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百首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 古诗三百首的读后感(四篇)

  • 上传日期:2022-12-26 11:21:34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古诗三百首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赠刘景文》 《山行》 《回乡偶书》 《赠汪伦》

1、《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说】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色是在秋末冬初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

2、《山行》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翻译】

深秋时节,山上蜿蜒的小路曲径通幽。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3、《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翻译】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4、《赠汪伦》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宿新市徐公店》 《望庐山瀑布》 《绝句》

1、《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言】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是“赋得体”中的绝唱。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草》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

2、《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3、《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4、《绝句》

作者:杜甫(唐代诗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描写古诗三百首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文化也是在诗的孕育、浸润下萌发成长起来的。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

经过数天的准备,我的验收课终于在29日进行。从教学设计到ppt的制作,从一堂堂的磨课到现今的验收课,我做了很多的准备,也付出了许多汗水。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许多,我看见自己一点点的进步,一步步的成长。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所有帮助我的领导以及老师们,感谢他们辛勤的指导,感谢他们对我毫无保留的教导。

虽说准备了很久,但正式上起课来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拿我第一次磨课来说吧,总的来说三学环节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声音甜美。自学检测形式多样,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优点存在的同时,问题也大大的存在。我的语速过快,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诗歌拓展也较多,在识字教学这一块儿浪费的时间较多,而且对于诗歌朗读节奏的把握还有待提高,小组活动也较少。另外呢,还有些细节没有注意,比如语文加分用红笔,板书要稍微写上去一点儿,这些都是我之前未曾注意的地方。

验收课上完之后,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也有了时间来进行一个教学反思。有了之前磨课经验后,我学到了不少,也改正了不少的'问题。在不拿书的情况下,我的手也没再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我的手也能学着自然的挥动。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细节决定成败”,能够在漂亮的板书后写上诗歌页码,记得加分要用红笔。在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关注度也较高,能够及时、客观的评价孩子的表现,过度语优美自然。可我的语速始终是我的一个大问题,我试着慢下来慢下来,可最终还是语速较快。对整堂课的时间把握也有所欠缺,评价语单一,缺少针对性。

通过此次验收课,我看清了自身的不足,也理清了我的前进方向。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基本功以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要不断地自醒和自我发现。所以,结合自身情况我就古诗朗读教学做了以下思考:如何进行古诗朗读教学?

在我国浩瀚的传统文化中,一篇篇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古诗文,就像是海洋里一颗颗明亮纯洁的珍珠,高贵典雅,璀璨夺目,打动着人们的心灵,扣击着读者的喜乐悲愁。诵读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古诗文的课堂诵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古人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想要教好古诗,就必须先从“兴趣”入手。作为老师,就应创设情境,营造气氛,引领学生进入诗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所诵读作品的氛围。我所教学的三首千家诗(《初春小雨》《江南春》《清明》)都是关于春天的诗歌,所以在一开始我就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美美的春景图配上美妙的音乐,能够让孩子马上进入情境,感受诗歌意境。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适时地传授他们一些具体的诵读方法。比如,在音调强弱方面,表示悲壮、快乐、斥责,或慷慨的文句,句子的头部应加强;表示不平、热忱或确信的文句,句子的尾部宜加强;表示庄重、满足或优美的文句,句子的中部宜加强。在韵味缓急方面,含有庄重、敬畏、谨慎、沉郁、悲哀、仁慈、疑惑等情味的文句,宜缓读;含有快活、确信、愤怒、惊愕、恐怖、怨恨等情味的文句,宜急读??虽然这些我都懂得,但我自身的诗歌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对诗歌节奏的把握不太准,而且教学起来也不像想象中简单。

总之,在古诗文诵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授之以法,加强训练,使学生们形成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诵读的风气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诵读,实现学生与作品的同振共鸣。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教学中,应采用技巧与情感相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感悟诗歌的美妙意境,即把主题相同的的几首诗或词放在一起进行诵读。比如我此次的古诗教学,就是选的三首有关春天的古诗(《初春小雨》《江南春》《清明》)。三首诗放在一块儿诵读,学生就会发现:同样是春天,韩愈《初春小雨》中的是清新的;杜牧的《江南春》是富有哲理的;而《清明》又是不一样的趣味。学生朗读时应带领

学生读出适宜的语气语调。古诗词韵律很强,意境优美。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每一首词都是一曲用心谱就的歌,只有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才能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方能做到人诗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文化也是在诗的孕育、浸润下萌发成长起来的。诗歌在中学语文课中是一种最精致、最纯粹、最优美的文体,它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因而,古诗的欣赏与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不可小觑,然而如何更好的进行诗歌教学,这还须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描写古诗三百首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为了使我校古诗词诵读活动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古诗词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依据学校文件精神,我级部将于x月x日举行古诗词经典名篇朗诵比赛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组长:xx。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

1、参赛对象:以班为单位,分集体类(全班同学)和个人类两种形式参赛。

2、参赛内容:必背古诗词xx首。

3、参赛节目数量。

全员诵读:

每班集体类诵读xx首,每班比赛时,由评委从各班上报的必背和篇目中随机抽选x至x首必背篇目背诵。背诵时要背齐题目、朝代、作者,做到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准确熟练;轮背:各班轮流背古诗;挑战背:选定一首古诗,一个班级背上句,其他班级接出下句,共背三首。

个人类:必选作品背诵xx首必背古诗;自选作品事先准备好一首诗背诵表演,表演形式不(可加乐器、录音带伴奏)。

4、比赛时间:x月x日下午最后两节课。

5、比赛地点:教学楼xx。

6、比赛形式:现场打分,现场统计。

评委:xx。

成绩统计:xx。

1、学生集体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总成绩平均分为该班的参赛成绩,取前两名获优胜奖。

2、个人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总成绩平均分为其成绩,设三个奖次,一等奖x个,二等奖x个,三等奖x个。

1、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竞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品位。

2、全体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悉心指导,努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确保竞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活动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登台,统一着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竞赛活动结束后,各教师要通过早读阅读指导,课堂教学渗透,语文综合性学习,读书成果展评等形式,将读书活动、经典名篇诵读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描写古诗三百首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选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第五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化,现在提倡国学,古典诗词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有一个责任就是传承好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这是我们的责任。古典诗词,词语凝练,意境深邃,韵律优美,我们的母语教学,不能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认为安排这节综合性学习课,是很有必要的。它体现了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新课改的需要。

通过多种手段如多媒体,学生绘画,音乐等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教法:体验法,鼓励法,情境式,自主合作式。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小学课本中所有的古诗词,和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当然可以有课外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了解古诗词有关知识,

(3)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4)学会诵读古诗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3、自主合作探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的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重点、难点:学生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我们学生对古典诗词积累的不太多,好多学生不喜欢古诗词,有稍微喜欢的,考完以后大多忘记了,对诗歌的学习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好多同学能背下古诗词,但从古诗词中汲取的知识情感却少,不会鉴赏的多。总体来看,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是很爱。

1、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优秀诗文80篇。

2、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所以重点设为读,背,大量积累。

3、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5、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1、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2、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造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