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团体课教案(精选17篇)

  • 上传日期:2023-11-26 11:41:48 |
  • zdfb |
  • 7页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选择应与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相适应。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教案,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团体课教案篇一

2、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1、事先了解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情况与现状;

2、准备一些“神秘礼物”(按小组数准备份数,礼物尽可能包装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设计和印制,每个同学一张;

4、“幸福之旅”的录制。

1、小小调查。

准备:播放柔和的音乐《初雪》,放松情绪!

问题1: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问题2: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

学生自己采访,自己回答。

假设,“幸福度”的满分是五颗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几颗星呢?请在自己的卡片上,给自己的幸福之星涂上颜色吧。

2、感受分享。

学生谈谈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涂色的星星又包括什么内容;

3、游戏体验:变化的幸福度。

面对大家真诚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学们的幸福与快乐,我觉得自己更加幸福了。为了表示感谢,我决定送给大家一份小小的礼物。这可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哦。但礼物不能随意的打开,它需要遵循几个步骤,我们一起来看看,并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打开这份神秘的礼物。

规则步骤:

(1)、在礼物拆开之前,打出第一个满意度分数;

(2)、拆开礼物之后,打出第二个满意度分数;

(3)、在和其他组的礼物比较之后,打出第三个满意度分数。

大家看看这些记录,发现什么没有?

(学生交流讨论)。

那面对这些礼物,大家现在最想做什么呢?

预想:学生说:吃(老师给的礼物都是可吃的零食)。

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都很渴望分享这份礼物,好,那么满足大家的愿望,拆开礼物一起尽情的分享吧。

(同学分享礼物)。

4、讨论分享:我的幸福在那里?(视频呈现案例)。

我从你们满意的神态上感觉到大家都很开心,很幸福。看来愿望的实现,可以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帮帮一位同学,她遇见了关于“幸福”的烦恼!

(播放视频)。

好,接下来,我们请各小组认真想一想,研究一下,在刚才的视频,姗姗的幸福在那里?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组发言)。

大家表演得真不错,请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说说幸福在那里?或者怎样感受幸福?我们要把这些都放进幸福宝典。

5、感受幸福(录音或现场说)。

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幸福。现在让我们在柔和的音乐中来经历一次美丽的“幸福之旅”吧。请同学们跟随我的指导语,静静地聆听和遐想。好,现在开始。

冥想开始。

6、幸福再调查。

(全班一起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愿每一个同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我们身边的幸福,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寻找和感受生活的乐趣,祝愿大家天天幸福,做个幸福的人!

7、播放歌曲《我们多么幸福》结束课程。

团体课教案篇二

有很多同学的紧张感,压力感就是来源于对高考结果,或者说是后果的一种过分担忧。首先,因为自己的不足感,即认为自己以前学习差得太多了,但是时间却所剩不多高中语文,心里特别恐慌。有很多同学担心着明天会发生什么事,而今天又没有行动,时间又在担心忧虑中偷偷溜走。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有太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你能把握的,只有“现在”。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问问自己:现在我还能做些什么?那我现在就做些什么。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或者一两次考砸了,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2、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实施有效的行动。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3、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4、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1、不符合实际,盲目比较。

有的同学总是认为自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否定现实中的自我,对自己不接纳,不认可。有的同学成绩不太好,但是每天只要看到周围的人在努力,尤其喜欢关注成绩很好的,与之一比较就觉得自己差太多了,就一个劲的使自己向最好的同学看齐。然而能力有限,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目标,这样就更加地沮丧,无奈,痛苦,又不能实行有效的行为来改善自己的心境。

对于自己在高考中可能达到的水平,期望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我们生活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之中,有的时候这种期望由于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水平,导致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很大,总有一种无能为力之感。这种感觉的来源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对自己过高的期望造成的。

同学们要客观分析各方面情况,学会接纳自己,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保持良好的健康情绪。一个考生若总想着考上较好的大学,过分关注于理想的成功,沉醉于对未来的向往,往往会分散学习注意力,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通过几次的考试,看看自己的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平时的考试不过就是为了暴露问题而出的题,出题的范围基本上是在高考范围以内,高考范围是既定的,你在现在会的东西也是既定的,不会的东西也是既定的,因此,在高考之前,你考出的不会的东西越多,每天一个一个的把它弄明白,那么在高考那天你会的东西就会越多。

2、目标专一。

在追逐梦想的中途随时可能出现各种目标的诱惑,如果你为之停留,最终就可能一无所获。目标专一,你就可能多了向成功飞速靠拢的机会。

面对着对你的人生可能有决定性影响的高考,你一定要对自己的各种需求做一个理性的梳理,搞清楚什么是最紧要的选择,什么是当务之急。那些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可不可以暂时先放下来?比如感情问题?“别因为你不成熟的爱而伤害了爱你的人,也不要因为你的爱而伤害了你自己和你所爱的人。你对你爱的人的最大的回报,莫过于早一些成为最值得他们信赖和最值得他们依靠的人。”同学们,在人生这样的紧要时刻,把宝贵的时光与精力轻易地挥霍掉,对你的亲人、对你自己、甚至对你此刻所爱的人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伤害。所以,老师非常真诚地提醒你们:先紧追一只羊吧,把一切放到高考结束之后再说!

