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实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5 11:35:19 |
  • 雁落霞 |
  • 10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一

是的,透过《文化苦旅》,我了解身为一个中国文人的自尊、自卑、自怜,对一些不可挽回的沦丧、记忆,对历史中的苦难,对文化在未来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惟有明白过去,明白一切的弊病,才可以用澄明的心去接受那坦然而透彻的生命!

余秋雨说“一提起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我也时常在青春年华的岁月中,体悟到苍老的悲凉,却隐隐透着静谧,当我们的心头上的年龄互相矛盾时,不妨去走走吧!

即使现今的我无法背负历史的重担、文化的苦旅,我却可以用一种千年的文字,去看看漂泊者对中国文化的叩问与辩证,看看生命在劫难后的停驻与重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便沉醉在了泱泱历史的方则中,眼前浮现出了种种黑白相间的画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异彩纷呈。

书很厚,拿到之后颇有充实感。我与文字一起去阅天地、览神州。里面有一篇__,让我印象颇深,它讲述了一个大清的罪人,他的无知促使他用中国文物换来了几头牛,无价之宝只值几头牛?想止于此,我是多么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从前。无知是多么可怕啊!它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再说,若他有爱国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拒绝的。

《文化苦旅》让我畅游了一遍中国,明白了一个国家的伟大,感受了一个国家的风情,也懂得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这样,即使废墟也能放射光彩,我们要永远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时,我总是无味的过日子,自从读了《文化苦旅》,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看世界,发现每一天都与众不同,生活也因此快乐起来。

《文化苦旅》让我受益匪浅,我希望大家都读一读。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于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祈祝,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通过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国名山大川之间的余先生或轻拭汗渍,或伫立思索,亦或是与一行好友欢快畅谈。

余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进行一场朝圣,去和所到之处的人文历史进行一场精神的对话。在他的眼里每个城市都是拥有生命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画线条中能够找到朝代的变迁,三峡的河道中满载先人的赞咏,庐山的方寸间遍洒文人的风情。

今后的旅行我们不妨学习学习余先生,用心去体味一处风景的韵味,用语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风土人情,用思索与先辈进行一场精神感应。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三

听完轻音乐《云里野鹤》,静静的读完《文化苦旅》,心里总是被一层厚厚的悲哀束缚着,无法摆脱。本来想选择这种轻音乐来释放卷轴中的压迫和沉重,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量压制了音乐的轻松。

无法挥去的,是一个民族的悲痛。

余在书的序言中曾说,促进学习不是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也不是用灿烂的知识给人类增加沉重的身心负担。如果是这样的话,几千年文化的重量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了,那么创新呢?进步呢?然而他却以青春的步伐轻快地走在路上,走遍大江南北,从莫高窟到江南小镇,从阳关到天一阁。当他旅行回来时,他已经很重了。

他说,任何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在心理上自觉不自觉地过着年龄重叠的生活。其实一个民族文化不就是这样吗?当手指缓缓拂过隋唐积累的浅浅笑容,划过宋代文人心中的伤痕,扫过元朝的辽阔疆域,伸出手迎接明清逐渐灰暗的舞台,我该如何向谁倾诉心中的悲哀?广阔的天地里到处都是华夏子孙,却没有一个能承受得住一个民族文化的沉重压力。太过复杂,经历了太多,以至于没有一个舞台能完全诠释这种半辉煌,半没落,华丽,极度灰暗的变化。这种文化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学家、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和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它,选择不同的清晰和模糊来表现和还原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是唯一能完全展现它的东西。

当你读到第一章《道观塔》的时候,你可能会咬牙切齿,痛恨王道士,也可能会抱怨一个伟大国家的博大文化被一个不知名的`小众拱手相让,如此轻描淡写。如果这些文物在一场战争中被敌人作为战利品拖走,就不会这么荒唐了。可恨的是丢的太随便,留下的只有事后痛哭抢地的懊恼和遗憾。如果你继续读下去,你的愤怒会逐渐被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和深深的无奈,仿佛你正在被一个热血青年逐渐步入人生的暮年。回顾此生经历的世界,只能感受岁月的沧桑和深深的无奈。

