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优质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07 17:06:09 |
  • GZ才子 |
  • 7页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一

近日,单位组织全员学习在第12期《求是》杂志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通过学习交流,对《民法典》有了浅显了解。

编撰《民法典》,是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对我国立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愈发感受到了《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谓社会所需,民之所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社会来讲,《民法典》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规范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赖以依托的财产关系、交易关系,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民众来讲,多元化的生活使民众对于法治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对于非法律从业者的普通民众来说,《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回应了人民群众对于法治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是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靠,房产买卖、遗产处理、高空坠物、占道纠纷、个人信息保护、衣食住行、老人赡养、生产经营等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对《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然而,对于非法律从业者而言,民法典体系庞大、专业性极强,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加以解读,并用普通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将民法典送到基层一线,可谓是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必须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宣讲《民法典》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要让民法典成为公众随身携带的“宝典”,就要高度重视普法工作,让公众懂法;就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公众信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民法典必将不断发挥其善治意义,无愧于法典之名。然而在系列宣讲中,更应该使民众明白,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二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结出的硕果,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老百姓的生活百科全书,它的`实施关系千家万户,做好《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明法于心,守法于行。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而普法就是要帮老百姓了解熟悉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法律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全社会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只有在普法中把人民群众的法治需要真正重视起来,才能让全社会更好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进而培养起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注重宣传形式。一方面要做到线上宣传广覆盖。充分利用网站、两微一端、电子显示屏等新媒介,不断提高民法典普及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要做到线下宣传讲实效。通过张贴宣传挂图、设置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更新普法宣传栏、入户走访面对面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民法典,普及相关法律法规。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抓好具体措施。一是要通过讲解《民法典》立法背景、重要意义和重点内容,引导广大群众关注民法、学习民法、运用民法、维护民法,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思维习惯。二是紧扣重点对象。将民法典规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重要内容,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内容和单位部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三是深化宣传成效。对《民法典》进行系统梳理,突出重点和框架,供全体党员下载、查阅、自学,确保宣传效果喜闻乐见、入脑入心。

广泛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要把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重点来抓,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铺天盖地的强大声势,努力营造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为指导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尊崇民法典、敬畏民法典,自觉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把掌握和运用民法典作为履行自身职责、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必要知识、必备能力、必需本领,不断提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三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未成年学生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沿滩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送法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为沿滩龙湖实验学校1400余名师生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讲课中,检察干警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了民法典是怎样从胎儿时期一直到成年,呵护未成年各个阶段的成长,讲授了公民在不同年龄阶段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律义务。

同时,以民法典内容为基础,从高空抛物、见义勇为等社会热点事件切入,为同学们科普与其切身相关的法律知识,全方位阐述了为什么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此次法治宣讲,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民法典的魅力。讲座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告诫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决抵制、杜绝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推动全校师生建立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法治思维。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四

庚子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一经公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作为基层干部,就要蹭这个热点,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同时,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带头人和老实人,让民法典根植于心、笃于行。

以人民为中心,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因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对每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意义。作为基层干部,是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始终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干部的心就在哪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就要去想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干部就要干什么。只要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化人民群众之困,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的实干精神藏在心头、放在嘴上,干群关系就十分融洽,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干部讲,还处处夸奖干部的好,把干部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大家共同携手为小康生活齐心奋斗。

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做党纪国法的带头人。民法典第一章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作为基层干部,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人,也是跟人民群众经常打交道的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在服务人民群众领域内的法律法规知识,不仅要熟记,还要落实在行动上,时刻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在民事纠纷、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等调解化解中,要公平公正依法做好人民群众的调解员,在体现法律的公信力的同时,也是体现基层干部带头学习党纪国法、应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也是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在基层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学法普法宣法活动,基层干部更要时刻以党纪国法规范言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学法用法的典范。

以典型为榜样,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甘于奉献的老实人。身处基层就要为基层人民群众谋事干事,首先要讲奉献,奉献是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至上等甘于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甘于奉献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直播带货”的县长、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排雷英雄杜国富、奋战在脱贫攻坚付出宝贵生命的黄文秀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基层干部,在学习榜样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的同时,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有样子,就有人民群众的“口碑”,干部所做的事业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五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未成年学生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近日,三里庵街道梅山路社区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送法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为安医附小的学生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活动现场,安徽上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运用浅显易懂的法律语言,围绕青少年权利义务、限制民事行为人的界定及法律责任等,结合典型案例重点采取现场互动提问的方式对民法典相关知识、违法行为的自我防范、加强自我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真才实学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同时,她鼓励学生们多学习法律知识,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将法治精神入于心、正于身、践于行,让青春与法治同行。

现场还为老师和学生代表赠送了民法典宣传读本和学习用品宣传资料,鼓励师生自觉学习、宣传、遵守、维护民法典,培养教育中小学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不断推动校园法治建设。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和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六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结出的硕果。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是公民私权保护的基本依据,也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法治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要做民法典的组织员。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水平,从根本上处理好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领社会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模范。

要做民法典的服务员。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好人民。贯彻落实民法典就是通过解决群众的一件件小事、难事,包括医疗报销、精准脱贫、帮助孩子上学等,架好干群连心桥。身体力行,维护民法典、贯彻落实民法典。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七

