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都江堰熊猫谷 都江堰导游词(优秀12篇)

  • 上传日期:2023-10-12 08:22:07 |
  • 曼珠 |
  • 11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一

世界古老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中游。又称百大堰、犍尾堰、金堤等。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公元1335年正式命名为都江堰。现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首在灌县境内,包括“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和“宝瓶口” 4个主要工程和数以千计的渠道与分堰。岷江水流至玉垒山下时,被“鱼嘴”工程分成两股,南侧称外江,是岷江正流,以排泄洪水为主,兼有灌溉之利;北侧为内江,又称都江堰,长约160公里,以灌溉农田为主。其下游分汊为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渠系。

其中,走马河和柏条河的一部分尾水,在成都以南入府河后,再重返岷江正流。“鱼嘴”后面是由巨大的鹅卵石筑成的内外“金刚堤”,与“鱼嘴”连成一体,是分水工程的主要部分。“金刚堤”后是“飞沙堰”,以排洪排沙为主,使内江江水保持适当的水量。堰后即为离堆巨崖,崖下就是“宝瓶口”工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成都平原上河流走向与等高线相垂直的天然地形条件而建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都江堰灌区工程进行了彻底改造和扩展,使灌区面积由原来的14县市,17.3万多公顷农田,迅速扩大到30县市,57.3万多公顷农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分,称为“离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仍发挥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都江堰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都江堰一带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楗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楗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称都江堰,都江是哪条江呢?《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二

这是一篇关于都江堰禁毒课堂心得体会的五段式文章。

第一段:引言

作为一名学生,每个人都应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禁毒教育是培养健康向上人生态度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最近有幸参加了都江堰市举办的禁毒课堂,不仅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禁毒知识,而且使我更加珍视自己。在学习中,我深感自己的责任,下面我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

第二段:了解全面开展禁毒教育的必要性

全面开展禁毒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关系到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通过教育,使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避免吸毒。其次,全面开展禁毒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宁。最后,全面开展禁毒教育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家形象建设和国家安全。

第三段:关于毒品的认识

禁毒教育的核心是对毒品的认识。在课堂上,我们了解到,毒品是一种损害人体和精神健康的物质,它具有明显的兴奋剂、镇痛剂、催情剂、幻觉剂等作用。如果人体吸入了这些物质,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对大脑造成极大的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毒品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们不仅会破坏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带来对家庭、社会的危害,致使人的生活陷入一片困境。

第四段:如何预防禁毒

预防毒品的滥用,是禁毒教育的重点内容。我们认识到,家庭和学校是防范青少年吸毒的第一道关卡。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加强和孩子的密切沟通和交流;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尽力减少毒品的侵染。同时,青少年本人也要自觉遵守法律、规章制度,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第五段:总结

通过学习禁毒课堂,我更加明确了禁毒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毒品对人个体和社会的危害性,明确了预防毒品滥用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自己必须珍惜自己的健康,坚决抵制毒品,在生命中,保持一颗安康向上的心态。成功的人生不应该包含毒品,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禁毒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三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都江堰游览观光。今天,我有幸担任你们的导游。现在请随我一同出发。请注意:请大家进去后不要乱丢垃圾、践踏花草、随地吐痰。谢谢!

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三国时期叫“都安堰”,有名“金堤”,唐代叫“楗尾堰”,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这个名字。

现在大家请下车,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龙观。伏龙观是传说中李冰降服孽龙的地方,现在用于祭李冰,伏龙观里现有李冰石像和飞龙鼎。现在,请大家自己参观伏龙观,半个小时后在这里集合。

请大家跟我来,这边是安澜索桥,又被称做夫妻桥,是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纪毁于战火,在清代重建,现在把竹索改成了钢索,木桩改为混凝土桩。刚建桥时,它叫“珠浦桥”,宋代是改名为“评事桥”,直到清代重建时,才改名为“安澜桥”。

请大家跟我上桥,往下看,这河的河床里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离堆公园里有它们的复制品展览。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去离堆公园、药王庙、二王庙游玩,5点正大家在景区门口集合。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四

