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4-02-06 06:19:03    小编:薇儿
杜甫作文艺术魅力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 上传日期:2024-02-06 06:19:03 |
  • 薇儿 |
  • 11页

写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知识的漏洞和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优化学习过程。充分准备和积累素材,包括文字、图表、案例等,以提供足够的论据和支持。生活中没有永远的不变,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变化,保持积极的心态。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一

爸爸从精品店买了一个蓝色的地毯回到家,爸爸把地毯放到地上。爸爸说:儿子,毛笔字练完了吗?儿子说。:爸爸,我马上就练完了。爸爸听完儿子的话,爸爸又来到沙发上睡着了。儿子写完了,把自己练好的纸挂在墙上。儿子把墨水忘记盖盖子,就拿墨水和笔出来了。儿子看见爸爸的地毯趴他在地毯上了。这时爸爸醒来了。走到地毯旁,儿子一不小心把墨水碰了一下。爸爸看见了两只手抱住头,脚合在一起。儿子去接,可是没有接到。爸爸生气了说:看我不打你。

说完爸爸就走了。儿子想:爸爸又要打我,我得想个办法。突然儿子想到了办法。这时爸爸回来了。

爸爸准备要打儿子看见儿子在墨水的地方画成了一只表虎。爸爸就没有打儿子。爸爸想:画的还真不错。儿子也想:这下爸爸不会打我了吧,我真聪明。儿子的脚一甩一甩的。

爸爸看着两只手向下了。这时儿子又在旁边画了一只老虎。两只老虎看起来很凶猛。爸爸想:我也来试试。

于是爸爸和儿子一起画。爸爸拿墨水倒在地毯上。爸爸觉自己画的很好看。而儿子在看自己刚才画的两只老虎。看完后儿子看到爸爸画的龙说:爸爸你画的是什么呀?爸爸说:这是一条龙儿子又说:爸你画的真好看!

爸爸听了儿子的话说:爸爸可是专业的画家画的当然好,爸爸再来画一只小猫给你看看。爸爸先把小猫身子和腿画了出来,再画小猫的尾巴和脸,最后爸爸把小猫眼睛嘴巴画了出来。一只小猫画好了,爸爸说:你看怎么样儿子说:爸爸你画的更好看。爸爸觉的自己很自豪。儿子说:我们俩再画一只动物看谁画好看爸爸说:好。他们俩就开始画。儿子画的是小狗,儿子先画小狗的身子和尾巴,再画小狗的脚和脸,最后儿子把小狗的眼睛和嘴巴画了出来。儿子画好了觉的自己画的一定好看。爸爸画的是长颈鹿,爸爸先画长颈鹿的脸和脖子再画长颈鹿的身子、脚和尾巴,最后画长颈鹿的眼睛和嘴巴画丁出来。爸爸画好了也觉的自己画的一定好看。结果他们俩画的都很好看。

儿子和爸爸看着自己画的动物爸爸一只手放在脸上手像是对勾,另一只手放在口袋里。爸爸想:这个地毯真好看。看着爸爸还笑了。儿子斜着头看,觉的这个地毯太好看了。看着儿子也笑了。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二

《雨巷》通篇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风景画,借此营造出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行走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中“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本诗有“四美”:。

一是诗的意境很美。

以“雨巷”为题,设计了一个独具匠心的环境。全诗以“我”在雨巷中彷徨为主线,在彷徨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整首诗渗透着哀怨、彷徨的情感,“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好像积蓄了满肚子的忧愁,一开笔就倾泻出来,营造了忧愁的凄美的意境。而诗中的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篱墙等,也都渲染着淡淡的哀愁。

二是诗的语言很美。

语言是诗的眼睛,也就是音乐美,有音乐一样的感觉。“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读着这样的语言,就使人感觉好像是走进了一个美丽的山谷,在山谷里喊着,听山谷的回音一样,回环往复;也好像品酒一样,那种喝下去后,慢慢品味的感觉,要说有多好就有多好。“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样反复地吟唱,乐感很强。

三是诗的结构很美。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第一节诗用“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最后一节诗反复出现,中间又把诗人哀怨、彷徨、凄清、惆怅、迷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

四是主旨的朦胧美。

这首诗的主旨很朦胧,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有的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有的人说,这是表达诗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彷徨,不知道该怎么走,感觉到前路迷茫。

在新诗中,《雨巷》是一个“忧愁”的文本。诗中的“丁香”意象、迷离的音乐美和情绪的抑扬顿挫,使它呈现出一种异样的美感。在文学的雨巷中,读者往往不满足于“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而还想企图捉住她。于是,她“像梦中飘过的丁香”般飘过我们的身旁,消散在我们的视线中。这,就是它的“愁怨”所在。

