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竹子的散文诗(汇总1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0-19 16:46:12    小编:薇儿
最新竹子散文诗汇总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最新竹子的散文诗(汇总10篇)

  • 上传日期:2023-10-19 16:46:12 |
  • 薇儿 |
  • 9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竹子的散文诗篇一

有村庄的地方,必有几篷竹子,甚至有一片竹林。有几篷竹子,村庄就显得清雅不俗。

楚雄的乡野里,村庄边,多竹子。因为竹子笼罩着一篷翠绿、生机、清凉和湿润,竹林里傍晚又总是聚集着无数归巢的鸟,它们回到村里,不忙着飞回墙缝、墙洞、瓦沟头的窝里,而总是要在竹林里聚会一阵,总是要聚集在竹林里开开联欢晚会,唱唱歌,奏一奏乡村小夜曲,竹林就总能够每天都笼住一林子或者说一笼子的鸟雀,楚雄人就都把竹林叫做竹笼。身着高贵羽衣的画眉鸟,戴着高贵帽子的戴胜鸟,穿着华丽的锦鸡,一袭脱俗白衣的白鸽,歌声亲切美丽的布谷鸟,歌声婉转悦耳的黄鹂鸟,有时候都会在竹林边小憩。

云南基本属金沙江以南,气候近似江南,楚雄人的祖先大多数是明朝洪武年间来自于江苏。江苏人爱栽种竹子,江苏也多竹子,楚雄人也就爱栽种竹子。有人落脚聚集成村庄的地方,就必有几篷竹子。几年前,我去过江浙,江浙已经不多竹林,但是云南的村庄里里外外,都依然栽种着竹子。竹子,应该是很古典、最古典的一种花草呢。

以前的人,生活靠竹子很近,离不开竹子。就是现在,我们吃饭的筷子也还是竹子做的,每天用的餐巾纸、卫生纸也有很多是竹子做的,笔记本、作业本、各种书籍用的纸张,也都是竹木山草做的。这些竹子的产品,就都可能有一股竹子香,竹子的清雅味道。

以前,楚雄人雨季里出门,去庄稼地里干活,都戴着一顶竹篾帽、竹斗笠,旱季遮阳,也戴着一顶竹篾帽、竹斗笠,竹斗笠很凉爽。楚雄的古街米市街信义街,至今还在卖各种竹篾编织的篾帽斗笠、粪箕、筲箕、筛子、鸟笼、鱼罩、筷笼子等等,周末晚饭后,我喜欢去慢慢走走,慢慢欣赏这些古老的竹器。

那时候,几乎都穿布鞋,雨天布鞋容易吸水沾泥。家乡人喜欢在鞋底里缝绱厚厚一摞竹笋壳,竹笋壳厚实而又滤水,穿布鞋,雨季就不容易吸水,不太容易弄湿鞋子了,而且冬季又很暖脚。

我童年,外婆缝绱鞋子,还是喜欢在布鞋底子里缝上一摞竹笋壳。每年落竹笋壳的时候,外婆都喜欢到村外的竹林里拾取竹笋壳。我喜欢陪外婆,到茂密幽静的竹林里,拾取竹笋壳。我们背着一只竹篾大花篮,像捡拾一艘艘小船一样,像捡拾一页页纸张、信笺纸一样,小心的、认真的,一张张捡拾起竹笋壳,像码放书籍信笺一样,一摞摞摞起来。

楚雄的农家,生活日日离不开竹子。竹篾编织的大花篮,可以背柴草,可以背粮食,背蔬菜,背粪草,也可以背山茶花,背野菜。收割庄稼的季节,镰刀把,可能是竹子做的,挑箩,是竹篾编织的,晾晒抽打小麦蚕豆油菜的时候,连枷可能是竹竿做的,抓稻谷草麦秸的筢子,也大多是竹篾糅焐的竹筢子。撇米,洗菜用的筲箕,也是竹篾编织的。洗锅用的洗锅帚、洗锅把,也是用竹枝扎成的。放在灶房里煽火用的火扇,也是竹篾编织的。有时候煮饭,灶膛锅洞里烧的也是竹枝竹叶。挂在墙上的筷子笼,也是竹篾编织的。

小时候,雨季里,我喜欢跟着小舅,于深夜里,提着各种大大小小的竹笼子,到河流边水沟里捞鱼。每年雨季里,老河水都会涨起来,鱼儿们就喜欢顺着田间小水沟,来奔上水。那时的捕鱼笼,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有些中间细,两头大,有些中间有倒刺,鱼儿游进去了,就难以逃出来。坝塘水也很快涨起来,淹没了河流两岸、坝塘周围的稻谷田。稻谷被淹没,鱼儿们就喜欢游进稻田里,嬉戏,吃虫子,吃稻谷叶。我也曾常常与父亲一起,在月亮亮汪汪的晚上,提着竹篾编织的大鱼罩、鱼罾,背着竹篾编织的盛鱼竹箩,到河边,到坝塘边、水田里,去罩鱼罾鱼。被水淹没的稻谷田里,泼喇喇泼喇喇,一片欢快声,尽是鱼儿们开心嬉戏觅食的声音。不用多久,我们就会罩到许多条大草鱼。鱼罩的顶上是开口的,罩到了鱼,父亲就伸手下去摸鱼,我也欣喜地争着去摸,摸到了鱼,抓出来,放进背上的盛鱼竹箩里。很快,我们就背不动了,沉甸甸的,但是我们还很兴奋欣喜,不愿意罢手,不愿停止罩鱼。

楚雄有毛竹笋,很好吃。我爱吃细长脆嫩的山竹笋,特别爱吃滇南傣味的酸竹笋。滇南普洱、西双版纳、德宏州毛竹多,一山山的尽是亭亭玉立、摇曳生姿的毛竹,竹笋出土时节,也就像万箭齐发,山间似乎埋伏着千军万马。滇南聚居着喜爱水、喜爱泼水的傣族,他们爱吃酸竹笋,他们爱用粗壮的大蛮竹建盖清雅独特的竹楼。我爱竹子,爱竹楼。我爱登上傣家人的竹楼,看滇南的清雅月亮,摇曳在神秘大象的背脊上面,摇曳在婀娜的凤尾竹、柚子树和菠萝蜜树上。