时值民法典颁布两周年,为了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__年5月24日,尉氏县司法局、尉氏县法学会庄头镇工作站的普法志愿者,走上庄头镇集市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进农村活动。

在活动现场,普法志愿者通过悬挂条幅、现场解读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来往群众解读民法典亮点,针对群众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重点讲解了民法典关于农村、农民的有关规定,以及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涉农重点法律法规。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民法典书籍,防范电信诈骗、扫黑除恶、法律援助法等方面普法宣传材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余人次。

通过本次民法典宣传进乡村活动,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大餐,有效提高了周边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推动民法典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有效覆盖,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八

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全面阐述民法典涵盖内容、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等,提出要做好五个“加强”工作,切实实施好民法典,以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

进入“民法典时代”,如何让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走到群众身边、走进人民心里,如何更好地实施以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成为我们必须答好的“命题”。民法典内容繁多、涉及领域广泛,与人民权益密切相关,综合性、实践性都非常强,这对我们实施好民法典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要在讲好、用好、发展好三个方面着力下功夫,推动民法典落地落实,真正保障和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为人民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讲好民法典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是实施好民法典的基本前提。法律要发挥作用,就需要全社会认同、尊崇法律,而这离不开有力有效的宣传教育,也只有深入、彻底地讲清楚、讲明白了,专业性、综合性的法律才能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才能真正为民所懂、为民所用,真正惠及百姓。在文章中特别强调要做好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和民法典普法工作,这也为我们讲好民法典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思路方向。一方面,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民法典实施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宣讲释疑、座谈交流、社会宣传等方式扩大人民群众了解认知民法典重大意义的范围和渠道,引导人们清楚认识到,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从重要性、必要性上准确把握民法典的地位作用,进而从思想上重视加深对民法典的学习和运用。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聚焦民法点总则编和各分则编,需要重点把握好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阐释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要求,特别是要做好与民众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宣传解释工作,才能让民法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科学规范用好并落实贯穿于执法司法全过程,是实施好民法典的重要途径。民法典承载着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引导、规范社会行为的重要使命。这也意味着,既学好讲好、又用好落实好,才是民法典实施的根本要义。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法典的科学运用与贯彻落实,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领会和深入学习民法典立法精神和重要理念内容,以上率下、贯彻落实,把民法典贯穿落实到具体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全过程中去,在运用与实践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要履职尽责,将民法典立法精神和新的价值理念贯穿运用到执法司法全过程,秉持公正司法,加强民事司法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诉求,提高司法公信力。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法律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和人民调解、商事仲裁等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更针对、有效地落实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工作,通过配相关社会力量、建强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形成多元化、长效性的纠纷化解机制,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

完善发展好民法典相关立法和理论研究,是实施好民法典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所颁布实施的民法典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探索。理论研究是无止尽的,实践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法典是基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积淀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向我们走来,也必定依赖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实践和理论研究走向未来。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深入分析研讨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短板漏洞,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民法典实施的配套法律制度,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发展,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实际,进一步加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探讨民事领域的焦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智慧锦囊和理论支撑。

从颁布到落实,民法典的实施工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但,只要我们认真学好、彻底讲好、规范用好、科学发展好,就一定能这部“人民法典”真正服务于民、惠及于民,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九

党课,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必修内容,也是开展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向农村党员讲党课,单靠念理论文章、读政策文件,内容“深奥”“晦涩”,不易被接受;若换种方式,讲授党课带点“土味”,用更接地气,更贴近实际、贴近农村日常生活的话语来传达,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农村党员教育工作也将登上新台阶。

少些官方语言,让“土味”党课通俗易懂。

很多农村党员都是留在家中的老一辈,知识文化水平有限,若上党课完全按照书面材料“照本宣科”,当中的很多专业词汇文化水平高的人可能都需品读多次才能理解,农村党员自然更难明白。这个时候,就需要授课者将“官方语”转化为“大白话”“口头语”,换个让普通百姓都能明白的说法进行解读,才更容易被农村党员所接受。在党课学习过程中,要改变“上传下达”的机械授课模式,讲课不一定要在会场,还可以在“田间地头”、在“院坝门前”,与农村党员们进行现场交流,同他们谈认识、提意见、聊感受,用不一样的“土味”方式让农村党员接受更多、收获更多。

多些真实案例,让“土味”党课深入人心。

《民法典》中的哪条哪款是如何评判,这样的方式,定然会让在场党员们听得聚精会神,内容也更加让人入脑入心,宣讲效果自然大大提升。

注重因材施教,让“土味”党课学能所用。

为农村党员上党课,若为他们讲机关党建、讲城市治理之类与他们生产生活不相关的内容,他们不会感兴趣也听不明白。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针对农村党员,要讲好党课,不仅讲课方式要“土”,讲授内容也要“土”,这个“土”,是接地气,是农村党员能学有所用。可以多为他们讲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讲讲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典型经验、讲讲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所在。总之,农村群众盼望什么、农村党员想学什么,就为他们讲什么,让农村“党课”真正成为农村党员提升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增收、奔向小康的重要阵地。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从战国时期的《法经》到唐朝的《永徽律疏》,我们不难看出古人对于法的不断改革和完善。20x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颁布和实施备受关注。