都江堰南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座古桥,也是名副其实的一处风景名胜。最近,我有幸前往都江堰南桥旅游,并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古老桥梁的独特魅力。以下将从众多游客的共同体验、南桥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古桥的独特设计以及个人收获五个方面,分享我对去都江堰南桥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众多游客的共同体验。当我走进都江堰南桥的时候,我被满目的人潮所震撼。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汇聚在这里,都为了一睹这座古老桥梁的风采。大家有的在拍照留影,有的在寻找合适的角度欣赏南桥全貌,有的还在交流互动,互相分享对南桥的感受。这样的氛围让我感到非常温馨,仿佛我们成为了一家人,共同见证着南桥的美丽。

第二段,南桥的历史文化。都江堰南桥建于公元1174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座古桥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都江堰市的象征之一。站在南桥上,可以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体验到古人智慧的卓越和工程的伟大。此外,南桥还有许多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让南桥更加神秘而有吸引力。

第三段,自然风光。都江堰南桥位于青城山脚下,周围环境幽静优美。桥上可以看到清澈的都江水流动在岸边,两岸的柳树婆娑起舞,仿佛在迎接游客的到来。在南桥旁边有一座小山丘,上面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美丽景色。站在桥头,景色如画,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第四段,古桥的独特设计。都江堰南桥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典范,它的设计工艺和建筑材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南桥长约550米,宽约10米,共有13孔拱形桥洞,桥身由青石块砌成,圆形拱券独具特色。这些古老的建筑元素使南桥在众多桥梁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优秀的水利工程之一”。

第五段,个人收获。在去都江堰南桥的旅途中,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领略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通过这次旅行,我对古建筑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感受。同时,我也体会到了旅游的乐趣和意义,旅行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和阅历。

总之,去都江堰南桥的心得体会是一次独特而美好的暑期旅行。众多游客的共同体验、南桥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古桥的独特设计以及个人收获,都使得我对都江堰南桥的印象深刻。这次旅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丰富历史文化,也让我更加热爱旅游,期待着下一次的冒险。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五

欢迎各位来到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都江堰景区。我是爱之馨旅行社派出的导游黄璐芷,大家可以叫我小黄。很高兴今天可以为大家服务!记得当代著名诗人余秋雨曾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可见都江堰在水利工程里面的地位非同一般。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我们进入都江堰景区,首先来到的是离堆公园。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公园大门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受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上联说,誉称“陆海”的天府,盖世无双,归功于李冰太守,他接过大禹的神斧仙椎,完成了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下联说,总揽蜀中名山秀水,都江堰市第一,这离堆公园就是其中增色添彩的一处。

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宝瓶口,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宝瓶口主要用于引流入渠。我想大家一定很困惑这个口子是怎么凿出来的呢?又有什么功效呢?让我们回到2250年前吧,当时只有开凿玉垒山,打通宝瓶口才能把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蜀郡太守李冰在这个问题上很苦恼。因为玉垒山是砾岩,相当坚固,在那时的秦国没有炸药,即使有铁器,硬度也有限。突然有一天,李冰看见一老农在烧石灰,他顿时来了灵感,便带上民工,先用柴火焚烧岩石,等岩石炽热变红后就浇上冰冷的岷江水,只听“噼里啪啦”的声音,岩石表层就破裂了。就这样,整整用了八年的时间,一个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的口子终于烧了出来,而被凿开的山丘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离堆公园了。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人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的进水量饱和(约700立方米/秒)后,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纳。这种稳定的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等都产生了特大效益。

大家看到的宝瓶口旁的这小山叫离堆。选择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是极其科学的。它使内江水经过一段流程后水势便于控制,水质进一步澄清,然后被迎面独立的离堆顶托江水,创造了飞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宝瓶口的瓶颈效用。保证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说,在宝瓶口位置开凿离堆,决定了整个渠首工程的布局。两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形水势,设计出这样妙绝古今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我们应该为这个水利工程感到自豪!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有点倾斜的堤坝就是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这堰修在离堆之侧,是一道低坝,堰顶距河床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内江泄洪排沙。从鱼嘴分进的内江水,被离堆一顶,自然旋流起来,每当夏秋之季水流量大于宝瓶口的可流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从飞沙堰一齐流出去。“飞沙”二字的意思就在于不仅溢洪还能排沙。

