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0-31 13:11:03    小编:LZ文人
最新阅读梁家河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通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0-31 13:11:03 |
  • LZ文人 |
  • 9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一

翻开纪实文学《梁家河》,我被总书记习近平知青岁月深深地感动着。在梁家河村民的记忆中,年轻的习近平最大的爱好莫过于看书学习:晚上和午休间隙,习近平喜欢在窑洞里看书。村民大部分是文盲,只知道他看的书很深。书是他下乡的时候带的,满满一箱。照明用的是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经常会一直点到晚上12点。

看到这里,我不禁掩卷深思。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人精力足、记忆力好,正是学习的黄金期。诚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教学一线的工作是极其忙碌繁杂的,辛苦自不必说。但无论再辛苦,也不能将学习置之脑后。

当年,习近平白天要从事大量重体力活,掏地、种玉米、割麦子、打坝子,到了晚上用习近平的话来说:不叠被子,一钻被窝就睡。他身体上的劳累度比起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更胜一筹。在那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坚持学习的习惯让他受益良多,“有文化,比农村人思想进步、想得深刻”的习近平很快在众多知青中脱颖而出,终于冲破意识形态的桎梏推荐到了清华大学,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学无止境,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青年人坚持的目标,更应该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努力的方向。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看完全书,我仿佛来到了黄土高原,来到的习近平主席工作生活了七年的梁家河。从“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和“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部分中,我感受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前的痛苦与磨难、奋斗与拼搏、智慧与担当,更找寻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之所在、使命之所往。教好书,育好人,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在自己的育人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二

梁家河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这个小村庄并不出名,但是却孕育出了一个伟大的中国农民科学家——袁隆平。梁家河在袁隆平的努力下成为了全球水稻之乡,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参观学习。最近,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梁家河的书籍,对这个村庄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梁家河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村庄。在书中,我看到梁家河的农民们勤劳的身影:清晨天未亮,他们就早早醒来,开始干活;白天他们辛勤劳作,耕种土地;晚上,他们也不怕劳累,仍旧要照顾家庭,做好晚饭。这种勤劳朴实的品质是梁家河人的基因,也是袁隆平从小养成的习惯。正是因为这份勤劳,袁隆平才能够在困难中坚持,不断探索科研路径,最终走上了科学研究的巅峰。这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勤劳是成功的关键。

其次,梁家河的人们团结和谐。书中描写的梁家河给我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村庄里的人们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当一个人有困难时,整个村庄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团结和谐的氛围给村庄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也成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力量来源。正是因为这份团结,梁家河的人们才能够凝聚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了世界农业史上的一次又一次突破。这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只有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够做到更多。

再次,梁家河具有自主创新的精神。袁隆平带领梁家河人民取得的一项项科研成果,正是自主创新的结果。他们在改进耕种技术、育种技术等方面下了大力气,不断进行实验和探索,最终发展出了“三北”地区适用的抗逆水稻品种。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也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梁家河村民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自主创新的精神,他们不畏艰辛、不惧困难,敢于追求新的科研方向,进一步发展了水稻和农业领域。这让我深受启发,要勇敢创新,不断追求进步。

最后,读完这本书,我对梁家河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作为全球水稻之乡,梁家河的未来将进一步壮大和发展。袁隆平在书中提到了村庄近年来的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等。我相信,梁家河村庄一定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不断完善村庄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梁家河的发展也将会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让更多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总而言之,阅读梁家河的书籍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发。我从中学到了勤奋、团结和创新的重要性,也对梁家河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同时,这本书也让我对农村的美丽和伟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梁家河,为农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三

“好学才能上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的确,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从书中汲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

梁家河的七年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经历了各种艰难环境,但在窑洞里他从不放松读书学习,看书的涉猎面也很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学会适应环境,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心态,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用知识丰富自己。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四

