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博物馆的导游词(通用19篇)

  • 上传日期:2023-12-06 06:40:21 |
  • QJ墨客 |
  • 10页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一

今天我们来到了北京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共有三层。

我们先来到了第一层,我看到了军用大炮、飞机和坦克。我们还看了专门存放军用轮船和飞机的大仓库。首先军用飞机映入了我的眼帘,这里有世界各地的军用飞机,还看到了三个破损的飞机机壳。还有几艘大轮船,妈妈说这些都是军用轮船。

接着我们来到了军事博物馆的第二层,第二层首先看到的是一些枪支弹药,还有一些被切割开“内脏”看上去像肠子一样的手榴弹。看到这些手榴弹让我想起一个阿姨讲的:日本和中国战争时期,中国人捡到一个手榴弹,可是没有拉弦就扔了出去,没有爆炸,得到了日本人的嘲笑。我想首先要学会使用武器。我们走啊走看到了一个大水雷,我问妈妈:“妈妈,水雷会不会爆炸啊?”妈妈说:“这些都是展览用的,不会爆炸。”

接着,我们看到了许多军刀,还有轻机枪。枪上面有一幅图,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轻机枪的介绍。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许多轻机枪,都是由那把轻机枪改进而成。

后来,我们又来到第三层。我们看了许多关于军队救灾的图片。我们看到了大兴安岭火灾的图片,看了在大兴安岭救火时使用的电机和工具。然后我们看了关于解放军挡洪水的模型,有几个解放军在订木桩,有几个解放军在扛麻袋,一个解放军在水中解救困在树上的小孩。

我们又往前走,看到了一些人的模型,他们穿着各种各样的海军服。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个大图片,上面有一些军人在走步,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走步。

妈妈看了一下表快到时间了,就赶紧下楼了。到了集合的地方,又发生了意外,姨姥姥走丢了。然后好多人去博物馆找她。妈妈说姨姥姥可能去大门口了。姥姥走到门口终于找到了她。

一场虚惊后,我们上了车向下一个目的地驶去。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二

客家博物馆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传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代表客家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场所,是中华汉民族诸多民系中唯一的民系文化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1.3亿元人民币,以全球大客家的角度,分为“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五部分,主题展览《客家人》,多角度诠释全球客家历史,深层次展陈客家民俗,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是规模最大的客家博物馆。

家园。在世界客属。

第十二届。

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

精神。

家园。

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五次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明清以来,梅州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后来居上。尤其是在文化上,梅州拥有和保存着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近几个世纪以来,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统计数字显示,祖籍在梅州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超过360万。客家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因此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三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国家级现代大型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珍藏出土文物精品11.3万件,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陕西出土的历史文物,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形象地展现出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建有电脑控制并拥有30万册藏书的图书馆和6国语言同声传译的国际学术报告厅。此外,还有设施完善的文物库、资料室、购物中心等。

珍藏:馆内珍藏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37万件,游客可欣赏到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万年前到公元1840年间的陕西历史文物。

结构:展室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大部分,其中陕西古代史陈列、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陕西历代陶佣精华展和唐墓壁画真品展最具吸引力。

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出奔腾咆哮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这是孕育诞生陕西历史文化的地理环境。陕西的历史是黄土地文明的历史。昂首屹立在大厅中央的巨狮是这种文明的标志。它造型雄伟,气势澎湃,石刻之精美,气魄之弘大,堪称“东方第一狮”。这头石狮来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中国古代的狮子及狮子雕刻艺术由阿富汗传入,中亚的浪漫奇特与东亚的深沉浑厚在这里如此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集中体现了陕西历史文化的基调。近1500米的展线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陕西古代史的第一部分是史前史,从距今约115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标志有3个:一是出现磨制石器;二是发明陶器;三是开始定居并出现了原始农业。仰韶文化距今7000至5000年,处于仰韶文化社会的半坡人生产力已大大提高。从半坡出土的陶埙,是我过迄今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引起了国际音乐界极大兴趣。

这里是周朝,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包括从公元前21世纪在陕西形成的周族到周方国、西周王朝3个历史发展阶段。这件是牛的肩胛骨,是用来占卜,事后在卜骨记录下结果。这些占卜记录便是最早形成―甲骨文。西周是我国青铜时代繁荣兴盛的顶峰。青铜器也是是奴婢社会的礼制,即权力与等级的象征。这些是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煮肉类。铜鼎是由原始社会的陶鼎演变而来的。在夏、商、周三代,铜鼎作为礼器,在奴婢主贵族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时使用。传说夏禹曾制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作为政权的象征。所以,以后把取得天下叫“定鼎”。青铜器纹饰是研究青铜器艺术的重要内容。青铜器纹饰有两大类:动物纹和几何纹。二者均神秘怪诞,很难看懂。这是因为制作的本意是用这些青铜器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宗,一般人看不懂正说明构思的巧妙和成功。

大家看这些出土的大量的铁农具,是在秦朝农业为主出土的物品,秦朝以农业为主,这说明铁器当时已经取代了青铜器被广泛使用。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秦始皇继位后,在10年先后吞并6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促进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兵器、马俑铜车马,集中展示出秦王朝在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所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在这时正式形成。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它比当时西方的古罗马城还大两倍。汉代非常重视农业,发达的农业也是汉代强盛的物质基础。汉代在冶铁、纺织、造纸等手工业的规模和技巧上都超过了前代。这是1957年在西安霸桥一座汉墓中出土的西汉纸。霸桥纸的发现将我国造纸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200年。汉代丝织品种繁多,这些是从丝绸之路沿线发现的丝绸残片,而求良马正是汗王朝开通丝绸之路的重要目标之一。

公元220年到公元581年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是匈奴大夏政权在今陕北靖边县建立的都城统万城的照片。统万城坚固无比,雄伟壮观,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之一。

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长安城面积达84.1平方公里,是东古罗马拜占庭的7倍,阿拉伯首都巴格达6倍,明代长安城的9.3倍。我国瓷器起源很早,这些是唐三彩,是唐盛时的一种以黄、褐、绿3种颜色为主色釉的陶瓷工艺品。三彩器流行的时间较短,烧制的区别较少,因此遗物不多,非常珍贵。

这些是在陕西发现的元代文物。蒙古族统一中国建立元朝。1369年,明王朝攻占西安,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就是从此得名的。宋代到清代是中国瓷器的繁荣时期。这里陈列的壶、罐、茶座、等器物工艺高超,造型古朴,使人留连往返。

文档为doc格式。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四

潍坊风筝博物馆坐落在山东省潍坊市,建于1987年,系全国第一座风筝专业性博物馆。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馆内有大小展厅12个。琳琅满目的风筝展品,展现了从公元前5世纪“鲁班风筝”至今的中外各式风筝。

