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考察函范文(优秀12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1 12:19:08    小编:陈民铀
关于学习考察函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关于学习考察函范文(优秀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12:19:08 |
  • 陈民铀 |
  • 13页

简而言之,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是由各种因素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首先,明确总结的目的和主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这些总结范文中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总结内容,对于我们的总结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一

致社保局:

因项目建设需求,特诚邀贵单位相关人员来成都进行考察访问,期间将与我方项目人员进行实地技术交流并进行指纹认证系统学习培训。

考察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考察人数:4人。

考察内容:实地考察并且交流学习指纹认证系统。

我方联系人:

联系方式:

请贵单位予以确认并回复。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此致

敬礼

××××××科技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二

20xx年12月11日到17日,林甸县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到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附小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前往长春学习前夕,林甸县教育局组织召开了考察学习动员大会。会上,局领导对考察学习作了严格要求,进修校对本次活动作了周密部署。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感触很多:

一、我的收获。

1、领导的讲话为今后的学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市教育局、县教育局等领导的讲话,从客观存在的思维角度分析了我县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事理,严肃认真地作了要求,为所有学校管理者注入一剂强兴剂。我想,查找并整改阻碍学校发展现实存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学习东北师大教师的敬业精神。

敬业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是教师必须具有的优良品质,敬业精神和品质,对于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敬事而信”和“敬业乐群”。在东北师大学习时,深入拜见教师日常工作记载资料,每一事每一字都体现出两校教师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崇高的敬业精神。

3、学习东北师大先进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走在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的校园中,看到豪华的高楼林立,但感触到的是一种井然的秩序感,一种催人的节奏感。他们的校园文化并不复杂,却别具匠心,文化走廊里列出影响中国发展的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朝代进程表及中国当代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成就,让学生们感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展示无疑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楼的宣传画,以“爱我学校”为主题,将长春及东北师大的特色图文并茂地展现于学生眼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们独特的视角。

4、学习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考察学习时,不仅亲眼目睹他们的管理成效,还听取了多位校长的工作经验介绍。学校能否在良性轨道上运行和不断发展,取决于学校领导层的管理理念是否更新、决策是否睿智、执行是否有力。从各方面看,校领导的管理工作是实事求是、锐意进取的,用自身的工作践行着科学发展的理念。

5、学习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的高效的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自主、合作、探究、体验,这一点在两所小学的工作记载中体现得十分到位。他们的理念都十分先进,他们在自主学习意识上作了许多卓有成效地工作。

6、师徒结队,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他们在培养教师专业成长中,采用师徒结队的方法,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学校规定了一些师徒之间必须完成的工作指标,如果没完成,师徒互受“株连”,久而久之,一种强化的培养人才手段就被内化成老师自求进步的精神动力,两校把教师不断成长、学校长足发展落到实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战略思想。

7、围绕“三维目标”,深入开发工作。

从教师的教案设计、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实验基地、宣传栏等处,无不体现出他们在学生的培养方面,紧扣“三维目标”开展工作,看到学生们的作品及学校的思想教育成果展示,发人深省,值得借鉴。

8、古诗词诵读,洋溢出对中华文化的赞叹之情。

东北师大附属小学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沉淀良好的校园文化,自编校本教材,分年级要求诵读篇目,每学期朗诵20首古诗词,这一做法并持之以恒地得到推广,同时得到上级多个部门的肯定。

9、教学管理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思想。

教师是学校的顶梁柱,师资力量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两校通过教师民主议事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对教师行为作了严格规定,但更多地却散发出管理的人性关怀。在校园中鼓励教师以主人翁姿态敢说话、说真话,为学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充分为每位教师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同时开展多种活动,以此来润滑老师们的思想。

二、我的思考。

1、教师“招考选拔制”,酝酿着教育发展的不公平。

一所学校,有没有学生和教师选择于你,是检验学校现实状况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试剂,这毋庸置疑。但学生和老师的选择,也有受到地区差异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牛顿曾说:“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虚怀若谷的话语,也令我们发达地区学校深思。

2、送课下乡,立足于“实”,着眼于“久”。

东北师大附小展开了送课下乡活动,这项工作非常有必要开展。从另一角度看,贵校师资基本集结了水城县的教育行家里手,这些教育教学楷模们的送课下乡应该秉承“持久、成效”的观念。

3、领导班子应成为“为师之师”。

无论是哪所学校,学校领导要有“上得天堂,下得厨房”的才能。学校领导除有先进教育思想、运筹帷幄的管理手段外,还应在教学技能、文化知识、社交礼仪上恨下功夫。这样,“旗帜形象”才能在风雨飘摇中坚不可摧。

4、抓住“软件带硬件,硬件促软件”。

东北师大及附属学校出色的管理促进学校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但硬件设施不能适应老师和学生教和学的需求,如果学校充分利用好区域和人文资源,学校的硬件设施定会更上一层楼。

5、“创特色”以“全面发展”要有机结合。

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每一学校都在为学校发展努力探索,寻找出路,创自己的特色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招风牌”,但不能只是空架子,或者昙花一现,学校是否办得好,除了有特色外,更重要的是要出现“特色成效”和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教育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先进学典型,力争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三

按照学院党委要求,20xx年1月4日至5日,在胡日查副院长带领下,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组”成员一行11人,先后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杭州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听取了各院校领导及有关同志的情况介绍,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并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先进的办学理念、现代的办学模式和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使我们考察组一行受益匪浅,使我们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同时对学院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有了更加理性和深刻的思考。考察组主要从专业建设模式及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运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教师工作量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学习考察收获汇报如下:

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xx年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20xx年成为xx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xx年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内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占地1000余亩,设有友嘉机电学院、金都管理学院、达利女装学院、新通国际学院、青年汽车学院、临江学院、信息电子系等二级学院,开设34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600多人。实训基地分为公共实训基地、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公共实训基地投资3亿元、占地30亩,包括面向全市开放的集实训、培训、鉴定、研发于一体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职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等。

2、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著名企业万向集团公司合作举办,并获香港理工大学支持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杭州农业学校。校区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规划中的新校区建设落成后,将提供8万余平米新增面积,包括新的图书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行政大楼和学生活动中心等。为配合xx省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有三个专业群,即,先进制造业专业群、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绿色农林业专业群,涵盖21个高职专业。拥有应用工程系、生物技术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通识教育系等教学单位,在校生4700人。现有专任教师190多人,其中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90余人。7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双师”资格。目前,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藏书33万册,有36个标准校内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700余万元。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及校外实训基地110个。

3、xx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民革xx省委员会与嘉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有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信息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等不同功能的楼宇,图书馆藏书95、3万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xx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国美电器集团、海外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万事利进出口有限公司、沃尔玛华燕百货有限公司等合作建有各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51家。设有财务与会计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和基础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和成人教育学院等,开设财务会计类、商务贸易类、经营管理类、应用语言类、计算机信息类、建筑工程管理类等六大类30个高职专业,其中会计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国际贸易操作实训》等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现有教职工715人,专兼任教师48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成教、远教等在校生2600余人,每年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

1、积极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基本形成了“校企一体化”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所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以及行业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因为高校不是企业,它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责,因此把职业院校看成企业,像企业一样自负盈亏,独立完成其社会责任是一种不负责任和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作为高职院校,应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让“学校融入区域发展,校园融入社区,专业融入产业,课程融入企业”,让“企业融入学校的专业、课程等各个领域”,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企校合作的机制体制是以企业赢利为主,以企业引领学校的教学,这样更有利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实体推进专业建设。

我们所考察的三所院校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基本特征的校企共同体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使学校发展纳入到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市长作为学校联系人,负责协调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近三年内争取到了五亿多元专项投入,全面加快了学校建设与发展。在此基础上,紧紧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开发区管委会协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小组,优势资源整合,共建了高职学生创业园、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中心、公共图书信息中心等,搭建校企互通平台架构,既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赢得了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先后与友嘉实业、新通国际、达利、金都房产、青年汽车等区域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合作,改建原来机电工程系、信息电子系、化学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艺术系等教学单位,建立了友嘉机电学院等六个共同体(即二级学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和xx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较有名望的民办院校,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典型代表。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著名企业万向集团公司合作举办,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亲自担任学院董事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投资数亿建成的高职院校。xx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民革xx省委员会与嘉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机构设置合理,人员配备适度,责任明确,工作效率高。岗位职责明确,按需设岗,因岗定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物尽其功。三所学校均围绕专业群合理设置二级学院,根据专业需求定岗定编。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34个专业,在校生近万人,但教职工共有600多人,分别属7个二级学院。xx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30个高职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成教、远教等在校生2600余人,每年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而现有教职工只有715人,分别属五个二级学院和基础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和成人教育学院等。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设有三个专业群,涵盖2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4700人,现有专任教师190多人,分属5个系(二级学院)。

3、推行二级管理模式,办学效果显著。三所学校教务处和二级学院职责明确。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有四点:协调(院领导和各二级学院)、规划(重大的改革方案、规划、计划)、监督(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估(主要是年末评优等。到学期末或年末统计汇总各二级学院课时、教学成果、教学事故、教材开发情况等数据。二级学院的年末评优根据各职能部门的汇总数据结果决定。职能部门评优结果也根据各二级学院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评估数据汇总结果)。

各二级学院承担课程安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室、教研室、教材、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考务管理、实习实训管理,开展听课、评课、观摩课、优质课活动、检查教案等教学管理具体工作任务,二级学院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实体,是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主力军。