星期五这天一直哗哗的下着雨,我坐在窗户边用一个上午仔细的阅读着纪实文学《梁家河》。书的封面醒目的印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读全书,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当年在梁家河的窑洞里,十来岁的习近平点着自制的煤油灯读书、修身,汲取精神力量。对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我尤其对这段话有很深的感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人自小就受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看到这里,我合上书不禁在想,我们基层干部还没有治国和平天下的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今时代,知识总量成倍增长,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旦放松了学习,就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主动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自己身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要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努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学习掌握那些与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此外,还要多学习了解一些哲学、历史、文学以及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握新鲜事物,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具体到我所在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当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有很多,在时事政策学习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和党史国史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业务知识方面要认真开展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运用推广、学习掌握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等等;在岗位技能方面要提高公文写作、媒体应对、应急管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协作意识,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说到底,作为年轻的我们这一代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业务和岗位知识的培训,都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工作水平,珍惜舞台,感恩时代,紧盯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推动养老保险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的,读书相当于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旅游,走进文字的世界,体会书中人的心路历程,品味书中的一切。

项目部前几天发了《梁家河》这本书,怀着好奇与敬畏的心情认真读了这本书,总书记说过,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青年人,《梁家河》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坚定理想信念,扎根群众,服务群众。

另外还学到了习总书记很多优秀的精神。习总书记酷爱读书,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经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看、放羊时看、白天抽空看、夜晚在窑洞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看;习总书记不怕吃苦,露天厕所,夏天有蚊蝇,冬天寒风刺骨。贫瘠的土壤,干旱的气候,落后的老镢头、没有弹性的木扁担,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习总书记依然做好长期留在梁家河的打算;习总书记奋勇当前,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粮食生产不足。当时延安地区的人民锅里没粮,口袋没钱,生活穷困。习近平当选大队支部书记后,开始计划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为打消老乡顾虑,他耐心做思想工作,主动干重活儿。

在梁家河习总书记是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的。习总书记的经历教导我们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要努力,才会有收获。习近平不仅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而且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人生而平等,对智障残疾人尤其要关心爱护和帮助,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敢于挑战从未有过的事,即使有人对总书记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正是各种不赞同的声音下,总书记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带领群众在山沟里打河坝,做坝田。

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抱怨,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

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受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想得多,干得少,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常常会感到迷茫,产生困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情绪,放下抱怨,怀着一颗攻坚克难的决心并且脚踏实地地去努力。经验是实干出来的,任何一件没有做过的事都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困难,不干永远不知道怎么干。只有持之以恒,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只有不断思考,踏实肯干,通过亲身经历不断历练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才能干出成绩。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七

梁家河,这是一个座落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很起眼的陕北小村庄,却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陕北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是伟大的延安精神产生地,梁家河就成长在这片红色革命圣地上。在延安精神光茫的照耀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梁家河,这是一个能找到初心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每名共产党人都把寻求人民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党的宗旨,共产党人的初心。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1969年从北京来到这里当知青做农民,那一年他才16岁,而这一干,他就在这个小村庄当了七年的中国农民。这就是青年习近平,一颗红心永向党,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习近平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今天,我们的总书记带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继续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宗旨,朝着新时代的新征程奋勇前行。让生长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这一代人深受启迪,受益匪浅。

梁家河,这是一个见证艰苦奋斗的地方。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八个红色大字依然在知青窑洞的外墙上醒目所在,窑洞旁边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就是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所建的。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总书记带领群众开荒山,挖水窑,建沼气,办铁铺,筑淤坝……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同群众苦干实干的革命精神,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人民情怀。

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梁家河,这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建设进步的光辉史。细读《梁家河》,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真正理解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实意义,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的伟大风范。这就是习近平,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质,为民的情怀在梁家河的山山峁茆历练了他七年难忘的知青岁月。七年的农民生活,人生的大课堂,造就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

梁家河,陕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曾经是筑满着美好梦想的地方,如今是沧桑巨变梦想成真的地方。

