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通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1 00:36:09 |
  • |
  • 7页

感悟是一种通过文字将内心的感受和领悟转化为形式的过程。如何培养和发展感悟的习惯和能力?看看这些感悟范文,也许会给你一些写作的启示。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一

和谐班组是每一个团队追求的目标,是每一个团队成员共同努力所得到的成果。在我的团队中,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追求团队和谐,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经历过一系列的尝试、探索、磨合之后,我对于和谐班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同时,对于如何打造和谐班组也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段:认识和理解。

要打造和谐班组,首先要认识和理解什么是和谐。和谐是一种成熟的关系,它需要人们在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之上建立。和谐可以带来工作的高效,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更能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我们的团队,我们注重相互尊重和理解,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就能使得大家在共同目标下更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第三段:培养协作精神。

在和谐的班组中,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共同完成工作的基础。每个团队成员之间,除了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以外,更需要选择在思路与策略上的追求是一致的,同时也需要具备心态、沟通能力、执行力等方面的素质。我们班组重视每个人的特长,通过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以创造更好、更高效的工作成果。

第四段:不断自我完善和优化。

和谐的班组成员都具备自我完善和优化的意识,他们不会因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垂头丧气,而是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班组也是如此,我们运用各种方式举行团队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技能,同时,我们也会根据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改进的方法,优化我们的工作表现。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和谐的班组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它需要每个成员的认真维护和努力经营。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实现和谐。在班组中,每个成员都能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担责任,共同努力达成目标,这才是我们班组工作的真正意义。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深化人员管理,不断加强和谐班组建设,共同提高效率,更接近目标。同时,我们也要增强对于和谐班组价值的认识和意识,时刻牢记共同追求的目标,共同追求和谐团队。它不仅是团队成员能够成长和提升的平台,更是团队能够成立长久的根本所在。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二

本站:小作者通过买书的经历,感悟到了深刻的做人准则。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感悟生活》。

一天早晨,我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兴高采烈地向二道街的科教书店走去。

爱好读书的人还真多啊!收银台前的队伍排得很长很长,像一条的巨龙。我拿起一本。

作文。

书,飞快地浏览了几页后,觉得非常适合我。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快地挤到收银台前,准备给钱走人。没想到,收银员不但没要我的钱,反而理也没有理我。我心中顿时很不爽,想和那个收银员讲一番道理。这时,队伍后面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妈妈,我们到后边去排队吧!”此时,我的心里瞬间明白了。所以我也来到队伍后边开始有序的排队,顺便拿起书开始看起来。“小伙子,轮到你了。”不知过了多久,收银员沙哑的声音才把我的心唤了回来。我交了钱,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了家。

那一次买书的经历让我明白: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秩序,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的更加和谐!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三

蓝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混在一起,可以调出迷人的紫色。世间就是如此奇妙的和谐。有哪些关于和谐的。

作文。

只静静地融合,如同一幅淡彩。这样地和谐着实令我吃惊。整个乐山,三江交汇着,人工与自然撞击着,却不浮、不燥、不烈。只在平和中,以它独特的氛围,撞击着我,打动着我。或许,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惊心动魄。这,便是和谐的力量。如同这三江之水,是一种隐隐的撞击、和久远的平静。

真是座奇妙的城市。有热辣的火锅,却也有眼前这一碗清香的盖碗茶。一切都淡淡的,却又有一种隐约的撞击。

草堂就隐没在这一片绿荫里。人工修筑的公园,充斥着整个眼睛。然后,突然之间,路的尽头就是一座小小的茅屋,和一段矮矮的竹篱。推开竹篱,就好像走进一段历史。纷飞的茅草,呼啸的秋风,和古老的诗句。于是,又是一次融合――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又是一种和谐——古老与现代的和谐,将这一座小小的茅屋,与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让人得以踏着如今的路、如今的花,去寻找曾经的美丽。然后,不知不觉间,人也成就了景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和谐的统一。

雾气淡了。轻轻掀开茶盖,就是一股清新的香气。茶叶在清澈的水中静静地伸展、沉浮。送到嘴边,微微的苦,却又有一股莫名地香甜。所感受的,是苦与甜的和谐滋味,一种奇妙的和谐感受,一种难以名状的体验。

或许和谐就是这样。不苦,也不甜;不陈旧,也不新鲜;不火辣,也不清淡;非人工,也非自然。所谓和谐,无非是一和、一谐。平和,谐调,不隐,不显。是隐藏在平和表面的撞击,是撞击之后的沉淀。