这部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从提出到亮相,从立法机关到法律部门,从专家学者到社会公众的各阶层,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人民意愿。从我们在母亲腹中到呱呱坠地,从我们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至耄耋身故,民法典保护我们的个人民事权利不受侵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民法典保护人权,是个人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它维护每个人的民事权利,甚至是胎儿。民法典中规定,胎儿享有继承财产,接受赠与的权利,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胎儿只是生命的初始阶段,依然享有权益保护,体现的是法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法律的公正公平。人权并不只限于公民,还有如白纸的胎儿,是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更是为人权加成,充分捍卫人权。

近年来,未成年人遭受性侵事件引发社会热议。青少年是社会的根基,国家的栋梁,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是如此沉重和痛惜。稚嫩的花朵需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维护。然而,很多受害者的监护人却因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而沉默,受害者也往往因年少无知或不具备民事能力而无法在有限时效里提出诉讼。多少童稚的心灵留下一生的创伤,或许心理崩溃,或许就此绝望。社会也在呼吁,受害者需要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民法典作出新变化,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与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三年内可起诉。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每一个受害人的声音都应该被听到且得到回应,每一个人的民事权利都应该得到保护。无论民事活动或社会治理,民法典都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依法处理。我们的美好生活有了坚实的后盾,必然会越来越幸福。

民法典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撑,维护社会和谐发展。高空抛物致人伤残的侵权责任谁担负?熊孩子巨额打赏网络主播,钱财能否追回?夫妻吵架冲动离婚该如何挽回?ai换脸技术是否侵害他人肖像权?这些近年来引发社会关注和争议的话题有了法律依据——民法典对此一一作出了回应。高空抛物人应负起主要责任;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可以依法追回熊孩子打赏的钱财;离婚冷静期给家庭美好留有余地;ai恶意改造他人肖像侵权。民法典顺应新时代社会的潮流,为人民解决民生事,增进人民福祉,是新时代的人民法典,是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强劲的动力。社会不断变化,民法典恰恰为其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说“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正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民法典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身处大变革的新时代,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社会动态,了解国家大事,学习法治建设,让民法典守护我们的成长,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一

5月29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

作为党员干部要通过主动学好民法典,宣传好民法典,解读好民法典,更好地推动民法典的实施。

要立足于“民”,要与民法典中“人民至上”的思想同频共振。《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知民心者,为民而行。民法典的诞生,体现的是为民立法典,向民心而行。党员干部学习民法典要感悟“典”中的为民之心。只有与“典”中的为民之心产生同频共振,才能融入其中,才能真正学在其中。其实,学习民法典的过程,也是激励为民情怀的过程。民法典作为一部系统的法典,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人的权利书写,是我国目前最长的、拥有法律条文最多的法律。可以说是集民法之大成。在学习中,党员干部更要思考,在为民的实践中是否也能形成像民法典那样为民的系统做法和可借鉴、可推广的为民经验;是否也有要让为民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勇气。在学中有此思考后,更加积极地去践行,在践行中更加深悟民法典。

要创新于“法”,不断创造与时俱进的宣传、学习之法。比如在民法典诞生过程中,有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哪吒,喜得新‘新秘籍’”等宣传图画和动画视频,不仅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让人耳目一新。要想让群众学好民法典,就要大力宣传好民法典,让群众有兴趣、有热度。不仅要为民法典的学习造势,更要与时俱进,简单明“合作”,重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严守纪,筑牢纪律防线。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枷锁中。民法典是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镖”,更是民事行为的指挥官。作为党员干部,除了要带头学习民法典,更要做遵守和维护法纪的表率。凡人之性成于习,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需要在点滴中养成。因此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带头讲政治、守规矩,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明纪守纪于微处,做到小错提醒、警钟长鸣,时刻感到纪律的约束,真正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二

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民法典》法律知识,推动平安宜章、法治宜章建设,营造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将满两周年之际,20__年5月26日,宜章县人民检察院组织普法小组前往岩泉镇周家湾村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活动。

“当你遇到以下情况时,表明自身权益已经受到了侵害”“受到侵害了不要慌,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活动现场,该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廖金昌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向群众讲解民法典的渊源和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并且结合所办案例解释群众较关心的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为群众上了一趟生动的普法课。参会群众表示,听了这堂普法课后,弄懂了很多与自身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知道了如果权益受到了侵害应该如何去维权。

会后,普法队员还与村干部一道入户走访宣传,面对面倾听群众在法治方面的诉求并当场答疑解惑。当天,普法队员共走访村民50余户,发放《民法典》宣传手册等普法资料200余份。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舟子一声吼,龙舟江里游,粽子飘清香,民众齐欢唱!几千年的端午文化,让华夏儿女对观龙舟兴致昂然,对吃粽子情有独钟。为人民服务就像一枚粽子,只有为官者“粽”身饱满,老百姓才能“粽”情欢乐。

“粽”观民生,了解民意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作为公仆,党员干部一定要打破常规“沉下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听民声、了民意,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从而听到人们的真实想法、具体需求,再进一步地尽其所能,为老百姓出谋划策、创建契机、解决问题、争取利益,为老百姓所想,替老百姓行事,寻根溯源,从根本上帮助老百姓解决他们关心的民生问题。

