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优秀19篇)
- 上传日期:2024-02-17 13:40:04 |
- MJ笔神 |
- 10页
爱情是一种人类感情的表现,是一种能使人产生强烈情感和依恋的感情。怎样能写出一篇结构紧凑、逻辑清晰的总结?总结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一
语文是实用性和审美性兼具的学科,虽然语文不是专门的艺术性学科,但是其内在的艺术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阐述。
一、优化审美教育内容,为审美教育建立良好基础。
1.感知自然美。
自然美就是事物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美,这种美能使人心情愉悦。例如,在讲《春》这篇文章时,全文通过对春意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是春天万物的清新隽永,作品既是写景,亦是抒情,富有诗意,言语简炼,值得学习。
2.感知社会美。
对于社会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文章中人物的美与丑,来进行人性的对比,在感知人性美的同时揭露人性的丑陋。例如,《西门豹》这篇课文中就有很强烈的人物对比。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将西门豹与巫婆加以比较分析,从而教会学生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3.感知艺术美。
对艺术美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对文章用词、用句进行分析,再以讲解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印象,让学生独自体会文中的艺术美,在日常阅读训练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培养语感,并形成美的感知能力。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审美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能否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是决定审美学习的关键要素,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就要把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师生之间能够以一个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和互动,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才能够真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态度,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要公正公平,以客观的审美眼光看待学生的理想和态度,要尊重学生的基本人权和尊严,把学生当作是独立的个体进行教学,不能打压和强权,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学会把学生当作学习上的朋友。在某些问题上,教师可以适当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大多是活跃的,有些问题教师无法解决,学生以另一个角度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时教师就要虚心向学生进行“请教”,这样不仅协调了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保持他们自由率真的天性,以自由的眼光看待事物。只有形成这种平等对话的教育格局,才能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种手段,为审美教育的落实提供保障。
小学语文教材之中的内容包含万千,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了解透彻,这对学生的审美教学是很有帮助的。要想读透教材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对字词进行把握,比如,《乡村的夜晚》这篇文章写道:“乡村沉浸在恬静的气氛中。”教师这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沉浸’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用到这个词有什么寓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带入到文章中去再次进行阅读,就会通过多次的理解而真正体会到这里所说的就是乡村处于一片非常安静的环境里的意思。
2.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时,一些画面是学生无法体会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将静态语言转化成动态画面,再配以语言介绍。在讲《祖国多么广大》一文时,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就可以展示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祖国之美,这既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设置情景,对学生进行指导性阅读。
在讲《美丽的公鸡》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首先对学生进行指引朗读,尤其是带感情阅读,然后让学生角色扮演,以体会文章中每个角色的感情和特征。审美教育就是教学工作者按照当今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意志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和情趣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并实际操作,最终提高审美境界的一个过程。随着当代社会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很符合时代潮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学生感知世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二
[内容]。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小学毕业生向初中过渡,两个不同的群体呈现不同的认识能力及个性倾向,而两类不同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又往往使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能力的培养出现断层。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连贯地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是个重要课题。
一、应持之以恒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坚持启发式,教会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钥匙的能力。这种能力被人称为“智慧窗户的注意力、智慧眼睛的观察力、智慧仓库的记忆力、智慧中枢的思维力、智慧翅膀的想象力、智慧升华的创造力”。17世纪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也非常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要求。朗读能力的形成除长期坚持朗读训练外,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含义,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贯彻启发原则,讲读课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问题的阶梯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而写”等,促进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就坚持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素质的训练,到中学后,仍然坚持,使之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发展。
二、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
情感是联系师生心灵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是陶治学生道德情操的甘露。语言教学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朗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读要把全班同学带入课文所体现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能把学生带入“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和一次热爱祖国美好的山河的德育熏陶,才是成功的情感教学。
三、持之以恒地进行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它侧重于实践,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与课堂教学同时开发大脑功能,培养和发展各种能力。它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接触社会新信息,获得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开展课外活动,应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爱好和特点,因材施教,内容要丰富多采,形式要灵活多样。
从小学到初中,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语文素质教育,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素质,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三
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抓好师德建设,建立教师培训、评估、研究体系,努力建设适应中小学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作者:陈洪斌作者单位:淮安市第九中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45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四
我校在围绕“健康与成长”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立健全我校“素质教育月”活动制度。结合我校校园特色,创新素质教育载体,构建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在我校逐步形成点面结合、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长效活动机制,促进学生素质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健康与成长”作为今年的素质教育月主题,更是强化少年儿童健康、阳光、乐观性格的教育决策。我们紧紧围绕“健康与成长”这一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深深懂得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逐步走向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短短的几个月,我们却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活动小组。
