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09-23 04:12:17 |
  • HT书生 |
  • 7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一

小学生第一次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里程碑。读书是人生之路的起点,是寻求知识、拓宽视野的必要手段。小学生们第一次阅读完整的图书,无疑是一次特殊的体验。这篇文章将通过讲述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我在第一次读书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兴趣的培养

作为小学生,首先要培养的是对读书的兴趣。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发现读书能带给我快乐并激发我的好奇心。我选择了一本有趣的画册作为我的第一本读物,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漂亮的插图。每当我翻开它,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充满了好奇心地阅读着。渐渐地,我对阅读更感兴趣了,也开始尝试着读一些有文字的书籍。兴趣是我们迈向阅读大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对读书的兴趣的培养,我们才能真正享受读书的乐趣。

第三段:认知的提高

通过阅读,我意识到了阅读对我的认知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我第一次读书中,我发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信息。书中的各种故事和事件,让我了解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通过阅读,我还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我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还能学到许多语法和写作的技巧。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与人交流。

第四段:情感的体验

读书不仅丰富了我的认知,还带给我许多情感上的体验。在我第一次读书中,我经历了许多情感起伏。有时,故事中的主人公遇到困难,我会感到悲伤;有时,主人公获得了胜利,我会感到喜悦。阅读可以引发各种各样的情感,让我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作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结,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阅读使我更加敏感,也让我更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

第五段:启发的思考

在第一次读书中,我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还从中获得了一些思考与启发。通过阅读,我学到了许多正面的价值观。在故事中,人物们往往会面临选择,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常常带来成功和最终的胜利。这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阅读还让我明白了爱与友情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人物常常通过乐于助人、友善待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通过阅读,我被鼓舞和激励着,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人。

总结:

小学生第一次读书是一段宝贵的经历,通过它我培养了对读书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体验了丰富的情感,获得了一些思考与启发。阅读不仅是小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人终身的伴侣。我将继续坚持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二

暑期将至,看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对于这本书我是充满兴趣。学生第一这个书名就很是有趣,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然而在各种充斥着各种压力的今天,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每天到学校来上学就是煎熬,每天上班时经常能看到垂头丧气的学生,每到放学,这些学生就像刑满释放一样开心。到底怎样才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带着疑问和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六十六个小故事,两百多张图片构成了整本书,书中的文字并不许多,仿佛一位前辈在向大家讲述一个个故事,平实却触动人心,读完这本书我很是感慨,学生第一,不仅是课堂上学生第一,在整个校园中都是学生第一,教师只是提供空间,搭建平台。

学生第一真正的创造了一个属于学生的学校,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而教师只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提供空间。学校是学生的校园,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这个想必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每位教师都懂,但现实情况却相差甚远。看看李希贵校长的做法,想想我们的做法,答案显而易见。固定的课程,严格的制度,枯燥的课堂,乏味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都是原因,但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没有去分析学生的心理,没有顾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活动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喜好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学生的分数高低,只知道学生的成绩好坏。所有的孩子送到学校来,我们似乎都要把他们教育成一个模子。而在李希贵校长的做法就彰显了孩子的个性,也培养的了学生的能力。虽然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里经常看到毕业的学生回来看老师,听到老师谈及以前的学生,我发现班上拔尖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而那些在老师眼里的后进生进入社会后也不是最差的,甚至有些还很成功。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的高手,我们应该培养的是有能力的孩子,能力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有学习。

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一举一动都为我们教师树立了标杆:优秀的教师,需要低下身子,停下脚步,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教育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细节决定成败。我感叹李希贵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知晓学生对校园活动的态度,我们现在开展活动多半是草草了事,或者大费周章做足表面功夫的开展一些活动,而活动后再也不会像李校长这般去调查,学生的喜好。

每个学生有三年的时间在中学校园中度过,这三年就像一部电视剧,而每节课都是其中的一集,学生才是电视剧的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剧务。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可能不能做到把校园还给学生,不能像十一中那样小到食堂的经营都由学生决定,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做到,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宣兵夺主,往往会让自己在表演,暑期培训中看到了一段日本多年前的美术课堂,让我惊讶,日本的教育方法和李校长的做法异曲同工,课堂上教师只是确定一个主题,提供各种工具素材,学生自由发挥没有任何题材的限制,而在制作绘画过程中教师只是给与适当的鼓励和指导。相比我们国家学生的美术作业,日本学生的作业更有创意,我国学生的作业往往千篇一律虽然仔细认真,却丧失了创意。教师示范画松树,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会画树,很少有学生会画些别的,而日本的老师呢,没有示范,只是在学生绘画过程中给与指导。

