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心得体会(模板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06:44:59 |
  • ZTFB |
  • 8页

细心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为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总结对象和时间范围。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客观地分析自己在这段时间内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找出原因和改进方法。此外,我们还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书写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层次清晰,突出重点。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表达,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我们总结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欢迎大家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你会有一些收获和启示。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一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坚持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不断强化作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逐步形成管理网格化、保障标准化、服务精细化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让城市更具活力。

该市建立健全市、旗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不断强化各级作用发挥。市级层面,发挥总调度作用,建立市直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城市各领域党组织形成合力;旗区层面,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通过打造“白领e家”、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双孵化”等方式,调动辖区各方面参与城市基层党建的积极性;街道层面,发挥轴心作用,通过设立“大工委”,实行“轮值书记”“兼职委员”等机制,凝聚区域力量;社区层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该市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础保障,推进共驻共建。在阵地联建方面,通过多元化投入、政策化支持、标准化建设的方式,实现阵地全覆盖,同时,整合一站式服务大厅,与居民自治组织和专业社会组织、驻区单位联建共用,进一步提升阵地利用率,确保有地方议事;在队伍联育方面,通过考试录用、社会招聘、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为社区充实人员力量,确保有人管事;在经费联筹方面,按照财政资金投入一点、驻区单位协助一点、社会力量补充一点的形式进行筹集,另外,通过“公益创投”“红色众筹”等方式,鼓励驻区单位设立“堡垒保障金”“先锋引领金”等,确保有钱办事。

针对城市居民多元化需求,该市充分整合街道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融合居民自治、志愿服务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一核心三融合”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品牌化志愿服务,认领社区“微心愿”,实现服务与需求高效对接。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成立社工师联合会,持续培养社工人才,培育专业社会组织。借助“智慧党建”平台打造全市智慧党建总控调度中心,探索建立街道社区信息发布平台、城市居民“一键式”数字呼叫系统、“社区e家”电子信箱等平台,居民在家就能咨询就业创业、小区物业管理等有关政策制度。去年,共收集居民各类意见建议5000余条,帮助协调解决小区路灯维修、居民家政服务等各类问题4000余件。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二

脱贫摘帽是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参与这个过程中,参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我曾有幸参观了山区的脱贫摘帽基地,并深受感动。在这次参假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到参假的重要性。

在参假之前,我对于脱贫摘帽并不是非常了解。然而,当我身临其境地见到了贫困地区的人民努力摆脱贫困的场景时,我深深地认识到参假的重要性。通过参假,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贫困地区的人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困难,进而更加理解他们的需求。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第三段:体会到参假的帮助。

在参假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参假的巨大帮助。首先,参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从而更好地把握开展扶贫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其次,参假可以唤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更加关注和关心贫困地区的人民,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最后,参假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改进自己的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段:体悟到参假的意义。

通过参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参假的意义。首先,参假是一种互助互学的渠道,通过与贫困地区的人民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其次,参假是一种关爱的表达,通过参与他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传递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度。最后,参假是一种使命的践行,只有亲身经历和参与,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第五段:总结。

通过参假,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参假的重要性和帮助,体悟到了参假的意义和使命。参假不仅是一种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的方式,更是一种关心和关爱的表达。我相信,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定能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让更多的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梦而奋斗!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三