潍坊风筝博物馆座落在潍城白浪河东崖岸,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八千一百平方米,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风筝博物馆。其建筑造型选取了潍坊龙头蜈蚣风筝为特点,屋脊是一条完整的组合陶瓷巨龙,托于孔雀兰琉璃瓦屋顶上,似蛟龙遨游长空,击荡九霄。馆内有一个近一千六百平方米的大厅和大小十个共三千多平方米的展室。如今本馆在原来展览的基础上,又从文、图、物等方面进行调整充实,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性民俗博物馆。

馆内将收藏、陈列古今中外的风筝珍品,还可通过录相重现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给观众系统地介绍中国潍坊的风筝发展、沿革及各流派的风筝制作技艺和由风筝技术启迪派生的人类飞行的广阔前景,陈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筝发展及扎、画、放的技术。还有风筝艺人的现场制作风筝。

风筝博物馆又具有多功能用途,既是一个收藏、陈列古今中外风筝、民间工艺的专业性博物馆,还是一个文化娱乐中心。如果全部配套,它将成为风筝都的一个旅游、文化、娱乐和风筝贸易中心。本馆以大量的实物、照片、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风筝的起源和风筝沿革史;介绍了风筝的流派、种类和特点;展示了潍坊国际风筝会与各国风筝团体和人民的友好交流。

展出的风筝有:一、传统风筝。主要有各种大中小型龙头蜈蚣,软硬翅蝴蝶风筝,七星、八卦风筝,各种鱼鸟、昆虫风筝以及筒子风筝和传说故事人物造型的人物风筝。还展有吉林、济南、浙江的优秀作品。二、潍坊创新风筝。是潍坊风筝艺人和业余爱好者扎制的新意风筝、特技风筝、多特点风筝、微型和巨型风筝,表现出潍坊风筝爱好者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三、国外风筝。

是近几年来国外风筝爱好者制作的具有本国风情特色的风筝。所收藏陈列的风筝在选材、色彩、艺术等方面,把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物象进行夸张升华、剪裁加工后运用于风筝的创作之中,使主体内容与风筝造型协调,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相溶,表现了潍坊风筝工精艺巧、浑厚大方的独特民俗风格。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五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三个馆名一套班子),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是纪念性和遗址性相结合的专题博物馆,管理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管理面积约80万平方米。

鸦片战争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建馆初期馆名为“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更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利于对鸦片战争遗址的管理,又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1987年7月和1988年1月先后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分别管理沙角和威远岛诸炮台遗址。1999年12月,海战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收藏、研究、陈列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海战陈列》。

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位于虎门镇口社区,管理的销烟池旧址是1839年林则徐销毁英美鸦片的历史遗存。具有炮台神韵的门楼、陈列大楼,抗英群雕、林则徐铜像、虎门销化鸦片纪念碑、抗英大炮等,共同营造了浓郁的历史氛围。

由___同志亲笔题写馆名的“海战博物馆”,位于虎门镇南面社区,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基本陈列《鸦片战争海战陈列》被评为“20___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之最佳形式设计奖”。《虎门海战半景画》,采用艺术与声、光相结合的现代展示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全国禁毒教育展览》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重要课堂,海战博物馆被列为全国禁毒教育基地之一。

沙角炮台管理所管理的炮台旧址位于虎门镇沙角社区,保存完好并对外开放的有沙角门楼、濒海台、临高台、捕鱼台、节兵义坟、林公则徐纪念碑、功劳炮、克虏伯大炮等文物遗存。沙角炮台是扼守珠江口的重要要塞,依山傍海,景色秀丽。

威远炮台管理所管理的炮台旧址位于虎门威远岛南面社区,包括威远、镇远、靖远、南山顶、蛇头湾、鹅夷等炮台,这些炮台构成立体的海防防御体系,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

多年来,鸦片战争博物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超过400万人次。___等7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该馆视察。1996年,中央六部委(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公布该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中宣部公布该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___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20___年7月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六

辽宁省博物馆于1949年成立,是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现位于市府广场东侧。原馆舍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二十六号,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xx年11月12日,筹建六年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成立至今的60多年间,辽宁省博物馆在首创讲解员制度、率先摹制清宫散佚书画等方面作为先行者积累下了很多可资参考的经验。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跨世纪的辽宁省博物馆新馆已于20xx年11月12日隆重开馆。新馆位于沈阳市中心——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开馆之际推出了“清宫散佚书画国宝展”等七个专题展览,观众参观踊跃,盛况空前,充分展示了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底蕴。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七

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它属于生活在距今5万——20万年前纳玛象的象牙化石。

右边还有一截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化石,以及鸵鸟蛋和水龟化石,证明在远古时代,洛阳地区生长着高大的植被,生活着各种动物,非常适合原始人群在这里进行采集和狩猎等生产活动。20xx年在洛阳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的直立人下臼齿化石,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于一个时期,填补了我国中原地区人类发展的空白,也证实了早在七十万年前,洛阳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1994年南昌路中亚大饭店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经复原长5.7米,高2.8米。古菱齿象躯体雄伟庞大,两根门齿粗壮,生活在距今3到5万年前地质时期的更新世晚期。中原一直以来都与大象关系密切,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两汉时期,中原地区发现的古代遗存中都有大象的形象出现,河南省的简称“豫”字的右半边,就是一个“象”字。

从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开始,中国考古学界就在一步步的证实了中国大陆有着属于自己的新石器历史。洛阳地区分布着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址。

裴李岗文化,因1977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属于距今约8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类型。裴李岗文化以农业为主,饲养猪、狗等家畜,兼营渔猎和采集,显示出定居农业村落的特色。生产工具仍以石制工具为主,以石磨盘和石磨棒为代表性器具,它是进行粮食加工的工具,为粮食、谷物脱壳使用的。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也是最为繁盛的时期,因最早发现于豫西地区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是原始社会由繁荣走向分化、逐步趋向文明社会的时期。仰韶居民喜爱在河谷阶地上营建聚落,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仰韶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饲养家畜,兼营采集、狩猎、捕鱼等经济活动,还从事制陶、治玉、纺织等多种手工业活动。尤其是当时制陶工艺已相当成熟,流行泥条盘筑法和彩陶制品,彩陶是仰韶文化的标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艺术形式。

小口尖底瓶为汲水工具,1959年洛阳孙旗屯遗址土。其腹部两侧有双环可系绳,汲水时手提绳子将尖底瓶置入水中,瓶会自然倒入水中,注满水后,瓶体就会自然朝上直立起来。它是原始人掌握重心转移原理的经典之作,也有一说认为它是作为葬具使用的陶器。

