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 读杜甫绝句有感(九篇)

  • 上传日期:2022-12-24 02:57:45 |
  • ZTFB |
  • 12页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

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拨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由于事先未拟题目,写成后也不打算你题,干脆以”绝句“为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诗的美,景的美。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

<>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

这首诗,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下联也是一组对仗句。因为学生学过对对子,所以在感受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去找一找哪句话和哪句话相对,哪个词和哪个词相对,来感受对仗的美。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公元720xx年,雄姿英发的青年李隆基在长安接受父亲唐睿宗的传位,正式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他就是著名的唐玄宗。与此同时,一个男婴降生于唐帝国属下的河南巩县,男婴取名杜甫,字子美。唐玄宗统治中国四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即先天、开元和天宝。粗略地分,开元年间——从公元720xx年到741年,是唐玄宗励精图治并创造了被称做“开元盛世”的黄金时代,而天宝年间——从公元742年到756年,是唐玄宗疏于政事、奸臣当道,终于导致安史之乱的黑铁时代。

和盛唐大多数文人一样,年轻时的杜甫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行万里路之上,他漫游吴越和燕赵,并与李白和高适在漫游中相交,从此成为相亲一生的知己。青年时代的杜甫除了诗情勃发,同时还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长安就选,杜甫以为机会到了,兴致勃勃地前往应试。然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朝中,怕贤才入选威胁己位,竟然弄出一个无一人及第的结果。对这一荒唐的结果,他反而上表唐玄宗,祝贺“野无遗贤”。杜甫的人生惨遭沉重打击,之后便是被他悲哀地称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旅居生活。十年里,她不断给达官贵人投诗献文,企图得到赏识和推荐。

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这个卑贱、且必须直接欺压底层百姓的职务,被杜甫拒绝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和他的朋友高适的不同性格。高适也痛恨出任县尉,但恨归恨,他到底还是赴任了。这种往好里说叫做能屈能伸,往坏里说叫做得过且地的性格,显然要比杜甫的固执更合时宜。后来高适在政治上飞黄腾达,成为唐代诗人中仕途最得意的人,又一次证明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不得不携家带口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他立即前往凤翔投奔唐肃宗,要求杀敌立功,报效国家。唐肃宗见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慷慨陈词,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虽然品级只是从八品,但专门负责为皇帝上陈谏言,职位较重要。这是命运给杜甫的一次重要机会,可惜这个机会被他耿直的性格给毁掉了。在他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朝中的丞相房琯是个贤臣,因其兵败,肃宗听信谣言罢免了他的官职,杜甫直言为他辩护,给皇帝提意见说:这么好的丞相你不任用,难道还想重蹈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的覆辙吗?皇帝一听,气得半死,差点就下命令把杜甫拖出去斩首。杜甫因此事得罪肃宗,而被贬华州。

公元759年冬天(12月),官场失意、政治抱负破灭的杜甫开始考虑举家迁往成都。杜甫萌生入蜀的想法,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原战乱,民不聊生,继续呆在那儿已不是明智的选择;二是蜀中安逸的生活、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美丽的自然景区都使诗人心生向往,加之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首选之地也是蜀;第三,恰好这时杜甫有个朋友在四川做官,这人就是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他曾屡次捎信叫杜甫到成都来。杜甫经过认真的考虑,终于定下了这次行程。由陇西(今甘肃南部)经天水同谷入蜀,在崎岖的山岭和险恶的栈道上行走了一个月,终于抵达梦中的成都。杜甫靠亲友资助,在成都浣花溪畔选择了一块空地,搭建起几间茅屋,屋前屋后种上一点蔬菜,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以后的日子,杜甫沉浸在成都安闲和舒适中。他曾游逛武侯祠,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760年到765年,其间除流亡今四川三台,阆中一带一年多以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广德二年(即公元765年)5月,杜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确的表述。蜀地虽然以它的山水和温情慰藉了诗人的心,但诗人还是很怀念他的故乡,如今故乡的战事已经结束,年过半百的诗人终于下决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当船停泊在岳阳楼下时,杜甫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人们把他搀扶进当地的一家客栈,一边安顿下来,一边用所剩不多的银两去四处买药。在这举目无亲的他乡客栈,没有人知道这个贫病交加的老人是谁,也没人知道他骨瘦如柴的手曾经写出过多么壮美的诗句。一人伟大的灵魂就这样凄凉地安息在岳阳的客栈里了,享年59岁。在他去世前不久,写下了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回顾了不堪回首的一生,末了,依旧对国家的前途忧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对所忠诚的国家如此牵挂,然而他爱国家,国家却不爱他。

他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虽然以耗尽生命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却没有人去赏识和热爱。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令我们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迹印满了大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三座草堂却都在四川,它们分别位于成都、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都是记录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无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龙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唐末,韦庄就在遗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经历历代十多次培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时,基本奠定了今天博物馆的规模。杜甫草堂博物馆主体是由五重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的,分别是正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另外还有碑亭和茅屋。

【正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在唐朝时浣花溪江阔水宽,能行大船。杜甫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浣花溪其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与她秀美的自然景观相吻合的故事。唐代,浣花溪畔住着一位贫家女子,笃信佛教,是位虔诚的居士。有天晚上,她梦见仙人给了一颗宝珠,醒来之后便有了身孕,这位做梦的妇女次年四月初九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女孩后来被做做“任氏”。任氏长大后,也像母亲一样礼佛信教。有一天,任氏在浣花溪边洗衣服,一个浑身长满恶疮的和尚要求溪边洗衣服的妇女们给他洗那件污秽不堪、沾满脓血的袈裟,一同洗衣的妇女们都不肯,只有任氏欣然答应。当任氏把僧袍放进溪水搓洗时,奇迹发生了——只见她每漂衣一次,便有一朵朵莲花,随手而出,漂满小溪。人们无不惊异,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当地人于是将这条小溪命名为“浣花溪”。而浣花溪的真实得名是源于成都的蜀锦。灿若云霞的蜀锦在织成之前,必须放到水里洗濯,称为濯锦;而流经成都的两江水质清澈,是濯锦的上佳选择。于是这里的河流都和锦有了关系,比如“锦江”,其实就是濯锦之江的简称。至于浣花溪,也是濯锦的产物——一匹匹织着花朵的锦在溪水里洗濯,不就如同浣花了吗?“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这就是杜甫抵达成都后写下和浣花溪有关的诗句。此后,浣花溪民不断以变幻多姿的形象和细节出现在老杜的作品里,这条灵性的河,它给老杜带来了安静、优雅和灵感:“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照壁是中式建筑特有的东西,依寺观、祠庙而建,在建筑群与原野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它和中国人“花看半开,洒醉微醺”的处世方法和审美情调相辅相成——有了照壁,门内的景致就不会被一览无余,增加了景观的纵深感和神秘感。

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门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万里桥即今成都的老南门大桥,三国时,蜀国费礻韦出使东吴,诸葛亮亲送到桥头。费礻韦深感此行联吴抗魏,任重道远,临别时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是此桥被称作万里桥。杜诗中的“百花潭”并非今天的成都百花潭,专家考证,可能在今草堂南面、浣花溪上游的龙爪堰一带。(今百花潭是清末成都知府黄云鹄听信当地人之言所误指)。“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十颗简洁的汉字,准确绘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坐标。在这个坐标圆点上,浓缩了一个旷世逸才最重要的三年零九个月,也浓缩了一部芳华绝代的中国文学史。

【大廨】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安放于大廨厅中央的杜甫塑像,出自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之手。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己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仍在向苍天悲怆地发问“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这一尊感人至深的塑像,不但外观极为传神,内涵也无比厚重。透过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骨,杜甫一生饱经忧患、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便已历历如在眼前。再看他那低首捋须、沉思苦吟的神态,诗人忧国忧民的眷眷情怀,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可以用手摸摸大诗人,顺便带回点诗人般的灵气和才气…在1986年,一位伟人曾在此触目相视,久久不愿离去。感慨很深,大家可能都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ps:1、左拾遗: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组织部职员)2、检校工部员外郎:“工部”为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类似于今天的水利部、交通部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

