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感想 红色精神活动心得体会(五篇)
- 上传日期:2022-12-26 20:28:17 |
- ZTFB |
- 11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我感动就会忆起我们人民革命的艰苦历程,想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80年前的今天,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八万红军被迫离开中央根据地,从南中国的崇山峻岭中开始了漫漫长征。长征路上,面对着自然界种种艰难困苦,地方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他们都毅然挺过去了。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过去了;瞧!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在整个长征的368个日日夜夜里,他们一共爬过了18座崇山峻岭,渡过了24条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挺进和顺利通过了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红色大军,面对着30万武装精良的敌军,携带着数量庞大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为险峻的地带迂回穿插,最终征服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险阻。这一切,让今天的人们,长久地发出神奇的感慨。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正是这些肩负着伟大使命的中华儿女,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走完了如此漫长的道路。是他们,吓得敌人闻风丧胆,狼狈而逃;是他们,突破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娄山关;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将共和国的国旗抹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是他们,凭着一股执着的精神,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奇迹,走向抗日的最前线,提起了祖国生死存亡的重担!
怪不得毛主席会这样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像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2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没错,这正是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引以为豪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辉煌的斗争业绩。今天,我们要从红军长征的精神中汲取勇气、力量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把我们祖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让我们的人民自由幸福!
我们年轻一代,正走在先烈们为我们开辟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现代化灿烂的未来。
有关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今天党课的主题是: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党的96岁生日之际,讲这个主题应该说具有特殊意义。以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期我们财政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武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并且强调“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了把宝贵的红色精神领悟好、践行好、传承好,让红色精神真正成为我们财政干部的精神支柱,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局党组组织市直财政系统的部分党员干部,远赴井冈山和延安开展了两期党性锻炼教育活动。这是局党组抓党性教育和作风建设、深化“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创新举措,我们不光是在常德抓,我们还把课堂开到了井冈山、开到了延安。学员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观看图片展览和实景演出,结合理论教学和情景教学,对井冈山、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边区生活,对红色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的演出,更是有不少人都看得流泪,证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被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所触动,效果是很好的,对锤炼财政干部的党性作风、坚定理想信念也是大有益处的。今后,我们不仅把党性教育的课堂开到井冈山、开到延安,还要开到西柏坡、开到每一个革命根据地。今天的党课,我将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红色故事,从三个方面来讲述怎么传承红色精神的问题,希望大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红色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在坐的恐怕搞得清楚的不多。从延安、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来分析,我认为红色精神主要是指以下五种革命精神。
第一种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第二种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延安“抗大”精神为代表,“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简称,是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高级军政干部的最高军事学府。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反复强调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而且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第三种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里主要讲的是“白求恩精神”。白求恩是加拿大一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共产党员。1938年他受美国、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第四种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和延安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延安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第五种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
前面我们讲了对红色精神的认知。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理解的问题。我们讲传承,你理都不理解,搞不清楚红色精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去传承?那么要理解红色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搞清他的精神内涵。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去分析,我认为红色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红色精神,体现的是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精神生活确极其丰富的精神境界。说起延安,我们都会想到那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那几个遒劲的大字,是一个时代的传神之笔,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图腾。
抗战时期的陕北高原,沟壑纵横,地瘠民贫,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自然灾荒,边区军民一度陷入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朱德总司令曾以这样慷慨激昂的言辞陈述抗日将士的处境:“有一枪仅余四发五发子弹者,有一伤仅敷一次两次药物者,于是作战时专凭肉搏,负伤则听凭自然”。与此相印证的,是他那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面对严峻的局面,毛泽东说: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答案不言而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巨大的困难没有吓倒“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随之实行的精兵简政,使革命再次转危为安,“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艰苦的条件也没有阻止一批批热血青年冲破层层封锁,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宝塔山下,延河岸边,集合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延安的窑洞里,有人类最睿智、最深刻、最有远见的头脑。延安的山川间歌声不断,响彻乐观向上的旋律。我们的老乡、著名作家丁玲被国民党囚禁3年多,于1936年被释放后,当时国共合作谈判中共代表潘汉年建议她去法国,在安逸的条件下开展革命工作,但丁玲委婉拒绝了潘汉年的好意,毫不犹豫的选择去延安,她对潘汉年说:“法国是个好地方,我好多年前就很向往的,可是我现在只有一个心愿,我要到我最亲的人那里去,我要母亲,我要投到母亲的怀抱,那就是党中央,只有党中央,才能慰藉我这颗受过严重摧残的心,这是我三年来朝思暮想的,请你一定答应我,让我去陕北,去延安。”
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有那么多有志之士不顾生死,奔赴延安?再来看一看党外民主人士梁漱溟的讲述,我们就更加明白了。梁漱溟,这位新中国成立后曾同毛泽东发生过激烈争论的著名学者,1938年和1946年曾两次访问延安,带着疑虑考察边区和中国共产党的现状。考察完后他在所写文章中是这样描述延安边区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不同的:“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的气氛确是活跃,精神确是发扬。政府、党部、机关、学校都是散在城外四郊,傍山掘洞穴以成。满街满谷,除乡下人以外,男男女女皆穿制服,稀见长袍与洋装。人都很忙!”他对延安人际关系的平等、融洽更是倍加赞赏:“一般看去,各项人等,生活水准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是一种好风气。人人喜欢研究,喜欢学习,不仅学生,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这又是一种好风。被窝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扬,此唱彼和。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的一种风气。天色微明,从由此而忘却!人与人之间情趣增加,精神上互为感召。”
我们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乐观、奋进,高度统一的精神追求,这些正是延安让人心生向往的独特魅力所在。抗战时期的延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清贫的物质生活并不导致精神的矮化。反观今天,豪车华屋,灯红酒绿,山珍海味,有些人外表无比光鲜,内心流露的却是无尽的颓废与空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一位,整天沉溺于金钱、权力甚至美色之中,丧失了理想目标、失去了精神追求所致。怎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自我,抵挡物欲诱惑,看低功名利禄,脱离低级趣味,在精神上有不懈追求,延安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去对照、反思。
(二)红色精神,体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它的发扬光大,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极力倡导,率先垂范,精心培育的结果。尤其在井冈山、延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影响着新中国几代人。
一天下午,延安留守兵团的司令员萧劲光到毛泽东住处汇报工作,见他围着被子斜躺在床上办公,以为是病了,正要询问,毛主席抬起头来指指地下的火盆笑说,棉裤洗了,还没烤干,起不了床,起来就要光屁股了!萧劲光鼻子一酸,指示警卫员赶快到兵团去领一床被子和一套棉衣。毛泽东一听,连说不行不行,领来我也不要,现在大家都困难,我若要搞特殊,讲的话就等于放屁,没人听,他们会说你不是真革命,是蒋介石,是封建皇帝!过了会儿,又说,劲光啊,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搞。你要记住这句话: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搞特殊!
