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范文(19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4-02-01 05:45:05    小编:笔砚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范文(19篇)

  • 上传日期:2024-02-01 05:45:05 |
  • 笔砚 |
  • 7页

总结是一种反思的过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让我们一起探索吧。总结范文的案例和分析,或许能够给我们启发和启示。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一

为及时掌握汛期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对发生的险情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组织专业队伍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应急调查和抢险救灾,使地质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制度。

一、在汛期期间,无特殊情况至少保证有一名领导在单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汛期时各工作人员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建立轮流值班制度,遇有灾情发生,迅速报告值班领导或县局领导。并根据领导的指示,妥善处理日常事务。

三、值班人员对上报灾情、险情及上级下达指示及明传电报等内容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传达到位。

四、汛期所内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其它人员应保证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

五、值班期间遇到严重的灾情、险情或遇到职权范围内不能处理的事,必须逐级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

六、安排好值班车辆,保障汛期地质灾害防灾用车。

一、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坚持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

二、轮值班组应派专人作好值班记录,专人接电话,不得遗漏报告内容,不得过后补记。

三、值班期间,要与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责任人、监测人保持联系,如有险情报告,由当日值班人员实地上界查看灾情情况、并及时向县政府有关领导报告。

四、值班人员要服从值班领导的工作安排,因工出差,要提前告诉当日值班领导,如需请假,要写出书面假条,由值班领导批签。

五、值班期间,值班人员必须准时到岗,不准代签或补签值班人员名单,不得擅自离岗。如因不到岗或提前离岗造成责任事故的.,应严格追究当日值班人员的责任。

六、值班记录本应由上一班组值班人员依次移交给下一班值班人员。如有不移交造成失误由上一班组值班人员负责。

一、值班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要认真负责,坚守岗位,不得玩忽职守。

二、汛期实行昼夜值班,领导带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从五月一日开始,至接上级通知结束止(一般到十月二十日)。每日8:00时,进行值班交接工作。上一班值班人员应将认真填写的值班记录交给下一班人员,双方按要求签名。

三、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对上级发来的重要天气预报和上级的重要来电、指示及文件等,要立即报告带班领导、防汛办主任,并通知到各村和有关单位。同时要密切注视当地汛情变化,随时电话查询重点村组、单位的防范准备情况,并将处理情况记录在案。

四、及时、准确了解天气预报、雨情、水情、险情和灾情,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凡需上报的有关情况必须经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对出现的险情、灾情等信息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县有关部门。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二

我局根据相关工作要求现将我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情况做如下报告:

我县位于高山峡谷区,因构造发育、气候恶劣、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岩体破碎,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几乎覆盖了整个县境,是受地质灾害威胁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65处,今年新增3处,共168处。其中滑坡60处、泥石流58处、崩塌11处、不稳定斜坡17处。威胁居民1595户7883人,威胁资产14亿元。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危害因素之一。

一是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责任制,并将防灾责任层层落实到乡、到村、到点、到人。加强国土、气象、水务、安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工负责、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宣传,开展防灾实地综合演练。我县通过气象、手机短信、县电视台等渠道,及时将天气状况、灾害预警预报等级及相关注意事项向社会发布。并计划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并在重点监控点设置地灾防治警示牌,加强联动培训,目前已开展防汛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8场参加人数2100人次,宣传培训9次,培训人员500人。三是群测群防,提升地灾防治能力。目前已建立“县、乡、村、点”四级群测群防网络,采取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监测责任人包点的方法,逐级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和监测责任人,制定了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避险地点。实现了群测群防、齐抓共管。设立县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我局共安排4个值班领导、12个值班人员轮流值守,监测预报预警、地质灾害巡查、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报、速报等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做到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签订《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书》36份,制定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和预案表,共制定“两卡一表”3540套,16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均确定1名专职监测人员。通过群测群防,共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163期。

根据省地灾应急指挥部和省防汛指挥部要求,我局要求防汛驻守督导单位地质勘察施工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4人于6月20日开展我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7月5日完成排查工作。7月20日按照州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要求开展20xx年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由防汛驻守督导单位地质勘察施工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排查并于9月30日完成排查。四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设。

1、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20xx年避险搬迁安置户35户,其中乡24户、乡10户、乡1户,已拨付乡、乡、乡户直补农户资金105万元,剩35万为基础设施建设费,待完工后拨付。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1.地巫乡避险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处于施工阶段。

2.甲英乡避险搬迁安置点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处于施工阶段。

3.列衣乡仲堆滑坡治理项目施工方已进场,由于河道水位过高无法满足施工条件,目前未开工。

4.2处应急排危项目(下磨坊不稳定斜坡、四姆扎普崩塌)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

5.甲英乡北侧和南侧地灾隐患治理项目已完成勘查、设计,正在实施招标。

6.夏邛镇理塘宫危岩带处于勘查、设计阶段。

一是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存在技术困难。目前,我县群测群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但由于县域面积大,地灾隐患点分散,监测手段单一,监测员管理有一定难度,存在一定隐患。二是避险搬迁补助资金缺口大,搬迁进度慢。现在补助资金从原来的1.6万元提高到4万元,但是我县搬迁群众普遍经济困难,新建房屋一般在15万元左右,群众筹措缺口资金存在较大困难,避险搬迁积极性较往年相对有所下降。三是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力度需要加大。我县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受地理、生产生活等条件限制,无法全部进行避险搬迁,需要及时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一是加大群测群防专职监测技术投入。国土部门积极对接专业地质队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寻求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支撑。在共享气象、防汛等部门信息的基础上,筹措资金,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体系,科学监测。二是加快避险搬迁进度,整合补助资金。加快20xx年剩余安置户的搬迁安置工作。整合扶贫、民政、国土等部门资金,尽量弥补缺口资金。三是加大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力度。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168处,因条件限制无法全部进行避险搬迁,隐患点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近三年仅实施了两处治理工程和两处应急排危工程。下一步我县将积极筹措资金进行治理,但由于我县财政拮据,治理力度有限,希望得到省、州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治理工程实施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三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国庆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毕节地区国土资源局《关于做好国庆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请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进一步加强国庆期间地质灾害防控工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国庆期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今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遭受百年不遇的四季特大干旱和多次极端降雨后,防治工作变得相当复杂,形式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在国庆期间,要加强防备,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单位重中之重,做到时时抓、处处防,要协助当地政府,共同做好应急人员、物资等准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临时安置、应急处置等抢险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好因灾转移群众的生活。

