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优秀9篇)

  • 上传日期:2023-09-14 00:49:32 |
  • 飞雪 |
  • 7页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一

是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

(一)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1、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蜡笔、油画棒(油性)、水粉颜料(水性)、毛笔、排笔

铅化纸、宣纸(渗透性)、卡纸

2、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涂蜡法

点彩法:将颜色一点一点地点在画面上。

粘彩法:借用海绵或纸团来作画,此法适合表现树叶、山石草丛,处理画面的背景部分。

刻画法

(二)绘画的形式语言

1、线条

学前儿童对线条的学习主要包括:

线条的基本形态(直线和曲线)

线条的变化

2、形状

规则形、不规则形以及两者的结合形。

3、色彩

a、色彩的辨认(学前儿童主要学习辨认色彩的三要素,即色相、色度和色性)

色相:即色彩的种类和名称,学前儿童主要应学习辨认三原色、三间色(橙、绿、紫),常见的复色(如蓝灰、绿灰、红灰)以及无彩色,即黑、白、灰。

色度:包含色彩的明度和纯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如七种基本色中,紫色色度最暗,黄色色度最亮。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纯度高的色彩鲜艳,鲜艳色彩中加黑、白、灰纯度就低了。

色性:指色彩的冷暖属性。

b、色彩的运用

按物择色——色彩的变化——色彩的情感表达(如用红色表现愤怒时的脸;用白色表现哀愁时的脸;用绿色表现生气时的脸等)

4、构图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

1、小班

特点:幼儿处在涂鸦后期,观察事物时没有明确的目的,观察的顺序比较乱,且只看事物的粗略轮廓,因此在构图上比较零乱。画面上物体时彼此孤立的,且偏向于纸的边缘,这是由于他们在画时边画边转动纸造成的。

教师如何做:

第一,为幼儿准备涂鸦的工具和材料。涂鸦早期,最佳的材料是油画棒和平滑的大纸张,铅笔不适合。

第二,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不必强求幼儿画的像样,让幼儿在看、想、玩的过程中绘画,小班后期可以引导幼儿在观察基础上表现单一的物体。

第三,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情境。

由于幼儿此时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绘画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往往联想自己经验中的事物。

教师可以:比如练习画各种线条时,教师事先画一幅海底世界,并剪好各种“鱼”,让幼儿为“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即用线条装饰鱼,然后将鱼贴在海底。

2、中班

特点:开始试图表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教师如何做:

第一,通过多种形式观察物体,同时引导幼儿把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从单一的表现过渡到表现一定的情节。

第二,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单张图片,如人物、交通工具、动植物、建筑物等,让幼儿根据主题进行构图。

例如:幼儿可以选择太阳、各种花卉、人物等图片来构成一幅主题为“美丽的花园”的图画。中班后期,教师可以提供部分图片,其余由幼儿添画完成。

3、大班

特点:大班后期,部分幼儿已经能用遮挡的方式来表现物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如何做:

第一,鼓励幼儿进行情节画的创作。

在“美丽的花”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提供油画棒、马克笔、画纸、卡纸、吹塑纸等。

创造性与技能技巧的关系

(一)命题画

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要求完成绘画。包括物体画和情节画。

1、物体画教育活动的指导

a、幼儿物体画特点

拟人化、透明式、展开式、夸张式。

b、教师如何做:

引导幼儿详细完整地观察、理解物体的结构特征,帮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掌握事物的基本形态,抓住事物形、色等的特征,最重要的是物体的神韵。

例如:画一只公鸡。

采用涂染法和线描法莱描绘物体。

涂染法:指不画物体的轮廓线而是直接用笔蘸颜料画出物体的形,以表现物体形象特征的方法。较适合年龄较小幼儿。

线描法:指先用线条勾画出物体的基本部分然后再涂上颜色的方法。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物体的造型。

例如:主题为“形象设计师”的物体画。可以先让幼儿欣赏不同风格的人物画,然后引导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依次创作“妈妈的发型真好看”、“鞋子博览会”“我是小小服装设计师”“笑的露出牙齿的人”等系列主题。

(二)情节画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二

1、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2、在活动中大胆发挥想象和创造,体验手型画的乐趣。

3、大胆进行添画和用色。

画纸、油画棒、范画。

能根据自己手型的变换来进行描画,学习手型画的方法。

根据自己变换后的手型进行添画,大胆用色。

玩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

1、提问:小朋友,你能把你变换出的手型画出来吗?谁愿意上来画一画,请小朋友仔细看他是怎样把变出的手型画出来的(请幼儿讲)。

2、师小结:先把自己变换的手型放在纸上不动,再用握笔的手沿手的外型轮廓画,画出的图案叫手型画。然后再根据你画出的图案进行添画。

3、范画欣赏。

请幼儿欣赏老师的范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1、先变换手型,然后再画变换的手型,再根据你画的手型来添画涂色。

