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的岂只是麻糖
- 上传日期:2022-04-02 04:00:01 |
- admin |
- 10页
腊月间回老家玩,我就有幸亲历了一回农家熬麻糖的全过程,真可谓大饱眼福,感慨良多。麻糖是镇巴地道的土特产,熬麻糖在农村也算是过年的习俗之一吧。以前农村收入低物资也贫乏,过春节没有好吃的招待客人,淳朴的农民就创造性地用粗粮自制了“麻糖”来招待客人,以示盛情;现在若能吃到麻糖,那真是稀罕物儿了。若能亲自熬一回麻糖,那可就更稀奇神妙了,呵呵,简直是一种幸运和享受!
听老者讲,熬一桌包谷麻糖,前前后后须得十来天的功夫,需要准备30斤包谷、4斤麦子的麦芽儿、2斤多炒面、一口大锅、一把大木铲以及三大捆木柴!我不仅咋舌:真不简单啊!
“要熬糖,首先是要培育麦芽。”我问道:“麦芽儿有啥用啊?”老者解释道:“这麦芽儿是不可缺少的!糖甜不甜就全靠它啦。要选用上好的麦粒,浸泡24小时后,平摊在竹笆上放在温度较高的灶角落,每天早晚浇水,七八天就可冒芽了,长到一寸长就能用了。”
说着,他就把一大桶包谷浆和包谷面一起倒进熬麻糖专用的大锅——天锅里,又倒进满满一锅的水,爨火加热,此时熬麻糖的程序就正式开始了。原来,他们昨天就已经把包谷磨碎,用筛子筛,将包谷米和包谷面分开,再将包谷米加水浸泡一晚上后,加入一斤左右的麦芽儿,一起在石磨上推成浆——这道工序,不紧不慢地也得要花上个把小时。看来想吃麻糖还真没那么容易,每道工序都不可少啊!
老者和他的老伴开始了紧张的忙碌:一个在灶门前不停地加柴爨火,一个用木铲在锅中不歇气地搅拌,使包谷浆在锅中受热均匀而不致于烧焦。这木铲也很有特色,长约一米,好似一把船桨在波涛间来回划动。大约两小时后,一大锅浆才烧开。时间过得真慢,我不禁着急了:“还得多久啊?”老者笑道:“心急吃不了好麻糖啊!”
这时,老婆婆已经停止了烧火,往锅里倒入了一桶水,由老者反复搅匀,这样重复两次后,只见他把手伸进锅里探了探,说道“不烫了!”老婆婆就把已切碎的3斤左右的麦芽儿倒进锅里,进行发酵,让包谷浆充分吸收了麦芽儿的糖份。这时我观察到,包谷浆渐渐地由白花花的糊糊变成了黄亮亮的汁水,不一会儿就逐渐澄清出更多的亮晶晶的汁水——这褐黄褐黄晶亮晶亮的汁水便是糖水了。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烫烫的糖水乐滋滋地尝了一下,“呵呵,真有点甜了!”
又凉了个把钟头,老者把这些糖水舀出来装在一个大盆子里,锅底剩下的就全是包谷渣了。这时他们将一块粗布四角挂起,舀入包谷渣反复过滤,以便挤出更多的糖水。一个多小时后渣终于过完了,老者把天锅洗干净,再将纯纯的糖水倒进锅里,这时就要加柴升温加大火力,继续熬煮这一锅满糖水了。火越大,水分蒸发就越快。这时,爨火的人烟熏火燎,红光满面;搅拌的人,左挥右舞,喜在眉梢。我被这热烈的场面感动了,奋袖出臂,情不自禁地加入到“熬”的行列中,我们轮番上阵,协调配合,或爨火或搅拌,谈笑风生,饶有兴趣。
就这样又熬了三四个小时,待到糖水完全蒸发,奇迹终于出现了:只见锅中深褐色的成粘糊状的糖汁翻滚着、沸腾着,不断冒起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蘑菇状的泡泡来,咕嘟咕嘟,此起彼伏,云蒸雾绕,分外激烈。这时用木铲铲起来的糖汁呈线条状往下流时,就大功告成了!“起锅啦,起锅啦!”老者开心地喊道,我连忙把洒满炒面的木盆端了过来,巴不得马上吃一口。
把滚烫的糖汁铲起来装到铺了炒面的木盆里,待冷却凝固后的麻糖就是软麻糖。如果想吃硬麻糖,就要将糖汁熬得更粘稠些再起锅。软麻糖吃的时候,用一根筷子一剜,再转几圈,麻糖就绕在筷子上了,形如金丝,故俗称“金丝麻糖”;硬麻糖吃的时候,需用小锤和小凿子敲碎成小块才行,故又俗称“老虎麻糖”。也有用苕熬成的麻糖,但远不如包谷麻糖这么有劲道。若想吃起来更香脆可口,就在糖汁起锅之前加入一些芝麻、核桃或花生米,搅匀后铲出来冷却,就成了芝麻核桃麻糖或花生麻糖了。特别是核桃麻糖,很有诱惑力:琥珀色的麻糖裹着金黄的核桃米,晶莹剔透;拈一块儿嚼在嘴里,满口生香,真是妙不可言。
当大红灯笼和崭新的春联映红了乡村的时候,当杀猪宰鸡准备团年饭的时候,当红豆腐、碱水馍、醪糟、汤圆散发诱人的香味的时候,绿色食品麻糖也闪亮登场了——它们一起构成了乡村新年浓郁而独特的风景线!不管是走亲访友的客人,还是左邻右舍的乡亲,只要吃到这主人家亲手熬制的麻糖,都会从口里甜到心里。那无穷的回味,绝不是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奶糖所能比的哦!
麻糖好吃太难熬。今天,我耳闻目睹了熬麻糖的全过程,算是真正领悟到了“熬”的意蕴!然而,熬的岂只是麻糖?
熬的是时间!从选麦粒到用麦芽儿,要半余月;从清晨8点开始熬到下午6点,历时10余小时!
熬的是技术!熬的技法不娴熟,材料比例不合适,火候掌握不好,糖的色泽和味道就不同!
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吃苦耐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熬的是一种心境!一种享受熬的过程更胜于结果的“钓胜于鱼”的豁达心境!
熬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只有艰辛付出才能品尝到生活甘甜的人生态度!
熬的是一个个哲理!实践出真知,先苦才有甜,浓缩是精华!
熬的是一份感动,一种情趣;熬的是一种智慧,一种启迪;熬的是一种乡情,一种年味,熬的是一种甜蜜无尽的回味呀……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熬的岂只是麻糖》的全部内容,更多教育随笔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