中小学“素质教育月”活动,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切实做到了提高认识,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我校加强对“素质教育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以“健康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我校通过一系列文体和游戏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题队会、读书活动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活泼、乐观、宽容、感恩的良好品质,让学生们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取得成效。
(一)宣传教育(3月第4周)。
1.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进行启动宣传教育。围绕健康与成长主题,组织1次“国旗下的讲话”(3月22日),由六年级学生作国旗下讲话(活动的目的、进程及具体安排)。
2.组织部分班级观看有关心理健康宣传片。
3.心理健康班队会。(各班主任负责)。
4.各班刊出了一期心理与健康黑板报,班级黑板报大力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4.学科健康教育的渗透。(科任教师)。
5.各班利用晨会课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发动学生从我身边小事做起,小手拉大手,大队部发出倡议,让学生学会“热爱运动、关爱他人、团结合作”。
(二)活动实施。
1.学生设计了一条健康成长宣传标语。
2.创建了一个班级心理咨询邮箱。
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4月第1周)。
5.在四至六年级开展了以“成长的天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予以评比。
7.展了“放飞梦想快乐成长”绘画比赛。
8.开展了“感恩励志红五月”——感恩励志系列活动。结合母亲节各班开展“妈妈,我想对你说……”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五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这个共和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导进行德育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全校的厕所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朱伯儒和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赵杰得了病住进医院,她在家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两个学雷锋小组到家里帮助干家务和到医院帮助她学习,同学们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凑起来共48元,送给了赵杰。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而我所教的班中,雷锋小组的同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定时去敬老院、车站等处整理环境卫生、送茶水。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首要任务。在小学主文教学中只有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提到:“施行素质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基础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解决基础教育是进行片面的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第三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机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纲要》和《讲话》为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
一、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基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七
[内容]。
在我国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体系中,小学是基础,中学是关键。小学毕业生向初中过渡,两个不同的群体呈现不同的认识能力及个性倾向,而两类不同的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要求又往往使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能力的培养出现断层。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连贯地进行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是个重要课题。
一、应持之以恒进行启发式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坚持启发式,教会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钥匙的能力。这种能力被人称为“智慧窗户的注意力、智慧眼睛的观察力、智慧仓库的记忆力、智慧中枢的思维力、智慧翅膀的想象力、智慧升华的创造力”。17世纪西方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夸美纽斯也非常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要求。朗读能力的形成除长期坚持朗读训练外,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含义,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贯彻启发原则,讲读课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问题的阶梯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而写”等,促进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就坚持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素质的训练,到中学后,仍然坚持,使之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发展。
二、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
情感是联系师生心灵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是陶治学生道德情操的甘露。语言教学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朗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读要把全班同学带入课文所体现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能把学生带入“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和一次热爱祖国美好的山河的德育熏陶,才是成功的情感教学。
三、持之以恒地进行第二课堂活动。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八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时指出,高中语文应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这个说法中,“思想道德素质”被放在了“科学文化素质”的前面,明确地突出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规范,从而转换为受教育者个人的品德和素质的一种活动。在语文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的广大青年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也是从更深层次上开展语文教育的要求。如何利用语文教学中那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祖**亲的一种情感,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老师的职责之一。教材中很多课文描绘和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描绘了草原的空旷辽阔,有的再现了林区的广大富饶,有的赞美了山水的奇特秀丽,有的记叙了奇异景观。通过这些课文,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丽与可爱,从而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师通过对语文课中优秀科学家事例的讲授,可给学生树立爱国的楷模,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一些文章介绍了我国灿烂的文化成就,讲授时,教师激昂自豪的情绪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1.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阅读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2.指导学生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反之,审题有误,写出来的作文就离题。所谓德育导向作用,就是指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教师在指导中的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从而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具有导向作用。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人需要有责任心,人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体验相互帮助,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形成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理解、欣赏他人,具有对他人负责的良好精神境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树立这样一种意识,集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就是集体的主人,形成一种主动,参与的行为倾向。将语文社会的密切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加以渗透,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合作观念。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三、渗透审美教育。
把美育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语文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感情经历去感受文章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丰富自己的感情,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得到不同一般的高级的美的感受,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美的色彩。