“粽”衡大局,改善机制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人们观龙舟赛激情昂扬,等待发船号令更是激动万分,我们党员干部在观民生后,也要“粽”观国家大局、地方大局,根据老百姓的需求,根据国家、地方发展的需要,对应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衡量当前的政策是否符合民情,是否顺应民意,若有不合,党员干部就应坐下来,追溯矛盾根源,反思自身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改善管理机制。另外,党员干部还要将为民想、为民做的痕迹公之于众,让老百姓随时了解、监督,最终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粽”得民心,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古有欧阳修“醉能同其乐”,今有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与民同乐。全国两会的召开、民法典的适时更正和补充、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都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国家的强大。“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能得到民心,强大国家。“粽“情满怀,与民同乐,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龙舟激烈,粽子飘香,端午安康,这样欢庆的节日场面,这样浓烈的节日气氛,都要建立在国泰民安的基础之上。唯有党员干部时刻提醒自己“粽”身饱满,不断地听民声、解民意,丰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老百姓的生活才会充满欢声笑语,我们的国家才会其乐融融、富强安康!

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保护市场主体,要拿出“真心实意”的态度。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市场主体,政府要发挥关键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市场规则,保障市场公平。要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在促进就业、稳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各类市场主体当成“自家人”,一视同仁,真诚服务,让其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要关心支持企业发展,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营造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

保护市场主体,要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好制度、好政策,关键在落实。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开展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进一步激发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经济,充分发挥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作用,保护合法,严惩违法,营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保护市场主体,要拥有“真刀真枪”的劲头。企业是发展的主体,一切好的政策、大的支持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各类市场主体要充分珍惜党和国家的支持,努力在产业转型、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做大做强做优民族品牌。要拓宽国际视野,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企业家要涵养家国情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坚信,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

有各类市场主体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翻越不了的高山!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四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这部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和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标志着我国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_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从中我们看到,立法,是民智的汇聚,也是对民意的回应。可以说,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正是民法典草案最大的亮点之一。除此之外,民法典突出保护人民的概念,保护个人隐私权、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明确住宅70年产权自动续期……民法典草案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为护佑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完善的法律遵循,谋求人民利益最大化。

民法典,立足实践符合国情。民法典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法典开宗明义指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事实上,无论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还是契约精神、自愿原则、诚信观念,都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层面的转化和表达,彰显了浓厚的中国特色。

民法典,构建法治社会的利器。《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法律的法典。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__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均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原因而搁置。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保障社会基础稳定是前提,而保障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则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善治善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不断地探索,历经千辛万苦,民法典终于横空出世,这无疑为治国理政增添了信心和底气,成为治国安邦的又一利器。民法本质上为“人”法,只有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保障人民基本的民事权利,才能够调动人民参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国家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繁荣富强。所以说,民法典不仅秉承着“大同”的执政精神,还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兴奋剂”和“催进剂”。

为民立法,强国图志。民法典不仅是强国之法,也是富民之法。随着民法典的出台,必将会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势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在新时代迎来新曙光。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心得体会作文【篇5】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五

征文,就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有关的文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篇一】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作为全国两会的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即将生效的《民法典》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民法典》共七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计1260条。《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后,我们耳熟能详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将废止,退出现行有效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权利保护都可以《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不仅能统一民事法律规范,消除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且可以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篇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2022年5月是我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特别是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22年5月13日,陕西纳杰律师事务所徐明东律师应铜川市信访局邀请,为市信访局全体干部作了题为“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的专题法律讲座。

徐律师围绕《民法典》的编纂历程、基本结构、重大意义等进行了介绍,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的物权、人格权、继承、侵权责任等和大家息息相关的分编。同时,结合新颁布实施的《信访工作条例》,针对信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对《民法典》的亮点进行了阐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实操。市信访局干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刻领会法治思想,自觉将《民法典》运用到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篇三】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为提升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邮储银行潜山市支行在5月“民法典宣传月”中利用厅堂主阵地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民法典》宣传活动。

该行首选让员工熟悉和了解民法典相关内容,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让每个员工对民法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利用led屏和视频电视滚动播放宣传活动标语及民法典相关知识小视频,指引客户在等待办理业务时观看,并在网点厅堂内悬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横幅,并设立民法典知识咨询台,向前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普及《民法典》相关知识回答民法典的相关问题,特别是在婚前财产等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方面提供了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推动了广大群众对法治社会的认知。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得该行员工对民法典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主要是的是提升了群众对《民法典》的了解与认识,营造了普法、学法的良好氛围。

【篇四】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为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特别是关于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重要指示精神,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根据全国“八五”普法规划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国法学会等九部门__年__月印发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要求,根据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积极组织开展了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增强我校师生法治意识,丰富校园法治文化生活。

学校在网络平台下发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罕达罕中心学校民法典宣传月致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学生家长了解民法典,参于宣传加强学习。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校师生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班主任召开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法治班会课。在课上,师生们共同分享搜集的民法典资料,观看了《一分钟教你了解民法典》宣传视频,了解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内容,特别是对总则编中的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人格权编中的侵害他人隐私权行为、属于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等条文,做了重点讨论,大家学习热情高涨,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法治观念。