伊川缸因1959年首次在伊川县发现而得名。为仰韶文化较为典型的彩陶葬具。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就是图板上所展示的绘有一幅颧鱼石斧图案的伊川缸,为1980年临汝阎村遗址出土,通高47厘米。左侧为颧鸟衔鱼,右侧为带柄的石斧,颧、鱼很可能代表古人崇拜的神灵,斧表示武器或者劳动工具。原始画师为表现鹳的轻柔白羽,将鹳身涂白色,石斧和鱼则以简练、流畅的粗线条勾勒出轮廓再填充色彩,犹如后世中国画"填色"画法,被认为是中国画的雏形。今天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火种器,是古人用来储存火种的工具。火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用来取暖、烹煮食物、开辟田地,当时人们取得火种十分困难,在不使用时把火苗储存起来,继续使用就十分的方便。同时证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一步步增强。

彩陶罐,容器,1959年偃师市灰嘴遗址出土。该器红胎细腻,它与常见的彩绘陶器不同是以红彩描出网状纹及羽状纹,极为罕见,别具一格。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而得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较广泛的文化类型。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农具种类繁多,而且已经出现稻、黍、粟、小麦等农作物,人们的饮食生活有明显的改进。制陶业有明显的进步,普遍使用了轮制技术。

黑陶镂空高柄豆,盛食器,形制规整,造型典雅。下方的喇叭形托柄,装饰圆形镂空图案,上方为一托盘。豆形器,是古人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商周时期逐渐成为专门盛放肉酱和腌菜类佐味品。豆形器得名于甲骨文中的“豆”字,古人将食物放置盘中,席地而坐,下方的高柄将托盘垫高,方便取食,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习俗。

骨针,缝纫工具,洛阳市东郊西吕庙遗址出土。共两件,一件长10.8厘米,另一件长3厘米。两件骨针出土时皆装在长13.5厘米、以动物肢骨制成的骨管中。骨针的形制与今天的钢针没有区别,可见原始人制作加工工艺之高超。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八

大家好,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游览中外闻名的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大家请看前方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象征中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在足足有十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楼,从上面看就像五只凤凰,因此午门也叫五凤楼。

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故宫。大家看,我们前面有五座汉白玉石桥,那是(内)金水桥。这五座石桥代表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桥上雕刻着几十条栩栩如生的龙,仿佛他们就像活得一样。

跨过内金水桥,穿过太和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故宫中第一大殿——太和殿。太和殿只有皇帝举行重大仪式的时候才能用。太和殿里金碧辉煌,里面金色的宝座边上立着两只惟妙惟肖的仙鹤,两边还有四根被金龙环绕的柱子。

看完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这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等待,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国宴厅保和殿。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了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好了,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到这里,稍后大家可以根据刚才发给大家的故宫导游图,有选择性的游览。请大家注意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两小时后我们在太和门广场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九

四川省博物馆,它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馆址在皇城明这楼。1949年改名为“川西人民博物馆”,馆址迁至人民公园内。1952年改为“四川省博物馆”。1965年,由人民公园迁至现址(原“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馆”)至今,馆址占地面积50亩。1984年5月邓小平提写馆标“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省博物馆已免费对外开放。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性博物馆。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建于1941年3月,原名四川博物馆,后改名为川西博物馆。1952年定名四川省博物馆。原馆址在原皇城内明远楼。后又迁至成都市人民公园。

1965年迁现址。该馆藏品16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20xx多件。藏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其中出土于川东巫山县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人面形石佩,距今5000多年,以一长6厘米、宽3.6厘米的天然椭圆形黑色石块为料,正、背两面均琢雕出人的双目和鼻口,构成1个人型面庞。重庆巴县冬笋坝出土的战国铜剑,全长62厘米,无格、扁茎,剑身和剑柄一次铸成,形如柳,有“柳叶剑”之称。剑的全身铸满纹饰,除剑脊两侧的虎斑纹外,在剑基部位还刻铸出虎纹和花蒂、手臂、手掌等纹饰。这些纹饰、图案是研究巴蜀文化的珍贵资料。汉代画像砖、石刻在该馆藏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馆的“四川省历史文物陈列”和有关反映四川省革命斗争历史的文物陈列,共展出文物资料约4000件,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

素享“天府”盛誉的四川省,拥有秀丽的山川和辽阔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胜古迹和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着四川历史的发展进程,它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

四川省博物馆便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之一。

四川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创办伊始,设备简陋,经费不敷开支,专业人员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仅近万件。1950年改称“川西博物馆”,1952年改为“四川博物馆”。

新馆落成。

易名“四川博物院”。20xx年5月新馆落成后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书画、佛教造像、少数民族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皆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四川省博物馆的藏品是经过几代考古人的辛勤工作积累而成的。1941年,原馆长冯汉骥教授主持发掘前蜀永陵,开启了四川省博物馆文物收藏的先河。

建国后,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时担负着四川地区主要考古任务的我馆在几十年的田野工作中获得了大量文物资料,丰富了馆藏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

潍坊市博物馆新馆座落在市区环境优美的开发区内,与山东最大的游乐园――富华游乐园相对而立。形成中西合壁互为映衬的两大景观。新馆地面上共五层,白墙兰瓦,轩窗明亮,飞檐斗拱,楼阁错落,象宇阙蟾宫般的巍峨、瑰丽,是一座仿宋代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由北京设计院精心设计,1955年4月15日开工,1999年12月20日竣工开馆,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18669平方米,属目前全国地市级最大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潍坊简史陈列厅、馆藏书画厅、革命历史厅、科技厅、古生物厅、临时展厅、文物库房等设施。

《潍坊简史陈列厅》:该展通过实物、超写实雕塑、图片、新科技演示手段等,展示了潍坊八千年的发展史。其中的多媒体影视合成景观《古城春韵》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超人公司的专家们精心制作的,该景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微缩景观与影像合成,生动地展现了70多年前老潍县古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可使观众作为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来品味逝去的古城民风。

《馆藏书画精品厅》:展有马远、唐寅、文征明、董其昌、沈周、黄慎、郑板桥、刘墉、高凤翰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另有《潍坊民间艺术展》、《鲁迅生平图片展》、《共和国与十大元帅》及现代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等。可谓琳琅满目,多姿多彩。

除固定的展览外,新馆还经常接待国内外有特色的展览,例如今年先后曾联系引进了《德国五位著名女画家作品展》、《慈禧太后生活用品展》、《台湾故官博物院院藏历代书画复制品展》、《航天航海与21世纪》,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联展或专题展。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驰名中外、闻名遐迩,其中诸城的恐龙化石最为丰富,是全国少有的恐龙化石宝库。恐龙化石的分布以吕标镇的龙骨涧为中心,纵横于潍河两岸20余公里。已出土的多具“巨型山东龙”、“鸭嘴龙”引起世界的注目。诸城恐龙生存于中生代,距今1亿年左右,当时这里是龙的世界,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已出土的有蜥脚类、食肉类、虚骨龙类、鸭嘴龙类、鹦鹉嘴龙类等。其中出土的高8米、长18米的巨大鸭嘴龙被称为世界之最。

