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 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六篇)

  • 上传日期:2022-12-27 04:37:58 |
  • ZTFB |
  • 10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探讨了新课程理念,明确了目标,统一了思想,使学校体育工作顺利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运动队的训练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改变了过去只讨论工作的现象,成为工作安排和研讨教学、教材、教法相结合的讨论会。会上,大家能敞开思想,积极发言,认真探讨各种问题,讨论中相互启发,各抒己见,最后达到共识。我们认为这种活动达到了统一思想,互相启发的作用,对体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对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加强了集体备课的活动,各备课组认真讨论对课堂教学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抓好教案书写的质量,以保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三、抓好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认真测试,认真记录、认真统计,优质、及时的上报国家数据库。并能够将学生的成绩档案及时反馈到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以及学生的手中。

四、组织好第三届校田径运动会。由于本部田径场地刚维修好,在体育组和学校领导积极配合下开展工作,认真准备,无论是组织、编排还是场地器材的准备,组织认真讨论、分工明确,全员动手,相互协作。运动会安全、有序的进行。圆满的完成了这一新的组织形式的运动会,并积累了经验,得到了校方的肯定。

五、抓好大课间的活动。经过全校学生、教师的努力,大课间活动的面貌有了进一步的改善。特别是跳绳的组织,在德育处的指导下,有序进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活跃了学生身心,增强了学生体质,加强了同学友谊,陶冶了学生情操,达到了预期效果。

六、组织校田径队、排球队。一学期来,体育老师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放弃休息,每天坚持训练。在县田径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存在问题

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及修养,团结合作。教师要注重运动员的选拔,加强运动队的梯队训练,争取优异成绩。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今后我们将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在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再接再励,力求教研组建设日臻完善。

最新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二

体育教师省级的培训方案

1.项目背景:

根据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第二期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的通知》(苏教体艺〔xx〕7号)文件精神和《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南》,以及《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做好xx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国内培训工作的通知》(苏教师〔xx〕3 号)的要求,作为省指定培训基地,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负责承担淮安市、宿迁市普通初中体育教师303人的培训任务,特制定《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2.培训主题:

提升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课余训练与竞赛方面的指导能力。

3.培训目标:

培训总目标:拓宽视野、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本次培训的主题。拓宽学校体育工作的视野,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融入课余训练的新领域;创新学校体育工作的思维,在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体育教育价值、目的与任务的同时,关注有运动天赋的后备人才的发掘、培养与指导;更新学校体育工作的观念,在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同时,建立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人才观”。

具体目标:

(1)、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了解我省针对加强学习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与措施;为持续推进学习体育工作的改革实施和“教体融合”的转型,奠定认识基矗

(2)、介绍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为准确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有效实施体育教育学、科学指导课余训练、奠定理论基矗

(3)、总结十年新课程教学改革和“体教结合”的实践经验,研讨“阳光体育”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措施,为有效实施体育教育学,有效推进阳光体育、有效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效处理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并形成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奠定基矗

(4)、针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强化参培教师在运动选材、课余训练、竞赛组织、器材使用保养、场馆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以实践性、操作性为主,重点加强训练方法与手段的研修。为体育后备人才得培养,奠定基础阶段教练人才基矗

4.培训对象:

淮安市、宿迁市中学体育教研组长或中学骨干教师和县区教研室体育学科教研员。本次培训分两批共计303名。

5.培训内容:培训的课程模块、课程名称、主要内容等。

按照《xx年江苏省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南》的内容执行。同时,适当增加具有我院特色,适合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内容。具体参见附件材料。

6.培训模式、方式:培训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及具体的教学方式。

(1)集中授课:由“江苏省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省内知名专家、县市区体育教研员,以及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教授组成讲师团,完成培训计划通识理论课程、专题教育课程的培训。讲授采用大班教学为主(每班75人左右)

(2)观摩学习:采用大班到淮安市中学进行规定内容的观摩,观摩讨论采用分组形式(分成2-3组,相关讲师团成员参加各组讨论)。

7.培训师资:

根据相关要求,聘请了相关专家。具体见附件材料。

8.教学计划:

祥见附件2-3。培训分两批次进行,每期培训时间为5天,计40学时。第一批6月1-5日,159人;第二批6月6-10日,144人。

9.考核评价:

以制定初中校体育教学教案和运动项目训练计划(或大课间活动计划)为主,结合讨论发言、考勤情况及培训小结评定。

10.项目组织与管理:

(1)、成立培训组织管理机构。由体育学院院长李雷教授任组长,体育学院书记杨洪辉、副院长周卫东、成教教务秘书何宾任组员。

(2)、选派专人担任教学班主任,负责组织管理,广泛吸收课改信息,加强与学员之间的互动。

(3)、选派专人担任生活班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11.培训资源情况:

本次培训后形成的培训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案例资源以及实践基地资源等。

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部分授课资料上传共享,观摩课的视频资料共享,为学员提供交流和学习习近平台。

12.保障条件:

由淮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领导负责,落实、安排培训学员的通知、报到、教学场馆、器材设备准备的后勤保障工作。食宿接待由淮阴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负责。

最新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三

绀弩中学在校学生1300多人,现有教职工118人。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以《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为指导,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结合体育课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学校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体育的快乐。结合实际,我校对贯彻落实体育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领导对此十分重视,首先在校行政会上向中层以上干部传达和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认识体育专项督导检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和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接着向教职工传达文件精神,组织体育教师学习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中学生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打好身心基础,不仅是孩子们健康生存所必需,更对促进他们智力、心理发展和思想品质起着激励、净化和升华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并且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二、制定方案,开展工作。

我校一贯把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建立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管负责制。工作流程为“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学校主要领导积极学习国家体育教育工作政策和法规。学校每学年的工作计划和年终工作总结中,都把体育教育工作的内容作为重要的一项。学校还有专项的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和专项工作总结,从而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认真自查,结论如下:

1、加强体育师资培训,构建优质教师队伍。

绀弩中学一直把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提高体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学校按规定配备专职体育教师3名,为了保证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积极为体育教师购买服装,不断选派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1)参加岗位培训。目前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3人。我们能按上级要求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学岗位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培训证书。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片的体育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大校本研训。尽管只有3位体育教师,但为了便于搞好专业培训,体育教师能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体育教师经常在一块研究,如:上课、说课、案例分析、论文评析等等,从而加强了体育教学的研究,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还加强了备课、上课等常规建设,

由教导处和年级负责对体育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另外,我们很关注体育教师道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学校不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开展大课间操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了阳光体育锻炼的实施。

3、加大投入,设施到位。

我们切实抓好了场地建设,保证设备齐全。我校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添置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学校又购置了跳绳、篮球;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跳棋、军棋、象棋。体育基础设施较齐全,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学校还不断完善了体育室,在体育器材配备上,能严格按有关规定做。教室的采光和课桌椅都能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

4、开展多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强化管理,制定制度,分工协作、建立良好、高效的工作秩序”,这是我校对体育工作的定位。常规工作如:晨跑、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活动均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如遇重要活动,各组老师团结协作、一起参与、发挥特长、相互帮助。今年开学以来,我校掀起了学习校园集体舞的热潮,每天从清晨开始,各团队就利用课余按计划开展训练活动,使校园充满勃勃生机和朝气。我校每学年都举行规模盛

大的运动会,学生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运动会的举行,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良好品德。学校组织各种活动来激励学生的体育和学习兴趣,如:棋类比赛(军棋、跳棋、象棋)、跳绳比赛、拍球比赛、兵乓球比赛、排球比赛、篮球比赛等。

5、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学校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学生体育测试评价体系,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体育测试,包括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50米、跳高、跳远、投掷、肺活量、仰卧起坐等项目,并将成绩记录在册。每位学生有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卡。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中还存在有一些不足,如学校的硬件条件还不达标,功能室的建设还不完善,专用教室、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不足,无专业的卫生保健人员,由于学校房屋紧张,体育器材室比较小,器材安置成问题,管理也不到位,有些学生不爱惜器材,损坏现象比较严重。今后,我们要不断加大硬件投入,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将努力寻求一条体育特色之路,找到适合学校实际,适合不同年龄层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总之,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给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今后我们还将在这方面工作中不断努力,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教师的事业成功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新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四