李校长语录中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是呀,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一堂课有时甚至要上三四遍,多的要上十几遍,这样枯燥的工作想要每天做好着实是不简单啊。我们要时刻记住,一样的课教给不一样的孩子,那就是不一样,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面对不同的孩子教法自然不同,切不能因为一样的课就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那我们为什么不把每一节课看作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沃土呢?让他们在这片沃土上自由地经历化茧为蝶的美丽过程,如果这样,将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是公开课上的表演,而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我们教育生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三

第一段:介绍读书的重要性和小学生第一次读书的意义(200字)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它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思维能力。小学生第一次读书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它可以为他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生。

第二段:描述小学生第一次读书的体验和感受(300字)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读书的时候,那是一本关于小动物的故事书。当我翻开书页,看到可爱的小动物们在书中跳动的画面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我沉浸在故事中,感受到了小动物们真实而丰富的生活。我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渴望了解每个小动物的故事。通过阅读,我获得了新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同时,我还从中学会了一些重要的道德和价值观,例如爱护动物和关心他人。这次阅读经历让我觉得读书真的很有趣并且有益。

第三段:阐述小学生第一次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启发和改变(300字)

小学生第一次读书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活动,它还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启发和改变。首先,阅读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它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信。阅读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和人生的多样性。此外,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学到许多道德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总而言之,小学生第一次的阅读经历可以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200字)

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到读书是一件快乐和有益的事情。同时,他们还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如图书馆会员卡和订阅优质的儿童读物。学校也可以开设阅读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最后,小学生之间互相分享阅读心得和书籍推荐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康的阅读习惯。

第五段:总结小学生第一次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200字)

小学生第一次读书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它可以为他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生。通过阅读,小学生可以获得新知识,培养阅读习惯,拓展视野。阅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小学生第一次的阅读经历还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小学生足够的机会去阅读,帮助他们从中受益,成为更加综合发展的人。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四

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这本书文风朴实,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思想灵动,读来,让人耳目一新,颇受教益。作者在自序中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通读《学生第一》,可以看到,作者所说的这个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正是人本主义的教育追求。

一、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类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第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管理者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许多例子。比如,邀请应届高中毕业生,与老师一起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和编写;高二学生冯嘉荟利用李希贵校长听课课间,上交成立少年社会科学院的提案,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她和少年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创始人,因此获得了首届校长奖学金“金钥匙”奖;在校内合影中,李希贵尽量不处在中间位置,他认为校长把自己放在边缘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位置;《学生第一》的扉页印上了所有老师的名字,包括外籍教师,李希贵还附有这样的赠语——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校长诚恳邀请学生共进午餐,倾听学生的声音;校务会每个月有一次会议研讨学生提案,并请学生在会上阐述主张;在开学典礼上,全体老师为现场所有同学颁发“护照”并签名,十一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新学期如一位天使走进了每一位师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希贵坚信,在学校少年文学院、科学院等平台上,一定会锻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国家栋梁。尊重,是一种理念,一种气度,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力量,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二、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

任何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平台做支撑。教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作为教育系统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识人之眼,用人之胆,要善于搭建师生共同成长、自我实现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人才辈出、健康向上的和谐发展的格局。

从《学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很多创意,并积极变成生动的校园实践,让学生和教师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比如,校园机会榜,把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些工作进行分类,学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给学生做;学生出版社,由学生负责文稿的征集、编辑、印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校园吉尼斯大擂台,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的“明星”;十一学生大使团,让学生向外宾介绍学校,介绍自己。以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为载体,提醒老师们:“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

在重视学生的同时,李希贵并没有忘记或忽视教师,因为不管一个校长有多么好的思想、理念、创意、策划,都需要教师去落实,去影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于是,十一学校推出了名师大讲堂,让一些在专业领域或者某个感兴趣领域很有研究的老师在专设的课堂上激情演讲;评选“月度人物”,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情,代表学校主流价值观,就可以获评;专门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才俊”评选项目,成立教育家书院、教师互助中心,让有体育特长的非体育教师带体育课,等等。十一学校的尝试,渗透着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将学校建成师生幸福成长乐园的人本追求。成就需要靠成就来激发。没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奋一个人的心志,更能为一个人的漫长旅程加油添力。作为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加油添力。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五