1.赏析美的语言。入选中学课本的文章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像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烘托、比较、联想等表现手法和作家遣词造句的高超技巧,教学中可以作详尽的分析,力求让学生受到语言美的陶冶。
2.启发美的想象。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道路,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性,让具体形象在脑中“活”起来。
3.培养美的创造。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学生学会审美还不够,更应该培养审美创造力。教学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美的生活。
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需要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高中阶段又是他们步入社会的准备期,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语言文字的功能,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对高中生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对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们的人格,以便将来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把思想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知识传授和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九
20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实施素质教育,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争创特色,强化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水平,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
具体要求:
(一)师资队伍建设:
1、着重在师德、文化素养、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师德考核、班主任工作评议、一日常规检查评比、校本培训、信息技术能力的实践运用等方面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例会制度,发挥例会制度的决策功能,各部门对本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每学期进行民主测评;要求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了解、掌握教情、学情,在所任的教学中起到骨干示范作用。
3、坚持每周五全体教师会议,及时传达和正确解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各种政策,布置落实每周工作。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为教师提供练兵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积极参加市教师业务大练兵活动,争取成绩。
(二)狠抓常规管理:
1、严格制度管理,对照《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教师规范,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学习教育,检查考核和评优评先,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2、坚持做好每月认真检查工作,定期听随堂课、跟踪课,进行指导评课;教导处做好学科单元测试分析验收和综合质量测评;开展校本培训,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作业,单周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研讨、集体备课,双周进行开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教师基本功比赛,认真实施市“十一五”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撰写有质量的论文。
3、实施“三项规定”精神,结合校情,制定以静为主的素质教育综合活动计划,做到内容、人员、时间、场地落实,对活动情况纳入一日常规检查内容,期末举行成果展示,举办“各年级赛诗会”“优秀作品展示”“集体健美操表演”等,并与学期考绩挂钩。
4、继续做好科学、劳动和文体卫生、体育、艺术学科的教学。认真上好每门课,迎接市教育局的综合质量调研。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每周进行个人卫生检查,每月一次卫生知识讲座,每期黑板报有专题卫生知识宣传角,每月评比卫生先进班级;做好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建立流行病的报告制度。体育工作做到三认真,认真上好每堂课,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确保两课两操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田径运动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合格率与优秀率。
(三)加强德育工作:
1、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2、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到社区服务,开展红领巾“敬老爱老,扶贫助残”服务岗;“三八”妇女节开展“我向妈妈学一招”班级交流活动;结合“一元钱工程”,开展爱心献给身边的小伙伴;每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广播讲座、社区宣传、行为养成等思想教育。
3、继续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各年级着重对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员子女在:懂礼貌、爱干净、能静心、讲节约、会宽容、保安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抓出成效,抓出典型,并把班风建设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5、做好班主任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培训,进行班主任工作评议,表彰先进,激励大家。
6、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板报、画廊有专人负责。班级板报每两周一期,有检查,有评比,保质量;校园宣传标语醒目,使文化气息更浓,给学生以薰陶与教育。
(四)做好安全保障:
1、学校利用集体晨会、专题广播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围绕防火、防骗、防中毒、防传染病、交通、校园保卫、等内容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统一实施学校安全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责任人,签定安全责任书,并实行责任追究和责任考核制度,使学校安全管理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
3、学校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基础上,每天进行包括安全在内的“一日常规检查”,每一个月由后勤部门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矛盾,并做出相应的对策,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一、工作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从课堂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教育研究等方面入手,以改进教学方法,全面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为总目标,进行多学科的教学实验与研究,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外活动为辅助途径、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的主动、生动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二、基本内容。
根据社会发展对素质的要求,从现实的条件和需要出发,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安排我校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展开讨论,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端正每个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把它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一方面学校在周五下午放学后的政治学习时间中,安排一定的师德教育内容,并围绕教育工作开展师德教育,写出学习笔记,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帮助教师形成“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师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
3、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由政教处制订《德育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德育活动,调动各方面的德育力量。明确提出“校内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校内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口号,制定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各项措施,建立起“每月一主题”,“每日一刻钟”德育活动制度,完善德育教育,广播站、黑板报、宣传窗、校长信箱等德育设施;健全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班主任、团队、少先队、学生会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并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效率。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程理论基础上,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内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线,努力实现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佳结合,实现学、思、习、行的整体优化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业务素质,让学生学习得扎实,学得快乐。
5、提高教科研的力度,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到学校教科研当中来,争取每个教研组都有校本课题;1―2个课题在旗教研室立项。
6、推选课堂教学“限时制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教师讲课20以内;学生活动控制在20分钟左右的学生练习时间。知识重点、难点及时消化,学生作业做到“堂堂清”,并尽可能地做到面批,提高练习实效。