乐的节日。

三、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节日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加大防范力度,安排好排查、巡查和督查工作。

四、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要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制度,单位领导和值班人员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时时刻刻做好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准备,一旦发生险情和灾情,要保证行动迅速、对应有序、处置得力。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四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实行几年以来,得到了广大业主单位和评估单位的普遍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不合理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有力的推动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进一步规范评估工作,更好的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结合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提出如下要求,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从二〇xx年一月一日起,启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原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质单位不允许再承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如有发生,视为无证评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二、《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即将出台,各评估单位要严格按照“规范”开展评估工作,特别严禁越级评估,由此造成的各种损失将由评估单位自行负责。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出台后,我局将组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培训,合格者将颁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格证书,没有证书的人员不允许参加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

甲级资质单位应不少于15人取得评估资格证书,乙级单位不少于10人,丙级单位不少于6人。

四、评估报告的审查暂由评估单位自行组织,条件成熟后交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介机构组织审查。评审专家组的产生要从“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审专家库”中抽选,并且同时要征得市国土局主管部门的同意。报告评审会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设项目甲、乙双方同时参加。

一级报告的评审专家组不少于5人,二级报告不少于3人,三级报告不少于2人。

五、评审专家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查。专家不允许参加本单位或直接利害关系单位编写的报告评审会。

六、评估范围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执行,即“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北京市地质灾害易发区按照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编制的《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20__年—20__年)执行。

七、跨行政区县的评估报告和一、二级报告在市国土资源局备案,三级评估报告在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备案。

备案材料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登记表(不少于3份);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附光盘或磁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意见;评估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评估报告工作合同(原件)。

评估报告的备案情况,以及评估报告的质量将作为评估单位资质年检、换证、升降级的重要依据。

八、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本着“从快从简”的原则为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做好备案服务工作,以更好推动全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为首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工作做贡献。

九、本通知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关于落实国土资源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京国土房管环[20__]659号)同时废止。附件: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审专家库(略)。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五

我工地认真落实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工地进行了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工地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具体管理此项工作。工地领导和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政教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措施的落实。

通过自查两层护坡完好,无松动,无坍塌。工地外围由水泥路面和绿篱区组成,排水渠为路面排水,经查排水通道正常,目前工地地质地形正常。

1、对工地薄弱、已存在隐患的地点进行定点、定期测监,一经发现有重大险情,应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

2、工地利用一二三级教育对工人进行地质灾害安全教育,禁止未带安全帽者进入工地,存在安全隐患场所活动,教给工人紧急避险的`知识和方法,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1、工地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宣传应再加强,工人对地质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加强防治措施。

2、汛期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严重隐患点设立警示牌。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领导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危及到全体工人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仅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第一位,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防范和管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六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察是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防止灾害发生或灾情扩大的紧急行动方案。

(二)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突然发生的、成灾过程即致灾速度较快的地质灾害。包括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地质灾害灾、险情按照人员伤亡多少,经济损失大小,受威胁的人数及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受威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受威胁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的。

按照地质灾害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依次为i级(特大)、ii级(重大)、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四)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时,而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临灾状态:是指岩(土)体在短时间内不断发生位移、变形明显加剧,短期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地质灾害隐患点出现临灾状态后,即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称为临灾应急。

灾害应急:地质灾害发生后,即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称为灾害应急。

(五)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原则: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综合协调、有备无患、快速高效。

市政府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按照《市人民政府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在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市政府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

(一)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组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由市政府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3、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或减轻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扩大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具体措施;

4、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

5、负责迅速组织、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

(三)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机构的组织和分工。

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治组、灾后重建组、物资保障组。其组成与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办公室)。

(1)由市国土局、民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气象局,安监局、公安局、卫生局,滑坡泥石流预警一级站、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政府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在指挥部决定启用本预案后,通知协调其他各组、各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具体实施;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观场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上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新闻报道、涉外事务、接受援助等工作;承办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2、灾险情评估组。

(1)由市国土局、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形成的条件、引发因素。影响范围和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确定灾害等级;设立专业监测网络,对灾害点现状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再次产生灾害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最佳路线和灾民临时安置地点意见;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抢险组。

(1)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武警中队、灾害发生地所在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武警中队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4、医疗救治组。

(1)由市卫生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5、现场治安组。

(1)由市公安局、武警支队、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公安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公安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市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6、物资保障组。

(1)由市民政局、交通局、财政局、中小企业局、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负责救灾物资的调运、存放、发放;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灾后重建组。

(1)由市建设局、民政局、规划局、发改委、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建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校舍、医院等;帮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出治理恢复与重建方案。

(四)地质灾害发生后,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等应全力参加、配合施救组工作,提供必要的图纸、资料等,协助做好地质灾害发生地周围群众的防护工作。

(五)本市相关单位以及担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任务的单位与个人,必须服从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一)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

1、抢险救援的人员主要由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的武警中队、基层民兵和青壮年劳动力组成,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当地人民政府要建立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灾害规模较大时,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市武警支队及预备役民兵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请求当地驻军支援。

2,抢险救援人员由现场抢险组统—指挥调度,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分工,尽职尽责,把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二)应急、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