学习动力不足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同学还没有明确的目标。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学,自己有紧迫感,但又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有的同学有长远目标,但在短时间内又得不到验证,很容易中途就开始松懈,尤其是在遭遇几次失败之后。

这就需要同学们学会分解目标。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他在自传中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写到:“每一次比赛之前,他都要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当达到第一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于是,这40公里多一点的赛程被分解成了几个小目标后,顺利地跑完了。”可见,山田本一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目标分解法”。接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我们每天都在紧张地复习,可有同学在学习时,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大脑中总会不自觉地蹦出其他东西,怎么赶也赶不走,以致心情烦躁,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我们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对于那些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的同学,首先要确定:接下来要做什么,把思想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目标越单一越容易集中精力;其次,不同的学科交替进行学习,避免长时间学习同一个学科,或同一性质的学科;不妨试试在每复习一个知识点或做作业的时候,都限定一个时间,避免分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我接触过一些同学,到高三了,总是告诉自己可千万别再浪费时间了。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某某原因,没有好好珍惜时间,现在不但要珍惜,还要补过来,学习态度多好啊!可结果呢,不但该补的没补过来,该珍惜的却因为心情太紧张而没有充分投入。

充分利用时间这是应该的,但什么叫充分,是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学习,才叫充分呢?当然不是,如果那样的话,只能让你事倍功半,更何况你做不到。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用脑和不科学用脑造成的。(大脑疲劳过度的突出表现是情绪的躁动、忧虑、厌烦、怠倦,甚至感到无聊;产生不良心境、厌学等。)。

到了高三,大多数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大量的练习,违背了用脑卫生,结果适得其反,成绩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下降,从而又可能出现心理压力,自认为脑子笨、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使心理失去平衡,导致头昏、脑胀、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等脑功能减退症状。这是由于大脑活动耐受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就会越搞越糊涂,越钻越不通,就会不自主地出现“自动休息”。

当我们感到十分疲倦的时候,大可不必强迫自己继续下去,这时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如果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放松放松,等到体力恢复后再学习,效果会更好。建议按时作息,少开夜车,中午小睡片刻,以弥补睡眠的不足。不论多忙,都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还要注意多与同学和老师沟通,有意见多交流,有疑问主动向老师请教,多找信任的人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感觉,或者谈一些平时自己喜欢的话题,通过倾诉来转移情绪,平复心情。

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当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暂时领先的同学,要让自己的目标再高一层:因为山外还有更高的山!

暂时落后的同学,只要不放弃,就会充满希望,努力就会有收获。树立上进心是成功的关键,狠抓基础是成功的窍门,坚持不懈是成功的钥匙。

你家长的很多观点也可能都是错的,但他们的用心却肯定是好的。他们因为爱你而生你、养你,但他们却不一定很懂得教育。看在他们为你所有付出的份上,请不要责怪他们。你也许不一定必须服从他们的选择,但你至少应该无条件地尊重他们!

请最大程度地相信你的老师,尽管你在某些方面会比老师更敏捷,但你在各科的综合实力都肯定低于你的科任老师,而他们是最想帮你也最能帮助你的人!

如果你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心结”,你可以试着去找心理老师。

团体课教案篇三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替换歌词创编歌曲,并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2、观察橙子的细节部分,根据它的不同形状展开想象。

3、愿意表达自己发现的喜悦和得意。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课件、音乐、橙子。

一、教师扮演魔术师,以变魔术形式引出主题。

二、指导认知。

1、出示横切面的橙子。

(1)我是怎么切的?(横着切的)我还把这横切的橙子画出来(出示橙子简易图)。

(2)我的这一个橙子,猜猜会变什么呢?(请2--3名幼儿猜测)恩,我们小朋友很聪明,刚刚的猜想只是魔术的热身活动。现在魔术要开始啦,看我有几个橙子?可以变成什么呢(幼儿先回答,橙子一步一步变,幼儿一步一步探索)我们请它变好不好?(橙子橙子变变变)。

(3)我把一个橙子变成了自行车。心里可得意了,我想唱歌开心一下,想听吗?(教师清唱)。

(4)你们听到我是怎么唱的?

师:为什么要唱叮铃铃?到处玩?

(5)教师跟着音乐范唱,幼儿轻声跟唱。加上音乐,老师唱得更得意了,如果你也想小小得意一下的,也可以轻轻地跟着唱哦。

(6)师幼一起唱。师:想和老师一起得意地唱一下吗?

(7)加上动作。师:我们开心的时候还要边唱边跳呢,你们和我一起来吗?

(8)师:恩,真是开心呀,现在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继续开始魔术表演。

2、出示4个切形的橙子。

(1)现在有几个橙子啦?可以变成什么呢?

(2)我们一起来念奇妙的咒语,把它变出来(橙子橙子变变变)。

(3)看看这些伞的颜色,还可以说什么伞?你能用三个字来说吗?(七彩伞、小花伞)。

(4)那雨是什么声音呢?(淅沥沥、嘀嗒嗒、哗啦啦)撑在伞下的小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很开心、好快乐)。

(5)现在我又得意地想唱起歌来了,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吗?

(6)我刚刚把你们自己说的歌词唱了出来,好听吗?很得意吧,我们一起来高兴一下!你还可以想一下动作,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8)刚才我们在编歌词的时候,还有小朋友说了不一样的歌词,像…,…,这些也可以编进去,谁愿意来试试?(请个别幼儿尝试)。

(9)恩,他编的真棒,我们就用他的歌词来唱一下吧,你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哦,你的动作可以和老师的不一样。

(10)还有讲到的歌词没编到吗?还有谁愿意来试试?

3、小结规律:

(2)我们自己发现了规律,当然又要来得意一下了。这次我们来分一下,请男孩子表演第一段、女孩子表演第二段,比比哪一组最棒。准备好了吗?(幼儿分段演唱)。

4、出示纵切橙子图片。

(1)我还有一个橙子还没变魔术,还想看吗?那就跟我一起加加油吧!(教师切开第二个橙子)这个橙子我是竖着切的,这一面叫竖切面。

(2)竖切面的橙子会变成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3)你们的想象力真棒,看来也能当小魔法师了,你们愿意试试吗?等会给你们每人一个竖切面的橙子,请你用最快的速度变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来,不要搬椅子,音乐结束了就要坐回来了,先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先得意地编起歌词来。(幼儿想象变)。

(4)一起欣赏幼儿作品。你画的是什么?