我想起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

鲁迅。

一个“横眉”一个“俯首”鲁迅先生烈火一般的革命意志和流水一般对待青年的耐心如在目前交融而成了一位完整而个性的时代领军人。其实每个人性格中都有或多或少看似对立的因素婉约词人李清照不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佳句流传后世?古语有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人不是机器性情不可能一成不变铮铮铁骨亦有柔肠如水女子亦有怒火水与火共存于一个人的性格中才有了一个丰满真实的人。

我又想起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儒、道、墨、兵、纵横等各家学派间,实乃水火不容,却又是它们,共同早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盛世,而在中世纪的西方,宗教裁判所一心通过权威武力排除异己,结果换来的只是几世骂名,因为它让西方。

文明。

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沉寂的黑夜。历史演进告诉我们,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社会,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中,统一的文化与集权的统治,阻碍了文明的发展进步,而在城市中,因为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与自由的环境,文化迅速地蓬勃发展起来,文化交流,岂能没有碰撞,甚至是冲突?水与火,并存于文化中,碰撞出文明的火花。

我又想起了近代中国的混乱,想起了《骆驼祥子》中黑暗的社会把一位要强善良的车夫从人整成鬼的惨剧,想起了《祝福》中祥林嫂被关在礼教这个密不透风的罐子中的悲剧一生,当时的仁人志士们的中国,与他们。

理想。

中的祖国真是天壤之别,但正是在这样现实与理想的矛盾面前,他们决定奋起,“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是他们在茫茫草野上点燃了星星点点的。

爱国。

之火,这火种最终燃遍原野,迎来了新的时代。水与火,有时正如现实与理想,为时代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淡淡的雾气从茶碗的缝隙中透出。丝丝缕缕,融化在蜀地潮湿的空气里。喜欢四川。喜欢这里红色的土壤;喜欢宽阔碧绿的芭蕉叶;喜欢翻滚在火锅里的朝天椒,也喜欢这一碗清香的盖碗茶,和这一张隐没在浓浓绿荫里的老藤桌,老藤椅。然而,最吸引我的,是那样一种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气息,一种和谐的滋味。

行走在乐山。脚下是红色的路,在宽阔的树影里蜿延。时而闪烁在阳光下,时而隐没在树影里。蝉鸣都仿佛浸了水,在一片浓浓的绿影中,慢慢化开。早听说过乐山大佛,却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那一番景象。导游只说,大佛就在这山里。我向四周望去,却只是一片浓浓的绿。

仿佛只是一瞬间,便走出了那一片绿。眼前开阔了许多,是一个平台。伏在栏杆上向下望去,我突然明白了“大佛就在这山里”的含义。就着山势,背靠岩石,仿佛山就是佛,佛就是山。如同山一般宏大,一般坚定。佛和山,就那么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和谐,却又惊心动魄。没有刻意去修饰,更没有半点浮华,只静静端坐,融合在山里。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乐山大佛得以比别处地雄伟,壮观。不因其大,不因其久远,只因他自然,因他融入了山,因他拥有一种和谐的震摄力。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统一,便造就了这样一种沧桑、雄宏、平实、和谐的奇迹。

大佛面向江水。三江在这里交汇。三种颜色各异的江水,就在这大佛脚下,静静汇合。没有波澜,没有撞击。只静静地融合,如同一幅淡彩。这样地和谐着实令我吃惊。整个乐山,三江交汇着,人工与自然撞击着,却不涪不燥、不烈。只在平和中,以它独特的氛围,撞击着我,打动着我。或许,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惊心动魄。这,便是和谐的力量。如同这三江之水,是一种隐隐的撞击、和久远的平静。真是座奇妙的城市。有热辣的火锅,却也有眼前这一碗清香的盖碗茶。一切都淡淡的,却又有一种隐约的撞击。

草堂就隐没在这一片绿荫里。人工修筑的公园,充斥着整个眼睛。然后,突然之间,路的尽头就是一座小小的茅屋,和一段矮矮的竹篱。推开竹篱,就好像走进一段历史。纷飞的茅草,呼啸的秋风,和古老的诗句。于是,又是一次融合――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又是一种和谐――古老与现代的和谐,将这一座小小的茅屋,与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让人得以踏着如今的路、如今的花,去寻找曾经的美丽。然后,不知不觉间,人也成就了景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和谐的统一。

雾气淡了。轻轻掀开茶盖,就是一股清新的香气。茶叶在清澈的水中静静地伸展、沉福送到嘴边,微微的苦,却又有一股莫名地香甜。所感受的,是苦与甜的和谐滋味,一种奇妙的和谐感受,一种难以名状的体验。