1940年,66岁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考察抗战。蒋介石对此十分重视,仅重庆的接待费用就安排了8万元,其中一次宴会花了800大洋。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后方如此铺张,陈嘉庚对这种奢侈十分反感。后来他到延安,看到干部群众衣着简朴,情绪饱满,印象甚好。毛泽东在杨家岭宴请他,用的是从老乡家借来的小方桌,因太旧,上面铺了几张报纸。饭菜是用自种的西红柿、豆角等做的,另外上了一例鸡汤,整顿饭算下来不到两块钱。毛泽东说,我是没钱买鸡的,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听说我有贵客要招待,特地送来的。两相对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陈嘉庚不禁叹道:“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回到南洋,他在第二届南洋华侨大会上还激情洋溢地欢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那次访问,让陈嘉庚“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幸”。为了表达对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敬意和拥护,他给延安送了两辆小汽车。小车送到延安,中央办公厅“理所当然”地要分配给毛主席一辆,却遭到毛主席的拒绝,他提出的原则是,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大的同志。在他一再坚持下,两辆车分别分给了朱德和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谢觉哉“五老”使用。一次,毛泽东去枣园开会,回来时马突然受惊,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跌伤了手臂,朱总司令和“五老”知道后一定要把车子让给毛主席,他仍“坚不从命”。毛主席后来也有了一辆“专车”,是华侨捐赠的救护车,但也只是在接送客人时才偶一使用。而这两辆小车的使用,说来也耐人深思,对我们看待和处理很长时期以来屡禁不止的公车私用,公款消费,讲排场,摆阔气等恶劣风气或许有所启示。
中共“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兼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被称为红色理财家,可以说是财政系统的元老,也是我们财政干部的同行,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1944年春节,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写了一篇《我的生产节约计划》。一位外国记者看到后,就怀着好奇的心情,采访了林伯渠。他来到林伯渠的住处,只见窑洞里只有一盘炕,炕上的被子打满了补丁,一张破旧的小方桌,桌边放着几把半旧的椅子。此时,林伯渠坐在椅子上,埋头缝补着一条旧裤子。他笑着对记者说:“中国有句俗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这条裤子,才穿了三年半呢!”外国记者提出要看看他种的菜地,于是林伯渠便拄着根手杖,带他来到了延河边的一块滩地上。外国记者蹲下身来,抚弄着地里嫩绿的秧苗,赞不绝口:“你们共产党的干部,不仅发动群众干,还自己带头干,说到做到。真是了不起啊!我要把这里的一切告诉全世界。”他紧紧地握住林伯渠的手说:“谢谢主席先生!我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林伯渠去世后,邓小平在悼词中说:“林伯渠同志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维护党的正确路线的坚定立场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永远值得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
红军“大管家”余贲民原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副师长,到井冈山后,不计名利,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出任被服厂厂长。困难时期,他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解决部队的粮食和战士们急需的冬衣问题。后又担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部长兼红四军军部财务总管。他虽然手握财政大权,但自己连一双6角钱的雨鞋都舍不得买,一年到头就穿一双自己编织的草鞋。
毛泽东、林伯渠掌握再大的权力,即使自己生活再艰苦,也不谋一点私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艰苦朴素、公私分明。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引人深思。从最近几年曝光的“四风”违纪案件来看,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国际品牌,戴的是进口名表,住的是超级别墅,座的是豪华专车,早已与我党提倡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与党纪国法的要求背道而驰,与群众的期望背道而驰。我们财政系统“四风”问题也不少。在对待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问题上,我们财政干部要怎么做?我想我们的革命先辈们、我们的老财政林伯渠、余贲民同志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绝不能拿着国家的俸禄,掌管着人民的钱财,搞铺张浪费,搞奢侈享受,财政的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
(三)红色精神,体现的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的政治生态。无论是延安,还是井冈山,都是充满团结友爱气氛的大家庭,同时,又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的民主之地。
1946年11月,朱德同志60岁生日之际曾赋诗一首:“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这是一首堪称描写边区整治生态的史诗,其中“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画龙点睛,生动再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宪政和执政状况。
在民主宪政方面,延安时期边区政府进行的四次选举,堪称国史、党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选民们曾用民谣表达自己的心声:“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许多足不出村的小脚老太太,都骑着毛驴,翻山越岭,赶到选举地点。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行使选举权,不少地方还使用了“碗里放豆”、“香头烧洞”等便于操作的选举方式,开创了“草根民主”的先河。人民选出的带头人,对人民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会本能的甘当“人民公仆”。这就是当时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和艰险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根据地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实践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
说到“只见公仆不见官”,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和1939年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以后曾写道:“我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林彪请我吃的是‘面条宴’;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斯诺称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谈到“人民公仆”,周恩来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就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可见“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是“党的干部”的代名词。周总理的话放在当下来提,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现在社会上有群众甚至说出“我不当主人,我要当公仆”的言论,证明我们党和国家少部分“人民公仆”的言行已经引起群众公愤。我们财政干部一定要警醒起来,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使命和责任,密切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慎终如始,一以贯之,谨防由“人民公仆”向“人民主人”蜕变、渐变。
法纪严明在边区革命中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在违法乱纪、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面前,他有一般人少有的“毒蛇在手,壮士断腕”的霹雳手段和决绝气概,遇事不徇私情,态度鲜明,起到了极好的表率作用。
1937年10月,曾经参加长征的26岁的延安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爱情纠葛枪杀了女学员刘茜。审讯时,黄克功亮出浑身伤疤,请求法庭免于一死,准其戴罪立功,战死疆场。毛泽东接到报告,给审判长雷经天复信:“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触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和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严格的纪律。”
与这个事件相辅相成的,是毛泽东的“挨骂”。1941年6月,边区政府召开各县县长联席会,讨论公粮征收工作。会议进行中,天气骤变,一个炸雷击中礼堂梁柱,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触电身亡。消息传开,议论纷纷,有位老乡借机发泄对公粮负担过重的不满,指名道姓地责骂了毛泽东。边区保安部门闻讯,认为这是一起严重反革命事件,要严肃追查,公开处理。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立即进行制止。他对保卫部门的同志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点儿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的对立面。对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要边区政府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免,该减的减,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当年访问延安后曾这样由衷赞叹:“边区司法充满了平等和正义的精神!”
(四)红色精神,体现的是党群、军民关系的鱼水情深。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打成一片等等著名言论,大都是在井冈山、延安时期提出的,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既是首倡者,又是模范的实践者。
“幸福渠”是党群、军民团结协作留下的永不磨灭的痕迹。延安枣园旁边有一条灌溉渠道,那是当年由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中央机关干部战士与当地群众一起修建的“幸福渠”。这条全长五公里、灌地1200亩的水渠,几十年来波光粼粼,一直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
在井冈山,军民团结打败江西“两只羊”的故事广为流传。1928年6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一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井冈山红军采取“敌进我退,声东击西”的战术,宁冈、永新群众组织的赤卫队、暴动队积极参战,在永新龙源口大败赣敌杨如轩、杨池生部,并占领永新县城,建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红军在永新西乡写下标语:“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真好、真好!快畅、快畅!”