鉴赏。

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诗开头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是什么?希望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么,这“姑娘”是谁?诗人心目中的“姑娘”结着什么样的愁怨?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吗?这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吗?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那么,就让我们循着诗人在雨巷行进的足迹,躲在一旁,悄悄地窥视吧。

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她愁什么?莫非是忧愁那负心的夫君,莫非是想望如意的郎君,也许是,也许都不是,她的愁就象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第三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了。她“像我一样,像我一样”,读到这里,我们恍然有所领悟:原来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样的美丽,也有姑娘一样的高洁,也有姑娘一样的忧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姑娘是我的心上人?姑娘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我们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第七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诗的末尾与首节回应,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着”改为“飘过”,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三

我家有许多艺术品,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在客厅摆放着的`那件唐三彩马!那是7岁时一位阿姨送给妈妈的陶瓷艺术品,以前我很早就听说过唐三彩,但从来没有深入的了解过,今天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我来当一次大家的解说员吧!

唐三彩马的造型分为五种,一是奔马俑,二是提腿马俑,三是马上人俑,四是马拉车俑,五是立马俑,我家的就是最常见的立马俑。

这件唐三彩高马32厘米,长15厘米,四条腿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大致的颜色是棕黄色的,用绿色、黑色、白色做点缀,颜色鲜艳,任何一部分做的都一丝不苟。

马头微微向左倾斜,双耳竖立,眼睛圆睁,像是在盯着谁。它张着嘴巴,嘴巴下面有一小撮儿黑色的胡,马的鬃毛是白色的,梳理得很整齐,脖子上挂着五个绿色的小铃铛。

它的背上挂着一个马鞍,马鞍前面高后面低,是翠绿色与棕黄色交接的,马鞍后面还装饰着六块玉,左右面分别有三块,看起来让人觉得这是一匹非常名贵的好马!

马身体下面一定少不了支撑它日行千里的马腿。它前面那两条腿直直的,后面的两条腿略微弯曲,马的尾巴是白色的,修剪得非常整齐,马蹄是白色的。它全身都是陶制的,装饰品非常丰富!这匹马头小颈长,膘肥体壮,腿部强劲有力,处处都透着人一股内在的美,真实的美。

这匹马在我家的客厅构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忍不住对它多欣赏一番!

它虽然只是一件艺术品,却处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四

《雨巷》整体上传达出的是诗人的一种对于人生的感悟与人生的体验。能够唤起隐藏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悠远的人类情怀,它能够使老人们缅想逝去的美好时光和种种未曾实现的理想与渴望,又煽起了处于青春期的男女们情感的躁动与种种囿于现实还无法实现的爱情理想与人生憧憬。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苦闷与彷徨,这有其时代的印痕;有人说它写的是诗人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是有其忧郁情感的郁积,这也有其根据。总之,正是他的这首诗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才给予读者们无穷无尽的有关爱情、人生、社会、以至宇宙的奇妙的遐想。《雨巷》传染给读者的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渴望与惆怅。

首先,是《雨巷》优美的音乐性。叶圣陶先生曾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由于《雨巷》的优美的音乐性,才使它在各个文化层次的读者中传播甚广,从而引起了许多不同层次的读者的强烈的情感共鸣的。这种音乐性也是双重的:外在的是《雨巷》的和谐的音律,由于中国传统的音节押韵的运用,及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的融会,使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与音乐感,从而在吟诵中使读者对诗的内容与情绪有所感悟,加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心中的内在的音乐性,整首诗都可视为诗人是在用心吟唱,所以这首诗外在音乐的旋律正是其内在的音乐旋律的自然流淌。《雨巷》经由其优美的音乐性,成功地获得了读者群的认同,为读者更好地接受其美感创造了条件。

其次,是《雨巷》成功地使用了来源于西方文化传统的象征手法。《雨巷》里的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愁怨的姑娘,特别是这位“陌路丽人”,走进而又遥远,似乎永远消失,似乎又留下了什么,身份和寓意始终难以确定。诗人既没有浪漫式的直露告白,也没有写实式的绵密刻画,于是那雨巷,那颓墙,那丁香般的惆怅,那叹息般的目光……便朦朦胧胧地幻化出全诗的意境,这些都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审美意味的抒情形象,是难以言说的象征。读者凭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可以联想到一次甜蜜爱情的错过,或是一个理想机遇的失去,但无论你怎样悠悠遐想,却总脱不开那全诗情韵的主旋律。一首小诗竟能产生类似音乐的艺术效果,这也许就是成功的象征所特有的妙处。

