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介绍四川导游词(优质14篇)

  • 上传日期:2023-09-28 02:04:14 |
  • 念青松 |
  • 7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一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四川旅行社向您表示热烈的欢迎。接下来,请允许我自我介绍。我叫王晓。你可以叫我“小王”或者“王导”。

在这次旅行中,另一位拥有丰富驾驶经验的司机,李师傅和李师傅,拥有十多年的驾驶经验。李师傅将护送我们进行这次旅行。我相信我们的旅行会安全愉快。请记住,这辆车的车牌号是“浙江f12345”,它将载着我们一路欢歌笑语!虽然这次嘉兴之行只持续了很短的一天,但我们将本着“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尽最大努力提供良好的服务。也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促进我们提高服务质量,让大家吃得满意,住得舒服,玩得开心,走得顺畅。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次四川之行能给你留下一个愉快而美好的印象。这次我们将参观遂宁广德寺。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遂宁火车站,公交车在等我们。可能你是遂宁新来的。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遂宁。遂宁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东西宽90.3公里,南北长108.9公里,总面积5300平方公里。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接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接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形成等距三角。遂宁处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主轴线上,已成为全省战略性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圈”之一。历史上,遂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迷人的精神景观、发达的工农业贸易,尤其是纺织食品工业,成为川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东川大市”、“川中重镇”、“小成都”。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遂宁市划归省辖,现辖船山、安珠区和射洪、蓬溪、大英县。人口近380万。

城市建成区面积75.90平方公里,人口63.67万。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广德寺和广德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80多年的历史。

原名寺,在宗年间(1546-1521年)命名为“广德寺”。现存建筑于明代洪武元年改建,清代数次扩建。齐寺占地1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寺庙园林林330多亩。寺庙建筑规模较大,以“大雄宝殿”为轴线,垂直分布为三列。从山脚到山顶,有九座余音建筑,26座亭台楼阁,20多座大大小小的房子。主次分明,你对称。它是中国盛唐时期现存最大的建筑群。

一开始我强调广德寺是皇家禅林。有些朋友可能会问,广德寺位于西北,靠近政治中心。皇帝们是如何在那里建造皇家禅林的?今天,我们开始了一次侦察之旅,深入广德寺,了解皇家禅宗森林的皇家风格在哪里。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二

成都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这回我们有幸一睹它的风采。

锦里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十分大气,周围的竹林青翠欲滴,繁花似锦,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味道。

因为是新年,锦里人涌如潮,几乎没有空闲之地,妈妈打趣道:"在这里人不能摔倒,因为没有地方!"为了防止走失,我紧紧地拽着家人的衣角,就这样,也好几次险些被冲散。锦里街道两旁有很多的现场制作的小吃摊,我吃了几种,基本上全都是辣的。现在我为大家介绍三种我认为最有特点的小吃:"龙须糖",卖家把糖浆放到制好的香喷喷的炒粉里,像抻拉面一样不停地拉伸糖浆,直至细似龙须,便把它们再挽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圆柱,整齐地摆到盒子里,便可以吃了,感觉入口即化,满嘴留香,只是有点粘牙。"伤透心凉粉",把豌豆做的凉粉切成一条条的,配上特制的香辣麻的调料,我在吃的时候感觉此凉粉的确名不虚传,伤透心地辣啊,眼泪都快出来了!"三大炮",它的名字怪怪的,却是对制作方法的写实。把做好的糯米团"嗵嗵嗵"扔到前面一个盛满炒粉的大簸箕里,使它上面粘满了炒粉,像三个大元宵,再放到调制好的配料里,每碗里就三个团,三大炮由此得名。那配料里放了许多的红糖和芝麻花生等物,吃起来感觉爽而不腻。

锦里还有很多卖工艺品的店铺,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一家卖蝉丝被的小店,现场制作,有一位穿着蓝底白花衣服的阿姨在整理茧,只见她把煮熟的已经清空内心的茧从手中穿过,套在手心,抽丝,动作优美利落,店内的人熙熙攘攘,她却专心工作,连头都不抬一下,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了。

怪不得锦里这么多的人来,它真是好吃好玩应有尽有!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三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他造型广严,设计巧妙,以他不变的体态和姿容,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和遐想。

大家好,很荣幸能当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悦导游,这次我们到的是世界遗产之一——乐山大佛。好,我们出发吧!

游客们,这里是乐山的港码头,请看对面的山,那就是凌云山。请仔细观察,那就是乐山的巨型睡佛,又叫隐形睡佛。它位于乐山城侧的三江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巨型睡佛的胸部就是世界有名的乐山大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游客们,我们来到了大佛的脚下,请往上看,大佛通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直径10米,耳朵有7米,劲高3米,指长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长度3.3米,头上有1021个发根。现在大家亲眼目睹了,名不虚传吧!