(5)你们变出的这么多东西,真是能干的小魔术师啊,根据我们编歌的规律,每句换三个字,谁愿意来得意地唱一唱?(音乐起,幼儿唱)。

(6)我们用…的歌词,一起加上动作来表演一下吧。(幼儿集体唱。

(7)谁还愿意来编一编、动一动的?(请个别幼儿表演)。

(8)我们还有一些没编成歌唱出来,等下次有时间了,再来编一些,好吗?

1.通过橙子的基本形状想象,培养发散性思维及细致观察的能力。

2.学唱《橙子变变变》,并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习替换歌词创编歌曲。

《纲要》中提出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这首歌旨在通过幼儿对切开的橙子形状进行想像并创造新的歌曲。此活动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一、幼儿对所选教材感兴趣,利于幼儿仿编。

《桃花朵朵开》歌曲旋律活泼可爱,曲调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幼儿编创成新的歌词来演唱。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创编的欲望。

二、重点前置,为创编做准备。

首先我通过实验,让幼儿对橙子的基本形状有所了解,()然后将重点前置,只有学会了唱歌曲,才能创编新的歌曲,我改变以往的谈话、图片,换成了生动的多媒体,以及图谱、节奏卡,使幼儿在神奇的变化中悄悄地学习,让幼儿有一种魔术师的身临其境之感,拓展了眼界,增加了学习的激情,使幼儿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我采用清唱的方式,分段教学,让幼儿听清楚歌曲的内容,将歌曲的节奏、内容用图谱一一展现,使幼儿轻松的记歌词,打节奏,学习歌曲。以示范,变成电风扇,变成红太阳,分段学,条理清晰,给幼儿提供想象、创编的条件。这是创编的准备阶段,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作准备。

三、打开想象的大门,创编更精彩。

以“橙子还会变成什么呢?”打开了幼儿想象的大门。幼儿有了范例之后,知道了创编的方向,都争先恐后的想表述,然而为了让他们的想象空间不受同伴的影响,我采用了悄悄话的方法,有的说橙子像灯笼,挂起来;有的说橙子变成小蜗牛,慢慢爬;有的说橙子变成奖牌,亮闪闪;有的说橙子变成小喇叭,滴滴响;有的说橙子变成鲜花,好漂亮;有的说橙子变成滑滑梯,好快乐……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想出了很多的东西。我让幼儿把想象的东西用添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事先准备好的图谱上替换物品,这样让想象出来的东西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也可以吸引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给他们一点提示,开启他们想象的大门,不会让他们显得无措,不知如何融入创编的活动中。

四、难点突出,积极引导,让幼儿在互动中积极大胆地表述。

按固定的歌词范式编唱是此活动的难点。幼儿在初次的创编时,我发现他们已经掌握了创编的方法,但是固定的歌词范式还是需要不断的提醒,通过反复的说歌词,帮幼儿掌握,逐步唱准唱对。对于创编时的歌词,我们尽量做到创编不重复。幼儿的积极大胆地创编,我是他们的欣赏者、支持者,欣赏他们的创意、欣赏他们的自信、欣赏他们的积极。活动中采用积极引导,肯定幼儿,对幼儿进行正面的鼓励。有时候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和他们一同讨论,一同创编,一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五、以游戏的方法,让创编经验得到进一步巩固。

以游戏猜猜看的方式对已有的经验复习巩固,多媒体的应用,让幼儿的猜想变得更加兴奋,出现两个橙子,三个橙子、多个橙子时幼儿的想象推向另一个高潮,自行车、小猪、雨伞、向日葵……让幼儿在一起讨论、互相学习,起到启发幼儿,激发创作灵感的作用,个别交流、同伴交流可以让每个幼儿都有更多练习的机会,边看多媒体边进行创编练习。无论是歌词还是节奏,幼儿在创编时都很积极,都有创编的欲望,幼儿非常轻松、愉快地体验了创作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在创编过程中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有助于幼儿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团体课教案篇四

指导者:

辅导班级:娄底一中,初一247班。

题注: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实践活动,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教学对象:娄底一中初一247班全体学生。

分析: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呈现出两重性:独立性与幼稚性相连;自尊心与自卑感同在;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亦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学目的:本堂课将以团体心理游戏形式方式寓教学于其中,让学生更一步认识到内心的自我,了解自我,明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

教学流程:

一、自我介绍。

指导者的自我介绍,助理的介绍,对本课程的介绍。

二、破冰游戏———可怜的小猫。

游戏目的:本游戏在于活跃气氛,解除紧张感,使活动成员身心放松。时间:大约10分钟。

活动程序:

1、将成员分成四组,以击鼓传花方式选出四位小组长进行协助,再以同样方式选出四位成员,扮演小猫。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三、自我意识游戏———自我画像,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游戏目的:

1、通过画“自画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交流学生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了解。

游戏时间:大约30分钟。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白纸,成员自备一支笔。

2、在8—10分钟内,每个人在白纸上画一幅自画像,主持人暗示大家,“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例如动物,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场景),但是需强调、声明这个自画像是能代表自己。要求成员们画自画像像期间不要看他人的画像,提醒成员本游戏不是绘画比赛,不用因为自己的画技不好而感到为难,只要求大家的画像从内容、形式上反应大家对自我的认识。

3、自画像画好之后,请成员在白纸的另一面写下自己心中的“我”,即用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例如外向、内心,开朗乐观,安静,随性等等之类能表现个人个性性格的一些形容词,描述中不能透露个人的姓名之类信息。然后请成员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描述的后面。