第三,是戴望舒在运用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同时,也很好地融进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意象。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也在《浣溪沙》里用“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将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了一起。显然地,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了《雨巷》的意境和形象,但诗人作了进一步的融会与创造。这种创造表现在:一是“雨巷诗人”将古人惯用的丁香结的意象扩展、增值,由丁香结象征愁心转喻为“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愁怨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样一个崭新的形象体现诗人的审美追求与多层次的审美意蕴。其二,虽然雨中这一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意象带有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但这一意象由于与西方现代派诗歌善于把握住人的印象直觉的优点及惯用意象的叠加和联络的奇特的特点结合起来,从而就带有一种现代色彩与审美眼光,给人以一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效果。其三,《雨巷》中的审美意象,并不是一种定型化的抒情形象,它有着很大的自由度,有其形象的不确定性与形象的延展性,从而扩大与增加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使诗中的意象获得了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美感。

第四,用浓重的象征色彩吟咏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的声音。诗人讲黑暗而阴沉的社会比喻为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没有声音,没有快乐,有的只是诗人这样默默彳亍着的彷徨者。他怀着一个希望,希望美好的理想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个“姑娘”就是这样一种象征,但是诗人也明白,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她和自己一样愁苦彷徨着,来了又匆匆消失了,像梦一样,又留下了孤独的诗人独自在黑暗中彷徨。

有不少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一些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音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1927年的夏天时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代,革命者被反动派血腥的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曾经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迷茫痛苦着,他们渴求希望的出现。《雨巷》就是这部分青年的心境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1927年3月他曾受过反动当局的逮捕,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他的内心充满了困苦,这种情绪不能笼统的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展现了一代因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而彷徨的青年人的心声。这是一种失望的声音,低沉的倾述与自白。所以,我们说《雨巷》是用浓重的象征色彩吟咏出青年人面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的声音。当人们读了雨巷,并不要永远随着作者彷徨在雨巷中,其实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冲破这雨巷,走到一个宽广、充满阳光、没有仇怨的地方。

戴望舒是一位富有东西方艺术才华与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的现代派诗人,他自己所注重的是诗情的自身流动,浑然一体的生命活力,而《雨巷》正实现了诗人的艺术主张:“诗应当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而使人感到一种东西,诗本身就是一个生物,不是无生物”。

更多。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五

首先,它把叙事与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可以说它既是叙事诗,又是抒情诗,或者说它既是以抒情见长的叙事诗,又是以叙事见长的抒情诗。诗中既有凄婉感人的情节,又有真挚动人的情感。从为琵琶女作诗传的角度看,是叙事诗,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诗中琵琶女的身世构成一层故事,读者可以通过几个片段看到她从“十三学得琵琶成”到“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悲惨经历。作者由京城贬居江州的遭遇也构成一层故事。与此同时,良人此次相遇,由送客到闻乐,到演奏,到琵琶女和作者先后自叙身世再到弹奏和满座掩泣,又是一重故事。由于有这样三方面的结合,所以《琵琶行》的故事显得丰富曲折,不同凡响。从抒写迁谪意来讲,等于是抒情诗。诗中作者直接出场,与琵琶女共诉天涯沦落之痛,抒情气氛浓郁。于是在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中,哀怨悱恻的悲剧主人公。

这一特点是与这首诗的主题有关的。《琵琶行》的主题具有双重性。诗中既刻画了一个漂流沦落,凄楚孤苦的琵琶女形象,又通过“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抒发了作者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后的苦闷心情,塑造出作者横遭贬谪,郁郁寡欢的形象。琴拨既倾泻了琵琶女的满腹辛酸,也拨动了作者受了创伤的心弦,于是两种身世,一种悲痛,互相映衬,互相感染,使全篇在叙述中充满了强烈的抒情。《琵琶行》主要是通过作者自己的口吻抒情的,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是有其原因的。白居易本是抱着强烈的济世思想走上仕途的,特别是在任谏官时“有阕必规,有违必谏”,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建树,但他却遭到了政敌的诽谤,最终在种种责难下,被贬到江州,此时现实与理想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他仍想兼济天下,但又苦于报国无门;他何尝不想从此只独善其身,但又感到于心不安。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时候,只不过他素来乐观旷达,恬然自安罢了,这次“感斯人言,始觉有迁谪意”(见《琵琶行》序)。感情的闸门再也控制不住这积蓄已久的洪涛,终于激动得“江州司马青衫湿”了。

诗中还有细致传神的人物描写。《琵琶行》不像《孔雀东南飞》那样对刘兰芝有一段很集中的肖像描写,避免了具象过多之嫌。但同时又配合情节发展,在关键时刻加以点画,着墨不多却能细致传神。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整顿衣裳起敛容”都是明显的例子。诗中心理描写的内容也很丰富,特别是“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借音乐描绘曲传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更是心理描写中一种新的成功的'尝试。