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广西凌云县紧紧围绕11360户50619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全县脱贫摘帽目标,创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建保障、移民助力、能力提升工作模式,精准施策,奋力冲刺,全县脱贫攻坚稳步推进。以来,全县累计实现3.82万贫困人口脱贫,3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5.43%降至6.21%,—连续三年荣获广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一等奖。20,凌云县力争实现8000人贫困人口脱贫,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2%左右,实现高质量整县脱贫摘帽。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凌云县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先锋行”活动,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标准化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星级化管理基层党支部,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五旗争创”活动,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普访、大督查、大兑现”5大专项工作。项目化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工作队伍全配强、基础资产全整合、发展基金全覆盖、资金监管全过程、发展效果全达标“五全”目标。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凌云县不断做大茶叶、桑蚕、油茶、乌鸡“三张叶子一只鸡”产业,仅“三张叶子”产值就达10.94亿元,全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充分利用“凌云白毫”“凌云牛心李”“凌云乌鸡”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加大产业奖补和金融扶贫力度,努力实现乡乡有园、村村有点。立足生态资源,全面发展生态产业,打造旅游扶贫示范点,提升浩坤湖、茶山金字塔、泗城古州府三个aaaa级景区,擦亮城古、茶香、湖秀“三张名片”,助推旅游扶贫提质增效。20凌云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聚焦公共服务,全力保障民生。统筹推进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就业创业等各项政策落实;加强扶贫资金运行监督,确保真正惠及贫困群众。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五个一行动”,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配齐配强家庭医生,提高签约服务效率。

聚焦基建保障,促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创建“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抓手,全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大美凌云”。全面打通县乡村交通“毛细血管”,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更好保障。强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困难。

聚焦移民搬迁,切实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在全县16个安置点3295户15925人搬入新家的基础上,营造干净、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落实产业扶持和促进就业创业计划,健全完善后续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土地流转、开办扶贫车间、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企业就近务工等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能致富。

聚焦能力提升,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全面兑现各种教育补贴。以村级脱贫攻坚“八个一”宣传工作、农家夜校为载体,全面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脱贫光荣自尊教育”五大教育活动。实施“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和“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完善转移就业奖补方案,鼓励贫困户积极就业。

【党委党建范文】二。

2月13日19点30分,春节后上班第三天,河南新乡市的15.96万名农村党员便通过一根网线集中起来,共同聆听“改革先锋”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讲党课。

怎样改革创新求发展?怎样敢于担当争一流?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通过远程电视直播向全市党员传达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深情讲述了自己40年如一日扎根农村的经历,畅谈了唐庄镇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做法。

由此,“远程夜校”教育模式在新乡全面开启。依托河南省远程教育“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阵地强、技术新、覆盖广的资源优势,每月固定开讲一次,重点突出帮助基层党员第一时间了解熟悉各项政策和精神。新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乐新表示,要围绕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增强本领和能力方面做文章,把“远程夜校”打造成新乡广大党员锤炼党性的网上熔炉、不断提升能力的加油站、服务群众的动力之源。

“远程夜校”把远程和夜校有机结合,实现全市123个乡镇(街道)3642个村(社区)党员的集中培训,有效破解了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难题。

原阳县齐街乡交通闭塞,是资源匮乏的传统农业乡镇。“远程夜校一不用出村,二不挤占上班时间,三不影响工作,这种集中培训方式特别切合农村实际。”齐街乡党委书记张传涛说。

辉县市南寨镇北寨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这种既集中又灵活的授课方式,非常贴近基层实际,帮助大家解答了许多困惑,也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参加过学习后,北寨村党委书记马海林兴奋不已。

形式灵活,内容也有吸引力。封丘县王村镇小城村党支部书记郭祖良,在与吴金印视频互动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脱贫攻坚怎么抓、乡村振兴怎样搞、基层党组织怎么建,吴书记的一堂党课让我豁然开朗。”

除了远程电视,广大党员还可以通过“智慧党建”手机app实时收看“远程夜校”。设在广东大亚湾的长垣县东方防腐公司第八党支部,2月13日也通过在线视频收看了直播。党支部书记姚铭凯说:“吴金印书记‘干好工作没有止境,要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表态,让我们很受感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也要向吴书记学习,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外展现新乡人形象,展现河南人形象,向先进看齐,为家乡争光!”