今天,我们在人民领袖,军队统帅,党的核心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正朝着新时代的新征程而奋进!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光荣而艰巨。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八

总书记从当年一位十五岁的北京知青到如今的党的总书记,他的信念从未改变。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如今面临着同总书记当年一样的困惑,迷茫,彷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要向总书记学习,在成长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一个坚定的人生信念,用信念为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指引方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享受之外,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总书记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我们还没有平天下的能力,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书记看书的涉猎面就很宽,就连美术书他都会认真鉴赏。所以,我们也要努力认真的去学跨专业的知识。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总书记都敢去弥补大自然的不足,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二、参赞天地之化育

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而在梁家河,总书记敢于挑战从未有过的事,即使有人对总书记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沼气过不了秦岭”,有的表示怀疑:“挖那么个坑,填上粪,就能着火?不可能!”有的人断言:“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正是在各种不赞同的声音下,总书记建起了第一个沼气池,在山沟里打河坝,做坝田,正是敢于攻坚克难,才能弥补天地造物的不足。

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我们就不去做,任何一件没有做过的事都存在着不同大小的困难,经验是在实干中积累出来的,不干永远不知道怎么干,在平日的工作中,如何干好工作,如何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在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优化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清楚面临的问题都可能有什么,如何去解决。

三、最难的“修行”是平等心

总书记还叫小伙伴们的小名,石春阳发言,刚念了开头:“尊敬的主席——”习近平马上打断他的话,说:“碎娃,你咋也这么称呼我呢!”王宪平说:“那时候咱们年纪都小,不过,我当年要知道你现在能当这么大的官,就不敢和你摔跤了!”总书记哈哈大笑,说:“你看你这是啥话嘛!”总书记并没有因为发小还是村民就高高在上,在总书记的心理,曾经梁家河的村民和他的关系从来没有改变过。

《梁家河》党员阅读心得体会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九

今天,有幸捧读《梁家河》一书。《梁家河》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生活,再现了总书记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这启示着我们,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必须放在心上、抓在手中,无论多难都要干好、干在群众心坎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带领群众克服困难的干事劲头也感染着我。我们有些同志在工作中遇到点困难,就畏首畏尾,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只想着如何推脱责任。原因就是缺乏责任心,所以强化党员干部责任心,构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鱼水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梁家河》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的优秀读本,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创业的实践教科书。我们要认真研读此书,切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和攻坚克难的意志。

阅读梁家河心得体会篇十

《梁家河》是陕西人民出版社用陕北方言出版的一本纪实文学,主要写的是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及梁家河1969年以来的发展史。出生在山西的我对陕北方言有种特别的亲切感,这种感觉冥冥之中将我带到梁家河,看着习近平同志是如何从迷茫彷徨的农村插队小青年成为带领梁家河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后生。

拿到《梁家河》,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同志说的这句话: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带着习近平同志为什么会来到梁家河,这个地方又有什么大学问的疑问打开这本书,细细品读完发现,梁家河不仅仅是习近平同志思想得到升华和净化的地方,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书中习近平同志带着法宝团结观扎根农村、扎根群众,带领村民沟口打坝、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办铁业社、设代销点、开缝纫社、磨坊、种菜园、打甜水井、办扫盲班等,离开梁家河后依然关注它的发展,为村民通电、修小学、修桥等,正因为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些事情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把它做好。在进行农民化实践的同时,习近平同志也不忘读书、修身。

他把劳动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读书,从字典到名著,从古代到近现代,从本国到他国,他几乎读完了那个时代所有的文学书籍,正因为这样,他看问题才会比别人多样化、深度化、全面化,才有了现在的脱口而出。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____的这个特殊的平台上,更应该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团结观,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扎根__;同时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知识面,提高文学和理论素养,不断学习各种办公软件,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做全面发展的__人,与__携手并进,让我因__而自豪,__因我而骄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