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大全8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1 21:51:07    小编:GL顾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大全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大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21:51:07 |
  • GL顾 |
  • 12页

演讲稿是对演讲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产物,为演讲提供了结构化的支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演讲稿需要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借助身体语言,比如姿势、手势、眼神等,来增强演讲的语言表达效果。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心安放在人民心中》。

也许并没有太过显赫的地位,但她却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殚精竭虑,分分秒秒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情操为党旗增光添彩。

也许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却在最基层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用一言一行努力为广大群众铺设着一条没有坎坷的坦途。我要讲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就是我们xxx社区党支部的副书记xx_。参加工作十多年来,无论岗位如何变化,xxx同_既往地勤勤恳恳,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乐于奉献。20xx年来到我们xxx社区,任党支部副书记,在这一年多的工作生活中,她给了我们这些年轻同志朋友般的关心、亲人般的温暖;她为居民们付出了时间和辛劳,她不求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求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平凡做事,她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时刻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自从来到xxx党支部任专职副书记以来,她在工作中始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把所有工作都当作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考验和锻炼,自我加压,尽职尽责,拼搏进取,努力使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20xx年初,创建“五个好”党支部的工作进入了总结归档阶段,工作任务十分繁重,xx_作为专职副书记,既要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又要抓紧时间整理档案,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她连续几个星期每天早上7点多就来到办公室,晚上加班到9点多才走,连周六日也不休息。那一个月,8个休息日她只休息了3天,还是书记看她实在太累,硬是把她赶回家去的。在最后的评比活动中,我们社区成绩优异,获得了“五好党支部”的称号,在这份成功的喜悦背后,不但满含了xxx同_数辛劳,更是凝聚了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而那天,我们才知道,xxx同_亲那段时间生病住进了医院,她白天要工作,晚上去医院,就这么两点一线地奔走,透支着精力,却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她把汗水泪水都落在了背后,留下的只有对工作的坚定和责任感。

20xx年7月,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了。xx_以身作则,走在了普查工作的第一线。炎热的夏天,背着背包挨家挨户走访,身上的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有的居民白天要上班,她就约好晚上的时间去入户,有时甚至干到晚上10点…最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普查任务。

20xx年的汶川地震、20xx年的西南五省大旱等各地灾情,牵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街道、社区组织了多次募捐活动,xx_每次都带头积极捐款,从不落后。20xx年3月,街道组织献血,xxx同_作则,虽然自己身体不太好,仍然积极报名参加献血。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党支部副书记,一定要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而且更应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岗位和责任!

说到这,我已经被xx_的每一件琐碎小事所感动,并没有优美的诗句来讴歌,也没有光辉的形象来塑造,我只能用我朴实的话语,这样的叙述她,我身边的好党员。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岗位,都有着同样的一批共产党员。他们在革命年代用生命践行对党的承诺;在和平年代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xx_就是生活在我身边的这样一位同志,每天一大早就匆匆赶来上班,晚上回去时已是万家灯火,那么多个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节假日或夜晚,她独自绞尽脑汁为工作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用一言一行诠释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她就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xxx同_我的榜样,催我奋进!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走的每一步路,做的每一件事,都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他们把心安放在人民心中,才能知人民心意,为人民办事;他们的脚步走在他人之前,才能体人民疾苦,为人民谋福…正是因为他们,我才明白了,“共产党员”不仅仅是一个身份,一种光荣,更是一份责任,一种奉献!

谢谢大家!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二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而我们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就选择了中国最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光辉岁月。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得八方惠风,享四海春光,但不意味着我们有所作为,最光辉的事业依然需要我们有蜡炬成灰的勇气与执着。

起初由于刚投身基层队伍中,专业水平还未提升,思想觉悟有限,仅靠上学期间接触到的浅显、粗略的党建知识,我还未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远的文化内涵与力量。真正让我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真正爱上这个组织的地方是我们蒲汪镇人民政府,是这里的每一位党组织成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基层政府工作的一个缩影。我至今仍记得党委王圣堂书记来到蒲汪召开的第一场会议,会议上王书记强调:要提高政治意识,注意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是要带着情怀工作!谁也不许说蒲汪差,蒲汪只有好!听完这句话我触动很深,并不是王书记的词藻多么华丽,而是王书记不仅仅是这样倡导,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他的坚持与信仰。现在蒲汪镇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正焕发着蓬勃的活力,而这些身边忙碌的党员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我常常想自己与党员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这就是距离的体现。

