。
脱贫首先需要的是物质方面的解决,没有这一点,其他的努力都是枉然。对于一个家庭,家庭财产的增加是首要任务,因此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多种办法来使自己的家庭财产逐步提升。如选择好的就业岗位、合作社等方式来获取收入,以及利用稳定的政策,如农村扶持政策等,来改善家庭的生活状况。通过物质方面的提升,才能让家庭生活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第三段:心态调整。
脱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同时也需要对心态和人生的调整。一个人内心的质量,是相对于他身外的条件而言的。因此,我们需要在认识上要有意识地要求自己,去选择好的营养、信息,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世界,才能扩大视野。另外还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要带着善意去面对自己周围的世界和人群,不去轻易地刻薄和否定,内心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态度。这样,内心便会和外界产生共鸣,共同为脱贫而拼搏着。
第四段:实践经验。
在脱贫的实践过程中,有一个学习的经验不可不说,那就是——积极行动。踏踏实实地去干自己需要干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发出抱怨,却从不去行动,甚至是没有行动的意愿。然而言语是无用的,徒有一张好嘴皮子,想要脱贫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告诉自己,积极探索,尝试新的方案或方法,才有可能在日后获得成功。在做事情之前,可以多参考一些相关的经验或知识,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脱贫。
第五段:结尾。
通过这段时间的脱贫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脱贫是一个全方位的改变过程,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改变,也涉及到心态和人生的调整。要想成功脱贫,关键是要去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通过积极的实践和尝试,我们可以摆脱贫穷,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普通人,尽自己的力量为脱贫做出贡献,这便是我们肩负起的责任,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成长和提升。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五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而缓解和消除贫困,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贫困地区基础差、底子薄,整体发展水平低,面临的任务更为繁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连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建设新农村;如果贫困地区建不成新农村,全县将出现大片的新农村建设"盲区"。没有贫困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县农村的发展。能否有效地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将直接影响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扶贫开发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优先完成的重要任务。只有通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素质,才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本文仅就我县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提出肤浅的观点。
一、我县贫困村的基本情况。
我县是广西的49个贫困县之一,是梧州市唯一的区定贫困县,全县共有7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3.3%;全县农村人口184033人,其中贫困村人口60499人,占32.8%。20__年底全县共有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在958元以下)23581人,占农村人口的12.8%。
二、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础环境和条件恶劣。我县目前还有农村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4260人,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19321人,他们大多居住在山区和边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土壤肥力差、保水能力弱,产出效益低,加上自然灾害频繁,而农民抗御灾害能力又较差。这一系列因素使得要在这些贫困村实现扶贫开发目标困难极大。
2、社会服务体系不到位。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导致贫困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较严重,普遍存在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落后,村卫生室形同虚设。因医保、社保制度未健全,贫困村群众无钱治病,大多数农民生了病也是硬撑,小病拖成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文化生活贫乏。贫困村农民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文化生活贫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贫困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
3、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贫困村的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据调查,六桂村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仅占全村人数的2%,而小学文化程度的则占58%。部分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力都在外务工,如芦山村外出打工人数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72%,六桂村为64%,六洛村占61%。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
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国家加大对贫困村的扶贫力度,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贫困村自然经济成份较重,农户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贷困难、农资价格高质量低和市场调控不力等原因,农民增收仍然十分缓慢。
5、村级组织作用偏弱。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村两委和广大党员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但是贫困村一些党支部、村委会和党员干部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三偏"现象。有的村支部软弱涣散,后继乏人。很难成为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有的党员"双带"能力不强,在群众中的标杆作用和先锋作用发挥不好,少数乡村甚至出现干部与群众关系趋于紧张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三、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抓组织,发挥党员干部作用。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建设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一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干部队伍。一要组建好村支部。首先要选好"领头雁",重视培养选拔带头人,切实把思想素质好、有能力、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分子选拔为村支书,建设战斗力强的村支部,带领贫困村群众艰苦创业,建设新农村。二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三培两带",把优秀村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贫困村班子年龄老化、知识缺乏、缺少后备干部问题。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的能力、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为民办事谋利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三要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健全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正常离职后一次补发补贴机制,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新途径,使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工资上有保障,正常离职后有依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2、抓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发展。贫困山区的现状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制定规划着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一是科学制定区域规划,对发展定位、村庄布局、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科学编制村庄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业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制定村域建设规划。突出山区特点,找准每个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确定村庄规模、统筹规划产业方向、村庄布局、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三是妥善把握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要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认真听取农民建议;要体现和谐性和包容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要合理确立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量力而行,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如实施人饮工程、沼气池建设工程、村道建设工程、茅草房改造工程等。要整合资源和项目,将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办好事。
3、抓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树立"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农民教育责任制,建立培训基地,改进教育方式,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制文明教育;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营造新农村建设氛围,引导农民破除"等、靠、要"思想,激励农民群众发挥好主观能动作用。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培训机制,建立县级统筹、乡镇具体负责、行政村配合的培训组织体系。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技术等培训,使年满16岁的山区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领域就业技能培训,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人才效应,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搞好帮带,引导乡土人才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大力展贫困村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使贫困村的孩子上得起学,都能受到最基本的文化教育。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在贫困村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4、抓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中心的内容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一要求在贫困村显得尤其迫切。因此必须采取超常规手段,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使贫困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仍然是贫困村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对贫困村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高收入水平。