潍坊的古生物化石被称为世界之最的还有临朐的山旺化石,在1800万年以前形成的硅藻岩页蕴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124种,其中动物化石有犬熊、豺熊、半熊、无角犀牛、三角原古鹿、鸟类、河鸭、鱼类等40余种,昆虫100余属,近200种。植物化石140余种,是世界罕见的“化石宝库”。

另有潍坊市区出土的十万年前的巨大古菱齿象化石和最近刚出土的十万年前的河马化石等,证明了潍坊这片土地上古代生物王国的神奇与绚丽。

潍坊市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游览、参观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综合馆,将成为山东半岛的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科研的基地、收藏的宝库,为广大海内外观众所喜爱的重要游览场所。

该馆占地面积36.08亩,建筑面积18669.7平方米,实用面积14400平方米,可用于展览的面积10299平方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游客,中国有四大碑林,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碑林博物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庙宇式建筑群。它的前半部分是由孔庙改建而成,至今仍处处可见孔庙的痕迹。自古孔庙无南门,礼门仪路两边开。所以孔庙的门开在东西两侧,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仪路。走进去之后映如我们眼帘得是高大而不失精巧的太和元气坊,它是在明万历年间有皇族资助400两黄金建造而成。北边有两个半圆形的水池,是孔庙特有的建筑。叫泮池。泮池以北的石牌坊也是孔庙特有的建筑,叫棂星门。中门刻有“文庙”东门刻着“德配天地”西门“道冠古今”。在当时,进棂星门有严格的规定,祭孔活动时,只有主祭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门内有4根华表相向而立,在第2道门戢门的东侧的钟亭里陈列的是景云钟。它铸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而得名。它用青铜制成,上面有唐睿宗书写的铭文。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我们在除夕之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与钟亭位置对应的马亭里有另一文化瑰宝——大夏石马。大家看这匹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兴6年。。大将军”等字样,它和景云钟都属于国宝级文物。

大家抬头远远可以看见正前方的碑亭上方刻有“碑林”两个大字的烫金匾额,匾额出自清代爱国志士林则徐之手,是他在鸦片战争之后,被革职戍边新疆伊利时,路径西安时所写的。

接下来我们看见的这块石碑是博物馆内形制最大、最华丽的《石台孝经》。《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讲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此碑作释作序并书写,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来治理天下。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座、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所以此碑显的是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下来请大家跟我到碑林的第一陈列室参观,这里展示的是《开成石经》。“开成”是因刻成于唐文宗开成年号,“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孝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尔雅,孟子)这些书都是古代文人学士必读之书,由于古代印刷术不发达,所以将经文刻到石头上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双面组成,共计288面,650152字,最初只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合称13经。中国历史上曾组织过7次经籍石刻,只有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时代又早,史料价值极高,于是,人们称其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书籍”。

参观完了开成石经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第二展室,这个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以及和书法毫无关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通碑是唐朝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一个见证,。“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景教是基督教中斯脱里派的中国称呼。此碑记载了景教的教规,教义,教旨。更难能可贵的是用古叙利亚文记载了景教徒再中国的活动和一些教徒的名字。为研究中国古代同欧洲,中亚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它的拓片传入国外后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据说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块景教碑的复制品,但真品还是在我们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颜真卿不但书法潇洒流畅,为人也是坚贞不移,刚正不阿。《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作品,代表了他早期风格,。《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写的,书法造诣到达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请大家看这边的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它也是我们碑林“最贵”的一块碑了。怀仁和尚将王羲之的墨迹集合而成。他以唐太宗能为玄奘撰写纪念碑文深以为荣,由因唐太宗特别推崇东晋王羲之的行草书,于是他就从320xx年前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搜集字句,为了补齐所缺的字,他不惜在全国张榜重金征集,前后花了20xx年,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因此,集字碑也称“千金碑”。

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第三陈列室,它主要向人们介绍书法的演变史。在这一展厅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代到宋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源流的书体碑石。大家可以通过比较,来领悟书法的发展演变脉络。

大家看这通曹全碑它是我国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也是汉隶的精品。是陕西合阳县县令曹权集资修建的。它体现了我国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蚕不双涉,燕不双飞”。也是国宝级文物。

接下来大家来看这两通碑,分别是张旭的《肚痛帖》和怀素的《。

千字文。

碑》,他们是草书的代表作品,狂草,即狂放的草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特别是张旭他为人豪爽,嗜酒如命,经常喝的是酩酊大醉,酒醉之后为求尽兴竟然用自己的头发蘸墨来写字,疯疯癫癫的,因此也被人称之为“张癫”。而千字文就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四字一句对偶压韵,便于记忆是我国儿童的启蒙读物。

穿过着道门我们就来到了第4陈列室。再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块比较有趣味的碑石。大家看这是清代马德昭《魁星点斗图》此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鳖”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鳖斗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戏之作。

清《关帝侍竹图》图中有一竿风竹和一竿雨竹,仔细看此图由竹叶组成五言绝句一首:“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此诗图实为当时文人附会关羽而拼组的文字游戏之作。

最后,在后面的3个展厅当中,主要展出了一些宋代至清代时期之间的一些诗文碑石。大家可以参观一下。

由于时间关系再这里我只给大家介绍以下这两个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昭陵六骏和老君像。

昭陵六骏,相传由著名的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战功外,也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仪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场景。它们分别是(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由于他们过分的精美,其中飒露紫和拳毛瓜两骏马石刻于1920xx年被以美国人勾结封建军阀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六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他们的造型依旧健美,神态逼真,是唐代杰出的艺术珍品之一。

老君像,这座老君像原来位于西安郦山的老君殿,老君既老子,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当时统治阶级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推崇道教封老子为创始人。据说这座老君像是安禄山为了取悦李聋基让人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圆雕的手法,既细致入微有自然生动,也是属于国宝级文物。

好了各位游客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到次结束了,如果有兴趣您还可以参观其他的碑刻,但原今天的参观能给您带来艺术的启迪,知识的收获。

2

页,当前第。

2

1

2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个愿望叫常出去转转,我仅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大家到河南来转转,各位远道而来一路上辛苦了,敝姓张,是大家在河南省内的地接导游员,站在我身边的这位十分稳重的先生是我们本次旅游的安全保障员,司机张师傅,张师傅驾驶技术纯熟,对我省内的路况了如指掌,用我们河南话说就是“张师傅,中!”所以请大家放心的观光旅游,享受我们河南的大好河山。今天,能够前来为大家服务,我和张师傅都感到十分的荣幸,也请大家不要拘谨,有什么需要遇到任何问题尽管来问我们,我们叮当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只有您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的开心,才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那么,我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收获一段美好的记忆。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现在是早上7点,我们出发前往安阳殷墟博物院,中午我们留在安阳市用餐,下午两点钟我们将会返程回郑州,以方便您按时踏上归途。