学习党的榜样,执着共筑中国梦的步伐。沂南县的蓬勃发展举目可视。县区的居住环境、经济建设、精神风貌等都大大提高,这成果都是众多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贡献。更是县委和县政府的正确引导,从各条战线上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的好成绩。

身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会时刻谨记党和政府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要耐心、热心、细心把政策解释到位,优质服务形象到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服务。积极与人民群众联络,初心不改。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前进的道路光明而曲折,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永远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以真实的行动加快推进“和谐文明,大美蒲汪”建设,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三

有这样一位老人,已经八十几岁高龄,却每天风雨无阻、走街串巷,靠磨刀赚取几块钱的微薄收入。他生活十分简朴,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青菜自己种,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每月的生活费不过300元,却在七年时间内,向灾区、向孤残群体、向贫困家庭捐款达四万元。四万,对于那些大慈善家来说,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靠磨刀为生的近九旬老人来说,几乎是倾其所有。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让自己过得这么辛苦时,他说:“我是1959年8月8日入党的,党号召我要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就一直记在心里”。老人的名字叫吴锦泉,是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善举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社会,他用一辈子做个好党员的坚守,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我们利川国税也有座不朽的丰碑,他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忠诚于党和事业的信念老人——施星灿。我无缘得见施老的真容,但从我的同事们口中,我了解到他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他始终为人谦和,不摆资格,勤勤恳恳做事,光明磊落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生活中,他一直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吃的、用的、穿的都挑最便宜的买,一件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普通的军装,洗得泛白了,缝缝补补不知道多少次,却依然舍不得扔掉。退休后,他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身的改造。同时,他通过多次缴纳特殊党费,将自己的微薄积蓄捐给那些身处困难的人们以回馈社会,报答党恩。

答案是“不”。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10条明确规定: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党纪不允许党员“能救而不救”、做一名袖手旁观的“看客”。因此,“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不是空头白话,需要8700多万名党员知行合一,逐字逐句研读党章党纪,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真正做到全面了解哪些是党员必须做的、哪些是不允许做的,进而“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从我们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自己的命运就已经和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涓滴成河,就会形成巨大的洪流。同样,如果我们每名党员能够牢固树立起“一辈子的党员”观念,能够每天坚持学习一点点、行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我们的党就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的人民就会更有力量去相信和实现中国梦。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四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寄语广大青年,勉励广大青年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今天,我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为题,展开我的演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节点上,在蒲汪镇全力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新征程上,作为一名青年人,我深知,奋斗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也是在工作岗位中磨练历练,为全镇发展贡献力量的必然选择。

奋斗,需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真章。在长虹岭精神的激励下,全镇干部把理想抱负熔铸于脚踏实地奋斗,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

我是镇纪委的一名监察员,岗位虽小,责任重大,每一件信访举报线索,必须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方法去一一对待。一次次地,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下足“绣花”功夫,收集、处理、积累、反馈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工作。一次次的工作经验也让我明白,只有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加油干,才能在奋斗路上大展身手,写下无愧于自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实际工作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如何始终保持学习状态以满足工作需要,如何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长时间的一线工作,如何将相关的“法条”“规章”牢记于心,将“红线”“底线”规定掌握准确,这些问题也会困扰着我,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急难险重、打击挫折在所难免。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要挥得出拳头、用得了策略,面对困难和压力,要有毫不畏惧、不断奋起的勇气,做经得起风雨的奋斗者。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有经得起摔打、挫折、考验,才能成为奋斗路上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取得的一切成就,无不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未来,实现蒲汪镇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也要靠自强不息奋斗。

青年朋友们,我们要做追梦路上的奋进者、开拓者、搏击者,让青春在坚守自身岗位,服务一方群众,干出一番业绩的激情奋斗中绽放光芒!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五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期也。非常幸运,去年8月,我成为蒲汪镇的一名选调生,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初出校门,面对基层工作的我,满心期待的同时又有一些慌乱。初到岗位,一切名词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感觉自己就像个局外人。直到现在,我已经在基层工作9个月了,回顾这9个月的工作经历,虽然吃了不少苦头,摔了不少跟头,但是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与群众交流的窍门,有面对困难的冷静……都说基层工作错综复杂,事实确实如此,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评价,基层工作才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忙碌中收获成就感,在困难中收获幸福感。相对困难的工作环境,磨炼了我的心志,锻炼了我的能力,使我不断成熟。

