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精选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03:44:38 |
  • |
  • 14页

读后感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展示了读者对于文学形式和艺术语言的把握。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要深入理解书中的主题和要点,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度思考,能够准确把握住书中的核心思想。其次,要注重感受和思考,写读后感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书籍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书中所传达思想的理解和启发。在写读后感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以及段落之间的过渡。最后,要注重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精炼,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态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几篇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一

在哈尔滨培训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武侯中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

他们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大家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看到这里我算明白了,李老师笔下“最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督促自己进步的教师。

看着书反思现在的自己,我算是“最好的教师”吗?当然不是,我想,这个“最好的教师”应该是我的一个目标,一个不断催促自己进步的目标。为了进步,我学着反思自己,并尽可能地记下每一次的反思。这样做,除了为了完成任务,更主要的是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一个反思,算是一个脚印吧,一篇篇的反思,记录下我生活、教学的每一个心路历程。“做最好的教师”,在读完了《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序后,我记住了这句话。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每个班中都会有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的,只要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们教师立即表扬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教师一次又一次的信任,都会逐渐改变孩子的。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二

作为老师,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备课,批改作业,白昼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书籍。忙完一天的事,在爱人和小朋友都休息了。没有了白昼的喧嚣和繁忙,夜静静的,只有台灯散发出洁白无暇的光陪伴我度过这一天中最为惬意的读书时光。沉溺于窦桂梅的精辟见解和智慧火花中,一天的疲劳和烦心都消失了。原来专家的见解和自身的。

教学。

有这么多的不约而同,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在这里得到了解决。自身确实有一种充电的感觉。头脑变得空虚了,生活变得丰盈了。虽然自身是美术教师,但是有机会看一看其它学科的文章,有利于课堂的整和,看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感觉窦老师的语文课“小心地”呵护、培养着小朋友们精神的生长。她的课堂,吸引我的不光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娴熟技艺,也是她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同时有时一个易于感动的,善于发现的,富有激情的学习者的姿态,陪伴、引领年幼的学习者。

一、运用独特的视角理解感悟文本。

细细品味窦桂梅老师的每一篇实录,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不同年段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文,窦老师都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视角引领同学理解感悟文本。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以往的执教者都落脚在对帝国主义的恨和“雪我国耻,振我中华”的空洞誓言中。窦老师为了让同学留下的不只仅是情感,而是沉甸甸的考虑,上这节课时,窦老师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动身,想方法引领同学走进考虑的空间。中华的复兴不是靠非理性的仇恨所能完成的,必需让小朋友们明白,除了羞耻和仇恨,我们很需要坚持理性的反思。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名有勇气的思想者。运用自身独特的理解去引导启迪同学。这是教学的智慧,更是教师的责任。

二、运用激情感染同学。

窦老师的语言是激情四溢,很具有感染力。在《秋天的怀念》一文结束后老师深情的说“母亲的好好儿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绩了我一生啊。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在隽永深情的语境中同学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她在课堂上对同学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比方评价同学的发言情况“你真用心,谢谢你给同学提的醒儿,要多看书,注意积累”、“你可真会运用语言,读到课外阅读上的话,就在这里用来评价,这就不只仅是积累这句话了,而是运用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评价同学的读书情况,“就是因为你读的好,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才得到这样好的评价;你的幽默极富有发明,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一笑解千“丑”;真是一笑解千“愁”,谢谢你的发现,真棒啊!”等等。

三、

运用渊博的知识启迪同学智慧。

从窦老师的讲课中,可以看出窦老师的知识渊博,语文功底之丰厚。她讲每一篇课文都会引出与本文相关的文章。她讲《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在介绍晏子的同时也介绍相关的作品,如:《二桃杀三士》、《越石父》等,很自然地把课外读物引入课堂,把小课堂置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之中。讲《再见了,亲人》引进魏巍的《我的老师》,讲《圆明园的毁灭》引进法国作家雨果的《致巴赫莱的一封信》,这样可以协助同学对教材进入深入理解,也可以激发同学去读教材外的更多篇文章的欲望。

一本好书总让人有品不完的滋味,每当我一次次的翻看这本书总能从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也激励我在教学研修中不时生长、进步。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三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我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窦老师就在我身边,正用她那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语言慷慨激情地对我讲述语文教学中的精髓,使我受益匪浅。

看完序言,我了解到窦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执著精神。她高超的课堂艺术不是一天两天获得的,而是靠艰苦的磨练,一次次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面对失败她没有弃馁,而是坚定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她说:“有痛更有累——并且快乐着。”