竹子的散文诗篇二

(一)山珍最是嫩竹笋

每次回老家,母亲既不想荒废家里的那点水田和菜园,又怕我这儿忙不过来,孩子吃不好饭,所以总是忙忙碌碌,赶过来的时候总免不了腰酸背痛好几天。做完茶叶,种下花生,栽了些蔬菜,她知道我喜欢吃笋,看到别人上山撇笋(把小杂竹笋齐根折断,采收回来),也心痒得不行,她没有去成,深以为憾。别人回来也给了些她,她不好意思白拿,就回送了些自己买回去的时鲜蔬菜,作为交换。立夏,是我们当地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气,我借机催她过来,要不然,她在老家总有忙不完的事,而且“槽里无食猪拱猪”,老家寥落和纷争的环境也不适合她。

我喜欢吃笋,而且认为竹笋是所有野菜里面最好吃的。我们这里吃笋有两波,首先是仲春时节的大毛竹笋,其次是暮春初夏之际的小杂竹笋,我更喜欢后者。我说的杂竹不是指某种竹子的名称,而是说杂七杂八不同种类的竹子,比如水竹、紫竹、苦竹、淡竹、绿竹等,我们这里产第二波笋的多为水竹和绿竹,苦竹笋处理比较麻烦,口味也差些,很少有人吃。水竹修长柔韧,皮薄,是打簟子的好材料,它的笋味道也非常可口,新鲜、柔嫩、爽脆,带着微微的甘甜。绿竹的笋却是乌壳,粗短硬实,它的壳也容易剥去一些,它的笋像大笋一样厚实多肉。水竹笋一般成人小指粗细,我们把它从顶端撕开一道口子,把一侧的笋壳在食指上一缠一撕,撕完一边接着以同样的方式撕去余下的笋壳,它就露出了美人手指一般柔软光洁的笋体。剥出来的竹笋一般要焯一次水,然后再撕成细长的条,有的当餐就下了肚,有的就晒干留到缺菜的季节。以前在农村请客,腊肉汤煮干笋是难得的牌面菜,现在听说市场上的笋干非常贵,几十块钱一斤,我没有买过,我这里的笋干都是两个母亲或者亲戚给的。据母亲说,由于天干,找的人又多,今年的小杂竹笋很难寻得,今天中午吃的新鲜竹笋就是我大舅妈特意送来的。

撇笋是个艰苦的事,然而我们小时候喜欢。和大人一起,早早的起床,走七八里山路,过佛子岭到陈家沟或者上余家山,那里有比较集中的竹林。小杂竹不像大毛竹,无论与灌木还是乔木竞争起来,劣势还是明显的,所以我们这里很少有大面积纯粹的杂竹林,这更增加了寻笋的难度,我们常常不得不钻进荆棘丛中,东一根西一根地寻。光钻茨茅洞还不算,我最怕的是铁线虫。那是十几厘米长、蜈蚣一样多足的虫子,小指粗细,黑黑的细长躯干上均匀的分布着一圈圈金黄的环,我觉得非常恐怖,而生长竹笋的阴暗潮湿处也是他们的家园,撇笋的时候,我弄不好就抓到它们身上或者它们落到我身上,这就令我胆战心惊。实际上,这种情况我当时遇到无数次,每次我的手一碰到它们,它们就蜷缩成一团,并没有哪一次伤害我,但也许是认识不足和不良心理的原因,我至今还是很怕它们。撇笋最大的危险其实来自地况,很多竹笋长在人很难到达的悬崖峭壁或者沟坎处,这些地方竹笋粗壮鲜嫩,但地面上厚积落叶,上面湿滑,下面情况不明,有时候像踩上陷坑一样摔下去,有时候可能踩上尖尖的竹桩,那竹桩可以一直穿透鞋底,使人深受重伤。而一入竹林,人就完全看不到影,遇险别人都不容易施以援手。我们和大人一起,总不敢离得太远,时不时还要相互呼喊以确认彼此的位置。在幽深空旷的竹林和荆棘之中,一种叫“二姐睡”的鸟清脆的鸣叫与我们彼此间断的呼喊相应,更增了山林的沉静空寂,那时候我总是忐忑。装满竹笋的竹篮非常沉重,把它们从密林中弄出来也相当不容易,但为了在大人和其他伙伴面前显示自己是个男子汉,能够有所担当,我总是咬牙把它挑回家。也正因为如此,我吃自己找回来的笋,更觉得它美味无比。突然想起苏子“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的戏谑让表兄文与可喷饭的事,深觉有趣。至于吃笋的乐趣和它的文化内涵,我想我就不必再在这里掉书袋了,反正,没吃过的人是不妨一试的。

(二)捡笋叶

天久不下雨,老父亲每天眼巴巴地等着看天气预报,生恐错过,似乎他越急迫、虔诚,雨越是能来得快。前两天预报有阵雨,他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雨没下来,吹了一天莫名其妙的风,今天又阴沉着闷热了一天。楼后面他开辟的那几块地太瘠薄,而且根本不保墒,尽管他浇水浇得很勤,那些瓜秧和菜苗蔫头耷脑,还生满了虫子,一副痨病鬼模样,看来再不下雨,他们都活不长了。豌豆和蚕豆都死了,收获还不到预期的四分之一。去年全国许多地方遭灾,我们还在庆幸罗田是个风调雨顺的宝地,看来我们高兴得太早了点,风水是轮流转的。母亲总惦记着老家的茶叶和那一点土地,昨天就回去了。插秧是不可能的,这年景看起来不顺,而且也没人管理,她准备种点花生和黄豆。