通过《学生第一》这本书,学生需要全面、深刻的认识学校、理解学校,特别是要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文化,然后再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自己的言行,反观自己的成长,谈谈读书心得。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生第一》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暑期将至,看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对于这本书我是充满兴趣。学生第一这个书名就很是有趣,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然而在各种充斥着各种压力的今天,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每天到学校来上学就是煎熬,每天上班时经常能看到垂头丧气的学生,每到放学,这些学生就像刑满释放一样开心。到底怎样才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带着疑问和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六十六个小故事,两百多张图片构成了整本书,书中的文字并不许多,仿佛一位前辈在向大家讲述一个个故事,平实却触动人心,读完这本书我很是感慨,学生第一,不仅是课堂上学生第一,在整个校园中都是学生第一,教师只是提供空间,搭建平台。

学生第一真正的创造了一个属于学生的学校,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而教师只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提供空间。学校是学生的校园,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这个想必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每位教师都懂,但现实情况却相差甚远。看看李希贵校长的做法,想想我们的做法,答案显而易见。固定的课程,严格的制度,枯燥的课堂,乏味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都是原因,但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没有去分析学生的心理,没有顾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活动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喜好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学生的分数高低,只知道学生的成绩好坏。所有的孩子送到学校来,我们似乎都要把他们教育成一个模子。而在李希贵校长的做法就彰显了孩子的个性,也培养的了学生的能力。虽然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里经常看到毕业的学生回来看老师,听到老师谈及以前的学生,我发现班上拔尖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而那些在老师眼里的后进生进入社会后也不是最差的,甚至有些还很成功。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的高手,我们应该培养的是有能力的孩子,能力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有学习。

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一举一动都为我们教师树立了标杆:优秀的教师,需要低下身子,停下脚步,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教育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细节决定成败。我感叹李希贵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知晓学生对校园活动的态度,我们现在开展活动多半是草草了事,或者大费周章做足表面功夫的开展一些活动,而活动后再也不会像李校长这般去调查,学生的喜好。

每个学生有三年的时间在中学校园中度过,这三年就像一部电视剧,而每节课都是其中的一集,学生才是电视剧的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剧务。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可能不能做到把校园还给学生,不能像十一中那样小到食堂的经营都由学生决定,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做到,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宣兵夺主,往往会让自己在表演,暑期培训中看到了一段日本多年前的美术课堂,让我惊讶,日本的教育方法和李校长的做法异曲同工,课堂上教师只是确定一个主题,提供各种工具素材,学生自由发挥没有任何题材的限制,而在制作绘画过程中教师只是给与适当的鼓励和指导。相比我们国家学生的美术作业,日本学生的作业更有创意,我国学生的作业往往千篇一律虽然仔细认真,却丧失了创意。教师示范画松树,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会画树,很少有学生会画些别的,而日本的老师呢,没有示范,只是在学生绘画过程中给与指导。

李校长语录中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是呀,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一堂课有时甚至要上三四遍,多的要上十几遍,这样枯燥的工作想要每天做好着实是不简单啊。我们要时刻记住,一样的课教给不一样的孩子,那就是不一样,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面对不同的孩子教法自然不同,切不能因为一样的课就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那我们为什么不把每一节课看作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沃土呢?让他们在这片沃土上自由地经历化茧为蝶的美丽过程,如果这样,将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是公开课上的表演,而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我们教育生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第一》读书笔记

1、闪光一次,也许就成了这个孩子上进的起点。

2、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

3、学生需要全面、深刻的认识学校、理解学校,特别是要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文化,然后再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自己的言行,反观自己的成长。

4、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

5、“每月百星”班主任带着放大镜寻找同学们身上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这个活动每年可以让一千两百多个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秀。三年的中学生活结束后,就会有三千六百多人次的学生得到鼓励。对我们这样一所拥有四千名学生的学校来说,这无疑会给相当比例的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

6、我甚至愿意和不相信这个预见的人赌一把。

7、许多学生眼高手低,仰望星空有余,脚踏实地不够,常常幻想一步登天。

8、班主任老师忙于事务,重管理不重教育的现象在大部分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9、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是“思方行圆”,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培养有想法的学生。

10、世界民族运动会

11、人人确立职业目标,生生开始人生规划。

12、评选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和活动。如何让教室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13、没有课时的学校必修课。在学校里没有上课时间,只有考核环节,学生要想考核过关,就必须自己想办法利用在家里的时间,向家长学习烹饪。

14、案例库的建设以在校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建设。

15、月度人物评选——大幅照片、人物解读和人物点评。

16、不知要追溯到多久,才能望断师恩的尽头。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多少年后,我们可能淡忘老师传授的知识,但他们用心灵与行动播下的做人的道理,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奔流不息。

17、非正式评价。对备课情况的评价最容易引发诸如弄虚作假、千人一面的问题。有些检查需要需要认真仔细,但评价却不要太计较。非正式表扬不可随意为之,它必须以真诚作为出发点,且要以事实为依据,尽量避免面面俱到。