或许和谐就是这样。不苦,也不甜;不陈旧,也不新鲜;不火辣,也不清淡;非人工,也非自然。所谓和谐,无非是一和、一谐。平和,谐调,不隐,不显。是隐藏在平和表面的撞击,是撞击之后的沉淀。却又因其平淡、协调,而越发扣人心弦。它围绕在我们周围,或者说我们就处在它之内。我们被它所震撼,却也本身,创造着和谐。

和谐,无需寻找,只需发现。如同这个奇妙的旅程,让我的眼睛看到了无数和谐的影子。这座城市,拥有一种独特的美。那便是和谐之美。仿佛那一锅沸腾的朝天椒。热辣滚烫之后,是一种调和之美。没有撞击,就没有和谐。然而撞击和和谐,却又是一种和谐。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四

有和谐的生活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演奏生活美好的乐章,美哉!让我们一同兼收并蓄,品和谐之美,谱写新世纪的和谐之曲!!!小编整理了关于感悟和谐600字。

作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晨光熹微,我走到了户外。沐浴着温润的微风,吮吸着凤凰花、玉兰花还有好些不知名儿的花的馨香,看蓝天高远,白云飘过……心里忽然就冒出了一句——多么和谐的清晨!

蝉还在肆无忌惮的鸣叫,它们丝毫也不理会我变化了的心情。这么多的蝉,恐吓不怕,驱赶不走,我简直莫奈其何。和谐的世界就被这群小东西破坏得惨不忍闻了。

怎样才能使蝉们噤声,让世界回复和谐?恐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风霜刀剑严相逼”。听过“噤若寒蝉”么?在严寒的威压下,在霜雪白色恐怖面前,蝉还敢如此不要命的鼓噪吗?封杀了蝉噪蛙鸣,世界自然就重归和谐了。

鸽子,那种全身白色的鸽子,象征着和平,象征着和谐。可爱的白鸽又是团结与和平的化生,被人誉为神圣的和平使者。小区里,鸽子飞来飞往,常常在落地时被猫咬伤。一天,一只受伤的鸽子躺在草丛中,它小小的脑袋灵活的眼睛,娇小的身躯,雪白的羽毛,它雪白的翅膀流着鲜血,警惕的望着四周,生怕猫从哪儿溜出来,吞了它。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年幼的男孩子,走到受伤的鸽子面前,摸着受伤的鸽子,他的母亲想拉走孩子,对孩子说:“别去摸它,你瞧它多脏,还受伤了,弄不好它身上还有什么病,等会儿把你也给传染上了,快走吧。”那位母亲的语气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厌恶与讨厌。“妈妈,鸽子象征着和平,象征着和谐,大家都叫它和平鸽,对吗?”孩子问。母亲果断地说:“对啊。”“既然鸽子象征和平,和谐,在它受伤时,我们怎能视而不见呢?”孩子理直气壮地说。“这……”这位母亲不再说什么,似乎被孩子的话感动了。片刻,他的母亲说:“孩子,回去拿点药给它抹上吧。”

孩子喜出望外,回家拿药了。这个男孩或许不那么成熟,但正是那稚嫩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和谐的向往,他,懂得怎样去感悟和谐。和谐,表面意思是和睦,可深入去理解,去感悟,和谐,是创建于和平之上的,和平,是和谐的基础,而人们幸福的生活,就要拿和谐当基础咯。

清晨,窗外鸟声嘤嘤,空气异常清新,哎!又要忙碌了,虽然忙碌,可是却很和谐。

下午闲得无聊,我想入非非……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相互嬉戏。瞧,这边zi正在跳牛皮筋,她们跳起来真有规律,绳子摇晃的幅度几乎都差不多!那边正在踢毽子,毽子的羽毛一张一合,一上一下,在我们的脚下上下飞翔,就是不肯落地,毽子好像也笑了,张开了它粉红的小嘴,躲在丛中笑。还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嘴巴手指不一样……上课了,同学们安静的坐好,老师认真讲课,同学专心听讲,大家公平竞争。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小事上互相帮助;有困难也互相帮助,争创和谐社会大家庭!