基层一线虽然艰苦,但不可否认,这是锻炼能力的大舞台,是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好机会。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资历浅、能力不足,唯有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基层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选调生,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足够的本领来接班。

我会秉持吃苦耐劳,甘于平凡的干事态度,发扬敢于拼搏、善于斗争的干事劲头,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要求对标自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选调生,作为年轻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我会接过老一辈人手中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饱满的干事激情,端正的担当态度迎接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不驰空想,不鹜虚声,在担当实干中,在基层工作中展现自己的青春力量。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六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的故事。1972年,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时期。社员每天要上工到很晚,晚上还要打夜战,劳动强度非常大,农具损坏也很频繁。经常,一天十几把农具坏了也没人修,习近平总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找到本村在文安驿公社打铁的两个铁匠,想叫他们回村办铁业社。起初,这两个人转不过弯来,不愿回村,习近平总书记就苦口婆心地给他俩做工作。跟他们讲,梁家河兴盛了,就是你们的功绩。慢慢地,他俩转变了思想,回村办起了铁业社。回来后,大队给他们配了两个徒弟,铁业社办得红红火火。铁匠负责修理农具并生产新农具,锄头、镰刀,社员用不完的,就送到文安驿供销社代销。卖了钱之后,扣除成本,剩下的钱归集体。这样一来,劳动农具的问题解决了,大队的收入也增加了。

住在梁家河村,买生活日用品很不方便。当时实行“统购统销”,要买油、盐、酱、醋、火柴等一类的生活必需品,都要跑到十多里外的文安驿公社去赶集,往返需要一天的时间,既误农时又误工分。看到乡亲们买东西如此困难,习近平总书记想:“像煤油这些生活必需品,我们可以从文安驿公社拿一些回来卖,省得每个人都跑这么老远的路。”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村上办一个代销店,先把东西赊回来,然后定期跟文安驿公社结账。这样,大伙买生活日用品再也不用跑远路了。

在一切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年代里,搞铁业社和代销店这些副业,要冒一定的风险,极易被扣帽子,人们往往对搞副业畏首畏尾,唯恐被戴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但是,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令这个贫困偏远的小山村,在特殊的年代里创造出多个“第一”。

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以青年时代的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苦干实干的作风,更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一名党员,就是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想办法帮助群众破解难题。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守住初心之魂,牢记职责使命,践行初心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别样的人生。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七

习近平同志刚来福州任职时,整个城市经济实力还很弱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干部的作风也比较散漫。他在机关工作作风方面进行了大量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了解了真实情况,首先致力于福州市党政机关营造一个“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环境。

1990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率领五套班子,冒雨看望从连江搬迁至五凤山营区的某师师部时,当场研究解决300多个户口进城、100多名子女转学和部分家属就业问题,作出“部队的事情要特事特办,马上就办”的指示。

1991年1月24日,在“马上就办”提出半年后,市委办公厅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倡的“马上就办”精神,用实际行动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既是福州市第一次书面倡导“马上就办”,也是第一份配套文件。

1991年2月20日,在福州市委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向全市干部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使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在全市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故事,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是事不过夜、马上就办。马上代表了速度、代表了效率,就办代表了执行,代表了落实。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就能事半功倍,拖拖拉拉、拖泥带水,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当前我们磨山镇正值弯道超车、爬坡过坎的时候,需要大家打破常规,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夙夜为公、宵衣旰食。

二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真抓代表了认识、代表了站位,实干代表了作风、代表了行动,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必须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去,真心实意造福一方百姓,能够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实践证明,问题在基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在基层,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由我来办、办就办好。由我来办是担当、是勇气,办就办好是目标、是结果,我们要坚决克服遇事就躲、拈轻怕重的心态,要有亮剑精神,敢于直面困难、解决困难,做“李云龙”式干部。

讲故事学理论演讲稿篇八

说到共产党员大家都会想到“先锋”二字,在共产党最初建立的时候,每一个共产党人都是探索救国道路的先行者,他们确实起到了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一个理想国度的作用。

时至今日,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2个春夏,从最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资本义,到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起步阶段;然而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又面临着一个转折性的问题,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自此新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