测量资料表明,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强。特大洪水时,从鱼嘴分进内江总干渠的流量可达宝瓶口流量的四倍。75%的内江水可从这里泄出。当枯水季节,水位低于飞沙堰时,它便成了一道天然节制闸,自动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灌溉。资料还表明,在飞沙堰第二次利用弯道流体力学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约15%。鱼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占5%左右了。

走过金刚堤,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鱼嘴了。鱼嘴是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部分。站在鱼嘴的坝口,看岷江迎面而来,经鱼嘴一隔分为两股,即外江和内江。鱼嘴就是分水堤的头,为什么要修在这里呢?起多大作用呢?这就要回到二王庙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两句话上了。

鱼嘴主要起分水作用。李冰修建鱼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韩家坝的稳固性和分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鱼嘴的堤坝,把岷江水一分为二,分为内江和外江。由于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内低,再加上正有一个弯道,所以鱼嘴分水后在春耕季节江水流量较小时,主流就有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首先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用水。洪水季节,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势受河床弯道的制约明显减少,再由于外江一侧江面较宽,内江—侧江面较窄,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这样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难题。这种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鱼嘴还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之—,它发源于我省松潘县境内,全长760公里,源头至此约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在弯道产生的漩流,会将下层的沙石卷到水流上层,大部分便自动被带入外江一边而不进内江。鱼嘴正处于“正面取水”“侧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从这里排走,大大减少了内江淤塞之害。

现在的鱼嘴已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在从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笼护堤。就是用川西盛产的竹子编成长长的竹笼横置坝边,里边塞满河边冲积的卵石,一笼接一笼,一层接一层,造成了坚固耐冲又不积水的堤坝。就地取材,方法简易而效果极好。

今天我们看起来,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那样的简单,甚至觉得平凡。其实正印证了—句“伟大出于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蕴涵着极大的科学性,其设计和建造所体现的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称之为最高水平的成就。

现在大家可以随意拍照留念,注意不要翻越护栏,照顾好小孩。14:30我们在旁边的安澜索桥入口处集合,继续接下来的行程。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六

都江堰南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一座横跨岷江的古桥,该桥建于明代,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依然矗立在岷江两岸,成为了都江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最近我有幸来到都江堰南桥,亲身感受了这座古桥的魅力。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看到了这座古老桥梁的独特之处,还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深感都江堰南桥是一座不可错过的景点。以下是我对这次旅行的心得体会。

首先,都江堰南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座古桥时,不禁为它的古朴和大气所吸引。桥面上采用了明代风格的大青石铺设,硕大而光滑的石块,一直延伸到对岸,仿若一条穿花径,令人向往。南桥全长三百六十八米,桥墩间的拱门造型优美,将桥面与江水连为一体。站在桥上,远眺岷江的浩淼奔流,触目所及之处尽是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座古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座时光隧道,让人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其次,都江堰南桥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之处。南桥所在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以灌溉为目的的水利工程。它以巧妙的渠系和堤坝工程,将岷江水引入都江堰灌区,解决了这个地区的水利问题。南桥则是整个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之一,桥上的拱门不仅起到了行车和行人通行的作用,更是连接了两岸的水流。这种巧妙设计的水利工程,让我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令我对传统水利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外,都江堰南桥还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来到南桥,我发现桥边旁边建有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展示了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在博物馆中,我了解到了都江堰的起源,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同时,我还得知了一些关于川剧和川菜的知识,这也是成都的特色文化之一。通过参观博物馆,我对都江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最后,都江堰南桥还是一座良好的休闲放松场所。桥上设有休息区,游客可以在桥上的长椅上休息,欣赏江水的美丽风景。桥下的河滩也是一个不错的休闲场所,可以欣赏到岷江两岸的自然美景。此外,江边还有一些小吃摊位,游客可以尝试当地的美食。在这里,我跟着一些当地人一起品尝了火锅和夫妻肺片等特色川菜,味道非常地道,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都江堰南桥,我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品味当地的美食,享受生活。

