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汇总10篇)

  • 上传日期:2023-09-28 21:33:03 |
  • QJ墨客 |
  • 8页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一

一个棕色头发,在鼻梁上架着一副宽边大眼镜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便能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让你时刻都为他的神力所惊喜。他拥有一把神奇的扫把,骑上它,便可尽情的在空中飞行。他是谁?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师--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这本书中,虚幻的事物变成了真实。有巫师,有怪兽,有精灵,也有恶魔。他们分别代表着善与恶。而这个善良的男孩,哈利波特,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从整本书来看,作者是以这个小魔法师的神奇经历为线索,从而表现了孩子与孩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真挚感情,还有的便是孩子们面对困难时坚持不退缩,机智斗恶,用他们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过难关。而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记述了哈利波特,还有他的朋友,在这个神秘的魔法学校中的点点滴滴。

一切是那么神奇,在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住满了巫师,有老有少,猫头鹰成为他们的信差,信刊:可以自己开口朗读,飞天扫帚是交通丁具,多的如天上的鸟一样。西洋棋会思考,主人叫它怎么走,便听从命令,命令一f,自动移入其位。画像的人是活的,会微笑,会眨眼,有空还会互相串串门。还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怪不得哈利波特可以成为风靡全球的小魔法师。我真有点佩服这本书的作者,竟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而在这本书5中,我最佩服的还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对恶势力的那种勇敢。我最佩服的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伙伴们(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他们面对邪恶和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让我始终难忘。他们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们要战胜一切,战胜邪恶,用我们学到、懂得、知道的魔法和常识来战胜我们的敌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可以战胜邪恶,正义永远战胜邪恶有了这个信念,他们总会胜利,因为邪恶总是斗不过正义的。

让我们看一看作者,尽管j·k·罗琳一再说明她在开始写哈利波特这系列小说时没有针对某个年龄段读者的想法,但是丛书的出版商在出版系列小说第一部的时候把读者群定位在岁的青少年上。无论如何,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拥有了各年龄的拥戴。在一些国家,系列小说的出版趋向于同时出版两个版本一个封面设计适合青少年的儿童版和封面设计成熟稳重的成人版,尽管它们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并且,随着系列小说情节的发展,罗琳的写作风格也逐渐成熟老练,加之故事主人公哈利波特不断成长,不论从风格上还是内容上,整个系列一直在逐步发展。

根据作者罗琳的介绍,这个故事的灵感是年她在从曼彻斯特到伦敦的火车上萌发出的。她当时常常在爱丁堡的一家咖啡馆中撰写第一部小说。系列小说的热卖使如今的她的身价位居世界上第620位。

我们的主人公哈利波特,他是格兰芬多的学生,坚强、勇敢,是格兰芬多的代表,哈利在受到种种诱惑和刁难之下,决心依然没有改变。如果是换做纳威,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得住吗?答案是,这就是为什么哈利会打败伏地魔的原因,他还拥有一根非凡无比的魔杖,与母亲对他的爱。

他的爱使他强大,哈利与伏地魔的战争其实是爱与恨的对抗,哈利与伏地魔的法力悬殊很大,而我们却坚信他能打败伏地魔是因为哈利又爱,而伏地魔是恨,他不理解爱,是因为他得不到爱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社会,受害者其实最终属于施害者,只要让世界充满爱一切的一切都会终结。

哈利是能为朋友付出牺牲,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当然,他的运气也是出奇的好,但是也有着让人佩服的精神。

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神奇”。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国度。在那里,有一个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阅读时,也随之掉入了一个魔法的时空。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二

在我刚上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哈利。波特》这套书,这个套系是我想要很久的书,记得刚收到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看起来了。

“啊!终于全部看完了,我可是短时间内看了好几百万字呢!”看着眼前这8本厚厚的书心里顿时感概万千。

这套书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在他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有着一道神秘的闪电图形。在他1岁的时候便失去了父母,一直在姨妈姨夫的欺凌下生活。在哈利11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是个巫师,知道了自己头上的疤痕是被一个叫伏地魔的恐怖黑巫师用咒语伤的,父母的死也和他有关。于是哈利去了一所叫霍格沃兹的魔法学校求学,并且在那里认识了两个好朋友——赫敏和罗恩。