18、正式评价包括明确评价目的、阐明评价内容和标准、开发或选择评价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处理评价信息、达成评价结论、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等多个制约、相互影响的环节才能完成,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19、评选优秀贺词、贺卡——献礼教师节,情系桃李缘。鼓励学生创新表达祝福的方式。自制贺卡、一首小诗、一封信、签名的文化衫等。一是让学生投票评选。二是张榜公布标注师生姓名的获奖贺词、贺卡。三是注意表彰会上的师生互动。

20、金点子:每月“金点子”征集活动,按照“主要解决问题”“建议及措施”“提案人”“落实措施部门”等几个方面。关注学校发展,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最好方式。

21、学校改革的风险管理:快速的行走必有磕绊,快速的发展必有风险。风险管理法:风险、程度得分、管理方式(责任人、行动)

22、在资源建设上,我们主张把钱花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花在教育教学最需要的地方。

23、改造流程:流程改造也是成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十佳中学生评选表彰流程图)

24、“把旅客放在驾驶员的座位上”,可能比一个劲儿地对驾驶员指手画脚要好得多。因为他们自己最清楚要到哪里去,以什么样的速度去,从哪里去更方便和快捷。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学生第一》这部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着作,书中有很多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每一个都让我有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书中十一中学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这本书我越读越觉的自己幸运,幸运,为能在求实这个注重人性化的学校任教;幸运,为能有这样一批批天使般的学生。幸运,为有一个个教育家的教诲……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诉说不完的幸福和喜悦。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而且,李校长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其实,真正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幸福了,学生快乐了。想想我们在求实的待遇,哪一天我们不是幸福的?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校而幸福。

但是学校有了学生,才有生机和活力,有了学生,学校和老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书中的66个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智慧、积极、导向,在这 66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 66个小故事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带学生参加重要活动等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为培养自信、阳光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让我感受到孩子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这一切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教育界名师的话:“我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教学经验,我最擅长的就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所有的孩子的坠落就是‘厌学’开始的,我最自豪的就是教过的学生中没有一个自暴自弃,品行不端的。这些不是正合我们求实中学不谋而合吗?每一学期我们每个学科都举行着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让每位学生的才能都能尽可能的被展现,我想这就是优秀学校的相同之处:学生第一!

记的我曾经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侧夜难眠,后来我发现在无力改变整个现状时,就只能改变我自己的教学方式。”面对当前生物学科教学形式的缺陷(封闭式学校信息闭塞,学生地区差异较大,社会实践活动较难统一开展),我会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孩子们参与到课堂教案的设计和生物实验的活动中,在课堂上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尽量避免用枯燥、低效、压抑的作业填满孩子们的时间,我要让我的学生在我的生物课堂上快乐起来、自信起来。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六

敲下题目那行字的时候,忽然觉得“卖”字与“读”字并列着十分显眼。卖,无言的读?或者读,卖的就是语言?我不明白这两个字之间还有什么关系,隐隐间觉得或有深意。

不纠结了,即兴的话。说回文章。

本想说这是一篇时下大热的文章,又觉对这样沉重的一篇文字来说,用“大热”实在有点轻浮。感激网络又把它挖了出来,好文章是不朽的。

看多了煽情与滥景的文字,腻得发慌,越来越喜欢真实朴素的文字,因为真实,所以能看到心里去。

做为农村人,做为底层百姓,对文章里描述的很多细节感同身受。《卖米》,伴随着十分熟悉的画面感,勾勒出落后乡村的真实面貌:从土里刨食的人没有其他的赚钱路子,即便拿一介肉躯跟土地死磕,往往也只是”多收了三五斗“的结局。然后,还得指望拿这点钱既当生活费又当药费。

我链接的这一篇似有删节,其他版本里还有一段弟弟为引水入田的事不惜与关系不错的同班同学反目打架的事,感觉特真实。以前农村里没少为争水的事闹别扭,常就派出一人在田间地头守到半夜,担心水让他人截了去,有时一言不合,双方直接抡起锄头动粗也常见。还有,琼宝替母亲挑更重那担米的时候,一不细心撒了点出去,母亲心疼米更甚过心疼女儿……看到那里,不能再同意。

在农村,什么都值钱,似乎仅有命最不值钱。

民生多艰。穷人之苦,没体验过的城里人很难想像;同样,有钱人之奢,没走出大山里的人一样很难想像。古时有上对下”何不食肉靡?“的天问,有下对上”皇上必须天天吃红烧肉“的惴测,今人的版本不会低于过去,这世界悬殊差异已经越来越大,有些人倾其一生努力,所得可是是另一些人不屑一顾唾之弃之的东西。