2、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大胆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图案。

1、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重、难点来进行评价。

2、根据幼儿的构图、布局、线条、色彩进行评价。

3、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画墙上。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三

"美丽家园快乐成长"

各班幼儿和家长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油画棒、水彩笔、水粉。2.剪刀、胶棒。3.硬卡纸、海绵纸、皱纹纸、及时贴4.一次性纸杯、勺子、盘子、纸碗、泡面桶、瓶盖、瓶子、酸奶盒等5.各类适合活动的音乐。

1、参赛画纸规格:、a4、a3纸。作品正面右下角必须贴上参赛卡。

2、参赛作品由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作品形式不限,材料不限,可以是水墨、水彩、水粉、油画棒、蜡笔、粘贴、拓印、剪纸等。

3、幼儿可以凭票进入活动场地,进入时需看活动规则。

4、进入活动后幼儿可自主选择材料,但是需以"勤俭节约,变废为宝"为主。

5、进入活动场地家长把手机调为静音,不随意走动,以免影响幼儿操作。

6、由于活动室较小,家长带领幼儿时要轻走、轻拿、轻放、轻说等。

7、幼儿和家长可随时进入,但是要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作品,这样可让其他小朋友继续进入活动场地。

联想和幻想常常是创造的先导,积极的联想和幻想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精神,而富于幻想,憧憬未来,正是幼儿思维的一个特点,画笔成了幼儿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自在地创造、表现的工具,本活动以发展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主,力图突破以往“对幼儿绘画的合理性、真实性作过分的要求”、“总把技能技巧摆在首位”、“要求幼儿照着样子画,限制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观点,开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的创造热情和兴趣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展示。

1、让幼儿想象梦游太空世界和未来,激发幼儿创造性绘画的热情和兴趣。

2、指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太空中的一些新式飞行器,并大胆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星星、月亮。

3、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黑色酒精笔、彩色油画棒、图画纸、毛笔、水笔颜料、调色盘、录音机、录音带、太空背景图、各种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几何形体纸报、抹布、磁性板、地毯。

(一)梦游太空:以梦幻形式带幼儿到太空去旅行、引出课题。

1、幼儿闭上眼睛,静静听教师随音乐讲述。

2、在梦游中,以问答的形式丰富幼儿对太空的想象。

(二)分组活动:

1、幼儿自由组合,几人一组,讨论并动手设计几款飞行器,再从中选出一架设计得最好的飞行器贴在磁性板上。

2、各组选一名代表,持设计图向全班幼儿介绍。

(三)集中活动:

1、a、展示幼儿的设计图。b、在幼儿设计图的基础上移动

改变,变化出另一款飞行器。(几名幼儿在前面操作,其余的集体操作)。

2、投放不同的材料提出不同层次的绘画要求。

3、幼儿作画,老师指导。继续播放梦幼曲,启发幼儿的想象。

4、讲评小结:展示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称赞幼儿的努力,对有独创性的作品给予特别介绍并表扬肯定。

5、结束:请全体幼儿乘上自己设计的飞行器,一起到太空去探险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四

20xx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10:00

幼儿园大门口(如遇下雨多功能厅)

中班组部分幼儿及家长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一大幅画,亲子共同作画

童心・同梦

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的创作过程中放飞童心,梦想未来。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使亲子间情感的交融更加亲密,使家园教育更加快乐、和谐。

1、绘画内容要结合主题,现场作画。

2、作品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

3、画面要整洁,布局要合理,颜色搭配协调。

白色长布每班一条,颜料、调色盆、颜料笔、铅笔等。

1、各班教师交代介绍活动。

2、幼儿、家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完成后整理画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与欣赏:“童心・同梦”亲子绘画作品,展示在幼儿园过道内,老师、家长、孩子一起欣赏。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五

1、尝试用海绵印章印出小鸡,并用棉签添画细节。

2、进一步感受墨色在宣纸上产生的特殊晕染效果。

3、知道工具材料用完后要放回原处,初步养成良好的作画常规。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1、幼儿已认识过小鸡。

2、宣纸,颜料(黄、褐色、绿),颜料盘,棉签,海绵印章,抹布。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总结小鸡的外形特点。