吃过午饭,陪着父亲坐在凉椅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打了会儿盹,然后又上网。网速慢得出奇,弄得我心情烦闷。抓起相机,干脆出门,上后山。虽然太阳不明朗,热还是一样的,现在的春秋太短促了,夏天格外漫长,也许往后灾害性天气会更加频繁,靠天吃饭的农民们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了。前几天看到一些地方的菜农把已经成熟了的菜铲掉了,好不容易种出点东西,卖起来却不值钱,甚至连化肥农药的成本都收不回,简直不知道他们日子该怎么过下去。市场上农产品贵得让人难受,而生产者、商家和消费者都说喘不过气来,这真是个悖论。抛开大量的耕地被占用不说,我们这里现在不少的田地都抛荒,而政府每年都说农产品增收,我真不明白这“收”都是从哪里增出来的.。春末夏初,本来应该绿色弥望,生命此时应该是昂扬的,然而,干旱中的植物个个垂头丧气,路边的草似乎死不瞑目,还呆滞着恋恋不舍的绿意,仿佛一点都不明白这季节的癫狂。

踏着厚厚的落叶,穿过一个村子后面茂密的树林,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就停下来,在一片竹园里小憩。那竹子是毛竹,粗壮高大,而竹园则不大,竹子也很稀疏,他们还在努力与周边的树木争夺地盘。竹笋已经一、两丈高了,顶上还有米把长裹着箨(我们把它叫笋叶),笋叶乱七八糟落了一地,有的干枯、卷缩,已经成条。猛然记起小时候,这时节,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帮家里捡笋叶。提个竹篮,拿根长长的竹竿,去村前的竹园。我们那竹园包围了大半边村子,竹子也不值钱,早先的嫩笋都被各家挖去吃了,最后没有被人吃掉,又幸免于猪嘴的则逐渐长大。越是粗壮的笋,笋叶越好。地上可以捡到不少干枯了的,但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喜欢从那些高耸的笋尖上剥离那些将落未落的。仰着头,顺着碧绿的笋干,望向密密的竹叶外细碎的天空,随着竹竿的触动,有露滴从高高的笋梢嫩箨的尖上滴落,冰凉凉地摔在脸上,四散溅开,麻酥酥的快乐也在一个孤独小男孩的心底溅开,这是他自己发明的游戏。新露出的笋干,翠绿光洁如玉,而新脱离的笋叶,则布满细密柔软的绒毛,润泽的褐色中还依稀有着多变的花纹。

城市里的人可能不知道笋叶有什么用,在以前的农村,竹子浑身都是用材。它可以做成几乎所有的家用器具,煮饭用的焯箕、蒸笼,养蚕、晾晒粮食用的竹匾,挑土的箕,送礼用的挑篮,凉椅凉床凉席……比现在的塑料器具耐久而且环保。笋叶则可以派成细绺,用来捆扎秧把或者蔬菜;摊开压平,夹在破布中间纳成鞋底,或者直接剪成鞋垫;再不济事可以做引火柴,我甚至还用它做过几年草稿纸。派笋叶也很好玩,握住笋叶的一端,拿一根针,从距这一端约两寸的地方扎穿过去,顺着笋叶的纹理往前用力一推,笋叶就一分为二,重复这个动作,直到每片笋叶都派成半厘米宽、细长的一绺绺就行,这些笋叶就是为扯秧准备的。派笋叶很简单,但也需要时间,那时候的农村妇女常常趁闲聊的功夫做,而在我家,这样的事一般都是由我代劳。毕竟力所能及,尽管事小,我也为能帮上一点点忙而感到自豪。

以前农村生产除了犁地耙田用牛,其余都是人力人工,所以劳力多的家庭农业生产有优势。吃饭的时候家家都嫌田少地窄,干活的时候却总是缺人手,原始低级的生产方式,刺激了农村人的生育,农村人就陷入了世代的恶性循环。我们这里小麦和大米都是主食,所以一般都要种一季水稻,育秧、扯秧、插秧都是它的前期工作。秧苗是预先单独育好了的,待长到合适的高度,就可以分插了。扯秧就是把育好的秧苗从苗床上拔起来,用笋叶扎成把。扯秧常常得一整个早上,具体秧苗的用量,要看人手的多少和任务量。在我家,常常是父母两人大清早起床,带上笋叶和秧马(一种专用的小凳子,四脚固定在一块弧形的木板上),就去田里忙活,扯好了秧再回家做早饭,而太阳还没露头。插秧则常常必须请亲戚帮忙或者与别家换功夫,有时候因为人缘,也有人主动帮忙,所以中午吃饭的人就有一大桌了,这时候母亲就必须在家做饭。插秧确实壮观,父亲把扯好的秧挑到待插的水田边,站在田埂上,把那些秧苗一把把均匀的扔到田中。然后七八个人一字摆开,个个弯腰如弓,左手拿秧把,大拇指和食指快速捻秧、分秧,右手两个指头从左手撕过一小撮秧棵,飞快地钉入稀烂柔软的泥中。不一会儿,水面上就划出了一条条匀称的绿色线条,一片水田顷刻就成了一张巨大的信笺。虽然劳动艰苦,但农村人惯会苦中作乐,越是忙碌,越是人多,他们越要说笑,所以这也是田畈里最热闹的时刻。不熟悉的人看到这个场面,肯定觉得很田园很美妙,甚至要陶醉其中了,他们根本不知道,插秧的人收工回来时都伸不起腰来。插秧对于小孩子来说好玩极了,一般地,我只负责端茶送水,此外,我在水田里玩成泥人都没人理会。到大人歇憩的时候,我就去看他们弄下小腿肚子上的蚂蟥。他们多半是拿烟一烫,一个血球就滚了下来,我就折两根小树枝,把它们夹到一片完整的笋叶上,拿去与小伙伴们一起折腾。不要说蚂蟥,现在的农田中已经连蝌蚪都难得一见了。

想到这里我猛然失笑,真是恍如隔世,这些情景可能永远也不会再现了,而看到竹笋,我居然扯了这么一大闲篇。毕竟时代变了,生产和生活的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有时候我跟孩子他妈一道买菜,看到有用笋叶捆扎的蔬菜,就感到格外亲切,无论菜好不好,我都要怂恿她买一点,算是略略熨贴一下自己心底里那些日渐荒凉的岁月。无论承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真的离田园越来越远了,有些东西,只能像这竹园里零落的笋叶一样,干枯皱缩,最后悄悄地归于尘土;竹子,也被做成各式各样的器具,在人家的案头,或者角落里逐渐老朽;而竹园则依旧年复一年地更新,并静静地演绎他们的宿命。现在的农村,不知道还有没有小孩子检笋叶?或者,也有某个小男孩,在清晨的竹园里,等待一滴笋尖上冰凉的露珠,滴落在仰起的脸上。那么,这时肯定还有个人,拄一根拐杖,在某个地方会心的微笑。