总而言之,去都江堰南桥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旅行。无论是古桥的独特之处、水利工程的卓越之处,还是展示当地文化和休闲场所的各种设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座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南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一直去探索和学习。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去都江堰南桥,继续领略它的魅力和精彩之处。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七

去都江堰游玩是其中有一次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历。这次我特地选择了前往“玉什么山”,我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座山的魅力。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面我将以五段式的结构来分享我的游玩体验。

首先,我将分享我的到达都江堰和玉什么山的行程。早晨,我一大早便从家里出发,乘坐高铁到达都江堰。一到都江堰车站,我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宜居之美。干净整洁的街道、流动的小溪让我感觉来到了一个秀美的世外桃源。随后,我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这座古老而伟大的人类智慧之作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共生的力量。之后,我乘坐公交车前往了玉什么山。沿途的风景一直都非常美丽,我不禁为这片土地的绿色而赞叹不已。

第二段,我将分享我在玉什么山中的体验。一到玉什么山,我就被一片宁静和美丽所包围。山上的空气清新,仿佛可以洗涤心灵。我头顶蓝天,脚踏翠绿,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跟着导游一起翻山越岭,欣赏着群山峻峭的美丽和流水潺潺的清凉。山上的植被非常丰富,各种奇花异草让我叹为观止。我还看到了一些珍稀的动物,比如猕猴和白头叶猴,它们活泼可爱,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观察。

第三段,我将分享我在玉什么山顶部观景的体验。在攀登了半个多小时后,我终于来到了玉什么山的顶部。站在山顶,我俯瞰着整个都江堰市,远处的山峦和水体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舒服。我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山顶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写着“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字样,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第四段,我将分享我在玉什么山中的感悟。在玉什么山中,我不仅仅是享受了大自然的美景,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发展。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独特而美丽的价值,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然的伟大之处。自然是如此独特和美妙,我们应当敬畏自然,感慨自然的伟大之处。

最后,我将分享我对于未来的期许。在玉什么山中的体验让我明白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之道,我希望未来的人类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自然的恩赐,让后代子孙继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总之,通过这次去都江堰玉什么山的旅行,我不仅仅领略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希望未来的世界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次旅行让我收获满满,我将永远铭记。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八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让我向你介绍都江堰。它建于战国时期。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几个儿子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据说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岷江的水从山口流出,流速突然下降,经常发生洪水。大约2250年前,秦赵浩棋统治时期,秦李兵父子借鉴前人的'经验,带领当地人民修建水利工程。该项目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鱼嘴、砂堰和瓶口。你看,这是鱼喙,一个建在河中央的引水大坝。它将汹涌澎湃的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部河流排放洪水,内部河流取水灌溉。沙飞堰在泄洪、排沙和调水方面发挥作用。你认为它看起来像一个瓶口吗?这里的功能是控制水的流入。因为嘴的形状像一个瓶颈,所以它被称为瓶口。通过这种方式,内江流入川西平原,通过山口灌溉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的良田远在千里之外,被称为“陆海”和“天府之国”,因为水旱灾害都依赖于人民,饥荒无人知晓,也没有几年的饥荒。四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很快,人民受益匪浅。这个项目今天还在进行。

让我们更进一步,都江堰有许多名胜古迹。龙符寺建在李堆上。这座寺庙是三重的,高耸入云,沿着山一步一步地上升。前厅展示了一座2.9米高、4.5吨重的李冰石雕,它是1974年外江大闸修建时从河床上挖掘出来的。这座石像建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皇帝灵帝早期。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形石像,非常珍贵。后厅展示了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雷宇山脚下是两个国王的庙,是古代人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在治水方面的成就而建造的。它最早建于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崇德寺。宋朝以后,李冰和他的儿子被创建为国王,并改名为二王庙。现存的建筑是在清朝重建的。这座寺庙被古树和美丽的环境所环绕。正殿和后殿有李冰和二郎的雕像。李冰的治水公式刻在寺庙的石墙上:“深挖低筑堰”,“在海湾抄近路,适时画红心”。