学校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向广大师生及家长推送了“典”亮生活,伴你同行《民法典》知识,加大了民法典的学习宣传的力度。重点推送了《民法典》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为营造宣传氛围,增强学习效果,学校利用电子屏宣传标语:“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典亮生活,伴你同行”等,积极营造学习法典、运用法典、崇尚法典的浓厚氛围。

总之,学校通过系列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民法典学习热潮,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加深了大家对《民法典》的认识,努力让师生们走进、了解、运用民法典,为打造平安、和谐、文明、法治的校园环境创建了有力保障。

【篇五】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为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学法、尊法、用法、守法意识,5月23日,十里铺司法所联合铁路西安机务段共同开展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邀请了林麓律师事务所潘国栋律师作专题讲座。

潘律师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对民法典的合同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讲座以案释法,依法论事,内容丰富,阐释精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民法典是我国当代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事关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与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参加讲座的青年干部职工表示,通过讲座增强了法律观念和法治思维,提高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今后要加强学习、宣传民法典,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做学法用法守法的模范。

【篇六】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充分认清当前开展平安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社区治安形势的严峻性,把宣传月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努力营造法治氛围,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治安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强综治基层基础,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为社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老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整治。我社区将文峰南路1号1——4幢作为整治重点,针对其人防、物防、技防跟不上,治安防范存在薄弱环节,可防性案件时有发生,对辖区的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社区研究方案,全面加强人防、物防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在人防方面:

1、配齐配强巡逻队伍和人员。根据小区的实际,突出巡逻重点,加强巡逻,对重点部位(比如车辆停放点等)增加巡逻次数。

2、充分调动平安中心户长的积极主动性,增强综治基层力量。其次,在技防方面,实行技防到户。最后,针对出租户多的情况,社区将配合民警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入户登记和管理。

二、重点人员监控。

我社区按照街道综治办安排,在两会期间深入排查摸底不稳定因素,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上交矛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密切监控重点人员的动向,确保无一人上访。

特别是针对当前经济偏紧引发的辖区无业人员剧增,不稳定隐患增多等实际,社区联合辖区派出所共同召集治安会议,讨论目前的治安形势与对策。会上,社区民警衡德干对社区第一季度治安案件的发案情况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指出了治案形势较严峻;社区书记传达了街道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并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各楼栋长分别谈了几个具体问题,包括出租房的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和一些居住用房移作他用带来的治安隐患问题。经过会议讨论,各楼栋长表示平时会多留意小区可疑人员的出入,加大巡逻力度,让犯罪分子无机可趁;社区方表示会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等途径号召居民的自我的治安安全意识,增加平安社区建设的舆论和宣传氛围,建立和谐的邻里互防互助网络,共创稳定和谐的辖区环境。

邀请社区民警为辖区未成年人和家长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讲解,通过讲解使广大未成年人和家长对侵权、侵权行为、如何运维权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向辖区商铺宣传“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商品”。

安全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我社区加强对辖区单位电线、天然气等的排查,检查情况良好,未发现重大隐患。在检查内容上,主要以场所是否经过消防审核验收、场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保持通畅、场所的装修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消防设施和器材的日常管理维护是否落实、应急照明系统是否能正常使用等为主。检查中发现主要是个别场所存在乱堆放现象,已责令当场清理到位。

通过积极宣传,弘扬了法治精神,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了公民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形成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篇七】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党和国家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终于将在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这部法典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

当前,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于民主法治、人格尊严的保护、环境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民法典》的形成,对于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回应民生的关键问题,满足新时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护人民民事权利。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社会生活规则的最大共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法治建设更加深入人心。它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彰显出丰富的时代精神;不仅开启了全民依法治国新时代,也开启了我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不仅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写满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篇八】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标志。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伴随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促进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也能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民法典是一部“新法”,对现有民事法律进行梳理、整合、完善,使之更加全面完整,更具系统性、协调性。我国有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有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以及仍在继续适用的民法通则等,单行法律数量多,内容庞杂,有的存在抵牾之处。如今,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司法实践中形成的相关司法解释,共同汇聚成了这部共1260条、10万余字的民法典。经过整理、编订之后,在划定好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7个“楼层”里,民事法律各归其位,类型清晰、秩序井然。

此前并没有单行法律作为基础的人格权,更是独立成编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定以来,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持续取得积极进展。建立健全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时期继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对现行民事单行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对于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民法典编纂充分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充分回应了“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法典反映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成果,为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法治保障——民法典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也开启了我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篇九】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各乡镇街道,县直和国家、省、市驻x各部门单位,县经济开发区,各国有企业:

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迎来颁布一周年,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国法学会决定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国家、省、市部署和要求,结合x县实际,现将我县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主题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二、宣传重点

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传民法典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宣传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深入宣传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使全社会了解熟悉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三、主要活动

(一)加强系统内民法典学习。要将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贯穿全年,每季度安排部分学法内容。将民法典学习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述法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要通过民法典专题讲座、民法典知识竞赛、民法典知识考查测试等多种形式广泛组织所属干部群众学习,并积极参加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组织的民法典有奖竞答活动,营造全员学法的良好氛围。(参加方式:关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在手机右下方子菜单“齐参与”中找到“民法典有奖竞答”进入答题页面答题)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