竹子的散文诗篇三

忘记是哪一年了,也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夏季,因公干去了浙江中部的一个山村。浙江的夏季是多雨的,空气是潮湿的,只因多雨和潮湿,所以植被很茂密,青的山,绿的水,蓝的天,白的云。宽大舒适的伏尔加轿车行驶于弯弯曲曲的山路上,不觉得危险,反而觉得很惬意。在望不到边际的一片绿色中,白色的伏尔加轿车像似一个白点,在绿色中游弋。最终的目的地是一个叫程村的地方。

程村,位于半山腰,虽然是山村却很美丽。为数不多的人家在一片绿色的包裹中,如果不是到了跟前,很难在远处看到这个小山村。村子里的住房和浙江大部分地区的村庄一样,都是属于那种黑色小片瓦和木质结构的建筑。村子下方一条河流穿行而过,潺潺流水格外的清,清澈的可以看到水里或逆流而上、或顺水而下游荡的鱼虾。河流两边的绿色倒映在流水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种意想不到的美。

山村四周的绿色是一种叫雷竹的竹子组成的,一棵棵竹子形成了望不到边际的竹海。翠绿色的竹子成长过程是艰辛的,雨水透过层层泥土,浸润黑暗中的竹芽,雨水的滋润,竹芽在挤压中得以舒展生长。突破坚硬的石头,冲破没有尽头的黑暗,战战兢兢的过程中,战胜了孤独和恐惧,持续不断地向上生长,最终破土而出,长成了竹海中的一分子,用自己的翠绿点缀着浙江大地。

竹子的一生是艰辛的,竹子的一生是磊落的,竹子的一生是坚韧的。面对电闪雷鸣和狂风大雨,竹子却宁折不弯,用自己的坚韧,坚持到雷电、狂风、骤雨的逐渐停止。经历了电闪雷鸣和狂风大雨的洗礼,竹子不再恐惧,不再孤独和寂寞,在无限的生长空间里,成就了真正的高大挺拔的自己。

傍晚的小山村是寂静的,除了微微的山风吹过,竹林中一片沙沙的响声之外,没有鸟鸣,没有莺歌燕舞,山里人独享的寂静,莫过于此。

顺着琴声望去,那琴声来自于那间黑色小瓦木质结构的山村小屋里。想必,那是一个情感上受过伤害的小女子,用琴声诉说着自己的伤怀,倾吐着自己的爱恋,思念着自己的他,怀念着远去的曾经。琴声,源自于一双美丽且柔弱的小手,源自于一个痴情女子的柔弱的心。你懂?我不懂。彼此,尽在不言中?不!应该是尽在不懂中。郑板桥老爷爷说,难得糊涂。

竹子的散文诗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感受节日氛围。3、增进家长与幼儿的感情。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反映中秋节的环境。

2、月饼、葡萄若干;家长自带一次性筷子一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简单介绍中秋节

二、快乐游戏,团团圆圆过中秋

游戏一:我喂妈妈吃月饼

玩法:妈妈手拿月饼,站在指定位置,宝宝越过障碍快速跑到妈妈面前,用筷子夹起月饼喂给妈妈吃,最先吃到月饼者为胜。

游戏二:趣味吃葡萄

玩法:妈妈蒙住眼睛,在幼儿的带领下越过障碍走到指定地点去摘葡萄,边摘边喂幼儿吃,幼儿自己点数,共吃10粒,先喂吃完者为胜。

三、共贺中秋,活动结束

竹子的散文诗篇五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喋”。这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大师对竹子的赞美,楠竹真是上帝造出的神奇物种,形状优美,枝叶茂盛,微风吹过,受到“感动”,摇摆着婀娜的身子沙沙作响,谁知道它是在“哭”呢,还是爽朗地“笑”。零星的轻飘的小叶粘着“眼泪”,风风扬扬地撒落,像雨又像雾。“她”长得特别地快,一年就能长到十米高,接近成年“身材”,再长一年,身体就结实了,和长在四周的“大哥姐们”玩柔道,相互推挤拉扯,也不吃亏了。这种生长速度,只有热带雨林里的个别树种,从发芽开始,一年长八米能与之相提并论。有优点就会有缺点,竹子在刚出生时,只一味地快速长高,以争抢阳光雨露,不免身子特别地脆弱,加上是空心的,更加不堪一击,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多种动物都想吃她,尤其是人类也加入了其中!将竹笋当成了美味佳肴,更有甚者,熊猫吃上瘾了,非竹笋、竹子不吃。小竹子专与熊猫“斗气”,直到长成年后,也懒得吸收那么全面的营养成份,这影响到熊猫的出生率,成活率也一年比一年低。好在有人类作为旁观者,认识到事态的不妙,急于帮一把,派专业人员研究、照顾它们的繁殖生育,免得这一国宝级的精灵,整个物种走向灭绝。

人类当然聪明多了,除了吃各种含高蛋白、油脂、淀粉的品种,也兼吃纤维为主的笋子,除能使人更全面吸收营养,还有美容的效果。竹子还能加工成各种用具:如箩筐、箕、晒垫、睡垫等等,有郑板桥的词为证,概括得全面:“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每年严冬刚过,“春姑娘”乘黑夜人们躲在暖暖的被子里做美梦时,悄悄地奔越大地,大批的大小竹笋从地下的.各个角落冒出尖尖的头来,一心想目睹“春姑娘”的芳容,使得本已拥挤的地表更加混杂,就连蚂蚁窝边,蛇鼠洞口,陡峭的山崖上都有笋子的身影,这么强大的阵势“出场”,任各种动物和人类吃个够也不惧怕,明处的“牺牲”了,还有躲在暗处的树丛里、竹丛里的,粗壮的给人挑走了,还剩有瘦小的。更有甚者:笋子扯走了,从笋蔸上还能长出小枝来,还照样飞速地成长,没几天就长成小竹子了,再过几天已高过我们小朋友了,枝繁叶茂,还很“懂礼貌”,又等头又招手,跟我们“打招呼”。