据传: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依江汇合于此,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的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筹得一笔款项。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至到8,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他造型广严,设计巧妙,以他不变的体态和姿容,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和遐想。据传:他老人家为镇住水妖,历经千年风霜雪雨,自今仍端坐在滔滔江水畔,静观人间沧海桑田。他老人家建国后两次显灵,1963年乐山地区饿死人无数,飘尸从老人家眼前流过,老人家不忍看,一夜之间闭上了眼睛。所以,现在你们手里拿的大佛是闭上了双眼。被联合国教科新文组织列为世界级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世界级的璀灿明珠。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以下请你们慢慢欣赏大佛。请不要在景区乱涂乱画,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谢谢。

四川乐山大佛导游词范文精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了。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有的游客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乐山大佛这尊弥勒佛跟寺庙里的弥勒佛造像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寺庙里的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他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其实在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现在寺庙里的布袋弥勒。乐山大佛是承前启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但是他的面相却具有汉族人的共同特点。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祟尚肥胖美的时尚。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信心和决心。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史中辉煌灿烂的阶段,造像着力表现了佛的“神情”。

乐山大佛温文尔雅的神情,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凝思中蕴含智慧,威严中带有慈祥的面容,都让人情不自禁产生崇敬与亲切的感觉。我想大家在惊叹乐山大佛高大与壮观的同时,还不能不赞叹它的造像工艺的精美。好了,现在我请大家自由活动,十分钟后我们沿着1983年新修的凌云栈道往上走,去参观麻浩崖墓。

各位游客,在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乐山古代的一种墓葬习俗。

说起墓葬习俗,大家也许比较熟悉川东长江两岸的悬棺吧。而在川西,特别是乐山地区则流行一种凿山为墓的安葬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沿着浅丘、山谷挖凿一个方形的洞穴,然后将尸体和棺材、陪葬品等放人洞中。墓制的结构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而从外部看上去,则是一个个深邃神秘的山洞。这种墓葬因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而称为东汉崖墓。在乐山范围内约有上万座这样的崖墓,而在这些崖墓群中,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墓群则是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麻浩崖墓,它长约200米,宽约25米,共有544座墓。

大家知道,人都免不了生老病死,无论你是乐观的面对还是悲观的面对,生死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无奈就只好衍生出一种祈求、一种愿望,希望死去以后,能过着比生存时好的生活。再加上当时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认为西王母、女蜗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都是石屋,便说凿山为室可成神仙,故而这种墓制形式逐渐流行开来。东汉时期,乐山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地处交通要道,人口不断增加,社会阶级关系、政治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地方大族的形成和思想文化上受儒家的影响,“忠、孝、仁、信、节、义”观念最为突出。而在“仁孝”的思想下,生时孝养,死后厚葬,自然是不可免的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耗费巨资来修建崖墓便应运而生,前后流行了400年之久。

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先抬头看看这个门匾“麻浩崖墓”。麻浩是我们身后边的这条河,是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所开凿的溢洪道。墓地因此而叫“麻浩崖墓”。这块匾是咱们的文坛巨匠郭沫若老先生1965年所题写的。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认为乐山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也许游客朋友都会不加思索的说——乐山大佛,对吧?是的。而咱们郭老却说了,能与乐山大佛媲美的只有乐山崖墓。用他当时的话来说:“有搞头”(四川话,也就说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意思)。所以说,来到乐山除了观大佛,还应看崖墓。麻浩崖墓曾在195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块碑文的记载就知道了。我左手边的这块石碑所记载的是因1988年麻浩崖墓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而建博物馆。前面这块门匾上写的“麻浩崖墓博物馆”,是现代学者杨超所写的。

现在我们一块来参观一下这个墓群的内部结构。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型的挽马图仿制品,是根据墓里边的挽马图仿制的,它所表现的意义到了里面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现在到了麻浩1号崖墓。我们眼前的这块空地,是仿造现实生活修建的阴间生活庭院和花园。门上面有很多的画像石刻,雕刻技艺精湛绝伦,其功能是引导死者的魂魄,魂气升天,形魄归地,而以形魄归地为主要目的。同时,每幅图还表现出墓主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等。我们从左至右看一下,这里边最出名、最有特色的是这幅“荆轲刺秦王”图。它反映的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观念,也反映了墓主反秦的思想。接下来是“西王母赐药图”。

西王母是我们神化传说中的王母娘娘,是汉代人们心目中保佑长生不死、人丁兴旺的崇拜对象。图上西王母端坐中间,向许多祈跪地上的人施药。能获得不死之药是梦寐以求的事,故而在许多墓葬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造像。洞穴旁边的这幅图就是刚才大家进门时所看到的“挽马图”的蓝本。大家一定发现该图与一般的车马行列迥然不同,图里是一烈马被马夫用力拉缰,作者以非常简练的手法,刻画了马夫全神贯注控制烈马的神态和烈马桀骜不驯的雄姿,这种力量和速度相结合的气势是非常有观赏价值的。因此画气势非凡,故而仿刻在院内。这幅图也许体现墓主人生前有喜爱猎骑名马的爱好吧。大家请抬头看,这座佛的雕像是整个墓室中最有研究价值的。它通高28厘米,身着通肩天衣、右手作“施无畏印”,表现的是“安乐一切”的意思。这座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刻雕像之一。