1958年毛泽东游览了杜甫草堂时,对后人凭吊杜甫草堂的诗句石刻看得十分仔细,盛赞杜诗是“政治诗”。他对大廨前这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则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

大门两侧是一副著名的集古杜句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上联出自于杜诗《曲江对酒》,下联出自《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上下联分别借用杜诗,从匡世济民的思想情操和彪炳天地的诗歌成就两方面褒扬了杜甫,言简意赅。“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这是叶剑英同志1960年3月参观草堂时所赋绝句的前两句。上联借用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美杜甫。下联指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虽受排斥,却至死不悔,他那独有的满腔爱国热情,忠义正气,直冲霄汉,逼近斗牛。(斗牛是星宿的名称)“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这是张爱萍借用杜诗赞美杜甫爱憎分明,在国家艰难时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

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当年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建筑格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萦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

【诗史堂】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此联以杜甫的文章道德比诸葛亮的文治武功,颂扬杜甫象诸葛亮一样,英明永垂天地,也表达了对杜诗成就的崇敬和追怀先贤的感情。耆旧,是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厅正中有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手法雕塑的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以及冷峻的嘴角,准确而凝练的刻画出诗人忧虑国家民族命运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两侧的楹柱上,悬有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草堂时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表达了朱老总对诗圣的崇敬和对草堂名胜的热爱与关怀。

大厅的东壁有陈毅同志所题对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联出自于杜诗,诗人用比兴手法,以松代表美好事物,以恶竹代表腐朽势力,希望代表美好事物的松树快快成长,对代表邪恶的恶竹则主张毫不留情的展出干净。陈毅同志在庐山会议和文革期间多次题写该联,希望正确的思想得到发扬,阻碍我国发展的思想得以遏止。表现了他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的高尚情操。中间立放的是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的像.大家可能会问这里的大圆桌是做什么的。以前的文人墨客来瞻仰杜甫时,就在这里铺纸摆砚,吟诗作对,纪念诗圣。再来看西壁的对联。这是郭沫若老先生用狂草字体题写的对联。大家认得出联上的字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常在诗中以创痍喻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上联指杜甫用诗歌真实,生动的反映出“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的不幸以及唐朝的盛衰之变,不愧为诗中的圣哲。下联则赞扬诗人同情人民的苦难,写了不少反映人民悲惨境遇的不朽诗作,这些诗作震撼人心,犹如波涛巨澜。

在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立放着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东)、李白(西)泥像。大家一定会奇怪,为什么纪念杜甫的地方会有李白的塑像呢?李、杜同为唐代诗坛成就最为突出的大诗人,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虽然两人所走的创作道路不同——杜甫注重现实,李白则极其浪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感情真挚的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长,后来又各自东西,再未见面,但都深深地系挂着对方,特别是杜甫,始终对李白充满敬意,在其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怀念李白的就有十几首,首首都表达了对这位挚友的钦佩和思念。李杜交谊,可以说是文坛上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鉴于这个原因,李白的塑像出现在纪念杜甫的地方,也就毫不足怪了。

【柴门】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门上匾额为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 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万丈光芒”出自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李白杜甫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信有文章惊海内,犹劳车马驻江干”出自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意思就是,我又没有文章名扬天下,何必劳烦你老人家的车马到这溪边来看望我?表面看起来是谦虚,骨里里却是难以自禁的郁闷和自负。而何宇度则巧妙地改“岂”为“信”,改“犹”为“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透过柴门,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才华和疾病。

【工部祠】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的灵魂,里面供奉着杜甫塑像,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这重殿作了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落款为:咸丰甲寅人日由果州暂回省署次杜公祠题此学使道州何绍基。咸丰甲寅,即1854年,时距重修工部祠已经三十三年了。何绍基,湖南道州人,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学政,相当于现今的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旧俗: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老杜隐居草堂期间,时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的好友高适普在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时写诗怀念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九年以后,杜甫已经离开成都,飘泊到湖南湘江,而高适已经去世。一天,他偶然从书箧中翻出这首诗,重新读到九年前故人的人日寄诗,联想到自己处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惨境地,不禁睹物生情,潸然泪下,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抒发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传为佳话。

何绍基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对高、杜人日唱的雅事烂熟于胸。1854年,他从果州(今南充)主考归来,返蓉途中就构思女孩子这副对联。为了与对联中的人日归来相符,他抵达成都后没有回家,而是直奔草堂,特意在郊外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是初七人日,他来到草堂一挥而就,写下了这副草堂里著名的对联。对联的高明在于,它既缅怀了杜甫,也隐然以杜甫的继承者自居。此联一出,引来文人墨客竞相模仿,此后,人日游草堂也成了成都一大风俗。

进入祠堂,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陪祀的则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工部祠祭祀的当然是杜甫,他是草堂的主人,这时曾有过他的生活和他的诗。但按我们祖先的习惯,祭祀某个大伟人大名人的祠堂,往往得拉一两个和大伟人大名人有关名气稍小些的伟人名人坐在一起,接受后人的香火或顶礼膜拜——这叫做“配享”,也叫“配祭”。比如祭祀孔子的文庙,一般都有亚圣孟子和理学家朱熹的位置,而祭祀关羽的关帝庙,则少不了关平和周仓。那老杜以后的诗人,谁有资格坐在他老人家的身边,一起享受这千载以降的香火呢?祠内清人钱保塘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已经揭晓了答案。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宋两贤就是剑南诗派的代表南宋诗人陆游和江西诗派的代表北宋诗人黄庭坚,这在宋代诗歌中居于主流位置的两派,都曾深受杜甫的影响。其次,与杜甫一样,陆游和黄庭坚都是外乡人,同样和四川有不解的缘分。陆游原籍浙江山阴,但四川对这位爱国诗人而言,已经不仅是第二故乡的概念,更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记忆。江西人黄庭坚仕途不顺,被贬四川,曾在宜宾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昔年他喝酒吟诗的流杯池,现已成为宜宾的一大景点。

【碑亭】在工部祠的东侧,有一座以茅草作顶的碑亭,上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其笔力浑厚,笔姿秀润,这是果亲王允礼所题,正门上的“草堂”二字就取自其中。爱新觉罗.果亲王允礼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雍正初,被封为多罗果郡王,以后又晋封为亲王,世称果亲王。允礼爱诗文,好书画,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宁,送 喇嘛回西藏,路经成都,拜谒草堂,题写了“少陵草堂”四字,后镌刻成碑。杜甫草堂为什么又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这一带居住过。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原叫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在没有重建茅屋时,人们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在这摄影留念。少陵碑亭也因此成为草堂和成都一个象征性建筑。

【茅屋】我们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就可以看到一座茅草覆顶,黄泥涂壁的典型川西农居建筑。我们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茅屋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几株大树,一座简化了的此门,还有一眼水井,以及环绕的芭蕉和其他灌木,它们簇拥着一座川西民居式的茅屋。茅屋的正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每一间房都入进了相应的家具,桌椅、石磨、水缸等,园内则按杜甫写下的诗句“入门四松在”,“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而种植了松树,桃树,还有菜畦和药圃以及水井都是在杜诗中多次提及的。大家可以进去参观,这石桌凳就是杜甫一家娱乐休闲的地方了。大家请看这棵楠木。杜甫非常喜欢爱这棵楠木,他枝繁叶茂,可以遮雨,避暑,诗人也常在树阴下吟诗。可一次暴风雨将这棵楠木连根拔起。诗人异常伤心,写下“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的诗句。为了告慰诗圣在天之灵,现在草堂内四处都种上了楠木。楠木,松树和竹子是杜甫最喜欢的三种植物,也可由此看出诗圣刚直不阿,高风亮节。