7、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开办家长学校,定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全面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宣传人才成长之路,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子。
8、教导处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要求教师使用教材做到“三准一活”:即对知识点的认识、重点的把握、训练项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教法选择要活;备课做到“三清四明”:即教师对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写教案做到目的明确、难点明确、步骤明确、方法明确;上课做到鲜明生动、严密系统、准确连贯。教导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指导,以提高各环节的工作实效。
9、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兴趣活动课采用弹性课的形式,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要求、定人员,课课有教案,次次有记录,人人有小结,做到内容要广、参与面要宽、自愿选学、形式新颖、效果实大。并严格按活动计划组织进行,在器材、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予以保证,以提高假日活动的教学质量,推进“特色教育”。
10、丰富环境课程、强化环境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教育要加大投入,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室,优化自然环境。同时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优化学校布局,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并努力创设和谐的生活环境,搞好人际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想获最佳效果,不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不努力探求新的教育形式、方法和程式,其结果会事与愿违。鉴于当前中、小学生家境状况的不同,接触的周围人员文化素质及道德水准地不同,这些无不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当前语文课上,教师应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从事语文教学。以前,本人认为语文教师只要把语文知识教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掌握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拿高分就行了。但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才懂得语文教学既是教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又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更是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对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要想使人才具有良好的品德,就要从小学一点一滴教育、培养。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责任和任务。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而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树人的基础,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实施的需要。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从娃娃做起。据有关资料透露,现在青少年犯罪有近50%是在童年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街头流浪儿几乎是100%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接受教育,而这一群体又都处在犯罪的危险边缘,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1.确定本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与重点,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孩子们大多娇生惯养,变得胆小怕事,畏难情绪严重。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邀请了本地的一位老红军做专题报告,使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并以此为标准,约束自己,克服自身缺点。
2.单纯的说教太枯燥,且收效不大。
于是我们把德育教育融于教学活动之中,把课堂教学变成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各科教学,尤其是社会、语文、思想品德等课努力渗透德育教育,力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去。我校五年级有一名男生,无组织无纪律,在班中称王称霸,还带领一些同学胡作非为,班中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教师的批评教育,他也只是当作耳旁风,照样是我行我素。但自从学了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之后,这位同学变了,变得遵守纪律了,集体观念增强了,教师的适时表扬,使该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他信心百倍,学习思想都有了很大进步。
3.教育无小事,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教育学生的机会。
我号召全校各班开好主题班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没有突出问题的,也要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我校学生的爱国意识较淡薄,因此,我们每天按时升降国旗,定期举行升旗仪式,做好国旗下的讲话,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开展的“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我校,学生们主动做好事已蔚然成风。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起码的道德知识,就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知识的启蒙。反之,在品德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主动向学生灌输文化知识,忌空洞枯燥的说教。譬如说,教育学生爱祖国,祖国从哪爱起?爱勤劳勇敢的人民,爱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这就要学习历史;爱祖国壮丽的山川大地,这就要学习地理;爱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就要学有关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的知识。离开这些,祖国就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培养爱祖国的情感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学习了这些知识,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寓于其中。即使是思想品德教育课也离不开具体、生动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通过讲述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璀璨的历史文化来实现的。培养学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是借助守卫祖国南疆勇士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来实现的。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培养绝对不可能离开知识的教育。
4.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要想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就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为此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与村委会共同组织的“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全校师生共植树达1000余株,为建设家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后我们又主办了以“我是环境小卫士”为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孩子的天性是玩,让学生在玩中去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明节,我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参观学习,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课。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看似普通,却能折射出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方方面面。可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是当务之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知、情、意、行多方面去培养他们,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过去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情形已被你争我赶学先进、争上游、讲文明、懂礼貌、爱祖国、爱人民、遵纪守法的校风所代替。在德育工作的带动下,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5.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会自然产生,它是在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第二册语文课《我爱祖国》一文中“我爱红领巾”,教师就应让学生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时时刻刻准备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献身,儿童佩戴上它是无比光荣自豪的。这样才能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少年儿童在思想斗争时,能用“红领巾”激发要求自己,以“良”战胜“恶”,以“美”战胜“丑”。“我最爱我的祖国”使他们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我们应该爱护它,保卫它,从而使少年儿童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美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将来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反之,只顾盲目追求成绩,让学生一味地背字、词、句,忽略思想教育,就会使学生对祖国缺乏理解认识,缺乏爱护、保卫感,就会在幼小心灵上留下不良阴影。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食粮,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任务。以上仅是我个人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所做的一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一