他和好朋友们在魔法学校里并肩作战,一起面对很多困难,直到杀死伏地魔成功的保卫了霍格沃兹魔法学院。很难想象一个11岁的孩子随时要面临死亡,为了这场战争他吃了多少苦,承受了多少的压力。虽然有那么多的考验等着哈利,但是胜利的曙光还是属于正义的一方。

为什么呢?因为有爱。

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是父母的爱一直围绕着哈利,成为了他的永久护身符,正是因为这道护身符所以伏地魔杀不死他。

或许这套书就是想要告诉我们爱是最高的魔法,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即使在一个人最绝望的时候只要心中充满爱和希望就可以战胜一切。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陪伴,老师的培养和朋友的支持,在各种爱的滋养下我们才能健康长大,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三

也许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足够火辣,也许谢丽尔-乔安妮-科尔在娱乐圈最为烫手,但她们却都不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她,才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靠写作的亿万富翁,《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

小说中,哈利-波特是一个被预言能够打败伏地魔的男孩,在人类世界中,他被排挤,被忽视,他感到十分孤独。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后,他逐渐收获了友谊,快乐,温暖。在与伏地魔的斗争中,他屡次惊险的逃脱并在磨练中成长,最终打败了伏地魔。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j.k罗琳的影子。

罗琳出生于英国一个普通家庭,她从小就热爱写作和讲故事,但因为家庭贫困,在父母眼里,小脑袋里装满了奇思妙想的罗琳却是一个怪癖的孩子。

追求梦想的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罗琳的梦想第一次受到了阻碍。她将梦想藏在心底,悄悄地搭建着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生活是现实的,层层的雾霭笼罩在追梦的道路上,罗琳仿若汪洋大海中的一叶舟,迷茫的寻找着彼岸。

19xx年,罗琳结束了第一段婚姻,被丈夫赶出家门。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一个女儿,生活极其贫困,她陷入了极度的沮丧,心情抑郁,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可想起襁褓中的女儿,她犹豫了。

24岁那年,罗琳在前往伦敦的火车路途中,一个瘦弱,戴着黑色眼睛的黑发小巫师一直在车窗外对着她微笑,他一下闯进了她的生活。

拨开层层雾霭,梦想终于掀开神秘的面纱。然而,通往梦想的道路却仍然充满未知的危险。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四

提到《哈利波特》,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是英国作家j.k.罗琳所著的魔幻文学小说,共有七部。前六部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魔法学校度过的六年时光,包括了他的学习生活和冒险经历。第七部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魔法世界大赛中寻找魂器并成功消灭了伏地魔的。

记得第一次看到《哈利波特》是在一个书店里,当时的我不了解这本书,只是随手翻了一下,书中的哈利波特没有给我太深的印象。

直到后来,听同学讲起它,我才再次想起那次与《哈利波特》的邂逅,我开始在书店里寻找,却始终并没有找到,于是我缠着妈妈从网上购买。虽然刚开始妈妈不同意,觉得《哈利波特》只是一本小说,并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而且书的价钱也不便宜,但是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妈妈最终答应给我买整套的《哈利波特》。我当时激动得直转圈。

收到这套书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整个暑假,我都读这套《哈利波特》。对于我而言《哈利波特》不仅仅只是描述了一个奇妙的魔法世界,更让我学习到了爱、决心和勇气。因为心中有了爱,哈利波特最终才能战胜了伏地魔。因为有了坚定的决心,哈利波特才能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因为有了足够的勇气,才能最终在面对死亡时毫无畏惧。正因如此《哈利波特》一书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成为最畅销小说之一,这也是我热爱它的理由。

后来,我上了中学,因课程紧张,也不常看它了。但每每熟睡之时,我仍然会在梦中遇到哈利波特,和他一起进入那个神奇的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五

我觉得哈利波特很可怜,这是因为一岁的哈利失去父母以后就在女贞路四号生活着。

达力表哥整天欺负哈利,让他住在小小的碗柜里,弗农姨父和佩妮姨妈也整天虐待他。

有一天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信疯狂地飞进女贞路四号,姨父和姨妈已经受不了了,就搬到了海边的一个小又烂的小屋里。一个大巨人来到了那个小又烂的小屋里,全家人都吓了一跳,最后才知道那个巨人的名字叫“海格”。

还有海格是霍格沃茨学校的,霍格沃茨邀请哈利去哪里读书,那里是一个魔法学院,从此他认识了两个新的好朋友“赫敏”、“罗恩”