莫高窟洞壁上流淌着千年文化足迹。沿着这个足迹前进,也是沿着历史的脚步,从更遥远的时代向现在靠近。随着线条的粗细和色彩的浓淡,他们从南北朝走到元代,在色彩流动的激荡下汹涌澎湃,温文尔雅。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四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于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祈祝,却希望自身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通过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国名山大川之间的余先生或轻拭汗渍,或伫立思索,亦或是与一行好友欢快畅谈。

余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进行一场朝圣,去和所到之处的人文历史进行一场精神的对话。在他的眼里每个城市都是拥有生命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画线条中能找到朝代的变迁,三峡的河道中满载先人的赞咏,庐山的方寸间遍洒文人的风情。

为什么如今我们很难感受到风景中的蕴藏?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便捷,各个地方的逐渐同化,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一种敬畏和敏觉吧!每个城市都逃不掉奔忙的车流,拥挤的人群,繁华的商品市场。每个人呢!都变得浮躁,只把风景留给了相机。照片是对时空的定格,只是为了给我们日后的回忆增多一些斑驳的色彩。如果我们的旅程只是为了日后的回忆,那现在又有什么意义?今后的旅行我们不妨学习学习余先生,用心去体味一处风景的韵味,用语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风土人情,用思索与先辈进行一场精神感应。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五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来自新华文轩书店的网友: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了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六

我正好手头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传统文人形象解析

史记读书心得

中学读书心得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七

最近的闲暇时光,我细细品读了余秋雨教授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上海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与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他也带着今天上海人的某种素质: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却把心灵的门户向着世界文明洞开,敢将不久前还十分陌生的新知识吸纳进来,并自然而谈地汇入人生。有许多伟人,都是操着上海口音。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上海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19世纪,上海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的起点,这是一段不平稳的日子,之后,上海人渐渐平稳。现在的上海人大都本于个体自立的观念,不管闲事。上海文明的其他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埋伏着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要求,至少对一般文化有着景仰)。这大概表现出了上海人、上海文明的心理特征。事实上,上海文明呈现出一种无形的心理秩序,上海人非常奇特。他们洒脱又常常感到洒脱的孤独,梦想许多,也使人们陷入了真正的惶惑。他们感到了自己的陋习却不知从何改起。我究竟是谁?该做什么?他们有能力却不一定发挥得出来。真是一部怪异的上海史。

而续写上海新历史,关键在于重塑新的上海人。这与我们也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统领全局的强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与怯弱相伴随。上海人的丑陋性,大多由此伸发。失去了人生的浩大志向,智慧也就成了手上的一种私人玩物。我们缺少的是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从而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荡的勃发。我们应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应眼界远远超过闯劲,适应力远远超过开创力,要有大家风度,更要有大将风范。有鸟瞰世界的视野,更要有纵横世界的气概。不让附庸继续,不让上海失落!

仅是一篇《上海人》,便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感悟。余秋雨教授以一个个物像,表现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以及感慨。悠远的历史如一条缆索,余秋雨缓缓走来,又渐行渐远,征程漫漫,寒窗数载,终于走出了属于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八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余秋雨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而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对我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和给我了一个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

有人说余秋雨老师写的文章太苦了,尤其是《文化苦旅》。

的确,写文章绝非易事,而写一些关于文化的历史情节方面的书就只有“苦”了。 至于说《文化苦旅》是最“苦”的,大概是因为它的涉及面之广,其所涉及到的历史情节又最深、最扣人心弦:

任何一本散文集敢像它那样一开头便涉及到王圆录那样的具有重大历史背景、能在读者心灵最深处刺痛原本就很薄弱的民族自尊心的人物。胆怯之余,还因为,除了历史学家,很少有人能够将那段尘封多年的、早已无人问津的历史片段写得如此详尽而生动。