我们的旅游车走走京珠高速途径新乡、鹤壁等市约行驶三个小时就会到达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安阳殷墟博物院。此刻您看向四周,看到的是繁华的郑州市区,说道我的家乡郑州啊,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0xx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则称为管城,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郑州市区县的名称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如:管城区。到了隋文帝天皇三年,才有了沿用至今的“郑州”这个称呼。1920xx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使郑州广为人知,瞧,窗外这座绿顶双塔就是郑州市为纪念此次罢工而修建的,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二七塔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但它俨然成为了郑州市的地标式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形成了郑州市最庞大最繁华的商业圈,看清晨的阳光刚刚洒下,人群已经是川流不息,就可以猜到,郑州的发展从未让人失望过,它已经成为了中部崛起的引领者,不断创造历史,改写着人们对河南的印象。

不知不觉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入新乡原阳。原阳大米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有一首儿歌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这首儿歌是这样唱的“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13层”,这玲珑塔就在原阳县境内。大家可能都国外有一个比萨斜塔,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中国也有一个斜塔,那就是玲珑塔。玲珑塔始建与宋朝初年,玲珑塔中轴线并不是与地面垂直,而是与垂直线成13度的夹角,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塔向东北方向倾斜,好象随时会倒塌一样,其实,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历史。因其结构严谨科学,至今巍然屹立。塔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的楼阁式砖塔,造型美观,是宋代寺院建筑的佳作。

之根”。三皇五帝之中,就有颛顼(zhuanxu)、啻喾(diku)两位圣贤在安阳建都,至今还有他们的王陵二帝陵。

我们的旅游车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目的地安阳殷墟博物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概况,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挖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20xx年,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的“奄”迁到了“殷”,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所以就叫“殷墟”了。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景区之内,下车之前,希望大家认真听我讲一下我们的要求,首先,我们要文明参观,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留下一片垃圾,其次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离队,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记准我们的集合时间,好了各位朋友,请您关好车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请记住我们的停车位置及我们车牌号豫aa9005我的导游旗是白色的,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一起参观——以一片甲骨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博物院。

各位游客: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殷墟博物院内部,殷墟博物院犹如一座展现华夏历史瑰宝的艺术殿堂,它给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殷墟博物院闻名于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请大家移步换景,随我来一一体验。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进苑这座大门,它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宏勋教授专门设计的,整座大门庄严大方,朱彩雕墨,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透着几分宁静与庄严、沉默与矜持。

如果说青铜器是使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因素,那么第三个因素就是都城了,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在商城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朝拜议事的重要场所,这座建筑是采用“茅茨土阶,四重阿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使整个大殿显得庄严辉煌。

请大家往前方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记载量最大的青铜器,它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米、直径0.78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重大的器物,浇注起来特别的困难,可见当时我国的冶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用作煮肉的锅,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殿去欣赏一下陈列在里面的甲骨文吧,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因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记载了当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历法和祭祀等各种活动,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珍贵资料。甲骨文被我们当代人重新认识以前,人们把可有珍贵文字的骨片当做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蚊香来用,有的甚至那他来垫桌子,塞墙角。当我们脚下这块土地还是农田的时候,人们经常会从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人们一直把他当做一种可以止血的药材——龙骨。知道1899年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先生生病买药时发现中药“龙骨”上刻有奇怪的刻画,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龙骨”上的刻画是商代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王懿荣先生因此被人称为是“甲骨文之父”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妇好墓,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的墓地,面前的这个建筑就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妇好生前的飒爽英姿。妇好是武丁的妻子,她能文擅武,深受武定宠爱,她曾多次参与国家政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据甲骨文记载,她最多一次带了13000多人,不少的男性将军都归她指挥。还有一次他率兵征战,由于他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打好伏击,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宫廷祭祀活动,在王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武丁而去。武丁非常沉痛,为了纪念她,破例将其葬在宫殿内,并墓圹上精修享堂,并附有大批随葬品,在这些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了壁龛里的尺骨,这就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隶社会的缩影。大家可以顺梯而下,到复原后的墓圹参观。

朋友们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讲解至此就结束了,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去探寻自己感兴趣的景点,但是请大家务必注意自己的安全,切记下车前的提醒,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在大门口集合,大家不要忘记时间,谢谢大家。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三

本文目录。

湖北导游词之荆州博物馆。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返回目录。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直隶总督谭廷祥防守天津大沽口战败,清廷主和派与英国代表签署《天津条约》。僧格林沁得知后,向咸丰帝奏请,坚决要求撤回谈判代表,主张调用全国兵力,倾全国之经济,把外国侵略者赶出去。但因主和派占上风,僧格林沁的意见未被采纳。

第二年,英国舰队从上海沿水路北上。行至天津大沽口时,不听清朝军队的劝阻和警告,明目张胆地闯入大沽口。僧格林沁下达坚决反击入侵者的战斗命令,督军力战,击毁英军战舰3艘,使英军死伤464人,英海军司令贺布受重伤。相持数日后,敌舰撤走。这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列强入侵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后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也在冲天大火中化为灰烬。北京失守后,僧格林沁遭到了严厉的处罚,不仅丢了官而且还把爵位也给革了,被贬为庶民。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直隶、山东一带捻军四起。此时清廷能够打仗的将领基本都在南方与太平天国作战,无暇北上。在家闲居的僧格林沁被重新召回。清廷恢复僧格林沁郡王爵,命其率1万余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1865年5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荷泽地区)高楼寨,随后陷入重围。5月18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被一捻军士兵杀死在麦田,终年55岁。僧格林沁战死疆场,令清廷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清政府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北京、山东、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并绘像紫光阁。关于僧格林沁,中国史学界历来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有人说他是晚清政府中抗击外辱的第一人。但谁也不否认他是晚清朝廷少有的能征善战的将领之一。为了纪念僧格林沁,继承和发扬他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左后旗委、旗政府于1995年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僧格林沁博物馆。〔至馆前〕我们现在位于科左后旗吉尔嘎朗镇中学院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僧格林沁博物馆了。这里原为科尔沁郡王府,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24年),距今有27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第十任札萨克郡王僧格林沁受命统兵出征,战功显赫,被朝廷晋升为亲王爵,并赐“博多勒嘎台”号。从此,科尔沁郡王旗逐渐被“博多勒嘎台亲王旗”所替,简称“博王旗”,王府也称“博王府”。当年的王府建筑规模宏大,占地4万平方米,呈方形院落,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文革期间,王府遭到破坏,现仅存珍贵的正殿五间,后仓九间。1994年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确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辽市政府和科左后旗政府投入30万元对其进行维修,辟为僧格林沁博物馆。僧格林沁王府曾是清代爱国将领僧格林沁的居所,为研究我国反外来侵略提供了重要的史实和资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僧格林沁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是北方与中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为研究清代建筑风格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僧格林沁亲王府是北方草原文明的象征,是汉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满文化融合的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文化遗产。因此,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现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有正殿15间,东西厢房各5间,长廊100延长米,门厅、耳房和僧格林沁铜像等。整个院落均为仿古建筑群,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现在请大家随我进馆参观。馆内系统、翔实的图文陈列和实物布局,以及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会给大家增添有关僧格林沁和我国近代史更全面、准确的知识。

