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 赞美秋天的诗句(大全11篇)

  • 上传日期:2023-11-15 15:20:07 |
  • 温柔雨 |
  • 14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一

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4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5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6 、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陆游《秋夜》

7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8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9、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王士祯《江上》

1 0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 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1 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 3、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 4、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1 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1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 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 8、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1 9、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0、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2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 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 4、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二

1、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2、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3、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4、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5、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6、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7、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8、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杨万里《秋凉晚步》

9、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0、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11、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12、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马戴《落日怅望》

1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16、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17、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18、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欧阳修《秋声赋》

19、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20、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1、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22、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23、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24、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25、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27、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8、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29、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30、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3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3、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34、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35、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6、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3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

38、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39、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0、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1、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42、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43、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44、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5、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江淹《悼室人》

46、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f弹琴/听蜀僧浚弹琴》

47、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48、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

49、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50、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5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52、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53、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54、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缙凇豆乓獬什广谇侵之/古意/独不见》

55、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56、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57、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58、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59、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60、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61、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62、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6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64、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65、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66、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67、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68、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69、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70、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71、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72、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73、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74、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7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76、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77、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79、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曹雪芹《咏白海棠》

80、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81、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82、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83、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84、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85、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86、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87、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88、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89、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90、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

91、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92、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9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94、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刘道著《湘江秋晓》

95、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寄远》

96、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97、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杜甫《禹庙》

98、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99、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100、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三

2、春水徒荡漾,荷花未开展。唐孟郊《乐府三首》

3、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宋宋伯仁《荷花》

4、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唐郑谷《莲叶》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先秦屈原《离骚》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先秦屈原《离骚》

7、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妇出浴时。宋杜衍《咏莲》

8、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宋秦观《词笑令》

9、涌金门外凉生早,无数荷花斗娇好。宋湛道山《荷花》

10、十万琼珠天不惜,绿盘擎出与人看。宋王月浦《荷花》

11、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宋释仲殊《荷花》

12、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宋秦观《词笑令》

13、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宋欧阳修《荷叶》

14、一阵风来碧浪翻,真珠零落难收拾。宋杜衍《雨中荷花》

15、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宋杨万里《红白莲》

16、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宋欧阳修《渔家傲》

17、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18、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宋杜衍《雨中荷花》

19、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宋释文珦《东湖荷花》

20、试问画工何处在,移来五月鉴湖凉。宋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21、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金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22、三千美女学宫妆,占断薰风水一方。宋释云岫《画荷花二首》

2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24、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宋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25、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宋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四

悠悠岁月天涯醉。——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珠帘四卷月当楼。——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元好问《秋怀》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李贺《开愁歌》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恼乱横波秋一寸。——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朝落暮开空自许。——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乍凉秋气满屏帏。——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病夫因病得来游。——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竟无人解知心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觏《秋晚悲怀》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五

秋季的到来赶走了夏日的燥热,同样许多在炎热夏日无法进行的大型活动都出现在了秋季。秋季也代表着秋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赞美秋天经典诗句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5、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1、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12、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13、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14、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15、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1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17、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18、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0、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璟《浣溪沙》

21、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2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2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2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26、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27、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阙题二首·山中》

28、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3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3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32、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33、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34、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35、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6、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浣溪沙》

37、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4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41、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4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4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45、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46、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

47、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48、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49、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50、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鬼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此词条将详细介绍中外各个鬼节的起源文化等内容。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六

作者:苏辙【宋代】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作者:杨冠卿【宋代】

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作者:唐寅【明代】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作者:韩翃【唐代】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作者:徐再思【元代】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作者:李白【唐代】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作者:王维【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作者:孟浩然【唐代】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作者:贾岛【唐代】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七

2、秋天的美是成熟的,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沙落日孤城闭。

4、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6、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8、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刘基《眼儿媚·秋思》

11、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4、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15、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6、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17、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1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9、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八

秋雨疏烟尽酒觞,

忍听怨曲到斜阳。

自念愁经独悲怆,

痴想。

残烛约梦共凄凉。

谁解思情添苦望,

惆怅,

冷枫长对泪千行。

魂荡半丝逐心浪。

忧嶂,

霜来孤雁更苍茫。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我爱秋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感枫五首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十

1. 秋波媚 宋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2.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福,孤灯夜夜写清愁。

3.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____徐祯卿《在武昌作》

4.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____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7.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盍西村《小桃红杂咏》

8.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9.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0.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11.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贯云石《小梁州秋》

1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

14.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

15. 《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16.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____欧阳修《秋怀》

17.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8.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秋野五首》 唐·杜甫

19.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____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0.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21.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白居易《立秋日登乐游园》

22.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3.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24.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25.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26.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27.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8.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29.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30.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31.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2.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33.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天净沙·秋》

34.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宋·秦观《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宋·秦观《满庭芳》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35.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程颢《游月陂》

36. 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37.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无可

38.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诗经·郑风·萚兮》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3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0.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41. 弄月吹箫过石湖,冷香摇荡碧芙蕖。——武衍《秋夕清泛》

4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43.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44.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5.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6.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47.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48.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49.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50. 《秋夕》

51.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52. 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王国维《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

53.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杜牧《齐安郡晚秋》

54.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韦庄《三堂东湖作》

55.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56.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宋·林速

57.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58.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5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60.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61.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崔道融《秋霁》

62.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63.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4.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65.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66.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67.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赵师秀《池上》

68.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69.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

70. 明夜月圆谁共看,露荷风竹对秋分。——梁有誉《中秋前一夕雨过黎惟敬山房》

71.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游休禅师双峰寺》 唐·刘长卿

72.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____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73.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班婕妤《怨歌行》

74.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75.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76. 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____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77.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78.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79.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0.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81. 木叶:枯黄的树叶。

82.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83.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84.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5.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十七夜对月》杜甫

87.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浣溪沙》

88.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89.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90.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91. 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刘道著《湘江秋晓》

92.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93.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咏月》李建枢

94. 《诗经·小雅·四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9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97.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杜甫《客夜》

98. 描写秋天的词: 《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99.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100.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01.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

102.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

103.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104. 《山居秋暝》

105.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咏月》李建枢

106.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107.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108.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109.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10.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____晏几道《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111.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112.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13.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114.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15.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116. 竹舍清如水,深依鸟鹊群。月兼天更朗,秋与夜俱分。——蔡学用《秋分夜作》

117.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118.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119.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20. 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21.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赞美秋天的诗句三年级篇十一

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____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3、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____王昌龄《长信怨》

4、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____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6、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____杜牧《齐安郡晚秋》

7、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____王维《归嵩山作》

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9、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0、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____郑板桥《沁园春·恨》

11、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____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2、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____欧阳修《秋声赋》

13、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4、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____杨万里《秋凉晚步》

1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____李峤《风》

17、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