(二)组织开展民法典“十进”活动。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单位,要将民法典普法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深入开展民法典“十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进网络、进宗教场所、进家庭、进军营)活动,努力让每个公民走近、了解、运用民法典。(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信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水利局、县卫健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x县分局、县交通局、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审计局、县文旅局、县网信办、县民宗局、县总工会、县机关工委、县妇联、县团委、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单位)

(三)加强青少年民法典普法。加大民法典在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内容占比,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组织开展民法典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法治专题讲座、以案释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青少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县团委等部门单位)

(四)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单位把民法典学习宣传融入法治实践全过程,在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中释法说理,结合民法典实施以来的典型案例,加大宣传解读,以生动的案例、鲜活的语言,传播民法典知识,讲述民法典故事,阐释民法典精神。(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综合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交通局、县交警大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人社局、县审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审计局、县卫健局、市生态环境局x县分局等部门单位)

(五)推动民法典普法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法治镇(街)、民法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抓住换届结束后的有利时机,加大农村“人民调解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培养,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运用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法治乡村建设。(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司法局)

(六)积极打造法治宣传阵地。要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将民法典学习内容融入单位文化阵地建设,有条件的可因地制宜打造独立的民法典广场、长廊、文化墙、雕塑等法治宣传阵地,创作高质量的普法剧、普法小品、动漫、微视频、宣传片等法治文化产品。(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

四、工作要求

对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情况将纳入法治建设考核必考内容,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组织,统筹推进,确保主题宣传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一)突出思想引领。切实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民法典宣传全过程,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二)落实普法责任。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把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三)注重“热”在基层。将民法典学习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坚持“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结合“三下乡”等活动,积极搭建便于群众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载体,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形式,增强吸引力,扩大覆盖面。

【篇十】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二)加强领导,建立网络。司法局成立了法律进社区领导小组,由局长或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街道成立法律进社区工作小组,社区设立了法律进社区联络站。年初,司法局派出9名新录用司法助理员到6个街道司法所,充实基层法制宣传队伍。还在各大专院校法律挑选了一批优秀学生,在社区群众中挑选了一批有一定法律知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居民骨干,充实志愿者队伍。做到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使法律进社区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三)搞好对接,加强培训。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及区级机关的法制宣传志愿者,对口联系、分片包干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了工作联系。为提高社区干部对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认识,对我区600余名社区村干部,分批组织开展了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训。此次培训,采取各街道组织社区干部分片集中,由区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安排区“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分别前往授课,培训内容主要是与基层民主管理、农业生产、征地拆迁、劳动保障、信访上访等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一)多措并举,广泛宣传。以全民普法教育为主线,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以宣传资料、挂图,板报、标语、社区市民学校、法律图书角、法治题材的电影、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等多种法制宣传形式为载体,采用方便群众参与,易于群众理解的方式深入开展以宪法和与公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使社区群众受教育率达到85%。组织居民委员会主任、居民骨干集中学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深化“一社区一律师”活动,组织我区“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和相关部门的法律专家,深入社区,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组织开展法律案例大讲堂活动。半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类法律案例大讲堂活动432场,参加讲座的群众共约1.2万余人。

(二)针对社区人口分布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

1、在学校分布较多的社区,开展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学习,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正反面教育相结合。通过“四个一”活动,即上一堂法治教育课;看一部法治专题片;办一期法治宣传报;搞一次法治知识竞赛,使社区青少年法治意识、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率达到100%。

2、在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经常性地开展劳动保障、工资待遇、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司法救济等和农民工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为建筑企业和广大农民工送去法律政策宣传资料,解答各种疑问,宣传政策法规,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受到了企业及农民工的欢迎。外来人口受教育率达到80%。

【篇十一】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今年5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两周年,同时,今年5月也是全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为切实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近日,泗县司法局组织公证处、法援中心及各股室工作人员来到黄圩镇刘宅村,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普法宣传进乡村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发放了《民法典法律知识问答》、《公证小知识》、《新冠病毒防控与法规宣传手册》等宣传手册,向群众宣传讲解民法典中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亮点内容,同时提醒他们要遵守相关疫情防控规定,自觉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此次活动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普法宣传袋、普法宣传围裙400余个,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

此次“民法典进农村”活动是泗县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系列之一,接下来,县司法局将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进行普法宣传,为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5月是全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近日,杜集司法所联合妇联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讲活动。会议由该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严安同志主持,全体司法协理员参加培训。

会上,严安同志要求参会人员要以本次讲座为契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好民法典,用好民法典,宣传好民法典,提高人民群众对《民法典》的知晓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以上率下,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确保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要时刻以法治思维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杜集镇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法治保障,助力杜集镇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次讲座紧紧围绕民法典这一主题,对基层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启发性。接下来,全体干部将继续加强民法典学习,提高法治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合法行使权利,当好民法典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杜集镇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据悉,下一步杜集镇将把《民法典》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镇村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列入全体镇村干部会议、党支部会议学习,不断推动学习走深走实,有效确保学习成效,全力助力法治杜集建设。

【篇十二】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并将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行业深远历史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做好民法典普法宣传,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法治三门建设,深入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民事法治保障。