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矗。
应该肯定,我们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几万之重金,手中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上一级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我校的大专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中、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先天不足,否则毕业后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矗。
三、强化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的两个途径。
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从哪里入手?我的看法主要有两点:
第一、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湖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中,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学校与教师签定了转化差生的责任制,转化要承包到人,其中某班有位许×学生,入学时他的学习成绩、听说读写素质、学习习惯、行为规范都比较差。在教师转化差生的集中攻势下,经过两年,他的成绩跃居为全班第一,并在全校1000多“名同学中参加“十佳”竞循…。这个奇迹的出现,用该校校长话来讲,就是:“教育好差生,是教师最大的德行,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可见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采用高素质的教育行为,才会把原来的“差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第二,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为达此目的,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1.遵循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掌握与运用语言文学上狠下功夫。掌握与运用语文工具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深入地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着眼点,决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语文教育素质。这就要必须摆脱“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考啥学啥,不考不学”的左右,多进行应用性整体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驾驭语言文学的工具,强化自身语文素质。
2.在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单项训练基础上,注意抓好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训练,使语文教学始终沿着“合--分--合”的路线有序化地进行。“分”是为了化整为零,便于分散难点;“合”是为了归零为整,使语文训练产生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教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1][2]下一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二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体会故事美,陶冶爱国情感。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爱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丰碑》、《再见了,亲人》学习这些课文时,教师应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等语句,让学生细心品词赏句,用心灵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激情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故事情节中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
此外,教材中还描写了不少历史人物中的爱国志士,他们身上凝聚着的深厚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这些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如不计个人恩怨,一心维护国家利益的蔺相如;临死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为中国人争气、为祖国争光的詹天佑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朽的。学习这些课文时,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教师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二),体会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水,名胜古籍的文章,他们优美动人的语言似甘醇的美酒沁人心脾。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四季如画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兴国安邦的《林海》这些文章里的德育因素,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其爱国激情。教学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创设情境拨动学生心弦,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越来越注重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缺乏给予与奉献、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小语教材中也不乏这方面的思想内容。如《古井》、《挑山工》、《白杨》、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对它们的深入理解,课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无私奉献的品格、关爱他人的情怀。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它不比思想品德课那么直接,它是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要看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披文入境”,只有钻进文中,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着眼于把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语言因素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去,还要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中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从思想情感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在理解与表达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想道德素质。
作者邮箱:zhangfengling1234@。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校园网的建成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原来单调的文字教材变成了形式多样、信息密集的资源库,这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的资源。
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教师可以很好地拓展教学的信息量,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而是能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信息,增强对于课文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教授了《匆匆》这一节课程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到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讲给学生听,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
另外在学习完《黄山奇石》这一节内容之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黄山奇石的各种图片,让学生去欣赏和观察,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可以使语文教学的知识更加直观,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学习起来效果也会更好。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加工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和信息分析的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工具的平台,尝试一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对于爬山虎以及爬山虎的脚的认识仅仅依靠课文中的插图是远远不够的。
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知识进行延伸,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搜集和加工整理语文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增强学生对于爬山虎的认知。
学生通过开展分小组的交流表达,能够很好地拓展知识面,对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进行锻炼,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信息技术可以用来进行语文学习结果的测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学生开展个别辅导的工具,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学习。
通过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高效率地开展学习结果的测评,能够很好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计划的调整。