佛教于汉代传入中国,而最早的佛像却出土在乐山崖墓中,证明了佛教在乐山的传播并不比其它地方晚,这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和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等问题不可忽视的资料。右边所刻的是铺首,铺首一般刻在门梁、门框、门楣正中,它的作用是降魔驱邪,保护主人,门右手边有一手持扫把的妇人,这是告诉大家,如果要进门一定要先扫扫灰尘,干干净净,这也表现了主人好客的一面。

现在进了内室,这里一切都是模仿死者生前的阳宅而布置的阴宅。当时的人们对死亡、对遗体的认识是:“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体归于土”,所以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主人的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虽死犹生的生活。根据家族的大小和墓制的形式,专家们把墓制分为单式制、双式制。

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说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墓地的尽头放着棺木。棺木中一般埋葬一对夫妻,象征一个小家庭,死者们就象继续着生前共居一院,不同辈份或兄弟各成一小家,分房而居的生就有可能是一个家族,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不能把墓洞延伸、扩展。如果要容纳整个家族,那么很有可能需要把整座山开辟成一个巨大的墓群。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个子稍高的客人朋友进来时总弯着腰,那是因为墓顶太低了。

而进来之后,就宽畅多了,那是因为他们为了排水,故意把崖墓地面做成内高外低,还在地面凿出排水沟道。请大家再跟我到墓外两边的陈列馆参观墓葬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都是陶制品,唯一的复制品是这个读书佣。在崖墓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陪葬品的种类、组合形式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大体上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柜里陈列的陶鸡、陶猪等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陶猪、陶鸭表示墓主人的家景。陶狗在墓中比较多,因为汉代养狗之风很盛行,生时做为宠物,死后放在墓中用以预防盗贼。这里面最有观赏价值的是1978年出土的陶楼房,从楼房的富丽堂皇、重楼重檐完全可以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好,请大家在这里自由参观,参观完请在门口集中!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四

今天我们的游览线路由泸沽湖草海开始,依次游览民族之家,王妃岛,最后我们将在泸沽湖畔的思格客栈下榻。

泸沽湖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是因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湖的水域面积达51.8公里,海拔2688米,平均水深45米。它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母系社区摩梭人的聚居地,被世人称之为“现代的女儿国”。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房屋就是民族之家,也就是摩梭人的家了,摩梭人世代居住在这样一个被群山阻隔的泸沽湖畔,以母系社会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他们被世人称为“研究中国母系社会的活化石”。

讲到这里,大家是否对摩梭人独特的走婚习俗很好奇呢?那么,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揭开“阿注走婚制”这层神秘的面纱吧,阿注走婚,即“男不婚,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在自己的母亲家,晚上男方到女方家过夜,早上便回到母亲家,所生子女均由女方抚养,俗称“走婚”,但这绝不是儿戏式的婚姻,首先要以双方的感情为基础,走婚前,男方还要托媒人带礼品到女方家说亲,在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之后,才可以走婚。这种婚姻和现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钱和各种社会关系的限制,只要相爱就可以结合,这是一种让年轻人放飞自由情感的婚姻。

关于走婚,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格姆仙女要去远方走婚,而她的阿注朋友后龙牵着她的手一直恋恋不舍,最后格姆也一往情深,舍不得离开后龙而化成狮子山,格姆女神的百褶裙也变成了碧蓝色的泸沽湖,后龙为了永远守候格姆化成后龙山。狮子山上有一处天然的溶洞,后龙上山也有一特大而幽深的溶洞。两个洞,石帘,石幕,石柱,石笋,千姿百态,洞内厅堂造出,一层层,一套套,犹如迷宫,这可能就是格姆仙女与阿注后龙走婚的通道。千百年来,两山相望,两情相依,成为泸沽湖摩梭人走婚的象征。

当然,神话总归是神话,是后人为增加其神秘色彩而杜撰的,但是神秘的走婚制度却是永久的延续。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介入已经改变了摩梭人的生活,也已出现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各位朋友,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担心现代文明会把他们同化呢?那么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进入民族之家,一睹现代摩梭人的风采吧!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现建有齐全的各种齐全的各种大熊猫繁育所必须的设施,有兽舍、饲料室、医疗站、大熊猫纪念馆和实验楼,还种有大熊猫食用的上万丛竹子和灌木。

成都熊猫基地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让公众了解濒危物种的状况、自然栖息地保护的必要性、人类的保护行为、圈养种群的基本需求以及人类与非人类动物互动交流的乐趣等。