物资保障组的成员单位平时要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财政部门要把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民政部门储备一定数量的帐篷、棉絮和维持灾民生活—段时间所需的粮食和饮用水等救济物资;交通部门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工程机械,保障运输线路的畅通;中小企业、商务部门负责其他生活必需品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根据地质灾害区划与调查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有关材料,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汛前调查工作,判断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预测地质灾害的等级和影响范围。地质灾害发生时,依据已掌握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状况,迅速确定实际发生灾害的等级。

1、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具有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该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和财产情况,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影响区域。同时,必须对地质灾害发生后产生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及次生灾害的类型、威胁对象、影响范围等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预测分析。

2、地质灾害发生后,灾险情评估组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原来已掌握的资料,评估灾害的稳定性。评估的内容包括灾害点目前的稳定性、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产生次生灾害和次生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程度、灾民安置点的选择、抢险救灾现场和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线路的安全性等。

1、本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国土资源局应立即组织灾险情评估组专家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调查,迅速查明灾害的规模、成灾的范围等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灾害点的稳定性,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2、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凋查,查明灾害发生的位置、行政区划、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发展趋势,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和今后防治工作建议,及时提交调查报告。

1、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其他部门或者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当地县(区)人民政府,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中型地质灾害24小时内、大型地质灾害12小时内、特大型地质灾害6小时内报市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并按有关规定越级上报省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2、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根据已获得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速报报告,向市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汇报,阐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地质灾害的类型、灾害体的规模、成因和发展趋势,及已采取的对策和措施、防治工作建议以及灾民生活安置情况、灾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等。

3、综合协调组要及时汇总当日各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向现场指挥负责人报告,并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在每日下午17:00向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4、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负责将地质灾害损失和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市政府和省、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1、按到地质灾害险情报告的基层人民政府、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在上报灾情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宣布进入临灾状态。当地人民政府应成立临灾应急抢险指挥部,采取临灾应急措施,按照既定的财产转移和人民撤离路线,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并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加强预报监测,有序组织抢险防灾各项工作。

2、地质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并组织实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根据预案的规定,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对出现险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专家调查,确定引发灾害的主要条件并提出的处理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阻止或延缓灾害的发生。接到特大型或大型地质灾害隐患临灾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应急调查,专家组赶赴现场,协助和指导现场临灾应急指挥部开展抢险防灾工作。必要时建议应急指挥部提前启动灾害应急预案。

4、地质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应解除临灾应急状态,确定撤销或者继续保留有关事项,提出下—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措施,移交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禁上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地质灾害灾情。

(一)灾害监测、预报。

各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气象、预警等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要及时发出预警,划定危险区,下发《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制定隐患点的突发性应急预案、设置警示标志予以公告。要加大汛期巡查力度,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部门要在汛期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并联合发布预报。预报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报。

(二)预警信号的发布。

1、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布置,明确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换。

2、预警信号应具有震撼力,并用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工具发布,可采用广播、警报器、喊话器、敲锣打鼓等方式报警,必须有两种方式可以利用。预警信号的形式和发布方式必须告知所有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对有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隐患点,同时要告知可能受次生灾害威胁的群众。

3、预警信号必须由专人发布,一般为灾害点的监测人成群测群防组织的负责人,预警信号发布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为群众服务的意愿。

(三)通讯保障。

1、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人、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联系人要建立通讯联系制度,主汛期24小时都要保证通讯工具的畅通,在危险区、危险点应保证有线或无线通讯设施有一种完好。

2、抢险救灾期间,各级政府的负责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保持移动通讯工具的畅通。

3、抢险救灾现场为移动通讯盲区或移动通讯设备被损毁时,电信部门要架设临时设备,保证通讯的畅通。

(一)人员财产的撤离、转移路线。

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的成果,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中确定人员财产的撤离和转移路线,撤离和转移路线的选择必须遵循安全和迅速的原则;原转移路线遭到破坏时,要根据专家的意见重新确定路线。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保证《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下发到群众手中,并可组织防灾救灾演习。

(二)应急、卫生防疫措施。

1、由市卫生局牵头组成医疗救治组,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组织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技术力量不足时向请求上级医疗机构帮助。

2、开展灾民临时安置场地的消毒工作,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共水源地的卫生,及时对灾害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其他应急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可以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以及其他应急措施。

(一)市国土资源局接到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或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负责人请示同意启动本预案,并通知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二)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灾害发生地所在县(区)政府应立即启动本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基层人民政府、群众自治组织、有关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自救,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控制危害和损失扩大,并随时报告灾情情况。

(三)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成人员和有关专家,到指定地点就位,履行职责。

(四)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各小组负责人,、有关组成人员、技术专家和抢险救援的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装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携带有关仪器、设备,迅速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七

根据《县旅游局关于做好2018年汛期旅游安全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荥旅发〔2018〕13号)文件要求,我乡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我乡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我乡地处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南段,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每年5—10月雨季属重点检测和防范期。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余处,主要分布于断机村、民主村2个村,威胁农户36户、157人。其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崩塌。

针对我乡地灾的基本情况,我乡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县乡村三级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市、县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要求,将我乡地灾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我乡历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确保地灾防治工作高效开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同时,在今年初,我乡与县政府、各村签订了地灾防治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加强摸底排查。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下发了《2018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全乡地灾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下发了防治方案和预案,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各村也结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级年度防治方案,群众转移方案。

(三)做好防范警示,强化宣传教育。

发放了地质灾害监测记录本2本,防灾工作明白卡2份,防灾避险明白卡54份。三是为了增强村民避灾实战能力,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我乡按照全县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统一的时间,4月26日,联合派出所,乡卫生院等单位,经过精心准备和扎实细致的工作,在民主村、断机村质灾害频发的点位陆续开展了群众疏散避险演练,36户参加了实地演练。通过演练,让群众知道了受何种地灾威胁、地灾预警信号,撤离疏散路线和安全地点。

(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一是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管网络。结合实际,乡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巡查组,在雨季进行流动巡查。乡上还设立了专门值班电话,并已上报国土局,值班人员认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记录。各村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确定了2名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对监测点每天进行监管巡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类型设立警示牌,做好监测记录。同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将上级新的方法、措施传达给一线工作人员,将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传播出去。