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鼓励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5、抓基础,改善生产生活条环境。尽快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改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大对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把乡村公路延伸到农民集中居住点;要让贫困村的农民都能喝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要积极推广沼气能源建设,带动改圈、改厕、改厨,改善贫困村农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要加强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切实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充分发挥扶贫开发在贫困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1、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后,一些人对扶贫开发工作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经过调查研究证明,农村低保是从生活保障的层面对贫困人口的求助,只能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扶贫开发是从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入手,给予项目扶持,奠定发展基础,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全区""确定的扶持对象没有变,扶持标准没有变,扶贫开发政策没有变,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没有变,工作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因此,我们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动摇,因村因户制宜采取帮扶措施,加大开发力度,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增强群众自我积累能力。
2、加强协调和指导。我们要按照党的xx大报告提出的"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大扶贫"的观念,充分发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组织、指导作用,积极主动做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统一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落到实处,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显示扶贫开发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以贫困自然村为单位的"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方式的一个创新,同时也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__-20__年,我县首批实施整村推进工作的贫困村共11个,两年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87.7万元,在11个贫困村实施村道、桥梁建设、沼气池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重点产业开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培训,使11个首批整推进的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顺利通过区级验收。20__-20__年,我县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共8个,目前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中。我们要加大整合资金和组织实施的力度,突出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及转移就业三个重点工作,要确保认识、领导、责任、管理、监督到位,通过精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计划,使贫困村实现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适龄儿童能上学、有病能就医的目标,真正做到扶持一个村,发展一个村,脱贫致富一个村,逐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4、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各方投入。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提高贫困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贫困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5、实施贫困农村劳动力全员培训,努力提高贫困农村劳动力素质。贫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导致生产力低下、劳动收入低,制约着贫困人口的脱贫。因此,对贫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新增劳动力要进行全员培训。一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扶贫要求以及农副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采取集中讲授、地头操作、农家课堂等形式对贫困农村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种养技术培训。二是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青壮年劳动力,则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培训,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效果。三是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政府统筹安排,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的资源,制订计划,落实措施,形成大扶贫大协作大培训的局面,使贫困村的劳动力得以全员培训,劳动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6、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增加农民收入。围绕贫困农民增收目的,着力做好产业扶贫这篇一文章,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市场,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地引导、扶持。首先要确立主导产业,建立生产基地。以多种形式引导贫困农户参与生产,使其增加收入。要让贫困农户得到信贷资金(贴息贷款)和风险基金的支持、获得多种多样的技术服务以及市场营销网络的支持。此外还有免费或低价的种苗、肥料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支持。其次是建立培植扶贫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信贷扶持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社会帮扶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以各种优惠政策帮扶扶贫龙头企业,使企业日益壮大,从而带动、辐射贫困农户,让贫困农户真正获得增收。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六
扶贫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在参与了一年的扶贫工作后,深深体会到扶贫困的重要性和有效的方法。以下是我在扶贫过程中所得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制定精准的扶贫策略。
扶贫工作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首先需要制定精准的扶贫策略。精准扶贫的核心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对其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方案。扶贫工作不能以大同方式对待,而是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只有找出贫困人口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第三段:提供全面的扶贫服务。
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提供经济支持,更要提供全面的扶贫服务。贫困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教育是扶贫的重要一环,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医疗健康是人民幸福的基石,要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体系,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要推动就业扶贫,鼓励贫困人口通过劳动脱贫。
第四段:强化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发挥好农村的产业优势,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农村贫困人口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等非农业产业,为其提供创业和就业的机会。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真正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
第五段: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
扶贫工作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机制。政府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最大化。对扶贫工作的成效应进行及时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扶贫的共识。
结语。
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希望未来的扶贫工作能够在制定精准的扶贫策略、提供全面的扶贫服务、强化产业扶贫和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七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贫困户。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xxx村村书记助理xxx。
在上级领导和村内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月,5个月以来我对我村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也接触了村内80%村民,特别是对村内的困难户进行了挨户走访,以下是我走访的现实情况、贫困分析和几点建议:
在欢喜庄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走访了欢喜庄村的低保户高艳玲。高艳玲,女,45岁,其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每年的收入就靠几亩稻地,每年还要为她上大学和高中的的孩子交纳大笔学习费用(每年8000余元),使本已十分拮据的家庭,生活更是难以为继。离开高艳玲家后,我们又到了低保户马宝凤的家中,这个三口之家主要以务农维持生计。马宝凤,女,59岁,身体不好,不能干重体力活。两个孩子都已出嫁到外地,身边无人照顾,在其家里我们看到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屋子特别小。
根据我同本镇的同志进行走访困难户所见的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首先病、残是导致我区大部分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我区农民享受到了“新农村”等医疗保健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区农民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其次,贫困户家庭仍以种养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其家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牵扯很大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维持生计。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有患重病病人的困难家庭的治疗如何进一步保障;。
4、智力障碍、残疾困难户的生活如何改善。