这里的山是绿色的,水是闪闪发光的,寺庙是古朴的,空空气是新鲜的,长长的安澜桥飞过河流,金刚堤枕躺在深水中。当你参观它的领土,目睹这个巨大的工程,了解它的引水和泄洪原理,你不能不被像李冰这样的古代人的无与伦比的魔力所折服!

今天,我把你介绍到这个地方。请停止参观,30分钟后到这里集合。也请注意安全!

你可能也会喜欢它:故宫三宝殿的导游,颐和园长廊的导游,鼓浪屿的导游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九

第一段:引入背景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市郊区,以其独特的水利工程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而这座城市的黄金招牌就是玉什么山。我最近有幸到都江堰游玩,亲身体验了玉什么山的美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对玉什么山的第一印象

当我第一次踏入玉什么山,我被它壮丽的景色所震撼了。周围的山脉陡峭,有如刀削般直插云霄,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仙境。山上布满了茂密的森林,空气清新宜人。远处的溪流发出潺潺流水的声音,仿佛在娓娓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第三段:玉什么山的独特之处

除了山脉和森林,玉什么山还有许多独特之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么山上的云海。登上山顶,我仿佛置身于漫天云海之中,宛如仙境中的神仙。云海起伏不定,时而蓝天白云,时而浓雾弥漫,犹如置身于仙境般的梦境中。还有那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我在山间漫步时,看到了许多稀有植物的踪影,它们生机勃勃,为这座山脉增添了更多生气。

第四段:玉什么山给我带来的思考

在这次旅行的过程中,玉什么山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机会。首先,它让我意识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常常陷入繁忙的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景与自然。但在这里,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令我目瞪口呆,我被它们深深地触动了。其次,登上山顶俯瞰着四周的美景,我想到了人生的壮丽与短暂。人的一生如同登山,艰辛与困难常常伴随着我们,但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每一步,最终我们也会达到顶峰,欣赏到人生的美丽和壮丽。

第五段:总结与感想

我此次去都江堰游玩,特别是到玉什么山的经历,给了我很深刻的体会与感悟。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和大自然的馈赠。在面对人生的困难时,我也会坚持往前,勇往直前,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去都江堰,亲身体验玉什么山的美丽,不仅让我放松身心,更让我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十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里的《都江堰》,他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运用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向我们详细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蕴和政治意义。文章读罢,我被余大师灵活的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随即想到了我们现今的工程、现今的社会,感触颇深。

文章在写都江堰之前先描述了一下长城,在多数人心里,长城才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文化的精髓。但余大师笔锋一转,来了句“但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人们再重修起来。而都江堰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文章中通过它与长城的这一系列对比,都江堰那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透过这鲜活灵动的都江堰,我已被李冰父子深深的感动。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李冰建造都江堰的本意,也是他的座右铭,这和我们党“领导干部要甘做人民公仆”的从政准则是相似的。

李冰原先并不懂水利,但任蜀郡守的他却领悟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自此,他以使命为学校,苦钻几载,终于总结出至今仍在水利科学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他凭着踏实的心态、务实的做法和诚实的作风率领当地百姓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造了都江堰,造福当地百姓。一座都江堰,成就了他名垂青史,也成为后来为官者的一个路标。

庞大的工程的成功是方方面面的结合,仅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不够的,还需要尊重客观实际、科学事实和实事求是。都江堰之所以持续两千多年仍在为人类服务,关键在于一直遵守“深淘滩,低作堰”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这科学结论,这结论来之不易,是李冰深入工程一线,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请教百姓得来的。正是李冰尊重事实,科学取证和不懈努力才留下这伟大的.工程。