教师:小鸡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它们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2、师幼共同讨论小鸡的画法。

(1)讨论小鸡头部的画法。

教师:先用海绵宝宝蘸些颜色,然后把它印到宣纸上去。

(2)讨论小鸡其他部位的画法。

(3)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教师:小鸡喜欢在哪里玩?它们喜欢干什么?(可添画小草、小虫等)

(4)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将用过的工具材料放回原处。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提醒幼儿添画细节和背景,也可在幼儿作品上适当添画场景,让画面更丰富。

(2)提醒幼儿用完物品后放回原处,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你们画的小鸡真有趣,有的在捉虫,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下次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的好朋友也画上呢!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六

一、绘画比赛主题由异级任课教师临时出题。

二、参赛对象:1—6年级学生每班选5名学生参加。

1、6月3日—6月6日,宣传发动及准备阶段。

2、6月6日下午,各班上交作品3份至覃德华老师处。

3、由覃德华老师组织教师对学生提交作品进行评选,评出年段组

一、二、三等奖。

4、教导处临时安排颁奖时间。

5、选出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出。(评选结束后)

四、参赛要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必须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主题。

3、一至六年级统一用8开的素描纸,绘画材料不限。

4、画的正面一律不能出现学生姓名、班级等信息,背面要写明作者的姓名、所在班级等信息。

五、作品评分标准临时确定。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七

1、尝试长卷画的合作绘画形式,体验合作绘画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创作,发展幼儿的表达与表现能力。

关节熊(大范例一套,小的幼儿每人一套)长卷画纸、彩笔。

1、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停顿,启发幼儿继续创编“发生了什么事?它看见了谁?它说什么?”并请1~2名说得好的幼儿来边讲边拼摆熊的动作。

2、幼儿创造性拼摆操作并讲述。

(1)教师启发: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熊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请每个幼儿取出关节熊]请你来摆一摆、讲一讲。

3、幼儿分组合作绘画。

(3)请幼儿取笔,分组选择喜欢的位置进行绘画。

(4)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幼儿适时适当地帮助。

(5)鼓励先画完的幼儿串编故事并进行适当地添画。

4、作品展示,讲评。

(1)请幼儿合作将画纸粘贴到展示墙上。

(2)自由欣赏,鼓励幼儿发表评论。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串编好的故事。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八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大胆尝试在树叶上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创作京剧脸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成品脸谱若干,歌曲《说唱脸谱》视频。

2、水粉颜料、橡胶树叶人手一份。

欣赏歌曲《说唱脸谱》,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和老师一起感知京剧脸谱的颜色。

小结: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等颜色,这是对人物自然肤色的夸张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如,红色表示忠勇、侠义、威武,黑色表示公正,白色表示狡猾等等。

2、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花纹,感受其对称性。

——你喜欢哪张脸谱上的花纹,为什么?仔细观察,这些花纹有什么特点?

小结:脸谱上有云、波浪、太阳射出的光等纹样,夸张、好看。这些花纹都是围着五官进行绘制的,并且左右对称。

3、认识作画新材料(树叶)。

小结:我们的脸中间的一条线把脸分成了两半,左右对称。树叶就像脸,经脉把叶子分成了两半,而且还是对称的,这样我们在上面画脸就容易很多,好特殊的叶子呀!

4、教师示范。

——树叶是对称的,所以作画的时候左边画眼睛,右边也在对应的地方画眼睛。花纹也要左右对称。

提示:先画好五官,在五官周围进行装饰,眉毛和眼睛周围的纹样向上斜着画,涂色要均匀,注意左右对称。

幼儿园绘画活动方案总结篇九

1.体验水与墨在玻璃上的融合,感受色彩渐变。

2.尝试用宣纸与水墨对印,感受水墨的表现效果。

3.能大胆地添画水墨之景,体验创造的乐趣。

1.教具:多幅ppt水墨画、范画、未完成的添画。

2.学具:墨、水、玻璃桌、宣纸、围裙、毛笔、国画颜料、水桶。

1.通过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水墨画中色彩深浅变化。(近景怎么样?远景怎么样?色彩有什么不同?)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了近处的景物清晰、远处的景物模糊,近景色彩深、远景色彩浅,近景大、远景小。

1.先在玻璃桌上均匀浇水,将墨滴入水中,可用手指或毛笔将水与墨相接形成渐变。

2.将宣纸与水墨对印,待宣纸干后再添画场景。

1.幼儿自由创作,感受水墨相接的变化。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方法与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画面。

3.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创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