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汇总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6:47:21 |
  • 琴心月 |
  • 13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一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学情、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四个方面去说课。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二、节课的内容。

学情:本节课既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通分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又是后续将要学习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

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形成数学思想的典型章节(即转化思想)

在整个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加深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法则的实际应用及转化思想的渗透

教法:针对学生处于思维能力和数学化能力的发展阶段,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有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启发探究、课堂讨论三个维度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下面我将从四个环节进行展开: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巩固强化,课堂小结。

复习旧知:本环节我设计两种题型:通分和同分母分数计算,这样既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又可以运用到下面的教学中。

情景导入:本环节我会出示一篇关于生活垃圾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顺利的导入新课。

探索新知:本环节我设计的思路是:先启发引导,再自主探究。首先我出示生活垃圾分类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出示第一个问题: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中共占几分之几?学生们很快能列出算式1/4+3/10=?但是学生知道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于是我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合作探究,这样一来他们会渗透这样的转化思想:因为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所以先将异分母分数通分再进行加减。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接下来我会用多媒体出示孩子的思考过程及结论,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兴趣。下面自主探究的过程我会出示第二个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让学生自己解决该问题,并通过以上的学习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巩固强化:数学是一门重在练习的学科,所以相应的练习题是很必要的。本环节我会让学生训练做一做的计算和改错以及练习二十二的第四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题目上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课堂小结:一节课最后的总结是很必要的,所以我主要的总结思路是:以“学了什么?怎么用?注意什么?”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新知识,有效的巩固和掌握要点。

我用简单的文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化异为同

通分

取缔以前的概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二

各位老师: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学情、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

四个方面去说课。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二、节课的内容。

学情:本节课既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和通分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展,又是后续将要学习异分母的带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

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形成数学思想的典型章节(即转化思想)。

在整个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加深环保的意识。

教学难点:法则的实际应用及转化思想的渗透。

二、教法、学法。

教法:针对学生处于思维能力和数学化能力的发展阶段,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有力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启发探究、课堂讨论三个维度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四个环节进行展开:复习导入,探索新知,巩固强化,课堂小结。

复习旧知:本环节我设计两种题型:通分和同分母分数计算,这样既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又可以运用到下面的教学中。

情景导入:本环节我会出示一篇关于生活垃圾的文章,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顺利的导入新课。

探索新知:本环节我设计的思路是:先启发引导,再自主探究。首先我出示生活垃圾分类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出示第一个问题: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中共占几分之几?学生们很快能列出算式1/4+3/10=?但是学生知道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于是我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去合作探究,这样一来他们会渗透这样的转化思想:因为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所以先将异分母分数通分再进行加减。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接下来我会用多媒体出示孩子的思考过程及结论,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兴趣。下面自主探究的过程我会出示第二个问题: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让学生自己解决该问题,并通过以上的学习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巩固强化:数学是一门重在练习的学科,所以相应的练习题是很必要的。本环节我会让学生训练做一做的计算和改错以及练习二十二的第四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题目上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课堂小结:一节课最后的总结是很必要的,所以我主要的总结思路是:以“学了什么?怎么用?注意什么?”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新知识,有效的巩固和掌握要点。

四、板书设计。

化异为同。

通分。

取缔以前的概念性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三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节。

从整个章节看,由于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它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也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这节课是在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并且整合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但是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回顾和巩固,更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作好准备。因而,本节课的教学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也是数学“化归思想”一次很好的渗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上一个学段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又在前一个单元里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所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1、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法则——巩固应用。力图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全过程,教师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上课伊始,我用数学趣味故事引入,并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且由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感到分外的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调动了学生去积极思考。然后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并观察所列的算式与以前所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为此在新授部分我着力创设民主气氛,提供参与机会,渗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1、摆一摆: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从直观上得出1/2+1/4的答案是多少。

2、算一算:

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应怎样相加呢?”并适当提示:“可不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学生会马上想到刚学完的通分,然后让学生独立算一算,算后交流算法。此时的算对学生来说已非难事,而且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并结合教师的提示,在头脑中已有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对于算法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3、说一说:

在学生自主算出答案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学生汇报后,我在此加了一个环节:老师的算法跟同学们的不一样,我是这样算的:1/2+1/4=2/6=1/3。我这样算对吗?针对我的算法,学生进行了反驳,指出“只有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这一算理。此处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对于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突破了难点。

4、总结算法:

学生有了计算1/2+1/4和1/2-1/4两道题的基础,所以此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培养了学生自学与合作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本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进而组织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这不仅使学生主动总结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适时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纵观本节课,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探索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并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四

一、说教材:

从整个章节看,由于在实际计算中经常遇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它是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也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这节课是在学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并且整合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但是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回顾和巩固,更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作好准备。因而,本节课的教学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把“异分母”化为“同分母”也是数学“化归思想”一次很好的渗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上一个学段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道分数单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减,又在前一个单元里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所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1、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法则——巩固应用。力图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开放教学全过程,教师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用数学趣味故事引入,并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且由他们提出问题,学生会感到分外的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调动了学生去积极思考。然后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并观察所列的算式与以前所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求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为此在新授部分我着力创设民主气氛,提供参与机会,渗透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1、摆一摆: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从直观上得出1/2+1/4的答案是多少。

2、算一算:

教师首先抛出问题:“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应怎样相加呢?”并适当提示:“可不可以转化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学生会马上想到刚学完的通分,然后让学生独立算一算,算后交流算法。此时的算对学生来说已非难事,而且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并结合教师的提示,在头脑中已有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对于算法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3、说一说:

在学生自主算出答案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在学生汇报后,我在此加了一个环节:老师的算法跟同学们的不一样,我是这样算的:1/2+1/4=2/6=1/3。我这样算对吗?针对我的算法,学生进行了反驳,指出“只有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这一算理。此处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对于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突破了难点。

4、总结算法:

学生有了计算1/2+1/4和1/2-1/4两道题的基础,所以此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培养了学生自学与合作的能力。

三、总结回顾:

首先让学生交流、汇报:本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进而组织讨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这不仅使学生主动总结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而且适时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纵观本节课,我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探索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并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五

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2、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我创设这个情境的意图首先想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教学理念。其次在这个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了一组开放性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在学生列出的4个算式中,其中1/4+1/4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意图是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3个是异分母的加法,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究提供了素材。

(二)尝试研究。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小组合作。

我在3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中,先选择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1/2+1/4,为学生解题策略多样化创造出更宽阔的思维空间。

2、算法优化。

在学生出现了多种解题方法后,(1)化成小数计算(2)通分计算(3)画图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1/3让学生在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中发现,化成小数计算时有一定的局限性,画图解决很麻烦。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

你能把自己的计算结果验算一下吗?(学生有的用加法,有的'用减法)。

通过验算这个小环节,自然引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因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所以我设计的第一个练习是口头填数,化成同分母分数。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改错题,让学生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学生会仔细查看每一道题的每一步,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改正,有助于巩固正确的解题方法。

3、第三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图书连连串信息,变出加减法多道计算题,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解题过程,集体批改,便于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4、第四个练习我设计了两道聪明题,第一题(这组题中,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道题分数的分母都是互质数。引导学生计算时,发现规律,寻找捷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六

2.教材分析:本课是分数的运算得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了“通分”和“约分”的情况下进行的,紧接着本课后的内容是“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以及“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因此本课在这其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掌握好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对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率起着举重轻重作用。

3.教学目标:

(2)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掌握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对学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知识点,知识量比较大,包含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带分数相加减以及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计算量比较大,考核的内容也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旦学生懂得了方法,那么就是在计算过程中个人计算能力的锻炼了。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环节让学生体会归纳总结。首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通过学生会计算同分母加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加减的算式转化为同分母的.算式,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点通分。这样对学生来说接受的比较自然。第二带分数相加减,引导学生利用刚刚学过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将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或者异分母分数加减算式的法则进行计算,在学生自己体会归纳计算题目。同时带分数代表一个整数与一个分数相加,利用这样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推导出另外的计算方法,即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方法。最后是举例两道关于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题目,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然后采用交换律计算来体会计算的简便。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决定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演示自己归纳、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的同时,自己尝试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条思路。

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的合作精神。

4、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充当老师的角色,自己出题,学生自己解答。

2.在ppt上展示一组算式,让学生根据分母特点,首先将算式进行分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同分母算式相加减,另一类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学生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算式,再引导学生联系刚刚学过的知识通分,来推导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4.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首先展示两道题目,让学生观察每道题目的特点,并利用整数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题目。

5.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七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1/4+3/103/10-3/20(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指名回答)。

教师: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新课。

一例1(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指名回答: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图片出示:

教师: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课件出示:

教师: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2)3/10-3/20。

1、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板书: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5/8-5/10=(黑板)。

集体订正。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3/5+2/7=5/12()。

教师: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

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八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知识技能目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让学生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正确的.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感受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体会到数学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及迁移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通分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学生在前一个单元里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在前几节课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通过学习新课标,使我明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基于新课标的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

(一)导入。

2、课题的引入。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2、巩固和复习。

(一)导入。

首先我给出一组题目,让同学们回顾同分母的加减法及其运算规则,为后面传授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起了很好的引导。其中还有复习了约分的知识,检验同学们课后的学习。

2、课题的引入根据课本的知识,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学生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1/4+3/10=”式子,这就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内容不同,让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教学新课。

1、新授。

这一环节是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让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通分化为同分母”这个关键点,然后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

2、巩固和复习。

首先我在其中穿插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然后再巩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其实都贯彻着“只有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

3、课堂总结。

让同学自我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首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三)练习。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

1、计算。

让同学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是通过通分把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

2、验算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回顾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本次对课堂评价实效性的探索还是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各教学环节都较好地体现了评价的服务性、导向性和激励性等功能。

复习引入环节中,在收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渴求赞扬和鼓励的心理特点,给予合理的,积极的,肯定的课堂即时评价。教师主要应用准确、巧妙、富有感染力、充满真情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热情地给予褒奖。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九

说课稿。

仅供参考!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将要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位第一小节课程内容,我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为3个课时,现在说的是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熟练掌握本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提高,更拥有良好的数感。这是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为之后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且引发思考,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计算出结果。

2、激发学生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整数的知识来类推分数的知识,学会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具有规律性的法则。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对身边的数学感兴趣,极富有探索精神,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法。

1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自主探究的自主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应、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类比、归纳、概括等的思维习惯。

2说学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及交流、反思等学习方法,灵活地掌握本节知识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迁移,导入课题。

1、我们在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并会做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今天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知识。

2、举几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填空题,不提供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得出答案。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激趣导入——出示书本上104页的情境图:图中两碟饼都被平均切分了,右边是完整的,左边是吃过之后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发现并从中探索数学问题,并分析一张饼被平均分成8份,把一张饼看成单位1,并由此:

2、探究:带着问题依据课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爸爸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三,妈妈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一,他们总共吃的是1/8+3/8)。

3、试一试:让学生回答“一共吃了多少块?”又提问“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运用分数的加法)。

4、小组合作交流:回答出上述问题,理解整数加法的含义和分数加法的含义。

5、引导学生明白:分数相加,分数的单位是统一的,即分母不变,只是分子间的加法的计算。

6、根据图示和教材104页中的直观图得出的4/8其实就是1/2,再通过学习约分部分知识,4/8不是最简分数,运用约分知识,我们得知1/2是4/8的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1、通过学生对上述知识的初步了解,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并举例说明:4/7+5/7=9/7然后化成带分数。

2、通过学习以上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教材105的例题2部分的填空并分析分数减法的含义。