我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的同时,也对于现在社会的某些存在现象感到痛心!时隔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比古人有了巨大的进步,那时零星的知识现在都已被总结为系统的理论指导着我们的发展。可如今的工程建设却令我们担忧,“豆腐渣”工程屡次被电视、新闻所曝光,每次付出的代价都是惨重的。为何在百年、在千年前的工程,至今仍造福人类,而号称现代化高科技的工程,却如此不堪?这让我们产生一种很无奈的感慨。这些“豆腐渣”工程进行刨根到底,还是当权者急功近利心态在作祟,为搞政绩,惘顾事实!不尊重客观事实,未经细致周到科学论证就贸然动工,不愿意做些为百姓有利但短期内又无法体现政绩的实事!现在的某些当权者就没有像前人李冰那样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在心态上没有摆正,分不清是对物质占有的欲望重要还是自己身上应有的使命更重要。

我们不能活在名与利的阴影中,一心想着追逐名与利,只会一味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及相处上的阻碍罢了,于民于国均百害而无一利!水利给人的感觉就是厚实、默默无闻、奉献。希望我们都能有出土石人透出的那种精神:“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十一

今天,让我向你介绍都江堰。它建于战国时期。这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几个儿子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据说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岷江的水从山口流出,流速突然下降,经常发生洪水。大约2250年前,秦赵浩棋统治时期,秦李兵父子借鉴前人的经验,带领当地人民修建水利工程。该项目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鱼嘴、砂堰和瓶口。你看,这是鱼喙,一个建在河中央的引水大坝。它将汹涌澎湃的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部河流排放洪水,内部河流取水灌溉。沙飞堰在泄洪、排沙和调水方面发挥作用。你认为它看起来像一个瓶口吗?这里的功能是控制水的流入。因为嘴的形状像一个瓶颈,所以它被称为瓶口。通过这种方式,内江流入川西平原,通过山口灌溉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的良田远在千里之外,被称为“陆海”和“天府之国”,因为水旱灾害都依赖于人民,饥荒无人知晓,也没有几年的饥荒。四川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很快,人民受益匪浅。这个项目今天还在进行。

让我们更进一步,都江堰有许多名胜古迹。龙符寺建在李堆上。这座寺庙是三重的,高耸入云,沿着山一步一步地上升。前厅展示了一座2。9米高、4。5吨重的李冰石雕,它是1974年外江大闸修建时从河床上挖掘出来的。这座石像建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皇帝灵帝早期。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形石像,非常珍贵。后厅展示了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

雷宇山脚下是两个国王的庙,是古代人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在治水方面的成就而建造的。它最早建于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崇德寺。宋朝以后,李冰和他的儿子被创建为国王,并改名为二王庙。现存的建筑是在清朝重建的。这座寺庙被古树和美丽的环境所环绕。正殿和后殿有李冰和二郎的雕像。李冰的治水公式刻在寺庙的石墙上:“深挖低筑堰”,“在海湾抄近路,适时画红心”。

这里的山是绿色的,水是闪闪发光的,寺庙是古朴的,空空气是新鲜的,长长的安澜桥飞过河流,金刚堤枕躺在深水中。当你参观它的领土,目睹这个巨大的工程,了解它的引水和泄洪原理,你不能不被像李冰这样的古代人的无与伦比的魔力所折服!

今天,我把你介绍到这个地方。请停止参观,30分钟后到这里集合。也请注意安全!

你可能也会喜欢它:故宫三宝殿的导游,颐和园长廊的导游,鼓浪屿的导游

游都江堰熊猫谷篇十二

岷江之水奔涌前行,它不管人淘了什么滩修了什么堰。因为前行是它数千年不变的使命。它也不会在意两岸的人感激它的滋养或是愤恨它汹涌。

河的使命是奔涌,人的使命是生存。所以人只在乎江是不是让他们生存,生存和奔涌一样,都是纯粹的。

玉垒山上不知何时有人盖起了亭台楼阁,与苍翠而极富层次感的山峦相互映衬。每一个角度都能找到可入画的景致。李冰当初修都江堰时大概没有这番好景色。

那时的都江堰应该是尘土满天,到处堆放着石头木材,满身臭汗的民工高喊着号子。水气、汗气、烟气、热气混合起来四处弥漫。人们为了纯粹的生存,甘愿下任何苦。

在离这个工程不远的地方,八百年后人们又修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浩大工程——乐山大佛。依然是为了治理水患,唐人选择了修大佛,秦人选择了修堰。唐人选择了虚幻,秦人选择了现实。