笋子和人一样,土生土长,出生后会留下印记,黄土地长出的,笋衣是麻黄色,鲜亮,沙性重的灰色土地长出的,笋衣是麻灰色的,笋肉也薄些。山上的小笋都是野生的,任我们小朋友去扯,每次我们都能收获一大把回家。将笋衣剥开,剩下鲜嫩一节一节的白肉,切成不够一厘米长的小筒,放些辣椒炒吃,既爽脆又甜。而有些山区的人,将小笋撕成条状,在水里浸泡几天,再撕成细细的丝炒吃,其鲜味已失去不少了。

还有些人家屋前后也生长有很多小笋,一般是不给扯的,主人等它们长大后砍下,编成篱笆围菜地,也有一些头大尾细、节密的优质小竹,用来做钓竿。在我家附近,也有一些大竹园,竹子长得比三层楼还高,里面长的大竹笋是不给搬回家吃的,生产队要让它们长成大竹,好派上用场。竹林青绿而柔和,能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受郑板桥大师的影响,我也写了一首关于竹子的打油诗:茫茫大竹林,高眺柔又青;层层密密联,宽广似宫廷。群鸟来投宿,雷雨不用惊:风来齐梳理,嫦娥更朦胧。

竹子的散文诗篇六

活动目标:

1、知道南瓜灯是万圣节的象征物,了解南瓜灯的由来。

2、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倾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成熟的南瓜4个,电脑1台(能连接上网),画好的南瓜轮廓若干张,剪好的南瓜眼睛若干对、南瓜鼻子若干个、南瓜嘴巴若干张,水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南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

小朋友回答。

师:对了,这是一个成熟了的南瓜。别看它样子普普通通,其实呀,它可神奇了,可以做成很可爱的南瓜灯哦!

2、详细讲述南瓜灯的来历。

师:小朋友想知道南瓜灯的由来吗?

小朋友回答。

师:既然小朋友们都想知道南瓜灯的来历,老师就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吧。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你们一定要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仔细地听。

用南瓜制作南瓜灯是万圣节的一个传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爱尔兰。传说爱尔兰有一个名叫杰克的人非常非常吝啬,死了以后不能进入天堂,又因为他取笑了魔鬼,魔鬼也不让他进入地狱。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实在没办法,只能提着灯笼四处游荡。于是,杰克和南瓜灯便成了被诅咒的游魂的象征。人们为了在万圣节的前夜吓走这些游魂,便用芜菁、甜菜或马铃薯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来代表提着灯笼的杰克。爱尔兰人迁到美国后,便开始用南瓜来雕刻,因为在美国的秋天,南瓜比芜菁更充足。现在,如果在万圣节的晚上人们把南瓜灯挂在窗户上,就表明那些穿着万圣节服装的人可以来敲门捣鬼要糖果,还要说“trickortreat”。

3、幼儿分组活动,动手制作南瓜灯。

师:小朋友们知道了南瓜灯的来历了,肯定都想试试亲手做一个南瓜灯,是不是?现在老师手里有很多制作南瓜灯的材料,你可以在南瓜上画南瓜灯,可以自己动手在纸上画南瓜灯,也可以粘贴一个南瓜灯,另外,你们也可以在网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南瓜灯。

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分组活动,如果孩子人数相差太多,会影响活动进度的话,老师可以适当控制每组幼儿的人数。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巡回个别指导。

4、幼儿分享经验,教师总结评价。

师:好了,经过小朋友们的精心制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南瓜灯。下面我请小朋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作品。

幼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师: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都很认真,做出来的作品也都很棒,让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吧!

小朋友拍手鼓励自己。

活动延伸:

把小朋友们制作的南瓜灯摆放在艺术区,并且在区域活动时,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把小朋友画的真实的南瓜灯掏空,并把小蜡烛搁在里头。在光线暗的情况下点燃它们,体验南瓜灯的美妙!

竹子的散文诗篇七

一天,我们吃过晚饭,我和妈妈到公园去散步。我们来到一棵小树前,看见地下全是落叶。妈妈说:“你看,小树离开了妈妈,肯定伤心极了。”以前我听妈妈说过,秋天到了,凶狠的风婆婆就让小树叶和妈妈分开。可怜的小树叶无可奈何地撒开了妈妈的手,它们被风婆婆吹得忽上忽下。它们转着转着,有的抱住了树妈妈的脚,宁死不走;有的被风婆婆无情地吹得很远很远,永远地离开了妈妈……无情的风婆婆依旧吹动着小树叶。忽然有一阵风吹来了,我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公园。简评:读着最后一段,心突然被触动――我们要紧紧地拉住妈妈的手!

竹子的散文诗篇八

在我工作、生活的院落,有一大丛小径竹,在草坪旁、鱼塘边,每天清晨,百灵、斑鸠各种鸟儿在竹丛啁啾荡舞,又“嗖”地直飞到云际去了。

如今离开那里多年了,却仍然记忆犹新,竹鸟缠绕就是一幅美妙的《百凤归林图》,“翠竹依依慢梳条,百鸟翻飞荡竹影;取次竹丛花点红,喳喳鸣曲入林间。”竹子,它被画家提笔墨宝,绘出淡装素雅的性情,与梅兰菊于画图中装点卧室,清雅温馨。

竹子,又被写成诗句,赋予其虚怀若谷的品性。

武功山的人民把竹子记入到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中。

传说,葛玄老祖为了镇压偷懒的神龟不驮武功山,从蓬莱仙山采来一只竹笋,往岩石上一插,一会儿,竹笋变成一座几十丈高的石笋峰,将神龟的真身拴住在武功山下,这就是明月山著名的《石笋崖》的神话传说;还有《方竹的故事》说,竹是护身宝物,是命根子,被悬于堂中神龛,早晚燃香供奉;还有《神杖的故事》说,湖南香客和游客到武功山朝拜,都要取一根竹子回家,作为避邪压鬼的“神杖”,用竹子扛着香袋、食品袋,用竹子劈成类似的“响鸡杈”的竹棍。