成都熊猫基地是国家授予的“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专门保护教育部门和专业、专职教育工作者的濒危动物保护机构,定期开展保护项目。我们是中国首家与外国就地保护教育专家合作,并在城市和边远农村开展保护教育的机构。我们已经设计了针对大学、中学和小学的保护教育教程,设立了年轻动物学家、志愿者、教师研讨班和季节性露营等保护教育项目,以帮助更多人了解并保护大熊猫及其它野生动物。

成都熊猫基地着重于推进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大熊猫是最主要研究的目标物种之一,其它物种还包括华南虎、小熊猫及金丝猴等。研究领域包括繁殖、营养、兽医及行为学等。在这些领域取得的进展使我们能够为圈养物种提供最好的保护。此外,相关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研究成果同样可用于促进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的管理。

一进去,我看到里面没有多少人,那我就放心了,因为没有人挤着排队了。我和爸爸妈妈跑着到了很多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亚成年大熊猫别墅和熊猫幼稚园了!

亚成年大熊猫别墅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熊猫,它趴在树杈上睡觉,过个5分钟就醒来,扭动一下它胖胖的身体,接着又沉沉的睡去。在另一面,又有着几个可爱的熊猫,一只熊猫它的嘴里叼着竹子一边慢慢的往上爬,每次不是竹子掉下去,就是他差点掉下去,他每次的失败,让我们大家都为它着急,对它大声喊着:“加油、加油、加油。”另外两只熊猫在用竹子搭成的平台上打闹、嬉戏。那只叼竹子向上爬的熊猫放弃了拖竹子,而是跑到两只正在睡觉的熊猫身上,试图把他们叫醒,这几只熊猫是多么的可爱呀!我们又奔波到熊猫幼稚园,有一只熊猫坐在草地上吃竹子,另一只熊猫向它走来,好像在说:“你怎么吃得那么香,莫非你的竹子好吃,我也要尝一尝。”

那只熊猫走到吃竹子的熊猫旁边开始抢了起来,结果被那只大一点的熊猫抢去了,他走到旁边津津有味的吃起来,自言自语地说:“这竹子可真好吃。”它们吃完之后,便爬到了里面,他们又拿了一只竹子在那里抢,但是这回不是他们两个抢了,而是一大堆的熊猫来抢,他们像拔河一样抢来抢去,他们的爪子就像我们的手一样,灵活极了竹子脱离一只熊猫的手的话,他会再次扑上去,他们是在没有办法,只好每人都分一点吃了。

熊猫真是可爱,他们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憨态可掬,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懒”,但是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刚生下来的熊猫幼崽。

成都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成都熊猫基地最好玩。

来到熊猫基地,我看见有的熊猫在睡觉,有的躺在草地上吃竹子,还有的熊猫在晒太阳,它们的样子憨态可掬,引得一旁观看的小朋友哈哈大笑。

中午,太阳暖洋洋的,大多数熊猫都在睡觉。熊猫睡觉的姿势各异,有的腹部朝天。用一另手挡住眼睛;有的趴在一角,一动不动;还有的竟然睡在了秋千上,我想:“它一定是玩累了就睡着了”哈哈,真可爱!你看,那只熊猫醒了,它用爪前轻轻地拍拍肚子,然后两腿一蹬,翻了个身起来,用爪揉了揉眼睛,好奇地望着人们,接着它迈着步子走到了草地的另一边,开始吃起竹子来,只见它一边吃竹子,一边直着身子盘脚而坐。这只熊猫可聪明了!它先用牙齿把竹子坚硬的外皮咬掉,再吃里面又香又嫩的竹子芯,看!它“嘎吱,嘎吱”吃得可真香啊!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六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峨眉山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括为十种: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为: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滩、名山起点。无不引人入胜。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叹。

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

峨眉景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气候特征。清音阁以下为低山区,植被葱郁、风爽泉清,气温与平原无大差异,早晚略添衣着即可。清音阁至洗象池为中山区,气温已较山下平原低4℃—5℃,游客需备足衣物。洗象池至金顶为高山区,人行云中,风寒雨骤,气温比山下报国寺等处低约12℃左右。山上为游客准备了大量棉大衣,可供游人租用。峨眉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山下被称为阳间,山上被称为阴间。积云有一定的重量,所以在峨眉山的那条界线的位置。因此,游人在金顶时时常会听见雷声,但只有阳间在下雨,阴间不会下雨。

峨眉山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的中国佛教文化名山—峨眉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因其“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峨眉山第二高峰—金顶,海拔3077米,在这里,导游将为各位介绍的是金顶四大奇观:

第一:日出

早上五、六点钟,站在舍身岩上远望东方,只见天边一脉镶上金边灰色云层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周围厚厚的云层灼灼闪光。慢慢地,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芒,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与周围云层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层也为它闪开一条道路,当橙红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突然增快,象一颗打足气的皮球,猛地一刹那,跳出地平线,光芒四射,稳稳当当地嵌在地平线上。人们的脸上被涂上了一层酒后的红晕,金顶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你会忘记了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跃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云海