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帮助老师在教学中快速地获得各种考试数据,然后依据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工作效率,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研究,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借鉴的思路,共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四
几个月以来,斯坦顿小学教育的老师和管理员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各样的的图书、在线研讨会、座谈会和新闻,他们想通过这些东西来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融入到课堂当中。
他们所做的这些,其实就是那个有点神秘色彩的概念:混合式学习。
“除了计算机,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混合式学习到底是什么。”卡罗琳约翰校长说。
一年后,这座位于华盛顿东南部,能容乃400名学生,有绿色走廊和粉刷了柔和色彩的教室的公立学校,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概念。
在斯坦顿小学,3至5年级的学生每天会花45分钟的时间在ipad或戴尔笔记本电脑上使用stmath。这是一个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的一个线上数学程序。例如,有的学生只能背乘法表,而有的学生却已经能做两位数的乘法了。有的学生通过键盘和触摸屏来解决问题,寻求方法,而有的学生却在擦洗屏幕,在废纸上乱涂乱画。老师们会在教室里巡视,及时帮助那些被问题困扰的学生。
时间一到,所有学习设备将会被送到另一个教室,在之后的这一天时间里,学生们将不会再接触到电脑。但是,斯坦顿小学的混合式学习计划中的这一系列安排,只反映了混合式学习里有紧有松的一面,重要的是,这还需要经过更多的个人实践。
“就在过去的几年里,学区主管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件事情没办法坚持下去,也不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k-12在线学习国际委员会(即inacol)主席苏珊帕特里克说。“我们一直在观望混合式学习的发展趋势。”
因为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合式学习的起止时间还没有明确的划分,所以很难确定全美有多少家学校正在实施这个计划。一个年度报告中指出,一切“正在按计划进行”。这个报告主要关注在线教育和混合式学习。报告中估计,,全美将近14000个学区中的三分之二已经在进行某种混合式学习的尝试了。报告也指出,根据实施学校和参与学生的数量来看,这个比重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帕特里克说,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在于,尽管教育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比起完全的在线学习,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仍然更喜欢完全真实的、充满现场互动的传统学习方式。
此外,为了弄明白混合式学习,有必要了解清楚哪些不是混合式学习:在网上做作业,阅读电子读物或其他与技术相关的活动等等这些都不能算是混合式学习,除非这些活动能够提供给学生自主控制节奏和自主选择授课内容。
“我希望人们考虑的是,学生在一天中应该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线学习,同时对于实体学校来说,这也应该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混合教育专家麦克霍恩如是说。
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前身为应诺赛研究所),从那些只提倡混合式学习的人,到那些通过混合式学习的趋势和共性进行分类的人身上,霍恩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5月,该组织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将混合式学习划分为四类:轮换型、灵活型、自主选择型以及虚拟型。
斯坦顿和其他小学的混合式学习属于轮换型。在这种类型下,在线上学习和传统教室学习中,学生们学习相同的课程并相互轮换,他们的课程通常是数学或英语(或其他语言类课程)。各所高中的混合式学习则可能是自主选择型的。学生们会选择一到两门在线课程(通常是高级实习课或者一些补充学分的.课程)来作为他们教室课程的补充。
其他两种类型就更加专业一点了。纽约的“你的学校”数学计划就是较早的一个灵活型学习模式的例子。这个计划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了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包括在线课程,集中学习和传统教室的演讲。虚拟型学习模式就是学生们在学校里主要是在网上听课,但是会定期的和老师或老师的助理见面。
在这四种类型中还会有更细的划分,但是霍恩相信,随着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欢迎,教育工作者们将会使用其中的一到两种最熟悉的模式,可能会是轮换式和自主选择式。
其实,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做得十分成功的例子了,比如飞船教育机构。在硅谷,公益性教育管理组织目前正管理着7家轮换型模式下的小学,并打算将此延伸到密尔沃基直至全美的其他城市。一些有名的慈善活动也对此产生了兴趣。比如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已经捐出上百万美元,一部分通过旗下的“下一代学习挑战”的比赛,将款项用于结合了不同学习模式的再教育中。
支持者同时也指出,混合学习模式可以使那些班级规模过大,或者班级中学生发展差异性大的学校受益。
“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同时,可以兼顾到四年级的学生,这是让我们十分兴奋的一点。”城市桥基金会常务理事米卡威克说。这个基金会曾为斯坦顿小学的混合式学习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为华盛顿的其他好几所学校构建混合式学习作出过特别的贡献。
即便如此,就连混合式学习最积极的支持者们也提醒说,这个领域是新兴领域,很多事情都还是未知数。城市桥基金会在华盛顿一系列支持混合式学习的举动,其原因之一就是要收集更多的信息,这包括一个在哈特中学实施的,名为“你的教学”的基于如何解决问题的计划。这个计划由“你的学校”创办人乔罗斯和克里斯托弗拉什建立,并由一个混合式学习团队给12位老师进行培训,并在他们所在的学校进行混合式学习的试点。
但是,最能得到一致意见的一个途径最终还是行不通:注重硬件还是软件。“在我们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讨论关于产品的问题,我们谈论的是我们将会得到什么。”“教育元素”机构创始人安东尼金说。该机构是一家咨询公司,帮助学校、学区和学校网络来建立混合式学习计划。
“这对于这些人来说都很困惑,”金补充说,“我想这些人一开始都很清楚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我需要一个ipad’——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他们即将行使怎样的一种职责。就好像一个病人一进门就胡乱拿药,却没有注意药的副作用。”
这将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使在斯坦顿的受训团队看出他们的计划是否具备长久的效果。但是,这个曾经在因教学情况不达标而濒临关闭的学校,却因在过去三年中,该校善于阅读的学生比例增长了一倍,精通数学的学生比例是原来的三倍而再一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校长卡罗琳约翰说,明年的混合计划增加的内容都是些小的变化,比如可能会设立学校的第一个计算机实验室,或者增加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软件。她同时还说,正逐步尝试混合式教学的老师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教学计划比不上像飞船教育机构那样的庞大计划而害怕。
“混合式学习想起来确实是一个庞大,想想都会害怕的工程。”约翰说道。“但是我们学到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慢慢的在教育教学中增加混合式学习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五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新教育基础理论核心思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就说明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我们的教学,表达他们真实的思想情感。师生交流的主要平台是课堂,若要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对症下药,我们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在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将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应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努力搭建沟通的桥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信任我们。我们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及不同体裁,可以选择讲故事、听音乐、看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做到“以境育情”。记得,我在教《木屐》这篇课文时,我就从自己的父亲说起,他的出身、经历,特别是他被病痛折磨的最后几年。虽然我没有用华丽的语言讲诉,但当时的课堂特别的安静,学生们都静静地注视着我,认真地倾听。随后,他们谈起了自己的父母,拨动他们的心弦,敞开了他们的心扉,也让我们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我想我们的学生应该会明白,老师是用自己最真实的体会告诉他们要学会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而不要把拥有的“爱”随意的挥霍,等到失去才后悔,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在“看似无意”却“有意”的将思想情感教育溶于语文课堂,“润物”于“无声处”。
二、挖掘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深化情感认知,形成独特体验。