新学年已经开始,虽然学院有了新的变化,学生会也有了自己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部各干事仍将团结一致,为学院的体育活动作出努力,本学期学校体育部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在三月份初,我们将举办好妇女节的庆祝活动,庆祝升本来我们女校的第一次节日。

第二,四月份我们将举办好四球比赛(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积极组织周密准备,并且达到促进同学友谊,增加本院学生运动健身的良好氛围。

第三,本学期将进一部坚持不懈地抓好早操、升旗的检查、评比和公布各系出勤率、迟到、旷操等情况。

第四,本学期,本部门还会每周召开体育部的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体育部的工作职责,工作安排,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使大家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部的工作中来。

第五,通过大二的体能测试,更加了解同学们的体能状况,以后更好的工作。

第六,本学期将更进一步的加强对体育部干事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很好的独立工作,有很好的组织能力来应对多变的比赛场合,并让他们指定本学期的学习和工作目标,培养下一批干部精英。

第七,督促各球队训练的正常进行,只有养兵千日,才能用兵一时.力求打造出女大四支高水平,高技术的队伍,积极参加与各校间的球类联赛,打出品牌效应,打出女大风采!

最后,体育部本学期将随时待命,除了管理好我们的日常工作外,也会努力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其他工作,达到学生会一体化的目标。将学生会越办越好!

最新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五

为了在20__-20__年度里更好地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特奥体育工作任务和学校工作计划;以安徽省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以德育教育为首,以体育教育为特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以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指引,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特制定20__-20__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一、重点工作

1、继续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具体内容,使体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2、积极备战安徽是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3、认真推广并组织召开校第四套广播操比赛。

4、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工作,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使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

二、常规工作

1、加强体育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促进师德观念,丰富体育教师的政治头脑。

2、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关爱每一名智障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智障学生。

3、进一步学习强化培智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转变老的思想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性为出发点,培养智障学生积极锻炼、主动康复的好习惯。

4、加强集体备课,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要求、手段和方法,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智障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智障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补偿身心缺陷,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体现快乐体育,体现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6、加强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管理工作,强化效果和质量。继续完善和推动大课间活动和校特奥训练,努力办出学校特色。

7、加强体育卫生保健工作,体育卫生相结合工作,确保健康第一。

8、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特教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首先,强化教师责任心,要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智障学生,对智障学生充满爱心。其次,健全体育课堂安全制度,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合理安排学生运动量。再次,在教学中,应加强智障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在针对目前学校处于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体育教师要特别注重安全教育,确保智障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播操、眼保健操和组织召开培智学校第四套广播操比赛。

1、协助教导处、大队部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合理分发大课间活动器材、有序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让每一位智障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并且都能够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

2、协助教导处、大队部认真做好大课间活动计划实施工作,对于班级要区别对待,做好大课间活动的统计工作,对于活动开展不够丰富、放鸭式管理的班级要提醒其整改,对于好的班级要给予表扬。

3、广播操队伍训练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动作一个样,队伍一条线,集合队伍三分钟体育教师要到场,并安排体育教师轮流领操,班主任要在本班学生队伍前领操,以保证广播操的质量,真正达到提高智障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领操教师因故不能领操因自行安排其他领操教师带领,如未能及时安排,下一周教师应主动承担领操任务;因天气恶劣不能进行广播操,领操安排不顺延,按原计划进行;领操教师要求动作规范,节奏把握准确,真正做到示范作用;领操教师要求服装符合运动要求。

4、本学期将新的一套广播操的推广作为我校本年度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新一套广播操即培智学校第四套广播体操,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进行推广。在11月初,我校将举行第四套广播操比赛,以此来激发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热情,更好的推广新的一套广播操。

四、加强体育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智障学生体育教研科研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有关体育教学文章,加强特教理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智障体育教学理论水平,平时要写一点文章,学一点理论、积累一点教学经验,才能在教学上有不败之地,争取教学工作的主动权、领先权。

2、体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注意体育资料积累工作。

3、体育教师要认真写好论文的撰写工作,参加各级各类的小论文评比活动,青年教师要认真做好论文的撰写工作,不断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理论修养。