4、收取成员的画像作业,指导者选取几份有代表性的画像,与成员们一起讨论、交流。

猜猜这是谁?选取几份画像,先给全体学员们看画像,让他们猜测这画像可能是谁,让成员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他们的答案,指导者不公布答案;然后指导者将画像者的自我描述一点一点读出,给以提示,这时再让成员们来猜测下这位自画像是代表了谁,最后公布答案,讨论。并请画像者谈谈自己画这幅画像的含义,为什么这么画,觉得这幅自画像在那些方面能代表自己、表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指导者注意观察其在讨论时的神情并结合画像加以相应的分析。

5、指导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启发成员进行思考。

四、课程总结。

学生代表总结自己游戏后的感触,指导者进行总结。

团体课教案篇五

1.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体验创编韵律操的快乐。

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拍创编韵律操,用简单的图谱表征基本动作,学习合作表演。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图谱、画笔、音乐。

1.情境创设:

(1)《再试一次》音乐;板凳舞律动音乐。

(2)绘画图谱表及画笔。

2.知识经验:幼儿会做板凳舞律动;幼儿接触过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勾画图谱。

1.体验不同性质的音乐,选择适合做韵律操的音乐。

(1)幼儿和配教教师一起表演音乐律动,欢迎唐老鸭。

(2)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帮助唐老鸭选出适合做操的音乐。

2.通过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编韵律操。

(1)欣赏感受音乐,初步体验音乐欢快的特征,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动作。

(2)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画在图谱上。

(3)分组合作创编,每组整理一套韵律操动作进行表演。

(4)精选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一套完整的韵律操,集体表演。

3.尝试配上器械表演韵律操。

(1)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2)在表演区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装饰,并表演。

团体课教案篇六

1、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在遇到看似复杂问题的时候,只要通过换位思考以及团队的合作就可以顺利的解决问题。

2、帮助同学们体会信任的建立取决于对自己团队成员的信心,相互之间的沟通是树立这种信心的基础,一旦信任完全建立,你就会感觉到团队的学习生活氛围是那么的轻松愉快。

3、使学生更加珍惜自己和身边的人、事、物。

一、大屏幕播放手语歌曲《我相信》导入。

二、游戏活动。

活动一、解手链。

1、要求所有的参与者围成一个圈,握住左右两边人的手,并记住你的左右手拉住的是谁。。

2、全体松开手,老师站在中间,放舒缓音乐,让大家随意走向不同的方向。

3、音乐停,全体直线向主持人聚拢,分别找到你刚才左右手拉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拉到。

4、全体通过移动身体、变换位置来解开相互交错的套。

讨论问题。

1、你在开始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是否思路混乱?

2、当解开一点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3、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第一次没解开,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5、最后问题得到解决,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信任倒。

1、老师让每个学员围成一个向心圈,而老师自己站在中央做示范。

2、老师双手绕在胸前,做出以下的沟通对话。

老师:“我叫。。。。。。(自己的'名字),我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没有?”

全体团队成员回答:“准备好了”

老师:“我倒了?”

全体团队成员:“倒吧!”

3、这时老师整个身体完全倒在全队成员的手中,这时团队成员吧老师推动两圈。

4、老师做完了示范以后,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要去试一试。

讨论问题:

1、倒下去的那刻你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你怕吗?

2、你愿意在什么样的集体里生活?

3、被人信任和相信别人你觉得幸福吗?

活动三:留舍最爱。

1、写出你最爱的五样。

2、每次删掉一个最爱,并谈感想。

3、评论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删掉的。

三、总结、学生谈收获。

四、再次播放视频《我相信》,给学生以鼓励。

虽然我努力的设计了整堂课,但是结果却不慎满意。

其中,前两个游戏活动,总体来讲,孩子们都能积极配合,感受也基本到位,但是最后一个活动,由于整体课堂的热度还没有降下来,加之纪律和时间的紧凑,根本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草草结课,感到特备的遗憾。不过通过这堂课,我却知道了,我的整体设计是有漏洞的,前面的游戏太过热烈,后面所要达到的效果,自然很难进入正题,下次课堂还要稍加改动才行,时间上最好是两节课的时间,学生人数也不宜太多,最好是在四十人以内,六十七的课堂驾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团体课教案篇七

1.感受蒙古族音乐欢快、优美的特点。

2.初步掌握跑马步的基本动作。

1.物质准备:音乐、课件、自制幼儿骑马用的头巾。

2.经验准备:幼儿提前了解蒙古族的习俗和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1.听音乐进教室,感受蒙古舞蹈的音乐特点。

幼儿听《草原小牧民》律动进教室。(1分)。

2.欣赏音乐并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1)幼儿欣赏音乐。

a.师:刚才那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再认真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2分)。

b.幼儿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心情。(2分)。

(2)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蒙古大草原的幻灯片。

a.现在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蒙古大草原去看一看,看看那里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b.幼儿根据幻灯片说出人们的生活。(2分)。

c.教师为幼儿介绍音乐。

(这首音乐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骑马、摔跤、挤奶的欢快场面)(3分)。

3.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1)刚才小朋友看到了蒙古族人们有趣的生活,蒙古族是一个特别喜欢骑马的`民族,我们来学一学骑马的动作吧!(2分)。

请小朋友创编骑马动作,其他小朋友来学一学。(3分)。

(2)教师介绍并演示跑马步的基本舞步。

上身稍前倾,一手在胸前,一手扬至头上方,做勒马举手扬鞭状,先左脚迈出,颤膝踮步,再右脚跃过左脚处颤膝踮步,动作呈跳跃状,像马儿奔驰一般。(3分)。

(3)跟音乐和老师一做跑马步动作。(2分)。

4.请幼儿听音乐分组进行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的动作做得很漂亮。接下来,让我们也来做个蒙古小牧民,戴上头巾,听音乐,用我们刚学会的跑马步一起来表演吧!(8分)5.幼儿听音乐出教室。(30秒)。

总体来说效果不错,幼儿的参与性强,整个活动的氛围很活泼。当然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音乐的挖掘还不够,只是停留在了表面的理解之上,可以开展活动后的延伸,加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团体课教案篇八

1、教育学生知道什么是“情绪”及它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2、认识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能控制自己,不然就会自己给自己背上思想包袱,影响学习和工作。

认识到“良好的情绪”与我们工作、学习的关系。

要学生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过度高兴,也不过度悲伤。

导入

想一想自己过去在遇到成功和失败的时候,是怎样控制自己的。

师:同学们?什么叫做“情绪”?