二是做好汛期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村巡查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危险区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各监测点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5分钟内上报乡政府,乡政府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立即上报市国土资源局。乡应急指挥长及时赶赴现场,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三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我乡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将气象信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各村监测人手机中,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牢牢的把握地质灾害预防的主动权。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3-5级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告知各村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

目前,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乡将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不愧是点石成金。

在全区气象防灾减灾防汛抗旱城市防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上讲话。

鱼溪镇召开防汛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会。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八

20xx年5月**日,区政府组织召开了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区委常委副区长陈世刚、区国土规划局局长叶忠元、及相关责任部门、各街(乡)、国土所长主要负责领导参加会议。

区国土规划局叶忠元局长首先通报了20xx年黄陂区地质灾害防治上半年情况,提出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明确了当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会议中,各责任单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现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困难进行了通报。

最后,区委常委副区长陈世刚强调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全力应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二是行动要坚决。对于防灾工作,不要怕小题大做,不要怕兴师动众,不要怕劳民伤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别就国土、建设、水务、旅游、安监、气象等部门和街乡的职责进行了明晰,同时要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要明晰职责,加大措施。各级各部门要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监管到位、巡查到位、宣传到位。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责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九

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月7日至1日为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行动起,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疏散能力,xx小学四举措做实防灾减灾宣传周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完善工作预案,严格落实防范措施。校园是地震发生时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公共场所之一,做好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技能,保障师生安全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求大力营造氛围,落实好通知要求,共同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周的科普活动。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组织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让大家明确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认真修订、完善、细化工作预案,全面落实防范措施,扎实做好校园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师生的`避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本次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创新宣传形式强化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和防灾减灾意识是一项长期任务,学校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强化全体师生防灾减灾意识。结合“12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图片展览和专题片等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横幅标语、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园微信群等媒介,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让全体师生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防灾减灾宣传周中,学校把防灾减灾日活动带进堂、带进班级、带进校园、带进家庭,重点教育学生了解掌握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和应急避险救护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精心组织演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实战型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学校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修订完善科学合理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积极组织开展面向所有师生的“体验式、参与式”防灾减灾基本技能普及活动,因地制宜,结合预案,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演练活动。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演练的主题,合理确定演练的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形式、内容、规模、疏散路线和保障措施等;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帮助师生从演练中积累应急心理、避险逃生、紧迫疏散、自救互救等知识信息,提升应急能力。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隐患排查。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事前”,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地震防范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实施动态排查安全隐患。围绕防震、防汛、校舍、安保、消防、交通、饮食卫生、周边治安等方面,集中开展安全大检查,主要检查应急预案、值守制度、岗位责任、设施设备、抢险准备等方面,摸清灾害风险底数,做好台帐记录;检查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能整改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消除隐患;暂时难以整改的,制定整改计划、落实防范措施、限期整改;学校无力整改的,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协助整改,并做好记录,重点监控,确保不出问题。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

为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印发〈xx年度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土资规发〔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局领导的指示要求,市局对我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这是对我分局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分局党委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根据检查要求,现将分局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该项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高成喜局长为组长,皮文胜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分局地籍地政科,由科长具体负责专班工作。

工作专班任务是负责排查、巡查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通讯畅通;如在排查中发现问题或是群众反映出现隐患点,要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调、配合区政府和有关技术人员开展排险、预防;并迅速向市局、分局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将处置情况及时向市局、区政府提交书面报告。此外,工作专班还负责积极协调区政府及辖区街道、社区共同排查地灾隐患,掌握各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确保日常工作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顺利展开。

二、狠抓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在实处。

(一)及时制定《江岸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实际,分局及时修订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今年的防治工作任务,要求辖区各街道制定和完善区片、局部的应急预案,明确灾害防治责任人,明确避灾路线、临时安置地点及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并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求工作专班人员随时做好观测记录,密切注视灾情动态,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和处置,方案还要求积极与建设、市政、交通、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进行沟通,形成合力,加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力度。

(二)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为提高全体职工的防治地质灾害意识,我们把宣传教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突出宣传重点,并注重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分局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地质灾害宣传片,让大家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预防工作的.必要性,还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全体职工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了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分局还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图画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从而扩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广泛利用社会有效资源,达到共同监督地质灾害隐患的现实动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群测群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规章制度,实现地质灾害预防为主。

1、坚持排查监测和巡查制度。分局领导小组带领工作专班人员深入全区开展排查工作,我辖区虽然没有地质灾害重点易发区域,但分局仍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效的排查安全隐患,并密切联系各街道和乡、镇、村,形成良好的巡查排险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巡查网络,使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群测群防工作制。分局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辖区各街道、社区共同做好预防地质灾害工作,要求各负责人定期收集群众反映,及时汇报辖区内有无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并且要求他们提高警惕、配合分局搞好监测,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共同防治地质灾害。

3、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速报、应急处理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快捷,防灾、避灾、救灾、治灾措施及时有效。在汛期内,工作专班人员坚持24小时电话畅通,加强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立即组织应急处置,确认险情灾情,启动预案,及时消除。

4、落实培训制度,增强预防灾害的意识。坚持落实集中培训制度,分局除了要求各科室定期组织预防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外,还邀请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曹微副处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题为“地质灾害防治及管理”专题辅导课,培训效果明显。分局工作专班还坚持深入街道、社区进行培训,让群众了解更多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自救的方法。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防治地质灾害的自觉性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分局扎实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奠定了基础。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全力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健全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部门联动,提高群测群防员防灾避险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工作台账,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编制应急预案,落实防灾措施。