中央领导给延安驻地群众拜年成为一段佳话。据当年枣园乡乡长杨成福回忆,中央机关驻在杨家岭和枣园时,每年都要给老乡们拜年。有一年春节,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工作人员带着糖果、春联等年礼来到乡政府,一见面,毛主席亲切地问,杨乡长,你们辛苦一年了,年过得好吗?杨一边应答,一边忙着递烟,沏茶,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周恩来见状,说杨乡长你就别忙了,毛主席要给乡亲们拜年,你就引我们到各家走走吧!杨成福一想,全村几十户人家,山上山下,住得很分散,哪能让首长们到处去跑。就说,你们都忙,挨家挨户就不必了,我一定把主席和首长们的心意转告给大家。毛主席一听,连连摆手,说拜年找人代理,杨乡长你这个主意可出得不好,还是我们去吧!一句话把众人逗笑了。但商量的结果,还是采纳了杨成福的意见:把每家的家长都请到乡政府,一来主席都见上了,二来也更热闹。乡亲们来了,主席和其他首长拉着老年人的手,热情地递烟,敬酒,给孩子们抓瓜子,散花生,并详细征询对中央机关的意见,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来年的生产安排,促膝交谈,亲如一家。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产,也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著名的延安文艺运动,开辟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广阔道路。每到春节,延安的文艺团体都要组织秧歌队,走上街头,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与群众共庆新年。1943年春节,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第二年,延安南门外人山人海,两万多军民聚集在广场上观看鲁艺等单位的演出,王大化、李波合演的《兄妹开荒》大受欢迎。颇有意思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观众中,有一位就是毛泽东。那天天气不大好,空中尘土飞扬。李波回忆说,她见毛主席在大风中坐在那里,身上也落了一层黄土,但他并不在意,身边有人给他一个口罩,马上被他用手扒拉开,只是兴味盎然地看着,不时张嘴哈哈大笑。那次演出成为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成功实践。1944年春节,各单位组织的秧歌队就达到27家,上演节目150多个,延安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由此可见一斑。
群众利益无小事。1944年的一天,毛主席把当时延安市市长张汉武找来,问他,听说西川侯家沟的妇女大都生不下孩子,群众很着急,有各种议论,市上知道不知道?张汉武答,是有这么回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毛主席说,那么多人不生孩子,会不会是水的问题,可以派人去化验一下。张汉武知道,在生产落后的陕北,没有孩子将来就没有劳动力,主席为此操心,看似小事,实是大事。化验的结果,果然是村子里的水含有导致妇女不孕的物质,经过改水处理,问题得以解决。经历这件事后,这位市长养成了急群众所急的作风,即使“文革”时从省里下放回延安,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为了研究解决黄龙山区严重的克山病问题,多次深入病区,翻山越岭,奔波不息。
在延安纪念馆陈列厅,还陈列着毛泽东写的一张便笺,按时下的说法,是一张“条子”。那一年,边区政府工作人员吴吉清的孩子得了重病,找了几位医生都束手无策,毛主席知道后,便写了这张条子给中央医院小儿科主任侯建存,请他“费心医治”。
一条水渠、一场演出、一次化验、一张“条子”、一起战斗,几多叩问,引人思索。作为党的领导人,都能时刻把群众的“小事”记在心头,而作为一名财政干部,一名专门为群众办事的“人民公仆”,是不是更应该如此?而我们又是否真心实意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了呢?党群、干群关系在我们手里是变得更融洽呢还是变得疏远了呢?都值得我们扪心自问。
红色精神需要传承,更需要践行。财政干部要从自我做起,在模范践行红色精神中传承红色精神,这样才能保证任何时候,红色精神都不会丢。
1.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坚定执着追理想。井冈山时期“三湾改编”、毛泽东被“开除党籍”、刘仁堪舍生取义的故事是对革命年代坚定理想信念的最好诠释。
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途中,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时,部队由原来秋收起义的5000多人减员至1000多人,最后700多人坚定地选择留下来,在毛泽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向井冈山前进,最终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全国。1928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文件从上海传达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于种种原因,将中央对毛泽东“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误传为“将毛泽东开除党籍”。在这段时间,毛泽东虽然成为了“党外人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并且领导井冈山军民在井冈山继续探索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时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不久被敌人处斩。临刑前刘仁堪还在痛斥敌人,向围观的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被恼羞成怒的敌人割去舌头后,血流满地,刘仁堪便用脚蘸着自己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最后英勇就义。
理想高于天。面对大革命的失败、秋收起义的失利,坚定的共产党人仍然高擎火炬前行。毛泽东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他虽遇挫折而不气馁,虽受委屈而不抱怨,面对打击却始终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在革命先烈刘仁堪身上,充分体现了革命先辈忠贞不二、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已经成为党在现阶段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个理想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理,我们的财政事业发展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财政干部必须向革命先辈那样,发扬红色精神,坚守理想信念,按照“两学一做”的要求,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2.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干事业。先讲一讲“莲花一支枪”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各地革命运动遭到镇压,湘赣边界的农民自卫军也同样被反动军队收缴了大部分武器。莲花县农民自卫军原有60支枪,后来只剩下共产党员贺国庆用一家人的生命保存下来的一支枪。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莲花的革命形势迅速恢复,并以这一支枪为基础,组建了莲花红色独立团,为井冈山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要坚持夺取革命胜利,即使一支枪也要干革命,这就是我党过去艰苦奋斗干事业的真实写照。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依靠艰苦奋斗,正在干一番大事业,那就是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比如我们的高铁领域、航空航天航海领域,面对技术、人才、资金缺乏的困难,面对多年来外国严厉的技术封锁,“十年磨一剑”,依靠自己潜心研究,从追寻者到领跑者,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制造,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一张张“国家名片”。截止到2016年中国高铁里程达到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运营里程、运行速度均已位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让世人为之惊叹。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在载人航天、卫星遥感通讯等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世界领先的歼20隐身战斗机顺利装备到空军部队,进步神速。我们用牺牲15名设计师的代价换来了国产航母的下水。过去和现在的实践证明,干出一番事业,就是对红色精神的最好实践。只有用红色精神武装自己,才能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永不言弃,才能干成一番事业,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
3.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纪律严明守底线。政治清明、纪律严明是红色精神的重要内涵。我们党革命时期就立下了严格的规矩。黄克功杀人案和刘青山、张子善贪污腐败案,都是党执纪严明的典型例子。这里讲一讲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当时刘青山任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任地委副书记兼天津地区专员,两人因贪污腐败1952年被判处死刑。在对刘、张公审前,他们二人的老领导、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找薄一波求情:“刘、张错误严重,罪有应得,当判重刑。但考虑到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较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说说,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薄一波最后向毛泽东转达了他的请求。毛泽东当时对薄一波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拯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这个道理。”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违法乱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出台了“两准则、四条例”六部党内法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释放出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财政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更要牢牢把握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自觉远离腐败,做干干净净的财政人。在这里我们要谨记“四句话”:第一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二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第三句: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第四句: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讲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红色故事,传播的是一种催人奋进、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90年过去了,那些激情洋溢的生活场景,那种永不言弃的抗战精神,仍如晨钟暮鼓,穿透时空,悠然回响。真理不会老,红色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每个财政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把红色精神领悟好,践行好,传承好,把“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红色精神创造性的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之中,使之成为我们克服困难、陶冶情操、坚定党性的法宝,成为我们的精神图腾。让我们毋忘延安,毋忘井冈山,毋忘那些激情奋发的红色岁月,红色精神永存!