(二)主要目标

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是切实实施民法典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及“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任务。从7月份开始,在全县部署开展以“崇尚法典精神共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为民法典正式实施营造浓厚社会氛围。通过集中普法宣传,阐释好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以及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节点上,颁布实施一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真正使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法典精神、法治理念、法律规定能够入耳入脑入行,更好地把法典确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胜势。

崇尚法典精神共筑美好生活

(一)组织开展社会公众民法典学习教育

社会公众是民法典的受益者,也是最广泛的遵从者。要大力组织开展送法到乡村、到社区、到企业、到单位、到军营、到家庭等活动,推动民法典普法宣传社会面全覆盖,让法典精神走入千家万户。

1.组织开展好“法典进基层送法到身边”活动。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依托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民主法治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文化礼堂等场所,普遍开展一次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结合自身职能,推动民法典进宾馆、进公共交通场所、进网络等领域;运用本单位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对外媒体平台中等推送民法典宣传内容。全县广大法律工作者在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民法典宣讲,把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讲清楚,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讲明白。村(社区)法律顾问要在顾问村居至少开展一次宣讲活动,确保全县所有村(社区)全覆盖。

2.组织开展好普法志愿者送法进基层活动。组织广大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把民法典普法宣传作为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

3.组织开展好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民法典普法宣传。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抓好民法典的普法宣传。结合“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学习宣传等工作,突出宣传民法典关于民商事活动的行为规则、基本遵循及征收征用制度等内容。

(二)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民法典学习教育

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全县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把法典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把掌握和运用民法典作为履行自身职责、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必需本领,争当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1.与学习宣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领导干部民法典学习教育作为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刻理解和把握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与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把民法典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专题集中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切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3.与日常学法用法紧密结合起来。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学习民法典,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要结合周一学习夜、座谈交流会等,开展民法典系列学习。县普法办把民法典作为2020年国家机关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的重要内容。以“三门大讲堂”为载体,邀请专家为全县领导干部开办民法典释义解读讲座。

(三)组织开展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广泛开展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教育,为切实实施民法典筑牢根基。

1.教育部门要组织开展“学民法典讲民法典”活动。结合第五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开展以宪法为核心,民法典为重点的学习教育活动。

2.根据青少年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民法典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板报、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模拟法庭、辩论赛、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学习教育。

(四)创新方式增强民法典普法宣传效果

民法典普法宣传要创新形式,更要注重实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形成强大声势,为民法典实施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1.法治文化+普法。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民法典相关法治文创作品创作,积极参与全省“民法典与我”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制作一批民法典公益广告,让法典精神入脑入心。

2.互联网+普法。组织开展民法典网上知识竞赛。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极依托本单位新媒体开展民法典网络普法宣传活动。传媒中心等各类媒体平台要切实扛起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做好民法典相关内容宣传。普法办组织专业人员在农村广播等县级普法平台上开设民法典专题宣传。

3.案例解读+普法。全县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要在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做好民法典普法宣传。结合“法律十进”,开展民法典以案释法活动,以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推动民法典普法宣传走深走实见实效。

4.集中宣讲+普法。县司法局、县普法办成立民法典宣师团,邀请擅长民法领域的法律工作者,建立民法典宣讲菜单,由供需双方进行精准对接后,进机关、村居、学校、企业等进行集中宣讲,重点对县级各部门及乡镇(街道)普法工作者、村(居)普法志愿者等开展民法典集体学习培训,扩大宣传覆盖面。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把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做好本单位的学习宣传贯彻,统筹安排,抓好落实。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具体举措,紧紧围绕“崇尚法典精神共筑美好生活”这一主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深入推进民法典普法宣传,让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执法司法人员在工作中要按照民法典规定,严格规范工作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带头维护民法典权威。普法办要将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七五”普法终期总结验收的重要考评指标,并纳入“八五”普法规划。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在宣传活动中挖掘典型案例、事例、优秀人物进行宣传报到并向县普法办及时报送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信息。

【篇十三】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征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计划,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推进我社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进程,为我区、街道“率先和崛起”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南屏社区将结合“江淮普法行”活动启动,根据省、市、区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统一部署,立即行动起来,社区实际情况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综治、司法、创建任副组长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江淮普法行”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制定了“江淮普法行”活动的《实施意见》。

为使“江淮普法行”活动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社区加大活动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活动开展氛围。先后开展了各居民组长、社区干部、“江淮普法行”领导小组形式的成员会议,进行广泛动员,布置和安排各项宣传任务,要求在社区内利用电子屏幕、标语、宣传栏、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努力使活动的意义、内容、以及各类法律知识宣传到位,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该项活动,我社区共张贴各类宣传标语达10余条,电子屏幕4条,制作宣传展榜1块。从而兴起了居民学法、用法的新热潮,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七更点社区围绕“江淮普法行”活动主题开展了一些深入居民生活的活动。

做到“五结合”:

一是结合应对金融危机,突出宣传促进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

二是结合社区环境实际,突出宣传计生、社区规划、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

三是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四是结合综治宣传教育,着重组织对社区干部,青少年学生、外来打工人员、企业负责人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五是结合我社区“江淮普法行”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法治镜湖”创建活动。

1、群众学法的热情不高,总认为与自己无关,或片面的学习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款,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