这些民间传说故事,表现了具有生命力的竹子的一种精神,武功山的人民敬这种精神为神灵,传承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从江西省安福县城西泰山乡的文家旅游区进入南坪,通往四十八湾的路边,也有万亩竹林,那是林场的万亩毛竹示范林建设基地,这里,竹林密密匝匝,竹杆直插云霄。

同事讲过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位护林员常年守护在这里,他用了半年的时间,巡山走遍了自己管护的山场,在迷宫一样无路可寻的亭子坳竹林里,他把邻村一个迷路的妹子带出了竹林。

之后,两人一来两往,你给我带来土生的花生、红薯和蔬菜果子,我出力帮你砍柴火,终于,他们结成了幸福的一对夫妻,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

有人打趣说,妹子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给这个护林员当媳妇,那是三生有幸。

而我说,就是因为这个护林员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才赢得了妹子的芳心,才拥有了幸福的家。

护林员常年与林子为伴,他们的`生活是艰苦孤寂的,在这里,石头也能点化成神。

在这里,流传的神话传说中,就有白玉蟾道长招收道徒的故事,故事告诉我,只有不畏劳苦、不怕诱惑的人,才能勇敢地走完这弯弯绕绕的四十八道湾,四十八湾,才能敞开它的胸怀接纳他得道成神。

武功山的人民用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数字“”。

元月,有一场雪张开庞大血口,吞噬了南坪的万亩竹林,雪灾后,我叫来生产股的技术员,把他拍到的受雪伤害的南坪竹林给我看,倒伏、折断、爆裂的毛竹垒压在白皑皑的空中哭泣,这场雪,给了林场灾后毛竹恢复重建沉重的考验。

那年,春节一过,生产股的技术员们就奔赴受损的毛竹山场进行竹腔、竹蔸施肥,整整半个多月,他们早出晚归,来回荆棘丛生的杂灌羊肠小道上,不经意间,一技术员穿的一双套鞋被戳破了底,顺着破洞,血从脚板洇出来了。

到了晚上,这位技术员打来热水洗脚,伤脚泡在水里,疼痛直往他心里钻,他给伤脚敷上药。

第二天,他又奔赴雪灾毛竹山场作业了。

这都是因为有了这些竹子,给予了他们压不弯的品性。

武功山的竹子,在乡村随处可见,它被削成简陋的竹哨,村里的孩子把它当放里嘴唇上,吹出最原始的丝竹之音;武功山的竹子,走下深山,漂过江河,被做成了香檀扇、笔筒、竹雕、竹画工艺品,成了人们把玩的精饰装品,高雅端庄。

武功山的竹子,它与井冈山的竹子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在罗霄山脉的北段,一个在罗霄山脉的中段,一脉相承,战争年代,武功山的竹子与井冈山的竹子一样,被做成竹筒,装进食盐,躲过敌人的搜查,给游击队们传递食辅,被做成竹排帮游击队们过河、渡江。

在武功山,竹子已经成了一个特色的品牌、一个红色的标志。

雕刻时光的竹【2】

钟灵毓秀,轻烟笼翠。

浩渺无际的南山竹海,将时光沉淀、雕刻,将一切悄然地润泽成静谧。

童年时家乡的大片的苍翠,记忆中总是停留着那一抹玉润淡彩。

此行,于是印记下南山竹海,这个荡涤烦忧纷扰的世外桃源,找一个暂时隐逸的自我。

潇潇洒洒的嫩枝,施施然然地在广阔的空间划下温柔的曲线,犹如延伸的愿望,在生生息息中书写生命的拔节,或高或低地演绎着属于自然的传奇。

轻抚竹竿,轻叩竹节,空灵的音符跳跃在耳际,余音袅袅。

满腔柔情的青苔拥粗粝的岩石于怀,圆融了石棱的锋芒,轻捏天鹅绒的嫩叶,指缝间不经意间流淌出春天的温情。

一弯溪水在它身边低吟浅唱,欢笑中洋溢出圆润的水珠,一一在淡绿的镜中流连,深深地亲吻着眷恋的土地。

细细的分支在汇集,泼洒出最富有禅意的灵动,涤尘醒世。

如此地梦幻,缭绕、腾跃,蒸腾在我身边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讲述自然的与世无争。

幽幽竹影,融融暖阳。

嘈杂失去了踪影,留在眼中的只是绿的海洋,或浓或淡,任由清风荡起绿波。

浩浩荡荡,舒舒展展,融入其中,人是渺小的竹叶一片,否认自己的真实,投入让世人震惊的广博与浩然。

绿叶掩映中的塑像,在绿色的海中飘忽不定,让你惊叹,让你凝神。

湮没时光雕刻的这块绿玉中,时间止步,悄然地把你搁置在绿浪的一端,任你思绪飘飞。

这祖母绿珍藏在内心的最深处,那无限的拔节与成长告诉你生命的无限可能,圆融与和谐。

有人青睐西湖的灵动,有人回首峨眉的高峻。

然而,投身这片翠色浩荡之中,未能抛得此地去,一半驻足为此竹。

家乡的芦苇和南方的竹子【3】

我们老两口退休后,几乎每年冬天都到珠海过冬,因为二女儿女婿在这里安家落户、工作。

去年12月18日是个星期天,风和日丽,女儿、女婿和外孙们领我一起到珠海的凤凰山游玩爬山。

山上的崎岖小路两边到处可见翠竹林立,每一根竹子都挺拔秀美,虚心空灵。

欣赏着竹林风光,思绪索性也天马行空,从现在穿越到了顽童时期,在记忆的长河里联想起那些让我牵挂的、家乡堆齐牛录后面的湿地,和那长着一望无际的芦苇丛的芦苇荡。

记得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从扎库牛录到乌珠牛录边境、再到伊犁河边,整个都有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

