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名族团结心得(大全14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0-25 16:40:10    小编:XY字客
新疆名族团结大全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2023年新疆名族团结心得(大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0-25 16:40:10 |
  • XY字客 |
  • 8页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一

新疆是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地区之一,这片无垠的土地上生活着多个不同民族的人,通过长期的相处和融合,他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交融的文化。在此,我将分享我在新疆工作生活的体验和对民族团结的一些心得。

第二段: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在新疆,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对待这些文化差异需要理解和尊重。例如,在回族人的节日——开斋节,我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尊重他们的饮食礼仪和宗教习惯。我觉得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是产生良好民族团结的前提。

第三段:相互交流和学习

在新疆生活,让我深刻感受到新疆各个民族之间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通行的语言——维吾尔语。在这里,我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并与不同民族的人们交流,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我认为相互交流和学习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第四段:参与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

在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民族都会举行一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例如“和谐家园”活动,各民族文化交流演出等。我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与当地民众一起感受、分享多元文化,以此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共同发展。

第五段:发挥个人积极作用

在我看来,促进民族团结不仅是政府和社会团体的责任,也是每个人负有的责任。作为个人,我们需要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民族团结的发展。例如,我会通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表现,影响身边的人关注和支持民族团结;也会在微信和朋友圈中分享有关民族团结的文章和故事,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结尾段:结语

在新疆工作和生活,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之间在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和共同进步中,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动。我相信,只有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合作和互相借鉴,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把握机会,以自己的行动推动民族团结的长远发展。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二

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新疆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地方。几千年来,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片土地上曾经有着天山古道的繁荣和丝绸之路的贸易,还有着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交融。但是,近年来,新疆的发展也备受争议。人们越来越关注此地的民族和谐与和平发展。在新疆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这也是我想要分享的几点心得。

第二段:战国时期的“匈奴”族和“横盘”族

公元前336年,秦始皇派徐福领兵征西。“匈奴”人听说秦始皇要入太行山,就率领三千游牧民族的部落,与徐福作战。战事过程中,出现了食烟雾,升起火焰,徐福部队被吓得望风而逃,败北的徐福逃回了秦国,向秦始皇谎报说:“没能找到仙药,太行山那边的异族太强,只好退兵了。”“横盘”族听到此事后,向徐福承认自己原来是食盐帮助秦始皇奠定天下基础。于是他们与秦朝结盟,之后两族和平共处,至今两族还互送新娘的民俗在民间流传。

第三段:民国时期博尔济吉特·蒙哥

博尔济吉特.蒙哥,出生于1917年新疆莎车盆地,为所属蒙古族昭乌达绿洲社区人,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在民族问题方面有重要贡献。他作为中国著名少数民族政治活动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族共同发展。出任新疆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因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卓著的政治成就,被誉为“新疆民族团结的楷模”。

第四段:新疆地区的“访惠聚”

新疆地区通过“访惠聚”政策,积极解决少数民族群体的实际困难,同时也面对一些失实的谣言与质疑。然而,这一方案的实施有效增加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各族间的相互了解和融合。访惠聚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语言,实现民族和谐发展是其核心。这种发展模式,为新疆的民族团结走向健康、积极的方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结语

作为新疆自治区这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民族团结是长期以来必须面临的任务。大历史的沉淀,能看出新疆各族人民自古以来互帮互助、相互依存的崇高品质。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应该放下偏见和成见,推崇“各尽所能,共同发展”,也正是这种思想成为了新疆地区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唯有铸牢民族团结、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新疆才能凝聚各族人民共同奋进、共同发展的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飞速发展。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三

***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院校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各族学生接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完善培育模式,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发展,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线,扩大覆盖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各要素靶向聚焦,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基本国情教育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起点。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教学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视民族团结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发挥着“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功能。强化主打功能,就是要切实履行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特殊使命;彰显主场优势,就是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国情和中国梦教育;发挥主力作用,就是要有效发挥师生员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华文化教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生命线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结合等方面更加有为;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在着眼点于铸魂立格、正心立人的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及时跟进和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大学资政育人功能,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民族文化干部,助力民族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因此,应以“五个认同”为切入点,将其纳入教育教学重要内容和综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各族学生把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身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引导各族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人人充当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各族学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忠于党、砥砺前行为人民;引导各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信仰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四