宝坻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及市委的有关要求,在近几年把我区农村的惠民政策、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农业税费的减免,到“新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从为贫困家庭新建住房,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制度等,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我区部分困难户的家庭住房、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等实际生活困难。
但是扶贫帮困是一项细致的、艰苦的、长远的工作,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为此提出如何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力量,争取区卫生部门的支持。
2、日常生活用品的捐助。动员全区各个阶层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帮扶困难户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春节前,我将再次组织和发动全局同志到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
春联。
等节日用品,让他们温暖过冬,高兴过年。
3、建立动态帮扶档案,进一步完善我区社会保障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和换季时,我将组织全局为帮扶的贫困对象进行捐款,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4、借助文化下乡对困难户家庭给予救助。发挥本局优势,不定期组织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深入到乡村特别是帮扶对象中间,开展文化下乡,为他们送去精神食粮,让其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5、为困难户提供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困难户家庭就业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没有经济来源的问题,就要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优惠政策,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使他们逐步脱离贫困。
6、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拓展经营渠道,提高困难户农业产品的经营效益。
通过这次走访困难户工作,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这些困难家庭的帮助要具有经常性、制度性。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机制,决不能一阵风刮过,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困难群体真真切切地得到帮助,使全区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美满地生活。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的扶贫帮困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拓宽扶贫帮困的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区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本人就xx镇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xx村是xx镇最为偏僻、贫困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也是我市建档立卡的重度贫困村之一。该村位于武当山南麓,面积30多平方公里,山大人稀,人均收入较低。2019年全村贫困户面为54.5%,目前下降到45.6%。该村耕地面积877亩,人均耕地约0.8亩,有6个村民小组310户108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00多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留守老年人。
xx村主导产业为坡地种植、家庭小规模养殖和外出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5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2019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10.6%、养殖业收入占5.4%、务工收入占71%、其他收入占13%。
xx村是xx镇较为偏僻的一个行政村,距集镇中心位置较远,地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自然条件、发展空间、地域环境、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该村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收入普遍很低。
xx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少部分常住该村的村民,基本是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大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但平均不到0.8亩土地,且90%的是贫瘠的山坡地,经营中需要投入的多,而产出少,几乎无收入;部分家庭养的有一头猪、几只鸡、几只羊,但受交通、信息条件限制,大多自给,不能形成规模,村民没有收入;村集体由于前几年建村部,外欠近百万外债,自己自身难保,更谈不上扶持村民。
该村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可能造成贫困或返贫。调研中,本人了解到,像杜明山、曹学胜等20多户村民,都是因疾病或灾害致贫,该种类型的贫困户占全村20%左右。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对该村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前几年义务教育没有实行免费时,该村不少贫困人口因上学路途遥远、家庭贫困等原因中途辍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该村村民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为20%多,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6年,大大低于全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只能干一些建筑、挖煤等体力活,是有些收入,但与其他人相比,收入有很大差距。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该村部份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各单位部门、社会各界踊跃为贫困户捐物捐资,部分贫困户便产生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为他们捐物、捐钱是应该的,国家应该供养他们。
20xx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通过多方协调,xx村启动了36户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方式是农户村民自主联建,国家整合资金,每户补助3万元钱。从目前情况来看,该项优惠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资金扶持力度、政策享受户数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安置房屋建设进度较为滞后。
建议多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快速深入推进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在杨家庙垭子、孙家院、徐家院、白衣庵、中岭高标准建设五个院落,将全村310户村民全部集中居住,形成"一线穿五珠"新农村局面,既解决农户住房问题,又将院落建成了新农村景点,为今后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xx村通向集镇的唯一通道--路,全长15公里左右,该路狭窄弯曲、凹凸不平,路况极差。虽然今年上半年借助三万"村村通"活动,对该通村路进行了改造,修建了错车台、增设了标示牌,但还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改建路、打通丁白路(--白杨坪),将以前3.5米宽的通村路按照山区二级路的标准进行改造,从而带动该村太都湖、杨家庙垭子、白衣庵、厉家院、髽髻山、黄龙峡等景点旅游资源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脱贫。
xx村地大人稀,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发挥这些资源优势,推进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此轮精准扶贫重点解决的问题。
建议在该村进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实现绿色全覆盖,形成山青水绿天蓝的优美环境,为发展旅游业夯实基础;通过土地流转,在沟、峡等平地或坡地规模种植苗木花卉、中草药、杂果等产业,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局面,实现全域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带动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太都湖、杨家庙垭子、白衣庵、厉家院、髽髻山、髽髻大峡谷等景点旅游资源,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乡村旅馆、垂钓健身等产业,为农户增设又一致富渠道。
"扶贫关键是扶人"。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扶持资金,如果扶持的对象--贫困户无动于衷,扶贫攻坚工作将彻底失败。
对于此类对象,建议按照"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继续推进"金蓝领"工程,为每户贫困家庭培训一至两名掌握实用技术的劳力,让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二是继续推进"5541"工程,"输血"与"造血"并重,鼓励贫困户利用山场等优势资源,开展种植、养殖产业,增加收入;三是继续收入推进"四双"帮扶和金融帮扶,解决部分有能力脱贫的贫困户融资难、办事难问题,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扫平障碍。
在xx村诸多贫困户中,有一种贫困人口,既无劳动能力,又无致富门道,他们靠自身根本无法脱贫,如"五保"老人、孤寡老人、残疾病人等。对此类对象如何开展精准扶贫,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建议加大保障扶贫力度,充分利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五保等民生政策,对因病致贫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帮扶单位筹资帮其购买社会保障,使贫困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通过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治病、养老等让包袱沉重的贫困家庭,看到脱贫的希望,走上勤劳致富的路子。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八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农村平安和谐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困村。
欢迎大家阅读。
按照选派办、扶贫办部署,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到了17个生产队,对全村精准帮扶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赵桥村隶属肥西县丰乐镇,北临合安路,东靠花新路,南接四丰路,西濒赵小河。赵桥村总占地面积约3960亩,有刘大郢等17个生产队,总人口1682人,总户数408户,总劳力896人,党员4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力478人,党员23人),20xx年人均纯收入8189元,贫困户15户44人,五保13户,低保11户31人。总耕地2615亩,退耕还林365亩,当家水塘35口,占地约800亩,沟渠41条,总长约12600米。
当前赵桥村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设备落后,与发展现代农业有很大差距,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清洁能源亟待解决,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尚需提高。
三是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文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风气习俗仍然存在。四是致富带头人缺失,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村中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残孕。五是村发展源动力不足,由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几乎为零,对村里基础建设的投入能力不足,党员平均年龄55岁,无新鲜血液输入。