邓布利多校长非常开心。麦格教授拿出分院帽,分院帽会知道你的心会想什么。哈利被分到了格兰芬多学院,罗恩,赫敏也分到了格兰芬多学学院哈利开心的不得了。

斯内普魔药课老师、奇洛教授黑魔防御术老师,伏地魔杀死哈利波特父母的人,奇洛别看他之前装成了什么样了,就在魁地奇比赛中,哈利的光轮两千的飞天扫帚是因为不听使唤的原因是奇洛念咒语想把哈利从扫帚上掉下来,斯内普他在念反咒语,要不然的话哈利找就从飞天扫帚上掉下来了。

哈利波特真的好有趣呀!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六

大家想起来了没有?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了,对,他就是那个在魔法世界里无所不能、赫赫有名的哈利·波特!

哈利是个不幸的'孩子,在一岁时哈利的父母就被伏地魔残忍地杀害,从此他在姨夫姨妈的欺凌下生活。直到哈利十一岁时,哈利突然得知自己竟然是一名巫师,于是他开始自己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奇妙的学习生涯,并在那里认识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两个朋友——罗恩和赫敏。

但父母的死与闪电疤痕是一直困扰着哈利的最大谜团,为了解开谜团,哈利面对危险临危不惧、勇往直前,面对嘲笑坦然面对、坚定信念,遇到强大的对手伏地魔,他虽然害怕紧张,但依旧冷静应对,经过自己一直的坚持不懈,终于解开了这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团。

而哈利之所以能战胜伏地魔这个强大的对手,我想是因为他有目标、信念和爱,哈利身上有父母的爱,有朋友的希望,有亲人的寄托,而伏地魔却不懂爱,更不懂爱的力量有多大,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伏地魔灰飞烟灭。

这些都让我懂得了,面对未知的东西,一定要保持冷静、认真思考、不畏艰难、永不言弃,更让我懂得爱可以感化世间一切,让迷茫的人们找到希望的曙光!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七

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小巫师,他鼻梁上有一架黑框眼镜,他总是骑着飞天扫帚在空中飞,在他乱蓬蓬的黑发下方,还有一道神秘的伤疤。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哈利波特。

哈利一岁时便失去了父母,一向在姨夫姨妈的欺凌下生活。在哈利十一岁时,他突然得知自我是一名巫师,于是他开始了自我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领悟生涯,并且认识了两个好兄弟姐妹,罗恩和赫敏。

虽然有那么多的考验等着哈利,但是奇迹一次又一次出现,哈利总是逃脱危险。这些,全都是正因爱。

哈利的母亲为了救哈利而死,她对哈利强烈的爱,在哈利的身上留下了印迹。被一个深深地爱过,尽管爱他的那个人已经死了,也会给哈利留下一个永久的护身符。这就是伏地魔杀不死他的原因。

伏地魔不懂得爱,他也是早年丧失了父母,他生活在孤儿院,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他性格很孤僻,独来独往,他也不需要兄弟姐妹……一个不懂得爱也没有爱的人,会做出无数丧心病狂的可怕的事情来。

这也许就是这套书要告诉咱们的,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爱是连最深的魔法,也无法到达的境界。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也不好放下爱与期望,它们能够超越死亡,照亮黑暗,正因爱与期望比命运更加强大!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八

最近在看小说哈利波特,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快要看完了,越到最后越感触颇深,尤其是关于勇气,反抗,斗争精神,做心中的自己。这再也不是儿童读物了,而是涉及成年人的世界。

这些天没有写小说《长女三十》,也没有写《饮食男女》,而是看书以后发现自己在浩瀚书海里九牛一毛,自己特别渺小特别渺小,连里面的一滴水一粒沙都不够,所以恨不得赶紧看完那些书,优秀的书籍,但是读书又不能囫囵吞枣,看完一定要理解,想象出字里行间的画面,意境,中心思想,表达主旨,包括优美的句子,需要各种渗透,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时间越久越知道自己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需要掌握的也是数不胜数。这时才深刻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本来我也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需要勤奋,继续勤奋,才有机会做成,而且到最后也不知道会不会达到自己期望的自己。