3、交流并梳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四)练习设计,内化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教材105的“做一做”

2、思维练习:教材108页的练习二十一的第1.2.3.4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教学理念。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内议一议,交流想法和收获。师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了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新知,我对作业做了分层要求,真正体现人人有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十

1、教材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小数互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的一个知识点,是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带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2、教学目标:

b、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c、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d、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数学的交流和表达。

3、教学重点:理解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道理。

5、学具:同桌2条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

教师抓住“化异为同”这一知识的连接点,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同桌合作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在本次向“海啸”受灾国捐款过程中,文苑小学的学生表现出色,以下是五、六年级捐款情况:

501班与502班捐的占五年级的5/8。

503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4。

504班捐的占五年级的.1/8。

601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602班捐的占六年级的3/7。

603班捐的占六年级的2/7。

问:“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提出一些一步计算的问题吗?”

估计学生会提下列问题:503班与504班捐的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504班比503班多捐了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

2、由此得到下列算式:5/8+1/85/8+1/41/4+1/8。

1/4-1/85/8-1/45/8-1/83/7+2/7……。

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

估计学生能回答:“分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两类。”

3、师指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式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

(二)、探索合作,由旧引新。

由此,大部分的孩子会想到“通分后计算”。

估计学生的答案有以下一些:把1/4再对折,可以相加:

把1/4对折成2.5/4,可以相加……。

根据回答板书:5/8+1/4=5/8+2/8=7/8。

5/8+1/4=2.5/4+1/4=7/8。

5/8+1/4=10/16+4/16=7/8。

问:“从左边的算式到右边的,你的目的是什么?”(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引导学生讨论择优:“哪一种方法更好?”

1、5/8+1/4=7/8如何检验?

生估计有两种想法:a交换加数再算一遍。

b减法验算。

启发学生:减法怎么算?学生试做,指名板演、讲评,问:“你是怎么想的?”

2、教学例2:3/10-2/15。

3、阅读课本,质疑。

(三)、巩固应用,提高能力。

学生可能回答:通分(教师可出示一组通分题让学生练习,如:1/5和3/101/6和3/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师可以趁势引导小结: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通过转化,成为旧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2、基本练习。

口答。

改错:1/3+3/7=4/10=2/5。

5、实际应用。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十一

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应该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就成为本节课的重点所在,理解为什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加、减的道理就成为本节课的难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十二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再认识、约分、通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下面谈谈自己对本节课教法与学法的思考。本课教材创设了折纸的情境,利用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得出算式1/2+1/4,然后通过计算,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但是,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以上思考,我确定这样的教学整体思路,另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质疑、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理解算理,获取新知。并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达成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知识迁移,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操作、观察、对比、分析、联系、归纳、推理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数形分析,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教具和学具:同桌两人一组,一组两个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或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或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但部分优秀的学生什么都没有,目的在于促进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思维的无限可能。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本课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整个教学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回顾旧知,揭示课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将教材中折纸的情境改为了五(1)班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情况。因为我认为这样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能不能利用上面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从而得到不同分数相加的算式,利用以前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分子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既从旧知识中引出新问题,凸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又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亲历活动,探求新知。这一层次,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一是思考判断,大胆猜测。以1/4+1/8为例,通过预设同学们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求学生根据以前的认知判断计算结果对不对,从而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相加不能直接将分子分母相加。并大胆地猜想计算结果,阐述自己的理由。二是实验操作,探究验证。让学生利用学具或者画图的方式去探索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感知面、体、线在操作中的实际应用,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关键是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从而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分母互质、分子都为1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三是利用知识迁移,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计算1/4—1/8,找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共同点,归纳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巩固应用,强化技能。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他们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时候,利用练习强化巩固对新知的掌握。

4、自主阅读,交流体验。阅读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再一次巩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交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数学经验,从而再让学生经历一次再发现、再创造、再体验的过程。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篇十三

下面给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