当前赵桥村存在优势:一是交通优势显著。往北距离省际公路10公里不到,紧挨着花岗镇通往新仓的县级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村两委班子十分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同舟共济开大船。班子团结是干事业的基础、干成事的前提,只要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就一定能为群众谋来福祉。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赵大郢、任郢、潘郢、万郢、丰收、马郢、东西基塘,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粮生产基地,使其成为农产品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原料基地;在临近花新公路的王岗、杨湾、下湾、王圩、一棵树、吴岗,突出发展设施农业着力打造苗木花卉村、棚室蔬菜、现代养殖专业村,努力使其向肥西三岗花木市场看齐,促其成为合肥市民的下一个菜篮子;在紧邻花新公路的刘大郢、椿郢,依靠毗邻的7个当家塘及紧邻公路的优势,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着力打造旅游农业专业村,带动整个赵桥村的经济发展。同时,注意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整治村居环境。加快推进道路、供排水、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工作,促进人畜粪便的高效利用和生活垃圾、污水的有效整治,推进家居生活清洁化。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深入普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引入村级卫生所,健全卫生服务体系。联系热心公益的企业共建,帮扶品学兼优的学子,扶持他们完成学业,减轻农村家庭负担。加快建立、完善五保和贫困老人的救助机制。
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文明新风尚。以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种养能手、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层面、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门人才。建立政府帮扶、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以各级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和转岗转产的能力。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进村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勇创家业。
加紧成立合作组织,培养现代新农民。坚持从群众愿望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保持合理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成立生产合作组织,实现整村推进。注意研究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耕种农作物,做到不跟风,防止市场供大于求,给农民带来损失。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营造农村平安和谐环境。努力吸收年富力强、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造血能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机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责任感。鼓励、引导和支持发展各种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村民规约,广泛开展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活动,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创建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xx镇位于信丰县东部,国道信安线穿境而过,东临大桥镇、新田镇,南临安远县、安西镇,西接大塘埠镇、嘉定镇,北靠赣县。属赣南四大名镇之一,有“头唐江二”之说。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其中金盆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赣南小庐山”之称,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坐落太平、天光两村,镇内现有温氏、诸信、正邦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幅员面积3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355亩(其中水田面积25194亩、旱地面积3161亩),林地面积227677。5亩,公益林面积25814。5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19628。9亩,省级地方公益林面积6185。6亩),果业面积6023。51亩,烟叶面积1050亩。
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其中新屋村为省级贫困村,另有石背、中坑、余村、天光、枫树、圳玄和李田七个市县级贫困村,截止目前全镇还有贫困人口966户、3017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力的低保、五保的贫困人口1330,实施精准扶贫的扶贫对象450户1687人。
一是“三项保障”体现领导高度重视和组织有力。20xx年和20xx年是全面启动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9]25号)和省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赣办字[20xx]19号)的重要年,也是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的关键年,xx镇作为贫困人口较多的农业重镇,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主动,不甘人后,做了不少工作。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抽调扶贫、民政等部门的“老中青”干部,组建全新的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精准扶贫工作,村里以太平畲族村、新屋村为试点,组建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扶贫工作站,做到有机构、有专人、有资料。
二是“三个精确”确保贫困户识别有理有效有别。全镇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931人,每家每户情况怎么样,哪些家是贫困户,原来的贫困户是否已脱贫,是否有返贫现象存在?这些都是精准扶贫基础工作亟须弄清楚的问题,对此,20xx年下半年,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xx镇组织人员力量下村入组,按照“三个精确”的要求对全镇的贫困户认真识别。即流程精准。设立村级贫困对象民主评议小组,对递交申请的农户进行年人均纯收入调查,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后,初步确定扶贫对象名单;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对初选名单进行表决确定;然后由镇党委政府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和移民办复审,审定后在各村进行公告。严格按照“申请、调查、初选、表决、审核、公示、复核、公告”程序,把真正的贫困户对象公开、公正、公平的识别出来。对象精准。通过全面摸排、村级民主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出全镇贫困人口为966户共3017人,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行列。定位精确。对造成农户贫困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分门别类,将识别出的贫困户划分为“一般贫困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四种类型,对全镇一般贫困户438户1641人、扶贫低保户12户46人、低保户442户1244人、五保户74户86人一一登记造册,并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
三是“三合一”建档立卡完善贫困户信息管理。对于精准扶贫工作,资料信息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xx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贫困户的信息管理,初步行成“三合一”贫困户信息档案。即纸质户情卡。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户建档立卡要求,为每一户建立了户情卡(见附件一),使贫困户家底一目了然。电子档案。对照纸质户情卡,将贫困户的信息录入到市、县、镇、村四级与“三送”工作平台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各级各部门(单位)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影像资料图。xx镇正着手采集收集贫困户的影像资料,一张照片或是一段视频承载着两个主题:农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愿望,为后期的结对帮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全面铺开的元年,xx镇在这方面虽然在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并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但仍有不成熟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调研中,就发现了一些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村组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渠道过窄、甚至内容不对的问题。精准扶贫政策是国家近期的一项大的惠民利民政策,本应该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且要正确的解读,但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一些偏远地区的村组的一些群众却并不知情,或是只是知道个大概,不知其所以然,甚而有些农户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评先评优”的面子工程,在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时,不配合反而藏穷掩贫,生怕别人笑话他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上的贫困成为贫困户脱贫的致命障碍。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农民收入难以估算增加了精准能识别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一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二是一些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三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认知共识。拓宽宣传渠道,精准扶贫工作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干部达成精准扶贫共识,群众增强脱贫致富信,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中心工作,镇村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来展开,宣传教育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大会小会不忘提,主要街道路口树立专门宣传栏,深入村组开展与精准扶贫相关的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成精准扶贫大合唱的浓厚氛围。
(二)统筹把握好外部帮扶和自我奋斗的关系。强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俗话也常说,人穷最怕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坚定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建设、扶贫项目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民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自我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组织实施方面,xx镇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实行点与面相结合的方式,阶段式推进工作,先通过抓实有代表性的两个村,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再在其他村进行全面推广。
(三)探索“自助餐式”帮扶思路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xx镇秉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实行分类定向精准帮扶。按照分类,对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扶贫开发户与扶贫低保户归类为一类贫困户,对残疾、智障、孤寡、缺劳少力等没有发展能力无法帮扶的低保户与五保户归类为二类贫困户。xx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自助餐式”帮扶思路,“政府主厨,农户点单”,xx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农户“菜单”即《xx镇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情况表》。表中将二类贫困户统一归为政策保障类,这些贫困户需要政府坚决落实“保障兜底”输血政策,通过民政社会救助维持其基本生存,逐年脱贫;而一类贫困户则进一步划分成产业项目扶持类、教育扶持类和就业扶持类,这类人员成为精准扶贫的主体,对此,xx镇结合本镇实际,形成了自己的帮扶思路。