返回目录。

现在请允许我向各位提一个问题:大家想象过多年前中国人盖的被子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我将要带大家参观的是荆州博物馆的楚汉丝织品展馆。《楚汉织绣品展》,主要展出了1982年1月在原江陵县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中发掘出土的一批战国中晚期绢、纱、罗、锦等丝绸织绣,包含有衣、裤、衾被、丝带等成品。这些丝织品有的薄如蝉翼,轻若笼烟;有的刺绣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色泽艳丽,五彩纷呈;有的经纬密度,超乎想象,密于今天的降落伞。丝绸织品富含蛋白质,极难长久保存。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这批丝织品其年代之早、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工艺之高超,均可称“最”。荆州博物馆也因之而有“丝绸宝库”的盛誉。从图案上看,不仅有素洁大方的几何纹,也有结构复杂的人物花卉,其表现手法既有刺绣,也有提花。丝绸的品类有绢、纱、罗、绵、绸、绦等,颜色多达10余种,并巧妙的运用了涤饰、练染等工艺技术。不仅如此,这个丝绸宝库的刺绣成衣,通幅图案的多彩织绵,纬线起针的涤带,在迄今发现的战国丝绸中均属首见。

大家请看,这是一件绢底绣花绵衾。衾是什么呢?原来衾就是古人睡觉时盖的被子。它的长、宽均为1.9米,设计十分科学,正上方有一凹口,凹口容颈,两侧裹肩,睡觉时肩膀不外露,因而不易着凉;而且头和脚分得很清楚,既卫生又实用。绣衾的花纹也很引人注目,对龙对凤,左右排列,并间以花草相连。这对头上长角的龙,一脚站立,一脚平伸,状若舞蹈,生动传神;这对身体卷曲的龙,张牙舞爪,气势威猛,咄咄逼人;而这对颈项弯曲的凤鸟,正展开双翅,高卷尾羽,形态十分优雅;这对展翅的凤鸟,相对而立,各自回首后顾,情意缠绵。整幅画面构图简练、线条流畅、造型生动、针法纯熟,真不愧是绣品中的上乘之作。马山1号墓出土的丝织物,样样是珍品,件件是国宝,早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说:“马山1号墓代表了楚文化的水平”江泽民主席在视察荆州博物馆时,也曾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丝织品,并赞叹:“这是举世无双的国宝,一定要好好保护,好好宣传”。

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呆会我和大家一起去看三大展览中的〈凤凰山168号汉墓展〉去看一下那具世上仅有两具的西汉古尸。

返回目录。

隋唐及明代的铜石佛教造像;咸阳碑石陈列展示的是北魏到清明时期的历代碑石和墓志。

1、第一陈列室。

第一陈列室主要展示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传说秦人是皇帝的后裔,原为周王室养马,公元前770年,秦人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开始立国。此后秦人不断向东发展,公元前350年,秦孝公xx年将国都从历阳迁到咸阳。咸阳地处泾渭二水交汇的三角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渭河又是一条天然的运输线,打起仗来不仅进可攻,退可守,军队,军需可以直流而下,有利于用兵,因此可以说秦迁都咸阳是一项重要大的战略举措。

这里主要展出的是秦统一以前的文物。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废除奴隶制度建立封建制度,先后实行变法,而商鞅变法是当时各国变法中最典型的一次。商鞅在公元前359年和350年先后实行两次变法,进行了为二十余年的改革,废井田,开阡陌把土地授于农民;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建立君主集权的行政制度;实行重农抑商,奖励农业生产的政策;在秦国境内统一度量衡,这件铜大良造商鞅量,就是统一度量衡的见证之一,方升侧面又亲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上面写的是:“甘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涫;法度量测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得以迅速壮大,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自商鞅变法以后,封建制度在秦国进一步确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这期间秦还兴建了中国古代最闻名的三个大型的水利工程:郑国渠、都江堰和灵渠。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约三百多万亩的土地得到浇灌,使水旱之灾的土地变成肥沃的良田;郑国渠的兴修则使关中境内4万余倾的土地得到滋润,同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冶铁业较前有了极大的发展,铁制农具得到了普遍使用,这里展出的秦咸阳宫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诸如铁铧、铁铲、铁斧、铁锸等,这就冲分说明了之一点。

在军事上,秦一直奉行奖励军功的政策,凡是有军功者,均可得到官爵、耕地、民户等奖励。奖励军功能够政策的实施,大大曾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军队经过了十年的战争,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从此结束了战国时期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咸阳秦遗址出土的铜戈、铜剑、铜戟、铜箭镞等,表明秦国的兵器大部分任然是青铜质地。

在咸阳塔尔坡战国秦墓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共20多件,其中有的是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征伐六国的战利品。这里展出的安邑官锺腹部刻有铭文,安邑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此物应是魏国之物,是一件量器,腹部的量制铭文是此器物入秦以后重新校刻而成的。这件铜錞于通体饰变形蘖纹,造型精美,制作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属于一种军乐器。这件修武府温杯,下部是温酒器的底盘,上有“修武府”三个。修武府为战国时魏国的一个地名,因此也属魏器。这几件青铜器是秦兼并六国的历史见证。

2、第二陈列室。

第二陈列室主要展出的是秦咸阳宫出土的文物。秦时咸阳城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东北15公里的窑店镇一带。自公元前350年亲孝公迁都咸阳起,历经了战国秦至秦王朝两个时代共144年的发展,都城咸阳已相当壮观。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媒婆一个诸侯国,就仿造其宫室,在渭水以北的咸阳原上,建筑了各具特色、样式繁多的宫殿。除了这些各具特色的六国宫室外,还有富丽堂皇的“咸阳宫”,风景幽雅的“兰池宫”,庄重厉穆的“信宫”,军事防御的“望夷宫”,同时又扩建了供皇帝游乐的“甘泉宫”和“上林苑”,新建了举世闻名的“阿房宫”。整个咸阳离宫别馆,亭台楼阁连绵,“负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当时的咸阳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口众多,已经成为世界东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的沙盘模型就可以看出当时秦咸阳城的状况。