考察的三所学校中,院系二级管理做的最好的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据教务处陈加明处长介绍,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模式,每年学校根据二级学院院的学生数量和学费收入把经费拨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日常支出、教师课时费、职工年终福利等均由二级学院负责发放,就连水电费都由二级学院负责支付,根据学生人数的不同,各二级学院教师的收入差异也很大。其余两所学校也基本上是这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给二级学院一定的自主权,极大地促进了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

4、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合理设置专业。专业建设包涵的内容很多,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等,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建设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全部工作的核心,高职院校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专业建设进行的。专业建设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关系到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充分发挥它的区位优势,紧紧依托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开发区和杭州市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规划专业的设置,企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作用。节约了资源、创造了效益,解决了学生就业,实现了学院与企业发展的共赢。

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与企业合作共同设置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如,与杭州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有限公司共建园艺技术专业;与杭州小拇指汽车维修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汽车类专业群;与黎明实业有限公司共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万向钱潮公司与杭申控股集团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纳德酒店、xx大酒店共建酒店管理专业;与杭州美韵有限公司共建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等。

5、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项目,对课程进行开发与管理。专业设置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后,重点就是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根据每个岗位的职业能力设计课程体系。课程的开发同样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与指导,学校人员要下到企业中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及企业项目,特别是从事该专业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开展课程活动。课程开发是一个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听课、评课、验收等都有其严格的程序,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还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督导制,课程验收通过后才可以做为正式的课程开展教学。

近几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也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尝试。其中“将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予以综合设计”的举措深受学生的欢迎。如,取消公共外语,转变为专业外语(或职业外语)课等。

6、转变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将实训基地变为课堂,变为实体。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实训基地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实训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施与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影响学校的未来。总结起来看,三所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狠下决心,舍得投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投入3亿元,建立了七大实训中心79个实训室,涵盖48个职业(工种),可容纳2600多人同时实训。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夯实校内实训基地。

二是,将实训基地变为课堂。在三所学校,我们几乎看不到教室,学生学习的课堂就是实训室。在实训室内有黑板,有模具、有机器、有学生作品的展台。在机器运转中、在模板的制作中、在手工缝制中,每个学生都在活动,都在认真的完成任务。在实训课堂里我们看到了企业派驻到学院的技师们,他们在给学生讲解要领、示范操作,工作是那样的娴熟与耐心,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此体现得是那么充分、生动、具体。从而达到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

三是,将实训基地变为实体。校内实训基地不光是学生实际演练场所,同时它也是企业的一部分,是融入到学校的工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六个共同体(二级学院)的实训基地并不是模拟的实训场所,而是友嘉实业、新通国际、达利、金都房产、青年汽车等企业的真实生产基地。二级学院的专业带头人在另一方面是这个工厂的厂长或公司的总经理,他也与普通企业负责人一样有固定的年薪和权力范围。学生在这里实训时根据工作量额度受到技工工资待遇。据陈加明处长介绍,达利女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实训室承担着杭州市70%以上服装企业的服装制板工艺。确立了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双主体地位,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双赢与共同发展。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这种“教室即工厂,车间即实训室,学生走入教学楼就像走入工厂,在校期间零距离接触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的氛围和管理模式”的办学特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高职办学内涵。

四是,将实习实训基地升格为学生创业园,使它成为学生实现梦想的孵化器。xx长征职业技术学院里有个实训室——乐诺财务代理有限公司。公司的成员均由在校的学生组成,学生毕业后马上能被总公司录用,因为它们的业绩已得到社会的检验与认可。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有个高职学生创业园。它是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学校在2007年底合作创办的。在孵企业57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46家,先后吸纳了210多名学生参与创业,带动了500余名学生实习与就业。创业园为学生免费提供工商登记税务注册服务,提供办公场所租赁补贴和员工社保补贴,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设立“护犊资金”,开展免费培训等服务,为学生实现职业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五是,校外实训基地推行“创建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模式。学校和校外企业紧密合作,零距离接触,共同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培养师资、建设教材,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及兼职教师,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或技术开发转让。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与万事利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的合作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与杭州地铁公司的合作都是“创建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模式的成功典范。

7、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应该说“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保障。三所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与人事制度改革紧密相连。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在定岗、定编、定职责的基础上引进国际薪酬体系实行“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薪变责变,薪资体系符合指数分布”、“实施目标考核,优秀与基本合格者奖金”等一系列措施,极大的激发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引进环节向社会广纳贤才。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国际做法,制订了一套较为详细人才引进程序,引进高职称人才需先通过香港理大的专家面试等制度,近三年共引进教师92人,其中正高级10人,副高级21人。

三是,外出学习和专家讲学相结合。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分七批到香港理工大学做了现代教学法培训,同时请香港理工大学专家到学院给教师做微观教学等方面培训数次。培养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7人,省级教坛新秀5人,省级新世纪教改项目5项。

四是,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教师学生工作经历工程”等,制定了专任教师三年内必须要有不少于半年到企业一线实践的经历,专任教师必须担任学生工作两年以上经历等要求。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并实行了动态管理模式。

1、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尽快推进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办学理念、机制、体制的根本转变。我们学院是成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成立的院校,目前面临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质性转化,从内容和形式上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生是不存在就业问题,现在学生毕业要找职业就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管理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

重新设置教学机构是问题的核心。机构改革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依据专业现状和专业发展方向设置教学机构,依据专业课程需求(即岗位需求)来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同时建立配套的聘任、考核制度,引进国际通用的高效用人机制,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薪变责变。

2、借鉴先进院校的院系二级管理模,突出二级学院的核心地位。二级学院直接受学院管理,而职能部门为之服务。二级学院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实行主持人负责制,承担教书育人、校企合作、教材研发、课程开发等。进一步扩大二级学院权限范围,使它在引进教师、资金管理等方面相对独立。每年学校根据学生数量和学费收入把经费拨给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日常支出、教师课时费、职工年终福利等均由二级学院负责发放。

这种管理模式给二级学院一定的自主权,会极大促进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与之对比,我们学校许多专业办学效益低,主要体现在有些专业班额小,最小的班级不足10人,开设课程多,有的专业开设的课程数量甚至超过了本科学校的课时数量。这些问题在2007年评估专家已经指出。如果我们学校改革分配方案,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3、依据社会需求调整和增设专业,坚定不移地推行专业群管理模式。目前我院存在专业设置过多和过于零散,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建议整合现有专业,取消一部分社会需求量不高,生源状况不佳的专业,建设几个社会需求量大、办学条件一流、管理模式先进、办学效益高的专业群。依托这些专业群设置新专业,加大投入力度,减少教学成本,创品牌、创特色。

4、我院的课程改革亟待加强。目前,许多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是本科课程的缩版,就是把学科课程与实习课程的简单拼凑。岗位调研不够深入,课程和岗位的衔接度不够紧密。我们考察的三所学校,学校与企业、企业与学生贴得很紧,完全融入,密不可分,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有很强的针对性。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形成“追求真实情境、实施双证融合、培育双高人才”的办学特色,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每一门课程毕业后都能够用得上,真正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带来优势。

5、加快学院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工程。本着“学校融入区域发展,校园融入社区,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理念,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企业支持,以“互惠互利、共建共赢”原则,尤其争取企业资金和设备支持,加快七个实习实训基地推进组建设工程,学校和企业融为一体,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准,创出学院人的办学特色。

6、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从我院现有师资队伍和师资力量看,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结合专业实际加强现有教师在职培训;第二、广开校门向外界吸引人才;第三、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总之,学院要建立起了一支内部一专多能,外部人员充实专兼结合、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为学院的发展和下一步的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杭州三所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观、考察,感受颇深。无论是三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改革还是极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全新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学到的东西很多,今后要以谦逊的态度,踏踏实实做事,为学院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四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曹副市长带队,有市直相关部门及十一县区主要领导参加的一行20余人赴浙江学习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浙江几个市的发展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实际领会了他们在发展中政策的开放与灵活,人的聪慧与自强,干部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我们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依托溪洛渡电站建设加快永善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了浙江杭州、绍兴、诸暨、义乌、温州。学习考察报告。我从接到参加考察的通知后,自己就把重点定位在温州。在一些资料上曾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形成了影响中国发展的“三个模式”,即“温州模式”、“深圳模式”、“苏南模式”。因此,有幸参加由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的考察组,到了三大模式之一的“温州模式”的发源地,理应花更多的精力作一些深层次的学习与了解。从杭州到温州沿途听取了所到地方党委或政府的情况介绍,同时参观了杭州的娃哈哈集团,绍兴的袍江工业区,环城河整治,喜临门集团,诸暨的服装业、五金业、大唐袜业,中国珍珠之乡,义乌的大市场,温州的正泰集团及柳市电器、永中阀门、市区服装、打火机、鞋革等生产基地和市场。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启迪最深的还是温州。据介绍,20多年前温州“三少一差”突出:一是国家投资少;二是人均耕地少(0、4亩);三是资源少,交通条件差,在沿海地区发展也是较为滞后的。

20多年后的今天,温州发展了,崛起了,创造了温州模式,成为全国发展的领路典型之一。学习考察报告。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温州的发展如此之快呢?靠的就是温州人崇尚的精神,即“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我发展,自强不息”;靠的就是温州精神,即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放手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这次学习考察把聚焦点集中在温州,主要带着三个问题去寻求解答:一是温州经济的特点;二是通过学习考察主要有什么启示;三是应该学习“温州模式”的什么基本精神。