也许,我太热爱写作了吧,才会这样选择。朋友多次问我对未来的打算规划,我回答她说我实在离不开写作读书这两样,离开一样,我都浑身不得劲,特别特别难受。我不知道吸毒是什么感受,但我想应该就是我这样吧,离开就觉得生无可恋。我一点也不夸张,目前就是这样的感受。这两样让我觉得活着有意思。否则,活着太没劲儿了,生不生,死不死的,半死不活。我讨厌自己这样活着,所以我想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我,我想孕育出不一样的我,这可能是这辈子我最想完成并实现的愿望。

最后,加上一句,加油,一如既往的加油,做好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内外兼修,也许某天有幸自己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是啊,人应该爱自己,好好爱自己,自己成全自己,但不是要自私自利,也不是一味成全别人牺牲自己,该成全自己时还是要成全自己,要不然,像我这样的人,注重生活自我感受的人,一定会后悔,遗憾,心想为什么年轻时不做真正的自己。

如果没这种想法最好,就怕在某一个瞬间清醒觉悟,就怕自己忽然意识到自己活成自己不喜欢的自己。

时光不能倒流,人也不能再青春。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九

《哈利·波特》系列由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写,是一部享誉全球的科幻小说。在给我买书方面,妈妈从不吝啬,因为妈妈的“财大气粗”,我也有幸读到了这套世界名著。

故事围绕着我们的主角哈利来进行叙述,由于他打败了杀害他父母的凶手,世界上最可怕的黑巫师——伏地魔,并使他销声匿迹十三年,所以他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救世之星”,在他还不记事时一夜之间闻名遐迩。他也因此失去了父母,但是他身边的长辈都十分地关爱他。

他在凤凰社成员、教父小天狼星、友好的韦斯莱一家人、有名的巫师、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的关爱下渐渐长大,但再有力的护盾也有消失的那一天。伏地魔东山再起,所有答应过保护他的人们接连去世,哈利只能独自承担这一切。他和他最好的两个朋友:罗恩和赫敏,开始了逃亡生活,并逐渐摧毁伏地魔的魂器,削弱他的力量。期间也有破裂和战斗,最终哈利和伏地魔决战,杀死了这个邪恶的黑巫师。

在这部书里,诠释了爱的力量,勇敢坚毅的品质,至死跟随的忠诚和面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中心思想“爱”,可以胜过任何强大的魔法,只要心中的爱还在,那些给予你爱的人就不会消失。

《哈利·波特》我已经刷了不知多少遍了,却仍不觉乏味,可能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吧,每读一遍就有新的感悟出现。

哈利波特读后感英语篇十

j·k·罗琳所写的《哈利·波特》深受大家的喜爱。讲的是一个姓波特的男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7年学习生涯,先跳过在德思礼一家的生活开始讲起。

混血巨人海格告诉波特:“你是一个巫师,哈利。”于是波特就到了9站台,来到了霍格沃茨。

首先,我们要来介绍波特的朋友,引用一句话:“你管那也叫朋友?”波特是混血的,他母亲是一个泥巴种。他的朋友罗恩·韦斯莱一家是纯血统的叛徒,尤其是他爸非常喜欢麻瓜(不懂魔法的人)。他还有个朋友叫赫敏·格兰杰,是个泥巴种。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有四个学院: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斯莱特林。因为波特自己的无知和韦斯莱的挑拨离间,波特对斯莱特林有了一种偏见。我们还是介绍一下这四个学院吧。格兰芬多的人都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虽然波特四肢并不发达),喜欢冒险的人——自称“勇敢的人”——才能进的学院;拉文克劳是旁人无法理解的人——自称“智商高的人”——进的学院;斯莱特林是真正精明的人进的学院;而赫奇帕奇永远都是被挑剩的人去的地方。

我想进斯莱特林,这是毫无疑问的。斯莱特林人血统纯正,成绩优秀,是很多人(除了波特这种没头脑的人)梦寐以求的。不过我们还是来聊一聊波特。

再引用一句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的原话:“波特自从进了学校以后,就一直在违反校规。”因为波特的自大和多管闲事——还有某个人偶然的帮助——波特才能“顺利”渡过这些关卡。读后感·还有,霍格沃茨的校长邓布利多是格兰芬多的,副校长麦格也是格兰芬多的——罗琳也对格兰芬多怀有偏见——所以格兰芬多才能夺得学院杯。

不管怎么说,你的道路由你自己去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