窦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上有高招,她总能煽动学生的.热情,或让学生沉思。课前的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充满信心,好像被窦老师施了魔法一样,课堂时而激情澎湃,时而静如止水,思索的暗流在悄然前行。

窦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是那样的呆板?怎样借鉴窦老师的课?我开始不断思考。

课堂如人生,精彩的人生需要细节来支撑,精彩的课堂也需要细节来建构。窦老师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细节中建构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我想,听过她的课或看过她的教学录像的老师都知道,她的教学语言极富有感染力,极具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叙述,还是评价,都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开始上课,她惯用的一句话就是:你棒,他棒,我棒,人人都棒!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近感。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这里我摘录了她在评价学生的读书和叙述时的一些激情语言,我认为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真是一笑解千“丑”,一笑解千“愁”。

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即读得有韵味。

正像你们讲的那样,不光是理解课文,还要把你看到读到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话有理有据地讲出来,下面就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字眼儿触动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儿,哪些话语增添了你心中的力量,一会儿讲给大家听听。相信你们会侃侃而谈,说出的话落地有声。

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读了文中的老师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其实我们阅读作品,就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也触动自己心灵的那根弦,于是你的心灵世界也得到了升华。

向你祝贺,同学们给他鼓掌。他把书上的语言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这真了不起!

太好了,我发现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书上没有,你把他补充进去,这是多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啊。

窦桂梅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激情,如行云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觉间就流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上列举窦老师精彩而有感染的语言只是这本书中的小部分。由此可见,窦老师的学识是多么的渊博,功底是多么的深厚,她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又是及其丰富。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着各种可爱的细节,笑声不断,活而不浮,重而不涩。随意中镶嵌着精致,精致中蕴含着纯朴,纯朴的语言中还蕴含着巧妙的点拨。

她的课堂,是“玫瑰课堂”,弥漫着花香花色,能够给予学生语文课上的赏心悦目,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她的课堂,值得我们去欣赏;她的书,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她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体会。这都要靠我们自己去研读,去品味,去领略,去发现,去学习。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教材的传声筒,而应该是一名有勇气的思想者,。运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去引导启迪学生。这是教学......

范文关于窦桂梅老师,以前在教育杂志上我曾经看过介绍她得事迹,但了解甚微,只知道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今天,看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后,不......

关于窦桂梅老师,以前在教育杂志上我曾经看过介绍她得事迹,但了解甚微,只知道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今天,看了《听窦桂......

假期里读了《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一书后,让我对公开课有了很多新的认识。纵观此书,收录了窦老师的讲课实录共十次及专家点评。教学内容涉及小学高、......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四

当时抱着好奇的心我选择了这本书展开了阅读,想了解一下这位窦桂梅老师她是怎么上课的,她既然能够出书,那必然课是上的很好的,虽然她教的是语文,但学科之间是互通互融的,这其中肯定也能为我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书中共有十篇课堂实录,每篇课堂实录后面还附有几篇点评,其中一些课有她的自我反思。从课堂实录的字里行间中我大概能脑补出这节课师生互动的场景。实录中还会附有一些分析,来解读窦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巧妙做法。当看完其它听课老师对窦老师所上的公开课的高度评价,我忍不住找到了窦老师当年上公开课的一些录像视频想要身临其境地体验一番。看完后我不得不衷心感叹她的课着实上的妙。学习了窦老师的上课之道,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收获:

好的老师必定会认真去钻研教材,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窦老师对教材就有她自己的解读,而这也体现在她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中,她很擅长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真章。语文最是"教无定法",但又要牢牢把握住课标所强调的核心素养。而我目前还处于要借助教辅才能清楚教材设计意图和教学重难点的阶段,说到底还是对这门学科的钻研不够。对此,我们要理清教学脉络,用好教材资源。我们在备课时要树立结构思想,了解一节课在教材这个单元的作用,其次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在整个知识领域的地位,明晰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特别是要强化单元知识的结构意识,站高一点看教材,“眼高手低”,自上而下地设计好每一节课。有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有认真地阅读过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也不知道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不知道我们应该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这是不利于我们的教学的。我们自己在学期初就得要先清楚当下这一册甚至是整整六个年级的教材内容,思考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关系和逻辑,明白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更好地把握并设计教学,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明白,能力和素养得到扎实的提升。