(一)温州区域经济的主要特点。

通过学习与了解,我自己对温州经济是这样认识的:在经济发展的主体上,如投资主体、经营主体、生产主体和承担风险的主体是千家万户,而不是依靠少数人;在产品的销售方式上,市场建在国外、国内,在全国设立了成千上万的温州城、温州街、温州店和温州专柜进行销售;在发展经济的活动方式上,不是单守在家门口办企业和做生意,而是走南闯北,四海为家,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在生产力的分布方式上,不是把生产力分散在一个个山沟里,而是集中在建制镇,把经济建设与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等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温州的区域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

为了养家糊口,具有传统流动和经商意识的温州人开始三五成群走出去。70年代中后期已有十万供销大军大踏步走向全国;82年当地民营企业“八大王”入狱,民营企业发展受到挫折;84年“八大王”平反,温州迎来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春天,干部群众放开手脚,投入了商品经济的滚滚洪流,开始走上了以“小商品、大市场,小规模、大协作,小机器、大动力,小能人,大气魄”为主要特征的治穷致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路子。温州的民营企业就是以起初的“人无我有”(即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家庭工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人有我转”(即发展股份合作制),发展到现在的“人转我好”阶段,标志着温州民营经济迈上现代企业制度。目前,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自然人投资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些被称为“民营经济”的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90%以上,基本形成了“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的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民营经济在温州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温州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部分,拓展市场的开路先锋,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

二是温州区域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运行基础的经济。

多年来,温州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在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形成了市场体系完整性,市场竞争特色性,市场发展动态性,市场规模效益群体性,市场机制作用渗透性等自身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商品市场“在发展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新发展”。由过去企业依赖专业市场推销产品为主转向专业市场和企业直接推销并举;由过去有形市场为主转向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举;由过去内销为主转向内销外销并举。走遍全国的200万温州人,一边挣钱,一边传播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本领。他们在依靠勤劳苦干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当地人走向勤劳致富之路,除了带动平原城镇人员务工发展二、三产业,也间接地带动了温州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梯次转移。实现了平原种田的外出做工,山上苦熬的下平原种田。

三是温州区域经济是典型的区域性规模经济。

温州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把分散的中小规模为主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了块状经济。服装、打火机、鞋革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销售基地。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规模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了区域性规模效应,使温州民营企业不仅有“小”的活力,同时形成“大”的实力,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和较强的竞争力。

四是温州区域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温州的成功,第一是靠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第二是温州人穷则思变;第三是温州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兴起于北宋,形成于南宋的永嘉学派,它的代表人杨叶适,他们提出了一个事功学说,主张惠工通商,这种文化底蕴就影响了一代一代的温州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物化在温州人的身上,表现为人人都想当老板,形成了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正是因为拥有这种精神,来自千家万户的温州人,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用了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挣了千金万银。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温州人“不找市长找市场”,全力发展商品经济。就连下岗职工也是个个奋勇,人人争先,“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言下岗言转岗”,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温州的企业是我要干,而不是人家要我干,所以是主动的。它有一种内在的冲动,也就是温州企业建立了内在的动力机制。

启示之一:“温州模式”的可贵之点在于: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人们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满足于贫苦的生活。为了追求财富,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十分勤劳,善于学习,甘于吃苦,敢于冒险,勇于进取,无论到哪里都能扎根,生存发展。而我们这些地方,在历就没受到过或很少受到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农业文化根深蒂固,计划经济的秩序又成为不可逾越的陈规,人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与温州人相差甚大,甚至截然相反。温州人不远千里到那里开发廊、办服装店,甚至摆修鞋摊,在那里发现赚钱的机会,而当地人却对眼前的机会视而不见,或者虽然看到了,却不屑于干、不愿意干,或者不会干而又不去学。学习温州,首先要学习和培育市场经济的文化,学习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启示之二:从温州经验看,要发展民营经济,最重要的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宽松环境,让人们自己去闯、去创业、去克服困难、去承担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市场经济的文化。要知道,在温州发展民营经济之初来自各方压力很大,也做过一些不利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例如,把最早创业的“八大王“投入了监狱,也多批次派干部到温州“灭火”等等。那时,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政府不可能给民营经济以优惠政策,但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民营经济的火越烧越旺。而在我们这些地方,决策层尽管千呼万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但在相当一个层面的部门或干部管得太多,不放手;或者是步步设卡,处处干预;或者是把民营经济当作“唐僧肉”,各个部门都要去“吃”一口,这是其一;其二是面对招商引资,高喊开放开发,欢迎你来投资,但是不主动出击,而是坐等上门。。

启示之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温州在干某件事情,不是看有没有文件,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实践中需不需要,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需要的而且又能做通的,他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去做,有文件的照执行,没有文件的创造文件,实践与文件有抵触的,绕道走,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三个代表”和认真落实发展是硬道理。如农民手里有钱却没有城镇户口,进不了城,他们就集资建农民城,从异地回温州没航班就包机,自己开辟航线,异地商场不上温州货,自己就租柜台卖自己的货;分散的家庭经济规模被列为私有制的样板,他们就创造了股份制,既解决规模小的问题,又戴上了公有制的帽子。这个思维的特点是:不是从教条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不管什么事情,不管你旁人怎么讲,我都要试试看。试不成拉倒,试成了就要千方百计地坚持下去。

(四)应该学习的基本精神。

1、温州人淡漠于意识形态之争和热衷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生生不息的推动力量。这种力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繁荣,也是整个现代文明的进步。温州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追求物质的动机,这比他们已经取得的那些物质成果更加重要。只要尊重、鼓励、保护广大群众的强烈的致富欲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群众自己会找到致富之路。

2、温州人的基本精神还在于:为了致富、为了创业,要不断追求、不断开拓、不断前进,永不满足。由于传统的影响,我们这些地方的人们往往安于现状,很容易满足,日子过得好一点,就“小富即安”,不想再干了,沉溺于搓麻将,上饭馆。

3、温州人的基本精神还在于:为了致富,人们异常勤劳,敢于冒风险,工作不挑捡,努力学习本领,善于适应环境,即使极端偏远、极端艰苦的地方,都有温州人在奋斗,在创业。但我们这些地方却不一样,人们也想生活过得好,但又图舒服,甚至宁愿失业也不愿干那些“苦累”之活,甘愿在当地受穷也不愿到外面去闯荡,寻找发展的机会。

4、温州人的基本精神还在于:讲双赢重诚信,温州人做生意,既彼此竞争,又较为团结互助,不是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而是你好、我也好,共生且共荣。所以温州的所有制结构是多元的,经营主体是多元的,它的市场也是多元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因此,温州的灵魂是创新,商业文明的核心是诚信,经济格局的特点是灵活,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是多元。

三、围绕大电站,推进产业布局大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

溪洛渡电站建设的机遇已来临,如何实现服务与发展共赢,在支援溪洛渡电站建设的前提下,如何使移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合情合理的解决。为此,重点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要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做好移民工作;二是要加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农民增收,把产业做强做大;三是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做大城市容量,做美城市环境。当前,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做好移民工作。

征地移民工作是当前的焦点、难点。自今年四月孟连协议签定后,在施工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多批次的移民群众上访,*、张贴小字报、辱骂干部、围攻深入移民区做工作的工作组。针对这些问题,县委政府先后召开干部大会、移民亲属机关干部座谈会、老干部会等各类会议,多次从乡镇及机关抽调200多名干部坚持长达四个多月的工作;还组织了老干部代表、移民代表到孟连考察。经过多方面的思想发动,贴近群众,交心谈心,移民群众由抵触到理解、到配合进行实物指标复查。9月18日开始历时两个半月,全面完成了施工区移民的实物指标现场调查工作,现正进行归类,分析、利用。当前,重点是争取政策、组织内外迁。在移民政策的争取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移民搬迁的宗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

三是移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历史性、长期性、社会性、群众性、国际性,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把握;四是面对电站建设,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在业主与移民利益分配上找到结合点。既要积极而为,大力支持,又要维护移民的应得利益。

四是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应学习温州敢创新、善创新的精神,现有标准是十几年前制定的,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移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政策的合情、合理、科学,老百姓最讲实惠,施工区移民已为电站建设作出了牺牲,应得利益兑不了现,既搬不出,也稳不住。县委、政府有决心和信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恳请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二)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随着溪洛渡电站筹建工作进展加快,给永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永善的“支持与服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要根据溪洛渡电站建设需要和目前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健康需求和消费趋势,结合资源优势,从资源、市场、时空综合考虑,重点抓好有市场、有特色、效益好的产业群体,提升产业品位,使产业结构调出规模,调出“亮点”,调出“卖点”,迅速把产业做强做大,做出特色。在机制上要坚持政策带动、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带动、项目带动、科技示范带动及专业村、专业户带动战略,培植一批种植、养殖示范大户和龙头企业,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销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江边、高二半山、高寒山区分类指导,分层发展的原则。

在高寒冷凉地区,突出以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发展养殖业为主,努力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大力发展羊、肉牛,依托“云南半细毛羊”品种资源优势,在马楠、茂林、伍寨、码口等乡(镇)建设半细毛羊扩繁基地;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和“借母还儿、产子分成”的成功经验;减少高寒冷凉片区生猪饲养比例,减轻人畜争粮、争地压力;种植业中,以优质脱毒洋芋为主,其它作物为辅。在二半山区,以发展粮食作物、生猪为主,解决群众致富的问题。在江边河谷地区,以发展规模化经济作物、经济林果为主,解决群众率先奔小康的问题。