五、抓好特奥训练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备战安徽省第三届特奥会做好准备。

1、加强特奥训练工作,做好新特奥运动员的梯队的建设,层层选拔,加强训练指导,科学合理掌握训练的运动量。

2、加强训练科学管理,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写好一点训练小心得,参加各类的评比,争取优异的成绩,特奥体育训练力求正规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3、积极备战安徽省第三届特奥会。在当前比赛项目确定的情况下,有针对对性的开展体能训练、田径训练、篮球训练、羽毛球训练。克服场地的不利因素,积极稳妥并且大胆有创新的开展训练,力争使我们的每一位特奥队员投入到积极的备战状态。

4、与学校后勤主管人员配合,制定器材管理计划,搞好器材管理。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做到安全好用。发现问题,及时市解决。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建全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和特奥训练的顺利开展。

以上为我校本学期体育工作计划,在工作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力争将我校的每项体育工作做的更细、更完善。

最新学校体育现状培训心得体会报告六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27号)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出如下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xx〕27号)要求,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学校体育两节双提高工程”(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一节特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水平,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通过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完善课余训练和学生竞赛体系,提升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水平,加强体质监测和课业评价,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领域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坚持健康第一宗旨,提高思想认识。体育和健康教育是人的生存、生活最基本的教育需求,应将其置于育人之本的位置和“健康第一”的高度,提高认识,充分重视,优先发展,贯穿始终。

——坚持遵循育人规律,大胆改革创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面向全体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探索推进课余训练课程化,竞赛活动教学化。

——坚持两个导向原则,强化政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出发,补课时师资不足短板,调教学方法内容结构;坚持目标导向,以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锐意改革,大胆实践。

——坚持三数并举策略,逐级组织落实。秉持“底数清、路数明、招数高”的三数并举策略,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逐级推进,逐级落实,周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考核监督。

2020年的主要工作目标:全区100%的中小学校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100%的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体育课程标准;100%的中小学校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其中包括每周一节体育特色课,足球特色学校要保证至少两节足球特色课)为主要形式,确保100%的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100%的中小学校配齐体育与健康教师;90%以上的学校形成以“一校一品”“一人一项”或“一校多品”“一人多项”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文化品牌;100%的中小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100%的中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运动会或体育节;普通高等学校基本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90%以上的体育与健康教师经过培训和继续教育适应工作需要;体育专业师范类教育水平和毕业生素质明显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及教学延伸活动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旗县(市、区)、盟市、自治区四级体育竞赛活动机制进一步规范;学生、教师、学校、地区四级学校体育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逐步实现“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总体目标。

(一)逐学段增加体育课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为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长期保障机制,切实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和质量,从20xx年秋季学期起,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逐步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工作;2017年,各学段至少增设一节体育课;到2020年,各学段全面实现每周五节体育课。

统筹零散时间系统组织教学。各地各校要统筹现有体育课时和在校期间零散体育锻炼时间,将校内有关体育活动、竞赛、课间操、大课间、课余训练等零散的时间,化零为整,系统安排,代之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呈现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多班集体教学或活动课。同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逐步(20xx-2020年)和阶梯式(小学-初中-高中)发展为有课程计划、有教学大纲、目标、考核等内容的课程体系。

逐学段逐年度落实课时要求。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本地本校师资、课时、场地等条件,从小学学段开始逐步增加体育课时数。即1-2年级由每周4节增加到5节,3-9年级由每周3节增加到5节,10-12年级由每周2节增加到5节。高等学校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将锻炼时间、质量与学分挂钩,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或文体课(活动)。幼儿教育阶段和小学低年段要率先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活动课)。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学生顶岗实习期参考高中课程要求,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育锻炼计划。

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新增设的体育课要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授课方式可以采取多班级授课、年级授课、专项授课等多种形式。授课内容以集体项目、团体活动、技能教学、体能素质为主,可以与大课间活动、课余锻炼、兴趣活动内容相结合。新设的授课内容要与原体育课教学内容相衔接、互补充,并逐步过渡成为有教学计划、有教材教案、有考核验收的完整课程体系。

合理保证课时师资场地需求。要充分调动在职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合理安排课程,发挥其学校体育教学主力军的作用。可以采取行政人员、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兼职、顶岗、助教,多种方式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聘请专业教练、专业团队入校助教,开展各类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体育课程和活动;可以采取共用学校附近公共体育设施,分段分区利用场地,多种途径解决场地不足等问题。