2、普法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面广,短期努力效果有限,还需要长期坚持。

3、随着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普法的人员越来越显得不足,经费也越来越显得有限,直接影响了普法的成效。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为认真贯彻落实_,全面抓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____市制定民法典学习宣传方案,迅速部署,采取七项措施,落实民法典的学习宣传。

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落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制度和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开展民法典集体学习,将民法典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内容,举办民法典讲座,赠送民法典书籍,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好用好民法典。

二是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通过法治讲座、主题班会、晨读、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市直各单位、特别是承担执法、司法、守法普法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宣传,加强释法说理,丰富宣传形式,创新宣传载体,把对民法典的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司法和服务、管理过程中。

四是成立民法典普法宣讲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分领域、分层次举办民法典讲座。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举办民法典宣讲活动,普及民法典知识。

五是广泛开展民法典进村(社区)活动。组织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深入乡村、社区,采取以案释法、设立法治咨询台、法治讲座、赠送民法典读本、法治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六是集中媒体宣传优势。各类新闻媒体结合各自特点,及时推出释法说理文章,制作播出专题节目等形式。融媒体中心开设《法治____》和《____时讯》有关民法典宣传专栏。各单位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社交平台,积极运用图解、动漫、h5、短视频等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掀起社会公益宣传热潮。

七是广泛运用各类宣传阵地。充分借助法治公园和长廊、户外电子屏、宣传栏、“村村通”广播、窗口服务单位法治文化阵地等宣传载体,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了《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了贯彻实施《国民法典》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了学习好、维护好、运用好民法典的浓厚社会氛围。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七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结出的硕果,它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对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制度也好,法律法规也好,关键在于执行,只有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以身作则,模范学习、宣传、遵守、维护民法典,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法典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法典。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党员干部要带头强化宣传,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通过电视、广播、发放学习资料、开展专家讲座、进行案例解读等多种方式把民法典各条各款讲深讲透,宣传到位,培养群众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家喻户晓,让民法典走到真正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党员干部要带头维护民法典,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各级行政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党员干部要带头尊崇民法典、敬畏民法典,自觉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把掌握和运用民法典作为履行自身职责、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改革发展的必要知识、必备能力、必需本领,不断提高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在执法过程中,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意识,规范自身行为,明确活动范围和界限,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做维护民法典的模范,坚决杜绝随意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利用手中公权谋取个人私利等违法行为。

正人者先正己,律人者先律己。今后我会在工作、生活带头遵守、敬畏民法典,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敢于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在阳光下行使权力和开展工作,做遵法守法的模范标杆。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手抄报篇十八

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迎来颁布_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加强民法典宣传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民法典的学习宣传教育,根据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工作安排,将今年5月确定为“民法典宣传月”,根据《铜陵市_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民法典宣传月”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_法治思想为指导,把《民法典》作为当前和“十四五”规划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实施释法典、普法典、学法典“三大行动”,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为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主要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_法治思想,学习宣传_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二)深入宣传民法典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宣传民法典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精神追求,深入宣传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助力美好义安建设。

(三)深入宣传民法典关于民事活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阐释好民法典关于坚持主体平等、保护财产权利、便利交易流转、维护人格尊严、促进家庭和谐、追究侵权责任等基本要求。

(四)深入宣传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使全社会了解熟悉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

三、主要措施

(一)开展“三官释法典”行动。法官、检察官、警官结合本职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围绕民事诉讼中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案件,分批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旁听庭审活动,法官在庭审前后通过阐释民法典相关法条,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深刻理解民法典的本质,全面了解具体的规范、规则和制度内容。检察官结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重点围绕婚姻继承中的冷静期、侵权责任中的高空抛物、借款合同中的利息支付、禁止高利放贷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释疑解惑。警官在辖区内突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重点民事领域以案释法,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依托法院、检察院、公安微信公众号,通过推送解读文章、典型案例、解读视频等方式集中宣传民法典,生动阐释法条背后的法理,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维护民法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责任单位: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公安义安分局、区法宣办)

(二)开展“志愿者普法典”行动。组织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集中观看《民法典》学习公开课视频。有计划地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法治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社区治理、平安家庭创建等,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和单位,采取设立法治咨询台、法治讲座、赠送《民法典》读本、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法典》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妇联)

组织律师、法律顾问送法进企业,通过举办民法典讲座、

境条例》《铜陵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试行)》融合宣传,梳理民法典中与企业经营、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内容。(责任单位:区司法局、区国资委、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区法宣办)

(三)开展“学生学法典”行动。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作用,举办“成长路上,法典相伴”系列主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民法典》主题班会、《民法典》晨读、《民法典》学习感言或手抄报活动。把民法典基本精神融入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教材。组织学生参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提升青少年民法典教育实践体验,增强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团区委)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深入贯彻_关于“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当前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和“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整合部门资源,精心部署实施,加强协调指导,确保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加强跟踪督导。区法宣办将把此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今年法治宣传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督查。各单位要落实普法责任,安排专人负责民法典宣传工作,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要用好普法依法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录入系统。

(三)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效果导向,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开展主题宣传。要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级各类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民法典宣传,及时报道宣传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活动亮点和成效,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宣传相结合,重在经常,切实提高民法典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