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方法总结(汇总15篇)

  • 上传日期:2024-04-15 20:09:57 |
  • zdfb |
  • 12页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写总结时,应该注重对自己的评价和反思,不止于事实的陈述。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写总结的灵感,提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一

一、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

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这句话缺少了“谁”这个主语部分,谁在操场上玩游戏呢?意思不明白。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这句话中因“做什么”这个谓语部分不完整,所以意思不完整。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这句话中的后部分“为我们批改”不完整,缺少了与“批改”这个中心词搭配的宾语,使人不明白老师为我们批改什么。

句(1)缺主语,句(2)缺谓语,句(3)缺宾语,这三种现象都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

(二)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例如:。

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这三个句子中的“成就”“”武断“糊糊涂涂”都用得不恰当,句子的意思都不清楚,都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

(三)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

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北京是季节”,“北京”是地名,“季节”是指时间,“北京”不是“季节”。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我们要改进学习态度。”“改进”的意思是“改变原来落后的情况,使之有所进步”,多与“方法”“技术”等搭配,不能与“态度”搭配。这句话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

(四)词序混乱。

词序混乱,指句子中的词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想要表达的意思排列,以致出现歧义或混乱现象,使句子的意思表达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而原句颠倒了词语的顺序,使句子表达不明白而造成了语病。

(五)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句子中重复使用了意思相同的词语,显得多余累赘的一种语病。例如:“我们正在观看优美漂亮的舞蹈。”这个句子中的“优美”和“漂亮”是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就显得罗嗦了,只要选用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明白了,而重复使用两个,反而使意思不清楚了。

(六)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使句子不清楚的一种病句。例如:“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这个句子中的“肯定”和“可能”是互相矛盾的,“肯定”是确定不移的;“可能”是也许能够,或许能够的意思。这两个意思显然是矛盾的,使人看了不明白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哪一个。

(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用上了代词(如“你、我、他、她、它、这、那”等等),但是指代什么,使人无法确定所指代的对象,造成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例如:“小芳和小丽是邻居,她经常到她家玩。”这个句子中的“她”,究竟是指“小芳”,还是指“小丽”呢?要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令人费解。

(八)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病句。例如:“夕阳的朝晖洒满了湖面。”夕阳散发的是“余晖”,而“朝晖”是朝阳散发的,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合事理。

(九)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句子里根本不是属同一类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造成归类不恰当的一种语病。例如:“妈妈买了冬瓜、茄子、扁豆、猪肉等许多蔬菜。”这个句子把“猪肉”归属到蔬菜类,显然是错误的。

(十)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是指前后两个分句和使用的关联词之间关系不协调。例如:“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这个句子中的关联词“只有”不能和“就”搭配,改为“只有······才”或“只要······就”才能将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

修改病句要把握一条原则。这条原则是:不能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否则,就不是修改病句,而是另造新句。因此,修改病句,一定要弄懂“病句”本身要表达的意思,要照着它的意思去改正。

三、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

修改病句要按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自由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毛病,照着原句的意思去改正。许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个病句也就修改好了。例如:“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读了句子之后,想一想:是谁在会上纷纷发言?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加上主语“同学们”或“大家”,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对了。

第二步,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例如:“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这个句子要说的是“小明改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原句中的“改进”与“缺点”不能搭配,“缺点”只能说“改正”,不“改进”换成“改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第三步,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后,照着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地修改。一个病句的修改,常常不只一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例如:“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应改为“这苹果又香又脆。”如果改成“这苹果的味道很香,吃起来很脆。”固然也对,但改法不简便。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二

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

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

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

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三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例4: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5: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例6: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解析: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

例3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因此他们不好放在一起。

例4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

例5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

例6中,主语部分是一个并列结构,谓语部分也是一个并列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四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的考试题型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方法,希望对同学们修改病句有帮助!

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1、成分残缺。

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

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

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

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6、前后矛盾。

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7、词序颠倒。

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8、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9、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五

(一)补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例如:。

1、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补主语)。

2、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补谓语)。

3、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补宾语)。

(二)删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和自相矛盾的病句。例如:。

1、玲玲学习成绩好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我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这种方法也用于修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的病句。例如:。

1、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2、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3、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三)换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和不合事理的病句。例如:。

1、无论谁(违背)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2、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提高。

3、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四)调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词序混乱的病句。例如:。

1、我们学校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这句话应该把“注意得不够”放在“对卫生工作”的后面,改为“我们学校过去对卫生工作注意得不够。”

2、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许多小明的先进事迹。这句话应该把“小明的”放在“许多”的前面,改为“大队部小记者了解到小明的许多先进事迹。”