幼时,我们的父辈用芦苇的茎杆烧火做饭、编席子、扎成把子盖房子;到秋季,芦苇花开,芦苇花在秋日的阳光中随风飘扬,洋洋洒洒,那美景依旧常常浮现在眼前。

1953年,10岁的我在堆齐牛录上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就把家里养的猪和邻居家的猪,和小伙伴们一起赶到牛录后面的芦苇荡去放。

家乡芦苇的长得很茂盛,它的根十分慷慨地满足了猪的胃口。

我们也不闲着,采了芦苇根放到嘴里嚼,又脆又甜水份又多,很好吃。

1957年,我在察布查尔县一中上初中时,学校后面就是一片芦苇荡。

学校组织学生们割芦苇背回来晾晒,食堂用它烧火做饭。

我们经常迎着冷风、踏着冰去割芦苇,芦苇在我们的镰刀下一排排地倒下,再扎成捆背回学校。

记忆中,悠悠的芦花依然飘舞。

芦花,丝丝缕缕,缠绵不休。

我和小伙伴们拿它当宝,手拿芦苇花,个个乐得笑靥如花。

我结婚时所用的枕芯就是用芦花做的。

那时芦苇也是建房盖屋、栅墻做篱笆的必需品。

家乡的芦苇不与树木争荣,不与花草斗艳,以瘦弱的身躯迎风接浪,以随和的个性任凭南北东西,我怜爱它霜摧雪残的凄楚,我喜爱它曼妙翩然的舞姿,我珍视它似患难与共的友人。

而从小与芦苇相伴的我,心中总是对南方的竹子多了一份向往。

新疆不长竹子。

我小时候没有见过竹子,只记得供销社商店卖的那种印竹子花的平布,打心眼里觉得好看,就扯回来做窗帘门帘,喜欢得不的了。

现在看来,路边这一片片翠绿的竹子,它的叶子和杆儿,外形上倒与新疆的芦苇十分相像。

又让我想起家乡的芦苇,虽没有竹子高大,但不乏浓密紧凑的骨架;虽没有竹子的葱郁,但能给荒原带来一片浓绿;虽没有竹子的四季常青,但却有寒冬过后的蓬勃复发。

新疆的芦苇和南方的竹子一样,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芦苇和竹子,非花非草非木,却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叶拍苍天。

芦苇和竹子,渗透了我们各民族的精神情韵,平凡,简单又朴实。

这也正是感染我们、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

我爱故乡的芦苇和南方的竹子!

竹子的散文诗篇九

秋天的身姿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秋天向我们走来。

她赶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的气候,丰收的喜悦和很多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说春天是付出的话,那么秋天就是收获。看那田野里金黄的稻谷,随着秋风,像波浪似的涌向前方。农民伯伯从夏日的炎热中走了出来,忙着丰收。田间传来他们快乐的劳动号子。

是呀,他们高兴春夏付出的汗水全部变成了沉甸甸的果实。人们习惯用“金风”来形容秋风,不错的,秋风将那大地吹得一片金色。看,那蝴蝶般飞舞的金黄的树叶;那红橙橙令人垂涎三尺的金桔;那黄灿灿的田野,不都是秋风的杰作吗?秋天也是动物们忙碌的季节。大雁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人”字形,仿佛在向我们炫耀它那轻盈的身姿。

勤劳的蚂蚁们到处在找御冬的食物,准备迎接寒冬的到来。松鼠则蹦蹦跳跳在摘松果,秋天成了他们表演的乐园。蛇和青蛙这些冬眠的动物就更更忙了,他们得找许许多多食物把自己的肚子填得满满的,储备足够的脂肪去对抗严寒。秋天的美丽,是永远也写不尽说不完的,因为她的美实在太多太多。在收获硕果的时候,你会感到喜悦;在触摸金风的时候,你会感到舒适;在漫步田野的时候,你会感到惬意。

秋天就象一个可爱的孩子,顽皮地把大地涂成各种色彩;秋天就象一位高明的画家,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秋天又象一位慈祥的母亲,带给人们严冬之前的温暖。

秋天的梧桐叶

从那第一片梧桐叶落地开始,我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我捡起这一片树叶,它穿上了金黄色的外套,轻轻地躺在我的小手上,叶脉像一条条小公路,整个身体像一个手掌,惹人喜爱。我用鼻子闻一闻,隐隐约约能闻到一丝清香。

抬头望去,高大的梧桐树上挂满了叶子,有绿色的,它们还在怀念春夏的气息;有半绿半黄的.,它们一边思念过去的温暖,一边迎接秋姑娘的到来;更多的像我手上这一片金黄色的叶子,它们用自己的热情装点秋天。

我轻轻地把手上的叶子放到梧桐树的脚下,让它回到伙伴的身边,我想把它种入我的梦里,作为这一年秋天的书签。

竹子的散文诗篇十

1美丽的竹子

我家的后院有一簇竹子,每当我走过它的身旁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去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香气,看一看它那秀丽的身影。

竹子的叶子和茎都是翠绿色的,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形状像小船,那清新的空气,令人神往。美丽的竹林,它既是一幅绿色的画,也是一首抒情的诗。

春天,竹笋们一个一个探出头来,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地长大,他们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雨后,你站在竹林中,几乎可以听见它们生长拔节的声音,多么神奇的生命啊!

夏天,烈日炎炎,像一个火炉,而竹叶越长越茂密。为大地投下一片浓荫,看着感觉好像不是那么热了。

秋天,有些竹叶渐渐枯了,片片竹叶掉落地上,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飘荡的小船,有的像演员在表演优美的舞蹈。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叶子,像一块大地毯。而竹枝上的叶子依然青翠欲滴,在瑟瑟秋风中跳舞。

冬天来了,寒风咆哮着,似乎吹一口气都会结冰。许多植物都枯萎了,可我家的竹子却不会枯萎,她依然把翠绿的生意展现给人们。看它那顽强不屈的精神,真令人佩服!难怪她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呢!