四、围绕建设“沿江百里绿色产业经济带”,抓好“三群两基”建设。

——发展壮大以生猪、家禽、牛、羊为主的畜牧产业群。二半山以生猪、家禽为主,适当发展厩养山羊、肉牛,充分利用二半山粮产丰富,桔杆数量大的优势,大力普及生化、氨化饲料,科学饲养,限度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与高寒山区羊、肉牛合力形成畜牧产业群。同时,扶持发展肉制品加工企业,带动产业群的发展。

——发展壮大以魔芋、砂仁为主的经济作物产业群。把魔芋、砂仁发展成为经济作物中的龙头产业,用以带动油菜籽等作物的发展。充分发挥“金江魔芋”、“金江砂仁”的优质品牌效应,扩大魔芋种植面积、巩固砂仁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强化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财源,达到富民、壮乡、强县的目标。

——发展壮大以花椒、脐橙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群。以江边干热河谷地区为主,充分利用沿江自然资源,以金江花椒、红桔、脐橙的品牌效应,做大做强优质金江花椒和以脐橙为主的水果产业,在规模和加工上大做文章,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发展1—2户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带动核桃、板粟、白蜡虫等产业以及二半山区的速生丰产林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路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培植蔬菜基地。随着溪洛渡电站筹建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施工队伍和外地商人陆续进入县城,蔬菜、肉食等食物供应问题已成为迫切而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分两期规划建设4万亩蔬菜基地,年提供商品蔬菜8万吨。

——优质粮基地建设。以二半山区为主,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以优质大米和优质玉米为主,其它杂粮为辅,狠抓农技措施推广,努力提高单产,增加复种指数,使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具体措施上,一是转变观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树立“竞争农业”新理念。进一步深化对县情、乡情镇情的认识,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退耕还林结合起来。

(三)强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做大城市容量,做美城市景观。

为适应支持服务溪洛渡电站建设的需要,围绕构建“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城市”的形象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加大县城扩容改造力度,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在规划管理上,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严格按规划确定的城市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已聘请重庆规划设计院完成了县城15平方公里总规和8平方公里建设性详规。根据规划,我县将在县城老城区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北片城区,积极配合三峡公司建设好电站施工生活区,着手开发南片新区,通过溪洛渡大道、振兴大街、民通路相连接,力争在五至十年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布局和体系。

二是在开发模式上,坚持按照“组团、连线、成片”的思路,实行组团式开发与连片式发展相结合。

三是在资金来源上,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前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辟融资渠道,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吸引外来投资商和本地民间资金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上,坚持把土地作为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招商的路子。对公益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鼓励性产业投资项目,实行协议出让,规划勘察成本、一级土地市场费、公共设施建设费完全由开发商承担;对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拍卖;享受和兑现优惠政策,实行“收支两条线”,采取先征后扶持的办法进行。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五

学习是伴随教师终身的大事,为学习先进课改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调兵山市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调兵山市教师学校领导及中小学后备干部,赴xx市xx区十八小学和xx市第六中学参观考察。感谢调兵山市教师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现将此次外出学习考察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最吸引我的是他们的校园文化:一个个整体的规划,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xxxx区十八小的走廊文化特别吸引人,突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设计,走廊文化处处可见师生在小组合作中乐此不疲,教室里学生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小组中的孩子围坐在一起,学起习来井井有条。xx第六中学的校训是“以天下为己任”,培养有思想、会思维的学生。第六中学的走廊文化也很有特色,孝道文化、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走廊的合唱台、谈心桌,这些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xx第六中学附属小学的走廊文化也很有亮点,毛主席的那句“又学习、又玩耍”特别引人注意,督促孩子们“慧玩,善学”。走廊的书架、盆栽、剪纸都两人耳目一新,每一块墙壁、楼梯、暖气包、甚至于每一块草坪、他们都合理地的有效地利用,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

xx市xx区十八小学和xx市第六中学的两位校长分别做了报告,把他们的办学经验、教育感感悟与我们零距离分享,毫无保留的传递给我们,真是听得意犹未尽,不虚此行。一天的行程,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有满足、有自豪、有感动,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外出培训交流真的特别好。

xx市第十八小学的校长赵广钧在交流中谈到:一流教师教状态,二流教师教能力,三流教师教知识。这几句话引起了在场老师们的反思,我们作为教师真的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这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我们不光要教孩子知识与技能,还要真正注重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肩负着使命,真的要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成拥有健全人格的人。

教师的师德真的很重要,“德行天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多读书,看报,看新闻,实践,实践出真知。将正确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平时要多给孩子时间,多给孩子一些耐心,让孩子们“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美!那沿途路上的风景耐人寻味。懂得让孩子享受过程、发现美的教育者,是大智慧者。其实教育就是一场“修行”,在这场“身与心的修行”中,正确的引导,经常的反思,实践,孩子和老师都是受益者。

特别喜欢陶行知老先生的话:“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给孩子“慢”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是最美丽的向阳花,每个孩子都是最甘甜的露珠,每个孩子都是最可爱的天使。做老师的真应该静静的聆听花开的声音,细细的品味晶莹露珠的甜美,慢慢感受震撼心灵的生动乐章。

xx市第六中学的校长薄立杰在分享教育感悟中谈到:教师要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用激情去过每一天。薄校长说自己最喜欢学生管她叫“老薄”,亲切,没有距离,就是要有这样的好心态。只要拥有平和的心态,无论老师、学生、家长,每个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喜欢明代洪应明的这副对联,不仅因为自己是崇尚中庸之道的人,而是每个人的教育方式确实是不同的,平和的心态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每个教师都有其个性特点、处事方式,思维习惯,教育观念,我主张凡事一定要尽力而为,不强求结果,享受学习、比赛、生活中的过程,在人生中感受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孩子们在过分的压力下学习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调整好心态,重新出发,遵从教育规律,在孩子自愿、自主、快乐的心境下去学习,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同时也使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深地感到“教学相长”这个词语的内在含义,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再是我们教师知识网络的一个子集。现代师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集状态,我们教师单在知识方面已经抢劫了明显的优势,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学生为师,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爱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六

4月28日午时至4月29日,第一考察学习小组一行9人在副校长同志的带领下,先后到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高职院校,就学校升格高职后在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机构设置、分配制度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考察学习,并参观了相关高校的学校及实验实训基地。现将具体情景汇报如下:

第一考察学习小组本次共考察参观了3所院校,其中高职院1所、高职校2所,考察的资料主要有高职校的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系部管理模式、内部分配制度等,较之这三所院校的硬件设施、内部管理等,我校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必须差距外,而与徐州经贸高职校、徐州财经高职校差别不大。

这三所院校在管理模式上基本上都采用了系部二级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至各个系部,各行政处室主要做好服务、协调、督查等工作,各系部职责明确、责权分明,整个学校严格按照制订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运行。

我校于上世纪90年代初实行校科二级管理模式,经过长期运行和不断改善后,我校在校科二级管理上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各处室、专业科的岗位职责明确,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制度齐全,各部门在党总支、校长室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部门工作,确保了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速高效运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再上新台阶。

由中职升格高职校后,学校在办学理念、育人规格、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必须发生质的变化;搬迁新校区后,学校的办学规模急速扩大,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实际,为此,对学校的机构设置、分配制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已成为我们全体学习成员的共识。

1、建立健全完善系部岗位职责、考核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这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较强,工作量较大,工作过程繁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于今年已组织人员多次到外地的高职院校考察学习,对校内机构设置、岗位职数等框架也已基本明了,因而能够组织一班人马,结合学校实际对现有管理手册修订完善,明确各系部的岗位职责,健全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学校搬迁新校区后,就可立即向高职校系部管理模式过渡,在以后运行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再加以修改,使之日臻完善。

2、对职能处室和系部负责人配备要精干。实行系部二级管理,学校要给予各系部必须程度上的权利,包括人、财、物;但各系部不得单独设立帐户,所有收入必须交入学校大帐,统一支出。系部负责人的权限相对大了,而相应承担的职责也应加大,必须全面负责系部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系部负责人的本事要强,工作方法要灵活,凝聚力要高,但大局意识、服从意识更要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服务、协调、监督作用要进一步发挥。这样,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职能处室与各系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推动学校工作快速发展。

3、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入新校区后,在校学生人数、班级数急剧增加,有可能会出现一位教师担任1个及以上班级班主任的情景,而对班主任的考核必须强化,奖惩力度要加大。此外,还可借鉴其他高职校的模式,即从校外聘用大学生担任辅导员,每人负责2~3个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

4、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优质优酬、合理分配”的分配制度,实行个人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实绩挂钩,要逐步构成向突出人才、特殊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重实绩、重贡献,合理拉开差距,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进取性。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七

8月22日——29日,我们一行10人赴新加坡进行参观考察并接受医院管理课程培训,由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综合诊疗所总裁粱友铭、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社区医疗处处长甘庆辉、陈笃生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许主任、心理卫生学院医务部主任周艇四位老师进行了授课,使我们受益匪浅。随后我们在主办方的带领下参观了新加坡陈笃生医院、国立健保集团综合诊疗所、仁慈社区医院等。