有这样一种爱,它在不同的地域间传递,在不同的语言里表达,在不同的民族中融合,在相同的感情里汇聚,它就是民族团结。今天,让他们来到阿热勒提格艾日克村,走进这些故事里。

“老师,你们来了没?”在去入户的路上就接到了包联户家女儿阿依娜扎的电话。听到小女孩的声音,心里瞬间暖暖的。 上周到她们家去入户,临走时告诉她们下周来去她家住,也许当时她妈妈没听懂,等他们快走出她们家巷子时,猛回头,竟发现她妈妈在后面跑着追他们,边追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喊:“老师,下周来不来她家住?”她停住告诉她“您回去吧。她下周一定来住”,她才高兴地回去。终于到了,还没下车电话又响了“老师到了没有,他们等你吃饭”,“马上到”挂了电话,拿上给她们家带的糕点他们直奔她们家。一进家门,一股饭香味扑鼻而来,原来她妈妈做了大盘鸡,崭新的餐具,崭新的拖鞋,都是特意给他们准备的,一路的疲惫瞬间在香喷喷的饭菜和他们一家热情的招待中消失了。饭后大家一起拉家常,当他们说要教他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阿依娜扎的妈妈感慨地说“共产党好,习主席好,他们的生活才这么好”。

热汗古丽·吐尔迪是吐尔迪·肉孜家的小女孩,第一次走访入户到她家时,任凭她怎么逗她,她总是躲在爸爸身后不敢出来。

那天,家庭、教育、生活……他们针对热汗古丽·吐尔迪的家事聊了很多。 “刘老师,既然你这么喜欢热汗古丽·吐尔迪,不如认她做你的干女儿算了,”一同入户走访的同事刘瑞云开玩笑地说。

“好啊!”她说。

临走时,她抱着热汗古丽·吐尔迪亲了亲她的额头,给她留下100元,让她爸爸给她买件新衣服。

他们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时,好几个孩子跑到她跟前,有的扯着她的手、有的抱着她的腿,大声地喊着“妈妈”,她正莫名其妙时,热依曼·阿不都如苏力的爸爸走过来笑着说:“热依曼经常向周围的孩子炫耀她有一个汉族妈妈,汉族妈妈经常给她买好吃的,所以这些孩子都喜欢围着你。”突然,有种特别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淳朴的老百姓,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虽然这下沉再村里的时间在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很短暂,但他们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友情将是永恒的,同时他们要以身作则,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守护者。

一次结亲就是两家人的结缘,从此变成一个大家庭,他们要将民族团结的真情延续下去。

温宿县第二小学、温宿县幼教中心驻阿热勒镇提格艾日克村工作队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五

新疆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班级民族团结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班级民族团结是指班级中不同民族的学生通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及友好交往,互相学习和吸取长处,共同促进班级发展的一种群体关系。一个具备民族团结的班级,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因此,在新疆各级学校,班级民族团结成为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段:讲述班级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

对于班级民族团结,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我就读的学校,班级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首先,在文化活动方面,通过联欢会、文艺比赛、篮球赛等形式,班级民族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其次,在课堂学习上,班级内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合作,这些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团结与信任。在班级考试中,不同民族的学生要互相配合,互相扶持,协作应对。而这种班级民族团结的表现,也在各项统计数据中表现的卓越。

第三段:探讨班级民族团结的思路和方法

如何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民族团结环境,是实践的重点。首先,必须有教育目标,班主任需要明确表达班级民族团结的概念及目标,以令学生明白其意义。然后,班主任应该创造条件,开展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文娱活动。最后,班主任还需要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集体生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

第四段:阐述班级民族团结的深层次意义

班级民族团结不仅仅是指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还包括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尊重不同种族、民族、宗教、文化的人,这些都是班级民族团结所能带来的显著成果。通过班级民族团结,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一个以和谐相处、推动学习为主的群体。