【党委党建范文】三。

站在4000多亩银杏园的观景台上,眼前棵棵银杏伸枝展叶,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党支部书记沈腾香眉目之间都是盈盈笑意。

经过漫长的生长期,越来越多的银杏树终于结上了“希望”的果实,成了南坑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沈腾香当选为南坑村党支部书记后,就开始“种”希望。

过去的南坑村是个“山上没资源,人均八分田,砍柴卖草换油盐,养一头猪等过年”的贫困村。因水土流失,老百姓想种.种不了、想养养不了,收入很少,南坑村也因此被称为“难坑”。

南坑村贫穷在山,致富也在山。要脱贫致富,首先要治理水土流失。上任后,沈腾香组织全村党员和种养能手到漳州西坑村学习取经。回来后,组织干部、党员开展讨论,结合南坑村实际,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沈腾香提出了“山上种果树,庭院养鸡、猪,能源用沼气,耕地烟稻菜”,实施“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的发展思路。

当时种果不容易,每个果穴要挖一米见方,要下6担农家肥,动员宣传收效甚微。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南坑村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要种果10亩以上,养猪5头以上,带头示范。3年后,初试结果的油柰卖到3元一斤,看到这样可观的收入后,村民们便主动在山场种了20亩油柰、银杏。

“原来砍树卖,山秃了,后来养猪,水臭了,要真正实现生态经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沈腾香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感受非常深刻。尽管沈腾香家的养猪场已经按生态养殖场标准改造,但是年年初,她毅然主动带头,提前关闭了自家养猪场。在她的带领下,短短半年,南坑村就完成了猪场拆除工作。

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沈腾香还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使当地妇女成为种植、培育银杏的主力军。20多年来,沈腾香带领南坑村妇女走出家门,耕山种果、育林护林、绿化荒山,积极投入到水土流失治理中。她发挥“巾帼示范村”、村“妇女之家”的阵地作用,组织妇女交流种植经验,解决技术难题,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生态经济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南坑村因此成为南方人工培育和种植银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最成功的村。

南坑村从一个山光人穷、严重水土流失的村子,变成了现今的全国、省级文明村。如今的南坑,青山连绵、绿树葱茏,银杏、油柰、桃、李满山,成为远近闻名的“闽西银杏第一村”、生态旅游示范村。休闲观光、果园采摘、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去年,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5户49人已全部脱贫,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

不久前,被评上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后,沈腾香是这样想的:带领全村人民努力奔跑,让更多妇女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发展“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深度融合,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绿色南坑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党委党建范文】四。

“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3月8日,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我的眼泪一下子出来了。作为村干部,我们对这句话有着强烈共鸣。

这几天,我和王能干、陈燎原、胡五清等几位湖北团的基层干部代表畅谈乡村振兴中的酸甜苦辣,大家一致感叹,我们赶上了农村发展的新时代。从精准扶贫到支持农村创业,从“四好农村路”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土地确权到促进“三产融合”,政策的“大礼包”一个接一个,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派生机勃勃,人们干劲十足。

在工作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当代表就要在深入基层的调研履职中关注真问题、提出好建议,当村干部就要在对政策文件的学习贯彻中寻找农村发展的良方。这一年来,我心心念念的,就是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为此,我不仅走遍了大市村的家家户户,还在省内多地开展调研。

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些农村常见的慢性病没有被纳入医保范围,给脱贫攻坚带来难题,为此,我提出进一步扩大慢性病医保目录的建议;发现一些返乡创业项目受困于建设用地少而无法扩大生产,又提出尽快整治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以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这几天的分组审议中,我的调研思考引发了代表们的讨论,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我受益匪浅。

这几天,我和多位代表一起讨论“三农”工作时说:我们觉得棘手的问题,中央都有对策;农民的衣食住行,中央都有安排。乡村振兴的前景令人憧憬。

记得刚从广州回乡当村党支书时,经常有人问我,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来到贫穷落后的山村能干啥、图个啥。其实,干的就是乡村振兴的事!图的就是村民们的幸福美好生活!