峨眉金顶观云海,是一种欣赏,是一种享受。天气晴朗日子,站在舍身岩前,浩瀚无际的白云在岩下翻涌,山峰犹如座座孤岛,只现出青葱的峰巅。云海瞬息万变,时而平铺絮绵,称作“云毯”;时而波涛漫卷,称作“云涛”;时而簇拥如山,称作“云峰”;时而聚结蓬堆,称为“云团”;时而分割如窟,称作“云洞”。随着风势,云层缥缈多变,神奇莫测,如骑龙跨凤,车舆队仗,飞禽走兽。金顶云海,古称“兜罗绵云”或“兜罗绵世界”。兜罗是梵语,一种树名。“兜罗绵”意指此树绽放的花絮,纷纷扬扬。

第三:佛光

佛光,古称“光相”,是日光成一定角度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又称“金顶祥光”,是“峨眉山十景”之一。每当雨雪初歇,午后晴明之时,阳光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色光环笼罩,举手投足,影随身动,即是两人并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绝无双影,故又名:“摄身光”。佛光大小、色彩、形状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白色无红晕的,称“水光”,大如簸箕的,称“辟支光”,小如铙钹形的,称“童子光”,光稍上映,直东斜移的,称“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环如虹的,称“金桥”,佛光出现往往依云而出,若无云出现,称为“清现”,最难得。还有一种称作“反现”的,即早上,光环出现在金顶西面,此种现象极难见到。

第四:圣灯

峨眉山金顶晴天的夜晚,舍身岩下峡谷林莽中,忽见一点两点,如豆的星光,渐次千点万点,飘曳腾涌,忽高忽低,仿佛银河繁星坠落岩谷,“时而散舞,星星点点;时而相聚,网网团团,令人眼花缭乱,心动神摇。”此种现象,自古称作“万盏明灯朝普贤。”

“圣灯”现象极为奇特,其成因,有人说是磷火,有人说是萤火虫,有人说是附在树枝上的“密环菌”遇到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在100%以上时发的光亮。

观圣灯由来已久,古人留下不少题咏,唐代诗人薛能上峨眉山时,即写下《峨眉圣灯》一首:

“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火尽烟无尽,一夜栏边说向僧。”

各位游客,了解完金顶四大奇观之后,请大家随我参观华藏寺。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岳池白塔,又名文明塔。于清朝嘉庆25年(公元1820年)开始修建,历时6年,至道光5年(公元1825年)竣工。白塔位于县城南郊灵溪河与岳池水汇合处。塔高30余米,共9层,形呈密檐式6棱椎体。

塔底为须弥座,青石砌成,周长42米,高2.5米,六角刻有暴牙裂眦的夔首。边缘有石栏合围,形成环形走廊。第一层,石门面对凤山。

门柱上对联云:“珠龛夜贮灵溪月,香界晴开亮坝春。”柱下各有一个半跪状金刚力士,一手叉腰一手托柱,怒目突睛,酷似真人。门楣上镌有二龙戏珠浮雕,龙身宛转腾越,云彩护体,极为生动。门内有一米见方的石室,室内三面壁上刻有《新建文明塔记》。

左边有一道螺旋式石梯,绕行至顶。每环行一周为一层。层层辟有石门和神龛,龛内有神像。最上一层为一木雕金的魁星点斗神像。六角塔顶有脊,脊端吊有钢铃。

顶端用光滑合金盔铸成,呈圆椎形。建造材料除第一层用青石砌成外,第二层以上为青砖。层檐皆砌有花边。塔身用石灰涂抹,洁白如玉。白塔造型精美,匠心独运,古朴凝重,又不失精巧细致。历经百多年风霜雨露未风化和毁损,也未见倾斜,可见建筑技术之高超。

“白塔钟晓”是岳池当年一道著名风景,清风送晨钟,旷响十余里。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八

各位小朋友、先生、女士们大家好!

今天我就带着大家去玩。

在四川省西南部,有一条从北向南流的大河,叫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不涛汹涌,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过往的行人。

传说在1200多年前,有个叫海通的和尚,想借神的力量保护航船的安全,于是发起修造一座大佛。

从那时起,无数石匠在乐山岷江岸边的石壁上一凿凿、一锤锤,整整桥大了90年,终于凿出了一座大石佛。

这就是我国最大的石佛——乐山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背山面水,魏巍端坐。

他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

斜披垂挂的衣衫下,露出两只大脚,脚宽8。5米。

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她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这座头顶蓝天、足踏大地的石佛,不管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是那么凛然不可侵犯。

越是在江风呼叫、江水咆哮的时候,大佛越能显出它的威严,似乎天塌下来他都能擎得起。

我的解说完了,希望大家能到乐山大佛来玩,谢谢大家。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九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石像——乐山大佛。我叫苏民阳,大家可以叫我苏导游,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去参观参观吧!