生:简单的说,情绪就是心情。

师:当你心情好或者说情绪好的时候,你的表现什么样? (生交流)

(师生交流)

师:我觉得你不该这样对自己,这不是明摆着要影响自己的健康吗?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论遇到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都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控制住自己。

(教师讲范进中举的故事)

课后小结。

团体课教案篇九

倾听技巧的揣摸和练习。

课件。

一、热身活动与导入。

1、要求:

(游戏结束,同学坐好!老师问:“游戏好玩吗?”(好玩!)你有什么感受?找3个人简单回答就可以。有没哪位同学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特别满意的?很自信,给自己鼓劲,很棒的!你们是怎样做的?)。

师小结:看来,只要用心了,专心听老师说,就可以把游戏做成功!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心理活动课《学会倾听》。

(出示本节课的主题:学会倾听)。

二、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谈感受。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惊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出来,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你躲在屋顶上、梁柱间、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论,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偷听,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帮我的忙,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里看到一个妇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吃剩了,也不收好,小猫的鼻子特别灵,明天你就没的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非常开心,他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你说的一样,只要我留心倾听,人们每天都会告诉我该吃些什么。”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课堂上老师经常说,竖起小耳朵认真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话,还要认真倾听同学讲话!要学会倾听,倾听收获智慧。

(二)、倾听能力小测验。

师小结:眼睛虽然看不见,可以通过认真的倾听去获得成功,看来认真倾听是很重要的!

2你说我传。

(1)教师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一张字条。

(2)每组的第一位同学看完字条后,小声告诉后面的同学,依次往后传,传到最后一位同学。

(3)以传话速度最快,传话内容准确无误的组为胜利组。

你们小组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交流一下成功的秘籍啊!

你们听懂了吗?我们就用刚刚的方法再来玩一次,看看成功的小组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再玩一次!

三、感悟与升华。

四、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你知道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吗?(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那么,合格的倾听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呢?

下面介绍几个要点:

a、注意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不要打断对方,在对方未提问时,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b、接受用点头、微笑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仍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适时加入一些表示听清楚的短语,如“是吗”、“我明白了”、“原来这样”等等。

c、有耐心。在别人说话内容较多、较长或言语不简洁时,不要随便打断对方、发表自己的看法,应等别人说完再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表达自己意见时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比较温和的方式参与交流。

教师总结:应深刻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听众要掌握五条基本要素,即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反馈)。

五、活动结束。

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在春天的声音中结束这节心理课,听一听,他们都是谁与我们在一起。

团体课教案篇十

倾听技巧的揣摸和练习。

课件。

一、热身活动与导入。

1、要求:。

反向动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师说大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小西瓜状,老师说小西瓜时学生用双手作大西瓜状,看谁做的最棒,取得游戏的最终胜利)请坐(起立)大西瓜(小西瓜)大笑(大哭)立正(稍息)看黑板(不看)举右手(举左手)立正(请坐)!

2、提问。

(游戏结束,同学坐好!老师问:“游戏好玩吗?”(好玩!)你有什么感受?找3个人简单回答就可以。有没哪位同学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特别满意的?很自信,给自己鼓劲,很棒的!你们是怎样做的?)。

师小结:看来,只要用心了,专心听老师说,就可以把游戏做成功!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心理活动课《学会倾听》。

(出示本节课的主题:学会倾听)。

二、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谈感受。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喝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小猫惊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该吃什么东西呢?”猫妈妈说:“你要吃什么食物,妈妈一时也说不出来,就用我们祖先留下的方法吧,这几天你躲在屋顶上、梁柱间、箱笼里、陶罐边,仔细倾听人们的谈论,他们自然会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猫躲在梁柱间偷听,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小宝,把鱼和牛奶放在冰箱里,小猫最爱吃鱼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猫躲在陶罐边,听见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老公,帮帮我的忙,把香肠、腊肉挂在梁上,小鸡关好,别让小猫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猫躲在屋顶上,从窗户里看到一个妇人叨念自己的孩子:“奶酪、肉松、鱼吃剩了,也不收好,小猫的鼻子特别灵,明天你就没的吃了。”

就这样,小猫每天都非常开心,他回家告诉猫妈妈:“妈妈,果然像你说的一样,只要我留心倾听,人们每天都会告诉我该吃些什么。”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课堂上老师经常说,竖起小耳朵认真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话,还要认真倾听同学讲话!要学会倾听,倾听收获智慧。

(二)、倾听能力小测验。

师小结:眼睛虽然看不见,可以通过认真的倾听去获得成功,看来认真倾听是很重要的!

2、你说我传。

(1)教师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一张字条。

(2)每组的第一位同学看完字条后,小声告诉后面的同学,依次往后传,传到最后一位同学。

(3)以传话速度最快,传话内容准确无误的组为胜利组。

你们小组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交流一下成功的秘籍啊!