底气足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的韧劲。但我知道,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奋斗,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终会实现。

村里的老党员说,新时代在农村工作是件幸福事。确实,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值得尽情挥洒青春。

【党委党建范文】五。

如皋市紧扣“五个基本”要求,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示范”建设,牢固树立“标准决定质量”理念,通过分批推进、分层保障、分类评定,打造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升级版。

分批推进,突出“硬件”高质配备。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做优“党费暖基层”工程,实施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巩固326个达标村(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成果,投入314万元配套村(社区)服务设施、规范“一厅三站五室”功能区域设置,确保战斗堡垒筑优筑强;大力推进“两新”党建“红领工程”,培育形成17个“红领党务通工作室”,招收“两新”党务工作者学员327人,依托工作室开展党员冬训工作20余场次,实现“两新”组织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各镇区结合自身特色,个性化打造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成立了新能源汽车、花木商圈等主题党群服务中心,卫健委、检察院、税务局等机关部门建设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生活馆。

分层保障,突出“软件”高效运转。强化队伍保障,实施“头雁工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机制,选派130多名机关年轻干部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联助书记;创新制度保障,出台《如皋市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实施细则》《关于深入推进“书记项目”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通知》等文件,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对各单位组织生活实行月度点评、季度观摩,确保组织生活制度有落实、执行不走样;加大经费保障,落实城市社区每年不低于20万元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和农村每年不低于30万元村级运转经费,健全机关党员每人每年600元党建活动经费制度,不断提高党费返还比例,确保基层党组织干事有底气。

分类评定,确保“监管”高标执行。强化分类督查评析,抽调人员定期指导督查各镇区各单位党建标准化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暗访巡查、实地核查和通报分析,及时下发“审核通报单”和“整改通知书”;推行分类定级评比,依据村(社区)、机关、“两新”、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项目清单,结合日常督查验收结果,表彰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和明星党组织书记;做实分类述职考评,落实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开展各级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述职评议17场次,评出压力动力,促进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四

2月13日19点30分,春节后上班第三天,河南新乡市的15.96万名农村党员便通过一根网线集中起来,共同聆听“改革先锋”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讲党课。

怎样改革创新求发展?怎样敢于担当争一流?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通过远程电视直播向全市党员传达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深情讲述了自己40年如一日扎根农村的经历,畅谈了唐庄镇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做法。

由此,“远程夜校”教育模式在新乡全面开启。依托河南省远程教育“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阵地强、技术新、覆盖广的资源优势,每月固定开讲一次,重点突出帮助基层党员第一时间了解熟悉各项政策和精神。新乡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乐新表示,要围绕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增强本领和能力方面做文章,把“远程夜校”打造成新乡广大党员锤炼党性的网上熔炉、不断提升能力的加油站、服务群众的动力之源。

“远程夜校”把远程和夜校有机结合,实现全市123个乡镇(街道)3642个村(社区)党员的集中培训,有效破解了党员教育培训的组织难题。

原阳县齐街乡交通闭塞,是资源匮乏的传统农业乡镇。“远程夜校一不用出村,二不挤占上班时间,三不影响工作,这种集中培训方式特别切合农村实际。”齐街乡党委书记张传涛说。

辉县市南寨镇北寨村地处太行山深山区。“这种既集中又灵活的授课方式,非常贴近基层实际,帮助大家解答了许多困惑,也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参加过学习后,北寨村党委书记马海林兴奋不已。

形式灵活,内容也有吸引力。封丘县王村镇小城村党支部书记郭祖良,在与吴金印视频互动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脱贫攻坚怎么抓、乡村振兴怎样搞、基层党组织怎么建,吴书记的一堂党课让我豁然开朗。”