第五段:总结班级民族团结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班级民族团结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联系性的人文价值。班级民族团结有着长期的推广价值,在新疆多民族聚集地的学校中,班级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需要充分推广和运用到其他教育机构中。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毫不掩饰地强调班级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和资金扶持上予以支持。通过这样的推广和支持,我们相信班级民族团结的精神将会得到更好地发扬光大。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六

二道桥中心校梦金娜

少数民族家庭有个汉族爸----额敏县公安局马新华一家

5月9日至10日,自治区党委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全区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144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282名模范个人。其中,来自公安机关的模范单位达4个,模范个人19名。其中,额敏县公安局马新华被评为自治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塔城地区公安机关仅有马新华一人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表彰。

马新华,女、回族、现年49岁,是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名普通的车管民警。她的家庭由四个民族组成,丈夫米吉提是个维族同志,2001年下岗,做些小生意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儿子加吾兰,2007年入伍参军,儿媳妇加依娜是哈族,在这个少数民族家庭里,还有一位汉族父亲,名叫杨吉春。

多年来,一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是一个温馨和睦的民族团结家庭。他们就是额敏县公安局马新华一家。 2004年初冬,杨吉春老人一人在外流落,马新华在下班途中遇到老人后,将浑身发抖的老人接回家,就这样,一个多民族家庭成立了。

当时,老人的精神状况很差,情绪也很不稳定。为了让老人安心住下来,马新华经常抽出时间陪老人拉家常、聊天,让老人忘掉不愉快。

时间长了,老人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每次做饭时,马新华尽量合着老人的口味,这让老人很感动,他逢人就说:“马新华是我的亲闺女。”

有一天,杨吉春老人语重心长地对马新华说:“你是好人,可我老了,不中用了,时间长了会给你们添麻烦,我想出去单过。”

听到老人的话,马新华心平气和地说:“都在一起过了这长时间了,您就是我的爸爸、孩子的爷爷,我们给您养老送终,这里永远都是您的家,您就放心吧。”见马新华真心的疼爱自己,老人又住了下来。

2005年9月30日,老人家突发高血压,马新华和丈夫顾不上劳累,迅速将老人送往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连续打了10多天的吊针,就脱离了危险。

这一病,老人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同年冬天,老人在家里不小心滑倒了,膝关节肿得很厉害。

马新华送老人去医院时,老人执意不去,并说:“我老了不中用了,一次次拖累你们,快让我死了算了。” 马新华诚恳地说:“爸,谁一辈子没有个碰碰磕磕的,这点小伤算什么?会好的,别往心里去。”说着就和丈夫将老人送到了医院。

经诊断,老人为腿骨骨折,需要马上做手术。 在去手术室的路上,老人流着泪说:“新华啊!你们对我这么好,就是自己的儿子、儿媳又能怎么样,我这一辈子真是遇上好人了。”

老人的腿伤较重,再加之上了年纪,半年下不了床,马新华为他端屎倒尿,洗头擦脸,始终让老人的房间空气清新,经常给他讲一讲外面的事情。

老人痊愈后,逢人便说:“我有这么个好闺女,这辈子知足了。”

马新华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尽已所能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2008年8月,马新华被额敏县评选为“孝老爱亲模范”。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七

实现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道重要课题,新疆是我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也尤为丰富。近年来,新疆各级政府及教育系统积极推行班级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教育让学生承认和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并传播团结友爱的理念。

第二段:初学阶段的难点

在进行班级民族团结活动的初学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的认知度较低,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存在障碍。这时,我们首先进行了普及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教育,不仅是提供众所周知的知识点,更是对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承。然后,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展示和交流,让他们亲身体会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第三段:融合与和谐的建立

逐渐地,我们的学生们在班级民族团结教育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互相了解,尊重和提倡着每一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并在日常生活中用行动表现出来。我们看到他们能够一起欢度民族节日,互相熟知、互相学习,斗志昂扬地开展了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第四段:拓宽团结空间