一是产业项目扶持。xx镇内田畴肥沃,水源丰沛,物产丰富,是信丰县产粮大镇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农土特产全县翘楚,早年有“粉干、豆腐、腐竹、番薯粉”等四宝,今添“脐橙、生猪、蜂蜜、甜玉米”等新四宝,在这些以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鼓励贫困户积极创业,或养殖业,或种植业,或小食品加工业,政府在相关领域给与支持和帮扶。
二是就业扶持。一是依托县新型动力能源产业园大唐工业园、温氏、诸信、正邦等家国家级、省级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伯乐蔬菜基地,解决贫困户中有就业意向和劳动能力的人的就业,帮助增长其家庭收入,今早脱贫;二是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就业技能。
三是教育扶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生活和精神上脱贫的根本之策。xx镇贫困人口在校教育人数为682,其中高中及高中以上人员有93人,加大对这些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保障他们的稳定升学及毕业就业是培养贫困户脱贫力量的重要举措。
此外,还要进一步摸索建立易操作的刚性识别标准。国家、省因制定出台科学、合理、易操作的贫困户识别评判标准和办法,目前的识别评判办法不科学,操作性不强,识别出来的对象难于让群众信服,容易引发社会矛盾,而各级应尽量使识别过程和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九
第一段:引言及背景介绍(200字)。
贫困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社会的问题。贫困意味着缺乏物质财富和机会,使得个人或群体无法满足基本的需求和改善生活。近年来,尽管全球扶贫事业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我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我亲身经历了贫困的现象,并且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无法想象的贫困现象(250字)。
贫困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财富,更是一种精神和社会的贫穷。在我投身于公益事业期间,我亲眼见证了许多令人心碎的贫困现象。有的家庭因为贫困而失去了温饱,儿童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的人因为贫困而失去了信心,陷入绝望;有的人被贫困推向犯罪和道德的边缘。我深切感受到贫困对人们精神和社会的剥夺,也更加明白了贫困的残酷程度。
第三段:贫困带来的启示(300字)。
与贫困人群交流和接触,让我明白了一些重要的道理。首先,贫穷可以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资源和幸福。当我们看到那些过着贫困生活的人们,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宝贵。其次,贫困也能够唤醒我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我们身处一个共同体,每个人都应该为改善社会贫困状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贫困也是对我们坚韧和智慧的考验。面对困境,我们需要学会坚持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贫困。
第四段:如何解决贫困问题(250字)。
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首先,我们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是改变贫困现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次,我们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救助和就业机制,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好的求职机会和生活保障。此外,发展经济也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机会。
第五段:个人的行动与总结(200字)。
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力量微小,但我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来为贫困问题做出贡献。我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捐款和捐物,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也会把贫困问题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提醒自己努力学习和进步,为改变贫困现象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这样的努力,相信我们可以一起改变这个世界,让贫困不再是人类社会的现象。
结论: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们。通过与贫困的接触和思考,我明白了贫困人群的真正需求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贫困,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
贫穷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来说,贫困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困扰,还有心灵上的折磨。通过与贫困者的交流和观察,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贫困的真正含义,并得出了一些体会。贫困并不能阻挡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而是能够激励人们更积极地为了改变命运而奋斗。
首先,贫困让人更加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往往过着极端简单拮据的生活,物质匮乏,衣食无忧成为了他们奢侈的梦想。然而,这种艰难的生活却培养了他们对细节的敏感度和感恩的心态。每一次得到的一点物质和温暖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宝贵财富,让他们更加珍惜并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由此可见,贫困并非一味给人带来痛苦和悲伤,而是帮助人们学会珍惜和感恩,让他们对幸福的感受更加深刻。
其次,贫困能够培养人们的坚韧意志和奋斗精神。在贫困的环境下,人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会保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他们明白,唯有坚守信念,努力奋斗,才能摆脱贫困的束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正是贫困的折磨,锻造了他们的心智,成就了他们不择手段去追求自己目标的精神。所以我们不应该因为弱势的地位来对他们进行同情,而应该因为他们的强大意志和顽强奋斗来敬佩他们。
再次,贫困能够培养人们的自立能力和创新意识。贫困环境下的人们往往没有依靠其他人或者外部资源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正是这种被动的状态,激发了他们对自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他们学会了从零开始,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因为贫困,让他们意识到知识的力量以及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创新能够改变命运。因此,贫困不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自立能力,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力。
最后,贫困也给予了人们强大的求知欲望和不断进取的动力。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往往会因为缺乏财力而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正是因为贫困,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未来的追求。他们明白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工作更加努力,更加热爱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以求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正是贫困让他们意识到,知识就是最大的财富,而只有不断进取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总的来说,贫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痛苦和困扰,但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坚韧的意志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了珍惜生活、感恩善良、勇于奋斗和自立自强。正是因为这些品质,他们才能够在逆境中追求幸福,逐渐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贫困者的困境,给予他们帮助和鼓励,助力他们实现自身的奋斗目标,成就更美好的生活。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一
摆贫困是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观点,它试图解释个人在摆脱贫困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我的生活中,我亲身体验了通过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改变自己的贫困状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从摆贫困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那些正处于贫困中的人们一些启示和鼓励。
第二段:敢于面对现实。
摆贫困的第一步是敢于面对现实。很多贫困的人们往往逃避现实,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然而,我意识到只有勇敢地承认贫困的现实,才能迈向摆脱贫困的道路。我开始仔细审视自己的生活,并承认我在一些方面存在缺陷。这种直面自己的态度成为我摆脱贫困的起点。
第三段: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摆脱贫困的重要一步。一旦我承认了贫困的现实,我明确了我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我就能有意识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同时,设定目标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我为自己设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具体的行动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监控自己的进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第四段:付出努力。
摆脱贫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我把寻找合适的工作作为我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我也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我的财务,合理分配我的收入。付出的努力虽然艰辛,但我坚信只有通过不断的追求和努力,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贫困现状。
第五段:持之以恒。
摆贫困是一个漫长而且艰难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持之以恒。我明白只有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才能取得成功。曾经有很多次我想放弃,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我找到了一些能帮助我保持动力的方式,比如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寻求导师的指导等。这些方法帮助我在困难时期保持了坚持的动力,最终实现了我的贫困摆脱之路。
结尾:
通过摆贫困的经历,我明白了贫困并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成就的开始。面对现实,设定目标,付出努力,持之以恒,是摆贫困这一过程中我学到的最为重要的几点。在我翻过贫困这座障碍后,我感到自己变得更加坚定、勇敢和自信。这种经历无疑对我人生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我希望我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那些与我曾经面对相似困境的人们,希望他们能够振作起来,积极面对,坚持不懈,最终摆脱贫困,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二
贫困让人痛苦,没有钱,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想过上好日子却苦于生计难题。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贫困家庭中很普遍。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而应该倾听贫困人士给我们带来的心得体会,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一起探讨贫困致贫的原因和应对策略,让社会更加平等、和谐。本文旨在探讨贫困问题的原因、衍生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体会贫困给社会带来的启示。