【浣花祠】这浣花祠是为谁所建呢?又为何取这样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在我们在进大门之前介绍浣花溪时,曾述及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住在溪边的任姓姑娘,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就是这位从小就不同寻常的任姑娘,后来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成为一代巾帼英雄。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任姑娘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纳为妾。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距杜甫离开成都仅三年),崔宁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宽留守成都。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叛乱,率精兵数千进犯成都,崔宽不能抵御,形势十分危急。在此紧要关头,任氏毅然拿出家财十万,招募勇士千人,由她亲自指挥终于击溃了叛军,使成都百姓免于涂炭。由于任氏保卫成都,维护统一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被封为“冀国夫人”。冀国夫人任氏保卫成都,名垂青史,受到人们的尊崇。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便在其乡里的浣花溪畔为她建立祠宇,与杜甫草堂和梵安寺(今草堂寺)相邻,其祠称“冀国夫人祠”。但因任氏的出生和事迹与浣花溪有关,故人们多称她为“浣花夫人”,称其祠为“浣花祠”,这样反更亲切,也更具传奇色彩。现在的浣花祠,为清代重建,祠内原有浣花夫人泥塑像,惜乎毁于文革中。1982年,由四川省雕塑家赵叔同先生重塑浣花夫人像。塑像着重表现了这位女中豪杰英武果敢的气概,令人怀想起她亲率勇士保卫成都所建立的殊勋。祠内正殿两侧悬有清代大学者俞抛所撰,现代人江庸补书的一幅槛联:新、旧书不详冀国崇封,但传奋臂一呼,为夫子守城,代小郎破贼;三、四月历数成都盛事,且先邀头大会,以流筋佳节,作设帐良辰。此联构思巧妙,追古抚今,时空交错,文采飞扬,对仗工稳,堪称佳作。上联追述史实,赞誉浣花夫人的英雄事迹,是纵写;下联则记叙三、四月的邀头大会为成都游赏活动中之最盛者。

【花径和影壁】杜甫当年营建草堂,为美化环境,曾在堂前屋后遍植花果树木。杜甫客居草堂时,曾在《客至》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见“花径”是一条两旁栽满花木,通向草堂的小路。当我们今天行走在这红墙夹道、藤花匐墙的“花径”时,依稀能想见杜诗描写的当年景色。在花径的东端入口处挂有由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所书的“花径”一匾。门楹两旁,有郭沫若先生撰书的对联:“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此联巧妙地将花径二字分别嵌入联首。上联意指草堂内迎风摇曳的似锦繁花,有如人们在欢跳红绸舞,下联则谓此花径可通向春色满园的草堂。

在影壁上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劝业道(清光绪三十四年之后,各省陆续设置的一种官署名,其职责是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道尹周善培曾在草堂寺通草堂内墙上大书“草堂”二字,以碎瓷砌就,但在文革中被毁。今花径照壁上所嵌“草堂”二字,为其弟周竺君所书。作为草堂的标志之一,此处被称为“草堂影壁”,党和 毛泽东、朱德摄影留念。毛泽东有一幅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他老人家反背着手,站在影壁前细细观看,因此他留给我们的只是他的背影――这是不多的几张毛老人家的背影照之一。

【大雅堂】与诗史堂和大廨这些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古董不同,大雅堂是20xx年才建成开放的。堂前正中的空地上,立了一尊杜甫铜像。他双眉紧皱,低着头,好像坐在高处俯看脚下。这是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的老杜像,取材于杜甫离开成都后的悲惨晚年。那时候,杜甫漂泊在今天的川东,他坐在江崖上,俯视着脚下的流水,他看到的情景,杜诗有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既然是集大成者,那么他就必然有其源流,也有其传承。故此,大雅堂里集合了十十倍一诗人,他们和杜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杜甫的战友、同伴、兄弟,他们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绕不过去的高峰。他们是以下十二位不同时代的诗人。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诗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潜(渊明):晋宋时期诗人,代表诗句有:“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四川射洪人。代表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维: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代表诗句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被誉后“诗仙”。代表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盛唐诗坛的三大诗人之一。代表诗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商隐:唐代诗人,代表诗句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代表诗句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代表诗句有:“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陆游:南宋诗人,代表诗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代表诗句有:“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代表诗句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正中的墙壁则以平面的方式留给了草堂的主人杜甫,这是一幅大型磨漆壁画,长十六米,宽四米,足足有六十四个平方,相当于一间宽大的客厅的面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磨漆壁画。杜甫被诗歌紧握的一生徐徐展开,它以色彩和图像的形式,把一个诗人的命运浓缩在这壁画上。

好了,杜甫草堂的参观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我是杜甫草堂旅公司来,大家可以叫我“小郝。”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宝贵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名字由来,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

其实,浣花溪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一首《绝句》作生动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句子,它点明草堂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地方,它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百花潭公园,现在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如此命名。

厅中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一生和他忧国忧民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转折时期,经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他传世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思君、忧国、爱民情怀,还因为他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思想及其诗歌创作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这副对联,所以他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纪念祠堂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 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今日草堂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这两者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中心建筑。因为杜甫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杜甫和他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 “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草堂曾经有过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木栏, “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样子。现在“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 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 这本是诗人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意思就变成赞誉之辞:您先生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呢!

碑亭

工部祠东边有一间小小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前面已经说过,杜甫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草堂联想。看来这个目是达到,许多游览草堂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座名扬古今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事情。为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依据杜甫诗歌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格局恢复重建“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老妻所画棋盘仍留在石上,他小儿女垂钓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简朴茅屋,又印证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

谢谢大家参观。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公元720xx年,雄姿英发的青年李隆基在长安接受父亲唐睿宗的传位,正式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他就是著名的唐玄宗。与此同时,一个男婴降生于唐帝国属下的河南巩县,男婴取名杜甫,字子美。唐玄宗统治中国四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即先天、开元和天宝。粗略地分,开元年间——从公元720xx年到741年,是唐玄宗励精图治并创造了被称做“开元盛世”的黄金时代,而天宝年间——从公元742年到756年,是唐玄宗疏于政事、奸臣当道,终于导致安史之乱的黑铁时代。

和盛唐大多数文人一样,年轻时的杜甫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行万里路之上,他漫游吴越和燕赵,并与李白和高适在漫游中相交,从此成为相亲一生的知己。青年时代的杜甫除了诗情勃发,同时还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长安就选,杜甫以为机会到了,兴致勃勃地前往应试。然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朝中,怕贤才入选威胁己位,竟然弄出一个无一人及第的结果。对这一荒唐的结果,他反而上表唐玄宗,祝贺“野无遗贤”。杜甫的人生惨遭沉重打击,之后便是被他悲哀地称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旅居生活。十年里,她不断给达官贵人投诗献文,企图得到赏识和推荐。

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这个卑贱、且必须直接欺压底层百姓的职务,被杜甫拒绝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和他的朋友高适的不同性格。高适也痛恨出任县尉,但恨归恨,他到底还是赴任了。这种往好里说叫做能屈能伸,往坏里说叫做得过且地的性格,显然要比杜甫的固执更合时宜。后来高适在政治上飞黄腾达,成为唐代诗人中仕途最得意的人,又一次证明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不得不携家带口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他立即前往凤翔投奔唐肃宗,要求杀敌立功,报效国家。唐肃宗见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慷慨陈词,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虽然品级只是从八品,但专门负责为皇帝上陈谏言,职位较重要。这是命运给杜甫的一次重要机会,可惜这个机会被他耿直的性格给毁掉了。在他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朝中的丞相房琯是个贤臣,因其兵败,肃宗听信谣言罢免了他的官职,杜甫直言为他辩护,给皇帝提意见说:这么好的丞相你不任用,难道还想重蹈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的覆辙吗?皇帝一听,气得半死,差点就下命令把杜甫拖出去斩首。杜甫因此事得罪肃宗,而被贬华州。