(二)推广每周一节特色课,推动各项目全面发展。

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增设的体育课时,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校内外教学资源,组织开展学校体育技能特色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到2018年,各盟市50%以上的学校形成“一校一品”和“一人一项”学校体育特色发展态势,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至少保证两节足球特色课;到202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形成“一校多品”“一人多项”的学校体育育人模式。

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普及深入。坚持育人宗旨,遵循足球规律,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校园足球工作三年推进计划》,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自治区校园足球普及工作。加大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强化足球文化和技能课堂教学,丰富发展足球“4+1”联赛活动,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足球特长学生升学成才的直通车。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保证每周至少两节足球特色课,积极开展班级间、年级间竞赛活动,培育和发展 “校长杯”校园足球文化。

大力推动各类体育项目协调发展。推广借鉴校园足球工作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课程教学,打造竞赛平台,坚持特色引领,遵循体育规律,营造百花齐放全面发展的校园体育工作新局面。下大力夯实田径、体操等综合项目基础,持续推进篮球、排球、毽球等集体项目,广泛开展网球、搏克、武术等优势项目。积极推进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群众性、基础性项目及冰雪、沙地运动等特色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科学推进课余体育训练课程化进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体育普及教育基础上,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专项因材施教,专业系统施训,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奠定成才的基础。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课程的延续和升华,要坚持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系统制定教学训练计划,科学组织教学训练活动。各校要通过组建运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联合体校、俱乐部,加强专业指导,打好专项运动能力基础,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运动学校要在推进课余训练课程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打造“一校一品”校园体育品牌文化。各校应根据本校师资和场地等实际,选择田径、球类等基础项目,跳绳、武术等群众性体育项目,速滑等冬季项目作为本校特色体育项目,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教学训练工作,发挥“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学校文化的标志品牌。可采用40%的课时用于必修基础技能教学,40%的课时用于学校特色技能教学,20%的课时用于学生其他自选项目教学等方式,科学处理好基础技能与特色项目、体育锻炼与课余训练、学生个性与群体共性的关系,推进“一校一品”工作科学发展。

(三)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水平。

各地各校要坚持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导向,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提高,创新课程内容,创新授课形式,创新考核办法,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到2018年,各盟市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格率要达到100%,其中优秀率达到30%以上,地方和校品课程到位率要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执行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合格率均达到100%,优秀率均达到70%以上。

丰富发展创新课程内容。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丰富和发展地方和校品课程。要加强体育锻炼和健康知识教育,丰富运动技能学习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教学与锻炼相辅相成。关注学生体质和能力差异,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研究推广适合不同类型和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资源,保证每个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要精细设计、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全民健身运动,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拓展体育教学的响应半径。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和专业实际,为学生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和学分,开好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支持区内高等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牵头组建运动项目教学或工作区域联盟。支持引导区域内中小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整体提升区域内体育教学水平。

竞赛活动规范化教学化。加大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建设力度,并逐步向规范化、常态化、教学化、多元化发展。严格执行教育部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规范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完善竞赛选拔机制,多种途径提高训练专业化水平,畅通学生运动员成长的渠道。学校要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旗县(市、区)要组织区域内校际体育单项竞赛,每年至少举办一届综合运动会;盟市要培育本地优势和特色项目,坚持开展区域内县际单项赛事,每两年至少举办一届综合运动会;自治区要在整合各类赛事资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学生体育竞赛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区内和省际间的各项竞赛活动,每三年定期举办全区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构建学校、旗县(市、区)、盟市、自治区四级相互衔接的竞赛体系。努力推进竞赛活动教学化进程,将育人宗旨和教学理念厚植于竞赛活动,将赛场内外作为重要的课堂,教授规则、裁罚和技术知识,传递团队合作、勇敢顽强的体育精神,引导球迷、志愿者、拉拉队、解说、新闻等延伸文化。

多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接轨国际现代体育理念,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创新、共享体育教学资源,增强体育教学内涵和引力。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教研机构或学校设立全区或区域性学校体育研究基地,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提高学校体育科学化水平。支持和鼓励各地采取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等方式,逐步建立社会力量支持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技术、人才等资源服务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活动。支持和鼓励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定期组织教练员、运动员深入学校指导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支持和鼓励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支持和鼓励各地各校开展区域间和跨省青少年体育的合作活动。