有关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终于在火热的7月,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随支部的十几名党员,带着对陕北延安的憧憬,从高陵出发,走向神圣革命地。此时,心如七月,心如阳光。
对延安的印象,唯有儿时课文中学过的篇《回延安》,而此时,慷慨的文字不时在心中翻滚,“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虽然一直未曾谋面,我却像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一样,把对那方热土的期盼深深的植入心底,以至于刻进了灵魂。一路上都在想像歌中的延安,诗中的宝塔山,热切而渴望。
车子颠簸着,终于把那山川秀美,日思夜想的延安城带到了眼前。夜色朦胧中,我用目光注视着延安,用心灵解读着延安,用热情拥抱着延安。
在延安的二十几个小时里,我似乎还来不及更深的仔细品味它的传奇,但它却将它的淳朴,它的自强不息,以及它的深沉厚重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里。
走进杨家岭、枣园的窑洞,看着英雄的革命先辈们用过的饭盒,写过字的桌子,坐过的椅子沙发,睡过的床铺,历史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仿佛看到夜风吹动微弱的油灯下,革命党人为了中国未来和出路而焦虑的眉头;仿佛看到星月夜空下先辈辗转难眠的身影……在那简朴艰苦的岁月里,穷苦没有吓倒他们,困难没有打倒他们,英雄的革命人背负着几千万中国人民的希望,负重前行,在这里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基石。
还有那卫兵的哨楼,陈旧却依旧威严,我们似乎还能看到深夜卫兵机警严厉的目光,它扫过革命领导人长夜不灭的灯光,为了他们的安全,也为了几万万贫苦压迫下的中国人民。
在延河之畔,宝塔山脚下,我们庄严的举起拳头,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词。那巍巍的宝塔,历经数百年风雨,它亲眼见证了那段漫长却弥足珍贵的红色革命历史,它是近代中国无产阶级最有权威的见证者,它不仅是让人仰止的延安城标志,更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万千革命先辈们为争取民族解放而做出巨大贡献的巍峨丰碑。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看着那一本本主席挑灯而作的手稿,还有当年战土们用过的水壶,子弹袋,还有战胜缴获的日本的钢盔,大刀,弹壳等,心里的感慨无以言表,在那把长枪上面,或许还有烈士的手抚摸的痕迹;那件大衣,或许上面依然留有硝烟的气息…….如今物是人非,时光的流逝,带走的只是先烈们的英魂,而留下来的是他们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
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那一排钢劲有力的大字: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若干年来,正是这伟大的延安精神,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来到延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勇往向前,也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才有了中国人在国难面前的顽强不屈,有了危机当头时的众志成城,它不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的依托,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家宝。
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真真切切的住一回窑洞,但我能远远的看到它的敦厚和朴实,如一抔黄土,一样平凡,不张扬,它背靠大山,脚踩大地,坚固牢靠,似一排排摧不毁卫士,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任历史的风起云涌,任战火硝烟弥漫,它以独有的坚韧,巍然屹立,正是它的力度和不可战胜精神,孕育出无数坚强不屈的革命党人,传递着穿越时代的最强讯息。
两天的参观学习结束了,我们的车子渐渐驶离了这座神圣而传奇的城市。但我觉的,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的使命也刚刚开始,我们为了一种精神而来,带着一种坚定的信念而归,向着一个伟大执着的目标而努力前行。我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刷和荡涤了我的灵魂,面对这方圣土,面对鲜红的党旗,我告诉自己,现在生活的安康,是无数先烈在烟火的战场中拼命厮杀,流血流汗换来的,在红旗飘飘的当代,只要有党在,我们就信心百倍,我们只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服务人民,一心向党,才是对革命先烈的最好的回报,才是延安精神最好的传承。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有关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前言
今天党课的主题是:传承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党的96岁生日之际,讲这个主题应该说具有特殊意义。以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期我们财政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武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并且强调“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了把宝贵的红色精神领悟好、践行好、传承好,让红色精神真正成为我们财政干部的精神支柱,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局党组组织市直财政系统的部分党员干部,远赴井冈山和延安开展了两期党性锻炼教育活动。这是局党组抓党性教育和作风建设、深化“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创新举措,我们不光是在常德抓,我们还把课堂开到了井冈山、开到了延安。学员们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观看图片展览和实景演出,结合理论教学和情景教学,对井冈山、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边区生活,对红色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的演出,更是有不少人都看得流泪,证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被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所触动,效果是很好的,对锤炼财政干部的党性作风、坚定理想信念也是大有益处的。今后,我们不仅把党性教育的课堂开到井冈山、开到延安,还要开到西柏坡、开到每一个革命根据地。今天的党课,我将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红色故事,从三个方面来讲述怎么传承红色精神的问题,希望大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一、传承红色精神,首先要认识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在坐的恐怕搞得清楚的不多。从延安、井冈山的革命实践来分析,我认为红色精神主要是指以下五种革命精神。
第一种是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精神。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第二种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延安“抗大”精神为代表,“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简称,是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高级军政干部的最高军事学府。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反复强调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而且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第三种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里主要讲的是“白求恩精神”。白求恩是加拿大一位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共产党员。1938年他受美国、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第四种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和延安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延安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第五种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
二、传承红色精神,其次要理解红色精神
前面我们讲了对红色精神的认知。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理解的问题。我们讲传承,你理都不理解,搞不清楚红色精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去传承?那么要理解红色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搞清他的精神内涵。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去分析,我认为红色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红色精神,体现的是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精神生活确极其丰富的精神境界。说起延安,我们都会想到那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那几个遒劲的大字,是一个时代的传神之笔,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图腾。