(三)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明白卡和举办培训班等各种手段,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对已编制的预案要加强宣讲,让群众知道预案的预警信号、避让路线、避灾地点等内容,使群众遇到险情能够按预案有序避灾。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常态工作范围,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坚决克服饶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的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力度。建议市局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加强这项工作的培训力度,除了电视电话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都能意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意识、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的趋势,进一步组织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根据自然因素和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时间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层层落实防灾预案和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无小事。江岸分局将以市局这次检查为契机,不断查漏补缺,健全防灾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建设,不断增强汛期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一

今年,我乡本着发扬严谨、务实、团结、奉献的精神,顺利地完成了汛期防灾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我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地陷、地裂、崩塌以及河道淤塞、塌岸。其中奋斗煤是地陷、地裂主要分布区,西山采石场主采区、铁路沿线山体是崩塌隐患的重点区域。以往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山体滑坡,规模较小。今年铁路沿线已发生山体滑坡达到了中型。其次公路沿线沙坑、铁路沿线的水沟、逊比拉河、北卧牛河及其两岸因大量采砂、采金,造成的河道淤塞及塌岸也表现较为突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难度较大,形成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并有加剧的趋势。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以及历年汛期地质灾害的特点分析,我局确定了三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1、奋斗煤矿的地陷分布集中,地裂也明显加宽,个别处距生产生活设施较近给附近人民生活造成不安全隐患,列为重点预防区。

2、西山采石场主采区矿体开采落差达40多米,易造成崩塌或滑坡发生。

生,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抓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落实。

为切实抓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快速的落实“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任务,会后我局及时向县政府汇报了会议内容,重点强调了会议的任务和要求,并召开全局职工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贯彻会议精神和要求,汛期到来之前我们迅速做好了防灾落实工作。

(二)做好宣传

我们在汛期前、中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是“4.22”世界地球日,我们围绕“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的主题,采取电视字幕、宣传车、现场咨询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哓,重点防御区要做到人人明白。

(三)、加强领导

害防灾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应急分队等工作机构。由于工作和人员的不定期变动,我们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机构,配齐人员,各负其责,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

(四)、完善制度

建立了《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并张贴上墙。到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检查,要求地质灾害重点防预区建立了相关制度、防灾预案、监测记录;地质灾害危险处建立了警示标志,做好群测群防,使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

(五)、责任到位

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把宣传工作做到矿山企业,把矿山企业业主及采矿工作组织起来让他们随时监测各自采区的汛情和险情,责任到人,发挥群防体系功能。重点监测和防治区,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定地质防灾应对和措施等,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六)、加大检查力度

在5月20日对全县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并整理备案,划分重点防治区,重点监测区,其中:xx县奋斗乡煤矿地陷为重点监测区,我们在煤矿建立了监测点,负责对地陷异常的监测记录工作,北黑铁路清溪站174公里附近及平顶等沿线为重点防治区,我们与地方铁路积极沟通,通力合作,在汛期前开展以消除隐患为主的大排查和综合治理工作,小金沟砂金过采区,西山采石场、202国道xx县至辰清段沿线废弃矿山和山体滑坡也被列为重点监测区,在各个重点隐患监测区我们都指定专人负责。对全县的采矿、探矿活动进行了全面检查,治止乱采滥挖破坏地质环境的现象发生。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二

根据百国土发【20xx】18号《关做好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汛工作。我局于4月8日至4月28日对本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排查和巡查。现将排查和巡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都有巡查记录。落实防治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体系,落实隐患点监测员,设立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10块。

制定《乐业县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人民政府批准并发布实施。建立防治责任制,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状8份。发放工作明白卡及避险明白卡88份。

三、存在问题。

我县地环工作量大,点多面广。交通不便。另一方面是人员少,没有车辆,部分地灾点排查、巡查不到位。

继续对没有排查、巡查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巡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三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市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并使全体师生稳固践行“隐患险于胸腺肽,严防大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学校处理学生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为强化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处理的综合统一指挥能力,提升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同水平,保证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类自然灾害,将灾害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导致的损失降到最轻程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社会平衡。

本预案适用范围为因突发性自然灾害而引发的轻、空难事件事件,主要包含:严防台风、严防雷电、防尘灾(暴雨、洪水)、笼城时的人身攻击等气象灾害。

1、快速报告原则: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当事人、目击者及领导必须在第一事件内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报告。

2、主动抢险、迅速处理原则: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出现后,立即尽最大可能展开救援工作。

3、生命第一原则: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必须把救助人员生命做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实行救助,及时撤离处在危险之中的'人员。

4、保护财产及设施安全原则: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出现后,要积极抢救财产,尽一切可能确保重要物品及设施的安全,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成立自然灾害现场指挥部,下设6个小组。

总指挥:法人代表。

副总指挥:园长、副园长、园长助理、安全主任。

成员:后勤主任、教研主任、园医、厨房班长、年级副组长。

抢险行动组。

疏散引导组:

园长——负责管理统一指挥师生迁移至安全场所;

通讯联络组。

副园长——负责管理对内对外的信息沟通和呈报工作;

人员救护组。

园医——负责管理为现场伤员实行及时有效率的急救,并在第一时间就近送来至莲塘医院;

物品管理组。

后勤保障组。

后勤主任——负责管理为现场急救工作提供更多车辆、水、食物等服务工作。

综合楼、学校操场。

人员分工:

法人代表——负责管理抗炎自然灾害全面工作,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出现情况,同意与否启动本预案;核实灾情,制订救灾方案,负责管理关键性问题的决策并全面落实救灾措施。

安全主任——负责幼儿园内的一切设施安全。

园长——负责管理对全园师生的自然灾害安全防治教育。

园长助理——负责学校操场、树木、校内可移动物品的安全。

后勤主任——负责管理抗台物资、生活用品的确保。

副园长——负责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络,通报信息,抗自然灾害值班人员名单安排,自然灾害后的总结汇报工作。