当然,说这些并没有歌颂苦难鞭挞享乐的意味。合理合法赚到的钱,随你怎样支配,但凡能有选择,谁都想少吃苦多享乐。只是这世间总有苦难与相对的幸福,命运之神随机布局,然后跃上云端俯瞰芸芸众生,看有些人逆袭,有些人沦陷,有些人一成不变。

别说人,土地也有不一样的命运。僻壤生产粮食,热土生长房子。越靠近城市的农村人越有机会在拆迁中改变命运,反之,偏远的穷乡几乎就永远穷下去了,直至渐渐消亡。

城里人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卖米》一文中为了总共三块钱的差价母女愿意守在摊头任烈日暴晒一天。可是广大从农村里出来的人必须能理解,虽然事后可能也会自嘲“能算不除”,可当时必须是纠结的,三块钱不多,可心里那份委屈拦着,舍不得出手。买米的当然也没有义务非得“高”价收购你的米,市场永远冷漠没有温度。你不卖,大把的人等着卖,明知你的米略好,但对商贩来说,他们只看买卖环节间的利润,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利润,购之;不能,弃之。

买米的小贩们肯定也不是什么真正意义的大老板,所以锱铢必较也能理解,他们或许只是比单纯的种田人混得好一点的小商人而已,彼此奔波路上,顶着烈日讨价还价,怎样说都是讨生活的人,在商言商,也就没什么好苛责的了,都不容易。

“行情”一词,是从事生产的人最怕最敏感的词,年景大好,丰收,价就低;价高,却往往意味着歉收。时有听说什么什么农产品烂在田间地头无人问津之事,反正苦逼生产的总是最被动的。小贩相对好点,见风使舵,贵买贵卖,一旦发觉无利可图,撒手不干,也可是掉一两根毛而已。

相较城市,农村永远处于弱势。说故土难离的,往往是先行离开的。

都说乡村是净土。那是偶尔你厌烦了城市的套路,下去感受个一两天,45度仰望天空时感叹两句而已。稍呆多两天,保管你逃难一般离去。当然,那些如梦如画的度假村不在此列,那完全是低调奢华,是变相的”伪农村“。

真正的乡村绝非乌托邦。一代代人因贫逃离,富而返乡,还有一群人永远挣扎在路上。

本文的作者算是靠着读书逃离了乡村的人,可惜终究逃可是病魔。人生短暂,徒留遗憾。默哀之。

依然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读后感——或许连读后感也算不上。对我来说,好文章有一种特质,读后很有想写点什么表达点什么的冲动,虽然可能狗屁不通言不及意,但好在是浇了我心中块垒了。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七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学生第一》这部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着作,书中有很多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每一个都让我有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书中十一中学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这本书我越读越觉的自己幸运,幸运,为能在求实这个注重人性化的学校任教;幸运,为能有这样一批批天使般的学生。幸运,为有一个个教育家的教诲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诉说不完的幸福和喜悦。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而且,李校长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其实,真正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幸福了,学生快乐了。想想我们在求实的待遇,哪一天我们不是幸福的?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校而幸福。

但是学校有了学生,才有生机和活力,有了学生,学校和老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书中的66个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智慧、积极、导向,在这66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66个小故事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带学生参加重要活动等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为培养自信、阳光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让我感受到孩子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这一切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教育界名师的话:我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教学经验,我最擅长的就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所有的孩子的坠落就是厌学开始的,我最自豪的就是教过的学生中没有一个自暴自弃,品行不端的。这些不是正合我们求实中学不谋而合吗?每一学期我们每个学科都举行着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让每位学生的才能都能尽可能的被展现,我想这就是优秀学校的相同之处:学生第一!

记的我曾经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侧夜难眠,后来我发现在无力改变整个现状时,就只能改变我自己的教学方式。面对当前生物学科教学形式的缺陷(封闭式学校信息闭塞,学生地区差异较大,社会实践活动较难统一开展),我会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孩子们参与到课堂教案的设计和生物实验的活动中,在课堂上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尽量避免用枯燥、低效、压抑的作业填满孩子们的时间,我要让我的学生在我的生物课堂上快乐起来、自信起来。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八

暑期将至,看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对于这本书我是充满兴趣。学生第一这个书名就很是有趣,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谈谈读书心得体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个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学生第一》这部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着作,书中有很多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每一个都让我有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书中十一中学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这本书我越读越觉的自己幸运,幸运,为能在求实这个注重人性化的学校任教;幸运,为能有这样一批批天使般的学生。幸运,为有一个个教育家的教诲……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有诉说不完的幸福和喜悦。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而且,李校长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其实,真正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幸福了,学生快乐了。想想我们在求实的待遇,哪一天我们不是幸福的?我们为有这样的学校而幸福。