抗战时期的陕北高原,沟壑纵横,地瘠民贫,由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自然灾荒,边区军民一度陷入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朱德总司令曾以这样慷慨激昂的言辞陈述抗日将士的处境:“有一枪仅余四发五发子弹者,有一伤仅敷一次两次药物者,于是作战时专凭肉搏,负伤则听凭自然”。与此相印证的,是他那首气壮山河的诗篇: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面对严峻的局面,毛泽东说: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答案不言而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巨大的困难没有吓倒“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随之实行的精兵简政,使革命再次转危为安,“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艰苦的条件也没有阻止一批批热血青年冲破层层封锁,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宝塔山下,延河岸边,集合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延安的窑洞里,有人类最睿智、最深刻、最有远见的头脑。延安的山川间歌声不断,响彻乐观向上的旋律。我们的老乡、著名作家丁玲被国民党囚禁3年多,于1936年被释放后,当时国共合作谈判中共代表潘汉年建议她去法国,在安逸的条件下开展革命工作,但丁玲委婉拒绝了潘汉年的好意,毫不犹豫的选择去延安,她对潘汉年说:“法国是个好地方,我好多年前就很向往的,可是我现在只有一个心愿,我要到我最亲的人那里去,我要母亲,我要投到母亲的怀抱,那就是党中央,只有党中央,才能慰藉我这颗受过严重摧残的心,这是我三年来朝思暮想的,请你一定答应我,让我去陕北,去延安。”
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为什么有那么多有志之士不顾生死,奔赴延安?再来看一看党外民主人士梁漱溟的讲述,我们就更加明白了。梁漱溟,这位新中国成立后曾同毛泽东发生过激烈争论的著名学者,1938年和1946年曾两次访问延安,带着疑虑考察边区和中国共产党的现状。考察完后他在所写文章中是这样描述延安边区与国民党统治区的不同的:“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的气氛确是活跃,精神确是发扬。政府、党部、机关、学校都是散在城外四郊,傍山掘洞穴以成。满街满谷,除乡下人以外,男男女女皆穿制服,稀见长袍与洋装。人都很忙!”他对延安人际关系的平等、融洽更是倍加赞赏:“一般看去,各项人等,生活水准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是一种好风气。人人喜欢研究,喜欢学习,不仅学生,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这又是一种好风。被窝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扬,此唱彼和。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的一种风气。天色微明,从由此而忘却!人与人之间情趣增加,精神上互为感召。”
我们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乐观、奋进,高度统一的精神追求,这些正是延安让人心生向往的独特魅力所在。抗战时期的延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清贫的物质生活并不导致精神的矮化。反观今天,豪车华屋,灯红酒绿,山珍海味,有些人外表无比光鲜,内心流露的却是无尽的颓废与空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一位,整天沉溺于金钱、权力甚至美色之中,丧失了理想目标、失去了精神追求所致。怎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自我,抵挡物欲诱惑,看低功名利禄,脱离低级趣味,在精神上有不懈追求,延安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去对照、反思。
(二)红色精神,体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它的发扬光大,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极力倡导,率先垂范,精心培育的结果。尤其在井冈山、延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先驱,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影响着新中国几代人。
一天下午,延安留守兵团的司令员萧劲光到毛泽东住处汇报工作,见他围着被子斜躺在床上办公,以为是病了,正要询问,毛主席抬起头来指指地下的火盆笑说,棉裤洗了,还没烤干,起不了床,起来就要光屁股了!萧劲光鼻子一酸,指示警卫员赶快到兵团去领一床被子和一套棉衣。毛泽东一听,连说不行不行,领来我也不要,现在大家都困难,我若要搞特殊,讲的话就等于放屁,没人听,他们会说你不是真革命,是蒋介石,是封建皇帝!过了会儿,又说,劲光啊,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搞。你要记住这句话:我们共产党人绝不能搞特殊!
1940年,66岁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国考察抗战。蒋介石对此十分重视,仅重庆的接待费用就安排了8万元,其中一次宴会花了800大洋。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后方如此铺张,陈嘉庚对这种奢侈十分反感。后来他到延安,看到干部群众衣着简朴,情绪饱满,印象甚好。毛泽东在杨家岭宴请他,用的是从老乡家借来的小方桌,因太旧,上面铺了几张报纸。饭菜是用自种的西红柿、豆角等做的,另外上了一例鸡汤,整顿饭算下来不到两块钱。毛泽东说,我是没钱买鸡的,这只鸡,是邻居老大娘听说我有贵客要招待,特地送来的。两相对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陈嘉庚不禁叹道:“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回到南洋,他在第二届南洋华侨大会上还激情洋溢地欢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那次访问,让陈嘉庚“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幸”。为了表达对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敬意和拥护,他给延安送了两辆小汽车。小车送到延安,中央办公厅“理所当然”地要分配给毛主席一辆,却遭到毛主席的拒绝,他提出的原则是,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大的同志。在他一再坚持下,两辆车分别分给了朱德和徐特立、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谢觉哉“五老”使用。一次,毛泽东去枣园开会,回来时马突然受惊,把他从马背上摔下来,跌伤了手臂,朱总司令和“五老”知道后一定要把车子让给毛主席,他仍“坚不从命”。毛主席后来也有了一辆“专车”,是华侨捐赠的救护车,但也只是在接送客人时才偶一使用。而这两辆小车的使用,说来也耐人深思,对我们看待和处理很长时期以来屡禁不止的公车私用,公款消费,讲排场,摆阔气等恶劣风气或许有所启示。
中共“五老”之一的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兼任中央财政经济部部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席,被称为红色理财家,可以说是财政系统的元老,也是我们财政干部的同行,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1944年春节,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写了一篇《我的生产节约计划》。一位外国记者看到后,就怀着好奇的心情,采访了林伯渠。他来到林伯渠的住处,只见窑洞里只有一盘炕,炕上的被子打满了补丁,一张破旧的小方桌,桌边放着几把半旧的椅子。此时,林伯渠坐在椅子上,埋头缝补着一条旧裤子。他笑着对记者说:“中国有句俗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这条裤子,才穿了三年半呢!”外国记者提出要看看他种的菜地,于是林伯渠便拄着根手杖,带他来到了延河边的一块滩地上。外国记者蹲下身来,抚弄着地里嫩绿的秧苗,赞不绝口:“你们共产党的干部,不仅发动群众干,还自己带头干,说到做到。真是了不起啊!我要把这里的一切告诉全世界。”他紧紧地握住林伯渠的手说:“谢谢主席先生!我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林伯渠去世后,邓小平在悼词中说:“林伯渠同志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维护党的正确路线的坚定立场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永远值得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
红军“大管家”余贲民原是秋收起义部队的副师长,到井冈山后,不计名利,负责部队的后勤工作,出任被服厂厂长。困难时期,他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地解决部队的粮食和战士们急需的冬衣问题。后又担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部长兼红四军军部财务总管。他虽然手握财政大权,但自己连一双6角钱的雨鞋都舍不得买,一年到头就穿一双自己编织的草鞋。