战国,那是华夏文明正源生成的时代,是纯粹为了生存,抛弃一切虚伪空想的大争之世。是充斥着诞生与灭亡的时代。那样的时代,必定诞生出那样的人。人人斗志昂扬,个个向死而生。只有奋斗与抗争,哪里容得苟安。

两千年前。两个老人。

嬴稷,暮年的秦昭襄王。李冰,秦国蜀郡守。

咸阳宫里,一个黑瘦面皮,散发无冠,一脸花白胡子的老者缓缓踱步。这张脸可以在秦国任何一处村庄的任何一间茅屋里找到。任谁也难看出他就是王,那个天下最大的王。走累了,老者索性坐在池边大石上,眯了眼,歇息起来。自己确实老了,长平折兵数十万,冤杀名将白起,邯郸两度战败,秦国已是极其空虚。如果都江堰再出了岔子,白白耗费民力财货不说,六国就会再拼死合纵一次,秦国将有亡国之危。但自己不是一向知人善用么?难说难说,老了,糊涂了!邯郸一败,自己一统六国之梦化为泡影。老天总不至于让嬴稷成了亡国之君吧。再说,都江堰真修好了,巴蜀就成为和关中齐名的大粮仓,到那时,秦国恢复国力,再战六国不是问题!

他忽然想起年轻时攀着铁索梯子登上华山,再用大石头做棋子,喊叫着与天神博弈。当时觉得,天地有什么?万物有什么?等身体好些,自己还想再爬一次。嬴稷老了么,说到底没有哩,天要寡人糊涂,可寡人偏要当个暮年明君给那司命老儿看看!

此时,在岷江边,另一个黑瘦面皮、花白虬髯的老者拄着一根永远代替了拐杖的探水铁尺,穿梭在蒸腾的热气和汗气中。有时和工匠红着脸高声争论,有时用铁尺指指点点,像是指点江山一般。

远处的山峦变得越来越渺小。

两千多年了,都江堰被一代又一代人修缮,改进。战国时代的`痕迹早已是荡然无存,留下的恐怕只有治水的思路。现在的都江堰一身肩负市民公园、旅游景点、水利工程三个责任。游客进去购买高价门票,本地人买月票进一次五角钱。本来就是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但景区要造出个景区样子,所以地方划得大大的,搞上观光车,自己修一些门楼子。对于这些东西我一向不怎么感冒,觉得俗气,但有个二王庙,供奉李冰父子,是古代留下,历史书上也有图片,不可不去。去了见到一些神像和匾额,与其他寺庙并无多大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巨大的石人,东汉的,据说是李冰父子像。原先放在河道里,相当于水位标尺。现在做了文物,移了出来。使我惊讶的是石像并不似真人形貌,而是把人雕刻得像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我本以为那是神化李冰的产物,因为是神,所以长得和人有些区别。后来到刘备陵墓看,刘备陵前的石人也是这个样子,难道这就是东汉人的审美观?再想到书上说周瑜怎么帅,孔明怎么帅,不禁错愕,觉得偶像们千万不要是这个样子。转念再一想,似乎这种雕像只在四川见过。从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看,似乎古蜀先民就有把人像雕刻得奇形怪状的习惯。是否遗留到东汉也不可知。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上天所降种种,本无吉凶之分。岷江之水自然奔流,人要生存,现实摆在那里,全看应之以治还是应之以乱。上天不公,祸福往往无常,上天又大公,应之以治则灾祸成福,应之以乱则福反成灾祸。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高岸可为谷,深谷可为陵。

咸阳宫中夕阳下的背影,和岷江边暑气中穿梭的背影,两千年来一直矗立在那里,没有散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