一、贫困致贫的原因。
贫困致贫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和经济机会不平等。首先,贫困家庭中大多数人没有上过好学校,很难获得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那么只能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其次,对于缺乏工作能力的人,贫困就更难以避免了。很多贫困人户口不稳定,失业率高,少有安全保障。比较严重的贫困状况如果得不到政府或社会的资助和协助,甚至可能一直无法脱离贫困。
二、贫困衍生问题。
贫困的衍生问题很多,首先是健康问题。由于生活贫困,饮食单一、营养不良等问题增多,加上缺乏妥善的医疗和卫生服务,贫困居民更容易招致疾病,甚至短命。其次是教育问题。贫穷所致,他们与普通群体相比更难获得教育资源和机会。最后,贫困成为了孩子们心理问题的根源,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常常有挫败感,并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聚众打架等不良行为。
三、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
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更在于这个社会的平等与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贫困人士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帮助我们完成公共事业。因此,当我们在帮助贫困人士同事,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
四、如何解决贫困问题。
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每个人都需要思考。我们应该衍生一种完善的医疗体系,提供低廉的学费和饮食,更好地营造贫困家庭的自我信心,并帮助他们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享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可以协调商家为贫困家庭输送更多机会,也可以捐赠衣物、物品以加强贫困家庭的自我经济。
五、贫困教会我们什么。
贫困教会我们不要对身边的人视而不见,而要愿意帮助那些需要的人。对于那些处于劣势的人,我们不应该落井下石,而是更应该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贫穷的教育让我们更加重要勤俭节约习惯。通过理智的储蓄,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最重要的是,贫穷让我们更珍视自己的生活以及周围的一切,也更懂得感恩。
结论。
贫穷不仅是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伤害,而是对整个社会形态和社会规范的伤害,它遗影残迹的影响在很长的时间内在社会上留下烙印。只有通过合理的贫困解决方案,我们才能遏制贫困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学会关爱贫困者和贫困家庭,也在向着更加平等、稳定、温馨的未来迈进。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三
为贯彻落实中央、区、市开展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统一安排,近日,我和县人民政府调研员易继超、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同志组织有关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前往**镇**村**屯,就**村贫困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村是我县“十二五”时期的贫困村之一,位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90公里,辖**一、二、三组,高让一、二组,**组,纳坝一、二组,**组、**组、**组,**一、二组,**组、**组,甲以一、二组等17个村民小组,共375户17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52人,**库区移民户802人,农村五保户4户4人,农村低保户57户143人。全村总面积6430.5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2公顷(水田17公顷,旱地115公顷),目前种植有核桃1810.48亩,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以水果、板栗、食用菌、杉木、网箱养殖、山羊养殖为主,xx年年人均纯收入1692元。
目前,**镇政府至**村的村级公路为水泥路。村内的**、**屯为砂石路,雨季路面泥泞,路况较差,可勉强通行;**、威贯、**、**、纳坝、甲以、高让、**等八个屯未能通车行路,交通极为不便,出行难成为**村发展的瓶颈。**村**屯有3户后靠搬迁户尚未通电,其余各屯(户)均已通电。建有人畜饮水工程,但受投资及水源限制,工程建设规模有限,无法在旱季发挥出更有效作用,人畜饮水面临一定困难。xx年,水利系统预算投入40万元,在**、**、**、**等屯新建自来水工程,新建和加固维修高让、**、**屯田间渠道,改善了**村多年来本来就少有的农田灌溉条件。相关项目目前还在施工。
**村有1个村完小,全校占地面积2916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166平方米,开设1个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共7个班,有教职工7人,其中,校长1人,代课1人,专任教师5人,均是大专以上学历。
**村完小xx年秋季学期在校生165人,内宿生101人,有标准铁床架60床,学生人均拥有床位0.5个。全村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入学率100%。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村完小的伙食质量保障难度大,蔬菜尚可从附近农家购进,肉类食品必须从集市购买,极不方便。同时,由于山川广袤,人们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学生上学极不方便。
**村共有党员46人,其中,70周岁以上3人,40到70周岁9人,40周岁以下34人。党员年轻化程度较高,且文化程度在全村范围相比较高,体现出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村“两委”班子中,党支部书记**47岁,村委主任**45岁,村委副主任**47岁,村妇女主任**35岁,年龄比例较为合理。走访中发现,村委班子及各村民小组组长都有较强的工作积极性及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良好愿望,有较强的意愿管好村级事务。
**村建设有办公用楼1栋,建筑面积308平方米,内设卫生室。还设有“农家书屋”,约有书籍700册,可供村民阅读使用。但村级管理服务制度不够健全,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培训。由于村屯分散,宣传设备、设施不够,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宣传到位。
民风民俗方面。该村以壮族群众为主,村民爱唱山歌、团结和睦、互爱互助、乐观积极、热情好客,乡情浓郁,乡风质朴,但全村除小学外,没有体育、文化设施,难以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硬件和软件都严重缺乏。
村容村貌方面。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导和驻村工作组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环境卫生意识有所提高,村容村貌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等客观原因,村屯污垃设施严重缺乏,除了村委所在地和条件相对较好的屯建有小型垃圾收集池外,其他屯都没有垃圾处理设施。
居住环境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县引导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贴群众越来越多,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统计数据来看,全村375户居民中,已经没有茅草树皮房,只有45户还住在木瓦结构的旧房子里,绝大部分群众都已住进砖混结构的楼房。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房技术保障,大部分群众建设的新房还存在抗震能力弱、“三通”难度大等问题。以**屯为例,全屯共有23户群众,却分为6个居住点,最高的居住点目前未通自来水;从码头到该居住点大约3.5公里,只通机耕路,但路况极差,摩托车都难以通行;目前该屯群众已全部住进楼房,但没有框架结构楼房,其中只有一户进行过装修。**屯的这一情况具有较强代表性。
产业发展方面。种养殖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已创建有**县**镇**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县**镇高让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西**县康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丰盛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县李林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但多数合作社为这两年新创建,正值投入阶段。该村外出务工人数229人,在本村务农人数867人,在校学生172人,其他为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小孩等,劳动力转移率较低。
全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文化教育,熟练掌握运用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比例很低,科技意识差。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身无一技之长,只能依靠体力劳动,收入水平低。部分群众不相信科学,只相信经验,存在别人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别人养什么就跟着养什么的观念,创新意识不足,短视现象严重。部分群众保守思想和安土重迁意识较为严重,当调研组提出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并实现进城梦时,大部分群众顾虑重重。有的担心到县城养不活家人,有的担心还不起购房贷款,有的认为到县城买房花费太大、得到房子太小,有的担心集中居住难以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村地广人稀,植被繁茂,但是处于**水库水源涵养区,山高坡陡。田地单块面积小,肥力弱,不适宜机械化耕作;耕地零碎,土层瘠薄,易涝易旱;排灌条件差,滑坡灾害频繁;远离县城,交通不便,农业种植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竞争力弱。调研组从县城前往**屯,乘车半个多小时,乘船1个多小时,还需步行1个多小时。当地群众也反映,瓜果蔬菜类农产品从屯里面运送到县城由于辗转颠簸,一般都会烂掉一半左右。调研中还发现,大部分群众都将大部分土地用以种植杉木,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谈及产业发展计划时,个别群众提出扩大山羊养殖规模,但被大部分群众否定。
**村地处莽莽大山深处,历史上长期与世隔绝,发展滞后。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但是由于**村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扶贫开发的难度极大。上级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需求相比,十分不足。从**村**码头至**屯各居住点共有大约4公里路程,由于该屯既位于**库区,又只是单淹(只淹耕地不需搬迁)地区,该屯建设入屯公路时,既没有享受到扶贫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扶持,也不符合移民部门的帮扶条件,当地群众户均投入近万元也只建成一条部分地方坡度超过30度的低等级车行路。一到雨水季节,边坡塌方严重,路面坑坑洼洼,行车安全系数极低。
长期以来,**村农民修房造屋、生产生活都依赖森林资源,局部地区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日益恶化,但是村民人口越来越多,高科技劳动工具越来越普及,人们利用、改造和破坏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当地自然生态越来越难以适应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有炭窑,一些较大的木头被丢弃在路边,个别群众毁林造林。一些群众进行山羊养殖,也给当地生态带来较大的破坏。
