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乡的日记(大全9篇)

  • 上传日期:2023-10-03 20:25:07 |
  • 书香墨 |
  • 10页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家乡的日记篇一

家乡的四季差别挺大,但各有各的风格。

――题记

春之初

就在春天刚来的'那一瞬间,田野都披上了绿装,人们都不慌不忙地从家里来到田里。“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若早晨来到田间小路上漫步,你会发现:雾同纱一般轻而薄,在田中间有一两个人,远远看上去,被雾包裹住了,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影子。田里的庄稼也被蒙上了轻纱,绿色不再绿,黄色不再黄,黑色也变成了淡灰色,甚至变白了。不远处的河上也飘着一些美丽的境界,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摆动着,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早春图“。

夏之感

夏姑娘来了。田里的庄稼和屋后的树都由淡绿变成了深绿色,一排排绿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苍翠。但是夏天的天气是响亮的,响亮得叫人害怕。人们害怕那一缕缕强烈的阳光,像针,像剑一样刺痛人们的眼睛。但是那美丽娇艳的荷花却对夏天情有独钟,总是在夏天开放,而且田里的庄稼也碧绿碧绿的。夜深人静时,河边树上传来几声蝉的鸣叫,月光洒落在河上,景色分外迷人。

秋之时

秋高气爽,是个好季节。这个季节还是丰收的季节,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人们可尽情地享受这种丰收的喜悦。

棉花开了,田野里一片白,像雪,纯洁,大方。早晨露水落在棉花上,凝成了“水晶珠”,在柔和的阳光下,闪出美丽的银光。路边上落满了黄色的树叶,踩上去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听,这就是秋天的要旋律,比风铃声还要好听呢!

冬之末

白雪皑皑,放眼望去,粉装玉砌的世界呈现在眼前。田野里的一切都盖上了天然的棉被。只有一两处地方还有一点庄稼露在外面,就像是一块有花纹的地毯,一直延续到远方。下完雪,孩子们就在雪地里打雪仗,掷雪球,在雪地里打滚,那欢乐的叫喊声仿佛都要将树上的积雪震下来了呢!

我爱四季不同的景象,但我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日记篇二

我的家乡是闻名全国的“西瓜之乡”。其中,最受欢迎的要算“苏蜜一号瓜”,它以皮薄、瓤细、汁甜而著称。这里的每一块西瓜田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装点着我可爱的家乡。

三伏天,西瓜是解暑的佳品。凡尝过苏蜜瓜的人,甜蜜的瓜味总是会久久留在舌尖。将苏蜜瓜采来,只须用刀尖轻轻一划,便会“哗”的一声裂成两半,再横切两刀,一块块月牙形的西瓜便呈现在你的眼前,细细地咀嚼、品尝,那甘甜的汁水,顺着你的牙齿、舌根,一直流入你的心田。

品尝着汁水往外渗的蜜露,欣赏着绿意浓浓的瓜纹,有谁不赞美苏蜜瓜呢?而我,更要赞美家乡的农家,是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人们带来了甜美的生活。

家乡的日记篇三

我爱田野,我爱绿油油的田野。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田野就像人间仙境,它又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纱衣。太阳出来了,雾散了,青菜、芹菜、卷心菜……上面都滚动着晶莹的、顽皮的小露珠,微风一吹,小露珠们就开始“溜冰”了,看,他们现在又去跳高了呢!

中午,艳阳高照,小露珠不见了,温暖的阳光照向大地,真暖和啊!小青蛙蹦出来了,蝴蝶飞来了,蜻蜓还在捉虫子呢!它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啊!

傍晚,太阳快落山了,阳光变红了。照向田野,连太阳旁边的云也被染成了红色。如果这时,你就站在田野间,你会身不由己伸开双臂,闭上眼睛。你好象会听到青菜、芹菜、卷心菜它们在对话呢!

啊!美丽的田野,我爱你!

家乡的日记篇四

人人都爱自我的家乡,因为她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我也爱自我的家乡,因为我的家乡有许多风景名胜,可是我最欣赏的还是家乡的'桥,它不仅仅雄伟,而且在那个经济落后的时代能够说是一个奇迹。 这座桥叫育溪大桥,修建于1977年,竣工于1979年10月,全长200米,宽10米,能够容五辆马车并行。它西靠育溪镇,东临佟家湖,桥高15米左右,桥身由六个桥墩支撑,每两个桥墩之间有六个桥孔,据说这是用来泄洪的,因为那里以前常常发大水,桥孔帮忙泄洪就能够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不至于坍塌,不信你此刻去看桥孔里还有青苔和小草呢。

听妈妈讲,没修桥以前,东西两岸只能靠一艘轮渡运行,交通极为不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两岸人民硬是靠肩挑手推修建了这座桥,大家齐心协力,日夜苦战,最后在不到两年的时光里使大桥顺利竣工,这不能不说这是两岸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她的通行极大的方便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交往,也为育溪的交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天,大桥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河面美妙如画,好似一个人间仙境。夏天,人们在河中嬉戏,小鸟在天空翱翔,到处都生机盎然。秋天,满载收获的农民穿梭于大桥之上,到处是丰收的笑脸。

冬天,雪爷爷给大桥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冬衣,大桥缓缓地睡了。

是啊,她也该休息了,忙活了一年,也该休息一下了。可她又怎能安心休息呢?