除了远程电视,广大党员还可以通过“智慧党建”手机app实时收看“远程夜校”。设在广东大亚湾的长垣县东方防腐公司第八党支部,2月13日也通过在线视频收看了直播。党支部书记姚铭凯说:“吴金印书记‘干好工作没有止境,要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表态,让我们很受感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也要向吴书记学习,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外展现新乡人形象,展现河南人形象,向先进看齐,为家乡争光!”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人口脱贫摘帽。为了更好地了解脱贫摘帽的过程和贫困地区的变化,我参加了一次脱贫攻坚巡回参观活动。通过此次参观,我深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与希望,也对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将结合参观所见所闻,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脱贫攻坚需要坚强的政府领导和人民共同努力。参观中我看到,各个村庄都设有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担负着帮扶贫困户、推动产业发展等重要任务。而在村庄的发展中,贫困户也主动参与,积极拓宽增收渠道。例如,有位村民开办了家庭农场,通过养鱼和种植水果蔬菜等方式增加了家庭收入。这些都是脱贫摘帽的重要举措和成果,离不开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

其次,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我参观了一所位于山区的小学,那里的孩子们虽然生活环境简陋,但他们却充满了热情和欢笑。在校园参观中,我发现学校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源,鼓励孩子们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认识到,只有打破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格品质,才能真正改变他们的未来。因此,加强教育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拿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再次,产业扶贫有助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参观途中,我看到有不少村庄发展起了特色产业。例如,有的产业基地兴办了辣椒种植、茶叶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这种向产业转型的方式,对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技术培训和经济支持,能够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起产业,实现自立自强。

最后,户籍制度改革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我在参观中了解到,国家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给予了重视,通过创新方式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扶贫工作,使他们能够在本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一方面促使了贫困户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为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发展渠道。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脱贫攻坚巡回参观活动,我不仅对贫困地区的情况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也对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认识到,脱贫攻坚需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和户籍制度改革是脱贫摘帽的重要手段。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加大力度,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让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六

今年2月25日,是我国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周年。

从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精神感召下,从伟大胜利中不断汲取前行力量,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建功立业。

初心永恒,奋斗不息。

新年春节过后,2月21日,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开学,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内。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又一次踏上了熟悉的家访路。尽管她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但这样的家访10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

这位近65岁的校长,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这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至今已帮助近2000名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带着这份信念,她抱着病躯点亮万千大山女孩的梦想,照亮她们的前程。

为斩断穷根、防止返贫,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不断取得新成绩——。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更健全。2021年,全国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长16.9%,增速比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6.4个百分点。

脱贫劳动力就业更稳固。2021年,通过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增加乡村公益岗位等举措,共促进3145万名脱贫劳动力通过务工就业,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4.2%。

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更快。2021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全年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52.6亿元,支持180万户发展生产。

精神之光,激励斗志。

多年来,“夏森”这个名字,温暖着贫困地区孩子的心。

夏森14岁投身革命,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离休后仍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用于改善陕西、江西等地贫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并设立“夏森助学金”,帮助许多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出现感人一幕:领奖台上,当坐在轮椅上的97岁的夏森老人,颤巍巍想站起身来的时候,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弯下腰双手颁给了她证书。

白晶莹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她担任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成功带动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数千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脱贫攻坚期间,全国1800多名扶贫干部或工作者用生命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

2021年清明节,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墓前摆满鲜花,当地百姓一直深深怀念着她。她墓前汉白玉的扶贫日记雕塑,令人动容。

如今的百坭村不仅实现贫困人口“清零”,还办了村集体企业,砂糖橘、清水鸭、油茶产业更兴旺。村里又多了几位主动回村的大学生,他们表示要接过黄文秀的接力棒,踏上新征程。

脱贫攻坚精神之光,永照来者。

开拓创新,振兴乡村。

1月20日一大早,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的脐橙基地里,村民们忙着为新订单打包发货。脐橙丰产,村民们满心欢喜。

前一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在朋友圈为“下庄天路”脐橙带货。

当年,毛相林为打破世代闭塞于大山的宿命,誓言“路不通,不罢休”,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出山路。如今,村民们在这位老支书的带领下,又一次立下誓言:“不致富,不罢休!”