从远处看巍峨雄伟的大佛,站在它的`脚背上人们显得那么渺小,就像一只只蚂蚁爬行在大佛上。它建于公元713年,从它脚底流过的三条河分别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它们并称为“乐山三江”。古代的时候,乐山三江交汇的地方,水势相当的凶猛,常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于心不忍,于是他四处化缘,筹得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挡这汹涌的江水。一位财主想到这笔钱,海通和尚对他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并挖出自己的一双眼睛,财主一看吓得从此再也没有难为他。他召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历时九十年,乐山大佛才大功告成。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耳朵长7米,每个耳朵可以钻进两个人;肩宽24米,头的直径竟然有10米,它的手指有8点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相比,就是和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点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一百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它的大鼻梁犹如高高隆起的一座桥梁。圆圆的脸有钟楼那么大,又宽又大的嘴巴足有一米半长,嘴角微微向上翘着,显得那么和善、那么神奇;眼角微闭,似乎在沉思什么,它到底在沉思什么呢?大家可以自己发挥想象。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用“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来形容它一点儿也不过分。它就想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中外游客。我真诚的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得到美的享受。祝大家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十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峨眉山,峨眉山著名的金顶有“日出”、“云海”、“佛光”、“圣光”四大奇观。

日出在早上五六点,站在舍身岩上(舍身岩石悬崖峭壁,悬崖下面是万丈深渊,人如果失足跌下去就会粉身碎骨的。)远望东方,只见天边一脉镶上金边。灰色的云朵缓缓浮动,金边映射周围厚厚的灼灼云朵,慢慢的,灰云裂开了一条缝,缝中透出橙黄的光芒,云缝越来越大,颜色也逐渐与周围云朵变为橙黄,稍顷,红日露出一点儿弧形的金边,弧形越来越大云朵也为它让开一条道路,当橙红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个脑袋时,速度忽然增快,像一个打足气的皮球,一刹间,跳出地平线,稳稳当当的嵌在地平线上,顿时光芒四射,人们的脸上被涂了一层酒后红晕,金顶也披了一件金色的彩衣。这时呀你会忘记山顶寒气袭人的晨雾,不停地跳跃欢呼,久久不愿离去。

“圣光”实在晴朗的夜晚,舍身岩的林莽中,忽然一见两点如豆的星光,渐次千点,万点,飘曳腾涌,忽高忽低,仿佛银河繁星坠落谷中,“时而散舞,星星点点,时而相聚,网网团团,令人眼花缭乱,心动神摇。”此种现象,自古称作“万盏明灯朝普贤。”“”圣光现象极为奇特,其成因,有人说是磷火,有人说是萤火虫,有人说是附在树枝上的“密环茵”遇到空气中的湿度含量在百分之半以上时发的光。观“圣光”由来已久,古人留下来不少体题咏,大家可以找一找。

“云海”和“佛光”,如果身临其境,也是妙趣横生美不胜收。峨眉山的独特美景看也看不完,等着你去细细游赏,峨眉山永远欢迎你的光临。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天台山天湖景区参观浏览,我是台州华顶旅行社的导游小许。天台山天湖风景区是一处聚山水;集人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区。距天台县城公3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天湖景区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此山为天台山之龙脉,天台山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唯独此山横卧盆地正中,其型如龙,故名龙山,为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隐修之地。山上峰峦叠翠,怪石耸峭,有“松隐林泉”`“熊猫戏龟”等景点。

二是水清湖碧,水为蛟龙藏身之处,自古就有“龙游曲涧”`蛟龙飞瀑”,景区由下天湖 中天湖 上天湖 串成的三叠湖 分别具有观赏 垂钓 休闲等功能。

三是佛教兴盛,“自古名山僧占多”,历史上天湖景区曾接纳了智者这样的一代宗师,如今尚有如来古洞,智者宴座 观音峰 济公岩等遗迹胜景。

各位来宾:天湖风景区是块风水宝地,前有绿水环绕,后有青山相靠。前面映入大家眼睑的这条溪流,叫做始丰溪,是天台人民的母亲河全场68公里,汇入灵江流入东海。天湖风景区所在的青山名叫龙山。说起龙山,有一个“九龙造天台”的古老传说。天台“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台州天台山因而得名。这八重山象征着八条龙,我们身下的这座龙山们于盆地中心,与周围大山不相连,乃是九龙之首。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十二

四川“天府之国”,人们总是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那么这一次呢?将带大家去领略一下一次别样的.旅行。我们将由成都出发前往峨眉山,途中游览乐山。距离呢?大约在160公里左右,行车时间要用三个小时。

那为什么要反此次旅行称为别样的旅行呢?因为,此次游览路线可以把它说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体验一种佛教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行程当中。乐山!有号称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体验一下它的辉宏气势,并且可以让大家置身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峨眉山!称“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在中国,甚至国外,佛教徒或信教民众中影响极为深远。而且,在由成都出发至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在夹并分道,一边前往乐山大佛,一边前往峨眉山。一路之上,大家可听可看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啦!并能领略到川西南地区所特有的田园和“竹笼”风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国”农业发达,“水旱从人,不知饥瑾”(那一个是四川地区的人民勤劳朴实,但是四川自古交通难为。