只有和谐的生活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演奏生活美好的乐章,美哉!让我们一同兼收并蓄,品和谐之美,谱写新世纪的和谐之曲!!!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五

人类们:

你们好!我是一条蛇,现在正在前往屠杀场的路上,我在笼子里哭泣着。我用虚弱的声音喊,用颤抖的双手给你们写这封信。

往日,我和我的伙伴一起在田野里赛跑、打滚、捉迷藏……饿的时候,我们一起去捕猎,每日都是如此,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可是有一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类,一下子抓走了我们好多兄弟。从那以后,我们余下的兄弟姐妹便成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终于有一日,我外出觅食,突然,一道光线直射我的眼睛。接着,我的.眼前便一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睁开了眼,可我却发现,我正躺在一个笼子里,旁边是跟我一起遇难的同胞们。他们一个个泪流满面,哇哇乱叫。

汽车还在行驶着,我的心在颤,我的泪在流。我往日也没怎么得罪你们呀,你们为什么抓我呢?平日,我为你们人类铲奸除恶,消灭无数老鼠,而你们却这样待我们,让我们真是太心痛了。我供你们做实验,让你们研究;我还可以做成蛇酒,通血活络,治疗各种风湿关节炎痛;我的胆还可以清热解毒,明亮双眼;我的皮还可以做成皮包……我全身都是宝,为你们人类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而你们人类却如此滥杀我们的蛇族。再说了,我们咬人还不是迫不得已!你们人类步步紧逼,我们这是流传下来的防身术,所以才咬你们的呀!

我虽然长得丑,但我对你们人类是一片赤胆忠心哪!而你们却……哎,我们真是冤啊!我求求你们,放过我吧,不要杀我,让我再为地球,在为你们人类贡献一点力吧!

愿人类不再屠杀动物,让我们共同享受同一片天地,呼吸同一样的空气吧!

你们的朋友蛇。

20xx年2月22日。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对“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和谐发展学校应成为每一位学校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这样一些方面来努力:

一、实行民主管理,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前提。

现行的评价机制大多是采用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等,在评价时一般是采用惩罚(扣发)制,如没有达到什么标准,就扣多少分(钱),这种钢性较强的管理,教师为了得到较高的考评分数,就照着考评标准去应付。考评标准上没有的或无法确定标准的,就无人做或很少做,教师的积极性很难真正调动起来。我们认为:必要的目标、制度是不可少的,但学校管理更主要的是渗透“以人为本、民主理校”,学校领导更多地是起好协调作用,使整个教师队伍和谐发展。这样才能达到由“制度约束”到“自我约束”。

1、班子和谐是民主的前提。校长要主动地团结学校领导班子,用人不疑人,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放权让其他成员大胆工作,在遇到阻力时主动协调。校长不必事必躬亲,把下属的事都拿在手上,给人一种不信任的感觉,在遇有矛盾和分歧时,要及时沟通,如可以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同时,校长要主动关心并帮助领导班子成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使他们能尽职尽责安心工作。这样就容易形成和谐有力的战斗堡垒。

2、干群和谐是民主的关键。一所学校的领导与师生亲密和谐,这所学校一定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搞好领导与师生的和谐,就要突出领导的服务意识,学校领导不是简单地“管住”教师,更主要地是“关注”教师,使他们明确自己在学校中主人翁的地位。

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我们应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充分调动教职工的教育积极性,尽最大努力为教职工提供竞争和创先的舞台,为多出名师作好服务。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管理中,要求管理者广纳百谏,虚心听取教师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正确的及时采纳,欠妥的通过恰当、合理的方式或渠道进行解释、说明。如有关教职工津贴分配方案、工作量的计算、评先晋级等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要认真了解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的就要认真采纳,付诸行动。如某校有40多名教师住在校外,中午就餐长期无着落,车辆无处放,根据教师建议,学校将一食堂改为教工餐厅,解决了中午进餐问题,还专门为教职工兴建了一个停车棚。这样教职工认为学校领导真正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心上,也就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其次实行民主决策。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它既是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机构,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师生利益的监督机构。能否行使好这个权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教代会,做到大政共议、制度共定、大事大家办、敏感的事透明办的原则。凡涉及到学校的人、财、物等重大决策,必须通过教代会讨论决定。除了民主决策外,还要民主理事,如学校人事安排,财务采购、学校招生、转学等异动情况等,不搞一人说了算,而是实行分层次集体商定。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对大家关注的问题及时公开,以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再次营造宽松氛围。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制度时,要尽量注意考虑教师的利益,注意制度的宽泛性和人文性。学校规章制度是规范教职工行为的准则,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是学校制订和执行制度的终极,因此在制订和执行制度时要时刻体现人文关怀,做到“死”制度管“活”人。如某校在班主任晚查寝制度方面,规定:班主任要求每天必须查寝并签好字。教师提议:原来的制度管得过死,有时只能是应付一下,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困难。于是经过集体讨论,将原来每天必查作适当放宽,在保证学生纪律的情况下,可以松动;又如教师签到,原来是教师每天必须在值周领导处签两次。教师提议,学校本来就是封闭管理,每天签两次没有实际意义。经过讨论,改教师每天两次签到为年级组长督查就行了,以充分信任教师。这样教职工气更顺,心更和,工作就更出色了。