另外,修改病句还要注意因为词语的调换、删补,而造成句子里标点符号的不妥,修改时,标点符号要有随之移动修改。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六

一、修改病句的原则:

保留原意,使句意清晰、明确;。

多留,少改。

二、修改病句的技法:

1、一般方法:

“增”(增添字词)、

“删”(删除多余)、

“调”(调换顺序)、

“换”(更换词语)。

2、具体修改步骤:

找别扭:结合语境,依靠语感,句意表达上感觉别扭的地方,通常就是问题所在。

巧辨析:针对有问题的地方,从语法、词法和逻辑三个方面进行解析、判断和修正。

(1)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辨析句子成份是否残缺。

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如: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使我们明白道理”显然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是什么“使我们明白道理”?显然应该是“阅读文学名著”。

(2)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如:

语文课下课后,黄晓静交给老师二篇课外完成的作文。

这个句子中数词运用不当,应把“二”改成“两”。如不说“二张桌子”“二盏灯”,而说“两张桌子”“两盏灯”。

(3)从逻辑事理入手。

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逻辑即事理,其实不难理解。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如:

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3、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三种易被忽略的病句“格式”。

(1)成分残缺:

通过这次普法学习,使我增强了法制观念。(“通过”和“使”同时使用,把句子主语淹没了,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通过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2)不合逻辑(前后矛盾或不对应、否定不当等)。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卧处当风,三忌吃得太饱。(“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

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前后不对应。)。

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否则不当。)。

(3)隐藏的语意重复。

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目的”与“为了”重复)。

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

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七

“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重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

如上面的例句: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改为“我第一个发言。”或“我首先发言。”

再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显得意思重复了。这个句子可改为:我不禁笑出声来。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2、换。换词搭配法。

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某些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成病句。经常出现的病句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时,一般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

如: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句中“树立”和“计划”搭配不当,根据句子意思,应保留“计划”,就应将“树立”换成“制定”.句子改成: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

再如: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曲”等就可以了。

3、调。即调整词序法。

调整词序法,就是指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因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

如: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句中“两辆新旧电动车”是指四辆电动车,“两辆”和“新旧”顺序颠倒了,应是“新旧两辆”。所以句子调整为“新旧两辆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再如: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

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通。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呢?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了。因此,全句改为: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

4、补。即补充成分法。

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不完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分析。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由于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啥。

如: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成分,并补上合适的。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在“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

在如: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

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八

(1)感情色彩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的意思,属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不合适,应改为“学习”。(2)关联词用错。归类联想句: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分析:“品质”是不能“浮现”的,把“品质”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分析:“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把“队伍”改为“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分析:“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归类联想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2)缺宾语。归类联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分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分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2)关联词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a句,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b句,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一、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找到语病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个句子我们初读时就会觉得不顺畅,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句子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运用语法手段,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不全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补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两队的比赛还没开始,看台上已坐满了数万名热情的人群。”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能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数万名”与“人群”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容易从语法上分析,这时就要从事理上着眼,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如:“田野里的高梁熟了。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这个句子,读起来顺畅,语法上找不到错误,但一推敲,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成熟了的“高粱”根本不是“金黄”,而应该是红色的。

四、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它是否有毛病时,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来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买才要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同学弄不清,甚至认为句中的“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如: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正确的,因此,原句也是正确的。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但是否有毛病则拿不太准,这时,同学们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此推断出原句是错误的。

修改时可采用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使其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1.补充法。

多用于成份残缺的病句,如:这次期中考试,得了第一名。(这就要补主语,改为:这次期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

2.替换法。

将感到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里面取出来,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看是不是合适。

例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又如:要搞好食品安全监督,监督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应把“熟练”取出来,改为“丰富”,句子也就通顺了)。

3.类比法。

发现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语感相冲突,而又无法断定有什么毛病时可以造出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容易发现语病。

例如:同学们搞好校园清洁卫生是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这里“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明显不妥,我们可以造出一些结构类似的语句:“我们学习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学校为目的”。从这个相似的语段中可以看出,“为”和“为目的”不能同时使用,应当要么就是“为了……”,要么就说成“以……为目的”。所以此句犯了两种格式混用的毛病)。又如: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写的。(就可以类似的造出相同结构的语段:“这支笔的所有人是我用的”,所以不难看出,这句话实际上是把关于同一意思的两种说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和“这本书是我写的”混在一起了)。