作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进深山、走边陲,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吉林汪清、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食用菌已在全国多地形成大产业,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利用特色资源,打造本乡本土的特色产业,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李玉说,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性,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中央还将推动财政、金融、土地等帮扶政策以及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等帮扶资源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集中资源和力量加快补齐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短板。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我们坚信,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将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力奋进,谱写新征程最美华章。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七

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广西凌云县紧紧围绕11360户50619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20xx年全县脱贫摘帽目标,创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基建保障、移民助力、能力提升工作模式,精准施策,奋力冲刺,全县脱贫攻坚稳步推进。20xx年以来,全县累计实现3.82万贫困人口脱贫,3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5.43%降至6.21%,20xx—20xx年连续三年荣获广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一等奖。20xx年,凌云县力争实现8000人贫困人口脱贫,1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2%左右,实现高质量整县脱贫摘帽。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凌云县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先锋行”活动,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标准化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星级化管理基层党支部,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五旗争创”活动,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普访、大督查、大兑现”5大专项工作。项目化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工作队伍全配强、基础资产全整合、发展基金全覆盖、资金监管全过程、发展效果全达标“五全”目标。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凌云县不断做大茶叶、桑蚕、油茶、乌鸡“三张叶子一只鸡”产业,20xx年仅“三张叶子”产值就达10.94亿元,全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充分利用“凌云白毫”“凌云牛心李”“凌云乌鸡”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加大产业奖补和金融扶贫力度,努力实现乡乡有园、村村有点。立足生态资源,全面发展生态产业,打造旅游扶贫示范点,提升浩坤湖、茶山金字塔、泗城古州府三个aaaa级景区,擦亮城古、茶香、湖秀“三张名片”,助推旅游扶贫提质增效。20xx年凌云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聚焦公共服务,全力保障民生。统筹推进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教育扶贫、就业创业等各项政策落实;加强扶贫资金运行监督,确保真正惠及贫困群众。全面实施健康扶贫“五个一行动”,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配齐配强家庭医生,提高签约服务效率。

聚焦基建保障,促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创建“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抓手,全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大美凌云”。全面打通县乡村交通“毛细血管”,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更好保障。强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困难。

聚焦移民搬迁,切实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在全县16个安置点3295户15925人搬入新家的基础上,营造干净、文明、舒适的居住环境。落实产业扶持和促进就业创业计划,健全完善后续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土地流转、开办扶贫车间、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企业就近务工等方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能致富。

聚焦能力提升,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坚持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全面兑现各种教育补贴。以村级脱贫攻坚“八个一”宣传工作、农家夜校为载体,全面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脱贫光荣自尊教育”五大教育活动。实施“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和“雨露计划”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完善转移就业奖补方案,鼓励贫困户积极就业。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八

摘帽县,位于某省某市的一个小县城,以前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有幸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摘帽县的变化。在这里,我不仅体会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还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力量。以下是我对摘帽县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在摘帽县的乡间小道上,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面前。四季轮转,山峦青翠,蓝天白云与绿树交相辉映。这里的乡村道路修建整齐,干净整洁,沿途的花坛花草的种植也布置得井然有序,色彩斑斓。远离城市的喧嚣,摘帽县的乡村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第二段:当地人民的勤劳智慧。

摘帽县的人民勤劳智慧,他们是这个地方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无论是上山种植水果、下河捕捞鱼虾,还是在乡村合作社务工,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用汗水和智慧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在摘帽县,人们从不怕吃苦,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让自己的生活水平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第三段:人居环境改善。

以前的摘帽县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摘帽县的人居环境逐渐改善了。如今,新建的农村别墅和楼房层出不穷,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摘帽县的城市规划也十分出色,公园景区、商业街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都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第四段:农业产业蓬勃发展。