如今的学生各个头脑活跃,老师经常面对学生的一些提问时招架不住。要是老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没有好好备课,那估计老师站上讲台时自己都会有点心虚。在看窦老师教高年段学生《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的教学视频时,令我深感佩服的是窦老师在面对学生回答"秋天……,随着北风……","像他这么有文化的人……"时,她会指出"秋天刮的是北风吗?这里我们说秋风的话会更准确一点。"以及"当时史铁生21岁,正值文革时期,他下乡了,下乡时得了重病,他这时有没有文化还待商榷……",窦老师不仅仔细地关注到了这些细节,还引导学生要实事求是,注重表达的准确性,而这也正是因为她自身做足了功课,了解的知识面广,所以才能及时纠正引导。再联想到自己的教学中,有时我讲着讲着会给学生们进行拓展,但是拓展的内容我并没有提前准备和查阅资料,讲出的话也只是基于我原有的经验,因此也不能完全保证准确性,而学生们还小,不具备分辨的能力,有时我们说出的误导性的话可能会影响他们很长时间。因此不管是哪个学科,备好课很重要,尤其要备好课堂拓展的知识,不确定的内容我们就不讲,或是待查阅了资料后再讲。老师之所以是老师,必定是因为某方面要强于学生,但如今的学生差异性很大,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的学识一定比学生多,我们也不能待在原地,自负地认为学生一定不会追赶上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我们得要热爱学习,广泛地阅读,不断增长自身的见识。我们也要擅长从学生身上学习,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要鼓励和引导。

如何快速得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窦老师在书中也分享了她的秘诀,那就是多上公开课,多请其他老师来听课,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有针对性地改正。因此,我们新老师要抓住机会,多向前辈学习请教,多展示自己,多参加比赛,暴露缺点,不断改进。

让我们一起多思考多学习,做一个具有“自由的思想和广博的学识”的现代教师吧!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五

前些日子,我去书店买了一本书《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当时就是出于好奇,这是一本课堂实录,我想看看名师是怎么上课的,自己也想学一些招数,企盼能借此书解答一下我心中的疑惑。买回家后,我便开始阅读,读着读着便发现只剩下望洋兴叹的份了,我认为李老师的课堂确实属于专家型的课堂,我的课堂则太稚嫩了,就像一个位处平地的人面对高楼找不到攀登的入口,我顿时陷入了迷茫,怎样才能做到与学生自由舒畅地交流,让所有人的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讨、辩证,如抽丝剥茧般地获得真相,揭开谜底呢?我自认为做不到李老师那样,为自己找了些理由:自已学识不渊博,学生素质不高无法深度畅谈等。没几天,我便将此书束之高阁,不再理会了。

近几天,因为我在教学小说单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点,如何启发学生分析人物成了我的困扰,于是我又将此书找了出来,进行了仔细阅读,这一次我有了一些收获,可以实实在在地借鉴一些教学智慧,而不再是把它当作高高在上的圭臬了,这还真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了。

首先,李老师在开课之前有一首古诗词欣赏,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好的诗词拿出来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或朗读或品c味。这一举措就很值得学习,在学生写作时我总是抱怨他们语言乏味,涉猎不广,不能旁征博引,殊不知自己又在课堂上给过他们多少时间,创造过几次交流提升的机会呢?若能像李老师这样,每天积累一首诗词,这样滴水穿石般的坚持效果真会如古人所说“不会作诗也会吟”吧。

再次,李老师的课堂是随意的课堂,自然的课堂,教者不卖弄文采,也不炫技巧,就是和学生平等地问答,依据学生的话再一层一层地往深里挖。如教学《祝福》时,学生在读完文章后,他也不作任何提示,问学生能读出些什么东西。这一问看似很宽泛,不着边际,如按教参上的要求,初读课文后,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下字词,再看小说结构,再分析人物,提炼主题等。我这样的小教书匠就喜欢教参上的这些“章程”,奉行得头头是道,认为这些教学步骤缺一不可。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学实录之后,我明白了教无定法,不要太程序化,有些程序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实用。另外,我很是佩服李老师的谈话艺术,有一个学生说他读完作品的第一感觉是愤怒,愤怒当时的人情冷漠,李老师就顺势提示“比如——”,这一提示是希望学生将问题说具体,能由结论说到现象。这样就引导大家回到文本中去分析问题。在大部分学生都发表了高见后,他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辩论,祥林嫂到底是自杀还是饿死,冻死的?这一辩论结局不重要,但学生各找证据,把当时的社会风貌及祥林嫂的遭遇来了个彻底的大清查,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比起老师的灌输,不知要强多少倍呢!最后,因学生认识水平毕竟有限,李老师便很自然地揭晓了答案,祥林嫂死于“礼教”,那么这个礼教中针对妇女的内容又有哪些呢?学生便猜出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随后他又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中国“礼教“是否茫然无存了呢?发人深思的结尾使得这堂课意义深远。