你们听懂了吗?我们就用刚刚的方法再来玩一次,看看成功的小组是不是越来越多了!再玩一次!

三、感悟与升华。

四、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记得以前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呢?你知道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吗?(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

那么,合格的倾听行为应该是怎样的'呢?

下面介绍几个要点:。

a、注意眼睛注视说话的人,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别人谈话的内容上。不要打断对方,在对方未提问时,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

b、接受用点头、微笑表示你理解对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仍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适时加入一些表示听清楚的短语,如“是吗”、“我明白了”、“原来这样”等等。

c、有耐心。在别人说话内容较多、较长或言语不简洁时,不要随便打断对方、发表自己的看法,应等别人说完再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表达自己意见时也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比较温和的方式参与交流。

教师总结:应深刻理解作为一个合格的听众要掌握五条基本要素,即诚心、专心、用心、耐心、应心(反馈)。

五、活动结束。

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在春天的声音中结束这节心理课,听一听,他们都是谁与我们在一起。

团体课教案篇十一

1.在幼儿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来进行演奏。

2.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节奏型卡片,打击乐器人手一份。

(一)在《杨柳青》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根据音乐按节奏自由舞蹈,要求做出与众不同的动作来。

(二)游戏“看谁拍得好”老师出示几张节奏型卡片。如xxxxxxxxx|要求幼儿看卡片用拍手、拍腿或跺脚动作正确地拍出来。

(四)根据音乐《杨柳青》创编新节奏。

1.欣赏音乐,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旋律。

提问:

1)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

2)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

3)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

2.欣赏音乐,随音乐拍手来感知音乐的旋律与乐句。

3.创编新节奏。

师:“如果你来给这段音乐伴奏,你想给它配上什么节奏来演奏呢?”

放音乐,让幼儿自由创编,也可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

师:“你是用什么节奏来演奏的?”

老师逐句哼唱,幼儿自由创编出各种节奏型,老师在黑板上作记录。

师:“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全体幼儿看黑板上的节奏型,一一练习。

(五)拿乐器进行演奏。

1)自选一样乐器进行齐奏。

2)看节奏型选乐器进行轮奏。

(六)复习舞蹈《丰收舞》。要求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变换做出不同的符合音乐节奏的手部动作。

附一种幼儿创编的节奏谱:

1653|165|6156|5331|2.321|2—|。

xxxx|xxx|xxxx|xxx|xxxx|x—|。

2355|165|553|235|3.532|111|。

xxx|xxx|xxx|xxx|xxx|xxx|。

5356|111|3561|111|。

xx|xxx|xx|xxx|。

6165|6165|1116|5356|121|6532|111||。

x—|x—|x—|x—|x—|x—|xxx||。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我借鉴来的教案,因为喜欢《杨柳青》活泼欢快的旋律。在建构书上,它是中班的打击乐活动,现在被设计成了大班的,那主要的提升就在“尝试根据旋律特点创编简单的节奏型,并与同伴协商合作选择较匹配的乐器进行演奏”这个重点目标上。

我们班已经接触过几次打击乐活动,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我选择尝试这个开放的,幼幼互动比较多的打击乐活动,也是对传统打击乐活动的一个挑战。

团体课教案篇十二

1.认识到生气原来是一个普遍现象,很正常。

2.知道生气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摆脱生气后的快乐。

3.分享几种简单、文明帮助他人和自己消气的好方法。

活动准备。

教学ppt,气球和打气筒各一,背景音乐,纸、笔,折纸飞机的方形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绘本阅读中引出“生气”的主题。

2.结合ppt图片,讲述绘本故事第一部分——令小波越来越生气的三件事情。

师:小波就是这样安慰了自己,终于让自己不生气了。但是上课的时候,小波回答不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老师批评小波的时候,他的同桌居然笑话他,这件事情,让他无法原谅,不能忍受,他非常生气!放学的时候,妈妈让一个阿姨来接小波,一路上,这个阿姨不知道怎么回事,把车开得冲来撞去,非常危险,还差点撞到了路上的小动物,这让本来就已经生气的小波更加忍受不了了,他更加生气!

二、经验交流中发现生气的现象。

教师结合ppt进行归类小结:原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忍无可忍要生气,有的来自生活上,有的来自学习上,还有的来自和其他人的交往上。而且,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气的事,不光你们会遇到,周老师也会遇到,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会遇到。

三、实验观摩中认识生气的危害和消气的必要。

1.师:一个人一直生气,总是生气,好吗?为什么不好?幼儿结合经验讲述。

教师小结:原来,生气有那么多的坏处。

2.借助气球实验来感性理解充气与释放的过程。

师:这可怎么办好?快来救救我们的身体!我们必须得赶紧想办法让自己消消气,把身体里的怒气一点点赶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原来的健康。

四、讨论、寻找消气的办法。

1.就小波踩花的发泄方式进行讨论。

教师小结:这样的消气办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伤害自己,一点都不好。

2.小组讨论各种摆脱生气找回快乐的好办法。

师:你们能不能来帮帮小波,帮他想一些既方便又文明的消气好办法呢?