家乡的日记篇五

我的家乡在天津市静海县,那里物产极其丰富。

家乡的果树特别多。金秋季节,果园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鸭梨换上了金黄的外衣,石榴笑得合不拢嘴,小灯笼似的冬枣挂满枝头,一串串紫色的红玫瑰葡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橙黄色的柿子也不示弱,成群结对地压弯了柿树妈妈都长不高。到处弥漫着水果的香味。这么多的果实被乡亲们小心翼翼地摘下来,放到包装箱里,远销祖国各地。

家乡的农产品也特别有名。秋天的田野里,充满了成熟的气息。满地的玉米,一片金黄,饱满的果实吐着粉的.紫的胡须像神仙老爷爷,有的龇着牙像淘气的娃娃;再看那片谷地,沉甸甸的果实,都累弯了腰。棉花地里,那花棵比我还高,那一个一个的棉桃已经涨得满满的,一团一团的棉絮挂在枝上,白白的,像一个个晶莹的雪球。这些农产品每年都能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带来不菲的收入。

王口干货是家乡远近闻名的特产。每逢过年过节,各家各户都买好几种干货,招待来往的客人。王口干货的种类繁多,有葵花籽、白瓜子、黑瓜子、紫皮核桃、红皮花生、崩豆、玉米粒等等;口味也很齐全,有油焖的、干炒的,有奶油味儿的、巧克力味儿的、草莓味儿的、绿茶味儿的,还有酸味儿的、甜味儿的、咸味儿的……适合不同口味儿的各种人群。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日记篇六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

以前,我们的家乡都是土路,没有高楼大厦,更没有现在的手机、彩电、公共汽车等方便大家的工具。到田里干活,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每天累得要死,但劳动速度却非常的慢。

家乡的变化是那么的大!

家乡的这些变化,只是证明了我们的祖国在不断的富强。因为祖国的快速发展,我们现在的日子才那么舒适。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

家乡的日记篇七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的横山县的南部山区,那里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风景很美,没有任何空气污染,有山有水,鸟语花香。

那里最美就数秋天了,秋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红通通的高梁,还有金灿灿的谷穗,笑破肚皮的玉米棒子,农民伯伯满头大汗挥动着镰刀,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满了枣树,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又大又甜的红枣挂满枝头,谁见了都会馋的流口水。还有很多家乡的特产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就来我家乡做客,我给你当免费小导游。

我爱我的家乡,你爱我的家乡吗?

家乡的日记篇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每日每夜都在思念着我的家乡——大路,怀念着那快乐的童年。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回到了我魂牵梦绕的家乡。

下了飞机,呼吸着家乡的清新空气,看着家乡蔚蓝色的天空,是何等的舒畅啊!

现在的大路已经从原来的那个贫穷山区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一条条宽阔的马路,道路两旁种满了绿色的小树,一栋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像大队人马出远门一样,十分威风。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校,来到了快乐的海洋——广场。

来到广场上,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广场上跳舞,她们那跳舞的样子就像童年时代的我们。想到这儿,不禁想起了我们那时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在全校师生的观看下翩翩起舞,五颜六色的彩裙在花丛中穿梭。想着想着,仿佛把自己带到了二十年前。

家乡的日记篇九

在这个双休日,妈妈带我来到了盼望己久的家乡——佛渡,来观赏农家的风光。

到了家里,我连忙奔向竹园,这竹园是我祖爷爷在世的时候栽种。刚进里面,一株株高大的竹子个个“昂首挺胸”。抬头一看,那明媚的阳光被浓郁的竹叶覆盖住了。在肥沃的泥土中,一个个鲜嫩的笋儿悄悄地探出小脑袋,它们穿着一件又一件发棕的新衣裳,越往上越尖。好像想快点见到这可爱美丽的世界。

接下来,我全面武装,拿着箩筐和妈妈一起进行拔笋大战。我选了一棵又短又小的笋儿抓住尖尖的脑袋用力向上拔,可是,无论我多大的力气,都不能将它拔出。这时,妈妈慢慢地走过来,微笑着说:“儿子,不能光拔小的,大大的笋儿才容易拔起来。”我按着妈妈说的去做。于是,我又选了一棵高高的笋儿,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拔出。妈妈见了连声夸奖。有了信心的我又将一棵棵竹笋连根拔起,然将这些笋放进筐里,最后满载而归。

农家的风光是最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