咸阳宫是秦朝的朝宫,自秦孝公以来军国大事都在这里决议。在咸阳宫发生了许多的历史事件!如荆轲刺秦、焚书坑儒等等。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入关放火烧了秦宫室,大火三月不息,秦咸阳宫在火灾中遭到了毁灭。这里展示的是秦一号宫殿遗址模型。秦一号宫遗址位于咸阳市东15公里的窑店镇,东西长60米,南北宽45米,高出耕地6米,是一个战国以来盛行的多层高台建筑。在夯土台的台面以及及四面分布着用途不同的殿宇,台面的中央是主体殿堂,台基的两侧分别设屋宇七间,有卧室和浴洗室,过厅回廊等等。在遗址中的积水和落水处设有排水池和地下排水管道等多处。整个宫殿在使用功能,通风、采光、取暖、排水等方面都做了合理的安排。

这里展出的墙皮、地面、龙凤纹空心砖花、花纹铺地砖都是秦咸阳宫的建筑材料。空心砖可以防潮隔音,主要作为踏步用的,砖面纹饰华丽,线条流畅,既是建筑材料又是艺术品。铺地砖也是花纹各异。瓦当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主要用于保护建筑椽檐,秦咸阳宫殿遗址中出土的瓦当为数最多,其陶质细密,模制而成,有动物纹,植物纹,变形夔纹、变形纹饰等等。

在宫殿遗址内有七个冷藏窖穴,距地面有13米深左后,在发掘时有动物的骨骼,说明是用来冷藏肉类食品的。这些彩绘合页和三相活角,为我们研究秦代的建筑提供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3、第三陈列室。

第三陈列室主要展示了秦统一的一些实物。这些带有陶文的器物也是在秦咸阳宫遗址出土的,上面有印陶文,内容是秦地名、制作者的姓或名等。这一组货币反映的是秦统一货币的情况,秦诏版式秦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战国时期各国都自行铸造货币,货币的重量、形制和计量单位都不统一,币制极为混乱。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就下令废除六国的旧货币,用镒作单位,以铜质圆钱为下币,称为半两,重如其文,以黄金为上币。度量衡的统一保证了封建国家赋税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全国市场的形成和货币流通的发展。

这里展出的访峄山刻石,是秦始皇28年东巡登峄山,丞相李斯等为颂扬始皇的威武圣德而立的。这是始皇刻石之始。秦统一文,保证了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政令的通达,对于文化的传播,各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两千年的历史发展有着深刻的发展。

秦代的青铜器主要为生活器皿,制作上不再像商周战国时期那样繁饰华丽,而是以素器为主。秦咸阳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秦代早期,有些青铜器是秦并六国时从别的国家转运过来的器物;二是,秦统一以后,青铜器开始了有了共同的时代特色,又有了鲜明的地方风格。我们在这里看到,有铜鼎、铜锤、铜钫、蒜头壶、铜镜、铜带钩。其中有错金银铜鼎,利用了两种不同金属的色差,构成了非常独特的青铜器的图案,堪称精品。

咸阳宫建筑遗址中出土的丝织品,是我国考古学上首次发现的秦代丝织品,出土的衣物可辨的有单衣、夹衣、丝棉衣,带有几何纹,动物纹,花纹生动活泼,为研究我国的纺织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4、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

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陈列是咸阳博物馆的专题陈列。咸阳是历史上西汉王朝的陵墓区,西汉的十一位皇帝,其中有九个皇帝埋在咸阳塬上,这里展出的是1965年在咸阳市以东20公里处的杨家湾出土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这批兵马俑是在汉高祖刘邦长陵陪葬墓出土的,发现时距地面1米多深,共十一个坑,分为东西两排,由南向北两两相对,出土步兵俑1965件,骑兵俑583件,盾牌千余件。我们的陈列基本上市复原陈列。大家请看:在骑兵俑中分为大马和小马两种,大马通高68厘米,小马通高50厘米。马的彩绘颜色也不同,有黑、红、紫、白四种,形象非常生动传神。骑兵俑身着红、白、紫装束,一手握缰绳,一手拿武器,他们呈现的是一种整装待发的状态。

步兵俑的服饰、神态各不相同。大多数是武士俑,也有跳舞俑、乐俑、薄书俑、指挥俑。也有的是戴帽俑,有的是发髻俑,面部表情非常生动。武士俑都是一手拿盾牌,一手拿武器。

据考证,这批兵马俑的制成年代应该是西汉初年。可能是刘邦时代丞相、大将军周勃生前统帅的“北军”的形象。这批兵马俑反映了汉代的军队的送葬制度,说明西汉时期骑兵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我们研究西汉的政治、军事制度、丧葬制度,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中国先前时期崇尚车战,汉代以后崇尚骑射,这个重要的历史性变化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5、宗教文物陈列室。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四

大家好,欢迎来到“渡江战役”展厅。

这个展厅主要分为“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筹建新中国三个板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片烽火连天的岁月与时光,感受革命先烈的无畏精神吧。

请大家往左边看,这个板块的主题是三大战役。

从1948年9月开始,解放军就依据中央军委的作战要求,先后组织了具有决战性质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从右往左,映入我们眼帘的正是关于三大战役的作战图,再往左边还有战役相关的领导人,最靠左的照片展示的是平津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的场景,从照片上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当时人民群众的欢呼雀跃。

现在,我们进入的这个板块主题是渡江战役。

当解放军战士们将红旗插上国民政府南京总统府门楼的那一刻,那便成为了历史与永恒的一刻,那一刻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反动统治的覆灭!最后我们一起走向筹建新中国板块。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各级领导人为了筹划建立新中国而忙碌的情形,我们可以了解到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从三大战役到渡江战役,再到筹划新中国,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旅程,无数英雄儿女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兴旺,抛头颅,洒热血毁家纾难,不怕牺牲。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一语概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

抗联的8名女战士,在掩护主力撤退后被敌人包围,她们不甘被俘,手挽着手沉入乌斯浑河;东北抗联领导人杨靖宇在战斗牺牲后,敌人抛开他的腹部,发现胃中只有草、棉絮和树皮,残暴的日军也不得不惊叹,中国竟有如此英勇不屈的人。

试问,又有谁能最终侵占这片孕育了如此英勇无畏战士的土地!