更没有哪一部散文集能有它那样大的涉及面。因为很少有散文家,或其他文学大师会象余秋雨老师那样仅靠两条腿去拜访祖国的名山大川,去丈量历史的每一寸土地。

正因为余秋雨老师靠自己的腿走了那么多的路,所以他的文章读起来总不会让人感到很轻松。

却有一种想读而又不能轻易去读的感觉。

也正因为余秋雨老师靠自己的腿走了那么多的路,所以读他的文章总会感到一种长途跋涉的“苦与累”。

但如果没有这种“苦与累”的感觉,读者就不会因到达而喜悦;就不会因半途折返而失望;就不会因前途渺茫而惆怅;就不会因寻访半天却徒劳无获而郁闷;就不会好似身临其境地随文章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或喜或悲。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都可以象秋雨这样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这样冷静而痛苦地揭露,历史留给我们的大多都是疼痛和伤疤,即使有时光这样的良药,也难以痊愈。有些人可以把时光当成忘忧草,有些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们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涩,而这份苦涩还会一代一代地遗传。

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他反省整个民族的文化。他从“中华王朝的背影”中,评论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一个文化盛败的因由。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向往着沿着他的足迹,避开舒适并且平庸的生活,走向文化探索的精神圣殿。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篇九

这本书对我来说真的很难读。《文化苦旅》到《文化苦旅》,悠悠黄沙始于外地人的脚步,从20xx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到20xx年后一个不平凡时代的乌江船,这是一段名副其实的苦旅,涵盖太多,承受太多。它让一颗难以承受的心,用无声的泪水,回答了历史上太多的委屈、痛苦和无奈。

本来散文真的能写出历史的分量。余虞丘老师的文采当然好,辞藻优美,文笔工整流畅;但最吸引我的是那张穿透文字背后历史迷雾的图。越是平凡简单,越是动人。王道士看了看外国学者,拿着装满敦煌文物的大车后座。天一阁门口齐膝深的水,阁底的枣石,牌楼下尼姑里羞涩的年轻女教师,踩着前牌楼雕刻的布鞋,送走孩子挥动小手绢,两个小护士举着紫绸伞为腊梅花瓣。画面定格在一个人物身上,停顿了一下,跳到另一个场景,然后,一个停顿,一个停顿,一个停顿,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历史就会有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甚至连屈辱的部分都会宣泄出来。

第一次看《山居笔记》的时候,对这本书感觉很复杂,除了感触很深之外,也厌倦了某些章节中的某些腔调。这种厌倦感主要出现在作者不时从历史代言人的角度表达自己感受的那一刻,甚至在一篇《文化苦旅》中达到顶峰。那些大而空洞的发言、呼吁、名词、慷慨的陈述,对中国文化的总结性陈述的语气,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不满和不耐烦:这是谁,敢狂妄地把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整个故事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可无聊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准确。比如文章《狼山脚下》,既揭示了上海人的辛酸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逊与不谦卑的比较,深入到单位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为什么不从小见大呢?我只是很反感《上海人》里的“造”和“召唤后代”这两个字。翻了几页后,苏杭和江南散落的小城,轻轻用吴侬的软语抹去了相反的情绪。但在詹妮弗的同时,“性格取向和地域取向”又蹦了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放下书,叹口气又看了一遍。

如此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着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不清不楚,不讲道理,那就一定要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情沉淀下来,然后才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字里都充满了深沉真挚的情感和自信,就像那句“你在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学者?”,背负着太多的压力和积蓄,以至于不得不爆发出深深的悲痛和愤慨,这个话题本身。

写作的完美虽然难,但却是一种“技巧”,可以培养,可以学习,可以提高,可以标榜,可以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文字之外的一种思想提炼,一种肯担重担、敢吃苦的力量,是《三十年的重量》不同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让我为对历史不感兴趣的读者失去敦煌文物而深感悲痛,也让我在梦里努力想象夜船的声音,河水流过的声音,让我几次跪倒在天一阁朱虹门前。

文化,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怎样的文明,都是一种凝聚的精神激励,是一种超越一切政治因素和社会习惯,真正定义一个人的本源和基础的力量。

话,因为是真的,所以会吃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