毛泽东、林伯渠掌握再大的权力,即使自己生活再艰苦,也不谋一点私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艰苦朴素、公私分明。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引人深思。从最近几年曝光的“四风”违纪案件来看,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国际品牌,戴的是进口名表,住的是超级别墅,座的是豪华专车,早已与我党提倡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与党纪国法的要求背道而驰,与群众的期望背道而驰。我们财政系统“四风”问题也不少。在对待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问题上,我们财政干部要怎么做?我想我们的革命先辈们、我们的老财政林伯渠、余贲民同志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绝不能拿着国家的俸禄,掌管着人民的钱财,搞铺张浪费,搞奢侈享受,财政的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
(三)红色精神,体现的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的政治生态。无论是延安,还是井冈山,都是充满团结友爱气氛的大家庭,同时,又是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的民主之地。
1946年11月,朱德同志60岁生日之际曾赋诗一首:“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这是一首堪称描写边区整治生态的史诗,其中“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画龙点睛,生动再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宪政和执政状况。
在民主宪政方面,延安时期边区政府进行的四次选举,堪称国史、党史上民主选举的典范。选民们曾用民谣表达自己的心声:“民主政治要实行,选举为了老百姓。咱们选举什么人?办事又好又公平。”许多足不出村的小脚老太太,都骑着毛驴,翻山越岭,赶到选举地点。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行使选举权,不少地方还使用了“碗里放豆”、“香头烧洞”等便于操作的选举方式,开创了“草根民主”的先河。人民选出的带头人,对人民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会本能的甘当“人民公仆”。这就是当时在局部执政的条件下和艰险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根据地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实践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真实写照。
说到“只见公仆不见官”,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和1939年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以后曾写道:“我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林彪请我吃的是‘面条宴’;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斯诺称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兴国之光”。
谈到“人民公仆”,周恩来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就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可见“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是“党的干部”的代名词。周总理的话放在当下来提,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现在社会上有群众甚至说出“我不当主人,我要当公仆”的言论,证明我们党和国家少部分“人民公仆”的言行已经引起群众公愤。我们财政干部一定要警醒起来,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使命和责任,密切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慎终如始,一以贯之,谨防由“人民公仆”向“人民主人”蜕变、渐变。
法纪严明在边区革命中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在违法乱纪、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面前,他有一般人少有的“毒蛇在手,壮士断腕”的霹雳手段和决绝气概,遇事不徇私情,态度鲜明,起到了极好的表率作用。
1937年10月,曾经参加长征的26岁的延安抗大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爱情纠葛枪杀了女学员刘茜。审讯时,黄克功亮出浑身伤疤,请求法庭免于一死,准其戴罪立功,战死疆场。毛泽东接到报告,给审判长雷经天复信:“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触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和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严格的纪律。”
与这个事件相辅相成的,是毛泽东的“挨骂”。1941年6月,边区政府召开各县县长联席会,讨论公粮征收工作。会议进行中,天气骤变,一个炸雷击中礼堂梁柱,延川县代县长不幸触电身亡。消息传开,议论纷纷,有位老乡借机发泄对公粮负担过重的不满,指名道姓地责骂了毛泽东。边区保安部门闻讯,认为这是一起严重反革命事件,要严肃追查,公开处理。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知道了这件事,立即进行制止。他对保卫部门的同志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点儿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的对立面。对群众负担过重的问题,要边区政府认真调查研究,该免的免,该减的减,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世界学联代表团成员当年访问延安后曾这样由衷赞叹:“边区司法充满了平等和正义的精神!”
(四)红色精神,体现的是党群、军民关系的鱼水情深。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打成一片等等著名言论,大都是在井冈山、延安时期提出的,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既是首倡者,又是模范的实践者。
“幸福渠”是党群、军民团结协作留下的永不磨灭的痕迹。延安枣园旁边有一条灌溉渠道,那是当年由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中央机关干部战士与当地群众一起修建的“幸福渠”。这条全长五公里、灌地1200亩的水渠,几十年来波光粼粼,一直滋润着乡亲们的心田。
在井冈山,军民团结打败江西“两只羊”的故事广为流传。1928年6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一次“会剿”,毛泽东、朱德率领井冈山红军采取“敌进我退,声东击西”的战术,宁冈、永新群众组织的赤卫队、暴动队积极参战,在永新龙源口大败赣敌杨如轩、杨池生部,并占领永新县城,建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红军在永新西乡写下标语:“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真好、真好!快畅、快畅!”
中央领导给延安驻地群众拜年成为一段佳话。据当年枣园乡乡长杨成福回忆,中央机关驻在杨家岭和枣园时,每年都要给老乡们拜年。有一年春节,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工作人员带着糖果、春联等年礼来到乡政府,一见面,毛主席亲切地问,杨乡长,你们辛苦一年了,年过得好吗?杨一边应答,一边忙着递烟,沏茶,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周恩来见状,说杨乡长你就别忙了,毛主席要给乡亲们拜年,你就引我们到各家走走吧!杨成福一想,全村几十户人家,山上山下,住得很分散,哪能让首长们到处去跑。就说,你们都忙,挨家挨户就不必了,我一定把主席和首长们的心意转告给大家。毛主席一听,连连摆手,说拜年找人代理,杨乡长你这个主意可出得不好,还是我们去吧!一句话把众人逗笑了。但商量的结果,还是采纳了杨成福的意见:把每家的家长都请到乡政府,一来主席都见上了,二来也更热闹。乡亲们来了,主席和其他首长拉着老年人的手,热情地递烟,敬酒,给孩子们抓瓜子,散花生,并详细征询对中央机关的意见,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来年的生产安排,促膝交谈,亲如一家。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产,也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著名的延安文艺运动,开辟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广阔道路。每到春节,延安的文艺团体都要组织秧歌队,走上街头,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与群众共庆新年。1943年春节,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第二年,延安南门外人山人海,两万多军民聚集在广场上观看鲁艺等单位的演出,王大化、李波合演的《兄妹开荒》大受欢迎。颇有意思的是,在成千上万的观众中,有一位就是毛泽东。那天天气不大好,空中尘土飞扬。李波回忆说,她见毛主席在大风中坐在那里,身上也落了一层黄土,但他并不在意,身边有人给他一个口罩,马上被他用手扒拉开,只是兴味盎然地看着,不时张嘴哈哈大笑。那次演出成为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成功实践。1944年春节,各单位组织的秧歌队就达到27家,上演节目150多个,延安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由此可见一斑。