花园城市名不虚传,新加坡的干净众所周知,这一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行业中体现更加突出。每家医院的设置都以方便患者就诊为最高准则,医院每个入口都设有服务咨询台,到处是醒目的路标指示;院内到处鲜花盛开,绿草成荫,咖啡厅、休闲室一应俱全,取消医院挂号、收费处的隔断玻璃等,非常人性化。大医院内通常还有超市、美容院、银行等,几乎病人所有的需要在医院都能得到满足。

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清洁工,到了新加坡的医院都一视同仁,从入院检查、治疗到吃饭、洗澡都会得到护士最亲切的照料。门诊每个候诊室内都装有电视,舒缓的音乐、生动的健康知识讲座,让病人备感温馨。为减少病人紧张心理,医院几乎看不到严肃的白大褂、白床单等,建筑物、桌椅、医护人员工作服等都是色彩缤纷。医护人员都化淡妆上班,大方稳重,给病人信任感。新加坡医院对病患者的基本承诺为三部分:我在乎,故我尽力;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工作以及职员与同事;我们在乎如何以团体的力量推动创新,进行改善。这些人性化服务会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我们此次参观的陈笃生医院是新加坡第二大医院,目前有1651张病床,5900名员工,日门诊量2000人。医院人性化管理的目标是:消除隔膜、团队精神、尽快消除不满与不和、重视福利、关注个人与部门的发展。医院招聘员工,除要取得专业合格证书外,无论新员工还是高年资专家们都要去新加坡服务质量中心(sq)接受培训,医护人员除参加卫生部组织的培训外,每月都进行专业的报告会和讨论会,进行基础技术的训练和质控的培训。管理者以身作则为职工树立榜样。医院人事经费的5%用于员工素质培训。医院员工牢固树立须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理念,待病人似亲人。

新加坡医院设立专门的事业发展部(党办)来加强社会宣传。医院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注重正面引导,引起公众关注,提高知名度;开展和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赞助、捐款、免费咨询、义诊等,通过此类活动树立医院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组织群众参观有关健康知识的展览,在提高群众健康意识的同时宣传医院特色。在陈笃生医院可见宣传的玻璃展板,非常漂亮。

在参观过程中,上述的点点滴滴使我深受启发。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与国外的距离到底在哪里?我想,不是单纯缺乏专业知识技能,而是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落。我们在为病人解除疾病的同时,忽略或淡化了人性化服务,或者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病人为中心和优质服务我们只做在了表面。比如近年来我们添置了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但在十分封闭让人有些透不过气的检查室里,我们就没有想到受检查病人的感觉,没有考虑到用一点绿色植物或者明亮的窗户等等,可以让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病人,情绪上得到缓解或安宁。

人性化服务的推行关键是从全体员工的认识上解决问题,做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不仅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更要从以病人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上。我们的管理层必须引导职工认清形势、主动适应,努力创新,切实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把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做到极致。医疗活动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缺乏人情味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医患关系错位,承认自己是服务者,自觉树立以患者满意为标准的观念,把服务作为医院发展生存、增强竞争力的立足根本,把患者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对病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才能收到实效。

医务工作者还必须全程投入,即不管自己在哪个岗位,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对病员服务的整个过程,使服务工作成龙配套,井然有序,不疏漏每一环节和细节,处处表现出对病员的热忱和尊重,力求完美,才是最好的服务。

套用电影《天下无贼》里面的一句经典对白:“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也是新加坡医院管理的核心,而他们的流动性非常强,但是这种流动是良性的,一个人可能这两年在这个医院,过两年在那个医院,再过两年可能又回到第一个医院,通过互动有无,有助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升,同时对医院发展也有着良好的作用。建议我们也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提供自我提升的平台。例如鼓励职工考取更高学历,能否有奖励政策,报销学费等,鼓励大家学习,提升知识储备。同时要提供给专业和管理人才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包括到国外进修学习的机会。

此次到新加坡学习最大的感触是:新加坡医院无时无处不在宣传自身。他们的宣传一是有形的,例如:宣传栏、服务标语、电视广告、媒体合作等等;但还有无形的,就是患者的口碑,舒适的环境,温馨的服务等等,无形的宣传让人感受到舒服、温馨,下次就医还希望来。这种无形的宣传就是医院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管理是医院人文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医院文化的培养和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医护员工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达到人与文化的互动!,既要发挥医院文化对医护员工的熏陶、教化的功效,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也要通过医护员工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来展示和反映医院的文化氛围,同时重视客观文化建设,通过制度文化引导和规范医护员工的行为意志,通过环境文化体现医院的风格和面貌。

我想,只有通过医疗服务形式和要素的变化,引发患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在日臻完善的医疗服务中渗透平等、正直、关爱,建立医患间的信任和亲和度,强化医德的感染力,才是具有人文品质的医疗服务,才能实现服务的巨大功能,提升医院的形象力。可以肯定地说,当一个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特色日益凸显、形成氛围之时,它也就具备了在更大的空间发展的实力和自由。我想,这就是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也是我今后在工作中要着重加强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

总之,新加坡社会经济发达,文化素质、社会文明程度高,医务人员工作敬业,也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通过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以改革促管理,不断提高我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医疗服务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使这种思想观念深入到医院每个员工的脑中、心中。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八

11月14日到11月16日,公司主管领导及修理中心相关人员一行5人对杭州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这有限的三天时间内,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该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的热情好客,更主要的是我们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他们超前的市场意识、切合实际的经营定位、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全体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说,这次杭州之行对修理中心即将开始的改革调整及明年工作的开展都是十分有益的,杭州现代的许多经验,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通过考察我们感到,该公司与我们企业现在的体制基本雷同,隶属于杭州市海外海集团,属于私企股份制企业。95年建成一汽大众特约服务站,至今已十年之久,建站初期,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由于市场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xx年开始,经营形势大幅度下滑,造成02、03、xx年连续三年亏损,在xx年的一汽大众评比中,列全国倒数第二,被一汽大众视为砍掉对象,取消单一服务。

面对这种形势,海外海集团及时调整了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就提出了“维修业今后的走向在哪里”这样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他们最后认定了建4s品牌店这样一条道路,首先通过多次整改,得到了一汽大众领导的认可,前后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软硬件均得到了改善,拿下宝莱销售权。xx年共投入300万元进行改造,其中销售展示厅只投入了250万元左右,其余的50万元用于车间改造和设备更新,在此过程中一汽补贴了100万元,实际他们仅投入了200万元左右。今年,他们与一汽大众签订了销售780台宝莱车的合同,目前已销售660台,估计完成有一定困难,但一汽大众做出了承诺,只要销售合同规定的85%即可。

他们的一汽红旗维修以建立大客户为主,并随时发展新的大客户。

一汽大众维修主要面对私家车及出租车客户群体,尤其是针对出租车修理,他们采取了比较独特的方式,他并没有利用广告来宣传自己,主要是以自身的维修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赖,并做到了来一个,留住一个。出租车群体希望的是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时间最短,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出租车群体的心理,所以他们实行了出租车绿色通道,设立了几个专用架子,即来即修,修竣即走。

杭州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在机制建设上动了很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确实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海外海集团每年都与该公司签定经营目标责任状,公司的高层领导实行年薪制,完成目标责任状年薪100%兑现,完不成扣发相应比例,平时按75%借资。

现有员工110人,其中一线工人66人,销售人员20人,管理及勤杂人员20人。集团每年核定工资总额,具体的分配办法自己确定,员工平均工资在1、8万—2万元之间,但最低工资在800元左右,在分配上他们的原则是在同行业中工资不能偏低,否则留不住人才,因为在杭州,同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修理技能人才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

具体的分配办法是,工人取消保底工资,收入主要依据本人工时收入去掉税金后的25%提取,如果维修质量高,服务水准高,用户满意度高的员工工时可上浮30%,员工所提取的工资相应提高30%。

管理人员的工资按工时收入的2.8—3%提取。

副经理的工资按车间当月收入的额度乘以一定系数发放,同时还有新增大客户,应收款的回收情况,均纳入副经理的工资考核内容。

备件经理的工资按配件的差价的一定比例提取。

凡是与创造经济效益有关的工作内容及涉及的人员均实行适当的奖励办法。

平时考核主要依据,修理按核心流程手册中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现场按照4s标准进行考核。

还有维修工时标准,用户满意度等均纳入考核范围,常年实行维修日报、效益月报方式进行考核。

杭州现代公司依据一汽大众的服务核心流程,制定了本企业各类人员的工作标准,其中责、权、利体现的比较清晰,考核的办法比较适用。

杭州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科学管理手段、机制建设可操作性使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修理中心在本月末之前,将结束经营结构调整,人员定岗定编,下一步马上面临今年收尾,明年起步的工作,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认真谋划。因此我们将把学习到的好的做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经营思路上,机制建设上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统一认识,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九

按照部领导要求,2月27日至3月7日,我们组成考察组赴xx、xx、xx、xx4个城市,围绕加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本事现代化,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景报告如下:

考察组由省委组织部有关处室同志,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鸡西、伊春市及部分中心城区组织部门有关同志组成。本次学习考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时间安排紧。考察日程安排十分紧凑,往返9天时间,共实地考察了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商圈园区、党员服务中心等50余个基层单位,与当地组织部门和街道、社区、基层单位有关人员召开座谈会8个,并且每晚都组织团体研究讨论,对时间做到了充分利用。二是考察类型全。考察单位经过反复筛选,既有街道、社区等传统阵地,也有“两新”组织、产业园区、商圈楼宇等新兴领域;既有中心城区,也有城郊区和城镇化的农村社区;既有区域化共建共融典型,也有社企一体化典型,基本涵盖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三是收获启发大。4个城市都是中组部推荐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老典型,xx的体制机制创新,xx的共建融合,xx的网格化精细管理服务,xx的百步亭党建品牌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考察后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本次学习考察资料丰富、收获丰硕,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进的思维理念,引领了城市党建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基层治理难度加大的新形势下,4个城市敢想敢试敢闯,探索出了一条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径。一是顺应城市发展,注重顶层设计。针对城市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基层治理架构不完善、基层治理机制不健全、基层治理本事不足等诸多问题,未雨绸缪,抢占先机,提早谋划,找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定位。比如,xx市委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2014年度市委1号课题,市委书记同志任组长,牵头开展调研,亲自谋划顶层设计,研究出台了“1+6”配套文件,对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联动实施了系统性、综合性的改革,走出了一条贴合城市治理特点和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二是顺应业态变化,注重创新驱动。适应城市社会形态变化,在组织设置、载体设计等方面创新创造,灵活多样开展党建工作。比如,xx市坚持以区域化党建为抓手,先后探索构成园区统筹、街区统筹、片区统筹、商圈统筹等10种区域化党组织设置模式,并打造了红色故里、和美家园、活力商圈、锋领众创四条城市党建精品带,把分散在城市中的基层党组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实现了从“一片红”到“全面红”的拼图效应。百步亭社区结合社区居民特点,进取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民俗节庆、群众健身、道德论坛、礼貌创立、亭台文化等活动,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进取性。三是顺应基层需求,注重实效为本。坚持效率、效果并重,不摆架子、不走形式,以基层需求为导向,以务实管用为根本,谋划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比如,xx市嘉定区马陆镇期望社区邻里中心,以党员群众和辖区单位需求为导向,设计行政管理、党建服务、综治联勤、文体服务、事务受理等五大功能,为党员、社工、群众、驻区单位等供给服务平台,使党员群众各种需求不出社区都能够得到解决。

(二)创新的体制机制,夯实了城市党建的根基。

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切身感到,xx把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引擎,根据问题倒逼解决措施,敢于做“大手术”,使城市基层党建展现出旺盛活力。一是健全三级联动体系。xx市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健全了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职责体系、网络体系、制度体系,构成了配套的规定性文件,明确了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的领导架构、职能定位、工作职责、重点任务、推进措施、考核制度、激励机制等,真正把三级党组织贯通起来、联动起来、捆在一齐,构成了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合力,使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组织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动员更加有力、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为有效的工作局面。二是做强街道党组织。xx市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础的鲜明导向,以强化街道党工委职能作用为突破口,把管理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把街道社区做强做实,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取消了街道党工委招商引资任务,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统筹社区发展等“八项职能”,赋予了对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征得同意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重大决策和项目提议权等“五项权力”,并调整街道机构设置,从过去的“向上对口”转变为“向下对应”,在全市推行“6+2”模式,即:在街道统一设立党政、社区党建等6个办公室,再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设立2个工作机构。同时,统一设立1—2个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由街道党工委负责管理,配备6至15名专职党群工作者,按照开放、集约、共享的原则,面向区域内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开展服务,实现了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三是强化基层基础保障。xx市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制定社区工作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把各个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投向社区的资金、面向社区的项目整合起来、统筹使用。目前,每个社区每年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各不少于10万元。2015年,市级财政向区级转移支付资金较往年增加25.1亿元,其中社区管理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3.3亿元,用于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公共服务。

(三)灵活的方式方法,增添了城市党建的活力。

4个城市高度重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搭建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多元共治平台。我们所走到的每个社区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党味儿”和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发挥的引领作用。一是经过政府购买服务,突出服务专业化。4个城市采取政府出资、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把居民和驻区单位广泛需求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给社区干部松了绑,使他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监督社会组织服务质量和走家入户收集社情民意上,实现了“小钱办大事”“小马拉大车”的效果。xx市每年都举办社会组织大集,各个社区与社会组织直接见面洽谈、签订合同,利用政府投放的专项资金,把专业化服务引入社区。xx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xx市白沙街道5号空间“日湖公益”党建联合体是枢纽型社会组织,主要功能是根据社区需求,由政府出资立项,培育孵化各种社会组织,在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二是经过发展公益服务,突出服务个性化。4个城市以公共服务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支撑、以公益服务为补充,抓住专业服务团队、党员义工、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在社区建立起了多元化的服务网络,打造了白领驿站、老年餐厅进社区、青少年心理关爱、“四点半”课堂、微心愿市场化运作、党员服务群众红黑榜、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等一批党建服务品牌,不仅仅为党员和志愿者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搭建了平台,也让不一样层次、不一样年龄、不一样职业的群众都能享受到针对性的服务。xx市虹桥街道虹储社区书记朱国萍创造了交换时间服务方式,让社区中的教师和文艺工作者到“四点半”课堂为学生供给课业和特长辅导服务,让从事家政的业主到他们家庭供给代做晚餐、房间清扫等服务,实现了各取所需,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三是经过寓党建于服务,突出服务精准化。坚持“服务—融入—合作—管理”模式,驻区单位需要什么服务,街道社区党组织就供给什么服务,用服务敲开党建的门。xx市北仑区大港社区服务对象全部是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干部采取“服务融化、感情融入、共建融合”三步工作法,进入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先问“企业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供给什么服务?”,经过从服务做起,从企业难题解决起,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打开了党建工作局面,构成了10名社工服务10万企业职工的良性互动局面。

(四)深度的整合融合,拓展了城市党建的内涵。

4个城市注意打破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整合城区内所有党建资源,构成了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一是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融合起来。打破互无隶属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藩篱,推进党建、工作、感情融合,建立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体。xx市仙林街道实施网格化、社会化、法治化、精细化、群众化、信息化“六化”融合,有效整合辖区内的12所高校,实现了区域党建联动、精神礼貌联建、平安法治联创、群众工作联做、民生保障联帮、流动人口联管、城市管理联抓、公共安全联防、科教人才联享、发展平台联办“十联”齐发的良好互动局面。二是党组织与各类基层自治组织融合起来。4个城市普遍推行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委会交叉任职,把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把党建工作渗透、融入到街道社区工作的全过程。xx市新华街道建立蓉之林物业咨询工作室,协助各居民区党总支在业委会组建和换届选举中把好人选关、程序关、议事关,为小区业委会成员和物业服务企业供给相关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培训,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因物业管理而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以物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为依据,有序、理性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利。xx市百步亭社区建立了“三方联动、四级服务”体系,理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者的关系,整合三方资源,构成工作合力,为居民百姓供给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关爱服务、公共服务、物业服务、志愿服务。三是城市党建与互联网融合起来。借助互联网数据大平台建立多样化的“互通”体系,以微信群、qq群、社区“互联网+便民服务中心”公众号为载体,建立信息宣传互通互动平台,构成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社区创立、社区文化、社区党建、志愿活动、居民需求等透明化管理,实现民生服务“线下线上”同步,网络“应对面”的智能化服务。xx市新华街道建立了基层党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设置了党建地图、基础信息管理、党务管理等模块,设计了自定义查询、统计等功能,经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数据全覆盖、区域化党建联系全记录、区域化党建分析评估全方位,解决了两新组织信息难管理、党群干部绩效难评估、服务群众党政群难联动等难题。xx市沪东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用“互联网+党建”的思维方法解决党建难题,建立在职党员管理系统,开发手机app,解决时间、地域、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社区活动不到位、服务效果不到位的问题,做到在职党员底数清、活力足、作用大。xx市江汉区信息化实行五级网格联动,将全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一编码,在电子地图上予以标记,并绑定单元内的管理资料和网格监督员,经过网格监督员对全区所有城市功能部件和城市事件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登记,上传到网格管理数据库,构成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以实现城市综合管理的全时段、无缝隙、精细化、数字化。

(五)优秀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提升了城市党建的品质。

4个城市十分注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经过政策倾斜、优化结构、提升待遇、拓展发展空间等方式,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街道、社区干部队伍。一是突出选贤任能。坚持放开视野、不拘一格,内育外引、广纳群贤,引入了大批人才充实到基层治理中。xx市委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结合社区“两委”换届,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线,经过从社会选聘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道工作,从社区工作者中选拔一批优秀党员担任书记,使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得到了全面加强。二是突出素质提升。4个城市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营造全员抓党建的工作氛围,个个都是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都是党建工作上的明白人,实现了由“专科医生”向“全科大夫”的转变。xx百步亭社区经过“奉献+才艺”选优配强社区书记,实行“培训+论坛”对党小组长和党员进行轮训,打造政治素质强、群众工作本事强的“双强”社区干部队伍,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面向全国的培训机构,成为了全国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三是突出激励保障。xx市把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书记,经过规定程序纳入事业编制,在岗退休的享受事业编制退休待遇,中途离开书记岗位的,人走编留。对暂不贴合事业编制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人员工资待遇。加大从社区书记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公开选拔优秀社区书记担任街道领导干部。同时,在社区工作者中建立“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晋升体系,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至1.4倍确定平均收入,年均普遍在7-9万元左右。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切地感到,虽然近年来我们在城市基层党建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4个城市相比,还有不少短板。

