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 教育指南心得体会(三篇)

  • 上传日期:2022-12-23 04:44:40 |
  • ZTFB |
  • 8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教育指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今天我想根据情况给大家讲几点:

第一点,我们学校总结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简单地说,就是三法三式。

什么是三法?这是与学生思维水平相适应来说的。就是“核心点突破法”。主要解决教学中有无有效问题、问题太滥而造成学生思维度不足,思维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兴奋点激活法”。针对班级学生思维水平差异,科学地设置各类水平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进入有效思维的状态,都有兴奋点。三是“生成点拓展法”。抓住学生课堂上节外生枝和“思维盲点”,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什么是“三式”?这是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宜来说的。就是“循环交互式”——与不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问题解决方式交互使用。对号入座式——针对不同班级的主流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策略。自主选择式——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们课堂教学开展的活动得到了上级的肯定,xx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予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

第二点,我们开发了《美在于发现——美石的收藏和欣赏》的校本课程。原则一是平中见美——不求高档化。在日常生活中,到大自然去,发现美石,能收集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二是实中求真——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三是不买不卖——没有商品化。不能进行买卖,一定要自己捡的。我们的做法是,可以和父母及长辈一起收集,欣赏,评鉴。但一定要自己亲历亲为。我们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性,也开展评比活动。这里讲一个事例。有一个孩子为了得奖,父母到市场化钱给孩子买了一块奇石,得奖了,学校得知后收回了获奖证书,并批评了学生和家长。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奖,也不是为了收藏。而是让学生走向自然,发现自然之美,从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道理说明后家长也都很配合,现在我们收集了很多石头,不乏有些具有收藏价值。普通的石头,我们也开发利用,用沙盘进行盆景创作。使孩子捡来的每块石头都派上用场。其实,每个人不是也是这样的吗?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过程,想法,感受写下来,一起交流。孩子们是有许多话可以写的。这项课程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肯定。

第三点,我们学校还创新教师备课——必做和自选相结合;创新教学检查机制——定期和随机相结合;创新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上课和教研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因为时间限制,我不能展开讲一些教育故事,如果感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共同探究。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将不断探索。

推荐教育指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二

教育始终被社会视为推动社会进步有力武器,教育问题倍受关注,义务教育、高职教育、高等教育如今在我国取得了较快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功不可没,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一样,都是在探索中前进,难免会存在不足,本委现特就此找出相关问题,并提相应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1年历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教育改革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也已进行了15年,其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见成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素质型人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尚存的各种与教育息息相关问题:

1、口号天天喊要给中、小学学生“减负”,但现实是学校的实际操作并未给学生“减负”,课余家教之风盛行,学生负担未减反增;

2、高等院校为社会输出的本应是应用型人才,但由于高校教学的专业设置并未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导致课堂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用人单位难招到合适人才,学生则存在毕业则失业的双重尴尬;

3、扫盲工作关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在各地的扫盲工作中,教育过程走形式、考试找人代替现象非常严重,扫盲率完成得不错,但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扫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这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4、不少80、90后青年,思想浮躁,缺乏斗志,不愿付出只求收获,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离实际。

如何针对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进行教育改革,如何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如何矫正身系祖国未来的下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解决的思路

1、给中、小学学生“减负”,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把学生“减负”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从政府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到教育部门负责人,到学校校长,再到班主任甚至任课老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在教育综合考核评定工作中引入“减负”工作考核指标,实行“减负”工作不落实的一票否决制,不断规范教育市场,严禁学校老师变相给学生加负;

2、高校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的方针,加强调研,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改革工作,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挂钩,增加工作技能方面的课程,真正为社会及时提供所需人才,同时也解决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扫盲工作形式化,缘于工作方式“一阵风”,监督机制不到位,所以要使扫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得将扫盲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工作力度,同时建立起畅通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的考评监督;

4、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应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内容,同时建立起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推荐教育指标解读心得体会总结三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好教师应该既是严师,又是良友。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就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抓住学生的心理,去激活学生的心。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情感教育

人的成才有智商、情商和外界因素几个方面协调进行。其中情商的作用不可低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惜对子女的财力投资,但许多家长忽略了情感教育;而孩子渴望理解、渴望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愿望,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引航员。尤其是中等生,他们的智力、能力并不差,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心念不专、思想压力小,所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其它方面都无较理想的成绩。面对他们,我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老师的辛勤和父母的劳苦来感染他们,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师只要掌握差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耐心地辅导和帮助,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差生也是会转变的。课堂提问要照顾差生,让差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即使答不出来也不要训斥,尽量启发他回答出来,让他享受成功的喜悦,从中得到鼓励,增强自信。

教师的课后辅导是转变差生的一个好机会。教师要多鼓励差生提问题。一旦差生提出问题,教师要热情优先给予解答。这对差生精神上是很大鼓舞,同时也是差生转变的开始。给差生讲问题时,要启发诱导差生积极思考,能考虑出答案的,要给予表扬,说他脑子灵、聪明等,以满足中学生强烈的争胜心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验+反思=成长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心理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加强,跟教师生动而善于启发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跟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活跃密切相关。教师除认真设计好每节课外,还要注意化学知识和语言美的关系。例如,讲考试经验时 说我们都是经过分子、原子、离子的高速碰撞,一定会临危不乱,考出高水平。化学知识在教学语言中的运用,新颖、别致,既增强学生学化学的乐趣,又让学生提高了文学修养,领悟到学习化学知识的必要性。这种兴趣一旦稳定下来将成为学生学化学的催化剂,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