但是学校有了学生,才有生机和活力,有了学生,学校和老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书中的66个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智慧、积极、导向,在这 66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 66个小故事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带学生参加重要活动等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为培养自信、阳光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让我感受到孩子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这一切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教育界名师的话:“我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教学经验,我最擅长的就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所有的孩子的坠落就是‘厌学’开始的,我最自豪的就是教过的学生中没有一个自暴自弃,品行不端的。这些不是正合我们求实中学不谋而合吗?每一学期我们每个学科都举行着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让每位学生的才能都能尽可能的被展现,我想这就是优秀学校的相同之处:学生第一!

记的我曾经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侧夜难眠,后来我发现在无力改变整个现状时,就只能改变我自己的教学方式。”面对当前生物学科教学形式的缺陷(封闭式学校信息闭塞,学生地区差异较大,社会实践活动较难统一开展),我会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孩子们参与到课堂教案的设计和生物实验的活动中,在课堂上尊重孩子们的想法,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尽量避免用枯燥、低效、压抑的作业填满孩子们的时间,我要让我的学生在我的生物课堂上快乐起来、自信起来。

《学生第一》读书笔记

1、闪光一次,也许就成了这个孩子上进的起点。

2、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

3、学生需要全面、深刻的认识学校、理解学校,特别是要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文化,然后再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自己的言行,反观自己的成长。

4、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

5、“每月百星”班主任带着放大镜寻找同学们身上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这个活动每年可以让一千两百多个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秀。三年的中学生活结束后,就会有三千六百多人次的学生得到鼓励。对我们这样一所拥有四千名学生的学校来说,这无疑会给相当比例的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也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

6、我甚至愿意和不相信这个预见的人赌一把。

7、许多学生眼高手低,仰望星空有余,脚踏实地不够,常常幻想一步登天。

8、班主任老师忙于事务,重管理不重教育的现象在大部分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9、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是“思方行圆”,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培养有想法的学生。

10、世界民族运动会

11、人人确立职业目标,生生开始人生规划。

12、评选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和活动。如何让教室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13、没有课时的学校必修课。在学校里没有上课时间,只有考核环节,学生要想考核过关,就必须自己想办法利用在家里的时间,向家长学习烹饪。

14、案例库的建设以在校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建设。

15、月度人物评选——大幅照片、人物解读和人物点评。

16、不知要追溯到多久,才能望断师恩的尽头。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多少年后,我们可能淡忘老师传授的知识,但他们用心灵与行动播下的做人的道理,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奔流不息。

17、非正式评价。对备课情况的评价最容易引发诸如弄虚作假、千人一面的问题。有些检查需要需要认真仔细,但评价却不要太计较。非正式表扬不可随意为之,它必须以真诚作为出发点,且要以事实为依据,尽量避免面面俱到。

18、正式评价包括明确评价目的、阐明评价内容和标准、开发或选择评价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处理评价信息、达成评价结论、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反馈等多个制约、相互影响的环节才能完成,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19、评选优秀贺词、贺卡——献礼教师节,情系桃李缘。鼓励学生创新表达祝福的方式。自制贺卡、一首小诗、一封信、签名的文化衫等。一是让学生投票评选。二是张榜公布标注师生姓名的获奖贺词、贺卡。三是注意表彰会上的师生互动。

20、金点子:每月“金点子”征集活动,按照“主要解决问题”“建议及措施”“提案人”“落实措施部门”等几个方面。关注学校发展,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最好方式。

21、学校改革的风险管理:快速的行走必有磕绊,快速的发展必有风险。风险管理法:风险、程度得分、管理方式(责任人、行动)

22、在资源建设上,我们主张把钱花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花在教育教学最需要的地方。

23、改造流程:流程改造也是成为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十佳中学生评选表彰流程图)

24、“把旅客放在驾驶员的座位上”,可能比一个劲儿地对驾驶员指手画脚要好得多。因为他们自己最清楚要到哪里去,以什么样的速度去,从哪里去更方便和快捷。

暑期将至,看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对于这本书我是充满兴趣。学生第一这个书名就很是有趣,新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然而在各种充斥着各种压力的今天,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每天到学校来上学就是煎熬,每天上班时经常能看到垂头丧气的学生,每到放学,这些学生就像刑满释放一样开心。到底怎样才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带着疑问和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