我家的竹子不仅外形美丽,更有一种令人佩服的精神。我爱我家的竹子。

2竹子的四季

四季的竹子,四种不同的美。

当春风吹绿了杨柳,当春雨唤醒了小草,当春雷震醒了大地时,竹林里遍地都是毛茸茸的春笋。它们依偎在竹子母亲的身旁,尽情的吮吸着雨露,尽情地拔节生长,一天一个新高度。这是的竹子,是朝气蓬勃的。

夏天来了,竹笋也已经长成了翠绿挺拔的竹子。炎热的盛夏,它们慷慨地为人们制造着浓荫,人们也喜欢到他们的小天地—竹林里去。人们在此处乘凉,是无比惬意的。茂密的竹叶为我们挡住阳光,自己却被晒得发烫。这是的竹子,是乐于助人的。

秋天,地上的草,田里的稻,形成一片金黄的世界。然而在竹林里,无论何时都是郁葱葱的,在这儿,你看到依旧是一片令人陶醉的绿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竹子却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人们用它造成竹筐、竹篮竹篓,有的则做成负重的扁担、筑屋的棚凉。这是的竹子,是甘于奉献的。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竹子没有青松般强壮,但却要与青松一样和风雪搏斗。被严霜覆盖,它绝不凋零。被寒风吹弯了,它绝不低头。被大雪压低了,它绝不倒下。这时的竹子,是顽强坚忍的。

我爱竹子,是因为它一直鼓舞着我,做一个它这样的人。

3竹林的四季

我出生在农村,我家屋后有一片四季都美的竹林。

春天到了,小竹笋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从地心爆出来,生怕比别人慢了一步。大点的竹子也慢慢的变绿了,这时你会发现每节竹的接头处会有一根像针的小芽。如果下雨后去观察,你会发现竹叶变得更明亮,更碧绿。而竹林旁边的桔林也不甘示弱,发出翠绿的嫩芽向竹子示威。

夏爷爷把春姑娘送走了。这时,天气也慢慢变热了。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这时最理想的就是去我家屋后的竹林,来到竹林边就会感到凉风习习,竹林前有一根竹子,从远处看好像再向我们招手,从近处看又好像一个士兵,在看守着竹林。走进竹园,茂密的竹叶就像一把参天巨伞把炎暑狠狠的挡在外面,重重叠叠的枝叶间,只漏下一些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穿行林中,只听见知了美丽的乐曲和我们小孩子愉快的笑声。

进入秋天,竹林里一片枯黄,只要你把竹子轻轻一摇就会落下满地枯叶。

到12月份的时候,冬爷爷因为关心小竹林就给它们赶做了一件厚厚的雪棉袄。我们会带火种去竹林把那些没湿的叶子点燃,大家围在一起,虽然外面很冷,但我们还是觉得很暖和。

竹林,它美。因为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还是我们孩子的乐园。

4四季的竹子

当春风吹绿了杨柳,当春雨唤醒了小草时,竹林里遍地是毛茸茸的尖尾巴——竹笋。他们依偎在竹子母亲的身旁,尽情地吮吸雨露,尽情地拔节生长,一天一个新高度。这时的.竹子,是朝气蓬勃的。

夏天来了,竹笋也已经长成了翠绿挺拔的竹子。炎热的盛夏,它们慷慨地为人们制造着浓荫,人们也喜欢到他们的小天地——竹林里去。人们在此处乘凉,是无比惬意的。茂密的竹叶为我们挡住阳光,自己却被晒得发烫。

秋天,地上的草,田里的稻,形成一片金黄的世界。然而在竹林里,无论何时都是郁郁葱葱的,在这儿,你看到的依旧是一片令人陶醉的绿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竹子却随时准备着牺牲自己,人们用它造成竹筐、竹篮、竹篓,有的则做成负重的扁担、筑屋的棚梁。这时的竹子,是甘于奉献的。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竹子没有青松般强壮,但却要与青松一样与风霜雨雪搏斗。被严霜覆盖了,它决不凋零;被寒风吹弯了,它决不低头;被大雪压低了,它决不倒下。这时的竹子,是顽强坚忍的。

四季的竹子,四种不同的品质,四种不同的美。我爱竹子,它将一直鼓舞着我,引领我一直向前。

5四季的竹林

我家屋后有一片竹林,翠绿的竹,青青的叶。别看不大,却珍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春雨滋润了竹林,春风为竹要披上了一件嫩绿的礼服,“沙啦啦”唱起了动听的歌曲,引来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他们时而捉迷藏,时而蹦跳着玩找朋友。

春要离开之际,呼唤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的衣服,它终于钻出了地面。春雨姐姐笑了,用细细的雨丝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也笑了,用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她,温暖着她。

春走了,夏姑娘就急匆匆地赶来了。经过数十天,笋芽儿终于脱下了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长成了一株稚嫩的竹子,她站在竹林中,迎风跳起优美的舞蹈。小朋友们满怀喜悦再次来到竹林里。他们蹦着跳着玩耍,唱着自编的歌谣,唱着唱着看见了鸣叫的知了,想捉知了突然闭口,这情景正如老师刚教的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转眼,过去了一个季节,竹林又迎来了金秋。它跟往常一样保持着青春本色,永不服老。寒风一起,别的树叶随风而落,竹林却一丝未损。冬天,它跟冰霜雨雪作伴,而傲然独立。

小竹林里鲜为人知的故事举不胜举。

6竹林的四季

我家房子旁有一片竹林,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笋芽儿们纷纷挣脱妈妈的怀抱,探出尖尖的小脑袋,来看看地面上有什么新奇好玩的事。

夏天,春笋都变成了粗壮结实挺拔碧绿的竹子。当我们热得满头大汗时,竹林里的竹子就对我们点点头说:“小主人快到我茂密的叶子下来凉快凉快吧!”

秋天,竹子上的叶子变黄了,一阵微风吹过,像一位位舞蹈家摇摆着自己轻盈的身体,在风中翩翩起舞。

冬天,冬姑娘撒下一片片雪花,给竹子们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好像给它们保温取暖,竹妈妈们又开始孕育起冬笋宝宝来。

竹林里一年四季,就是那么生机勃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