学校接到上级发布做好紧急抗自然灾害准备后,学校领导小组发布紧急抗自然灾害令,启动学校系统,布置抗自然灾害工作,学校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出现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实行必要的复课,对影响师生安全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当及时做出精心安排或实行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摆)学路上可能将损害学生安全的,应当及时知会家长接载,也可以报警求救。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当在未出现灾害前,做出安全部署,对不能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当尽力实行维护和打火措施,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事前做好学校校舍门窗、水电的安全调查工作,学校树木的加固工作,自然灾害后的损失调查。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园长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成立学校自然灾害事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并明确人员具体职责;平时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常识教育,懂得火灾逃生和自救的措施和技能,学校要按本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师生进行演练。

2、创建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预警系统,负责管理日常信息的搜集,高度关注气象预报,台风暴雨去临时,尽快全面落实迅情预警预报措施,努力做到提早防治,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恰当应付,以期将损失减少至最轻程度。

3、坚决执行值班、报告制度。强化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24小时有人值班,领导小组成员的移动电话应保持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指定专人负责日常信息的收集,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报告,正确应对,以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创建突发事件应急抢修队伍,医务室搭载必要的救护药品,随时待命,请旨征调,准备工作处置突发事件。

5、加强安全检查。每年学校对本单位的建筑物、高大树木,排水设施,供电、供气、电话线路等组织自查,针对出现的问题落实具体措施,确保预防工作的正常进行。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四

为了进一步搞好应急工作,使全镇各村、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x省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地震灾害临震发布以后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由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工作,并成立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10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通讯联络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2)及时传达贯彻各项命令,并督促检查各项命令的落实情况。

(3)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负责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救灾进展情况。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2、组织宣传组主要职责:

组织宣传组组长由党委宣传委员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站长为成员。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负责地震应急机构体系的人员配置,提出对干部的奖惩及临时任免意见。

3、治安保卫组主要职责:

治安保卫组组长由分镇纪委书记担任,成员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巡防队成员。办公室设在综治办。

(1)在地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3)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4、医疗救护防疫组主要职责:

医疗救护防疫组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文教助理担任。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

(1)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2)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3)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4)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5、交通运输组主要职责:

交通运输组组长由主管交通的副镇长担任,农机站站长、交管所等单位为成员。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毁道路、桥梁及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灾发的疏散。

(3)组织、协调、疏散伤病人员。

6、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通讯联络组组长由组织委员担任,电信支局的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7、供电保障组主要职责:

供电保障组组长由农电站站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农电站。

(1)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电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2)地震发生后,供电站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8、生活物资供应组主要职责:

生活物资供应组组长由财政所长担任,成员为民政所长及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镇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4)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9、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

抢险救灾组组长由镇武装部长担任,副组长由武装干事担任,各村民兵连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人武部办公室。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10、人口疏散组主要职责:

人口疏散组组长由人大主席担任,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学校校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3)配合搞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11、恢复建设组主要职责:

恢复建设组组长由抓城建的副镇长担任。

(1)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毁损情况。

(2)提出重建计划,并报镇政府。

(3)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的地震,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各村在半小时内向镇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镇每隔一小时向指挥部汇报灾情。

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元以上的地震,或者发生大于6、5级地震的为严重破坏性地震。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并迅速向市政府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

(二)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

(三)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

(四)保证供电的通畅。

(五)加强全乡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一)有感地震应急

有感地震是指人民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有感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并将紧急情况及时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平息地震谣言

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应派出工作人员调查谣言起因,做好宣传工作,平息地震谣言。

本预案由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发布,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为了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期间因人事变动职责由新人员自动接替。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五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xx检查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我县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xx县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地质结构脆弱,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线长、面广,历来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20xx年我县经过汛前的巡排查,现有灾害隐患点220个(不包含磨西、新兴),“4.20”xx地震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2个,遍布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复杂,涉及群众众多。地质灾害类型多样,泥石流111处,滑坡45处,崩塌24处,不稳定斜坡39处,地面塌陷1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县人民政府编制印发了《20xx年度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预案》,成立了xx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设立了综合协调、事故调查、现场抢救、治安防范、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善后处理和办公室等抢险救援工作组。形成政府主导,国土部门组织协调抓落实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和机制,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xx年5月27日,县政府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专题安排部署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县政府落实了专项经费,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普及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防灾意识。

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县国土资源局把加强防灾宣传、普及防灾知识作为重点,20xx年3月19日,县国土资源局组织了全县各乡镇分管地灾防治工作乡镇长和国土员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4月3日,县国土资源局在德威乡组织召开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县国土资源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在xx桥广场开展了宣传日活动,通过对国土员、监测人员及广大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思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坚持制度,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群测群防体系建设。20xx年3月县国土资源局启动了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制,并对各乡镇应急避险场所及撤离路线进行进一步落实,发放两卡一表2万余份,安装制作地质灾害隐患点标识标牌100个。

2.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汛前,县国土资源局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在建工程项目、矿山企业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细化。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动态巡查和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发现地质灾害隐患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一旦发生险情或灾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避免地质灾害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3.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拉网式排查。根据省、州工作安排,县国土资源局会同驻泸汛期督导员,在汛前对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同时各乡镇发动驻村干部、群众及专职监测员随时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逐一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监测人,对原有的监测人员进行核对排查和必要的调整,做到“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4.严格落实汛期各项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等制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县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建设资金共计2.0255亿元。分别为xx州xx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xx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xx州xx县地质灾害排危除险项目、xx州xx县2处重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xx州xx县2个重点城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项目。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全县242处隐患点“两卡一表”更新工作、监测责任人及监测人员复核及培训工作,该项目已完成。

2.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共160户(114户、46户)。截止目前,已完成132户(114户、18户),其余28搬迁对象已承诺在主汛期来临之前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主动搬迁。

3.国土资源应急能力建设。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整合资金,在田坝新区与县政务中心打捆建设。

4.应急排危项目。应急排危共计5处,包括泸桥xx子村二组滑坡、泸桥镇押卓庄子村斗地沟泥石流、冷碛镇和平村小藏避不稳定斜坡、兴隆镇和平村瓦板崖滑坡与田坝乡木角村木角小沟泥石流共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工。