师:两个好朋友一组好好讨论,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把好办法画下来。画好马上送上来,老师给你们贴到黑板上。(幼儿分散讨论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分享各种消气的办法,体验成功消气的快乐。

1.集中后请各组代表上来介绍好办法,然后选择3~4种有代表性的好办法表演。

教师结合ppt小结:原来帮助别人赶走怒气、找回快乐的办法可以是带他吃点好吃的、看点好看的、听点好听的、玩点好玩的。

2.把这些好办法拓展到自我消气的运用。

师:小朋友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瞧,现在的小波在大家的帮助下怎么样了?(出示ppt中小波开心的笑脸)。

3.再次分享消气的好办法。

师:你们跟我分享了那么多好办法,我也想出了一个既方便又文明而且还很特别的好办法,就是用一张纸来帮助自己消消气。我把心里最最生气的事情画在了这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折成了一架飞机,让这架飞机来把我的怒气带走。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幼儿桌面操作)。

活动延伸。

幼儿带上纸飞机到操场上去,把“生气”丢得远远的。

团体课教案篇十三

总体目标:抚平学生心理创伤,稳定其情绪,使其正确认识车祸事件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困惑,端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学会感恩。

学生凳围成一圈、纸箱、笔和白纸、《感恩的心》视频、《阳光总在风雨后》视频。

车祸受牵连的同学、老师。

第一步:讲明意图,建立信任。

今天我们开一个主题班会,是因为,我们有两个同学在车祸中离开了我们!想起他们我们依旧心痛不已!平时他们总是给我们带来欢笑,老师知道他们的离去给你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借这个班会课让在坐的同学对这两位逝去的同学表示祝愿,把我们对他们的爱通过特殊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第二步:情境重现,情绪抒发。

团体分享:

1、车祸当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身体有些什么反应?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情绪,并引导这些情绪都是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2、车祸过后,你做了些什么?想过怎样做?没法可施时你有什么感受?(从学生的分享中了解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并及时引导。)。

3、小组讨论分享。(现在,你最担心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了解影响学生心理的关键问题,教给一些应对的方法,树立学生信心,帮助学生重建安全感。)。

根据学生讨论得到的情绪反应,老师给予指导,让学生知道发生车祸后自己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

第三步:情绪罗列,端正认识。

1、心理应激反应。

当我们遭受一些重大的打击和挫折时,由于这些打击和挫折超出了我们个人的承受能力,因而会带来强烈的痛苦和压力,并引起情绪、认知、行为上的消极反应。

还可能出现一些生理上的症状:如胃部空虚、胸口紧迫、喉咙发紧、口干、呼吸急促、缺乏精力等。

2、悲伤现象。

亲人或朋友的突然去世,这是非常大的灾难性事件,会导致我们的急性应激并出现各种悲伤反应:

(1)某种形式的身心症状或生理不适。

(2)逝者影像萦绕脑海不去。

(3)对逝者或死亡当时情境感到愧疚。

(4)对外界有敌意反应或消极看法。

(5)失去遭遇失落前的生活功能。

(6)发展出逝者曾有的行为特征。

(7)产生想追随而去的念头等。

3、跟学生交流这段时间他们情绪、认知、行为的表现。

“这些都是你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我们仍需要学会面对和接受这样的事件,并进行自我调节,需要让悲伤告一个段落。现在我们带着心痛一起缅怀和悼念我们的朋友。”

第四步:深情追悼,表达情感。

“你走的那么匆匆,还多想跟你把酒交心谈到天亮!”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会在这里做一个哀悼仪式。如果你有什么话想跟我们逝去的同学说,就把它写下来吧!

1、让学生先写下最想对逝去同学的话。

同学把写好的纸折成心形,播放《天堂没有车》柔和的音乐唤起学生对逝去的同学的思念。

2、哀悼仪式:接着在空旷的地方准备一个纸箱,把同学写下的心里话烧了。然后让他们大声说:“我的……,一路走好。”

3、默哀1分钟。

最后在原地默哀一分钟,给这件事情画上一个句号。引导学生逝者以已,作为有幸活着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

第五步:正视生命——“假如生命还有三天”

通过这个环节,我想让他们明白:在灾难频繁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对人自己的生命价值做一番思索。感悟生命和净化心灵,从而以愉快饱满的精神去度过剩余时光,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坚强和快乐。因此从以下几步操作:

(1)给每位学生发一张纸,每人在纸上写出假如生命只有三天大家会去做的事情。

(2)然后依次向右传,每个人将自己写的话读给右边的一个人听。

(3)请学生们大声念出自己“三天生命的规划”,并对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4)活动分享:让他们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遗憾,也都想去挽回,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去做,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不如现在就去做。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那我们的生命一定更加精彩。

第六步:珍惜人生,感恩身边的人。

让学生思考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懂得珍惜和感恩身边的人。

(2)然后将20个身份舍弃10个,再舍弃5个,再舍弃3个,再舍弃一个。

(3)引导大家思考对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4)请同学回答自己的选择及理由。

(5)然后,用电脑播放并引导参加活动的成员唱手语歌《感恩的心》。

老师小结:面对灾难,我们不哭,因为我们相信,苦难总要过去,希望即将来临!我们充满信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面对灾难,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珍爱生命!面对逝去的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珍视亲情、友好同伴。

面对灾难,我们不哭,让我们学着坚强!让我们期待明天!……”最后老师把《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送给全体同学,愿每一个同学,每一位老师都能把伤心、悲哀、感动化作一种力量,一种源自灾难的力量,一种令世界瞩目的力量!快乐坚强地度过每一天!