第二次阅读此书后,我想到了去年看过的一个词“润泽的教室”,这个词语是一个叫佐藤学的日本教育家提出的,他说“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与承认”。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课堂啊!“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柔和。李镇西老师的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的课堂。

教书也是一场修行,尝不到一些酸甜苦辣,承受不了一些孤寂与迷惘,恐怕连“教书匠”也是当不好的。虽执教十多年,但自觉离“匠”都还距离甚远,论方法论艺术都还有些蒙昧,自省一下还是有惰性在作怪,相比李镇西,实在是汗颜。以上所写的读书心得,还是决心用到教学中去,不求画虎象虎,只求能有所更改,有所变化也是好的吧。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六

窦老师在评价老师的课时,表明她的评价观念——评课不是批评,也不是赞美,而是要发现课堂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教师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评课时,做到“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传递评价者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授课老师怎么做会更好,令他信服和接受你的观点。作为一线教师应该转变态度和观念,珍惜听课的机会,通过评课彰显自己的认知专业水平,切勿人云亦云,敷衍附和。今天我就感受肤浅的谈谈自己阅读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窦老师择录低年级识字教学评课多章,并谈到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建议,提出灵活识字。所谓的灵活,就是几种识字方法——韵语识字,集中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段学期有所侧重和区分,不要每个老师都千篇一律的进行一种方法的复制。不要把识字教学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一个步骤上,也要适当地运用其他方法,有些时候,注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灵活运用,方能产生效率。

识字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出深刻的思考,每堂课中那种方法最有效,就采用那种方法。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和目标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必须牢记这一点。(举例:祖的偏旁认识“示”——表示古代祭祀的仪式,表示一种敬畏。)。

窦桂梅老师认为,“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教师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评课时,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教师的角度想问题,不能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应该想清楚,被评课的这位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课的重点是什么。而且,不能仅仅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它还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窦老师说,“好课”是看不出“教”的痕迹的,看似师生随意聊天,可课堂上常常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教师引导学生探奇览胜,流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就是教师经意备课的结果。

在第9篇《一堂好课好在哪儿》中,窦老师例举了一位科学老师执教的课堂,从窦老师对这位科学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在头脑中组合这位科学老师的备课过程:从生活入手,寻找自己需要的几种植物。整整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找齐了自己课堂需要的“水葫芦”“水芙蓉”“铁黄冠”,在经意的准备中,课堂上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彰显“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佩服这位执教的科学课的老师。课中,在看似轻松与不轻松间,科学老师胸有成竹的和学生进行着对话,好多时候学生都要实验,讨论,这些环境的更替需要老师调节好学生的情绪,组织好秩序,这需要科学老师具备组织课堂的能力,为了一节科学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为了有效运用课堂生成,教师需要储备的东西太多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平时的教学,哪一堂课不需要我们好好准备,即使一本书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你已经驾轻就熟了,可是,面对的学生不同,亦不能简单的复制。那么,我们又为自己的这堂课储备了多少专业知识呢?这节科学课上,教师同时对学生的绘图本领和概括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老师带领学生从观察到范画标注名称短短2分钟,学生掌握方法马上绘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过程没有刻意求新,没有花拳绣腿标新立异,而在于真、实,老师的教学行为指向性明确,学生学有所获,这就是一堂圆满的课。则好课必须为学生服务的。

不管什么课,课上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在精神的苍穹里遨游,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跟随学情接受挑战,在挑战中疏漏、欠缺难免的,教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才有了智慧的生成。好课永远在我们实践的旅程中,在我们苦苦的追求中。

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总会刻意准备师生对话。何谓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窦老师的观点告诉我们,对话不是简单的“舌头行为”,以一定区别于“灌输式”的教学。我们的教学,通过对话,借助文本,深入探究,然后走出文本,形成自己的观点。窦老师建议老师必须读书,善于思考,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哲学的高度,认识“对话”的意义,必须把对话放在高处,方可一览众山小,带领学生走向光明的人生彼岸。

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平等,爱,谦虚,信任,希望,批判思维等,这是教师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而且通过师生真正的对话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平等的对话,巧妙的提问,师生愉快的合作,都是良好的对话具备的特征。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根据学情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形成课堂智慧;根据对学生的评价有力的跟进和推动课堂的行进;通过对学生的挚爱和信任引导启发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