公元759年冬天(12月),官场失意、政治抱负破灭的杜甫开始考虑举家迁往成都。杜甫萌生入蜀的想法,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原战乱,民不聊生,继续呆在那儿已不是明智的选择;二是蜀中安逸的生活、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美丽的自然景区都使诗人心生向往,加之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首选之地也是蜀;第三,恰好这时杜甫有个朋友在四川做官,这人就是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他曾屡次捎信叫杜甫到成都来。杜甫经过认真的考虑,终于定下了这次行程。由陇西(今甘肃南部)经天水同谷入蜀,在崎岖的山岭和险恶的栈道上行走了一个月,终于抵达梦中的成都。杜甫靠亲友资助,在成都浣花溪畔选择了一块空地,搭建起几间茅屋,屋前屋后种上一点蔬菜,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以后的日子,杜甫沉浸在成都安闲和舒适中。他曾游逛武侯祠,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760年到765年,其间除流亡今四川三台,阆中一带一年多以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广德二年(即公元765年)5月,杜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确的表述。蜀地虽然以它的山水和温情慰藉了诗人的心,但诗人还是很怀念他的故乡,如今故乡的战事已经结束,年过半百的诗人终于下决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当船停泊在岳阳楼下时,杜甫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人们把他搀扶进当地的一家客栈,一边安顿下来,一边用所剩不多的银两去四处买药。在这举目无亲的他乡客栈,没有人知道这个贫病交加的老人是谁,也没人知道他骨瘦如柴的手曾经写出过多么壮美的诗句。一人伟大的灵魂就这样凄凉地安息在岳阳的客栈里了,享年59岁。在他去世前不久,写下了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回顾了不堪回首的一生,末了,依旧对国家的前途忧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对所忠诚的国家如此牵挂,然而他爱国家,国家却不爱他。

他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虽然以耗尽生命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却没有人去赏识和热爱。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令我们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迹印满了大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三座草堂却都在四川,它们分别位于成都、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都是记录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无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龙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唐末,韦庄就在遗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经历历代十多次培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时,基本奠定了今天博物馆的规模。杜甫草堂博物馆主体是由五重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的,分别是正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另外还有碑亭和茅屋。

【正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在唐朝时浣花溪江阔水宽,能行大船。杜甫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浣花溪其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与她秀美的自然景观相吻合的故事。唐代,浣花溪畔住着一位贫家女子,笃信佛教,是位虔诚的居士。有天晚上,她梦见仙人给了一颗宝珠,醒来之后便有了身孕,这位做梦的妇女次年四月初九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女孩后来被做做“任氏”。任氏长大后,也像母亲一样礼佛信教。有一天,任氏在浣花溪边洗衣服,一个浑身长满恶疮的和尚要求溪边洗衣服的妇女们给他洗那件污秽不堪、沾满脓血的袈裟,一同洗衣的妇女们都不肯,只有任氏欣然答应。当任氏把僧袍放进溪水搓洗时,奇迹发生了——只见她每漂衣一次,便有一朵朵莲花,随手而出,漂满小溪。人们无不惊异,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当地人于是将这条小溪命名为“浣花溪”。而浣花溪的真实得名是源于成都的蜀锦。灿若云霞的蜀锦在织成之前,必须放到水里洗濯,称为濯锦;而流经成都的两江水质清澈,是濯锦的上佳选择。于是这里的河流都和锦有了关系,比如“锦江”,其实就是濯锦之江的简称。至于浣花溪,也是濯锦的产物——一匹匹织着花朵的锦在溪水里洗濯,不就如同浣花了吗?“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这就是杜甫抵达成都后写下和浣花溪有关的诗句。此后,浣花溪民不断以变幻多姿的形象和细节出现在老杜的作品里,这条灵性的河,它给老杜带来了安静、优雅和灵感:“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照壁是中式建筑特有的东西,依寺观、祠庙而建,在建筑群与原野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它和中国人“花看半开,洒醉微醺”的处世方法和审美情调相辅相成——有了照壁,门内的景致就不会被一览无余,增加了景观的纵深感和神秘感。

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门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万里桥即今成都的老南门大桥,三国时,蜀国费礻韦出使东吴,诸葛亮亲送到桥头。费礻韦深感此行联吴抗魏,任重道远,临别时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是此桥被称作万里桥。杜诗中的“百花潭”并非今天的成都百花潭,专家考证,可能在今草堂南面、浣花溪上游的龙爪堰一带。(今百花潭是清末成都知府黄云鹄听信当地人之言所误指)。“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十颗简洁的汉字,准确绘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坐标。在这个坐标圆点上,浓缩了一个旷世逸才最重要的三年零九个月,也浓缩了一部芳华绝代的中国文学史。

【大廨】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安放于大廨厅中央的杜甫塑像,出自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之手。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己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仍在向苍天悲怆地发问“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这一尊感人至深的塑像,不但外观极为传神,内涵也无比厚重。透过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骨,杜甫一生饱经忧患、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便已历历如在眼前。再看他那低首捋须、沉思苦吟的神态,诗人忧国忧民的眷眷情怀,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可以用手摸摸大诗人,顺便带回点诗人般的灵气和才气…在1986年,一位伟人曾在此触目相视,久久不愿离去。感慨很深,大家可能都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ps:1、左拾遗: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组织部职员)2、检校工部员外郎:“工部”为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类似于今天的水利部、交通部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

1958年毛泽东游览了杜甫草堂时,对后人凭吊杜甫草堂的诗句石刻看得十分仔细,盛赞杜诗是“政治诗”。他对大廨前这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则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

大门两侧是一副著名的集古杜句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上联出自于杜诗《曲江对酒》,下联出自《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上下联分别借用杜诗,从匡世济民的思想情操和彪炳天地的诗歌成就两方面褒扬了杜甫,言简意赅。“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这是叶剑英同志1960年3月参观草堂时所赋绝句的前两句。上联借用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美杜甫。下联指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虽受排斥,却至死不悔,他那独有的满腔爱国热情,忠义正气,直冲霄汉,逼近斗牛。(斗牛是星宿的名称)“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这是张爱萍借用杜诗赞美杜甫爱憎分明,在国家艰难时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

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当年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建筑格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萦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

【诗史堂】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此联以杜甫的文章道德比诸葛亮的文治武功,颂扬杜甫象诸葛亮一样,英明永垂天地,也表达了对杜诗成就的崇敬和追怀先贤的感情。耆旧,是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厅正中有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手法雕塑的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以及冷峻的嘴角,准确而凝练的刻画出诗人忧虑国家民族命运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两侧的楹柱上,悬有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草堂时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表达了朱老总对诗圣的崇敬和对草堂名胜的热爱与关怀。

大厅的东壁有陈毅同志所题对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联出自于杜诗,诗人用比兴手法,以松代表美好事物,以恶竹代表腐朽势力,希望代表美好事物的松树快快成长,对代表邪恶的恶竹则主张毫不留情的展出干净。陈毅同志在庐山会议和文革期间多次题写该联,希望正确的思想得到发扬,阻碍我国发展的思想得以遏止。表现了他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的高尚情操。中间立放的是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的像.大家可能会问这里的大圆桌是做什么的。以前的文人墨客来瞻仰杜甫时,就在这里铺纸摆砚,吟诗作对,纪念诗圣。再来看西壁的对联。这是郭沫若老先生用狂草字体题写的对联。大家认得出联上的字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常在诗中以创痍喻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上联指杜甫用诗歌真实,生动的反映出“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的不幸以及唐朝的盛衰之变,不愧为诗中的圣哲。下联则赞扬诗人同情人民的苦难,写了不少反映人民悲惨境遇的不朽诗作,这些诗作震撼人心,犹如波涛巨澜。

在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立放着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东)、李白(西)泥像。大家一定会奇怪,为什么纪念杜甫的地方会有李白的塑像呢?李、杜同为唐代诗坛成就最为突出的大诗人,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虽然两人所走的创作道路不同——杜甫注重现实,李白则极其浪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感情真挚的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长,后来又各自东西,再未见面,但都深深地系挂着对方,特别是杜甫,始终对李白充满敬意,在其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怀念李白的就有十几首,首首都表达了对这位挚友的钦佩和思念。李杜交谊,可以说是文坛上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鉴于这个原因,李白的塑像出现在纪念杜甫的地方,也就毫不足怪了。