一是城市大党建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经过多年持续推动,我省在硬件条件上与4个城市相差不大,但工作理念差距比较大,一方面缺少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围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治理整体谋划、整片推进城市党建工作不够,另一方面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缺乏深刻理解。城市基层党建资源和力量没能“攥起五指、构成拳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造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纵向联动不贯通,各行业系统党组织横向联系不顺畅,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到位。

二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有待优化。组织体系不理顺,存在“两头紧,中间松”倾向,对区级层面和基层党组织抓得比较紧,对街道层级重视不够,街道党组织权责不对称、掌握资源不充沛、内设机构设置不合理、承上启下和“龙头”作用发挥不好,有的地方还随着社区改革取消了街道设置。社区有行政化倾向,减负不到位,事务性工作多,导致投入党建工作精力不足。对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党建力量还显得不足。工作机制不完善,以上带下、以下促上的工作职责不明确,相关制度不配套,就基层抓基层、靠基层抓基层的情景比较普遍,“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法手段相对单一。根据区域特点和党员群众、各类组织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党建工作不够,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突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到位,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场所功能不完善,内部布局不合理,党建文化氛围不足,存在必须的资源浪费现象。传统手段用的多,信息化手段应用较少,多数社区停留在传统的单向输出的状态,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管理互联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是城市基层党建资源整合不到位。一些街道、社区组织力量偏弱,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的本事不足。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驻区单位服务不够到位,造成驻区单位主动参与社区党建进取不高,共驻共建、互融互通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缺少有效的反馈评价奖惩手段,没有较好地为在职党员供给平台和载体,组织发动还不到位,发挥作用不明显。在城市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推进比较艰难,异常是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和媒体网络中,党建工作还存在盲点。

五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对党建工作任务认识不够深,党建工作经验少、政策水平不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高,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本事有待加强,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党建工作的需要。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往往局限于一般性业务培训,没有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在职级、薪酬、身份、地位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相关的激励机制,社区干部发展空间比较狭窄,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

考察后,我们到中组部组织二局汇报了考察情景和我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些初步设想。中组部组织二局张金豹同志对我省主动外出学习抢先抓早、根据省情差异化推进的思路给予了肯定,张金豹同志提示在十九大召开前在体制机制方面不要做大的调整,二处储晓东同志指出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能够将省会城市等较大城市和街道为突破口。按照中组部有关领导的指示,借鉴4个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前,我们提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各级职责,狠抓职责落实。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采取适当形式督促各级地方党组织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正确认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自觉把党建主体职责落到实处。提议省、市层面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从严管党治党的重要日程,待中央出台明确意见后,制定我省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意见,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措施、落实职责分工。省委各党工委要研究制定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具体方案,要求所属党组织主动参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构成共建联建的良好局面。提议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列为党建职责制目标考核重要指标,作为市区两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必述资料,督促各级党委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谋划。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主动担起区域化党建主体职责,全面实行双向述职,根据党员、居民评议情景确定考核结果,作为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加快试点工作,供给示范借鉴。根据我省城市特点,选取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伊春、鸡西等市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试点,根据地区差异、个性特点,进一步明确工作侧重点,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充分吸收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体制机制、职能设置、激励保障、治理体系、配套措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研究探索贴合不一样类型城市的党建工作、社会治理的典型模式,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供给经验,逐步在全省进行推广。

三是整合区域资源,强化共建共融。开展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状况大调研,摸清区域内党组织类型、数量、党员人数、党建资源等情景,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台帐。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统筹功能,拓宽社区党组织工作面,对区域内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驻区单位党建、新兴领域党建融合,经过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共享,推动资源共享共赢。在省级层面出台驻区单位、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工作意见,推进驻区单位到社区组团报到、党员到居住地报到,把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工作做实做细,为居民群众、驻区单位供给更好的服务。与民政部门密切配合,进取培育社会组织,推动三社联动,加强党员义工、志愿者服务队建设,经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服务、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让驻区单位和党员群众享受到高质量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四是利用“互联网+”,推进党建信息化。运用互联网+理念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提升,实现三级信息互联互通,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化党建平台和智慧化服务平台,设计党员管理和社区服务app,注重吸收政治素质好、懂网用网的年轻党员作为党务工作者,实现线上线下交流相结合,“键对键”和“应对面”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水平,解决党员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服务不及时等问题,为辖区内的单位和群众供给高效、便捷和贴心的服务。拟于今年下半年,在齐齐哈尔、大庆召开党建信息化工作现场会,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先进模式,进一步推动全省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五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干部素质。选派一批优秀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到xx、xx、xx、xx等市的先进社区挂职锻炼,跟着学、看着干,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培育一批我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骨干力量。利用全省社区党建工作实训基地和外埠先进社区,采取省级抓示范、市县区抓全员的方式,分期分批对全省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进行全面培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本事。拟于今年下半年,举办一期全省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并选派两批优秀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赴省挂职培训,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增强其在新形势下履职尽责、领导基层自治、创新社区管理、服务群众的本事。

六推进双百工程,打造党建品牌。继续加强“双百示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对示范社区党组织进行定期考核、抽检巡查,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在全省示范社区党组织中选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比较突出的优秀党组织作为全省示范标兵,进行表彰和奖励,构成城市基层党建典型群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加强对示范社区党组织的动态管理,构成优者进、庸者出的局面。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十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我觉得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学校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不论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还是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都能从一些细小处着手,注重精细化管理。但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校园里乱扔手纸、小食品袋、吃零食、在厕所里抽烟、清洁区及教育卫生打扫不彻底,教室布置不整洁以及在校园里说脏话等现象随处可见。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与个别班主任谈过话,对个别重点学生进行了单独谈话教育,但如何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是我们做为一个教育者需要深入探究的的问题。

上周我校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十人一行赴基础教育课改名校宜川中学考察学习,从他们口中得知,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课堂这两个方面很有特色,听了之后感觉是神话,有点不可思议。经学校领导安排这一周再次组织班主任参观了宜川中学,我校15名教师经过两天蹲点观摩学习,确实应验了他们所说的话不是神话。通过观看周一学生升旗、早读、疯狂英语、激情跑操、自主课堂、自主学习课堂、“晚点”、学生就餐、就寝等,让我感受到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谈以下感受:

一、崔人奋进的育人氛围。

一进入宜川中学的校园便被校园内那一幅幅标语给震憾了,从标语中可以看出学校前卫的办学理念。充分地肯定了学生是学校的生命之本,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更好的锻炼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突出学校本土特色。从校园内张贴的各类教师、学生光荣榜,上下楼梯口在楼道内张贴有学生的各类标语,且用中英文对照,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行为习惯表现较差的学生则通过严明的惩罚形式展现出来,如通报告示、教室外的批评栏,让这些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会影响班级和学生的声誉和形象的。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幅字画,每一个标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赏罚分明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了学生的正义感。

校园环境整洁美观。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卫生的整治,一日三打扫,分学习小组轮流打扫,由小组长负责,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督促检查量分,班主任老师指导学生打扫并检查。从校园内看不到垃圾,教室里也是非常整洁干将,垃圾桶周围也看不到垃圾,这些都与平时严格的约束和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是分不开的,这需要长期坚持,长期训练,并且用强有力的考核机制去考核,才能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学习氛围浓。不论是学生的早读还是课间操前的读书,学生们都能很有兴致的读书,不浪费一点空余时间。尤其是下午和晚自习的预习课,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安排有计划的进行各学科的自学预习任务,教室内无一人说话,更看不到学生在教室内打跳、追逐,有无老师在对他们已没有任何约束,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学生管理刚柔并济,自主管理三架马车齐头并进。

在观。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十一

元月4日至6日,我们一行10人,在孙局长的带领下,赴姜堰、泰兴、无锡三市4所学校学习考察。收获不小,启发很大。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一、简要说明。

我们考察的四所学校属于不同的类型。姜堰是个90万人口的县级市,与我们大体相当。姜堰一中相当于我们的一中,姜堰二中相当于我们的二中、三中。黄桥中学是泰兴市的一个镇级中学,与我市的几所镇中学地位相当,只是黄桥作为千年古镇,镇区人口就有10万,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无锡锡山区的天一中学,是一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相当影响的中学,处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程度很高,教育理念也相对较为先进。

(一)用管理提高声望——姜堰二中。

耀眼成绩:姜堰二中在04年高一录取前100名只有10人、前600名只有40人的条件下,07年高考,1100多名参考学生,942人达到本科分数线,全市高考前1000名中,二中占500多人。

独特风格:一是风气正。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大局意识强,扎扎实实地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积极进取,团队意识强,几十年来,二中教师奋力拼搏,不讲价钱,不讲待遇,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把树立二中的精神和形象放在第一位。领导理念是,用事业统一思想,用修养调节矛盾,用感情维系和谐,用制度保证工作。二是意识强。强调三种意识: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整体发展;争先意识——样样争先,事事争先;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是制度好。打造教师共同体,在集体发展上做文章,提倡个人提升,集体合作,整体建构,合力发展。运用木桶原理,注重专家引领,强调学科发展的全省位置。四是思考勤。不断地创新,不停地思考,认真纠正前期工作中不合理的做法。借鉴意大利世界杯设计7套方案最终夺冠的经验,抬头看路,埋头拉车,务实高效,厚积薄发。五是管理细。认真提高服务水平,学校食堂一年365天保持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油渍,在全省各行各业食堂中被评为第一名,卫生检查从来不要通知,由此可见一斑。认真研究高考方案。根据自身的特点,夯实基础,研究学生,研究取舍,抓好中档题目,讲什么,不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既根据高考的要求,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注重科学性,强调针对性,不以讲不讲,讲得好为前提,而以学生的领悟掌握为根本。既避免“两张皮”,讲的和考的不一样,也杜绝“一张脸”,没有前后联系和知识渗透。大体要求是,近期的占80%,以前的占20%。