另外,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虽不多,但与叙事抒情相配合。景物描写侧重于在故事发展的关键时刻用不同的方式展现统一的环境气氛。“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开头的第二句就已为全诗悲凉的情调定了弦。诗中三处关于江月的描写,“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前后映带,使整个环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江水之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这首诗还富于音乐美。为了避免平淡沉闷,全诗不断地换韵,少则两句,多则十几句,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更增加其一唱三叹的情致。例如诗中关于音乐的一段描写,优美的语言随着琵琶曲“三两声”,“续续弹”,“银瓶乍破”,“曲终收拨”的变化,将音乐的轻重缓急,旋律的抑扬分合形容备至,再加上叠字的回环往复,本身也染上了强烈的音乐感,变成了一曲用文字谱成的乐章。

总之,这首诗正是以它在艺术上耀眼的光华千百年来被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传诵,并将继续传诵下去。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六

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青铜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它与历史、冶金、文字、造型美术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商、周青铜器历来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荣誉。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据史籍记载、商、周两代是青铜器制作的黄金时期。中国最早的青铜器诞生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甘肃省马家窑,马厂文化遗址曾出土那时期制作的铜刀。

商、周时期,我国的冶金技术水平进步很快,青铜器制作进入顶峰阶段。这时期出品的青铜器,是世界青铜文化中最典型,最丰富的代表。

早期的青铜器种类很多,用途广泛,主要种类有兵器、炊器、酒器、食器、水器、乐器、铜镜、车马饰、带钩、度量器、动物造型等。西周社会还对青铜器使用制定严格的等级。

以礼器来说,就有“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的规定。许多贵族视青铜器为身份的象征,除身前大量享用,死后也把大量的青铜器随葬。

《吕氏春秋・节丧》曾记载:“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钟、鼎、壶、舆、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七

上午洗衣服,幵始读《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部。下午到美术馆看画展。

看画的人不少,但大厅里很安静。一幅国画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谁?画面上画着个怪老头,他扬着头,张大了嘴,白发和胡须向四方飘散着,他那赤裸的、瘦骨嶙峋的古铜色身躯向前倾斜。一双青筋暴露的手在空中挥舞,像是要抓住什么。而最吸引人的,是他那双眼睛。那是一双疯狂的眼睛,闪射着一种奇异的光芒。然而当你盯着它看时,你会发现在那疯狂的眼神后面,贮存着多少对光明的渴望,多少烈火般的期冀、多少坚韧不拔的自信自强啊!那双眼睛紧紧盯着的,是一轮高悬在地平线上的火红的太阳。

看着这凝固在画幅上却又永远奔腾运动着的奇异形象,我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我身体中生发起来、扩展开去,我激动得心都要爆裂了!不知为什么,我真想马上把此刻的感受倾吐给正在身边随便哪一个人。

周围已经聚集不少看画者,大家都仰着头,默默地盯着看,象无数虔诚的信徒在瞻仰神明的圣容。我觉得气氛是这样的庄严而凝重。一个坐在轮椅中的小姑娘也默默加入这庄严的一群,她吃力地抬起那和身体不成比例的大大的脑袋,一双苍白的手紧紧握住轮椅的扶手。多奇怪呀,我发现她的眼中,竟闪现出跟夸父一样的目光。我不由得靠近她,生怕她孱弱的身体经受不住这巨大热情的灼烤。此刻,在她心屮的地平线上,一定也升起一轮燃烧得噼噼剥剥的太阳吧!

我似乎今天才认识到什么是艺术,什么叫做艺术的魅力!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成都府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于是乘舟东下夔州。其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吐蕃、回纥经常犯边,地方割据势力的争斗也愈演愈烈,时局颇不太平。代宗大历二年(767)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百病缠身,耳聋齿落,年已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长江边上的一座高山,面对汹涌奔腾的长江水,诗人感慨万端,于是写下千古名作《登高》。

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写眼前具体景物。作者选择了“风”、“天”、“猿啸”、“渚”、“沙”、“鸟飞”六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每种景物后边加了一个形容词,十分准确地写出夔州清秋独有的特点和凄凉的韵味。颔联则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渗入作者的想象,从大处着笔,写出夔州无边无际的秋色。“无边”,见其辽远;“萧萧下”,不仅写秋声,亦可见秋色之深。“不尽”,写长江源远流长;“滚滚”,写长江风急浪大,波涛汹涌。这两句写景,雄浑壮观,境界阔大。以上两联,把万里山河的秋空、秋气、秋声、秋色一一写出。当年孔子曾在长江边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此,千古文人站在长江边几乎都要发出对于时间的兴叹。杜甫也不例外。他本来怀有救济苍生、致君尧舜的抱负,但却生逢乱世,半生穷困潦倒,四处漂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如今年龄老大,却一事无成,现在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百感交集。因此,借景抒怀,无形中传达出流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喟。

总之,这首诗通过秋江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半生艰难的身世之感和忧国伤时的情怀。是诗人晚年重要的代表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

首先是它的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前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高到低,诗人驰骋万里,上天入地,为我们画出一幅辽阔高远的秋景图画。颈联从空间(“万里”)和时间(“百年”)横纵两个方面,由异乡漂泊,写到衰病残生,几乎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尾联则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愈写愈深。这样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在古诗中实在少见。