【柴门】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门上匾额为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 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万丈光芒”出自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李白杜甫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信有文章惊海内,犹劳车马驻江干”出自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意思就是,我又没有文章名扬天下,何必劳烦你老人家的车马到这溪边来看望我?表面看起来是谦虚,骨里里却是难以自禁的郁闷和自负。而何宇度则巧妙地改“岂”为“信”,改“犹”为“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透过柴门,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才华和疾病。

【工部祠】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的灵魂,里面供奉着杜甫塑像,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这重殿作了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落款为:咸丰甲寅人日由果州暂回省署次杜公祠题此学使道州何绍基。咸丰甲寅,即1854年,时距重修工部祠已经三十三年了。何绍基,湖南道州人,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学政,相当于现今的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旧俗: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老杜隐居草堂期间,时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的好友高适普在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时写诗怀念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九年以后,杜甫已经离开成都,飘泊到湖南湘江,而高适已经去世。一天,他偶然从书箧中翻出这首诗,重新读到九年前故人的人日寄诗,联想到自己处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惨境地,不禁睹物生情,潸然泪下,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抒发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传为佳话。

何绍基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对高、杜人日唱的雅事烂熟于胸。1854年,他从果州(今南充)主考归来,返蓉途中就构思女孩子这副对联。为了与对联中的人日归来相符,他抵达成都后没有回家,而是直奔草堂,特意在郊外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是初七人日,他来到草堂一挥而就,写下了这副草堂里著名的对联。对联的高明在于,它既缅怀了杜甫,也隐然以杜甫的继承者自居。此联一出,引来文人墨客竞相模仿,此后,人日游草堂也成了成都一大风俗。

进入祠堂,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陪祀的则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工部祠祭祀的当然是杜甫,他是草堂的主人,这时曾有过他的生活和他的诗。但按我们祖先的习惯,祭祀某个大伟人大名人的祠堂,往往得拉一两个和大伟人大名人有关名气稍小些的伟人名人坐在一起,接受后人的香火或顶礼膜拜——这叫做“配享”,也叫“配祭”。比如祭祀孔子的文庙,一般都有亚圣孟子和理学家朱熹的位置,而祭祀关羽的关帝庙,则少不了关平和周仓。那老杜以后的诗人,谁有资格坐在他老人家的身边,一起享受这千载以降的香火呢?祠内清人钱保塘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已经揭晓了答案。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宋两贤就是剑南诗派的代表南宋诗人陆游和江西诗派的代表北宋诗人黄庭坚,这在宋代诗歌中居于主流位置的两派,都曾深受杜甫的影响。其次,与杜甫一样,陆游和黄庭坚都是外乡人,同样和四川有不解的缘分。陆游原籍浙江山阴,但四川对这位爱国诗人而言,已经不仅是第二故乡的概念,更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记忆。江西人黄庭坚仕途不顺,被贬四川,曾在宜宾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昔年他喝酒吟诗的流杯池,现已成为宜宾的一大景点。

【碑亭】在工部祠的东侧,有一座以茅草作顶的碑亭,上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其笔力浑厚,笔姿秀润,这是果亲王允礼所题,正门上的“草堂”二字就取自其中。爱新觉罗.果亲王允礼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雍正初,被封为多罗果郡王,以后又晋封为亲王,世称果亲王。允礼爱诗文,好书画,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宁,送 喇嘛回西藏,路经成都,拜谒草堂,题写了“少陵草堂”四字,后镌刻成碑。杜甫草堂为什么又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这一带居住过。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原叫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在没有重建茅屋时,人们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在这摄影留念。少陵碑亭也因此成为草堂和成都一个象征性建筑。

【茅屋】我们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就可以看到一座茅草覆顶,黄泥涂壁的典型川西农居建筑。我们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茅屋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几株大树,一座简化了的此门,还有一眼水井,以及环绕的芭蕉和其他灌木,它们簇拥着一座川西民居式的茅屋。茅屋的正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每一间房都入进了相应的家具,桌椅、石磨、水缸等,园内则按杜甫写下的诗句“入门四松在”,“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而种植了松树,桃树,还有菜畦和药圃以及水井都是在杜诗中多次提及的。大家可以进去参观,这石桌凳就是杜甫一家娱乐休闲的地方了。大家请看这棵楠木。杜甫非常喜欢爱这棵楠木,他枝繁叶茂,可以遮雨,避暑,诗人也常在树阴下吟诗。可一次暴风雨将这棵楠木连根拔起。诗人异常伤心,写下“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的诗句。为了告慰诗圣在天之灵,现在草堂内四处都种上了楠木。楠木,松树和竹子是杜甫最喜欢的三种植物,也可由此看出诗圣刚直不阿,高风亮节。

【浣花祠】这浣花祠是为谁所建呢?又为何取这样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在我们在进大门之前介绍浣花溪时,曾述及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住在溪边的任姓姑娘,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就是这位从小就不同寻常的任姑娘,后来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成为一代巾帼英雄。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任姑娘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纳为妾。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距杜甫离开成都仅三年),崔宁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宽留守成都。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叛乱,率精兵数千进犯成都,崔宽不能抵御,形势十分危急。在此紧要关头,任氏毅然拿出家财十万,招募勇士千人,由她亲自指挥终于击溃了叛军,使成都百姓免于涂炭。由于任氏保卫成都,维护统一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被封为“冀国夫人”。冀国夫人任氏保卫成都,名垂青史,受到人们的尊崇。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便在其乡里的浣花溪畔为她建立祠宇,与杜甫草堂和梵安寺(今草堂寺)相邻,其祠称“冀国夫人祠”。但因任氏的出生和事迹与浣花溪有关,故人们多称她为“浣花夫人”,称其祠为“浣花祠”,这样反更亲切,也更具传奇色彩。现在的浣花祠,为清代重建,祠内原有浣花夫人泥塑像,惜乎毁于文革中。1982年,由四川省雕塑家赵叔同先生重塑浣花夫人像。塑像着重表现了这位女中豪杰英武果敢的气概,令人怀想起她亲率勇士保卫成都所建立的殊勋。祠内正殿两侧悬有清代大学者俞抛所撰,现代人江庸补书的一幅槛联:新、旧书不详冀国崇封,但传奋臂一呼,为夫子守城,代小郎破贼;三、四月历数成都盛事,且先邀头大会,以流筋佳节,作设帐良辰。此联构思巧妙,追古抚今,时空交错,文采飞扬,对仗工稳,堪称佳作。上联追述史实,赞誉浣花夫人的英雄事迹,是纵写;下联则记叙三、四月的邀头大会为成都游赏活动中之最盛者。

【花径和影壁】杜甫当年营建草堂,为美化环境,曾在堂前屋后遍植花果树木。杜甫客居草堂时,曾在《客至》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见“花径”是一条两旁栽满花木,通向草堂的小路。当我们今天行走在这红墙夹道、藤花匐墙的“花径”时,依稀能想见杜诗描写的当年景色。在花径的东端入口处挂有由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所书的“花径”一匾。门楹两旁,有郭沫若先生撰书的对联:“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此联巧妙地将花径二字分别嵌入联首。上联意指草堂内迎风摇曳的似锦繁花,有如人们在欢跳红绸舞,下联则谓此花径可通向春色满园的草堂。

在影壁上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劝业道(清光绪三十四年之后,各省陆续设置的一种官署名,其职责是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道尹周善培曾在草堂寺通草堂内墙上大书“草堂”二字,以碎瓷砌就,但在文革中被毁。今花径照壁上所嵌“草堂”二字,为其弟周竺君所书。作为草堂的标志之一,此处被称为“草堂影壁”,党和 毛泽东、朱德摄影留念。毛泽东有一幅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他老人家反背着手,站在影壁前细细观看,因此他留给我们的只是他的背影――这是不多的几张毛老人家的背影照之一。