班级民族团结活动带动了整个学校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我们也不断地拓展团结共同体的空间,在学校开展各种民族团结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各个民族的了解与认识。我们的学生能够长期保持高度的文化认同与团结友爱,是建立在班级民族团结活动的基础上的。

第五段:结论

班级民族团结活动的开展,除了对学生思想素质提高,更是为校园文化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班级民族团结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和谐的集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相信,随着班级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入推进,新疆的民族团结将会更加牢固,在新疆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共同实现团结、互助、进步的美好愿景。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八

近年来,新疆地区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民族团结的力量。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地区,民族团结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石。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深深感受到新疆地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独特魅力,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体会。

首先,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共处与交流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在新疆地区,汉族人口占主导地位,同时还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其中。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生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团结。我曾经在一家大型超市工作,那里的员工涵盖了各个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等。我们以和谐相处和尊重为前提,彼此协作,不分民族,只注重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多民族的共事经验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民族团结所带来的力量。

其次,新疆地区的民族团结可见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疆的城市中,不论是商场、公园还是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各个民族友好相处的场景。一次我和几位朋友去参观了一座著名的清真寺,寺内的信徒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大家在宗教信仰的共同体验下,能够和平和谐地聚在一起。而在市区的公园中,我常常看到各个民族的家庭在一起游玩、野餐,展现出了深厚的家庭、社区与邻里关系。这样的场景告诉我们,新疆的民族团结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血液里。

再次,政府制定的民族团结政策在新疆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权益和照顾,鼓励他们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并保护他们的宗教信仰。在新疆地区,我看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比如,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在公共场合经常得到展示,让人们更加了解和欣赏这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政府还为民族团结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文化节、民俗展览,这些活动不仅让各个民族之间进行了良性的交流,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最后,新疆地区的民族团结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民族团结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人才互补,促进了资源共享和经济交流。新疆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农田,这些资源得到了全民族的共同开发和利用。各民族的企业家们共同努力,使得新疆地区的经济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在工作现场,我亲身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不论是工种还是技术层面,不同民族的员工中都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他们的共同合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是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新疆这一地区的多民族交流与共处、日常生活中的友好相处、政府的民族团结政策以及民族团结带来的经济优势都展示出了新疆地区在民族团结方面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社会,新疆地区的成功经验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可能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民族团结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民族团结成果,共同推动中国的民族团结事业取得更大的进展。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九

一个动人故事,唱响了天山南北,一个汉族姑娘,感动了亿万人民。我也不只一次的被这个姐姐深深感动着。

毛兰江,一个新疆维族男孩,那年18岁,正在备战高考,却被发现是尿毒症晚期,只有换肾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可是,经过医院的检查,男孩的亲人都不符合捐肾的条件,他的病情几度恶化,生命危在旦夕。

一天,23岁的汉族姑娘王艳娜,在报上得知了毛兰江的不幸遭遇,不禁为这个维族男孩担忧,她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次去医院看望男孩时,王艳娜就提过捐肾,但当时没有一个人把这事放在心上,大家都以为,连男孩亲人的肾都不符合要求,一个素不相识的汉族姑娘就更别提了。但是王艳娜却没有放弃,她瞒着自己的父母,还是到医院却做了配型检查。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个汉族姑娘和维族男孩的配型项目居然全都吻合,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因为媒体的报道,王艳娜要捐肾的事,没能瞒住家人,父母都极为震惊。她对家人说:“毛兰江这么小就面临死亡,太可怜了!如果我不捐肾,他就会死,我捐一个肾也能健康地活着,还能救人一命。”看到女儿这么坚定的表态,她的父亲默许了,但母亲却哭晕了好几回。

虽然母亲一再反对,手术还是如期进行,两人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两个小时后,王艳娜那颗健康的肾成功移植到了毛兰江的体内。而毛兰江的母亲,早已激动的泣不成声,她紧紧握着昏迷中的王艳娜的手,说:“娜娜,谢谢你!你就是我的女儿!我的汉族女儿!”