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做一名教师不容易,做一个好教师更不容易。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精湛的教学水平。不仅要懂得教学理论,还要积极投入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我。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成了我们生活必需,工作必需,生存所需。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的一面旗帜。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七

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这本书,我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窦老师就在我身边,正用她那充满激情、严谨智慧而不失幽默语言慷慨激情地对我讲述语文教学中的精髓,使我受益匪浅。

看完序言,我了解到窦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执著精神。她高超的课堂艺术不是一天两天获得的,而是靠艰苦的磨练,一次次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面对失败她没有弃馁,而是坚定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她说:“有痛更有累――并且快乐着。”

窦老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上有高招,她总能煽动学生的热情,或让学生沉思。课前的三言两语就让学生充满信心,好像被窦老师施了魔法一样,课堂时而激情澎湃,时而静如止水,思索的暗流在悄然前行。

窦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什么我的课堂教学是那样的呆板?怎样借鉴窦老师的课?我开始不断思考。

课堂如人生,精彩的人生需要细节来支撑,精彩的课堂也需要细节来建构。窦老师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细节中建构了课堂教学的生命。我想,听过她的课或看过她的教学录像的老师都知道,她的教学语言极富有感染力,极具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叙述,还是评价,都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开始上课,她惯用的一句话就是:你棒,他棒,我棒,人人都棒!这句话看似简单,但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近感。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其富有活力。这里我摘录了她在评价学生的读书和叙述时的一些激情语言,我认为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你的幽默极富有创造,听你的声音,我可以感受到胸藏大智慧的矮个晏子的笑声,真是一笑解千“丑”,一笑解千“愁”。

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即读得有韵味。

正像你们讲的那样,不光是理解课文,还要把你看到读到的故事,变成自己的话有理有据地讲出来,下面就请你们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字眼儿触动了你感情的那根弦儿,哪些话语增添了你心中的力量,一会儿讲给大家听听。相信你们会侃侃而谈,说出的话落地有声。

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读了文中的老师联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其实我们阅读作品,就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也触动自己心灵的那根弦,于是你的心灵世界也得到了升华。

向你祝贺,同学们给他鼓掌。他把书上的语言进行了充分地“消化”,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这真了不起!

太好了,我发现你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书上没有,你把他补充进去,这是多好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啊。

窦桂梅老师的课总是充满激情,如行云流水,像潺潺流淌的小溪,不知不觉间就流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以上列举窦老师精彩而有感染的语言只是这本书中的小部分。由此可见,窦老师的学识是多么的渊博,功底是多么的深厚,她对学生的鼓励方式又是及其丰富。

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着各种可爱的细节,笑声不断,活而不浮,重而不涩。随意中镶嵌着精致,精致中蕴含着纯朴,纯朴的语言中还蕴含着巧妙的点拨。

她的课堂,是“玫瑰课堂”,弥漫着花香花色,能够给予学生语文课上的赏心悦目,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她的课堂,值得我们去欣赏;她的书,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她的教学艺术,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体会。这都要靠我们自己去研读,去品味,去领略,去发现,去学习。

《听窦桂梅老师讲课》读后感篇八

才能走多远。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走得更远,努力做一名精神健壮、思想丰富的教师。

我们与窦老师的差距有多大?是水平吗?不是的。其实是生命的自由度。她的主题教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文解读,这有效地发掘了课程资源,重新建构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将学生带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但她课堂上呈现的补充学习材料其实并非随手取来,信手拈来的,而是踏破铁鞋、寻寻觅觅才采集在一起的。如她教《秋天的怀念》,先要通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作品,再登门拜访史铁生先生,面对面交谈,进入史先生的内心世界,最后才创造出了精彩绝伦的《秋天的怀念》一课的课堂教学。

而这,正是窦老师极宽广的生命自由度的来源。我们教学一首诗时,眼前只有这一首诗,因此自由度是相当有限的,觉得没什么好教,而窦老师的自由度则是整个古诗王国,她的心中是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潇潇洒洒,收放自如,她带领学生在文化长廊里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漫游。我们平时教学时只着眼于一本教材一本书,因此,自由度也非常少。而窦老师的主题教学,往往放在几千年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展开,广泛涉猎阅读材料来丰富课堂的内涵,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学习,因此就具有惊人的自由度,一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正如她的好友看云所比喻的,教材无非只是一艘船,我们要借着这艘船将学生带到知识的海洋。而窦老师就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很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