细节撷取。听了高三(18)班一节语文复习课,感觉是:紧扣高考,知识点交待得十分清楚,能力训练环环紧扣,课堂非常流畅。听课前,坐在最后一排后窗处的一个学生,在我起身看班级文化建设图片的时候,把自己坐的椅子和我带进去的凳子交换了一下,让我感触颇深;听课时,担心我听不清楚,老师专门让坐得离我最近的一个学生起来翻译课文,也让我颔首感谢。另外,董建校长的“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教室前的“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教室侧面墙壁上的《大国崛起》。

解说词。

追梦2008各重点大学图片也都让人耳目一新。

(二)用高考凝聚力量——黄桥中学。

灼目高考:二流生源,一流高考。本科进线人数2002年346人,2003年484人,2004年,600分以上136人,本二线以上554人,名列泰州市四星级高中第三,跻身于江苏省重点中学前列。2005年高考再创新高,本科进线575人。2006年800多人,2007年突破千人大关,只有几十个学生未达到二本分数线。

(三)用理念指挥行动——天一中学。

沈茂德校长是个教育专家,我们到达天一后,他给我们作了一个学术报告式的介绍,强调的是教育要重视核心价值的引领,应该说对我们启发很大。

一是重视差异,挖掘潜力。沈校长说,承认差异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孩子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个性化的人,正因如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尊重这个差异。男孩子打架,那不是品德的问题,是孩子表现天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里既有分寸,也有艺术。如今很少见到男孩子打架了,我们担心,男孩子是否有女性化的倾向。果真如此,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我们都可以思考。有的学校,学生宿舍管理得井井有条,整齐划一,准军事化,毛巾、牙刷等都摆成一条线,学生一天到晚要想着这个,长期训练下去,我们的学生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统一性的东西未必就好,那其中就有扼杀天性的成分和做法(从某种角度讲,高考就是扼杀天性,扼杀创造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我们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饱含期盼,教育就是要在这期盼中挖掘潜力,挖掘创造性。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二是崇尚宁静,心无旁骛。宁静方可致远。宁静,是教师的必要条件。教育工作者如果一天到晚想的是待遇,是赚钱,很难做好教育工作。当我们走进课堂的时候,举手投足,开口说话,素质教育就开始了。差别仅在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教人学好,给人好的素质,一个差的教师,教人不学好,误人子弟而已。就是其它工作吧,如果我们功利的心理太强,一天到晚想着领导怎么想,这件事情与我有没有利,那还怎么工作?天一中学一名考生考取澳大利亚一所学校,家长请天一中学的领导和教师吃饭。席间,家长及请来陪同的人员,总是在询问沈校长的工资数额,有的猜测年薪300万元,有的说500万元,有的说最低也不会少于100万元。天一中学的一位领导站了起来,澄清说,离你们说的差距太远,但如果今天我们的话题都在这里,那对不起,这顿饭,我们就不必再吃了。教育讲究的是奉献,是生命价值;企业讲究的是赚钱,是物质价值。将这样的两种人放在一起,没有酒逢知己的快乐,只有话不投机的尴尬!

(二)团结协作的意识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团队精神,是几所学校强调最多的方面。大凡学校能办得好,一个起码的条件就是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干部师生上下同心。姜堰二中的校长介绍经验的第一点,就是学校风气正。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几点建议。

(一)要有准确的学校定位。从全省来看,我市的几所学校,一中、三中定位在三流水平线上,其它几所学校定位在四流水平线上,我觉得比较实际。这样的定位,不是自暴自弃,自我贬损,而是实事求是,反映客观现实,这也好让学校领导和教师知道我们与先进地区、一流学校相比有多大的差距,我们已经没有任何自大和骄傲的资本,要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不是依靠政府、教育局或者其他什么人,只能靠学校领导和教师长期不懈地艰苦奋斗。姜堰二中和黄桥中学的经验最适合我们学习。

(二)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姜堰中学尽管是姜堰第一中学,收的学生要优于姜堰二中,去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比二中少100多人,我预计今年仍然要少,这样发展下去要不了几年,他的声望和光芒将会完全被二中所取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要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不仅是发展的问题,更是生存的问题。

(三)要有高远的发展目标。天一中学所追求的理念,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尽管我们一时还达不到她那样的水平,但我们要时刻瞄着她,盯着她,多思考,多研究,以期办出我们的特色,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无论是校长的管理水平,还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我们与几所学校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因此,要创建真正的品牌学校、品牌教育,培养校长、培训教师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四)要有浓厚的研究氛围。几所学校给我们的印象是研究意识特别浓厚,校长研究管理,教师研究教学,共同探讨新课程教学,探讨高考模式,搜集高考信息,谋划高考战略,研究复习策略,探讨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思无它事,心无旁骛,已经达到非常专业和精细的程度。这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限于水平,只作简单地汇报,错误和疏漏的地方一定不少,请领导谅解。

关于学习考察函篇十二

区委、区政府于20xx年3月19日至21日,组织区委中心组分两组赴县、市开展学习考察,现就组织学习考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区委、区政府决定外出考察后,区委宣传部高度重视,把外出考察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及时作安排,并多次指导相关工作,要求分管副部长做好指导工作,明确理论科负责抓好落实。形成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精心策划,统筹安排。根据部领导安排,理论科全力开展区委中心组外出考察的各项组织工作,为使考察工作顺利开展,制定了可行的实施方案:一是根据考察内容,制定合理的考察时间、地点、人员名单、考察线路等报请领导同意;二是根据考察时间和线路发函给考察市(县),请对方结合考察内容制定行程;三是根据考察工作的需要请示领导安排工作人员;四是根据考察人员做好行车安排;五是为能更好的组织考察工作,制定责任明确的分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思考周全,注意细节。理论科认识到,组织外出考察细节非常重要:一是经费保障,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拟定经费预算,请示区政府给予经费支持;二是吃、住问题,多次与考察地联系,请对方按照相关规定安排吃、住,确保不违反规定,就餐的时候,细化到那个领导坐那张桌子,住宿也是提前安排,并把房卡拿出来,在去宾馆的路上把房卡发到领导手中,保证就餐和住宿不慌不乱;三是准备物品,比如热水壶、药、水、水果、零售、纸巾等;四是乘车问题,由于这次出发地是驻昆办,所以把要统一乘车的领导提前安排好,在行车当中,与驾驶员沟通好停车的时间,以便让领导休息等细节问题;五是协调问题,随时和对方工作人员保持联系,告知我们的具体行程和一些细节情况(比如去建水县没有按时到达,告知对方,在行程上作了轻微的调整;到弥勒的时间提前,告知对方先住宿后就餐,并安排好所有工作)。总之,做到随机应变,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学习考察的组织工作虽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一)请示汇报不够。虽然在工作中遇到不能决定的事情就向领导请示汇报,但是还是考虑不到位,致使经费预算不够,又协调重新报经费请示,使得工作费时费力。

(二)对考察领导的基本情况不够清楚。在外出考察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对领导的基本情况还是了解不够,比如有两个领导有痛风病,我们没有准备相关的药物,还好其中一个领导带了痛风药解了围,所以在外出考察前要了解每个领导的基本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三)对抽调车辆不够熟悉。在车辆安排上,只是打电话了解车辆能坐多少人,没有亲自到车上去看车辆情况,导致没有地方装随行物品,虽然后来也解决了随行物品的运输问题,但是让领导感觉不放心。

(四)对行车路线考虑不够。在出发前也考虑了行车的路线,多次和驾驭员沟通路线问题,把所有希望有寄托在驾驭员身上,导致去建水走错了路,耽误了行程。考察前应该把所有的线路查询好,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不要让走错路这样的事件发生。

(五)对行程安排不够熟悉。在工作中对方案进行多次的修改,觉得已经掌握了所有内容,并随身携带行程表,感觉万无一失了,但是当领导问到下一个考察点时,不能很快的回答,让领导很是失望。

(六)对考察点的联系领导熟悉不够。在对接工作中,总觉得知道对方电话,不知道姓名职务没关系,只要礼貌的称呼老师,把工作联系好就行,致使领导问到对方情况时介绍错了人,让领导很是尴尬。

(一)组织协调是做好外出学习考察工作的基础。不图形式,不走过场,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遇到问题主动协调,解决不了的请示汇报,与各部门、各单位主动沟通,对每一个环节都协调到位,最终制定确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充分准备是做好外出考察工作的前提。在整个组织工作中,一定要准备充分,做好潜在风险应急措施,把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考虑到,提前做好准备。

(三)细心周到是做好外出考察工作的保证。所有工作都准备就绪后,在整个考察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要从出发时就梳理一路上的所有工作,比如上车提醒领导带好随身物品;在车上随时注意领导有没有水;了解那个领导不吃凉水,随时送上开水;考察完给领导送上纸巾;路途中多常时间停车休息;出发时和快到考察地时与对方联系等工作。总之,在整个考察组织工作中,随时集中精神,把下一步工作提前思考好,做到有条不紊,细心周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