如今,他们都健康的生活着,毛兰江说他多了一个汉族姐姐,王艳娜说她多了一个维族弟弟。就这样,一颗传奇的肾脏,把两个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紧紧地连结在了一起。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十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新疆是中国境内最为多元的地区之一,汇聚着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和睦共处,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团结风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使我深感自豪的现象。我在新疆的亲身经历中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得出了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多元文化的交融(约250字)

新疆地处中亚交界,融合了中、西、南亚等多种文化因素。这里的民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独具特色,各具魅力。他们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使新疆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在新疆,我见过维吾尔族穆斯林与汉族的朋友一起庆祝春节;我见过哈萨克族的牧民与俄罗斯族的商贩共同贩卖牧羊产品。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人们通过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了解和互信,使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

第三段:政策的推动(约250字)

民族团结的氛围不是凭空形成的,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倡导与扶持。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新疆的民族团结建设,并积极推行多项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例如,政府鼓励民族团结的培训项目,使不同民族的青少年有机会相聚一堂,交流学习;建设多语种的学校,提供多种语言的教育资源,助力各民族青年的成长。这些政策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他们更容易认识到自己与其他民族的共通之处,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第四段:宗教信仰的融洽(约250字)

新疆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在这里丰富多样地共生共融。这里的信众敬畏宗教、尊重信仰,但又心怀包容与理解。我亲眼见过清真寺的穆斯林与佛教寺庙的信众在市场上友善地交流,彼此欢迎对方参观自己的宗教场所。不同宗教间的交流与尊重,使他们在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第五段:教育的力量(约250字)

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在新疆,政府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并推动构建多民族共同成长的教育体系。这里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多语言能力与多文化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同时,学校也积极组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加深对其他民族的了解与尊重。通过教育的力量,年轻一代更好地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结尾(约100字)

在新疆的亲身体验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美好。多元文化的交融、政策的推动、宗教信仰的融洽和教育的力量共同促进了新疆的民族团结建设。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新疆的民族团结感到自豪,也希望将这种声音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新疆的独特风貌。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十一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家报告和名校教学经验分享。内容有《传承名族优秀文化,弘扬名族团结教育》、《名族之花在这里盛开》、《云南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教育策略研究》、《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七彩云南民族团结教育之花永远绽放》、和校长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经验分享交流等八个主题,涉及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经验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云南经验三个模块,特别着重阐述了学校如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的效益,这些锐意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谱写了一曲曲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壮丽篇章。在云南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有26个兄弟名族共同劳动、战斗、生活在一起,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任何一位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反对民族分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把反对民族分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都要挺身而责任出,与之坚决斗争。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教育出大量的有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作为一名教师和学校的领导者,在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地思考,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结合学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落实:

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我们应该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心与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在校园里,不仅要在各班与各班之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活动,还要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使我们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在扎实肯干的同时,学会创新,做一个有深度和宽度的教育者。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十二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二)

多少年来,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针对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的活动,校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破坏民族团结的极少数人是无处藏身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用自己的包容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

新疆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自治区。新疆各族人民在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此,要不断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不利于民族团结的错误思想。并要做好民族团结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大局,是各族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不会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可能进行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的建设,也不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能稳定及更好发展的前提条件,历史的镜子告诉我们,由于民族矛盾,民族歧视所引发的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给与了我们最好的忠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友好交往成为贯穿历史的主流。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好新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工作对进一步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热爱祖国,振兴中华同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起来。

总之,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新疆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教育出大量的有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英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尚情操;学习英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学习英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学习英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拼搏精神。

民族,贯穿了整个时代,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通过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对照检查自己找差距,决心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热爱本职工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愿我校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来维护民族团结,加强“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因为天山松树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十三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基于此,县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作为我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要求以解决突出问题的创建工作成果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作风的实效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我县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华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建设、共同当家作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历史上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跨界民族由于地缘和血缘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重大工作,决定了民族和谐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引发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样,民族关系已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民族问题日益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民族问题,全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各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30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坚信,任何破坏团结、制造分裂的图谋和行径必将以失败告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反映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深刻认识,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的轨道,对全区依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自治区长治久安。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坚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实效、与时俱进的原则,使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这些原则,是多年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民族团结教育应当遵循的规律。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要讲求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学习先进典型与弘扬先进精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自治区稳定、发展的新形势,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三股势力”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强化责任,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党中央要求把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标志着自治区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迈出了重要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积极主动地履行地方立法职权,为新疆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取得的一项可喜成果。