其次,诗人善用深秋景物渲染苍凉的气氛,烘托沉郁的感情。这与后面的抒情遥相辉映,情景交融。

另外,律诗本来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八句皆对,不仅有上下对,也有当句对(如首联)。格律严谨,属对精工,而又一气贯注,流畅自然。

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明代胡应麟评价说:“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深沉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九

课堂中教师的魅力在语言的艺术中彰显。教师如果具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若悬河、谈吐脱俗,用精湛的语言将无趣变为有趣、将无声变为有声、将无形变为有形,便使教育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引导他们在人生和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是教师的责任。

一、经常运用催人奋进的激励之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激励性。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与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紧张有序的课堂上和生活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语言,往往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能激起奋进的火花,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例如有位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说到:“真是与众不同,多么富有创意的思考啊。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真了不起!”“谁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最喜欢举手的同学,因为你们是最自信的人。”……一句句激励的话语让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动力。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具有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有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二、适时运用感人心脾的温情之言。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语言在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真诚是人类情感中的真金,真情是教师语言最基本的特色。于漪老师也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与学生对话交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俗话说得好:春风化雨暖人心。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使之感动、使之茁壮成长。用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魅力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外,还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积极引导。这种引导,可以使学生得到深刻的启迪,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理解生活。还记得《四块糖》的故事吗?与其说是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转变了孩子,倒不如说是他是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化了孩子。

恰当运用令人叫绝的机智之言。

我们知道,在平常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有时会与老师的意图背道而驰,这时有的老师则以“不太好,请坐!”“不准确,谁再来!”等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发言的勇气,从而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特级教师贾志敏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

有一次他让学生认读“姆”字,结果一位同学站起来脱口而出:“养母”的“母”。学生一片哗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的,是‘养母’的‘母’……”这位学生在贾老师的点拨下立刻纠正道:“‘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在贾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还会担心什么呢?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四、偶尔运用耐人寻味的幽默之言。

优秀的教师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他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的“幽默之举”是令人记忆犹新的。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就鼓起气朝那位学生做了个喷洒农药的动作,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这种幽默显示的是教师的智慧、传递的是教师的关爱、承载的是生动的启示、激活的是愉悦的情感,真是令人折服,耐人寻味。

五、见机运用启人深思的含蓄之言。

魅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语言也离不开含蓄。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用说半截话或一语双关的办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做法常有千言说不透、一语破真谛的妙用。有的教师为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涛,不直截了当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绕着弯子设问,层层深入,启人心智,让学生得知识、明事理、受教益。有的教师为使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受到教育,从不讽刺挖苦,而是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善意地提醒启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整体讲究语言的音韵之美。

魅力教师要像歌唱演员一样有一副好嗓子,一开口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目光全部集中到自己的身上。教师如果要达到这一效果,是要付出自己的努力的。一方面要教师平时多去训练,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发音。教师在说话的过程中,注意声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停顿时间的长短。这样的语言才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感染力。

魅力教师要用准确规范、生动形象、含蓄韵味、音色优美的语言去感动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演绎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听魅力教师的课不仅是获取知识,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

杜甫的山水诗,早期作品很少,描绘了祖国名山洋溢着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描绘蜀中壮丽山水景色和风土人情,抒发其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情怀的山水诗,主要是在他寓居成都草堂时期。乾元二年底,杜甫携家人抵达成都,当时成都尚未遭战乱,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稳定局面。第二年春天靠亲友的周济,诗人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他算是暂时安居下来。虽然诗人当时全家生活很贫困,但今非昔比,生活环境变迁,比较安定,使他有可能细致地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创作出不少于以山水田园、自然景物为吟咏对象的清新隽永、恬静淡远的山水诗篇。如《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这是一首很成功的题画诗。(《南史・萧子良传》)附:“贲于扇上画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而读来不像用事,至于结尾语完全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看画时的豪兴,对着王宰的山水图,回想自己年轻时游赏过的吴淞江水,竟想将画剪下,突出地表现了他对山水图的'喜爱。又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尘嚣的闲适心情。首联写草堂环境。此处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极目远眺。中间四句写眺望所见景色。“澄江平少岸”,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与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草堂四周郁郁葱葱的树,在春日的傍晚,盛开着姹紫嫣红的花。这是写近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为历代传颂的名句。鱼儿在蒙蒙细雨中不时出没于水面,燕子在微风吹拂下,在天空差池飞翻。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水泡),(按欢欣跳跃)。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诗人细致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欢欣的动态,借以表达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尾联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对比,更显得这儿非常闲适幽静。

除寓居草堂以外,杜甫在流寓东川梓州、阆州时也写下不少清新可爱的山水诗。如《泛江送客》、《上牛头诗》、《登牛头山亭子》、《野望》、《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等都是。