4.缩句法。

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定、状、补等),来检查句子的正确与否。

例如: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诵。(这个句子比较长,一时难以判断是错在哪里,我们如果采取缩句的方法就容易判断了,我们可将它缩成“天使奋战在一线,事迹和精神在传诵。”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是“精神”的“传诵”搭配不当的错误)。又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缩成“钱不够养活人的生活”。这就很容易看出钱“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九

(一)缺主语。

1、.通过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已经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的关键是要敢于实践,敢于尝试。改:删去“通过”或“已经使”。

2、经过专家们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摘得头筹,成为盐城的“民间国宝”。改:删去“经过”或删去“使”。

3、当朱作了1.5万字的《政府。

工作报告。

》,使全场共响起18次掌声。改:删去“当”或“使”。

4、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改:删去“在”和“上”

5、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改:删去“从……中”。

(二)、缺宾语。

1、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改:在句末加上“的行为”。

2、经过专家组的考核验收,该市被授予“省级节水型城市”。改:在句末加上“的称号”。

3、小山村的农民真不简单,要在三年内使山村农业走上机械化。改:句末加上“的道路”

二、搭配不当。

(一)“两处与一处搭配,一处得当,一处不得当”

1、乌黑的浓云和瓢泼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改:删去“乌黑的浓云”。

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改:删去“注视”。

3、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改:删去“动听的歌声”,或在“优美的舞姿”后加上“还浮现在我眼前”

(二)、一面与两面不对应。

1、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实现的关键。改:在“低碳生活”后加上“能否”,或删去“没有”

2、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改:删去“是否”或在“现代人”后加上“是否具有”。

3、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七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改:在“良好”前加上“是否具有”或删去“能否”

(三)、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2、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改:将“中学生”改为“中学阶段”

3、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改:删去第一个“的”,将“语文”移到“全校”之后。

(四)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改:把“就”改为“才”。

2、青少年只要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生活才会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改:将“只要”改为“只有”。

3、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改:把“却”改为“都”。

三、语序不当。

1、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改:“保护”与“了解”对调。

2、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有一个发展、创新和继承的问题。改:将“继承”移到“发展”之前。

3、.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改:将“解决、分析、观察”调整为“观察、分析、解决”

4、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将“广泛的”移到“交换”之前。

5、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改:将“15项”移到“台湾同胞的”之后。

四、前后矛盾。

1.根据火星探测器传来的消息判断:火星上大约的确存在着甲烷气体。改:删去“大约”或“的确”。

2.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改:删去:“突然”或“渐渐”。

3、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改:删去“不要”。

4、睡前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改:将三个“不可”删掉。

五、重复累赘。

1..英才学校的全体师生争先恐后地踊跃给校刊投稿。改:删去“争先恐后”或“踊跃”。

2、小张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改:删去“第一部”或“处女作”

3、在笫14届省运会形象系统征集活动中,组委会收到大约600份左右的会徽、吉祥物候选作品。

改:删去“大约”或“左右”。

六、前后包容。

1、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物。改:删去“和食物”。

2、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改:删去“和广大班主任老师”。

七、句式杂糅。

1.经过多方打听,我们终于了解到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你们学校一位女教师丢的。改:删去“丢的”。

2、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改:删去“是可想而知的”句末改为“?”

1、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c)。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2、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力,是衡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标准之一。

修改:删去“是否”。

b、为了避免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修改:将“避免”改为“防止”。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修改:删去“从”和“中”。

d、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修改:把“交换了广泛的”改成“广泛的交换了”。

3、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b)。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修改:删去“问题”。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c、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4、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a、通过笫六次全国铁路运行大提速,使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b、大多数人们对水果蔬菜上残留的农药给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修改:在“大多数”后加上“的”。

c、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

修改:将“一位”移到“农民”前。

d、有着鲜明深刻文化底蕴的广州老字号茶楼是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

修改:将“底蕴”改为“沉淀”。

5、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c)。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改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

修改:将“改善”改为“提高”。

b、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修改:在“青少年”后面加“进行”。

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修改:在“采取”前加“能”。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修改:将“制定出防沙措施”与“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对调。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了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五个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西安、杨陵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我国能否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许多世界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c、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步履轻盈的走来了。

d、五彩缤纷的宫灯和秀丽多姿的绢人,这些事物都不能不给我美的感觉。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的语文教学改革是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盐城时,受到了盐城人民的热烈欢迎。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书市上展示了许多出版社新近发行出版的中外名著。

b、这次演出,众多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令人目不暇接。

c、正当我偃旗息鼓,收拾作业本准备回家的时候,一场大雨骤然而至。

d、窗外虽是白雪皑皑的严冬,教室里,却是春意盎然,温暖无比。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b、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出版界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在少数。

d、你完全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就说这全是我一个人的错。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市场经济时代,做人也要厚道,忌欺诈,讲诚信为本。

b、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c、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我国今后五年发展的总蓝图。

d、中学生应注意文明上网,在虚拟世界里不但要避免对坏人警惕,也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十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遵循“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的顺序。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原意。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十一