当前,和**村相比贫困面貌一致、贫困原因类似的`贫困村还有很多,为他们找到一条合乎实际的脱贫路子,是县委、县人民政府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加大生态移民搬迁宣传动员力度,促使贫困群众通过移民脱贫。移民扶贫是当前我县推进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生态移民又是当前我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把这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宣传动员力度,引导他们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到城市安居,也减弱当地自然生态压力。在动员群众生态移民时,应重点把握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问题,从就业、就医、就学、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搬迁群众扶持和引导,促使他们在城市得到发展,在城市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有效提升生产生活设施保障水平,帮助贫困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由于部分贫困村屯享受相关扶持政策较少,人们自行筹集资金建设的生产生活设施质量差、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利用率和安全使用系数低,对改善生产生活质量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要加大对贫困村屯特别是人口数量较多且未进行生态移民村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补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出一点等办法筹措资金,对不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设施进行加固或改造,对已不能发挥作用的设施进行升级或新建。帮助贫困群众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引导他们投入精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三)通过“七个一批”综合施策,因户制宜探索各不相同的脱贫路。除了自然条件恶劣,观念落后等共同因素外,贫困户具体贫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病因灾返贫,有的是无劳动力致贫,有的是因有子女上学一时难以脱贫。对此,我们要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对贫困对象“七个一批”进行分析(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发展一批、移民安置搬迁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教育资助帮扶一批、边贸政策扶持一批),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探索扶贫具体思路。
(四)引导贫困群众合理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认识不足,全部栽植成长周期长、经济收益慢的杉木,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存在盲目现象,未能走上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互相结合、短以养长、长以补短的产业发展轨道,坐拥百亩以上人工林,但近几年内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我们要利用我县特色业发展迅猛、幅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引导贫困群众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产业与林木业发展相结合、相补益的良性发展模式,才能促进贫困村屯持续长足健康发展。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四
在当代社会,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了解贫困学理论与实践,是我们关注和解决贫困问题的基础。在学习贫困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贫困学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总结贫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贫困学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贫困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难,它涉及到物质、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贫困学,我了解到贫困不只是人们没有衣食住行的问题,更是伴随着自尊心的丧失、资源的不公平、社会机会的缺失等。贫困人口的特征和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疾病、残疾、自然灾害、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只有全面了解贫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
其次,贫困学的学习激发了我对解决贫困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学习者,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理论的学习,更要通过实践来改变贫困人口的现状。贫困学的学习给了我扩展视野的机会,让我亲眼目睹并了解了贫困地区的现实状况。在实地调研和社区参与的过程中,我与当地的贫困户进行交流,并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贫困人口的无奈和渴望改变的欲望。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的希望和动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贫困人群发声、助力脱贫的决心。
最后,贫困学的学习提升了我解决贫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论。贫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学习贫困学,我学会了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贫困问题。在实践中,我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找出贫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同时,贫困学的学习也让我了解到贫困问题的综合性,需要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配合。因此,我们需要与经济、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进行交叉学习和融合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
总之,贫困学的学习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和社会担当,让我深刻认识到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贫困学是一门系统而综合的学科,通过学习贫困学,我更好地了解贫困问题的全貌,树立了为贫困人口发声、助力脱贫的目标和使命。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为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五
在现代社会之中,贫困依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然而,对于贫困家庭而言,脱贫困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任务。在不断尝试和反复摸索之后,我有了一些关于“脱贫困心得体会”的想法与感悟。
第一段:了解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
贫困并不仅仅是财富上的缺失,还涉及到教育、健康、文化等多个方面。想要真正地帮助贫困家庭脱贫,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其真实的情况。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们会了解到,他们的生计十分困难,无法享受良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无法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供教育支持、改善生活条件、加强文化传播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局限于“物质帮助”,还需要以理解、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做好具体帮助。
第二段:产业扶贫与增收。
产业扶贫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增加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是必要的。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合适的支持和条件,例如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建立就业培训中心、提供创业基金、优先扶持贫困家庭等等。同时,也要注意发挥产业扶贫的积极性。愿意付出的那些贫困家庭可以通过实际劳动,改变自身的道路。
第三段:强化道德支持和精神鼓励。
随着贫困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地位也会逐渐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支持和精神鼓励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对于他们的努力、付出应该给予应有的肯定。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或媒体的宣传,鼓舞贫困家庭的信心和决心。强化道德支持和精神鼓励可以使贫困家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段:完善扶贫政策和制度。
扶贫政策和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尽管如今的扶贫政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仍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在制度设计上,我们应该更加紧密关注和听取群众的需求与差异,考虑社会的多元性。增加扶贫资金、深入实地调查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扶持优势特色产业等等,是当前政策和制度的主要工作方向。
第五段:摆正心态,共建共享社会。
最后最重要的感悟是摆正心态,共建共享社会。在帮助贫困家庭脱贫的问题上,单靠政府和帮助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来。对于那些愿意付出、关心社会的个人和企业,我们应该给予肯定,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激励。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共建共享社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不断地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将这种理念渗透到生活学习之中。
总之,脱贫困需要综合各种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帮助。我们需要关注到贫困家庭的多方面需求,将扶贫的方法和手段多元化化,采取合适的措施,去帮助他们。同时,我们也需要摆正态度,共建共享社会,力所能及,做好自己应有的责任,以此来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社会!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六
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但中国也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因为,在几十年前,我们曾经有过很多贫困人口。在21世纪初的时候,中国实施了一项叫做“脱贫攻坚”的政策,致力于打赢最后的这场扶贫攻坚战,目的是使全国123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在这场战斗中,我也参与了进去,今天我将分享一些我的“脱贫困”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坚定目标,前进势头不停。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坚定的目标会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坚信自己的努力迟早会有所回报。同时,我们也要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前进势头不停,更快地向奋斗目标逼近。
我认为,在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中,坚定的信念是我们走向胜利的必要条件。我们始终要确信,我们的目标是他人的利益,也是自己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我们更加坚定、更加努力地为脱贫攻坚而奋斗。
第三段:快速反应,调整优化治理策略。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对于一些脱贫户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对于一些户来说,我们无法做得很好。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响应,要知道,脱贫攻坚需要我们正确而迅速地反应,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理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公共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上更加理性和有效。而我们合理的配置也能够更好地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在保证公共资源的最大利用的情况下的更有效和有利可图的配合。及时的反应能够使我们更加迅速地发现问题,并且及时地想出解决办法。