【大雅堂】与诗史堂和大廨这些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古董不同,大雅堂是20xx年才建成开放的。堂前正中的空地上,立了一尊杜甫铜像。他双眉紧皱,低着头,好像坐在高处俯看脚下。这是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的老杜像,取材于杜甫离开成都后的悲惨晚年。那时候,杜甫漂泊在今天的川东,他坐在江崖上,俯视着脚下的流水,他看到的情景,杜诗有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既然是集大成者,那么他就必然有其源流,也有其传承。故此,大雅堂里集合了十十倍一诗人,他们和杜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杜甫的战友、同伴、兄弟,他们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绕不过去的高峰。他们是以下十二位不同时代的诗人。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诗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潜(渊明):晋宋时期诗人,代表诗句有:“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四川射洪人。代表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维: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代表诗句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被誉后“诗仙”。代表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盛唐诗坛的三大诗人之一。代表诗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商隐:唐代诗人,代表诗句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代表诗句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代表诗句有:“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陆游:南宋诗人,代表诗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代表诗句有:“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代表诗句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正中的墙壁则以平面的方式留给了草堂的主人杜甫,这是一幅大型磨漆壁画,长十六米,宽四米,足足有六十四个平方,相当于一间宽大的客厅的面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磨漆壁画。杜甫被诗歌紧握的一生徐徐展开,它以色彩和图像的形式,把一个诗人的命运浓缩在这壁画上。

好了,杜甫草堂的参观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5、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1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1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1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1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9、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20、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我是杜甫草堂旅公司来,大家可以叫我“小郝。”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宝贵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名字由来,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

其实,浣花溪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一首《绝句》作生动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句子,它点明草堂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地方,它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百花潭公园,现在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如此命名。

厅中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一生和他忧国忧民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转折时期,经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他传世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思君、忧国、爱民情怀,还因为他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思想及其诗歌创作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这副对联,所以他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纪念祠堂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 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今日草堂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这两者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中心建筑。因为杜甫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杜甫和他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 “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草堂曾经有过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木栏, “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样子。现在“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 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 这本是诗人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意思就变成赞誉之辞:您先生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呢!

碑亭

工部祠东边有一间小小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前面已经说过,杜甫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草堂联想。看来这个目是达到,许多游览草堂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座名扬古今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事情。为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依据杜甫诗歌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格局恢复重建“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老妻所画棋盘仍留在石上,他小儿女垂钓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简朴茅屋,又印证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

谢谢大家参观。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公元720xx年,雄姿英发的青年李隆基在长安接受父亲唐睿宗的传位,正式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他就是著名的唐玄宗。与此同时,一个男婴降生于唐帝国属下的河南巩县,男婴取名杜甫,字子美。唐玄宗统治中国四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即先天、开元和天宝。粗略地分,开元年间——从公元720xx年到741年,是唐玄宗励精图治并创造了被称做“开元盛世”的黄金时代,而天宝年间——从公元742年到756年,是唐玄宗疏于政事、奸臣当道,终于导致安史之乱的黑铁时代。

和盛唐大多数文人一样,年轻时的杜甫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行万里路之上,他漫游吴越和燕赵,并与李白和高适在漫游中相交,从此成为相亲一生的知己。青年时代的杜甫除了诗情勃发,同时还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长安就选,杜甫以为机会到了,兴致勃勃地前往应试。然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朝中,怕贤才入选威胁己位,竟然弄出一个无一人及第的结果。对这一荒唐的结果,他反而上表唐玄宗,祝贺“野无遗贤”。杜甫的人生惨遭沉重打击,之后便是被他悲哀地称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旅居生活。十年里,她不断给达官贵人投诗献文,企图得到赏识和推荐。

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这个卑贱、且必须直接欺压底层百姓的职务,被杜甫拒绝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和他的朋友高适的不同性格。高适也痛恨出任县尉,但恨归恨,他到底还是赴任了。这种往好里说叫做能屈能伸,往坏里说叫做得过且地的性格,显然要比杜甫的固执更合时宜。后来高适在政治上飞黄腾达,成为唐代诗人中仕途最得意的人,又一次证明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不得不携家带口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他立即前往凤翔投奔唐肃宗,要求杀敌立功,报效国家。唐肃宗见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慷慨陈词,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虽然品级只是从八品,但专门负责为皇帝上陈谏言,职位较重要。这是命运给杜甫的一次重要机会,可惜这个机会被他耿直的性格给毁掉了。在他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朝中的丞相房琯是个贤臣,因其兵败,肃宗听信谣言罢免了他的官职,杜甫直言为他辩护,给皇帝提意见说:这么好的丞相你不任用,难道还想重蹈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的覆辙吗?皇帝一听,气得半死,差点就下命令把杜甫拖出去斩首。杜甫因此事得罪肃宗,而被贬华州。

公元759年冬天(12月),官场失意、政治抱负破灭的杜甫开始考虑举家迁往成都。杜甫萌生入蜀的想法,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原战乱,民不聊生,继续呆在那儿已不是明智的选择;二是蜀中安逸的生活、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美丽的自然景区都使诗人心生向往,加之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首选之地也是蜀;第三,恰好这时杜甫有个朋友在四川做官,这人就是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他曾屡次捎信叫杜甫到成都来。杜甫经过认真的考虑,终于定下了这次行程。由陇西(今甘肃南部)经天水同谷入蜀,在崎岖的山岭和险恶的栈道上行走了一个月,终于抵达梦中的成都。杜甫靠亲友资助,在成都浣花溪畔选择了一块空地,搭建起几间茅屋,屋前屋后种上一点蔬菜,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以后的日子,杜甫沉浸在成都安闲和舒适中。他曾游逛武侯祠,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760年到765年,其间除流亡今四川三台,阆中一带一年多以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广德二年(即公元765年)5月,杜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确的表述。蜀地虽然以它的山水和温情慰藉了诗人的心,但诗人还是很怀念他的故乡,如今故乡的战事已经结束,年过半百的诗人终于下决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当船停泊在岳阳楼下时,杜甫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人们把他搀扶进当地的一家客栈,一边安顿下来,一边用所剩不多的银两去四处买药。在这举目无亲的他乡客栈,没有人知道这个贫病交加的老人是谁,也没人知道他骨瘦如柴的手曾经写出过多么壮美的诗句。一人伟大的灵魂就这样凄凉地安息在岳阳的客栈里了,享年59岁。在他去世前不久,写下了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回顾了不堪回首的一生,末了,依旧对国家的前途忧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对所忠诚的国家如此牵挂,然而他爱国家,国家却不爱他。

他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虽然以耗尽生命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却没有人去赏识和热爱。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令我们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迹印满了大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三座草堂却都在四川,它们分别位于成都、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都是记录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无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龙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唐末,韦庄就在遗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经历历代十多次培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时,基本奠定了今天博物馆的规模。杜甫草堂博物馆主体是由五重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的,分别是正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另外还有碑亭和茅屋。

【正门】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在唐朝时浣花溪江阔水宽,能行大船。杜甫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浣花溪其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与她秀美的自然景观相吻合的故事。唐代,浣花溪畔住着一位贫家女子,笃信佛教,是位虔诚的居士。有天晚上,她梦见仙人给了一颗宝珠,醒来之后便有了身孕,这位做梦的妇女次年四月初九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女孩后来被做做“任氏”。任氏长大后,也像母亲一样礼佛信教。有一天,任氏在浣花溪边洗衣服,一个浑身长满恶疮的和尚要求溪边洗衣服的妇女们给他洗那件污秽不堪、沾满脓血的袈裟,一同洗衣的妇女们都不肯,只有任氏欣然答应。当任氏把僧袍放进溪水搓洗时,奇迹发生了——只见她每漂衣一次,便有一朵朵莲花,随手而出,漂满小溪。人们无不惊异,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当地人于是将这条小溪命名为“浣花溪”。而浣花溪的真实得名是源于成都的蜀锦。灿若云霞的蜀锦在织成之前,必须放到水里洗濯,称为濯锦;而流经成都的两江水质清澈,是濯锦的上佳选择。于是这里的河流都和锦有了关系,比如“锦江”,其实就是濯锦之江的简称。至于浣花溪,也是濯锦的产物——一匹匹织着花朵的锦在溪水里洗濯,不就如同浣花了吗?“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这就是杜甫抵达成都后写下和浣花溪有关的诗句。此后,浣花溪民不断以变幻多姿的形象和细节出现在老杜的作品里,这条灵性的河,它给老杜带来了安静、优雅和灵感:“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照壁是中式建筑特有的东西,依寺观、祠庙而建,在建筑群与原野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它和中国人“花看半开,洒醉微醺”的处世方法和审美情调相辅相成——有了照壁,门内的景致就不会被一览无余,增加了景观的纵深感和神秘感。