好了!该言归正传介绍一下峨眉和乐山啦!先讲一讲乐山。乐山!古称嘉州。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

凌云册位于乐山城岷江东岸,卓然秀拔,唐朝时在这里倚山开凿的佛像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镇三江,面对峨眉,历经丢掉风雨,依然完好无缺,不得不让我们吧为观止!那大家认为这个世界第一大佛是雕凿的我们众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弥勒坐佛像。

据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而这离堆呢?就是今天的乌尤山,为睡佛的头顶。但无匚不成书的是,乐山碱化是人工与大自然在无意中的一种巧合吧!也可能不愿意如此,乐山碱化开凿的位置端坐于睡佛的心脏部位,是无意这中的一种匚合,还是古人在开凿时的一种刻意安排。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

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海通法师。对于这位高僧的生平,已无法考证了。只知道他是贵州人,结束于凌云山。他见三次水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有船毁人亡之情。于是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法。“易暴浪为安流”。于是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动工凿佛。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就在巨佛左面约30米处将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师洞”。海通修大佛的业绩载于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大佛修建完工,为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叙述了海通开凿大佛的缘由,及章仇兼琼继修,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得以峻工的经过据史料记载,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楼阁,名大佛阁,宁时称“天宁阁”,后毁于兵灾。

大佛历边为九曲栈道,左边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路线,栈道出口,即名楼。壁津楼。

参观完乐山大佛后呢,各位游客可以通过峨乐高速公路直达峨眉山。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况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国多仙山,峨眉藐难匹”。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淬于民间。但峨眉册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诗又怎能道其万一呢?欲识“庐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与莽莽昆仑一脉相连。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称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经注》里记载:“从成都远望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屹立,细长俊美,好象美女的两道弯弯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十三

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是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的讲解员,名叫xx,现在,我代表我们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旅游点的全体父老乡亲和全体工作人员向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羌语)

桃坪羌寨是我们米亚罗红叶风景区的主要风景点之一。它位于理县东部,距成都158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489人。相传在一千多年以前,有个叫陶殊的人率先开发了这块富饶的土地,历史上这里叫“陶殊坪”。由于这里盛产桃子,所以又叫“桃子坪”,后来简称为“桃坪”。羌语叫“启子”。

桃坪羌寨风景点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民居建筑古朴神秘,民族风情保存完好。所以许多专家、学者称它是神秘的“东方古堡”。在这个风景点上,大家可以看到高大的“羌碉”和古朴神秘的羌房,以及羌族祖先们为了防御敌人的侵略而修建的“迷魂阵”和地下供水系统;可以品尝风味别致的羌族餐饮;可以观赏热情奔放的羌家歌舞;还可以购买羌家姑娘们的杰作——羌绣工艺品以及水果之乡——桃坪的各种水果和农副土特产品。现在请大家跟我一块去参观。

大家看到这些房屋叫“庄房”,羌语叫“窝遮”。“庄房”是用片石和粘土砌成的。一般人户的住房都是四、五层。下面的一层是用来养猪、养羊的,中部的几层用来住人和做厨房,最高的一层用来堆放粮食和杂物。房顶用来打麦子、青稞、豆类和晒粮食。这种房屋就地取材,经济实用,冬暖夏凉,而且寿命特长,一般都可以使用四五百年,由于这种房屋的建造工艺非常高超,所以不是一般的工匠都可以建造的。

砌这种房可以说是羌族工匠的专长。是羌族人从游牧民转为农耕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羌民族坚韧不拔的象征,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羌族建筑师从小学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钻研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羌族的建筑师在我们阿坝州享有很高的声誉,连藏族地区的许多民房都是请羌族工匠修建的。羌族人的住房是互相连接的,一旦打起仗来便可以互相支援。还有这些黑暗的、神秘的巷道,更是埋伏奇兵的好地方。入侵的敌人闯进巷道,就象进入了迷魂阵,不能辨别方向,最终会被杀死。大家看看,这些黑黑的洞口,就是施展刀枪的地方。

介绍四川导游词篇十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

昨天晚上在宾馆休息得好吗?现在是上午七点,用过早餐,整理好我们的行李后请上车。我们的旅游车已经驶出市区,现正行驶在通向目的地泸沽湖的路上。我们途经了盐源县,刚才给大家讲了公母山的故事,还有附近木里藏族自治县在二十年代洛克宗教朝圣路线和抗战时期驼峰飞虎队故事。

好啦,现在是北京时间十二点,经过了5个小时的车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泸沽湖景区了,今天游览行程将会有:先安排用午餐,在下午一点我们出发,先参观喇嘛寺,随后再去游览万亩草海和栈桥,情人桥和乘坐猪槽船游湖,晚上安排住进摩梭民居,为团队提供当地风味餐及品尝摩梭美食,与左所镇湖畔村村民举行篝火歌舞晚会。