第四段:鼓励建设,塑造新的文化氛围。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建设文化氛围也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要塑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氛围,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脱贫攻坚中。
在“脱贫攻坚的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需要踏实地工作,努力地奋斗,也需要积极去创造出新的文化氛围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并更快地达到脱贫攻坚的目标。
第五段:总结。
总之,脱贫攻坚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要为之献身奉献。在整个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坚定的信仰、及时的反应、建设文化氛围等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努力奋斗的心中,脱贫攻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这个大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更富强的国家。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七
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全球范围内有数以亿计的人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着生活困境和基本需求的无法满足。而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却蓬勃前进。这种贫富差距的矛盾问题引发了人们对贫困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深思。
第二段:贫困原因-引发思考和重视。
贫困既有结构性原因,也有个体性原因。在结构性方面,不公平的经济分配、就业机会的不均等、教育资源的落差等因素造成了贫困的持续存在。在个体性方面,缺乏自我改变的动力,缺乏教育和技能的培养,贫困家庭的代际传承等等,都是造成贫困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关键是,我们应当从根本上去思考贫困问题的根源,去探索解决的办法。
第三段:摆贫困的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摆贫困并不仅仅意味着降低贫困者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态势,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进步。通过提供贫困家庭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摆脱贫困。而摆脱贫困的个体也会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第四段:摆贫困的途径-综合施策,多方合力。
摆贫困需要多方的合作和支持。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时,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此外,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摆贫困的行动,提供经济援助、义务教育等支持,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多方合作,共同推动摆贫困的进程。
第五段:个人体会-共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感摆贫困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个个体应该承担的责任。通过参与一些扶贫项目或者捐款等方式,我积极地为贫困地区提供一些帮助。然而,摆贫困不能仅仅是个体的行动,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主动关注和参与摆贫困的行动,贫困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解决。
结尾:
因为贫困是一个如此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亦同样具有挑战性。但是只要我们从根本上思考贫困原因,积极参与摆贫困的行动,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希望和机遇。通过综合施策,多方合力,努力去摆贫困,我们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谐、富裕的社会,实现人类共同的幸福和进步。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八
扶贫困是亿万民众的共同心愿,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我参与了一些扶贫项目,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对扶贫困的棋差感悟。
首先,了解扶贫困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贫困是一种综合性问题,在解决贫困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盯着解决物质上的困难,更要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比如,我曾参与过一个扶贫项目,项目组通过调研发现,当地贫困户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的贫困,因此,项目组除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注重了教育资源的配套。我深深地意识到,扶贫也是一种思维的转变,要从传统的“给予”式扶贫转向“赋能”式扶贫。
其次,项目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在推进扶贫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资金短缺、项目停滞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从系统上思考。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其次,要着力培养当地人才,提高他们的管理和技能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运营和维护项目。我曾参与一个农村合作社的扶贫项目,项目组在资金支持的同时,还注重为当地村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项目运营的技巧,提高收益。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负担。
再次,要注重项目的创新。扶贫项目过去往往侧重于产业带动和金融支持,以解决物质困难。然而,今天的贫困是多维度的,既包括物质层面的贫困,也包括文化和社会层面的贫困。因此,在扶贫项目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推动项目的多元化发展。比如,在我们推进的一个扶贫项目中,我们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开发,让当地的文化资源变得更加有经济价值。这不仅提高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要注重宣传和营销。扶贫项目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项目本身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因此,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要注重营销工作,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参与进来。我参与的一个扶贫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重点宣传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成功案例,吸引了一些社会企业的关注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项目的发展,并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扶贫困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去推进。在推进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思考,不断创新,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发展、宣传和营销等方面下功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扶贫的目标,让更多的人走上幸福的生活道路。
贫困调研的心得体会篇十九
贫困日是一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主题日,旨在唤起人们对贫困的关注和关心,并且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减少贫困。参与贫困日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贫困问题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对减少贫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关于贫困日的心得体会。
首先,参与贫困日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贫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活动中,我参观了一户贫困家庭,并亲眼见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住的房屋简陋破旧,生活设施简单粗暴,甚至没有稳定的电力和供水。他们的收入每月勉强维持生活所需,难以提供足够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从他们的面容中我看到了沉重的负担和无望,这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贫困是多么严重和紧迫的问题。
其次,贫困日的活动也让我了解了贫困问题背后的原因。我发现贫困的发生多半是因为教育机会不公平、就业机会稀缺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贫困家庭往往因为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难以找到体面的工作,甚至无法摆脱低收入的困境。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部分地区和人群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这让我认识到减少贫困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全面地改善教育、就业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此外,贫困日的活动还引发了我对于个人责任的思考。贫困不仅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每个人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对贫困问题负起一定的责任。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珍惜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每个人都肩负起责任,共同努力,才能够减少贫困的发生和持续。
最后,贫困日的活动也唤起了我对于社会进步的希望。贫困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社会的进步和希望。在贫困日的活动中,我看到了许多社会组织和个人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行动。他们通过评估贫困家庭的需求并提供帮助,为贫困群体带来了希望。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举措,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这让我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贫困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并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贫困日的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贫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了贫困问题的根源,思考了个人责任,并且唤起了我对于社会进步的希望。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关注贫困问题,了解贫困背后的原因,并积极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够减少贫困,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家长培训篮球心得体会怎么写(优秀9篇)
- 最新食品违法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 高考物理备考会心得体会及感悟 高考物理总结经验(6篇)
- 品质课堂心得体会如何拟题 品质课程建设心得(3篇)
- 2023年小学英语听说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总14篇)
- 个人成长实践心得体会(通用17篇)
- 最新部队迷途的赌徒心得体会范本(大全11篇)
- 复课研讨会心得体会实用 复课后的心情心得体会(5篇)
- 学法治思想纲要心得体会精选(实用16篇)
- 思考开启智慧人生心得体会精选 人生的智慧阅读心得(三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