第一,细致具体的描摹,注重写实和现实美。

杜甫的山水诗,注意于精细逼真的描摹与刻画,以再现蜀中山水千姿百态的自然形象。如写铁堂峡的阴森奇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铁堂峡》)积草岭的高峻奇险:“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积草岭》)龙门阁的凌空惊险:“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滑石欹谁凿,浮梁袅相柱。“(《龙门阁》)石柜阁的清幽秀丽: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石柜层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石柜阁》)白沙渡的清旷:“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山清,沙白滩漫漫。”(《白沙渡》)水会渡的宏肆:“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这一幅幅的图画,摄取的都是蜀地山川实景,描绘又如此穷形尽相,峭刻生新。

第二,选取山水中最鲜明、最富有地域色彩的部分概括描绘,于形象的画面中寄寓家国之思。

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山水诗,意象与意境独具一格,最能体现其沉郁悲凉的总体基调。这时杜甫是“弟妹萧条各何在,干弋衰谢两相催”(《九日》)。安史之乱、崔旰叛乱、回纥入侵又使国家濒于崩溃,国难家愁,百忧交集。所以此时的山水诗笼罩着沉重悲凉的气氛。如“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积。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江上》)“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这些山水诗的意象多选择夔州特色的高山峡谷、长江大河、以抒发悲秋情怀。在富于地域色彩的自然风光中寄寓时世和人身之悲。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是波浪滔天、风云匝地、秋意萧森的开阔画面,意象如急管繁弦,奔涌而来;诗句跌宕错落,跳动着急遽不宁的气韵;色调错暗苍茫,蕴涵着令人窒息的氛围。

杜甫山水诗的时间顺序倒置、相距万里的空间同时出现的奇异现象,在艺术时空关系的新结构中竟然成为极合理的事实。宋人吴沆说:“杜诗句意,大抵皆远,一句在天,一句在地。如‘三分割据行筹策’,即一句在地,‘万古云霄一羽毛’,即一句在天……”如‘关塞极天惟鸟道’,即一句在天,‘江湖满地一渔翁’,即一句在地。”(《环溪诗话》)所谓“一句在天,一句在地”,正是这种艺术结构的最主要特征。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一

杜甫时常将一腔深情选择含蓄凝练的表达出来,先将感情蕴藉甚深甚浓,已蓄势待发之时,受儒家的“仁”的思想的影响,又将感情及时遏制住,转为婉转低回的表达,因此杜甫感情蕴藉浓郁而表达顿挫。

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既有文化底蕴的传承的原因也有具体国家社会的环境因素和艺术家个人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原因,由很多因素相互掺杂融合形成。杜甫诗歌中的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受着以儒家传统文化内涵之核心的“仁”的价值观的影响,受着历经磨练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受着忧国济世的抱负,善感的个人性格气质,崇尚壮美的审美理想和个人的创作态度的影响。一、杜甫深受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的影响,这是影响杜甫人生态度的最主要因素。儒家文化或称儒家哲学,它是一门关于处事态度的情感哲学,“仁”是它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是人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立足的依据,是人之所以是人的关键。这种对人的同情、关爱之情和对万事万物的悲悯情怀,体现在杜甫的诗作中,凝结成了典型的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在杜甫的诗歌中俯拾皆是,表现为一种深沉,浓郁,郁结,哀怨,郁愤的情绪,体现为忧患的精神,乐道的精神。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对出征在外的将士的关怀正是来自于杜甫对于百姓苍生的大爱。二、杜甫的诗歌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杜甫经历了国家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亲历国家的富庶强大到后来的国民生灵涂炭。他个人的人生也经历了仕途的.不得志和物质生活的由充盈到后来的穷困潦倒、寄人篱下这样一种坎坷。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着个人不得志的郁结,而且更包含着对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对国家前途的忧愁,因此他的诗歌体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有着诗圣般的情怀,他心中饱含对天下万物都有着关爱和同情,天地万物都关乎生命关乎情感,都能引起对生命的感触和对时间的理解。在杜甫的诗中能得到浓郁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杜甫的沉郁风格内涵、形成原因、美学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杜甫的诗歌有着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沉郁顿挫是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内涵,以含蓄蕴藉为特点,是一种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是由对人及世间万物的爱而生发出的醇美,壮美,含蓄凝练之美。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释:

首联:飞回,回旋地飞。

颔联:远眺丛林,一望无际的黄叶在萧萧树木中飘悠悠,俯瞰大江,汹涌澎湃的江水滚滚滔滔向工流。

颈联:长年作客他乡,每每面对秋景而感伤;一年多病而独自登高。谛听远眺而倍加凄凉。

尾联:时世艰难而鬓发花白,尤恨不能为国分忧,困顿失意而疾病缠身,只能戒酒不得解愁。

赏析:

明•胡应麟云:“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评曰:“若‘风急天高’则一篇这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骤读之,首尾未尝有对者,胸腹若无意于对;细绎之,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之势,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

本诗系杜甫于代宗大历二年重阳节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之作,亦为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前四句是一幅雄迈壮美的“秋景图”,意境载阔,气势磅礴;后四句并只是个人的叹老嗟贫。而是感叹世事多艰难,人民多灾祸。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三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四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赏析。

应该说这些解读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自己也曾一度被这首诗歌袭击灵魂的力量所触动,但每次赏读这首现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总感觉意犹未尽,其实面对经典的诗歌,我们既可以从诗人本身创作的意图出发,也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审美体验出发,我认为经典诗歌之所以存在经典,还在于诗歌本身触动了我们自己情感的一部分,总是怕自己拙劣的笔触践踏了彷徨在江南悠长雨巷的诗人,但当我接触了马的哲学著作《圆点哲学》后,我觉得这首诗歌其实还存在着圆点式的审美。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五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珍惜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六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石壕吏》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全诗篇幅不长,一共才24句,120字。诗歌内容十分丰富: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紧张,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并且蕴含着作者强烈鲜明的感情。可以说,《石壕吏》精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言简义丰的佳作。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指的就是诗歌表现上的这一特色。稍作分析就会发现,作者借助了虚实相生的写法来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精炼的叙述和描写渲染差吏捉人的气势。

首句“暮投石壕村”,画面上虽然只交代了诗人与暮色苍茫之时向小村投宿而来的事情,其实,作者“暮投”村而不走大路去旅店住宿的举动中已暗示出兵荒马乱,附近的城镇荡然一空的不祥气氛。“有吏夜捉人”句中的“夜”字含义十分丰富。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有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官吏“捉人”手段狠毒,于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这不禁让人想到其时的石壕村定是人声嘈杂、鸡犬不宁,空气十分紧张。清人浦起龙说这两句“有猛虎攫人之势”。然而,作者并不去正面描写差吏捉人的声势,而是转过来描写老翁一家的紧张痛苦动作:“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一听到门外有响动,就知道差吏又来“捉人”了,经验告诉他们,藏在家里不安全,老翁只得立刻“逾墙”逃走。这时打门声、叫喝声很急,老妇只得开门应付。读者不难想象,捉人的差吏一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全村被捉的也一定不是老翁一家,而是很多家。整个石壕村定是鸡飞狗叫,一片混乱。简短的两句,就把官吏捉人的声势和全村惶惶不安的情景渲染的那么真切。接着诗人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来概括展现这个特写镜头,一“呼”、一“啼”、一“怒”、一“苦”,两相对照有力地衬托出差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蛮横气势。开头六句,虽然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但实中有虚,以虚补实,差吏捉人的汹汹声势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二、在老妇哭啼的语言描写中暗写差吏捉人的情状。

老妇的“前置词”共有13句,是全诗的主干。老妇的这番话全是诉说给差吏听得,按理说,其实差吏绝非在洗耳恭听,应该把差吏当时的反映写出来才是。但作者对差吏的言行却一句也没有写。其实,细心读老妇的“前置词”,可以明显的感受出差吏是在说话和活动着的。这十三句多次换韵,明显表现出多次波折,暗示了官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老妇的哭诉应是差吏一次次怒呼、逼问的结果。可以想象差吏见是个老妇人,扑了个空,定会怒吼:“你家的男人到哪里去了?快点叫出来!”老妇于是说明三个儿子的下落。但差吏并不罢休,继而厉声追问“家里还有什么人”。差吏的大声诉问把老妇的孙儿吓哭了,老妇只得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来回答。这时,差吏循声闯入室内,发现了老妇的儿媳妇,老妇只好说“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既解释了儿媳妇一直躲在屋里不出来的原因,又借以哀求差吏,儿媳妇要哺育孙儿,万万不能被抓去。但一心只顾捉人交差的差吏哪能听得进去,绝不空手而归,于是退而求其次,坚持要捉走儿媳妇。在这种情况下,老妇出于无奈,只得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可见,“听妇前致词”这一节,不是一幅老妇啼哭诉苦的静止的画面,而是动态的,画面的镜头在差吏与老妇之间交错移动,巧妙地将差吏的形象融入了老妇的“前置词”中,虚实交映,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加深了诗歌的主题。