群众利益无小事。1944年的一天,毛主席把当时延安市市长张汉武找来,问他,听说西川侯家沟的妇女大都生不下孩子,群众很着急,有各种议论,市上知道不知道?张汉武答,是有这么回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毛主席说,那么多人不生孩子,会不会是水的问题,可以派人去化验一下。张汉武知道,在生产落后的陕北,没有孩子将来就没有劳动力,主席为此操心,看似小事,实是大事。化验的结果,果然是村子里的水含有导致妇女不孕的物质,经过改水处理,问题得以解决。经历这件事后,这位市长养成了急群众所急的作风,即使“文革”时从省里下放回延安,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为了研究解决黄龙山区严重的克山病问题,多次深入病区,翻山越岭,奔波不息。
在延安纪念馆陈列厅,还陈列着毛泽东写的一张便笺,按时下的说法,是一张“条子”。那一年,边区政府工作人员吴吉清的孩子得了重病,找了几位医生都束手无策,毛主席知道后,便写了这张条子给中央医院小儿科主任侯建存,请他“费心医治”。
一条水渠、一场演出、一次化验、一张“条子”、一起战斗,几多叩问,引人思索。作为党的领导人,都能时刻把群众的“小事”记在心头,而作为一名财政干部,一名专门为群众办事的“人民公仆”,是不是更应该如此?而我们又是否真心实意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了呢?党群、干群关系在我们手里是变得更融洽呢还是变得疏远了呢?都值得我们扪心自问。
三、传承红色精神,最终要践行红色精神
红色精神需要传承,更需要践行。财政干部要从自我做起,在模范践行红色精神中传承红色精神,这样才能保证任何时候,红色精神都不会丢。
1.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坚定执着追理想。井冈山时期“三湾改编”、毛泽东被“开除党籍”、刘仁堪舍生取义的故事是对革命年代坚定理想信念的最好诠释。
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途中,在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时,部队由原来秋收起义的5000多人减员至1000多人,最后700多人坚定地选择留下来,在毛泽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向井冈山前进,最终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全国。1928年3月上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文件从上海传达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于种种原因,将中央对毛泽东“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误传为“将毛泽东开除党籍”。在这段时间,毛泽东虽然成为了“党外人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并且领导井冈山军民在井冈山继续探索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时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不久被敌人处斩。临刑前刘仁堪还在痛斥敌人,向围观的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被恼羞成怒的敌人割去舌头后,血流满地,刘仁堪便用脚蘸着自己流下的鲜血写下了“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大字,最后英勇就义。
理想高于天。面对大革命的失败、秋收起义的失利,坚定的共产党人仍然高擎火炬前行。毛泽东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人,他虽遇挫折而不气馁,虽受委屈而不抱怨,面对打击却始终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在革命先烈刘仁堪身上,充分体现了革命先辈忠贞不二、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已经成为党在现阶段的理想目标。要实现这个理想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同理,我们的财政事业发展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财政干部必须向革命先辈那样,发扬红色精神,坚守理想信念,按照“两学一做”的要求,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2.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干事业。先讲一讲“莲花一支枪”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各地革命运动遭到镇压,湘赣边界的农民自卫军也同样被反动军队收缴了大部分武器。莲花县农民自卫军原有60支枪,后来只剩下共产党员贺国庆用一家人的生命保存下来的一支枪。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莲花的革命形势迅速恢复,并以这一支枪为基础,组建了莲花红色独立团,为井冈山的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都要坚持夺取革命胜利,即使一支枪也要干革命,这就是我党过去艰苦奋斗干事业的真实写照。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依靠艰苦奋斗,正在干一番大事业,那就是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比如我们的高铁领域、航空航天航海领域,面对技术、人才、资金缺乏的困难,面对多年来外国严厉的技术封锁,“十年磨一剑”,依靠自己潜心研究,从追寻者到领跑者,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制造,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发展新成果的一张张“国家名片”。截止到2016年中国高铁里程达到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运营里程、运行速度均已位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让世人为之惊叹。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在载人航天、卫星遥感通讯等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世界领先的歼20隐身战斗机顺利装备到空军部队,进步神速。我们用牺牲15名设计师的代价换来了国产航母的下水。过去和现在的实践证明,干出一番事业,就是对红色精神的最好实践。只有用红色精神武装自己,才能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永不言弃,才能干成一番事业,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
3.践行红色精神,就是要纪律严明守底线。政治清明、纪律严明是红色精神的重要内涵。我们党革命时期就立下了严格的规矩。黄克功杀人案和刘青山、张子善贪污腐败案,都是党执纪严明的典型例子。这里讲一讲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当时刘青山任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任地委副书记兼天津地区专员,两人因贪污腐败1952年被判处死刑。在对刘、张公审前,他们二人的老领导、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找薄一波求情:“刘、张错误严重,罪有应得,当判重刑。但考虑到他们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较大,是否可以向毛主席说说,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薄一波最后向毛泽东转达了他的请求。毛泽东当时对薄一波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拯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黄敬同志应该懂这个道理。”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违法乱纪行为实行“零容忍”,出台了“两准则、四条例”六部党内法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央八项规定》,释放出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财政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更要牢牢把握道德底线和法纪红线,自觉远离腐败,做干干净净的财政人。在这里我们要谨记“四句话”:第一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第二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第三句: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第四句: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讲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红色故事,传播的是一种催人奋进、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90年过去了,那些激情洋溢的生活场景,那种永不言弃的抗战精神,仍如晨钟暮鼓,穿透时空,悠然回响。真理不会老,红色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每个财政干部都有责任和义务把红色精神领悟好,践行好,传承好,把“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舍己为人、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红色精神创造性的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之中,使之成为我们克服困难、陶冶情操、坚定党性的法宝,成为我们的精神图腾。让我们毋忘延安,毋忘井冈山,毋忘那些激情奋发的红色岁月,红色精神永存!