(四)强化培养培训考核,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

体育是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科,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各校一方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从加强培养、保证待遇等方面入手,切实维护体育教师的职业尊严和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到2018年,各盟市要全部配齐学校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率要达到100%;到2020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合格率要达到100%,优秀率达到50%以上,高等学校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优秀率要达到70%以上。

补齐配强体育专业师资人员。各地要利用现有政策和渠道,按编制和课时的有关标准和核定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教师和教研人员编制,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保证体育教研活动发挥平台优势。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考核兼任体育教师,填充学校体育专业空隙,提高体育教学专业水平。

办好体育专业培养合格教师。努力满足我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需求,打造高水平体育学科专业,培养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后备力量,重视和支持师范类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强体育教学部门和队伍建设。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坚持一专多能的培养方向,改善师范类体育教育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高校生源结构,增加学生入校助教、见习、实习周期,努力提高本科段和研究生段的教育质量。引导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为我区输送思想和专业过硬、理论和实践能力合格的优秀体育教师。

强化在岗教师培训考核工作。加强全区体育教师师德和体育专业道德建设,增强职业荣誉感,坚定理想与信心。结合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的实施,进一步细化培训方案和考核办法,组织实施体育教师全员培训考核工作。继续加大自治区体育名师培养计划实施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体育骨干教师、体育名师等专业领军教师。实施自治区学校体育分项专业资格等级考核计划,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教练员、裁判员、营养师、康复师等级制度,鼓励广大教师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

保证和提高教师各方面待遇。各地各校要加快推进竞赛活动教学化,课余训练课程化的进程,把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余训练、比赛等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内容,科学合理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计入课时待遇和绩效工资。要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高等学校要针对体育教学、科研、实践的学科特点,完善体育专业课教师工作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办法。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服装费标准。

(五)注重评价机制建设,深化体育考试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教育部《学校体育三个办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各学段相衔接的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深化体育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和学业水平考试,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激发学校体育发展的内源动力。到2018年,自治区建立完成高等学校和盟市学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各盟市建立完成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工作评价体系。

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科学设置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努力提高考务工作水平,科学确定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中阶段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索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教育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普通高考体育测试办法》,提高体育技能考核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和在校期间的培养。

将体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水平评估。定期开展体育课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严格执行《学生运动项目技能等级评定标准》和《高等学校体育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其实施情况作为构建学校体育评价机制的重要基础,确保测试数据真实有效。依据《国家体育课程学业质量要求》,建立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监测制度,突出过程管理,全面评价学生出勤、课堂、知识、技能、体质、锻炼、活动等各方面情况,利用网络等平台监测、监控、公示各地体育课质量。

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对政府的考核。针对县域内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机构、教研力量的匹配、教师队伍建设、围绕区域内各校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教育质量、保障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各级体育工作示范校、各类体育项目特色校创建情况,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等群体性活动组织开展情况,科学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对各级人民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对于没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削减挤占体育课时的行为,实施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和查处有关学校和属地政府的责任。

(六)夯实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机制和体系建设。到2018年,各盟市学校体育设施配备率、工作经费到位率、运动伤害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成率要达到90%以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保障机制全部到位,保障条件明显提高,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

实现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标准化。各地要以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把学校体育设施列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学校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充分利用多种资金渠道,既要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好体育器材,又要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和学生身体健康。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户外营地等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

建立稳定的体育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在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时要对学校体育给予倾斜。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需求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校要保障体育工作的经费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发展学校体育,多渠道增加学校体育投入。

健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控机制。各地各校要建立学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校长、教师及有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科学妥善分类管理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对有安全风险的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并进行经常性的风险排查。增加体育课程中安全教育比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完善校方责任险,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积极推行学生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盟市和旗(县、区)要把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学校、教师的目标责任制,加强领导、强化统筹,落实责任、有力保障。同时要找准影响本地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制定和细化实施方案,并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要进一步健全本级学校体育工作管理部门的机构和职能,配足配强工作人员。

本实施方案包括 “学校体育两节双提高工程”的专项督导,由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牵头负责。要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逐级督导,逐级验收。《自治区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另行印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