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停留在初级阶段,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下下一代可能都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早期的共产党人是在为中国革命性的改变、为新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而奋斗,那么今天我们共产党人的任务又是什么呢?由于中国是一个多党政治协商的国家,在发展道路已经明确的情况下,现在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懈努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时刻保持其先进性。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优秀共产党员是我们的一位老师,她叫周静。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她的工作经历。周静老师毕业于东华大学,于1988年正式参加工作,从事服装纺织工程教学已有24年。现任学校教务处处长。

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周静老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看上去很严谨,其实交流起来很随和,上周五我采访了她,由于她工作也很忙,我们就聊了一个小时。我问了她现在的工作情况,接着就说明了我的来意,我要撰写一篇关于她的优秀事迹的文章,其实算不上采访,因为我的思路在去之前还没有真正打开,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聊天,我给老师说:“你就给我讲一下你在教学中觉得比较艰难的事情。”其实我还没有考虑到要从哪方面谈起,倒是她给我讲了一些东西,她说:“这个有的讲了,比如教学方面的,工作方面的,生活方面的,行政方面的。”我也记不清是怎么引入话题的了,后来我们就谈到了教学改革方面的内容了,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教育在文明进程中始终起着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我们服装学院是最先进行教学改革的学院。大概在1994年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上海的纺织工人大量下岗,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生源不足的问题,当时纺织工程只有一个班级,十七个学生。对于这种现象,当时的林兰天主任提出了改革的计划,当时的六位老师(包括周静老师)针对这一改革计划做了一个详细的调研,这个改革计划就是在纺织工程中融入金融、贸易课程,培养一种多方位、应用型人才。

这个调研大概进行了一年的时间,之后报到学校审批。面对这个大环境,学校同意了这个方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教学课程的合理分配,大学本科规定的教学课时就2500个,中间插入的课程有国际贸易、贸易英语、国际市场营销等等。

这些课程由谁来教呢,按范畴来讲这是管理学院的课程,但是牵涉到一个专业糅合的问题,管理学院的老师是否能够把服装和管理的东西放在一起教给学生。于是纺织工程最初的六位老师都进行了第二专业的进修。

周静老师在交大学了第二专业,现在她教国家市场营销、微观经济学,还有其它一些相关课程,她说她闲下来的时间就是查资料,因为教学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既要博学又要精通。

这一个探索进行了四五年,当时他们的年龄都是30多岁,可能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阶段,而且这些进修是自费的,她说只有一个老师拿到了学位证书。换句话说,做这样一个决定完全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并不是一种学历上的提升。

有的同学要说了,纺织工程专业要是被停掉了的话,他们不是没有工作了吗?教师的工资系统是国家财政统一拨款的,在教师资源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失业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大胆的改革还是出于对教学的认真,对教育的负责。

现在我们汽车学院也开设了汽车营销专业,这也是一个学科渗透的专业,我就问周静老师,我们服装学院既然是第一个提出教学改革的,那可不可以说我们起到了一个带头的作用,或者说其他学院是模仿我们学院,她说:这也不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安排。

最后我问了周静老师作为一个老教师,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策划者之一(现在还有五位老师继续任教),你对我们这个改革的看法,或者对我们的未来教学有什么建议。她说叫现在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反响看,我们这个是成功的,这也是我们能实施到现在的原因,(东华大学在97年左右也进行了纺织专业的教学改革,不过他们的教师都是跨专业的,融合度不是很大。)不过一直有一个争议,就是应用与理论的区别。我们现在的学生出去工作后很快就能上手,但是相对的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周静老师指出了一点:要想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可以继续深造,或者自学。这里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学的基础教育性质,也是周静老师的一个观点: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培养自学的能力,她说现在每天她都要看好些东西,不然没法给学生讲课。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只是和她谈了一些教学的东西,最后我还问了一下她工作上的事情。因为有一次我周六下午到教学楼a楼看书,教务处的办公室是在a楼楼梯处的,我走过去的时候听到周老师在打电话,是工作上的事情。采访她之前我就问周老师:平时你应该都在办公室的吧。她说你只要来我一般都在。早上8点15到下午5点半她都在,隔周周末她也会在的。这里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图书馆的上班制度,我习惯性的爱在4楼看书,哪里4点半要关门的,可是每次不到4点20老师就开始嚷嚷着说要关门,不到4点半就可以下班了。我就想能不能4点30在告诉同学下班了,要关门的,虽然只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可这反映了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以前周老师的办公室在艺术楼的时候,我每次去她也是都在的。这是一个敬业的问题,既然做老师就好好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