州xx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已全面完成3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察工作(该项目由州国土资源局实施)。

6.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根据评审情况,专家同意取消了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将对其余30处地质灾害治理点(xx县24处、含海螺沟6处)进行工程治理。我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将30个点分为六个标段开展工作。4月26日完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抽签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3个点进场开工(不含海螺沟分局6个点),其余各点正抓紧开展实物指标调查工作,待完成调查后进场施工。

州xx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管理维护项目。该项工作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后启动。

8.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重点城镇综合治理项目。小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包括兴隆沟小流域、潘沟小流域。重点城镇综合治理包括泸桥镇重点城镇、田坝乡重点城镇。6月8日在州政务中心完成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比选工作,确定四川兴诚信工程造价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招标代理机构,力争7月20日进场施工。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基层地质灾害防治人员防灾技能有待加强;全县没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监测预警监控手段单一落后,缺乏有效技术支撑,严重影响防治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有待加强。部分群众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避险知识和技能不足,自我保护和主动避让意识较差,仍有部分房屋建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给国土部门防灾监测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推进困难。一是项目征地、协调工作难度大;二是部分项目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导致无法施工,影响工程进度。

(四)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弱,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抵御地质灾害。

(一)精心组织,继续抓好排查巡查。按照省、州汛期地灾防治工作和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继续依托专业力量加强汛期地巡排查工作。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省、州的要求,加快推进地灾治理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加强值守,建立地灾快速应急机制。切实抓好地灾防治值班工作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地灾预测预报,确保上下信息畅通。

各位领导,在省、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4.20”地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严重影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加强监测巡查、隐患治理,做到了“点点有人管、处处有人查、事事有人抓”,实现了“平稳度汛、人员零伤亡”目标。今年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加之xx新城、雅康高速公路、s211复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防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困难挑战客观存在。我们将站在“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科学研判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周密制定措施,强力抓好落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转向群防群治,从事后排危转向源头治理,牢牢把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加强地质灾害动态调查,狠抓防范工作,落实部门联动防灾责任、坚持果断预防避让机制,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长效防治,深入扎实地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六

为了保障汛期灾情发生后,我中心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汛期灾难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和疫情防控能力,最大程度地削减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区政府和区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汛期灾难事件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成立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汛期灾难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毕晓南主任任组长,汪守文副主任、郭同春副主任任副组长;李为君、贾方军、刘昌明、张景勇、宋秀涛、沈洪岐、隋海博、綦远林、赵之章、宋继龙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我中心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汛期灾难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职责:

1、接到灾情指令后,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度各工作组开展紧急救援和疫情防控工作。

2、催促各科室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应急预备工作。

3、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在区政府和区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使汛期灾难事件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向区政府和区卫生局准时汇报有关信息。

〔二〕疫情防控工作组:组长汪守文,副组长王世越、于国英,疾控科、检验科、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

疫情防控工作组工作职责:

1、制定汛期灾难事件应急疫情防控预案,在接到应急指令后,快速启动预案,组织指挥调度各专业队对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2、组建消杀、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检验、后勤保障等相关专业队伍,开展应急处理演练及消杀、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并负责指挥、调度、协调、催促各专业小组完成疫情防控应急任务。

3、负责收集、分析并准时向区卫生局汛期灾难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办公室报告有关信息。

〔三〕医疗救治工作组:组长郭同春,副组长:兰艳、刘冬月;成员:张景勇、沈春霞、李丽、赵国萍。

医疗救治工作组职责:

1、负责本单位汛期灾难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制定,组建医疗救治应急队伍。

2、负责对单位救治队伍进行演练培训,各科室主任要负责本科室业务技能的指导和培训。

3、接到应急救治指令后,快速启动救治预案,组织协调、调度各救治成员,快速赶赴现场,实施现场救治指挥,开展医疗抢救和现场救援,准时报告医援信息。

〔四〕卫生监督组:组长李为君,副组长崔明,张凤芝、安静、刘昌明为成员,中心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卫生监督组职责。

主要负责制定汛期灾难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组建相关专业队伍,开展应急处理演练培训,开展本单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五〕宣扬教育组:组长许阳,宋继龙、赵之章、陈晶为成员并宣扬教育组职责。

主要负责救灾防病宣扬健康教育工作。

我中心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准时赶赴现场,并依据现场状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主动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1、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快速将伤员转送出危急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根据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分辨或实行相应的措施。

2、转送伤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急或在伤病员状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急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仔细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需在医疗仓内亲密观看伤病员病情改变,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开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

3、疾病预防掌握和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监督组负责辖区内汛期灾难事件后的.疾病掌握和卫生监督工作,组织本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监督执法及消杀灭工作。实行有效的预防掌握措施,防止灾难后传染病或疾病的发生或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4、信息报告。

医疗救治组在快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应马上将人员伤亡、抢救等状况报告医疗救治工作组总指挥和区卫生局应急办公室。医疗救治工作组、承当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每日向区卫生局应急办报告伤病员状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状况要随时报告。

5、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汛期灾难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区政府或区卫生局批准,医疗救治工作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我中心要坚持“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汛期灾难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组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制订各种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方案,保证汛期灾难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中心的汛期灾难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组对汛期灾难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作出奉献的优秀科室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嘉奖。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根据有关规定严厉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中心汛期应急各工作组成员要在区委、区政府、本单位汛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团结协作,紧密协作,一旦发生洪水险情,要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共同搞好今年的防汛工作,确保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进行突发地质灾难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提高我中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七

为有效防治我村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编制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南平市、武夷山市的部署,结合××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1、应急工作组:在乡镇政府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村成立应急工作组,组长由×××(村主任或村书记)担任,成员有×××…(村两委、各村民小组组长和国土资源协管员)。应急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

(1)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民兵营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地质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组成。