摘帽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种植业和养殖业一直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摘帽县着重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大力发展果蔬、水果、畜牧等农产品。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不断提升。此外,当地政府也大力引进农业企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摘帽县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五段:文化传统保护与创新。

摘帽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古老的民俗活动和节日仍然在这里保留着。当地政府非常注重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和节庆庙会,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带给了更多的人。与此同时,摘帽县还致力于推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更多的认同和自豪。

总结:

摘帽县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奋斗和智慧,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摘帽县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还打造了一个宜居的乡村环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摘帽县会继续朝着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摘帽县的发展经验中汲取到很多的启示和借鉴,为自己的家乡做出更多的贡献。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九

1.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2.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3.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4.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扶智扶志久久为功。

5.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6.把村民组织起来、让民主自治起来、使发展和谐起来。

7.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8.精准脱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

9.创新脱贫思路,助推民生工程。

10.精准脱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11.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12.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1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14.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事业。

15.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16.扶贫济困,积德行善。

17.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18.扶贫济困靠大家,温暖人心你我他。

19.创新扶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20.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21.弘扬中华美德,关爱贫困家庭。

22.聚力扶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23.集众智聚群力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打赢脱贫攻坚战。

24.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

25.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26.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27.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28.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扶贫攻坚。

29.扶贫开发显真情,易地搬迁助民富。

30.凝心聚力推进“六个精准”,全力以赴打赢五年扶贫攻坚。

31.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保障打赢日喀则脱贫攻坚战。

32.摸清底子,瞄准对象,精准脱贫,到户到人。

33.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积极推进民族大团结。

34.安贫可耻脱贫光荣团结一心共奔小康。

35.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发展产业齐心脱贫。

36.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切实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

37.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稳定先行市建设,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8.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

39.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竭诚服务贫困群众。

40.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开发促进发展。

41.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

42.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

43.金融扶贫兴产业,精准扶贫强基础。

44.扶贫点亮心灯,致富温润人生。

45.献真情扶真贫,苦心志脱心贫。

46.脱贫攻坚,党员领先。

47.脱贫奔小康,要靠自担当。

48.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挖穷根。

49.脱贫攻坚迎难上,幸福生活指日待。

50.扶贫帮困人人参与,脱贫攻坚家家受益。

脱贫摘帽心得体会篇十

从江西井冈山成为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第一个摘帽的贫困县,到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贫困县摘帽进程过半。一路行来,我们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今明两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摘帽不是终点站,而是新起点。贫困县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脱贫攻坚还要乘势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政策解读·摘帽之后”,聚焦摘帽县脱贫攻坚一线,记录那些奔走忙碌埋头苦干的担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志气,誓拔穷根敢为人先的干劲。

贫困县脱贫摘帽了,扶贫干部是不是能短暂松口气了?恐怕难。摘帽后,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还要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硬骨头”越来越难啃。近日,记者走访陕西、河北两地的脱贫摘帽县,看看在那里,脱贫干部们摘帽之后怎么干,“不摘责任”如何落实。

党政正职要稳定。

考虑工作延续性。

“脱贫摘帽只是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我们丝毫不敢松懈。”陕西汉中佛坪县扶贫办主任杨汉强介绍,2017年度该县整县脱贫摘帽。县委书记李芳、县长冯永清已在现岗位上工作了五六个年头,任职以来职务均没有发生变化。

2016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河北省南皮县也是如此,2015年任职的县委书记赵亮和县长徐志连职务稳定。县乡镇领导班子自2017年2月换届以来,除了1名镇长因工作需要,并经上级组织部门审批同意进行调整外,全县乡镇党政正职保持了稳定。

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保持贫困地区党政正职稳定工作的通知,贫困县党政正职要继续保持稳定,已经脱贫摘帽的也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