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门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万里桥即今成都的老南门大桥,三国时,蜀国费礻韦出使东吴,诸葛亮亲送到桥头。费礻韦深感此行联吴抗魏,任重道远,临别时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是此桥被称作万里桥。杜诗中的“百花潭”并非今天的成都百花潭,专家考证,可能在今草堂南面、浣花溪上游的龙爪堰一带。(今百花潭是清末成都知府黄云鹄听信当地人之言所误指)。“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十颗简洁的汉字,准确绘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坐标。在这个坐标圆点上,浓缩了一个旷世逸才最重要的三年零九个月,也浓缩了一部芳华绝代的中国文学史。

【大廨】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安放于大廨厅中央的杜甫塑像,出自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之手。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己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仍在向苍天悲怆地发问“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这一尊感人至深的塑像,不但外观极为传神,内涵也无比厚重。透过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骨,杜甫一生饱经忧患、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便已历历如在眼前。再看他那低首捋须、沉思苦吟的神态,诗人忧国忧民的眷眷情怀,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可以用手摸摸大诗人,顺便带回点诗人般的灵气和才气…在1986年,一位伟人曾在此触目相视,久久不愿离去。感慨很深,大家可能都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ps:1、左拾遗: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相当于今天的人事部、组织部职员)2、检校工部员外郎:“工部”为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类似于今天的水利部、交通部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

1958年毛泽东游览了杜甫草堂时,对后人凭吊杜甫草堂的诗句石刻看得十分仔细,盛赞杜诗是“政治诗”。他对大廨前这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则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

大门两侧是一副著名的集古杜句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上联出自于杜诗《曲江对酒》,下联出自《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上下联分别借用杜诗,从匡世济民的思想情操和彪炳天地的诗歌成就两方面褒扬了杜甫,言简意赅。“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这是叶剑英同志1960年3月参观草堂时所赋绝句的前两句。上联借用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美杜甫。下联指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虽受排斥,却至死不悔,他那独有的满腔爱国热情,忠义正气,直冲霄汉,逼近斗牛。(斗牛是星宿的名称)“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这是张爱萍借用杜诗赞美杜甫爱憎分明,在国家艰难时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

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当年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建筑格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萦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

【诗史堂】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此联以杜甫的文章道德比诸葛亮的文治武功,颂扬杜甫象诸葛亮一样,英明永垂天地,也表达了对杜诗成就的崇敬和追怀先贤的感情。耆旧,是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厅正中有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手法雕塑的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以及冷峻的嘴角,准确而凝练的刻画出诗人忧虑国家民族命运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两侧的楹柱上,悬有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草堂时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表达了朱老总对诗圣的崇敬和对草堂名胜的热爱与关怀。

大厅的东壁有陈毅同志所题对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联出自于杜诗,诗人用比兴手法,以松代表美好事物,以恶竹代表腐朽势力,希望代表美好事物的松树快快成长,对代表邪恶的恶竹则主张毫不留情的展出干净。陈毅同志在庐山会议和文革期间多次题写该联,希望正确的思想得到发扬,阻碍我国发展的思想得以遏止。表现了他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的高尚情操。中间立放的是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的像.大家可能会问这里的大圆桌是做什么的。以前的文人墨客来瞻仰杜甫时,就在这里铺纸摆砚,吟诗作对,纪念诗圣。再来看西壁的对联。这是郭沫若老先生用狂草字体题写的对联。大家认得出联上的字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常在诗中以创痍喻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上联指杜甫用诗歌真实,生动的反映出“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的不幸以及唐朝的盛衰之变,不愧为诗中的圣哲。下联则赞扬诗人同情人民的苦难,写了不少反映人民悲惨境遇的不朽诗作,这些诗作震撼人心,犹如波涛巨澜。

在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立放着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东)、李白(西)泥像。大家一定会奇怪,为什么纪念杜甫的地方会有李白的塑像呢?李、杜同为唐代诗坛成就最为突出的大诗人,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虽然两人所走的创作道路不同——杜甫注重现实,李白则极其浪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感情真挚的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长,后来又各自东西,再未见面,但都深深地系挂着对方,特别是杜甫,始终对李白充满敬意,在其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怀念李白的就有十几首,首首都表达了对这位挚友的钦佩和思念。李杜交谊,可以说是文坛上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鉴于这个原因,李白的塑像出现在纪念杜甫的地方,也就毫不足怪了。

【柴门】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门上匾额为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 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万丈光芒”出自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李白杜甫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信有文章惊海内,犹劳车马驻江干”出自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意思就是,我又没有文章名扬天下,何必劳烦你老人家的车马到这溪边来看望我?表面看起来是谦虚,骨里里却是难以自禁的郁闷和自负。而何宇度则巧妙地改“岂”为“信”,改“犹”为“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透过柴门,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才华和疾病。

【工部祠】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的灵魂,里面供奉着杜甫塑像,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这重殿作了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落款为:咸丰甲寅人日由果州暂回省署次杜公祠题此学使道州何绍基。咸丰甲寅,即1854年,时距重修工部祠已经三十三年了。何绍基,湖南道州人,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学政,相当于现今的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旧俗: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老杜隐居草堂期间,时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的好友高适普在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时写诗怀念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九年以后,杜甫已经离开成都,飘泊到湖南湘江,而高适已经去世。一天,他偶然从书箧中翻出这首诗,重新读到九年前故人的人日寄诗,联想到自己处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惨境地,不禁睹物生情,潸然泪下,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抒发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传为佳话。

何绍基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对高、杜人日唱的雅事烂熟于胸。1854年,他从果州(今南充)主考归来,返蓉途中就构思女孩子这副对联。为了与对联中的人日归来相符,他抵达成都后没有回家,而是直奔草堂,特意在郊外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是初七人日,他来到草堂一挥而就,写下了这副草堂里著名的对联。对联的高明在于,它既缅怀了杜甫,也隐然以杜甫的继承者自居。此联一出,引来文人墨客竞相模仿,此后,人日游草堂也成了成都一大风俗。

进入祠堂,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陪祀的则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工部祠祭祀的当然是杜甫,他是草堂的主人,这时曾有过他的生活和他的诗。但按我们祖先的习惯,祭祀某个大伟人大名人的祠堂,往往得拉一两个和大伟人大名人有关名气稍小些的伟人名人坐在一起,接受后人的香火或顶礼膜拜——这叫做“配享”,也叫“配祭”。比如祭祀孔子的文庙,一般都有亚圣孟子和理学家朱熹的位置,而祭祀关羽的关帝庙,则少不了关平和周仓。那老杜以后的诗人,谁有资格坐在他老人家的身边,一起享受这千载以降的香火呢?祠内清人钱保塘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已经揭晓了答案。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宋两贤就是剑南诗派的代表南宋诗人陆游和江西诗派的代表北宋诗人黄庭坚,这在宋代诗歌中居于主流位置的两派,都曾深受杜甫的影响。其次,与杜甫一样,陆游和黄庭坚都是外乡人,同样和四川有不解的缘分。陆游原籍浙江山阴,但四川对这位爱国诗人而言,已经不仅是第二故乡的概念,更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记忆。江西人黄庭坚仕途不顺,被贬四川,曾在宜宾居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昔年他喝酒吟诗的流杯池,现已成为宜宾的一大景点。