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深刻揭批“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反动谬论,从根本上摧毁“三股势力”鼓吹的反动思想理论体系,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解放军好的主旋律,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热情。开创新疆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新疆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藏区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理直气壮地揭批“分裂分子”集团大肆歪曲历史事实、企图搞乱人们思想、模糊人们视线的险恶用心;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藏区的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藏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举一反三,准确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反分裂斗争的新形势,始终紧绷政治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切实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坚决粉碎“分裂分子”的新一轮进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确保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稳定。

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青海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人在任何时候搞分裂、搞破坏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各族人民不答应的。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坚决地同”分裂分子”集团分裂活动进行斗争,反对分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还要进一步提高讲政治、讲党性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无小事”的思想,团结一切力量,社会稳定、繁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藏区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分裂分子”集团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一贯彻、三坚持、两推进”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裂和维稳工作,使我区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夺取我区发展稳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青海做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09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各族学生接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完善培育模式,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发展,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线,扩大覆盖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各要素靶向聚焦,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基本国情教育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起点。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教学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视民族团结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发挥着“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功能。强化主打功能,就是要切实履行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特殊使命;彰显主场优势,就是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国情和中国梦教育;发挥主力作用,就是要有效发挥师生员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华文化教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生命线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结合等方面更加有为;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在着眼点于铸魂立格、正心立人的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及时跟进和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大学资政育人功能,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民族文化干部,助力民族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因此,应以“五个认同”为切入点,将其纳入教育教学重要内容和综合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要求:引导各族学生把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身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引导各族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是最基本、最深层次的认同,人人充当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引导各族学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忠于党、砥砺前行为人民;引导各族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信仰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家报告和名校教学经验分享。内容有《传承名族优秀文化,弘扬名族团结教育》、《名族之花在这里盛开》、《云南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教育策略研究》、《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七彩云南民族团结教育之花永远绽放》、和校长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经验分享交流等八个主题,涉及学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经验分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云南经验三个模块,特别着重阐述了学校如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的效益,这些锐意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几千年来,共同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谱写了一曲曲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壮丽篇章。在云南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有26个兄弟名族共同劳动、战斗、生活在一起,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的神圣职责,任何一位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反对民族分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把反对民族分裂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都要挺身而责任出,与之坚决斗争。民族团结带来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形成了建设合力,为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教育出大量的有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我们应该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心与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在校园里,不仅要在各班与各班之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活动,还要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使我们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
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我们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育观念。在扎实肯干的同时,学会创新,做一个有深度和宽度的教育者。
引导好我校的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我们不仅要爱国爱党,更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教育好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的群体学生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实施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净化校园空气和学生灵魂;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活动载体的开发与建设,以活动促交流学习、以活动促平等友好、以活动促互助互爱、以活动促团结进步,让我校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不败,为民族团结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新疆名族团结心得篇十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院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各族学生接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根基和信念之魂,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体系,完善培育模式,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发展,找准教与学的心理契合点、情感共鸣点、价值结合点,突出“中华民族一家、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线,扩大覆盖面、点线面有机结合,各要素靶向聚焦,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基本国情教育是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起点。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形势与政策课等课程教学和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谱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特点,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五个维护”的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视民族团结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在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担当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同使命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体现价值。

民族院校是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发挥着“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功能。强化主打功能,就是要切实履行传承和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特殊使命;彰显主场优势,就是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基本国情和中国梦教育;发挥主力作用,就是要有效发挥师生员工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殊作用,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华文化教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贯彻落实、民族团结生命线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结合等方面更加有为;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就是要在着眼点于铸魂立格、正心立人的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及时跟进和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大学资政育人功能,帮助民族地区培训民族文化干部,助力民族文化特色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忠于党、砥砺前行为人民;引导各族

学生

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信仰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