此外,脱贫攻坚一线负责具体任务的干部,也要保证工作不断线。

“脱贫摘帽后,我们排查走访,发现了3个新识别贫困户,都是因病致贫。其中,李云贞一家有两个大病患者,帮扶难度非常大。”时任南皮县乌马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的尹志胜四处咨询,多次与驻村干部、村干部商议,制定帮扶路径和兜底措施,终于实现了李云贞家的稳定增收。

去年2月,驻村期满。虽回到了县委办公室,尹志胜仍被安排分管扶贫工作,且继续为帮扶的贫困户东奔西走,落实产业扶贫项目的分红,报销商业医疗保险。在南皮县贫困户与帮扶责任人的常态化联系机制下,即使帮扶干部职务和职位调整了,原则上仍继续帮扶原结对帮扶户,最大限度保证帮扶效果。

目前,南皮县驻村期满的扶贫干部,在提拔重用时,新的任职岗位考虑原有扶贫工作延续性。

持续加力不放松。

稳定增收是关键。

采访中,两地扶贫干部均表示,剩余未脱贫户中,有些是徘徊在脱贫边缘的“临界户”,稳定增收脱贫很不容易;脱贫户如果遇到大的变故返贫,重新脱贫更是难上加难。

佛坪整县脱贫摘帽后,唐碧林驻故峪沟村第一书记届满,本可以申请回派出单位工作,但他选择了留任。“一些老乡让我实在放心不下。”

杜忠勤一家已经脱贫,但是他患类风湿,老伴有精神疾患,基本上无法参加劳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唐碧林和村“两委”主动上门帮他们将无力耕种的两亩土地进行了长期流转,及时兑现了流转金。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还帮他们入股了有实力的养殖专业户。稳定收入多了一笔,脱贫状态才更稳固。

南皮县乌马营村贫困户许秀云,丈夫生前患重病花销很大,全天候的照料也让她无法工作,生活非常窘迫。当时担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生晓光,带着工作队多次到户走访,为她争取到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每年增收一万元。在工作队的鼓励下,许秀云达到脱贫出列条件,进入了2019年计划脱贫名单。

“我们驻村干部要持续加力。”唐碧林说。佛坪县要求,每个县级领导确定一个村为“包抓村”,抓好这个村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每个县委常委联系一个乡镇、街道办,抓好整个乡镇、街道办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即“包联镇办”。

2019年,佛坪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发通知,要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至少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包联镇办”领导每月至少到辖区各村开展一次实地指导、组织落实等活动,至少入户走访3户贫困户、脱贫户。

基层压力在增大。

组织关怀须跟上。

“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往后越艰难。作为基层工作者,确实压力很大。”南皮县扶贫办主任孙国臣已经在扶贫一线奋战5年,逐户走访全县84个贫困村5369户贫困户。“工作千头万绪,有时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但目前出台了不少针对扶贫干部的好政策,让我们放心干事业。”

帮助乌马营村申报扶贫项目,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工作出色,生晓光获得了2017年度沧州市优秀驻村队员、2018年度南皮县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今年5月,生晓光被组织提拔重用,担任县扶贫办副主任。

为保障扶贫干部的权益,南皮县严格执行省定标准,落实了驻村工作队每年8万元的办公经费;在扶贫驻村干部就医方面,协调医院开通了扶贫干部诊疗绿色通道,并安排每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在生活工作上,注重组织关怀,要求派出单位一把手每月看望一次扶贫干部,做好生活保障,每季度专门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协调指导解决问题;在政治待遇上,组织部门在评优晋升方面,优先照顾工作认真、实绩突出的扶贫干部,近几年因扶贫工作出色提拔任用的扶贫干部不在少数。

把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同志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对牺牲干部的家属要及时给予抚恤、长期帮扶慰问。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

佛坪县委组织部派驻岳坝镇岳坝村的第一书记李振威说:“这些政策落实好,干部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积极性自然就激发出来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