现在呢,距我们即将抵达的四川泸沽湖左所镇湖畔村还有十分钟的车程,我将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家介绍一下泸沽湖的概况。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凉山洲西南部与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处,距成都830公里,距西昌258公里,是省级的著名风景区。并素有“东方女儿国”的美称。泸沽湖,当地人称“谢纳咪”,意为大海、母湖,从高处鸟瞰,如一只展翅的飞燕。另外它也是四川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水面积50.8平方公里,另有万亩草海,水面海拨2688米,被誉为“高原明珠”。

在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摩梭人,严格来讲,摩梭人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因而,人们便习惯地称他们为摩梭人,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来看待。民间传说摩梭人原来是有文字的,记载在猪革制成的“书”上,由2个达巴掌握。他们在西方取经途中被困在荒郊,饥寒交迫之际,把记载着文字的猪革吃到肚子里去了。今经人发掘只找到32个图画文字。所以摩梭人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和家谱。对其族源,至今尚无定论。从此,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这群山阻隔的泸沽湖畔,以农耕和渔猎为主要的生存手段。他们以母系社会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过着与世无争,简朴安宁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摩梭人的社会结构是以母系氏族大家庭为单位,存在着以母亲为核心的传统观念,这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后的母系氏族部落,是母系氏族制度的活化石。在母系家庭中,是男不取女不嫁的,如果生有子女的话,孩子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算。在他们独特的母系家庭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就是:抚养儿女是母亲极其姊妹兄弟的责任,如果有人不守“古规”便会被认为是没有“良心”,会受到社会的谴责,甚至是很严厉的惩罚。在他们的家庭当中,无论是男女,都将自己的生母,生母的姐妹,生母兄弟的女阿注,一概都视为“母亲”,然后再以年龄区别大小,年长于生母的称为“阿咪直”,年幼于生母的称为“阿咪吉”,将生母的兄弟,生母极其姊妹的男阿注,皆视为“舅舅”,统称“阿乌”。

好啦,我们用过了午餐,刚饱了口福,现在又开始饱眼福了。在我们前面看到的就是喇嘛寺,我们将停车安排半小时的时间让各位游客参观。由于我们这个喇嘛寺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所以请大家不要用手去随便触碰。那么,下车之前请大家把窗户关好,贵重的物品要随身携带,并且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参观完后我们就在停车的旁边集合,然后前去下一个游览景点---情人桥。

各位游客,现在在你们面前可以看到的一坐木制的桥,横跨草海的两岸,这个桥有个十分浪漫的名字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就是前面我提到过的情人桥了。据说呢,在这个桥修建之前草海两岸的年轻男女要走婚是非常困难的,由于相隔有草海,草海里面的草常常会把来往的船给给缠上,所以坐船到对岸是相当不方便的,为了让两岸的男女不再受相思之苦,便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情人桥了。

说到情人桥,就不能不提到我们泸沽湖所特哟的婚姻习俗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我们摩梭男女之间的“阿夏走婚制”。阿夏走婚即“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也就是婚后仍各自居住母亲家,晚上男方去女方家过夜,早上便回到自己母亲家,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抚养,由于这种婚姻是以男方的“走”来实现的,所以俗称“走婚”,但这绝不是儿戏式的婚姻,首先要以双方的感情为基础,走婚前,男方还要托媒人带礼品去女方家说亲,征得女方家老祖母的同意,方可走婚。这种婚姻与现代都市婚姻不同,它不受金钱及各种社会关系的限制,只要相爱就可以结合,这是一种让年轻人自由放飞情感的婚姻。双方所生的子女属于女方,采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的责任。而且一个男子或一个女子的“阿注”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男女双方的“阿注”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和我们有点相同的是:男女之间在选择上也要避开家庭中母系血缘的关系。

在结交阿注的过程中,女方的意愿会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一般呢都是以女方的爱憎为取舍的。“阿注”婚的建立是很自由的,那么要解除这种关系也比较的方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如果觉得不合,感情淡漠或破裂,任何一方要结束这种关系也很简单,一般情况是:假若男女不愿维持“阿注”的关系,只要给女方说一句“我以后不来了”就行了。或者长期不走访女方,婚约自动解除。如果是女方不愿意,就可当面告诉男方“你不要来了”,或者在男方走访时,面带难色或拒绝进入花房男方自讨没趣,就该理智的退出。

大家或许会觉得,在世界众多民族中,不乏有仍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但时志今日均无“走婚”这一特殊的风俗。而阿注走婚为什么仍存在于泸沽湖摩梭人中间?为什么外界的影响对母系社会的作用如此软弱?为什么摩梭人大多愿意选择走婚而不愿意其他形式的婚姻?对这许许多多的疑问,我只能告诉你们,这至今是一道未解之迷。说不定你们当中的某位游客在这次游览泸沽湖之后就能够找到答案。

常言道:“精彩有无限,好戏在后头”。那么就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摩梭人的家。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