通过将近4周的辅导,主要通过观察、问卷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情绪,心理有了明显的改善,具体表现在:

1、情绪上:大部分学生不再感到悲哀、焦虑、孤独、无助;惊吓、苦苦思念、麻木感等;

2、认知上:正确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有价值。

3、行为上: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互助互爱。

但与逝去学生有密切关系的个别学生情绪上还有点恍惚,第二天重点找他们进行一个心理测试,让他们了解这样的情绪、心理反应还是正常的,特别让学校心理老师跟进这些情绪较大的学生。

团体课教案篇十四

这几个星期以来,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利用教师例会结束后的时间,进行了四次心理团辅活动。每一场游戏过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份收获。

在这几次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翻牌游戏。起初听到游戏规则,心想:没搞错吧,一共13张牌,还要按顺序依次找出,而且一人一次只能翻一张牌,要是这样无章法的翻,到底翻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还好我们是一个团队,在团长和组员各抒己见后,选择了个最佳的方案,就是按照顺时针的顺序翻牌,各自记住自己的位置和牌数,出来后告诉下一个队员,就这样,我们组很快的完成了任务。

通过此次训练,我认为人的潜力是无尽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次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让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个人的力量那么渺小,而团队的力量那么强大,只有团队中每个个体相互团结,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完成团体的目标。试想如果我们每个教师在工作都能像在这项活动中那么配合默契,那么有责任心,那么还有什么困难我们克服不了?我想一切困难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团结协作面前都会迎刃而解。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好好工作,服从领导,信任伙伴,更加努力进取。

文档为doc格式。

团体课教案篇十五

辅导班级:娄底一中,初一247班。

题注: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实践活动,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教学对象:娄底一中初一247班全体学生。

分析: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使得他们的自我意识呈现出两重性:独立性与幼稚性相连;自尊心与自卑感同在;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亦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学目的:本堂课将以团体心理游戏形式方式寓教学于其中,让学生更一步认识到内心的自我,了解自我,明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

教学流程:

一、自我介绍。

指导者的自我介绍,助理的介绍,对本课程的介绍。

二、破冰游戏———可怜的小猫。

游戏目的:本游戏在于活跃气氛,解除紧张感,使活动成员身心放松。时间:大约10分钟。

活动程序:

1、将成员分成四组,以击鼓传花方式选出四位小组长进行协助,再以同样方式选出四位成员,扮演小猫。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三、自我意识游戏———自我画像,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游戏目的:

1、通过画“自画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2、通过交流学生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了解。

游戏时间:大约30分钟。

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发给每位参与者一张白纸,成员自备一支笔。

感到为难,只要求大家的画像从内容、形式上反应大家对自我的认识。

3、自画像画好之后,请成员在白纸的另一面写下自己心中的“我”,即用一些形容词描述自己,例如外向、内心,开朗乐观,安静,随性等等之类能表现个人个性性格的一些形容词,描述中不能透露个人的姓名之类信息。然后请成员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描述的后面。

3、收取成员的画像作业,指导者选取几份有代表性的画像,与成员们一起讨论、交流。

*猜猜这是谁?选取几份画像,先给全体学员们看画像,让他们猜测这画像可能是谁,让成员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得出他们的答案,指导者不公布答案;然后指导者将画像者的自我描述一点一点读出,给以提示,这时再让成员们来猜测下这位自画像是代表了谁,最后公布答案,讨论。并请画像者谈谈自己画这幅画像的含义,为什么这么画,觉得这幅自画像在那些方面能代表自己、表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指导者注意观察其在讨论时的神情并结合画像加以相应的分析。

4、指导者对活动进行总结,启发成员进行思考。

四、课程总结。

学生代表总结自己游戏后的感触,指导者进行总结。

团体课教案篇十六

1、能感受两段音乐的变化及不同特点,理解音乐形象。

2、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知道要尊重和热爱邮递员和送牛奶的人。

3、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事先教三名能力强的幼儿分别扮演三个角色;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1、律动进场。

2、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3、请三位幼儿表演根据歌曲内容编排的情境表演引入歌曲。

4、幼儿第一遍欣赏歌曲:

提问: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有什么不同?

5、教师朗诵歌词并演唱第二遍,引导幼儿倾听这首歌曲中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变化?

6、分段欣赏歌曲,结合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让幼儿简单谈谈邮递员叔叔、送牛奶阿姨工作的辛苦和工作的意义,启发幼儿热爱和尊敬他们。

7、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再完整欣赏一遍,请参加情境表演的幼儿在音乐声中再次表演。

8、教师与幼儿即兴表演,表达对歌曲的理解,结束活动。

团体课教案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家人对自身的关爱。

2、知道要关心家人,为家人做力所能和的事,发生初步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图片、娃娃人手一个、角色道具、vcr、课件、游戏器械、爱心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森林里到处都是静悄悄的,小动物们都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只有小兔家还亮着灯,瞧!

1、(出示图片)它们在干什么?

3、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这样抱着我们,还记得他们是怎么抱的吗?

4、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示范抱娃娃)你妈妈也这样抱着你,你感觉怎么样?

5、爸爸妈妈这样抱着我们,感觉真舒服、真幸福啊!

二、游戏体验。

瞧!哪里有好多的婴幼儿,他们也可想有个家了,谁愿意当他的家人?

1、你想当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进行角色想像)。

2、这里有许多爸爸妈妈们的包,你想当谁,就选一个合适的包扮演谁,然后去抱起你的婴幼儿(幼儿进行装扮)。

3、(婴幼儿哭的音乐)婴幼儿等不和了,爸爸妈妈们快点抱起婴幼儿吧!

4、婴幼儿哭了,可以怎么哄哄他们啊?(引导幼儿进入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并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设计体验内容,配班教师随机捕获幼儿游戏镜头)。

5、带婴幼儿一起玩过独木桥吧,提好你的包,照顾好你的婴幼儿,可千万别摔坏婴幼儿啦!

6、玩了这么久,婴幼儿一定累了,让婴幼儿在你怀里睡会吧!(摇篮曲中,哄婴幼儿睡觉)。

三、提升体验。

哎呀!看来这个爸爸妈妈可真不好当啊,看看,平时我们的家人是怎么照顾我们的。(播放vcr)。

1、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2、假如你是这位婴幼儿,你想对妈妈、爷爷、奶奶他们说些什么呢?

3、平时,你的家人是怎么照顾你的?(引导幼儿进行回忆讲述)。

四、小结。

2、这里有张爱心小卡,可以把我们想要说的爱都记录在里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五、活动延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