三、将主观的评价和深沉的感情寓于事件的叙述之中。

诗人从“暮投石壕村”到“独与老翁别”,正好经历了事件的全过程,却始终没有开口,没有直接书写感情,没有发表一句议论。然而,文中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事情的主观评价。如“有吏夜捉人”句,这是直属其事,但作者不用“点兵”“征兵”,而用“捉人”这个词,足以看到了作者的揭露、批判之意。一个“捉”字,差吏的凶暴、社会的`黑暗都自在其中,再加一个“夜”字,就更见差吏“捉人”手段之狠毒与气氛之恐怖。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者强烈对照,在加上两个“一何”修饰,也就用不着说差吏怎样可恨,老妇怎样可怜,因为恨与怜都蕴于其中。再如结尾四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个“久”字不仅说出这件事情折腾了很久,也表露出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如”字,化实为虚,说明诗人已被深深触动,已分不清是人在泣,还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天明的告别,一个“独”字,表明了老妇已被捉走,作者心情沉重: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却只能跟逃走归来的老翁告别了。感慨之情,尽在叙事中,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石壕吏》这首诗,虚实两方面配合极为恰当,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含丰富,真正是一篇言简义丰的叙事佳作。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时间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紧张。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人物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百年:犹言一生。

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之慨。颈联上句写羁旅之愁。“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是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是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是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下句写孤病之态。“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是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尾联进一步写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年迈和忧愁引得须发皆白;而因疾病缠身,新来戒酒,所以虽有万般愁绪,也无以排遣。古人重阳节登高照例是要饮酒的,而诗人连这点欢乐也失去了。这一联分承五、六句:“艰难”备尝是因“常作客”所致;“潦倒”日甚又是“多病”的结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杜甫作文的艺术魅力: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篇十八

《雨巷》是我们都很熟悉的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品,大约写予1927年夏天。1928年8月在《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首次出版。1933年,戴望舒的挚友杜衡曾经讲过:“说起《雨巷》,我们是不能把叶圣陶先生的奖掖忽略的。《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一年,在叶圣陶先生代理编辑的《小说月报》的时候,戴望舒才忽然把它投寄出去。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圣陶有力的推荐,使戴望舒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一直到现在。”对于《雨巷》中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如下:

一、运用象征主义的抒情艺术方法。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法国诗歌中较为流行的一个艺术流派。主要表达一种反抗资本主义秩序的意识,倾尽抒发一种世纪末的颓废。在表现方法上,用暗喻来表现内心瞬间的情感,五四末期才传到中国。戴望舒的早期创作明显就受到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对于他的创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竭力的开发诗歌隐喻、暗示的能力,在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抒发感情。《雨巷》也自然如此,诗中撑着油纸伞的“我”,悠长寂寥的雨巷,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般忧愁的姑娘,其实,并不是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有着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虽然我们不能将其意象的深刻内涵全部理解到位,但是我们可以从中体味这些意象所具有的朦胧诗意和意蕴。在社会现实的氛围下,那种徘徊、孤独的心灵,那种可望而不可得的`希望等等,在《雨巷》中是既明朗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的。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以这样的方法来抒发情感,使得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用朱自清先生的话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由此可以看出《雨巷》朦胧、深情而低沉,的确是把握了象征主义流派的细微精妙。

二、受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熏陶。

在《雨巷》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显然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来象征人们的愁心,这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手法。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李商隐)“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浣溪沙》李璩)……在《雨巷》中,诗人很显然是吸取了这样的一种意蕴。但这样的形象绝对不是旧唐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白话扩充,在《雨巷》的意境和形象的构造上,诗人在吸取前人的精华的同时,又是有着自己的创造的,原因如下:一是古人用丁香象征愁心,《雨巷》中则塑造了一个如丁香一样接着仇怨的姑娘。她既有丁香的忧愁也有丁香的美丽与芬芳,这就由单纯的愁情演变成了一个含蕴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既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也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二是《雨巷》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个“姑娘”,这与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意韵不同,而且也与诗人早期的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不同,更多的是体现一种新时代气息。更能唤起人们的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文学创作时期,这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三是在古代诗词中,雨中的丁香是以真实的景物来寄托情感。《雨巷》中的丁香般的姑娘则有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可能是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也可以是诗人想象驰骋的成果,可以说是真实与想象结合而生成的艺术形象。戴望舒自己也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所以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塑造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古典诗词,在依据了诗人自己生活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创造,从而营造了一个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想象美。

三、音节的优美,“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的音节也是非常优美的,叶圣陶先生称赞此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全诗一共七节,除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同一主调在诗中反复出现,既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的彷徨和幻灭失失落的表现力。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而大体在相隔不远处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韵两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还韵。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例如“眼光”、“姑娘”、“惆怅”、“雨巷”、“芬芳”等,如此在听觉上的重复营造了一种旋律般的回荡和流畅的节奏,反复激荡着人的内心深处,那股寂寞,那般彷徨萦绕在人们心头久久不能散去。诗中还借鉴了外国诗歌在音乐性上的技法,比如在一节诗中,同样的句子反复出现,这种重复叠沓听起来更抒情和谐。可以说《雨巷》是戴望舒对新诗音乐性追求的高峰,至此,他开始走向追求内在情绪韵律的路线。但是这不能否定《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