二、改进评价机制,注重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关键。

在过去的工作中,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影响教师队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评价机制,现在考评教师,人的主观因素占的比重较大。某教师所带班考试成绩所在位置就形成了他的整体印象好与坏。至于这分数是靠什么方式获取的则很少注意,同时对平时工作中的主动性和配合性怎么样考虑得也较少。这样不利于教职工的沟通,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对评价机制在影响教职工和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我们认为改变现行评价的弊端,要做到:

一是重过程轻结果。在学校管理中,试行教师工作月评制。根据各自的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考评细则,一月一考评,先定量再定性。既作为当月的工作绩效,也是年度考评的依据,避免年终一锤定音的不全面性,也使学校个方面的工作得到了落实。同时在制定津贴分配方案时,也要注意加大过程的数量,减少结果的数量。

二是重课堂轻课外。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书育人,主阵地应该在课堂。以往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或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就课内损失课外补,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学生无自由发展的空间。克服这种倾向,可采取领导跟踪听课、学生座谈、规定课外留作业不得超过一定时间等方式,来迫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搞好课前准备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重发展轻过去。我们在评价教师时,更多地是要注重对教师的纵向比较,也就是教师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这就排除了因学生差异而导致的一些矛盾。让教师之间关系变得融洽了。这也迫使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学校还要鼓励教师提高,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如“派出去、请进来”,落实骨干教师待遇,对参加学历培训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有关的培训者进行适当补贴,实施和开展“全体教师合格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获奖教师展示课”等教研活动等。在培养教师素质上,要做到两不怕:即不怕教师能力比领导强;不怕教师培训用了钱。有投入才有回报,一所学校没有一大批名教师是不可能成为名学校的。

落实三个到位,达到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基础。

在培养学方面要始终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切从学生出发,研究他们的需要,落实“三个到位”,使他们得到和谐发展。

1、教师眼中的学生一律平等的认识到位。

无论是从法律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地受教育的权利,这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作为学校领导要知道你学校里的学生是否都平等的享受这个权利,就必须深入学生,兼课则是最好的办法之一。通过兼课,可更多地了解到教育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学校还要制定相关地规章制度,以保证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如教师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不得歧视差生,不得污辱学生人格等。

2、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必须在课堂到位。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差异,在接受教育时,难免达到一致要求。因此,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在课堂上及时搞好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同时也要求不准大量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来辅导,不得利用节假日给学生补课,更不得搞有偿补课。

3、教师在对待困难学生上帮助到位。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尊重学生的个性,探究学生的智慧、情感、性格差异等特点。防止用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注意因人而异,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如某校初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篮球打得特别棒,教师就选派他参加全县中学生篮球赛,他品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在教师的顺势启发下,他变得努力学习并有了进步,还在班委会竞选中,被推举为体育委员。

四、理顺三个关系,实现教科研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环节。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培养提高教师素质,打造名师的重要途径。要搞好教科研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学校管理与上级教研部门的关系。

教科研氛围的形成要靠学校领导创设良好的条件,现在有的教师有搞教科研的想法,但不知道怎么做。而有的学校也是等上级教研部门来指导,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应付的局面,。作为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深刻地认识到不抓教科研的校长是不明智的校长。要采取主动出击的方法,及时向各级教研部门汇报工作,提出申请,以赢得各级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如某校前些年教研空气不浓,学校没有什么声气。现在学校领导把教科研拿在手上,积极主动与上级教研部门取得联系,申报研究课题,请专家来校指导,学校就兴起了一股教科研热潮,一批名教师正脱颖而出。学校也有了长足的和谐发展。

2、课题实验与常规教学的关系。

现在有很多学校在开展课题实验,但必须明白一点,课题研究和常规教学不是对立的两张皮,搞课题研究最终目的是促进我们的教学,提高师生的素质。那种搞花架子,热热闹闹的场面,不一定是真正意义的教科研。同时也要引导教师消除那种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专利的神秘感。如我们现在所讲探究性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学生的体验,我们经常在上课中让学生去做、去说真情实感就是一种探究。只是我们没有在意或更深层次研究罢了。因此,要把常规听评课与课题研究统一起来,把课题研究寓于常规之中,这样的课题实验,才有推广运用的价值。