著名作家谢冕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确实,读书人除了拥有一个现实世界外,还拥有更为广阔浩瀚的精神世界。同样,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很多专家学者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中精挑细选的,内容广泛丰富。它既有知识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找到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质,让他们体验到语文课的幸福。我们的语文教材,提供了许多的教学资料,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基石”,所以我们应当要活用教材,要让教材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运用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的素材,让学生品味作品字里行间的韵味,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意识。例如,在教学《哦,香雪》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叙述故事发生的背景、情节,也让学生体会主人公香雪在那样艰苦条件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改变落后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接着,再回顾我们今天的学习环境,把我们同学的学习态度与之对比,这样不仅激发他们的幸福感,同时让他们明白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总之,在教学中,要因课制宜,因势利导,要挖掘出作品中人性的光辉,使我们的学生受到熏陶,形成体验,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联系实际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升华情感认知,铸就璀璨人生。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孩子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在心灵上体验到情感美,进而感悟到人生的真善美。而我们中国有很多的节日,而且都很有教育意义,正好可以借此引导我们的学生。比如,植树节、端午节、母亲节、父亲节、建军节、国庆节等等,当这些节日到来之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些节日的由来,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深意,传播正能量,当然有些也可以让学生付诸行动。比如,母亲节要求学生为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亲情的可贵;植树节带他们去种植树苗,体会自然的美好;清明节带他们去瞻仰烈士墓,体会生活的幸福等等。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验到人生的精彩,升华自己的情感认知,树立自己对未来的信心,让自己健康茁壮成长。所以,语文课堂也是学生的德育阵地,可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总之,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努力营造双向交流的课堂氛围,挖掘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熏陶学生,并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认知,以情动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让语文教学成为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载着他们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六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审美教育通常被称作美育,又叫情感教育或美感教育,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它主要指的是教师通过借助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等为媒介,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人对美的感受力。可见,小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做的无非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而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富有情感的,是审美教育的前沿阵地。而小学又是基础教育阶段,是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发展尤为关键的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现状如何,发展如何,存在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产生的,对策如何,这也正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大刀阔斧地进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不断被丰富化、生活化,并且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小学语文教育逐渐凸显实践性和开放性。但是与此同时,一系列问题和缺陷也相伴而生。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缺陷。其表现如下:
1.教学方式上,由于教师对审美教育的内涵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形式主义现象的存在。如教师为了赶时髦,滥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教学目的,颠倒了教学主次。
2.教学内容上,教师夸大了自身的主体性,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比如,在阅读实践课上,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内容,自顾自的完成教学内容,而不是鼓舞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来思考问题,激发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性,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3.教师自身素质上,假如教师不能及时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也会影响到审美教育的开展。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老师穿着不得体,老师的体态语使用不当、板书不工整、用语不规范,等等。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其鲜活的教学内容,(论文范文)可爱的教学对象,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某一理论是正确的,并且在情感上对它产生热爱。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乐在其中。
首先,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好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好语言,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极可能的体会到文中散发出的自然美、社会美、人间的真善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的教学目的。
其次,适当用音乐渲染气氛,这个过程主要是实现对学生的渲染和熏陶。
再次,请同学将文中的角色予以演示。这样做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同时,更好更快地融入文中,熟悉全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2.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所以,审美教育的顺利实施,必须依托教师的力量。因此,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迫在眉睫。
首先,对于教师,应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念,以及学生的主体观念。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环节。其实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一定的审美情境。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形象直观、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就是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声、像来刺激学生的感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修养及素质,培养自己对文、体、美的热爱,从而增强自身的审美情操。这样才会具备培养孩子们审美素质的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教师应在穿着打扮上得体,要礼貌、为人大方端庄、板书优美,这样可以为学生起到好的带头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教师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指导者和主讲,应该发挥教师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首先应该弄清教材的特点,并且不断的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其实践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审美教育的推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和语文教学活动息息相关。审美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同等重要。因为,这几点如果做的到位,可以为祖国培养出全方位和具有积极向上人格的人才,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观念上、实践上,对审美教育重新审视。在观念上,教师要树立美的意识。实践上,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此外,在语文课堂上,要善于使用比较意识,通过对比,突出一方的美。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为学生起一个好的带头模范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教师只是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力度不够,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刻的.认知,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监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将赏识教育进行真正的实施,也无法有效落实。
2.2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方法不能过于单一,传统的说教模式在当今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下很难有长远的应用。目前,我国小学生个性明显,如果在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式,只是通过说教或者是指责来进行,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学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造成得赏识教育失败。因而,为了保障赏识教育的有效性,在方法上有待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八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引出学生的情教师要具有一股爱学生的真情,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就像五年级教材中理想的翅膀一文中的刘老师,在课堂上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赞许,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及时给与鼓励,尊重信任学生,尤其对差生要给与更多的关心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实践篇十九