六十六个小故事,两百多张图片构成了整本书,书中的文字并不许多,仿佛一位前辈在向大家讲述一个个故事,平实却触动人心,读完这本书我很是感慨,学生第一,不仅是课堂上学生第一,在整个校园中都是学生第一,教师只是提供空间,搭建平台。

学生第一真正的创造了一个属于学生的学校,把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而教师只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提供空间。学校是学生的校园,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这个想必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每位教师都懂,但现实情况却相差甚远。看看李希贵校长的做法,想想我们的做法,答案显而易见。固定的课程,严格的制度,枯燥的课堂,乏味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都是原因,但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没有去分析学生的心理,没有顾忌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活动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喜好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学生的分数高低,只知道学生的成绩好坏。所有的孩子送到学校来,我们似乎都要把他们教育成一个模子。而在李希贵校长的做法就彰显了孩子的个性,也培养的了学生的能力。虽然我工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里经常看到毕业的学生回来看老师,听到老师谈及以前的学生,我发现班上拔尖的孩子进入社会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而那些在老师眼里的后进生进入社会后也不是最差的,甚至有些还很成功。我们培养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的高手,我们应该培养的是有能力的孩子,能力方方面面不仅仅只有学习。

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一举一动都为我们教师树立了标杆:优秀的教师,需要低下身子,停下脚步,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教育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细节决定成败。我感叹李希贵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知晓学生对校园活动的态度,我们现在开展活动多半是草草了事,或者大费周章做足表面功夫的开展一些活动,而活动后再也不会像李校长这般去调查,学生的喜好。

每个学生有三年的时间在中学校园中度过,这三年就像一部电视剧,而每节课都是其中的一集,学生才是电视剧的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剧务。对于我们普通教师来说可能不能做到把校园还给学生,不能像十一中那样小到食堂的经营都由学生决定,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做到,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宣兵夺主,往往会让自己在表演,暑期培训中看到了一段日本多年前的美术课堂,让我惊讶,日本的教育方法和李校长的做法异曲同工,课堂上教师只是确定一个主题,提供各种工具素材,学生自由发挥没有任何题材的限制,而在制作绘画过程中教师只是给与适当的鼓励和指导。相比我们国家学生的美术作业,日本学生的作业更有创意,我国学生的作业往往千篇一律虽然仔细认真,却丧失了创意。教师示范画松树,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会画树,很少有学生会画些别的,而日本的老师呢,没有示范,只是在学生绘画过程中给与指导。

李校长语录中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是呀,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一堂课有时甚至要上三四遍,多的要上十几遍,这样枯燥的工作想要每天做好着实是不简单啊。我们要时刻记住,一样的课教给不一样的孩子,那就是不一样,一定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面对不同的孩子教法自然不同,切不能因为一样的课就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有人说:经历是一笔财富。那我们为什么不把每一节课看作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沃土呢?让他们在这片沃土上自由地经历化茧为蝶的美丽过程,如果这样,将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是公开课上的表演,而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学生第一”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是我们教育生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九

翻开那本诗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我的指尖停驻。我轻声地朗读起来,仿佛也漫步在康桥那荡漾的河畔,夏虫的声音为我伴奏。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哦,梦!一个遥远的名字。徐志摩再回康桥,是不是也是为了寻梦呢?他在康桥的那两年,是如此的优哉游哉。那时,他有他的理想,他的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是充满希望的。可眼前的生活却是如此的无可奈何,让他疲惫,感伤。

生活的确是如此残酷,会使一个人失去理想。徐志摩失去理想使他感到疲惫,而我失去了理想,竟是如此的迷茫。

成为了一位初中生,我开始无暇顾及儿时的梦想,眼前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我的梦变成了“考出好成绩”、“考上好高中”。儿时的梦想在生活的重压下是如此遥不可及,“不切实际”。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面对生活的困境,徐志摩选择悄悄地走了,悄悄地离开了他逝去的梦想。而我,愿意回过头去,去寻找那个逝去的梦想。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网篇十

自从踏入教师行业,特别留意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偶然间碰到了《学生第一》这本书,一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了。这真是一本难得的教育用书,在书中,作者李希贵(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将自己近年在学校里的实践和思考记录下来,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阳光的校园,一群了不起的孩子。在这座阳光校园里的孩子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着宽厚的臂膀;他们睿智机敏,纵横辟阖,有着智慧的韬略;他们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有着仁爱的情怀。

在书后面还有李希贵校长的语录摘记,其中一句说:“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学校教育要立足儿童立场,发现和引领儿童,才能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

儿童是“脚”,教育是“鞋”,教育不能“削足适履”,所提供的环境和教育内容应该随着儿童的需要进行改变和调整。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在《学生第一》这本书里,我们看到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生动展现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当然,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真正立足儿童立场的教育。