3、教科研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关系。

现在有人认为搞教科研一定要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如多媒体、语音室、宽带网等),否则就无法进行,这是有失偏颇的。这些现代教育装备是进行教科研的一些辅助设施,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其研究重点是在常规课堂,是在平常教学中,这样的研究也才带有普遍性。前些年,我们有的学校没有什么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但诸如“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英语语境实践教学”等实验研究也分别被国家和省级认可,先后结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借鉴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这个翅膀,加快教科研的腾飞,运用多媒体、宽带网、电子备课室、摄影、照相器材等实行共享互动,达到优化教科研的目的。

当然,和谐学校的构建,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因素,它既是学校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体现,也受学校综合实力的制约;同时还受社会及家庭的影响。因此,构建和谐学校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七

清晨,窗外鸟声嘤嘤,空气异常清新,哎!又要忙碌了,虽然忙碌,可是却很和谐。

下午闲得无聊,我想入非非……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相互嬉戏。瞧,这边zi正在跳牛皮筋,她们跳起来真有规律,绳子摇晃的幅度几乎都差不多!那边正在踢毽子,毽子的羽毛一张一合,一上一下,在我们的脚下上下飞翔,就是不肯落地,毽子好像也笑了,张开了它粉红的小嘴,躲在丛中笑。还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嘴巴手指不一样……上课了,同学们安静的坐好,老师认真讲课,同学专心听讲,大家公平竞争。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小事上互相帮助;有困难也互相帮助,争创和谐社会大家庭!

只有和谐的生活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演奏生活美好的.乐章,美哉!让我们一同兼收并蓄,品和谐之美,谱写新世纪的和谐之曲!!!

和谐征文之感悟和谐篇八

战争是无情的,它所带给人类的是流血丧命、家破人亡。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洗礼,终于脱离战争的苦海,走进了和平的年代。虽然炮火连天的战争已经向我们挥手告别,但是持刀行凶、拦路抢劫、嫉妒纷争、矛盾冲突……没有硝烟的战争依旧在当今社会频频上演。

当务之急,英明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中国”的伟大构想。“构建和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话题,这一决策既顺天意、又得民心,从人民利益出发,符合全民利益,因为人们都希望国泰民安,能够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现实生活往往不尽人意,致使人们提心吊胆,恐惧战兢的生活例如:在以前人们出行在外,害怕遇见狼、虫、虎、豹等类动物,盼望能遇见个人(哪怕是生人)说说话、做个伴,一路同行,但是人们现在却害怕遇见人,如果在路上碰见两个人,顿时心惊肉跳,恐惧战兢,比见了狼都害怕,不平安的想法随之出现:“是不是抢劫的,是不是歹徒……”。以前人们的宅院、墙垣只有一米多高,房屋也不是多么严实,但是从来不丢失什么东西,现在保险柜、保险箱、防盗门、防盗窗,照样出现锁被撬、入室抢劫等事件。

以上两个事例充分证明,现在不和谐、不平安的因素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仍旧存在。的确,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财富被盗窃,谁也不愿出门在外提心吊胆、恐惧战兢,谁也不愿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你坑我骗,互相提防,人人向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恬静生活,向往“和睦相处、你亲我爱、天下一家”的世外桃源生活,达到这种境界其实不是梦想。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谈”,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但是站在一楼永远看不到二楼所望见的事物,其实如果仔细揣摩思想,英明的党中央正是带领人们走向这样的时性理想社会,但是如果光靠党中央是可望不可及的,那需要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需要你我共同努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别先要求别人这样做,首先我是人民中的`一员,我想国泰民安、安居乐业,我就得这样做,从我做起,充分认识现在不和谐、不平安的因素都是因“我(自私)”造成的,与“我”有直接关系,作为人来说,就应该“彼此相爱、和睦相处”,不应该“勾心斗角、互相提防、自我保护”。

当今,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人了”,的确现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达到自己的需求像动物一样相咬相吞、你防我、我防你互相侵害,导致人觉着没有安全感,处处恐怕受到别人的侵害,俗话说:“贼心老婆会看家”只因为自己有别样的心,常做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事,做贼心虚,所以也恐怕受到别人的侵害,用自己的肠子去量别人。如果人人都能常做对别人有益处的事,问心无愧,“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自然也不会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