重温历史,感受那一段烽火与激情并存的岁月,缅怀先辈,感受那先辈们无所畏惧、勇敢前行的革命精神和品质。

希望在这段小小的旅行里你可以收获更动感动和激励。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我姓李,今天,就由我为大家介绍明清扇面12号艺术展厅的扇面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她已经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足迹,是中华儿女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精神家园。

大家一起跟我走进去看看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明清扇面12号展厅。

这次展览我们从博物馆所藏扇面中精选了约90副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分为山水、花鸟两个单元。

首先我们来一同参观山水寄情区。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自然与人息息相关。

明山水秀不仅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致,更是人们修心养性、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

层岩竟秀图是山水寄情区的代表作品,是明万历二十五年的丁云鹏画的。

此扇为丁云鹏五十岁时所绘的,图中峰岩耸峙,溪水平流,万木峥嵘。

风格秀润,敷色淡雅,有吴门画派之风;墨色温润、用笔略粗,又具有松红画派之韵。

来,我们一起直走到头右转,看,这就是花鸟娱心区。

红花绿叶有意,禽鸟草虫含情,花鸟画在尺幅墨色之间曲尽生命之美。

花卉草虫图是花鸟娱心区的代表作品,是清咸丰六年的任熊画的。

此扇绘坡前草花一簇,菊花纤挺,牵牛潜藏,扶桑舒展,刺棘招摇。

是工笔花卉中的精品。

来我们上二楼,左手边是明清家具11号展厅,里面大部分是木制家具……有时间可以参观一下。

大家听完我的`介绍,是不是对国家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呢?现在是自由时间您可以去参观一下,等一下集合。

大家都参观完了么?今天的介绍就到此结束了,谢谢您的配合,希望您下次再来,再见。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导游员郭zz。

欢迎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是一座系统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向国人介绍世界优秀文明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有藏品100余万件,49个展厅。

在我们的左侧就是 “古代中国”、“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

还有十余个各艺术门类的专题展览及国际交流展览。

在二层,您将欣赏到“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和珍贵的“辛亥革命名家墨迹展”。

“印加人的祖先--南美印加文化展”也是此行的必游之地。

最适合小朋友们参观的要属以“知‘竹’”为命题的创意展馆。

喜欢艺术的朋友, 建议您到四层《德国启蒙艺术展》了解欧洲,特别是德国启蒙运动以来的艺术与生活。

相信这次国家博物馆之旅,一定让您受益无穷!祝您参观愉快!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五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西二条,是建国后最旱树立的“人物传记性文学博物馆”。该馆的前身为原西三条的北京鲁迅故居,1954年在旧居旁兴修博物馆,于195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20周年留念日落成开放。1994年扩建后的新展厅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造,与故居相邻。该馆占地1.3万平方米。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国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一情”(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和国情)教导基地。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六

塘沽博物馆根据该区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采用博物馆的理念、纪念馆的风格、传统与现代手段相融合的展陈艺术形式,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塘沽自宋代成陆至今8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展示了塘沽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定位和丰厚的历史积淀。塘沽博物馆不仅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机构,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又一道风景,对提高滨海地区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居民文化品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塘沽博物馆身处鲜花满地、碧水蓝天的优异环境,其成立正值滨海新区昂首腾飞、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之时。作为塘沽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塘沽博物馆代表了塘沽区的文化形象与精品层面。它不仅是集收藏、陈列、研究为一身的文化机构,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艺术殿堂。

塘沽博物馆建筑面积约7700平方米,从外表看南高北低,像一个大橄榄,博物馆由序厅、东厅、西厅三部分构成,陈列分为“沧海桑田”、“盐兴漕畅”、“海门古塞”、“工业兴邦”、“沽口曙光”、“明珠璀璨”六个主题,采用博物馆与纪念馆、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陈列方式,客观而生动地展现了塘沽自宋代成陆至今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与风土人情。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七

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邙山镇冢头村东,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以陈列历代典型墓葬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

古墓博物馆分为两大展区。历代典型墓葬展区陈列上自西汉、下迄宋金的古墓葬25座,其中西汉“打鬼图”和“卜千秋升仙图”等9座壁画墓的壁画堪称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北魏帝王陵区以宣武帝景陵为中心,集中展示了北魏陵寝制度的基本面貌。地面建筑由仿汉代、北魏两组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院内珍花异木,郁郁葱葱,松柏修竹,四季常青。草木花竹掩映着庄严肃穆的殿阁和迂回曲折的游廊,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堪称园林式的博物馆,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八

大家正在通过的就是藏兵洞的主体构成部分——坑道,坑道是战时用于军队调运、通行、出击或进入洞内的通道,平时可作为兵士的休息住所。

休息室和储藏室室内。

坑道的左右两侧辟有土屋,土屋大小不同,其作用也不尽相同,有些入深较浅,是为站岗的岗位。有些用作休息室或作值班之用,还有一些便是储藏物资的场所了。

陷阱室内。

一号陷阱,深约一丈,原先在陷阱里面会倒置一些鹿角和竹签,上面覆以柴草以及浮土,藏兵洞光线昏暗,加之敌人对于洞内环境不熟悉,很容易掉入陷阱,一旦落入,非死即伤,至今里面还遗留着敌人的尸骨。

炮台室内。

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藏兵洞里唯一的一个炮台,窗口边驾着一口土炮是从西班牙进口的弗朗机,它也是藏兵洞内最高级的武器,炮台的发现,说明当时已不是单纯的冷兵器时代,只是热兵器使用并不广泛,否则明代修筑长城就有没多大意义了。而且,我们留意到这口大炮面对着大峡谷,一炮轰过去整个崖壁就会坍塌,对自己的安全也会产生威胁,因此这口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用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用到。

博物馆的导游词篇十九

洛阳古墓博物馆就位于邙山乡冢头村,占地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规模宏大,古朴典雅。洛阳古墓博物馆旅游景点介绍之概况,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代帝王和达官显贵多埋葬在洛阳一带,特别是洛阳城北的邙山,因埋葬东汉皇帝而遐迩闻名,成为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墓地。此后,西晋、北魏皇家陵园均建其上,墓冢垒垒,星罗棋布,十分壮观。

博物馆复原历代典型古墓葬二十三座,上自西汉,下迄北宋,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其典型墓葬有西汉中后期贵族卜千秋壁画墓,壁画为卜千秋夫妇乘蛇(小龙)和三头凰在西王母信使持节仙翁(方士)、仙女和虺龙、枭羊、朱雀、白虎等神兽护卫下在空中飞升的情景。东汉出行图壁画墓表现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宏大场面,有车骑一百多乘。另外还有正始八年墓、北魏孝文帝之孙清河王元怿第二子常山王元劭墓、南平王元玮墓、唐代定国大将军安菩夫妇墓等。

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的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因此,洛阳古墓博物馆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原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占地面积130余亩,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整个地面建筑之间,广植花草树木,间设假山水池,堪称公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