看了《学生第一》,再回头看我们的学校,我们是一所小学,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属性,就是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即身体基础、精神基础和学力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驻足儿童立场,构建儿童意识,树立儿童观,从儿童视角出发,才能为学生保留一个美好灿烂的童年,幸福成长。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在这核心理念的统领下,我们追求“绿色教育”,“绿色教育”所追求的是绿色分数、绿色比赛名次,追求的是关注学生整体素质、追求的是“原生态”的教育。

为了让“绿色”惠及到每位孩子,我们提出了“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创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办学价值观。适合学生发展,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发展”;创适合教师发展的教育,就是“尊重教师差异,以人为本,赋予教师选择权利,自主发展”。

探索一:创设儿童文化渗透无声教育

在《学生第一》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群孩子幸福的在校园里成长。幸福教育就是要追求儿童的精神幸福,不仅要着眼与学生未来的幸福,更应该重视学生当下的幸福。只有行走在充满儿童文化的校园里,每个学生才是快乐、富足、美好。在学校里构筑一种属于学生的文化,就要求我们以儿童视角去规划和创设,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家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故事分享:“开放式”书吧vs诚信教育

学校以“走廊门厅成书海,露天书吧溢书香”为文化宗旨,创设书香校园,让校园书吧随处可见,大厅、通道走廊甚至每一个角落。为了丰富书吧的藏书,学校各个班级出谋划策,最后学生自己提议每一个人捐一本,1444位学生就有了1444本,这就是我们“献一本看千本”捐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将自己现有的、珍藏于自己的小书架的、或是最喜爱的书籍捐献出来。当然捐赠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选择,可以选择永久捐赠,也可以选择捐赠一个月或半年。学校对学生捐赠的书籍进行整理、编码,然后上架,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处随时随手取书阅读。

开放式书吧,让学生触摸书香,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生命成长的乐趣,同时又是一种诚信德育的无声渗透。刚开始建立“开放式”书吧时,总会发生丢书的现象,1400多本的书,没几天就只剩下一半数量了。管理书籍的班级总会反馈:今天书籍又丢了不少。于是,我们在学校内开展了一次“做诚信人”的主题,将书吧丢书的事件做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果你特别喜欢书吧里的书,你会怎么做?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学生慢慢达成了一种共识,这是属于同学们的集体财产,如果真的喜欢书籍,可以带回去阅读但之后应该要主动送回。自开展主题教育之后,书吧丢书的情况逐渐减少,现在书籍基本不丢,甚至还有同学悄悄的将破损的书籍带回去,修补好再带回来的。

探索二:推行评价变革实行自主教育

评价是指挥棒,但不是唯一的标准,它是促进,不是甄选。只有构建灵活的、沟通的、支持的和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评价体系,才能激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实行自主教育,享受幸福成长。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又陷入了思考,怎么为“每一个孩子”定制一把适合他的尺子,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评价舞台,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呢?于是,我们推出了“晒晒我的学习成果”活动。在期末来临前2周时间,学生可以就音乐、美术、劳技、综合实践等课程,申请参加“晒成果”,然后由学校组织检测,对于通过的学生颁发“特长卡”一张。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基于学生的本身出发,让学生自愿选择,另一个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手段,让评价实现多元化,让学生学会自信对待“学习那事儿”,“你在这点好,我在那点好”。

分享故事:笋芽儿艺术展——自信教育

4月2日清晨,“笋芽儿艺术展”拉开了序幕。学校前操场彩砖区域被心灵手巧的学子们开辟成了书画展现场。书画展的作品来自学校开展的“书法和绘画晒成果”活动。课间,“笋芽儿”们三五成群地进入书画展现场。有的孩子热切地寻找着自己班级的展板,找到了,会向自己的伙伴高高地招手;有的孩子会被其中的一幅画吸引,驻足良久;有的孩子则会悄悄地在展板中寻找自己的作品,然后静静地看,脸上流露喜悦。书画长廊里,川流不息的孩子因为自己的作品而来,因为作品的精彩而来,也因为书画长廊的热烈氛围而来。他们边看边赞,边赏边议,一切自然地发生:在欣赏中学会审美,在比较中学会积极,在赞扬中体会成功。

据悉,我校艺术节以“活动策划书”来引领,通过“晒成果”活动,引导每一位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促进每一位孩子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每一位”,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个体,都存在差异。《学生第一》里提到:“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当校园里、课堂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家情怀的老师们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合上书,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驻足儿童立场,倡导教育回归儿童本体,才能让学生生动、丰富、自然的成长,让他们成为教育中的真实主角,享受到幸福教育,真正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