【碑亭】在工部祠的东侧,有一座以茅草作顶的碑亭,上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其笔力浑厚,笔姿秀润,这是果亲王允礼所题,正门上的“草堂”二字就取自其中。爱新觉罗.果亲王允礼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雍正初,被封为多罗果郡王,以后又晋封为亲王,世称果亲王。允礼爱诗文,好书画,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宁,送 喇嘛回西藏,路经成都,拜谒草堂,题写了“少陵草堂”四字,后镌刻成碑。杜甫草堂为什么又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这一带居住过。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原叫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在没有重建茅屋时,人们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在这摄影留念。少陵碑亭也因此成为草堂和成都一个象征性建筑。

【茅屋】我们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就可以看到一座茅草覆顶,黄泥涂壁的典型川西农居建筑。我们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茅屋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几株大树,一座简化了的此门,还有一眼水井,以及环绕的芭蕉和其他灌木,它们簇拥着一座川西民居式的茅屋。茅屋的正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每一间房都入进了相应的家具,桌椅、石磨、水缸等,园内则按杜甫写下的诗句“入门四松在”,“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而种植了松树,桃树,还有菜畦和药圃以及水井都是在杜诗中多次提及的。大家可以进去参观,这石桌凳就是杜甫一家娱乐休闲的地方了。大家请看这棵楠木。杜甫非常喜欢爱这棵楠木,他枝繁叶茂,可以遮雨,避暑,诗人也常在树阴下吟诗。可一次暴风雨将这棵楠木连根拔起。诗人异常伤心,写下“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的诗句。为了告慰诗圣在天之灵,现在草堂内四处都种上了楠木。楠木,松树和竹子是杜甫最喜欢的三种植物,也可由此看出诗圣刚直不阿,高风亮节。

【浣花祠】这浣花祠是为谁所建呢?又为何取这样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在我们在进大门之前介绍浣花溪时,曾述及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住在溪边的任姓姑娘,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就是这位从小就不同寻常的任姑娘,后来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成为一代巾帼英雄。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任姑娘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纳为妾。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距杜甫离开成都仅三年),崔宁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宽留守成都。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叛乱,率精兵数千进犯成都,崔宽不能抵御,形势十分危急。在此紧要关头,任氏毅然拿出家财十万,招募勇士千人,由她亲自指挥终于击溃了叛军,使成都百姓免于涂炭。由于任氏保卫成都,维护统一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被封为“冀国夫人”。冀国夫人任氏保卫成都,名垂青史,受到人们的尊崇。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便在其乡里的浣花溪畔为她建立祠宇,与杜甫草堂和梵安寺(今草堂寺)相邻,其祠称“冀国夫人祠”。但因任氏的出生和事迹与浣花溪有关,故人们多称她为“浣花夫人”,称其祠为“浣花祠”,这样反更亲切,也更具传奇色彩。现在的浣花祠,为清代重建,祠内原有浣花夫人泥塑像,惜乎毁于文革中。1982年,由四川省雕塑家赵叔同先生重塑浣花夫人像。塑像着重表现了这位女中豪杰英武果敢的气概,令人怀想起她亲率勇士保卫成都所建立的殊勋。祠内正殿两侧悬有清代大学者俞抛所撰,现代人江庸补书的一幅槛联:新、旧书不详冀国崇封,但传奋臂一呼,为夫子守城,代小郎破贼;三、四月历数成都盛事,且先邀头大会,以流筋佳节,作设帐良辰。此联构思巧妙,追古抚今,时空交错,文采飞扬,对仗工稳,堪称佳作。上联追述史实,赞誉浣花夫人的英雄事迹,是纵写;下联则记叙三、四月的邀头大会为成都游赏活动中之最盛者。

【花径和影壁】杜甫当年营建草堂,为美化环境,曾在堂前屋后遍植花果树木。杜甫客居草堂时,曾在《客至》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见“花径”是一条两旁栽满花木,通向草堂的小路。当我们今天行走在这红墙夹道、藤花匐墙的“花径”时,依稀能想见杜诗描写的当年景色。在花径的东端入口处挂有由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所书的“花径”一匾。门楹两旁,有郭沫若先生撰书的对联:“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此联巧妙地将花径二字分别嵌入联首。上联意指草堂内迎风摇曳的似锦繁花,有如人们在欢跳红绸舞,下联则谓此花径可通向春色满园的草堂。

在影壁上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劝业道(清光绪三十四年之后,各省陆续设置的一种官署名,其职责是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道尹周善培曾在草堂寺通草堂内墙上大书“草堂”二字,以碎瓷砌就,但在文革中被毁。今花径照壁上所嵌“草堂”二字,为其弟周竺君所书。作为草堂的标志之一,此处被称为“草堂影壁”,党和 毛泽东、朱德摄影留念。毛泽东有一幅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他老人家反背着手,站在影壁前细细观看,因此他留给我们的只是他的背影――这是不多的几张毛老人家的背影照之一。

【大雅堂】与诗史堂和大廨这些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古董不同,大雅堂是20xx年才建成开放的。堂前正中的空地上,立了一尊杜甫铜像。他双眉紧皱,低着头,好像坐在高处俯看脚下。这是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的老杜像,取材于杜甫离开成都后的悲惨晚年。那时候,杜甫漂泊在今天的川东,他坐在江崖上,俯视着脚下的流水,他看到的情景,杜诗有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既然是集大成者,那么他就必然有其源流,也有其传承。故此,大雅堂里集合了十十倍一诗人,他们和杜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杜甫的战友、同伴、兄弟,他们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绕不过去的高峰。他们是以下十二位不同时代的诗人。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诗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潜(渊明):晋宋时期诗人,代表诗句有:“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四川射洪人。代表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维: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代表诗句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被誉后“诗仙”。代表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盛唐诗坛的三大诗人之一。代表诗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商隐:唐代诗人,代表诗句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代表诗句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庭坚:北宋诗人、书法家。代表诗句有:“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陆游:南宋诗人,代表诗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代表诗句有:“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代表诗句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正中的墙壁则以平面的方式留给了草堂的主人杜甫,这是一幅大型磨漆壁画,长十六米,宽四米,足足有六十四个平方,相当于一间宽大的客厅的面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磨漆壁画。杜甫被诗歌紧握的一生徐徐展开,它以色彩和图像的形式,把一个诗人的命运浓缩在这壁画上。

好了,杜甫草堂的参观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我是杜甫草堂旅公司来,大家可以叫我“小郝。”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宝贵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名字由来,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

其实,浣花溪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一首《绝句》作生动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句子,它点明草堂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地方,它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百花潭公园,现在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如此命名。

厅中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一生和他忧国忧民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转折时期,经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他传世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思君、忧国、爱民情怀,还因为他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思想及其诗歌创作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这副对联,所以他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纪念祠堂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 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今日草堂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这两者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中心建筑。因为杜甫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杜甫和他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 “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草堂曾经有过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木栏, “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样子。现在“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 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 这本是诗人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意思就变成赞誉之辞:您先生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呢!

碑亭

工部祠东边有一间小小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前面已经说过,杜甫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草堂联想。看来这个目是达到,许多游览草堂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座名扬古今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事情。为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依据杜甫诗歌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格局恢复重建“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老妻所画棋盘仍留在石上,他小儿女垂钓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简朴茅屋,又印证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

谢谢大家参观。

关于绝句杜甫读书心得体会如何写九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我是杜甫草堂旅公司来,大家可以叫我“小郝。”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宝贵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名字由来,还有一段动人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

其实,浣花溪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一首《绝句》作生动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句子,它点明草堂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地方,它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百花潭公园,现在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如此命名。

厅中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一生和他忧国忧民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转折时期,经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出来。他传世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思君、忧国、爱民情怀,还因为他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思想及其诗歌创作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这副对联,所以他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纪念祠堂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 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今日草堂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这两者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中心建筑。因为杜甫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杜甫和他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 “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草堂曾经有过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木栏, “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样子。现在“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 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 这本是诗人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意思就变成赞誉之辞:您先生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呢!

碑亭

工部祠东边有一间小小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前面已经说过,杜甫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草堂联想。看来这个目是达到,许多游览草堂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座名扬古今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事情。为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依据杜甫诗歌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格局恢复重建“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老妻所画棋盘仍留在石上,他小儿女垂钓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简朴茅屋,又印证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

谢谢大家参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