有关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教案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根据工作安排,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在这里共同上一节党课,主要是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和同志们一同交流一下心得、感悟和收获。
这次党课内容的设计想法和思路是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份对“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所作出的重要指示,他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此次主题教育中的重点学习内容,学习好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初心,寻找理想信念的根源。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经常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么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初心”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支撑共产党人度过那段的苦难的历史?为什么“初心”会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让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会有如此高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红色精神的力量。
今天的讲课内容我就从几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入手,回顾红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共同感悟什么是红色精神以及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内容主要包含:不畏艰难、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是敢于磨练、咬定青山的顽强毅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灵魂,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这段长征历史,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简要概括: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历时2年,行程65000余里(我们通常说的2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跨越14个省份,开始时的30万人,胜利会师后仅剩5万余人。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的极限。通过以上的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想象,长征是一段多么艰苦艰难的岁月。
长征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壮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数不尽的坎坷劫难,成千上万的围追堵截,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放弃。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党的领导下,血战湘江、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等。
无数红军将士倒在了长征途中,但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没有阻挡红军将士铁心向党的坚定信念,始终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不朽革命斗志,以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精神品质,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的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是我们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比如,艰苦奋斗既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
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
1947年,中共中央从延安战略转移,蒋介石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那与当地农民没有任何差别的窑洞时,他感到十分震惊,他难以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他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据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回忆,看完毛泽东的窑洞,蒋介石那晚一晚上没睡着。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之为“兴国之光”“东方魔力”“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感叹创造这种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为“神奇的队伍”。
(三)雷锋精神
周恩来把雷锋精神精辟的概括为四句话,叫“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60年代初期,国内粮食紧缺,物资匮乏,同时苏联撤走了在所有在中国援助援建的专家,那是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雷锋以其无私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染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鼓舞着新中国的每一位建设者。
雷锋从他参军的第一天起,他就立下了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的志愿,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作为党员的理想和信念,而且都付诸了行动。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日子给自己许下愿望,而且许下一个崇高的愿望,并且不折不扣地按照这个心愿去努力奋斗,这就是雷锋的可贵。他没有说大话空话,他的生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他的言行就是这样和他的愿望一致地呈现出来的。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歌词里唱到的。同样,雷锋还有一段至理名言,他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正是雷锋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正确理解并坚决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使他走在时代前列,称为一名杰出的士兵和优秀党员。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决执行上级的决策指示,他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整个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他愿意永远做一颗螺丝钉。
在敌强我弱的革命年代,不依靠群众,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是死路一条。但是现在日子好了,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的现象就容易滋生了,这直接会影响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28日在辽宁抚顺考察时讲到,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回顾我们的历史,我们还有“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五四精神、“军民团结、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等等。
历史留给我们的红色精神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能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红色精神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那是因为这些红色精神包含了许多的共同点,而这就是我们理解红色精神的真谛和实质,也就是我要讲得第二点内容,什么是红色精神。
(一)红色精神是敢于探索、勇闯新路的精神。
井冈山斗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
长征时期,在经历了湘江战役的惨败后,中央红军损失惨重,李德、博古执意按照共产国际的指示,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方面军会师,与敌人硬碰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没有盲目迷信共产国际的指示,没有照搬苏联的路线方针,而是结合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和中国国情,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做出的正确选择,勇闯出了符合实情的一条新路。
(二)红色精神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
长征时期,在四渡赤水中,中央红军以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3万中央红军抵过了一群军事家,拥有40万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的国民党敌军,并取得了战场的主动权,之后又巧渡金沙江,把敌人40万追兵全部甩在了金沙江南岸。面对敌人的重兵,我想如果没有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精神,怎能完成如此的壮举呢?
延安时期,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多次到抗大讲话指出要坚持“抗日救国”的方向,就要有“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抗日战争中,抗大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在民族战争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和先锋作用,也形成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抗大精神。
(三)红色精神是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我们的革命前辈和新中国的建设者,他们把祖国的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红军将士们忍受着极寒交迫、天寒地冻和敌人的围追堵截,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依然时刻考虑着他人,那个马背上的小红军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军,即便在饿的只靠一块骨头充饥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战友。
在战士们都没有了口粮时,周恩来却把自己仅有的半碗青稞面泡上水分到了战士们的手中,还有三位女红军在一户老乡家借宿之后,看到主人没有被子,把三人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了半条留了了女主人。
国际友人白求恩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到达晋察冀抗日前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救治我军伤员忘我工作,丝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最后牺牲在战斗一线。还有我们的雷锋同志时刻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四)红色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红军将士们饿了只能、挖树根、吃野菜,甚至煮皮带、吃树皮,如果没有精神的力量撑着,怎么能够走出草地?在延安时期,根据地一度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形势下,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伟大号召,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顺利渡过了难关。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闻名于世,至今被世人广为诵道。
(五)红色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要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为了增强党性,保持党的先进性,从1942年初开始到1945年,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开展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树立马克思主义作风为主要内容。
延安整风,开创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形式,实现了全党的新的团结和统一,并形成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整风精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动了全国性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再次精辟阐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根本方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们的伟大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的照耀下,才一步步走到今天,对于现在的我们,需要的正是将这种红色精神一步步继承好、发扬好,让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和力量。红色精神生生不息、永放光芒,是照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不灭灯塔。
今年,我们确定了xx的目标任务,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奋力开创xx事业的崭新局面,我想要实现这个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
(一)以红色精神锤炼信仰信念。
信仰信念伟力在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政治建警根本方针不动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确保xx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我们要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们的最重要任务就是紧跟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上级的各项指示精神,说具体点,就是首先要把心静下来,不要浮躁,要提振起来精神,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对待工作要心存一份敬畏很感激,要把它当作事业,我们有些同志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你把多少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了,工作了这么久你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哪些方面有所长进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红色精神砥砺干事创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必须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第一代xx,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指引,牢牢把握xx使命任务,深入推进xx等专项行动,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
我们要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走改革的必由之路,按照xx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要埋头苦干、实干、加油干,全面推动xx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产生更多化学反应、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作为xx系统领导干部,我们既承载着上级的重托,又承载着全体党员的期盼,可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但是对标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得不承认自身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应该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秉着对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迅速将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要以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时间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履职能力、锻造过硬本领,为推动各项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红色精神坚守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xx事业创造辉煌的底气和力量所在。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实现群众新期待,着力满足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新要求,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新时代xx工作,就要坚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好合理合法诉求,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下一步,我们在业务工作上还要结合编制、队伍的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而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以红色精神鞭策自我革命。
只有不断自我革命、深化从严治党,xx队伍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要坚持自我革命常态化,以铸牢忠诚之魂为根本,自觉用自我革命的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用革命文化来矫正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凝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思想共识和强大合力,持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要坚持自我革命制度化,牢牢把握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树牢全面从严管理的导向,以严明政治纪律推动各项纪律全面落实,以科学管理体系提升队伍精细化管理水平,以扎紧制度笼子来规范权力运行和党员行为,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铁军。
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这个时候真的也需要一场自我革命,我们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们的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我感觉其中有些问题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从每一名党员做起,开展一次大整改、大整顿,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志们,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只能抽取几个典型的方面来回顾那段历史、谈谈如何理解红色精神以及如何将继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并落实到我们具体的工作实际当中。
因此,今天这一课,有些方面讲解的还不是很全面、很具体,希望同志们能够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能够深入学习、好好思考,争取所有所获。下步工作中,党委成员、各支部书记都要择机开展理论授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成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深入开展。
今天授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室内热环境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建筑室外热环境测试实验(8篇)
- 冬奥会民警心得体会和方法(实用9篇)
- 民族舞表演心得体会实用 民族民间舞心得(8篇)
- 公路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方法 职业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七篇)
- 学习膳食营养心得体会总结 膳食营养培训心得(3篇)
- 建党馆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3篇)
- 最新银行网点蹲点心得体会(精选12篇)
- 2023年学习hpv感染的心得体会实用(大全8篇)
- 最新课题研究讲座心得体会感想总结(通用19篇)
- 红色精神大讨论心得体会和方法 红色精神 心得(六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