(1)感情色彩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分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的意思,属贬义词,用在褒义的语境中不合适,应改为“学习”。(2)关联词用错。归类联想句: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分析:“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分析:“品质”是不能“浮现”的,把“品质”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分析:“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把“队伍”改为“人才”。(3)主宾搭配不当。归类联想句: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分析:“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3.成分残缺。

(1)缺主语。归类联想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分析:“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2)缺宾语。归类联想句: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分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1)逻辑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分析:“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2)关联词语序不当。归类联想句: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a句,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b句,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一、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找到语病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个句子我们初读时就会觉得不顺畅,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句子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运用语法手段,先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不全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补语、状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两队的比赛还没开始,看台上已坐满了数万名热情的人群。”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能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数万名”与“人群”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容易从语法上分析,这时就要从事理上着眼,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如:“田野里的高梁熟了。远远望去一片金黄。”这个句子,读起来顺畅,语法上找不到错误,但一推敲,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成熟了的“高粱”根本不是“金黄”,而应该是红色的。

四、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判定它是否有毛病时,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来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买才要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同学弄不清,甚至认为句中的“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如: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正确的,因此,原句也是正确的。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但是否有毛病则拿不太准,这时,同学们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此推断出原句是错误的。

修改时可采用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使其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其具体方法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1.补充法。

多用于成份残缺的病句,如:这次期中考试,得了第一名。(这就要补主语,改为:这次期中考试,我得了第一名。)。

2.替换法。

将感到有问题的地方从句子里面取出来,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看是不是合适。

例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提高”);又如:要搞好食品安全监督,监督人员必须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应把“熟练”取出来,改为“丰富”,句子也就通顺了)。

3.类比法。

发现某些句子或句子里的一部分同语感相冲突,而又无法断定有什么毛病时可以造出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容易发现语病。

例如:同学们搞好校园清洁卫生是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这里“为了净化学习环境为目的”明显不妥,我们可以造出一些结构类似的语句:“我们学习是为了考取理想的学校为目的”。从这个相似的语段中可以看出,“为”和“为目的”不能同时使用,应当要么就是“为了……”,要么就说成“以……为目的”。所以此句犯了两种格式混用的毛病)。又如: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写的。(就可以类似的造出相同结构的语段:“这支笔的所有人是我用的”,所以不难看出,这句话实际上是把关于同一意思的两种说法“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和“这本书是我写的”混在一起了)。

4.缩句法。

就是运用对复杂单句成分分析的方法,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定、状、补等),来检查句子的正确与否。

例如: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诵。(这个句子比较长,一时难以判断是错在哪里,我们如果采取缩句的方法就容易判断了,我们可将它缩成“天使奋战在一线,事迹和精神在传诵。”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是“精神”的“传诵”搭配不当的错误)。又如: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缩成“钱不够养活人的生活”。这就很容易看出钱“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十二

1、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搭配不当: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

2、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搭配不当:去掉"不再"或"不",或将"不再"改为"继续")。

3、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搭配不当:效率与改进不当,将效率改为提高)。

4、今年将是新中国第十四次也是新世纪以来第一次阅兵。(搭配不当:在"今年"后加"的阅兵"或将"是"改为"举行")。

5、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在"过敏性鼻炎"后加"患者")。

6、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成份残缺:缺主语,删掉"随着")。

7、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休冠军。(成份残缺:缺主语,将"经过"和"的"删去)。

8、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学生是学校")。

9、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搭配不当:意识不能培养,应删去"和培养")。

10、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一面对两面:应把"是否"删掉)。

11、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语意重复:"由衷"与"在心里"重复)。

12、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多重否定造成语意混淆:应将"不再"改为"再次")。

13、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成份残缺:缺宾语中心词,应在"不合理"后加"的现象")。

14、在这次煤矿事故中,创所胡遇难的矿工中唯一的幸存者。(前后矛盾:)。

15、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前后不搭配:应改为"昆明的三月")。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十三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

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

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

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重读几遍。

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十四

【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https:///的。

(二)搭配不当。

【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例句】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的打比赛。

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分析】第一句谓语重复,应删去“打”。第二句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例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第一句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们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第二句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五)表意不明。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六)不合逻辑。

【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病句修改方法总结篇十五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