(3)村国土资源协管员:负责发布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地质灾害点监测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各村根据实际进行分工。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巡查范围见村(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表。

1、汛期值班人员表

值班人姓名

电话

值班人姓名

电话

注:值班采取一人一班制,具体以当时安排为准。

2、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见附表一、二]。

3、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本村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密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土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地质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4、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4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5、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地质灾害点“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地质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专人)保管。

社区在街道办事处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成立社区应急工作组,并按本提纲制定相应预案。

附表一

×××村×××自然村(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避险表

序号

地质灾害点名称

受威胁范围

监督监测责任人

监测责任人

预警信号发布人

撤离路线

安置地点

户数

人数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1

2

3

4

5

合计

备注:1、疏散指挥人:电话:;2、预警信号:鸣锣;3、险情上报人:电话:

附表二

×××村×××自然村(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避险表

序号

易发地质灾害

地段名称

受威胁范围

监督监测责任人

监测责任人

预警信号发布人

撤离路线

安置地点

户数

人数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1

2

3

4

5

合计

备注:1、疏散指挥人:电话:;2、预警信号:鸣锣;3、险情上报人:电话: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八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在本单元及高中必修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地震,使地质灾害成为高考热点。教材将自然灾害的内容安排在自然环境部分之后,人类活动部分之前讲述,以突出它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内容可使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的具体表现。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理解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掌握防御地质灾害的方法、措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读图、观察、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的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化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防灾,救灾和减灾意识。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情况而确立。

3、教学重点:

确定的依据是:这两个内容是学生要全面、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的关键,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同时也是会考、高考的热点内容,所以把他们作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

确定的依据;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服务于社会。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有待提高,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寻找、探索防御地质灾害的方法、措施并服务于社会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把它确定为教学难点。

1、教学方法和依据。

(1)列表比较法: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地理课的特点所决定的。本节课有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如地质灾害中火山的类型、滑坡和泥石流等,这些知识有很多方面的可比性,通过利用列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两者的异同,加深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帮助记忆。

(2)直观演示法: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危害和防御等知识比较抽象,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资料图片进行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应用了较多的地质灾害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资料图片进行演示,这一方法使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其获得的知识印象加深,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3)讨论教学法:由老师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如地质灾害的防御这部分内容,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地质灾害的防御资料及课本知识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探究意识。

以上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手段和依据。

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奋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加大课堂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育效果,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1、学习时,要注意运用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和板块构造的理论分析,归纳解释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现象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2、通过认识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如(山区的工程建设易造成滑坡;降水丰富的山区,植被破坏易导致泥石流的发生),树立环保意识。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平时多收集一些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4、让学生学会利用地质防御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一)导入:利用唐山地震录像。

(二)讲授新课。

(3)滑坡、泥石流:运用图片、列表说明概念及危害。

并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3、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展示《中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讲述,归纳出三个方面:

(1)成因上的关联性。

(3)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

4、地质灾害的防御:学生阅读课本和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总结防御措施,并且能运用于实践中。

地质灾害与地质工程师篇十九

为了加强我乡20xx年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连群连片的乡村防御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检测和治理工作,把重点活动区、重要隐患区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个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安定和谐的新农村。

我乡处在林区,因为植被损坏严重,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去年的“5.19”冰雹事件和“5.25”暴雨事件都与植被破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林区的保护和植树造林显得尤为重要。我乡地处山区,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村民居住区域分散,加上交通建设滞后,遇上大灾就会增加救援难度。

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我乡及时的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并组织村民学习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为灾后自救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我乡根据应急的需要,在相关地质灾害频繁区都安装了预警系统,并在各村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和原有的巡防联队组成联防机制,形成了“一户受灾,全村响应,一村受灾,全乡响应”的救援体系。

针对去年的灾害形势,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以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及时得到救援、汇总、上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对全乡7个村进行了巡查检查督查,并负责人员的调动和物资的支配。

(一)坚持三条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二是坚持“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人民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原则;三是坚持“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原则。

(二)落实四项制度。

汛期值班制度—我乡的汛期时间较长(每年5月1日至9月31日),地质灾害频发。乡直部门和各村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畅通。汛期期间,各值班负责人要24小时开通手机;保持与乡政府的联系,做好汛期值班工作。

前兆和引发因素;对监测点定期进行观测记录。

险情巡查制度—村干部和巡防联队应根据地质灾害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区域内灾情险情巡查。发现灾害发生前兆或异常情况,要立即上报和采取转移避让群众等应急措施。

灾情速报制度—包括灾前的险情报告和灾后的'灾情速报两方面。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群众在巡查、监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如发现灾害前兆或异常情况,要尽快向乡政府报告并组织避险;灾情一旦发生,乡政府应立即组织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应急处置和施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做到“情况准确、上报迅速、续报完整”。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是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我乡成立了地质灾害防灾领导小组。

组长:何韩成(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权剑南(政府乡长)。

孙林成(乡人大主席)。

成员:王缠平(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新有(政府副乡长)。

李金宝(政府副乡长)。

赵贵义(乡武装部长)。

杨永清(综治办副主任)。

何卫东(司法所长)。

赏建鹏(派出所所长)。

牛小林(xx林场场长)。

许正礼(学区校长)。

王建明(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人民政府,权剑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行政秘书严秉国负责具体办公。

(四)各行政村一把手是本村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行政村干部要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机构,突发性,落实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切实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汛期地质防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是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全乡工作的关键,为了深刻汲取“5.25”阴山沟洪灾事故的教训,落实汛期防灾、减灾措施,避免灾害发生,减少损失。一是做好工作部署,重点预防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二是突出群测群防,对隐患点实施简易监测,发挥群测群防的突出作用。三是保持信息畅通。要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完善值班制度,落实值班人员,保证险情和灾情信息在第一时间送达。

汛期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期,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早安排、早布署、早行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乡地质灾害领导小组要迅速了解灾情,立即报告上级并通报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及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