1.1素质教育要求“美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教育早已不再唯成绩马首是瞻,学校不但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均衡发展,更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和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审美能力,促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个性,达到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在对学生的智力和品德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知识和审美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是小学教育阶段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2审美人格呼唤“美育”
“审美人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的较高层次。从美学意义而言,指风度和格调,特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审美境界,表现出个性、自由及创造等基本特征。”具有审美人格的人能深刻感受人的生命活动、感知生存状态、感悟生命历程,是理性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升华。而这种较高层次人格的`获得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人的审美品位在现实中不断升华而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这无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审美的教育非常必要。
2.1抑扬顿挫――品读美。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直接途径也是首要任务便是品味语言美。汉语既博大精深又优美生动,它的细腻与准确,隽永与深刻是任何语言不能及的。小学语文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接受特点精心编排教材,其语言生动凝练、艺术形象多姿多彩、抒情细腻热情洋溢,文章既各有特色,又具有普泛性,集中地呈现了汉语之美。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当在充分挖掘课文的语言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朗读、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渐渐培养他们享受美的乐趣。
2.2披文入情――感受美。
感受意境美,是开展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凡是佳作名篇,都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趣味,学生很容易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纸背感受美。如果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适时地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寄情于景,触景生情,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那真可以称得上事半功倍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氛围、示范阅读、引导想象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从而使他们的语文学习得到升华,达到更为完美的意识境界。比如在《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的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凄婉的音乐阅读战象嘎唆一步步赴死的语句,又通过自己浑厚煽情的旁白来补述课文的背景。老师讲的投入,学生听得入迷,朴实简单的语句却仿佛把师生一起带到了嘎唆的身边,好像亲自目送它走完了生命中最后一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启发他们对美的感受,进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2.3身心浸润――鉴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择十分丰富,兼顾到美学的诸多方面。有自然环境美,如《黄山奇石》、《日月潭》、《鸟的天堂》等;有人物形象美,如《桥》、《金色的鱼钩》等;有社会生活美,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搭石》等。但是,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在单纯地展现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而是作者自身情感和表达意向通过或简明或华丽的语言糅合渗透在文本当中的。俗话说:“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这就需要读者身心浸润在文本中,体悟其审美意蕴,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契合。与此同时,身心浸润是长期濡染和积淀的过程,是学生长期润泽在教材习得文化的历程。因此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品读感受语言美,培养其审美能力,从而形成自己一定的鉴赏能力。
2.4内隐外显――创造美。
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不仅懂得欣赏美,更会创造美。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创造美。在课堂中可以着重在朗读,习作,书写等多方面启发、练习,当审美趣味延伸到生活中也可以让孩子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活乐趣,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达到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
3审美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3.1浓情于课堂。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自己首先要被文本吸引,产生共鸣,才能将这种情感带入课堂。这样既能激活课堂气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丰富、纯洁而高尚的情感感染着学生,激起了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深深的共鸣,师生一起沉浸在这美好情感的氛围中朗读、学习,令人美不胜收。
3.2妙语满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最扎实的基本功就是语言表达,因为除了“身教”,我们更重要的还是要“言传”。教师的语言有着神奇的魅力,它们或生动形象,或幽默风趣,有时逼真亲切,有时自然而又充满情和义。它们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的语言不仅能使教材化难为易,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3.3节奏美课堂。
在评课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评价有些老师的课太“平”了,这个“平”并不全指教师的语言不够抑扬顿挫,更重要的是说这堂课的教学节奏没把握好,很平淡,以致很平庸。在注意了细节体现美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教学节奏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一堂有起有伏,张弛适度的课既能有效减轻学生身心的疲惫,又能唤起他们追求新知识的喜悦感。因此教师在对课堂结构和节奏的把握上应该设计富有弹性又充满节奏之美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轻松地完成学习,同时还感受到了美的体验。
3.4板书亮课堂。
板书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精华,也是展示教学之美的舞台。富有创意的板书像一件凝结智慧的艺术品一样给人惊艳的美感。富有艺术美的板书首先要做到内容美,内容精炼,线索分明,重点突出。其次还要形式美,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具有立体美、对称美、造型美。同时还要书法美,字迹工整,美观大方,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3.5巧用多种媒体。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教手段形式越来越多样灵活,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借助声像感知,引导整体美。也可以图文对比,品味语言美。还可以展现优美景物,鉴赏自然美。在讲解人物类文章时可播放人物事迹,领悟人格美。适时选用相应的电教媒体能帮助教师紧扣文章题材,剖析意境美,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觉接受形象美的教育。
4结语。
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着美,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从教材、教学、学习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并着力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防止在理论上过分夸大美育地位以及实践中将审美教育庸俗化、表面化、简单化的倾向。审美教育不是“赶时髦”,不搞形式主义。教师不仅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情感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而且也要让学生产生心理愉悦、精神满足、情感共鸣,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思想认识,进而使他们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以及完善人格。愿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洋溢着浓浓的教学艺术美,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教学艺术美。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9篇)
- 幼儿成长中的家长寄语(优质24篇)
- 家长与幼儿的寄语与鼓励大全(20篇)
- 护理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报告范文(23篇)
- 营销人员的营销活动策划方案(模板12篇)
- 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的写作方法(专业13篇)
- 数据分析师的职责和工作总结(模板17篇)
- 护理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20篇)
- 大一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优秀20篇)
- 总经理助理的职责及工作总结(热门1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